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1,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223 - 深信體解無諍三昧 - 第724集



20151223《靜思妙蓮華》深信體解無諍三昧(第724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如是人能信解有深信則無疑,能體解則理明,信解深慧人中。」
⊙「爾時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從佛所聞未曾有法。」《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四子,須菩提等,眾僧之首,領悟於舍利弗之後。
⊙若事論:舍利弗從<序品>,尋常自疑悔責,不甘於小道,一聞聲聞作佛便能信受。
⊙爾時慧命須菩提:於法說譬喻後,隨即又明信解。爾時:指佛說火宅喻已畢之時。
⊙慧命者:通稱比丘,從佛出家,乞食以資生命,乞法以資慧命。
⊙須菩提,譯為善吉,亦云善業,亦云空生。
⊙須菩提何以獨稱「慧命」?因善吉、解空,以「空慧」為命名故。
⊙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之人,佛使此人說「般若」之空理。
⊙又須菩提稟性慈善,不與物諍,及其出家,解空得道,兼修慈心,得無諍三昧,以常能將護物,故亦名「善業」。隨佛修行,解空諦理,悟無諍三昧。

【證嚴上人開示】

「如是人能信解有深信則無疑,能體解則理明,信解深慧人中。」

如是人能信解
有深信則無疑
能體解則理明
信解深慧人中

學佛,除了用心、真心、深心,一心志,相信佛所說法,有辦法接受入心,深受信解,若能這樣,法才有辦法,在我們的內心起作用。我們是不是將我們的身心與法,會而合一,我們有沒有呢?還是離很遠?這當中要該怎麼辦呢?唯有我們人「如是人」,唯有我們人「能信解」,真的要深心信受,所以我們必定要身體力行。

佛陀是抱著什麼樣的心理,去修行,我們就要學他的心。我們若學佛陀那一分的發心,立志堅定,生生世世,無數劫來,無不都是為眾生,為眾生而付出、無不都是為求法而付出。我們就是要這樣學。

信解,「有深信則無疑」。我們多數都是信與疑,一半一半,信佛,但是懷疑自己,有可能成佛嗎?懷疑自己真如本性在哪裡呢?我們既然信,我們要深信,信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絕對無疑。我們絕對相信人人本具佛性,包括我們自己。

所以既然人人都有佛性,我們怎能不尊重呢?所以,「能體解則理明」。我們若真正體悟這個道理,一切就全都很明朗了。

各位,真的我們要體悟,人生是這麼無常,瞬息間多變化,由不得自己啊!所以我們既然能這樣深入佛法,我們應該就要深信道理,要用我們的身與信要會合,信若離開我們的身外,我們絕對無法去體會到這個法。

就像哪個地方有了災難,我們看到很多人不顧一切,堅持著入人群中、災難中去救濟。我們看大家,應該我們要起自內心,恭敬心,那些都是菩薩!

我們若要再更瞭解,到底他們這樣付出,怎麼沒有喊累?我們就自己進去看看,身體力行走入那個環境中,面對著苦難人,面對著那個環境,我們就趕緊膚膚他、安慰他,苦難的眾生能夠靠在菩薩的肩膀上哭,訴苦,心有所依賴。像這樣,付出之後,看到那個苦難、悲慟的眾生,已經心安了,而且膚慰他之後,他脫離了那一分苦不堪的境界,我們就會知道這個方法,那就是叫做「愛」,那就是「無私的愛」,這就是道理。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就是「體解則理明」。菩薩沒有離開我們多遠,不是說,他在那裡坐著,在那裡站著,我們就在那裡一直拜而已,不是。原來,我們本身也是菩薩,這叫做「體解」。我們自己的身體去體會到,所以我們很深刻,瞭解「救人」與「苦難眾生」會合,幫助他,這種的道理,叫做菩薩的道理,叫做覺有情的道理,叫做誠意、有情的道理。所以,這全都叫做理,所以我們要信解。「深慧」,我們若有信解,很深,自然我們與佛陀一樣,人中的智慧人。

所以信解,我們若沒有體會,我們若不接受,無法真正聽經、聞法、體悟,身體與法來合一。所以一直就是期待人人,要「深信體解」,這是很重要的。

在<信解品>,<信解品>的開頭,就是:「爾時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從佛所聞未曾有法。」

爾時
慧命須菩提
摩訶迦旃延
摩訶迦葉
摩訶目犍連
從佛所聞
未曾有法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是這四位,也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四位,包括舍利弗就五位了。這四位就是在僧眾中之首。

四子
須菩提等
眾僧之首
領悟於舍利弗之後

十大弟子都有各有優點,舍利弗的優點是智慧第一,所以他領悟佛陀真理,一定是第一位。

何況佛陀說法,已經四十多年了,四十二年後,才開始說《法華經》。過去他們都是還是守在小乘法,舍利弗也是,隨佛四十多年的時間,聽這麼多法,還是守在這種獨善其身,很怕來六道輪迴,也瞭解「一切皆空」的道理。

不過來到《法華經》,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在<序品>中,佛陀現相放光。雖然在那個地方眾心有懷疑,佛陀到底是為什麼,這次講完《無量義經》,為什麼還坐在這個地方又入定,「入於無量義處」,專心,眉間放光,這當中大家起懷疑,舍利弗相信其中必有道理,才聽到,彌勒與文殊菩薩的對答,他深深體會到,所以他不斷代替大眾來請法。佛陀就受舍利弗三請,佛陀三止,然後「豈得不說」。

這是舍利弗已經在<序品>中, 開始就對自己反省,對自己過去修小乘法起懷疑,開始要發願,不甘願停滯在小道。到了佛陀開始一直讚歎,眾生人人可成佛,若這樣,聲聞也能作佛,所以因為這樣,很篤定了他深深信受,那就是舍利弗能第一位受記。

若事論:
舍利弗從<序品>
尋常自疑悔責
不甘於小道
一聞聲聞作佛
便能信受

現在再接下來,那就是有四個人,那就是開始要來接受,佛陀的教法,期待他本身,也能受佛肯定來受記。這四位以慧命須菩提為首,開始,所以從,「爾時慧命須菩提」,<信解品>開始出來;就是以須菩提開始。

爾時慧命須菩提:
於法說譬喻後
隨即又明信解
爾時:
指佛說火宅喻
已畢之時

「於法說譬喻後」,他們是一直到了,<譬喻品>之後,才真正去體會,隨即就能信解。

「爾時」,就是指,佛陀說火宅這個時間。就是在<譬喻品>,長者與火宅,長者和那些孩子的關係,長者的慈悲,用盡方法如何能將這些孩子,趕緊叫出來,脫離火宅,又慈悲在門外設三車。他們這樣的道理,深深體會,所以這是在火宅譬喻之後,他們真正深深瞭解。

所以,這四位,須菩提稱為「慧命」。其實「慧命」,凡是出家者,人人應該就是「慧命者」,因為已經瞭解了佛法。我們要追求佛法,就是要追求佛的智慧,用佛法入我們的心,成長我們的慧命,所以,應該「慧命」,凡是修清淨行者,無不都是可以稱為「慧命」,其實,比丘統稱都叫做,「慧命者」。

慧命者:
通稱比丘
從佛出家
乞食以資生命
乞法以資慧命

佛的時代,僧團「乞食以資生命」。因為佛陀要人人都平等,不分貴賤,在僧團中來修行,所以每一個人,每天要生活,你就要自己去托缽。

第一,是為了自己的生活,去托缽。第二,就是要讓人群中,了解佛教的成立,有這樣的僧團,讓僧團出家人與俗家在家人,有接觸的因緣,所以也因為這樣叫做「托缽」,也叫做「化緣」。

所以,以「化緣」乞食,來滋養我們的身命,這是佛陀的時代,乞法是滋養我們的慧命。若是回來,外面去乞食,吃飽之後,那就是聽佛說法了。所以向佛求法,那是成長慧命,所以出家人應該都能,通稱「慧命(者)」。

須菩提
譯為善吉
亦云善業
亦云空生

須菩提,翻譯作「善吉」,或者是叫做「善業」,那也可以叫做「空生」。這是在描述須菩提初生之時,因為他初生那一天,很不可思議,本來他們的家庭就是很富有,庫藏很多,但是須菩提他出下來生那個時刻,那一天,他家裡的寶藏,連藏裡的東西,忽然間不見了,空了。父母很驚惶,趕緊請相師來為他看相。

這位相師就跟他們說,「這個孩子是吉非凶,是很有吉相,將來這個孩子,他會很有成就,對人群付出,是一位真大智慧。」因為這樣,所以父母,他的父母,請相師為他取名,所以這位相師就為他取一個名,是「善」,因為將來對眾生有利益,能幫助眾生;再來是「吉祥」,所以因為這樣叫做「善吉」。須菩提,他這個「善吉」的名字,還有「空生」。那就是他生下來,(家)裡面的東西都不見,但是三天後,這些東西又是再恢復了。

須菩提何以獨稱「慧命」?因為善吉、解空,以「空慧」為命名。

須菩提
何以獨稱「慧命」
因善吉、解空
以「空慧」
為命名故

因為他一出生人間,這世間的物質都忽然間,這樣完全空掉,都清淨了,這種的瑞相。因為這樣,所以人人知道他生下來的故事,所以也稱他為「空生」。

也瞭解他對道理完全很清楚,很有智慧。出家之後,佛陀的法,他就是都完全接受,對佛陀的法,說一,絕對信受奉行,絕對不打折,完全都信受,所以因為這樣,是在十大弟子中稱為,「解空第一」的人,能夠真正透徹瞭解,你看《金剛經》、《般若經》,多數都是須菩提為當機者。

十大弟子中
「解空第一」之人
佛使此人
說「般若」之空理

佛陀若在說法,須菩提一定每場他都在場。佛陀開始講經,「能瞭解嗎?」就叫須菩提,「須菩提,你覺得如何?」由須菩提再來補充見證。所以說,須菩提,他就是慧,智慧,解空第一,佛一直來要講說空理,一定是以須菩提來做當機,更能夠瞭解。

尤其是須菩提,他「稟性慈善」,很善良。很富有的家庭,但是他從小開始,就對這些物欲完全沒興趣,對苦難人很有同情心。每次若看到苦難的人,他所有的東西全都給人,甚至出門,所穿的衣服、所戴的珍珠、瑪瑙,甚至連自己穿著的衣服,也脫給別人,身上穿著內衣回去,常常讓父母,很傷腦筋。對他來說,他覺得,世間身外物質哪有什麼呢?苦難的人很重要,應該我們(富)有的人,要趕緊幫助苦難人。那種慈善的心,實在是與這個世間的物質,一點爭端都沒有。

又須菩提稟性慈善
不與物諍
及其出家
解空得道
兼修慈心
得無諍三昧
以常能將護物
故亦名「善業」
隨佛修行
解空諦理
悟無諍三昧

須菩提與物無爭,要,就給人,需要就布施出去。一直到出家,「解空得道」,再「兼修慈心」。他不只是,我瞭解了,一切空,但是他的慈心很重,「得無諍三昧」。與人也無諍,與事無諍,與人無諍,這是一個很慈悲的心,所以他得到「無諍三昧」,他常常很疼惜物命,他這就是對世間的愛,對人的愛,對一切物那分愛,愛惜,是完全付出,這叫做「善業」。

「隨佛修行」,他就是「解空」瞭解道理,「無諍三昧」,這就是他人生的一切。但是如何能成佛,如何能走入人群中,能與人群無諍,還未到達。所以他到了<譬喻品>時,才真正體會佛陀的本懷。

修行,就要有這樣,這種精進,無始劫的發心,走入人群中。不是為自己的清淨無染,是要在人群中不受污染,這樣才是真正成佛的道路。所以我們要學佛,看看跟隨在佛身邊幾十年,是僧眾的領導者,都沒那麼容易能信解,何況我們現在呢?不過,現在能聽聞佛法,其實這也是福,我們的開頭,開頭我們就要好好信受奉行。真的要有「信」,有「解」,要有深信,沒有懷疑。我們要去體解,我們才能與道理會合。我們真的要學,佛陀是人群中的智慧人,我們要好好日日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