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67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入佛門中 學正覺道
20130617
◎入佛門中學正覺道,內護外弘天長地久,帝釋諸天護持
正法,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爾時,釋提桓因與其眷屬二萬天子俱。」《法華經序
品第一》
◎釋提桓因,亦云天帝釋,忉利天主也,為三十三天之帝
主。
◎忉利,此云三十三。四面各八城,中善見城,合三十三
。居須彌頂,乃欲界天主,故列在前。
◎「復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四大天王與
其眷屬萬天子俱。」《法華經 序品第一》
◎此地居天中之臣眾也,亦云四王眾,凡日月星宿之天,
均為四大天王所攝。
◎「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與其眷屬三萬天子俱。」《法
華經 序品第一》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光明大梵與其眷屬
萬二千天子俱。」《法華經 序品第一》
********************************************
我們修學佛法,「入佛門中學正覺道,內護外弘天長地
久,帝釋諸天護持正法,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也就是要跟大家說,既然我們在佛法門中,我們必定所
要追求的就是正覺道。正覺道,大家每天都聽——大菩提
道,正等正覺。這就是我們修學佛法必定要精進,步步
向前,絕對沒有停滯,這就是正覺道。
佛法如大海,學廣無邊際。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論大小
事,一切都是在佛法中。所以請大家在日常生活不離學
正覺道法,對自己要內修,自己要好好把自己修好,這
就是內護。要護什麼?護我們的心念,保護我們的心念
時時都不離正覺。
所以「內護外弘」。外面我們就是要弘揚佛法。我們若
是心正、念正、道正,我們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中無不
都是在弘法,用我們的身教,用身行,這都能攝引眾生
,攝受人心。就是要看我們平時做人,我們的作為,這
也是弘法的一部份。
弘法不一定要在講堂裡,或者是在大庭廣眾說法,才叫
做弘法,不一定。就是在我們的生活形態中,這就是內
護外弘。人人若能心正、言正、行正,這樣這個宗教就
能因為你、我和大家而正法常住,這就叫做弘法利生。
常常說,人和、事和、理和。這個「和」字,共同合為
一心,這樣能夠天長地久,這就是真護法者。人間是要
這樣,這個「和」字感動天,所以「帝釋諸天護持正法
」,帝釋諸天也可以護持正法。
「豎窮三際橫遍十方」(註一)。豎窮三際,就是指直
的,過去、現在、未來這叫做三際。我們生來到現在的
幾十年,我們可知道還有這生中的過去,那生的過去,
無量無數的過去。所以不斷的過去,不斷的現在,不斷
的未來,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三際中。
剛才對你們說的「現在」,已經隨著秒又是「過去」了
。我現在要再講的「現在」,也是在過去的「未來」。
這種「三際」,在短的時間,就是在分秒中,或者是在
心念中,我們無時無刻,無不是在這個「三際」——過去
、現在、未來。既然時時都在過去,不斷的現在,那就
是造就了無數的未來,所以「豎窮三際」,我們要時時
把握,把握當下就是把握在未來。
不該作為的,不小心犯到,惹來了未來的惡果,這也是
要很謹慎。我們的心念若顧得好,一念心開闊,能「橫
遍十方」。常常對大家說過,「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這就是我們的一念間能包容天下事。我們每天不就是
為了天下事,我們知道很多,光是知道有用嗎?要去做
,真的要去做。我們若是能夠想要去做,沒有我們做不
到的地方。
所以常常說,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在橫的和直的
,我們要時時用心去體會。體會得到,我們做得到,這
樣就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剛才說,「帝釋諸天護持正法」。真的我們生活於人間
,人與人之間能很直覺地能夠體會。還有帝釋諸天,冥
冥中天地之間,我們現在常常說,人間,天神護念。有
沒有?有啊!佛陀成道之後,天帝釋常常來聽經聞法,
帝釋也皈投於佛,為佛的弟子。所以我們稱佛陀為三界
導師,四生之父。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稱為三界。所以他是三界
導師。所以常常說,宇宙的大覺者,不是僅僅人間的覺
者,是宇宙的大覺者,何況帝釋時時都來護佛法。
「帝釋」到底是什麼樣的形態?我們現在可以來看看(
經文):「爾時」,現在——佛陀在靈鷲山的那個時候、
那個道場。除了我們前面說過的,有出家的大眾,成道
,學與無學的出家眾之外,還有菩薩。這都是我們前面
說的,在那個會場中人數之多。除了菩薩以外,還有天
,天界,「釋提桓因與其眷屬二萬天子俱」。
◎「爾時,釋提桓因與其眷屬二萬天子俱。」《法華經序
品第一》
天界和我們人間比較有關係的。我們也常常說,天主,
其實就是在天帝釋這中間。釋提桓因和他的眷屬,就是
說他的天神,有二萬天子俱。「亦云天帝釋」,釋提桓
因也可以叫做天帝釋。他居住的地方在哪裡呢?那就是
忉利天,也就是忉利天主。
◎釋提桓因,亦云天帝釋,忉利天主也,為三十三天之帝
主。
我們在講經的時候,常常就會聽到「忉利天」。佛陀就
是在忉利天講《地藏經》。一個結夏安居的時間,佛陀
那個夏天就是到忉利天,講了一部《地藏經》。大家知
道,《地藏經》是佛門的孝經。
佛陀當時為了要報答他母親的恩情,他的母親生下了他
七天後,摩耶夫人就往生了。所以,託了她所生的孩子
,就是後來的人間大覺者,因這個功德,她生在天上。
所以佛陀雖然已經成佛了,到了晚年的時候,認為還有
一件恩情還沒有報答,那就是要報答他母親的恩,專程
到忉利天去為母親說法。
忉利天,總共有三十三天。這三十三天,原來也有它的
故事。這三十三天有四方,就是東、西、南、北四方,
每一方有八個城,所以四方合起來是三十二個城,三十
二個城的中間又有一個城,合起來就是三十三個城。這
三十三個城,每一個城中有一位城主。因為是天界,所
以稱為天主,所以稱為三十三天主。
這個三十三天中間叫做善見城,這個善見城就是佛陀講
《地藏經》的地點。善見城的城主就是統領這四方,那
就是三十二個城的城主。所以說起來,釋提桓因,帝釋
,是這個忉利天天主的中心,所以稱為三十三天主。就
是在這三十三天裡面,中心的天主。
◎忉利,此云三十三。四面各八城,中善見城,合三十三
。居須彌頂,乃欲界天主,故列在前。
其實忉利天,它的一天就是人間的一百年。為什麼這三
十三個城共在一起,稱為三十三天?它的典故是非常長
古以前,迦葉佛的時代。無法計數,在迦葉佛的像法期
,當時有寺、有塔,已經年久失修了,所以破掉了。那
時候有一位女人,她去拜佛的時候,看到這個寺與塔都
接近荒廢的程度。不忍心啊!
看到佛像很歡喜,看到寺和塔已經失修,所以心不忍。
發一念善心,傾她的財產來修寺、修塔。資金不夠,她
發心趕快找她的好朋友,找來了三十二位好朋友,大家
跟她的理念相同,又看到她這麼的發心將財產全部奉獻
出來,所修的塔寺看來將近完成,所以大家就配合她,
大家也奉獻出資,來完成塔寺。
有這個因緣,所以這三十三位,包括發起的這位婦女,
往生之後,乘著這個功德,供養迦葉佛的塔寺這個功德
,所以就生到忉利天,分布在忉利天的四方,共為三十
三個城。中間的城,就是那位發起的善女人,她後來就
成為三十三天的領導者。這就是它的典故。
再來,「復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四大
天王與其眷屬萬天子俱。」
這些天子,從月天子到普香天子、寶光天子、四大天王
,這就是共為一個天。這四大天王,大家知道這是一個
地居天,離我們人間更近,它一天的時間是我們人間的
五十年。在佛經裡面的傳說,是在須彌山的四方,這個
中間就是接近人間,叫做地居天。在這當中,日、月、
星宿都屬於這個界,所以叫做四天王天。在離地不是很
遠的地方。
四天王就是領導這個宇宙間的星宿,包括月、日,就是
屬於他所領導的。有四位天王,因為它在四面,所以有
東方持國天王,還有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
方有多聞天王。這就是在四天王天,四天王所統領的。
所以我們在人間有各不同統領的天王。
◎此地居天中之臣眾也,亦云四王眾,凡日月星宿之天,
均為四大天王所攝。
再來,「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與其眷屬三萬天子俱。
」
這就是在空居天,就是欲界的天眾。
再來「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光明大梵與其
眷屬萬二千天子俱。」
這就是空居天中的色界天眾。色界就是已經離地界很遠
的地方,天王他就是人人所尊重的。
我們常常說,佛陀將要成佛的時候,為什麼有降魔呢?
那就是,我們常常說娑婆世界有魔王,若有人想要出離
三界,他就很恐怖,所以在思想上會來擾亂人心。不過
,他還是可以受佛的正法所降伏。所以這有萬二千天子
俱,就比較少了。
總而言之,佛法在人間,不管在欲界,或者是色界,這
都是正法要普遍的地方。
我們學佛必定要用心,用在正覺中,我們要用心身體力
行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在生活中以為只有我自己,隨心
所欲,不可。我們進入佛門之後,要記得,要「內護外
弘」,我們才能「天長地久」,才能得到「帝釋諸天護
持正法」,人間、天人共同來護持。
不管是過去、未來、現在,都是我們要讓佛法恆住人間
的時刻,需要「人能弘法,非道弘人」。所以人人要時
時多用心。
【註一】《橫豎》即橫與豎。與「縱橫」同義。有二義
:(一)以次第謂豎,不依次第謂橫。(二)於時間謂豎,
於空間謂橫。如選擇決疑鈔卷三(大八三·六九上):「
若橫若豎,具足三心行念佛者,百千皆生,萬無一失。
」是取次第、不次第之意。又顯名鈔載,光明無量,乃
橫顯十方,利益無邊;壽命無量,乃豎示三世,化導無
限。此說是以橫豎表空間、時間之意。〔摩訶止觀卷一
上、卷五上、法華經玄義卷二上、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二十二、十住心論卷十、教行信證文類卷三、卷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