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30, 2015

【人間菩提】20151130 - 善解喜捨入佛智 To Give Selflessly and Joyfully with Wisdom





善解喜捨入佛智
To Give Selflessly and Joyfully with Wisdom

科技助緣法入心
珍惜人身法入行
善解入佛智慧海
喜捨無量心輕安

【靜思妙蓮華】20151112 - 精勤治懈不解勿說 - 第695集



20151112《靜思妙蓮華》精勤治懈不解勿說(第695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懈怠,能障精進滋長染心;精勤,對治懈怠眾善奉行。菩薩,本行入群度眾宏願。」
⊙「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況餘聲聞。其餘聲聞,信佛語故,隨順此經,非己智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又舍利弗,憍慢懈怠,計我見者,莫說此經。凡夫淺識,深著五欲,聞不能解,亦勿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眾生由懈怠蔽覆於心,不能精進勤修聖道之行,是名懈怠心。
⊙計此見者,莫說此經:此明外道、凡夫具四惡、三惡者,應勿為說。憍縱、傲慢、懈怠、我見為四惡。
⊙凡夫淺識,深著五欲:又淺識、深著五欲、聞不能解,為三惡。
⊙聞不能解,亦勿為說:憍慢者,貢高不信。懈怠者,放逸無勇。著欲者,耽荒世染。計我者,知見不達。
⊙如此之流,聞不解悟,必起惡謗,後獲惡果。若為說之,不為無益,而且有損;大悲愍念,亦勿為說。
⊙見思惑之人,總具七惡,則不可說。
⊙第一、憍,自恃族姓、色力、聰明、財富而縱逸者。
⊙二、慢,具七種慢,凌人自高,少德謂多,即五千退席輩。
⊙三、懈怠放逸。四、我見,有六十二種外道邪見者。五、世智辯聰,淺識無慧者。六、深著五欲,煩惱重者。七、愚鈍凡夫,及愚法定性二乘,聞不能解者,不可為說。

【證嚴上人開示】

「懈怠,能障精進滋長染心;精勤,對治懈怠眾善奉行。菩薩,本行入群度眾宏願。」

懈怠
能障精進滋長染心
精勤
對治懈怠眾善奉行
菩薩
本行入群度眾宏願

懈怠,它會障礙我們的精進,懈怠,不只是障礙我們的精進,還會滋長我們的污染心,滋養染心,就是一直在囤積煩惱,煩惱一點都沒有去除。這就是懈怠的人,不受教育,對自己沒有信心,對這條道路沒有精進,這就是因為懈怠。所以我們修行,不論是在家、出家,我們一定要精勤。難得人身,難聞佛法,既得人身,又聞了佛法,我們更要再精進。只要我們精進,就能對治懈怠。

我們有多少慈濟人,過去的人生在懵懂中,不對的事情做一大堆錯。但是後來因緣會合,接觸了慈濟,有了一群精進的人,法入心,有法度他,牽引進來了,(用)方法,他接觸到了,開始體會:「人生不可再這樣沉迷下去了。人生無常,看到苦難的人比比皆是,我若能夠付出……。」這樣開始付出了,「喔,原來付出是這麼輕安,付出之後這麼自在,做得很歡喜。」從這樣開始,他殷勤,他精進了。

好事不缺他,而他好事一件都沒有漏掉,所以「好事不能少我一個,壞事我一件都不能做。」這種改變人生,眾善奉行,這樣的人不少了。這叫做勤,精勤,也就是精進的人,這種精進就是能對治懈怠。我們社會若更多這樣的人,能現身說法,「眾善奉行」,沒有困難。

菩薩本行就是入群,入人群中去,又「度眾宏願」,要好好度眾生的願。只要我們願意做,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最近,我們臺灣農委會,送給慈濟發給國際間,貧窮國家的米,我們將它分配出去,能夠看到很多的國家,(慈濟人)將臺灣的米,親手送到需要的家庭,讓他們雙手來接,接到這個米,那分的歡喜。

其中在菲律賓,就是浴佛節那一天,同時也舉行了發放。這一萬多戶的人,拿到這個米回去,整個區所飄出來的,就是米飯香,大家很歡喜。

其中有一位我們的志工(維多利亞),她也是在名單裡。她也登記來當志工,她也是領到一包白米,二十公斤。卻是領到之後,她發現到一對夫妻,在上個多月前,房子被火燒了,無家可歸,在路邊用破破爛爛的,這樣圍一圍,用塑膠布這樣蓋起來,那個就是他的家。這對夫妻就是在撿回收的東西,每次若能賣,才二十幾元,最多的三四十元,這樣在過日子。

我們這位志工手領到這包米,腦海裡想到那對夫妻,所以,她這包米,就這樣送去給這對夫妻。這對夫妻接受到慈濟之後,他雖然在資源回收,他現在一星期當中,有一天的回收,他會分一點給慈濟。表達他連銅板,一元、二元都沒有,但是他回收回來的一星期之中的一天,其中他撥一些給我們這位志工,說:「你在做資源回收,我這些加到你的資源回收裡!」我們這位志工就問他:「你自己要拿去賣!」他說:「我才只用一個星期中的,一天的一點點,讓我有機會也能加入,做幫助人的事情。」

看,這麼的貧困,哪怕一星期中,其中的一天收回來的一部分,幾十支罐子撥出來,這樣他也是同樣在幫助人。看看,「眾善奉行」,雖然自己貧困,也是這樣在付出,而這就是因為有菩薩在人間。

菩薩引導多少人,接受了惠施,然後回饋,願意當志工,行菩薩道。這就是「菩薩本行入群度眾」,菩薩道,行入人群中,去度眾生,發宏願,這樣淨化人間,這實在是很美的世界。雖然看到那麼多貧窮苦難人,卻是更多的行菩薩道、發菩薩心的人,看了實在很安慰,也很歡喜。

所以,前面的經文就這樣說,「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況餘聲聞。其餘聲聞,信佛語故,隨順此經,非己智分。」

汝舍利弗
尚於此經
以信得入
況餘聲聞
其餘聲聞
信佛語故
隨順此經
非己智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我們現在人間菩薩,都是信受行菩薩道的方法,所以人人「隨順此經」。《法華經》就是要,教導我們這樣,人人行菩薩道,環境不分貧富,年齡不分老少,智力不分智愚,人人都能當菩薩,人人都能走在這塊,經、道的路上。這就是我們學佛者,應該要殷勤精進,不要懈怠,這麼簡單就能當菩薩,不要懈怠,懈怠就滋長了,我們的染心,我們若勤精進,自然我們會去除煩惱,我們就懂得去做好事,做得輕安,做得自在,這很歡喜。

下來這段(經)文再說,「又舍利弗,憍慢懈怠,計我見者,莫說此經。凡夫淺識,深著五欲,聞不能解,亦勿為說。」

又舍利弗
憍慢懈怠
計我見者
莫說此經
凡夫淺識
深著五欲
聞不能解
亦勿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眾生就是因為懈怠,蔽覆了我們的心,因為我們懈怠,懈怠就是煩惱無明,隱蔽了我們的,真如清淨的本性,所以無法精進,無法勤修聖道。像這樣的人叫做懈怠心。


眾生由懈怠
蔽覆於心
不能精進
勤修聖道之行
是名懈怠心

明明你能幫助人做事,出個力,這樣這麼簡單,你只是站在那裡看,不肯去工作,這麼簡單的事情。懈怠的心就這麼輕易,在這分秒中一直懈怠,分秒中就是灰塵,就是塵沙煩惱,不斷無孔不入,入我們的心來。

所以說,懈怠就是因為我們,不肯精進,不肯勤修道理。道理聽來,不肯去身體力行,所以無法去感受到,那分精進付出,輕安的感受。所以這是表示,外道也是一樣,凡夫也是一樣,凡年與外道,他有四惡、三惡,像這樣的人,我們都不必向他說法,因為他無法接受進來,無法身體力行。

計此見者
莫說此經:
此明外道、凡夫
具四惡、三惡者
應勿為說
憍縱、傲慢、
懈怠、我見
為四惡

什麼叫做四惡?什麼叫做三惡?就是憍縱、傲慢、懈怠、我見;這叫做四惡,前面所說的四惡是外道。但是我們凡夫呢?凡夫是「淺識、深著五欲、聞不能解」,這三惡,這三項就是障礙我們的道法。

凡夫淺識
深著五欲:
又淺識、
深著五欲、
聞不能解
為三惡

我們淺識,智慧很淺,很愚鈍,愚鈍又懈怠,不是利根,又很懶惰,很懈怠。不只是淺識、懈怠,又加上了「深著五欲」,只想要享受而已,不想要好好認真,不敢流汗,不敢手弄髒,不敢動我們的身體,這種的懶人之外,那就是欲念很大。我多,還不夠。賺很多錢,捨不得捨,愈是慳貪,愈是嫉妒,有五欲心的人,一定是慳貪嫉妒。看到別人做好事,不歡喜,還要毀謗。像這些都是「深著五欲」,所以這也是(三)惡之一。

還有,就是「聞不能解」。雖然有聽法,但是聽,只是用耳朵聽,就過去了,並沒有入心。或者是聽來,就當作世智辯聰來用,用在炫耀自己,文字我懂很多,我出口成章,只是這樣,這也是憍慢懈怠。那種貢高、驕傲,這種慢心、未得謂得,這樣也是(三)惡之一,這也是懈怠。

所以說來,我們凡夫就是有這種淺識懈怠、深著五欲、聞不能解,這三種惡來障礙我們。還有「聞不能解,亦勿為說」。

聞不能解
亦勿為說:
憍慢者 貢高不信
懈怠者 放逸無勇
著欲者 耽荒世染
計我者 知見不達

這種聽了之後,不肯去瞭解,是憍慢,憍慢者貢高,他不會相信這部經,我們要向他說的法,他不會接受進去。懈怠者放逸,沒有勇猛心,只是一直想要享受,所以我們也不必在這個時候,急著要向他說話。

因緣啊,要待機。「著欲者,耽荒世染」,像這樣的人,我們要直接向他說法,這也是很難啊!或者是外道,「計我見者」,這種「知見不達」,外道教他還是沉迷,在那種邪知邪見,所以這樣的人,我們也不必對他說太多。

如是之流,像這樣的人,聽,無法能解,無法理解,無法徹悟,這不只是不能理解,不能徹悟,反而他「必起惡謗」。像這種外道教的人,或者是懈怠、不肯精進的心,他有理由,所以他會將這個法,明明是善法,他將它惡解,變成了惡。

如此之流
聞不解悟
必起惡謗
後獲惡果

所以佛陀就說,若像這樣邪知、懈怠的人,憍慢,這種人,我們暫時不要對他說,擔心(對)他說了之後,他會去毀謗,這樣真的就「後獲惡果」。擔心別人再去造惡業,受惡果。所以,「若為說之,不為無益」,他不肯做,反而又去毀謗,這樣對眾生無益,反而(對)這個人還有損,有損就是受惡報。

若為說之
不為無益
而且有損
大悲愍念
亦勿為說

「大悲愍念,亦勿為說」。我們因為憫念這樣的眾生,所以我們還是一樣,不入為這樣的人,不瞭解的人,這種懈怠、驕慢這種的人,我們都不必跟他說。計我見的外道,我們也不必和他說,說了對他無益,反而毀謗,這樣對他有損,所以不要跟他說。

再者,見思惑的人,這個見思惑,我們心的煩惱都還未除,除了無明等等,還有見思惑等,總共有七種惡。

見思惑之人
總具七惡
則不可說
第一、憍
自恃族姓、色力、
聰明、財富
而縱逸者

那就是第一,憍。自恃族姓、色力、聰明,或者財富縱逸,這種人我們就不要跟他說。自己以為我是很高貴的人,我長得很莊嚴,我不要接近這麼骯髒,或者是身形不具的人;或者是自以為很聰明,我很富有,我也不和這些人在一起。像這種「憍」,我們不要去接近,也不需要強迫他來聽。

第二、慢
具七種慢
凌人自高
少德謂多
即五千退席輩

第二是慢。就是具七種慢,這種的人就是慢,「凌人自高」,自己像鳥飛得高高的,向下看,覺得他高高在上,大家都在他的下面,矮他一截,這種人「自高少德」,自己很貢高,不修行,無德,如這樣的少德,他以為他很有德。在法華會上,釋迦佛開始要說,五千人退席,就是屬於這一類的人,憍慢的人。

⊙第三、懈怠放逸
第四、我見:
有六十二種
外道邪見者
第五:世智辯聰
淺識無慧者
第六、深著五欲
煩惱重者
第七、愚鈍凡夫
及愚法定性二乘
聞不能解者
不可為說

第三,懈怠放逸。第四是我見,有六十二見。這外道真的障礙很多。第五是世智辯聰,淺識無慧。我們剛剛也說,是三惡之一,這種淺識懈怠的人,我們也不要跟他說。第六是深著五欲,煩惱很重的人,這個人我們也無法對他說,他也無法接受。第七就是愚鈍凡夫,這種愚鈍凡夫,完全無法理解,在這「愚法定性二乘」。

這種凡夫教都還未接觸到法的人,你一下子就跟他講大乘法,他聽不懂。若是還停滯在聲聞,緣覺,獨善其身的這種,「愚法定性」這種的人,他聽了,他也不解,不去瞭解,他也是無法身體力行。類似這種人,還是同樣,我們不要對他說。

佛陀的慈悲,他能告訴我們,無法接受的人,他又誤解、又曲解、又錯解,將這個法,善的變成了惡,像這樣的根機還未成熟,我們就不要強制,要他非來聽這本經不可。要讓他自己聽了之後很歡喜,繼續他就自然能接受。

所以「懈怠,能障精進滋長染心」,這個煩惱會愈來愈多,所以懈怠的人,也不必為他說。所以我們要趕緊提起精進,來對治懈怠,我們要眾善奉行,行菩薩道,我們要來度眾生,要立宏願。在我們的一乘實法,無不都是叫我們身體力行,所以我們人人要多用心。

Sunday, November 29, 2015

【人間菩提】20151129 - 布善種子迎幸福 Welcoming Living Bodhisattvas from Overseas





布善種子迎幸福
Welcoming Living Bodhisattvas from Overseas

放下身段齊精進
信仰雖異心融和
改變自我迎幸福
布善種子轉法輪

【靜思妙蓮華】20151111 - 恭敬信受不輕新學 - 第694集



20151111《靜思妙蓮華》恭敬信受 不輕新學(第694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誡恃自己高舉智勢力,以輕慢心有問而不答,隱沒義理或倒說法相,輕蔑新學不正受法教。」
⊙「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況餘聲聞。其餘聲聞,信佛語故,隨順此經,非己智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餘聲聞唯仰信佛之聖教量,恭敬信受,供養諸佛行,唯是隨順佛語,隨順此經,非己智分。
⊙依隨順此經所說,不能得由自智證入實相,非淺智可悟。因此,佛陀以是殷重勸誡,有深信是可說之機,當為相傳通達此經。
⊙無信是不可說之機,誡慎勿虛妄宣傳。佛不捨眾生,數迴入娑婆,循循待機緣熟。

【證嚴上人開示】

「誡恃自己高舉智勢力,以輕慢心有問而不答,隱沒義理或倒說法相,輕蔑新學不正受法教。」

誡恃自己
高舉智勢力
以輕慢心
有問而不答
隱沒義理
或倒說法相
輕蔑新學
不正受法教

我們自己要好好常常,要警惕自己,要教誡自己,不要自己以為我們智慧很高了,我們懂的事情很多了,我很能幹,我所做的事情比別人還更伶俐,做得快速,做得準確,我是一個很能幹,很有智慧的人。像這樣的人,這都是仗勢自己,將自己評價太高了,這樣的人叫做輕慢心。

有時候,人家和我們一起做事,別人問我們,我們不願意傳給人,教給他,這種都是輕視別人、驕傲自己,這樣的心態不可有。我們應該要,時時用輕柔、開闊的心,我們懂的事情,我們要與人結好緣,要自己自動去教人,叫做不請之師。但是,我們要教導人,我們就要懂得分別機與緣。若是他還無法承擔大任,你給他一個很重的責任,他還承擔不起,這樣會傷到他。所以,因人、因時、因地,我們要對人多用心,多教導,不要有那種輕慢的心,或者是知道,不肯教人,這都不可有。

或者是「隱沒義理」,有好的道理,這樣把它隱藏起來,這樣也是不對。或者是明明他在請教我們,我們也是願意告訴他,卻是故意顛倒說法,把它顛倒,將這個法差之毫釐,引的方向,讓他偏差,讓他錯誤,這樣就更不對。所以,我們人真的要,將我們所受來的法,所學來的功夫,我們很準確,人家有需要,我們要將我們所學、所瞭解,盡心去付出,不要自己很自高我慢,輕視別人,或者是人家問,我們不說,或是問了,我們顛倒說,這樣都不對。

所以,還有一項,不要輕蔑新學,不要輕蔑新的。新人現在才開始要來學,我們不要輕視他,輕視他說:「你都還沒學,就算聽到,學到的,也是一點點而已。我已經比你來得久了,我聽得多了,我學的功夫已經很熟練了,所以,你還離我很遠,遠遠跟不上我。」像這樣輕視別人,不肯正受法教,不想好好教導他一下,這也不對。

所以佛陀的時代也是一樣,一次,在給孤獨園那個時間,有一位外來的比丘,長得形象很不好看,很醜,人又小又矮,那個形態很邋遢,一般人看到這個人,都不會起歡喜心,甚至有的人還很討厭,不要和這個人在一起。開始就有人這樣輕蔑、輕視他,人人都這樣批評:「這位出家人怎麼長得這麼醜,形態這麼不好看,像這樣是要如何度眾生呢?」像這樣議論紛紛了,這位比丘卻是很安然自在。

佛陀知道了,就跟大家說:「不要輕視這位修行者,這位修行者,他已經是證羅漢果了,他已經對世間物欲已經斷除了,人我是非完全透徹了,所有的無明煩惱去除了,已經是滅諸煩惱,是一位真修道者。」

大家聽到佛陀這樣說,還是心裡有一點疑,「既然是真修道者,為什麼讓人看了,仍是不能讓人起歡喜心呢?」佛陀就再這樣說,雖然人很矮小,外貌看起來很不好看,其實裡面的智慧含藏著,這不是用身相來比評。最重要的是他那內心的智慧,所以人人對人要慈悲,人人都要平等,不是用那要個相貌,來看他內心所含藏,內心所含藏的真如本性,人人都看不出來,但是他智慧含藏在內。

這是佛陀向大家的教敕,任何人我們都不能輕視,何況我們輕視新學?我們的學校也有這樣的孩子,從幼稚園,就開始讀慈濟的幼稚園了,一直到小學、到中學,現在是中學的孩子了。所以從幼稚園開始,她就是聽「靜思語」,琅琅上口,不只是能背靜思語,她身體力行,品行兼優。從幼稚園開始,小學就是每天都聽,「人間菩提」,最近都和人聽,聽「晨語」薰法香,她的品學都兼優,這就是說,時時我們看她幼小,我們看她年紀小,我們豈能輕視她呢?雖然現在還是在中學,卻是她懂的道理不比我們少!

所以不要輕蔑新學,以為他們什麼都不知。所以我們和他說的都是很輕微,其實像這樣,我們也能和他說正法,能讓他瞭解佛的道理,他的體會不比我們還淺喔!所以,我們也是要好好用心,不要以為自己已經很了不起了,不要以為自己所知道的方法,比別人更優勢,不要這樣想。我們要常常縮小自己,我們有法要與人分享,有道理,要盡我們所懂的,與他分享,不可輕視人。會的,我們就要正確,要教授給人,這我們應該要用心在法,用心去尊敬人人皆有佛性。

前面的文這樣說,「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況餘聲聞。其餘聲聞」,接下來再說,「信佛語故,隨順此經,非己智分。」

汝舍利弗
尚於此經
以信得入
況餘聲聞
其餘聲聞
信佛語故
隨順此經
非己智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舍利弗,是在(聲聞)弟子中智慧第一,這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聲聞到了法華會時,他還無法很瞭解,但是舍利弗很深信,釋迦佛所說的法,所以現在,還是一樣要向舍利弗講這本經,來體會大乘一實法。所以,舍利弗都需要,用信來深入這部經,何況其餘的聲聞,在會中的聲聞,還有其餘的聲聞,所以說「信佛語故」,大家都要真正深信,佛所說的語言,這樣才有辦法,來深入這本經,隨順這本經,這樣不是大家都是仗勢自己,本來就有的智慧,有辦法去體會一乘實法。

這個一乘實法,一定要經過這本經,隨順此經,「經者,道也;道者,路也。」人人一定要經過這條(菩薩)道路,才能夠真正去體會佛的境界,所以你要瞭解佛,心的境界,必定要經過菩薩道,此經我們一定要瞭解。

所以「信佛語故,隨順此經,非己智分」。不是自己的智,有辦法這樣一下子,就瞭解佛的心境,必定去身體力行菩薩道,要經歷過了此經,「隨順此經」,就是你要去很體會、瞭解,這條道路的風光,那就是在《法華經》,要引導我們入菩薩道路,就是這本經,我們有走進去,才知道這條路的風光,是什麼樣子。

所以前面說,舍利弗就是要相信,其餘的聲聞也是一樣,「餘聲聞,唯仰信佛之聖教量」。

⊙餘聲聞
唯仰信
佛之聖教量

我們依照佛所說的這個法,現在叫做模擬,把它模擬起來,就是長這樣,就是依照這個教法,去用心、去思考這樣的境界。叫做聖教量。佛陀說的法是這樣,用相信的心來吸收,所以恭敬信受,我們用恭敬的心,來相信他、來接受他,我們再接下來還是再要「供養諸佛行」。

恭敬信受
供養諸佛行
唯是隨順佛語
隨順此經
非己智分

「唯是隨順佛語,隨順此經,非己智分」,我們要恭敬、我們要供養。供養有利的供養、有敬的供養、有行的供養。過去我們都說過了,尤其是身體力行的供養,這是最重要,所以在這個「行」,我們「供養諸佛行」,身體力行。「唯是隨順佛語」,因為這樣,我們隨順佛語,佛陀的教法,我們就是這樣接受,我們就要這樣的身體力行,這樣我們才有辦法,真正入這條路徑。

我們「隨順此經」,不是無中生有,我們要真正體會、瞭解的法,「非己智分」,不是自己無中生有,說:「我懂了。」那個貢高、驕傲的人,這種輕慢心的人,自己高舉自己,說:「我全都懂了。」其實,還是要再信受奉行,要供養、尊重、身體力行,才有辦法,絕對「非己智分」,所以我們要自己要很用心,能夠去瞭解,要好好用心。

依隨順此經所說
不能得由自智
證入實相
非淺智可悟
因此
佛陀以是殷重勸誡
有深信是可說之機
當為相傳通達此經

我們有幸能夠接受了佛法,我們聽,我們就要依教奉行。「依隨順此經所說」,我們還無法,「不能得由自智證入實相」,因為我們還要依順這本經,依順所說的,我們聽的,去用心去理解。不是自己有辦法,所以「經」,我們還是在淺智,我們要到佛的境界,「非淺智可悟」,不是以我們現在,我們這樣的知識就能體會到。所以因為這樣,「佛以是殷重勸誡,有深信是可說之機」。若是有深信的人,雖然他的根機還很劣,卻是這樣的人,我們能為他說。

我們要很用心體會,因為《法華經》的道理,就是我們要去除無明之後,心境清淨,才能夠真實看到這條道路。假使我們的心不清淨,就像我們的眼花了一樣,一條路看成兩條路,我們不小心走向那條,不是實在的路,那就很危險。

所以佛陀擔心我們,我們信,還不很符合,《法華經》裡面的道理,我們還沒有很符合這個道理,我們就不要這樣「虛妄宣傳」,要說給人家聽的人,就不要虛妄宣傳。而要聽經的人,也不要斷章取義,聽到了,自己沒有去探討,還沒有去體會,就是錯誤的再傳錯誤,若這樣錯誤就會很大,「差毫釐,失千里」。

有的人智慧還很淺,還無法體悟,不過他有信,他信這個法,這個道理,雖然他淺識,還無法體悟,我們就要用耐心去指導他。所以佛陀再重新,前面說「勿妄宣傳」,但是現在要跟我們說,像這樣這麼堅定有信心的人,我們就要為他說。這個人能說,這樣的根機,他的信仰正確,雖然初信,不過他有這樣的根機,有這樣的相信,所以我們能為他說。

而我們,現在我們說,我們應該要正信,這正信的人,我們不要輕視他,我們也要為他循循善誘。有深信的人,我們能為他說,講這本經的真實道理,所以「當為相傳,通達此經」。循循善誘牽他進來,進來與我們一起走這條菩薩道。因為我們若能好好牽引他,人間就又多一尊菩薩了。

無信
是不可說之機
誡慎勿虛妄宣傳
佛不捨眾生
數迴入娑婆
循循待機緣熟

若是「無信是不可說之機,誡慎勿虛妄宣傳」。若是不信,你跟他說很多、說很多,反而就是讓他造口業,所以無信的人,不可為說。這不是我們要說話的機。所以「話不投機半句多」,這種他的信仰的緣,他的根機都和我們不同,我們就不要硬要跟他說。所以這也勿虛妄宣傳。所以不信的人,我們不用硬要跟他說,這也是一分,「誡慎勿虛妄宣傳」,跟他說也沒有用,或者是我們不懂,跟人家說,誤傳,這樣也不對。

所以佛陀是不捨眾生,數數迴入娑婆,佛陀他希望要度眾生,為何叫人法不要宣傳呢?是因為根不對,緣還未成熟,所以我們就不能說。佛陀他是不捨一切眾生,所以他數數,每一一次不斷不斷迴入娑婆來,就是「循循待機緣熟」,他每一次來,就是因緣成熟的眾生,他就開始設法機會來度眾生,所以佛陀是時時迴入娑婆,循循待機來教育,這是我們要對佛陀的信心。

法,菩薩道,那是人人必行的道路。「經者,道也;道者,路也。」記清楚,「隨順此經」,我們就要開始走入菩薩道,才能矢道心地風光。我們不要學佛學來,「高舉智勢力」,不要以為我們已經很清楚,我們已經懂很多,貢高、驕傲,輕慢他人,這絕對不行。我們若知道有人想要求,我們要趕緊付出,做一位不請之師,不要輕視。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Saturday, November 28,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110 - 以信得入以法為師 - 第693集


20151110《靜思妙蓮華》以信得入以法為師 (第693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常樂我淨是四德,唯諸佛心圓鏡明,靜寂清澄自輕安,得大自在法導師。」
⊙常德:常者,不遷不變。樂德:樂者,安隱寂滅。我德:我者,自在無礙。淨德:淨者,離垢無染。
⊙「斯法華經,為深智說,淺識聞之,迷惑不解。」《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於此經中,力所不及。」《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一切聲聞及辟支佛,如是體一乘實證,必信佛語;智力雖弱,漸教可受大法,亦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於此經中,力所不及:假如是「愚法二乘」,聲聞緣覺二種之小乘,但迷執於自法而愚昧於大乘法空之妙理,或增上慢人,彼則無智不信,不應為說,乖本心故。
⊙「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況餘聲聞。」《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舍利弗汝是最上根人,尚需以信,始能證入此經大乘法義。」
⊙佛稱大智如舍利弗,尚且由信我語,方漸以自智證入一乘實相,圓十信滿心;況其餘不定性聲聞,非信難解。
⊙十信覺滅相:謂菩薩修行,覺了心中念念生住異滅相分齊。
⊙十信者: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願心。

【證嚴上人開示】
「常樂我淨是四德,唯諸佛心圓鏡明,靜寂清澄自輕安,得大自在法導師。」

常樂我淨是四德
唯諸佛心圓鏡明
靜寂清澄自輕安
得大自在法導師

「常」,人生是不是常呢?「樂」,是不是很快樂呢?「我」,是不是永久有我?「淨」,我們是不是很清淨呢?我們常常說,就是無常啊!無常,人間苦,真是苦!世間一切虛妄,哪有我呢?觀身不淨,哪有清淨呢?卻是在這個地方,我們就是說「常樂我淨」,希望大家能夠體會,人生苦短,這種無常的人生,帶著恆常的道理,瞭解了這種不遷不變的真理,這叫做「常」。「樂」呢、樂,就是安穩寂滅。這叫做「樂」。還需要的那就是要我,我,是永恆的的「我」,我們應該要知道,人生,生、老、病、死,永遠沒有恆住人間。所以我們來到人間,我們得了法之後,所看的一切,有物質的一切,我們應該就要很自在了,沒有我所要貪的,沒有我所愛的,沒有我所要留戀的,我所愛的,那就是真常的道理;這種法,法的身入我的心,這種法身永恆,永遠都無掛礙,很自在。

再來就是「淨」,我們應該淨,就是無垢染,沒有什麼樣的污垢,沒有什麼煩惱再來染著心了。所以,我們要時時,將這個法放在心裡,唯有法入我們的心,這樣我們才有辦法,成就「四德」。「四德」就是常德、樂德、我德、淨德。「常德」,就是不遷不變。若是「樂德」,就是安穩寂滅。「我德」,就是自在無礙。「淨德」,就是離垢無染著。

常德:
常者 不遷不變
樂德:
樂者 安隱寂滅
我德:
我者 自在無礙
淨德:
淨者 離垢無染

這樣,這個道理若入心,這叫做「四德」。四種德,這「四德」,我們學佛者所要追求的,就是諸佛心。諸佛的心與眾生的心無差別,因為眾生與佛同等,有真如本性,這也是時時說,無明、煩惱、惑,我們若都將它掃除掉,回歸我們真如本性,那就是我們大圓鏡智,這個大圓鏡的智慧,就明朗現前了。要這面鏡子清淨,我們就要有「常樂我淨」,得到這四德,我們才能心與佛心回歸平等。所以,要鏡子圓又明,就是需要這念佛心現前,佛心現前的境界,那就是靜寂清澄。「靜寂清澄」,我們才能得「自輕安」。我們才能每天都是很輕安。

「得大自在」。我們若能這樣輕安自在,法就是做我們的導師,法引導我們向前走。我們得了真理,聽了佛法,身體力行,隨著法,正法向前前進,這法,正法就是我們的導師。所以,我們學佛要時時自我警惕,要好好顧好我們的身行,顧好我們的心念,要不然人生苦短。

前面《法華經》說,「斯法華經,為深智說,淺識聞之,迷惑不解。」

斯法華經
為深智說
淺識聞之
迷惑不解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那就是說這部《法華經》,就是為深智的人說。法說了,也要有知音來回應。說話若沒有知音,所說的話實在是很痛苦;說話,人家若聽得懂,是很歡喜的事情。所以佛陀到了晚年,他開始講《法華經》,其實,佛陀的心同樣還有掛礙,因為眾生的根機,有的人能體會,一知半解的人居大多數,完全無法體會的人,還是不少。

所以下面這段經文再說,「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於此經中,力所不及。」

一切聲聞
及辟支佛
於此經中
力所不及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在佛的時代,已經說法過了四十二年後,才開始講《法華經》,還有聲聞、緣覺「力所不及」,你們想,情何以堪!佛陀的心難免就是有掛礙!因為佛視眾生如一子,孩子若還未成器,當父母的是多麼掛礙,佛陀的心也是這樣。

接下來這段(經) 文就是這樣說,「一切聲聞及辟支佛,如是體一乘實證,必信佛語;智力雖弱,漸教可受大法,亦可為說。」

一切聲聞
及辟支佛
如是體一乘實證
必信佛語
智力雖弱
漸教可受大法
亦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因為我們前面有說,眾生的根機不夠,就不要虛妄傳說。但是,這個地方,為了《法華經》,還是要留在後世,佛陀再這樣勉勵,將這個一乘法真正體會瞭解,從內心已經證悟這個法,是真正能成佛的法,按照這條道路去走,絕對能夠成佛。

雖然,這些聲聞、辟支佛,還未身體力行在菩薩道上,卻是他們聽得進,體會得到,深信,深信這條路,絕對是到佛的境界,這叫做實證。我們的內心,完全清楚,往這個方向走,絕對不偏差,絕對是沒有錯誤,這樣叫做「體一乘實證」。若這樣,這樣的人就是「必信佛語」,佛所說的法,他一定是相信。

所以雖然「智力雖弱」。智力雖然還比較弱,那就是根機,根還沒有很深,機還沒有很大,雖然還不能身體力行,不過漸漸、漸漸,只要有正確的方向,只要有很深信,將這個法已經入心了,這樣「漸教可受大法」,慢慢教他,好好牽他,不要棄捨,有朝一日,說不定他能夠徹底覺悟,來接受大乘法也說不定。

所以我們要「漸教可受大法」,這樣的人也可以為他說。最怕的,就是那種聽了,他將它斷章取義、貢高驕傲,那種我慢、未得謂得、這樣去「偏導」,偏差方向去為人引導。這樣的人,我們就不要跟他說。若是真心要聽佛法,哪怕他根機很弱,我們也要用耐心慢慢教他。其他不信的,也要等時機,也不是將他放棄。

「於此經中,力所不及」。譬如,假使若是「愚法二乘」(不回小向大),愚法,「愚法二乘」,那就是聲聞、緣覺,這二種小乘之人,這二種小乘,雖然他在修行,一直就是執著,執迷不悟,只是在「自法」,愚昧於大乘,這就是,他沒有真實來信受這教法。他就是執迷,用自法,以為我聽,我一聞千悟了,我其他全都不用聽了。所以我可以去宣講大乘法。在法空妙理,以為他這樣全都懂了,這叫做「愚法二乘」。這種的人是還未能夠向他們說。

不只是這樣,還有「或增上慢人」,那種增上慢,這「無智不信」,他沒有那個智慧,沒辦法去體會正確的道理,所以他「無智不信」。像這樣的人,沒辦法能夠信受正法,也不應該為他說。你若是說正法給他聽,他就故意違背他的本心,這樣去謗法。

於此經中
力所不及:
假如是愚法二乘
聲聞緣覺
二種之小乘
但迷執於自法
而愚昧於
大乘法空之妙理
或增上慢人
彼則無智不信
不應為說
乖本心故

像這樣,這種的人,我們就不要跟他說。當然,人人本具佛性,不過未來,未來還是有了因緣,這些人也是可成佛。所以,佛陀要讓眾生有較多的因緣,不斷地就要迴入娑婆,這樣就是為了,根機未成熟的眾生,還未信受,還未得度。

所以佛陀又說:「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況餘聲聞。」

汝舍利弗
尚於此經
以信得入
況餘聲聞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段(經)文我們再聽,佛又向舍利弗說,「唉呀!舍利弗啊!像你是最上根機的人。」在僧團中舍利弗,佛稱讚他是智慧第一,現在佛陀再叫舍利弗:「汝舍利弗,你是僧團中最上根智人,尚且需要以信始能證入此經,你要心裡有很充足的信心,你才能夠入。」

佛:
舍利弗
汝是最上根人
尚需以信
始能證入
此經大乘法義

入什麼呢?入這部經。法華會上,舍利弗才開始請佛,說《法華經》,這時候才開始將要入。因為佛陀入定,文殊、彌勒對唱,舍利弗三請,佛陀開始要說法,五千人退席,但是舍利弗還是繼續請佛說法,這就是表態。舍利弗在這個時候已經是堅信,非常堅定地,信佛將要說的是大乘法,所以舍利弗殷勤三請,佛陀才開始說法。

所以,佛陀再說:「你,舍利弗,就是要深信,才進入這本經,何況餘聲聞。」「其餘聲聞」,何況其他的聲聞,何況再未來的聲聞。這就是佛陀加重語氣。所以佛對舍利弗這個智慧,信,說要信我語。

舍利弗的時代是佛在世時,所以佛陀就說:「你因為信,還相信我說的話,才能夠慢慢從你自己的自智,來證入一乘實相。」那是說佛在世時,舍利弗隨佛那麼幾十年,四十多年,又是智慧第一,又是親耳聽佛的音聲,這樣才慢慢開始生出了,這分大乘的信根。這是佛陀向舍利弗這樣說。

佛稱大智如舍利弗
尚且由信我語
方漸以自智
證入一乘實相
圓十信滿心
況其餘不定性聲聞
非信難解

可見我們這個一乘實相的道理,說我們要透徹瞭解,實在是還離很遠。這樣「圓十信滿心」,「十信」,何況其他,性不定的聲聞呢?所以,「非信難解」的人,實在是很難。所以「十信」要很清楚,「十信」一定要圓滿,我們才有辦法接受這部經。

「十信」,那就是我們已經發菩薩心了,還要身體力行,還要透徹瞭解我們心中的念,「念念生住異滅」這個法。

十信覺滅相
謂菩薩修行
覺了心中念念
生住異滅相分齊

我們要對世間瞭解,世間是成住壞空;我們還要對我們,自己的心理瞭解,生住異滅;我們還要瞭解我們的小乾坤,我們的身體生老病死,這些事情都要很清楚。

所「十信」,那就是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願心,這叫做「十信」心。

十信:
信心、念心
精進心、慧心
定心、不退心
護法心、回向心
戒心、願心

我們的心,若沒有念念在「信心」裡,我們沒辦法向前前進。我們向前前進,接受了法,堅固了我們「念心」,我們才有辦法生起慧,智慧的心。

智慧就是平等心,產生了這分有了智慧,他就有慈悲。因為眾生平等,眾生苦難偏多,所以「慈悲等觀」,那就是智慧。智慧,要從我們的「定心」,要有定的信心,信心,我們行菩薩道,入人群,我們要堅定信心。所以信心已堅定了,自然我們就沒有退轉;不退轉的心,是因為我們堅定的信心。

我們還要護法,「為佛教,為眾生」。佛教要如何傳播在人間?我們要有信心投入人群去,才能真正將佛教普遍,不偏差,向前走,這叫做護法的心。我們佛法就是救世的道理,所以要救濟世間,必定要佛法存在,所以我們必定要護法。為了佛教普遍在人間,你就要去廣度眾生。

「回向心」。回向,不是求我們有所求,一切回向就是回歸道理。真實的道理,我們受到這個道理,來接引我們,導師,這個法是我們的導師,所以我們接受了這個道理,我們要大回向,道理要回向我們,真正真如本性。

法能夠入心,「十信」能夠圓滿,那就「戒心」、「願心」了。三無漏學,信願行,除了戒、定、慧,我們還要信、願、行。

總而言之,學佛,我們要回向道理。道理來引導我們,我們所做的一切回歸於道理。意思就是說,依道理而行,不脫軌,這叫做大回向。是依法而行,這叫做法入心,行,法在行中,這就是我們平時要時時多用心。

Friday, November 27,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109 - 深智方便開顯法藏 - 第692集



20151109《靜思妙蓮華》深智方便開顯法藏(第692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深廣大智明一切法,慈悲大慧持一切善,法炬高照渡達彼岸,深智方便開顯法藏。」
⊙年少病比丘,臨終受法,契機入理,適時聞法,適緣受法,信根深植,勤求無畏,入涅槃境。
⊙「恭敬供養,亦聞是法。若人有能,信汝所說,則為見我,亦見於汝,及比丘僧,并諸菩薩。」《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斯法華經,為深智者說,淺識聞之,迷惑不解。」《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斯法華經為深智者說,因是法大,以機小難信,是故能信此經者,即當體解佛道,因此人具深智慧,乃可為說
⊙此一乘大法,唯具深智方能信受,凡夫小識知見淺薄,迷自心思,惑聖教,經無數劫,聞此法者,亦復難也。
⊙淺識聞之,迷惑不解:若是小智,迷惑不解,不可非時而說。
⊙「愚癡凡夫,淺識無智,不能暸解,非機莫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證嚴上人開示】

「深廣大智明一切法,慈悲大慧持一切善,法炬高照渡達彼岸,深智方便開顯法藏。」

深廣大智明一切法
慈悲大慧持一切善
法炬高照渡達彼岸
深智方便開顯法藏

「深廣大智明一切法」。我們凡夫到底這個「深廣大智」,怎麼樣才能達到呢?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方向對準,千里道路是從初步開始。

這輩子若是走不到,只要我們這顆種子入心,深入我們的心地,自然這輩子最終休息一下,化城一站,來生這顆種子再浮上來,萌芽、發芽了,再就地生根,再向上茂盛,這橏這個種子不斷延續下去。所以,不要怕路遠,不用怕一生的時間太短,只要我們用心,好好把握我們這個因緣,善種子要好好入心。

我們現在有聽這部經,聽了有興趣,聽懂了,這就是表示你過去生,也曾見過佛,聽過法,這個緣,我們這輩子再來薰習,這樣來累積「深廣大智」。

一生一生不斷不斷累積,我們這輩子接受到法,要趕緊培養「慈悲大慧持一切善」。我們這輩子不只聽到法,我們一定要身體力行,能夠到慈悲平等觀,那就是慈悲智慧了。「慧」就是平等慧,「智」就是分別智。我們能很深、很廣,懂得分別一切的道理,是「是」、是「非」。「是」的法,「對」的法,我們要當下把握;是錯誤的、不對的,我們要及時預防,「三無漏學」常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還要在人群中培養慈悲,在人群中成長我們的平等智慧,這必定要堅持一切善。

因為,我們的無明,遮蓋了我們真如的本性,只要我們有深廣大智,要有慈悲大慧,這個法的光明智慧自然高照。不只是照徹了我們內心,明白一切的道理,也照徹了外境一切人的心路。這「渡達彼岸」,給大家有一條,很準確的道路可走,讓人人從煩惱的此岸,有工具能夠到,清淨真理的彼岸去。這總是我們要用功,自度度人。

「智慧方便開顯法藏」。我們能在這人間群中,用智慧,用很深的智慧,用方便,在人群中開顯出了法藏,讓大家能明白清楚,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是含藏著,無量數的法在我們心裡。所以,佛陀用心在人間,我們要用心好好把握。

佛陀的時代,有一次,比丘們在外面托缽,發現到在聚落邊緣,有一位年輕的比丘,這位比丘已經病得很重了。比丘發現到了,回來向佛陀,描述了他那位病的情形。

佛陀就說:「來,那位孤單的比丘,到底是住在哪個地方?」隨佛的比丘,趕緊將佛陀帶到那位孤單、單獨的病僧的地方去。這位病僧已經病得很重了,看到佛陀已經在門口了,趕緊想要起來。佛陀趕緊踏一步,就向他說:「你不用起來,來,好好聽我說話。」這位比丘就這樣躺在床上,佛陀就這樣問他:「你這樣生病多久了?」比丘回答:「很久了。」「你心裡有沒有懊惱呢?」

病僧回答:「佛陀啊,我的心確實很懊惱。」佛陀就問:「你是不是有犯過了清規戒律呢?」這位病僧回答:「佛陀,沒有,我從出家以來,就是堅持戒律,深受佛陀的教法,我不敢犯戒。」佛陀就說:「你既然沒有犯戒,你為什麼心有懊惱呢?」所回答的就說:「因為我年輕,因為失出家沒有多久,我還(對)佛陀所說的法,我都還沒有聽很多,所懂的不多,這是我唯一的懊惱啊!」

佛陀就問他:「來,你好好聽。你有眼睛,是不是能看到很多東西?」「是啊,佛陀,眼根能接觸到外面的境界。」佛陀就說:「若是眼根接觸外面的境界,是因為你有了眼識,這個眼根接觸到外塵,心起了那分歡喜,或者是煩惱,這苦樂的感受,是不是這樣?」病僧就說:「是啊,有了眼識,這個心才有苦、樂的感受。」

這位病僧聽佛陀細細分析,說:「佛陀,我感受到了,我瞭解了,一切都是因為意識。」佛陀就又開始,為他解釋苦集滅道:「這苦集滅道,所以你若能瞭解,就能體會十二因緣的法。」然後佛陀就說:「人生來去,隨著這個造作的業力,所以他到人間,所以,我們人間就要行「六度」,要廣結眾生的緣,要入人間,去為人間付出,這樣才能真實度入涅槃。」

之後,這位比丘真的很歡喜,佛陀說完之後,一切他就是心開意解了。看他心開意解,佛陀也安心離開了。佛陀離開不久,這位比丘心情愉悅,就是很歡喜,就輕安入滅,這樣就往生了。

年少病比丘
臨終受法
契機入理
適時聞法
適緣受法
信根深植
勤求無畏
入涅槃境

所以,這位比丘真的是很有福,臨終聞法,正好是有這樣的因緣能受教。所以我們說,學佛真的是要根機契合。

前面這段(經)文這樣說,「恭敬供養,亦聞是法。若人有能,信汝所說,則為見我,亦見於汝,及比丘僧,并諸菩薩。」

恭敬供養
亦聞是法
若人有能
信汝所說
則為見我
亦見於汝
及比丘僧
并諸菩薩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我們這幾天都這樣說,我們法要好好接受進來。而我們若要向大家說,我們要很謹慎,我們要說的法就要很正確,佛陀所說法的真理入心,我們才能再傳說給別人,再傳說給別人,我們也要很用心。

雖然佛陀離我們二千多年了,但是我們這時候,能夠將佛的法,句句入心,身體力行,自然我們就是,與見到過去佛一樣所以,要行在菩薩道中,這顆種子就才不會流失掉,我們來生來世不會失去這條路,所我們要用心。

下面再說,「斯法華經,為深智說,淺識聞之,迷惑不解。」

斯法華經
為深智說
淺識聞之
迷惑不解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要講《法華經》也要等待時機,要看這些人的根機,有沒有成熟。所以說,「斯法華經,為深智者說」,就是要根機成熟的人,才有辦法接受。

斯法華經
為深智者說
因是法大
以機小難信
是故能信此經者
即當體解佛道
因此人具深智慧
乃可為說

這是大法,大乘法,小根機沒辦法接受,沒辦法深信。所以這經,這本《法華經》,「是(故)能信此經者」,若是能夠深信這本經,就是已經他的根機成熟了,這樣的人他能夠,「當體(解)佛道」,可以了解佛的道理,這就是大乘法。《法華經》是暢佛本懷的經典,佛陀隨所欲說,真正是隨意,佛陀的意,他的本意想要說的,(就)這樣說,這本經是一乘大法,根機小的人就沒辦法聽,沒辦法信,沒辦法解,所以這個大乘法,就要向大根機的人、願意發大心的人說的話。

此一乘大法
唯具深智方能信受
凡夫小識知見淺薄
迷自心思
惑聖教
經無數劫
聞此法者
亦復難也

所以「唯具深智方能信受」。唯有很深智慧的人,才有辦法接受這部經。「凡夫小識知見淺薄,迷自心思」。我們大家凡夫,因為我們的智識很淺薄,何況說智慧呢?很淺,所以,大家都是迷,還在這個人間道上還在迷,迷在自己的心,迷在自己的思想。所以這個「見思惑」,自己的見解、思想,無不都是還在那個迷惑之中,這種小根機、小智識的人,還沒辦法接受。

還要再經過多久,我們要循循善誘,不要放棄他。要多久的時間?經無數劫,還要很久,可見我們不是一生一世,就有辦法完全透徹了。

因為眾生,「淺識聞之,迷惑不解」。同樣還是這樣,所以這種「小智迷惑不解」,這種真的我們要很用心,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淺識呢?我們現在聽了,是不是很清楚呢?我們現在習氣有改嗎?我們現在煩惱有減輕嗎?這就要我們自己來要問我們自己。

這一生,我們要好好地習氣要改,煩惱要除,佛法要吸收,增長我們這個智慧的種子,減輕我們那個習氣,見解、無明。我們就要在這一生,盡形壽,獻身命,我們也要將佛法好好吸收,在我們的藏識之中,在我們的藏識。

我們這個庫藏,不要只囤積骯髒的東西,我們要趕緊清理這個庫藏,這個倉庫我們要清理得得,乾乾淨淨,轉識為智。若能夠這樣,轉第八識回歸第九識,那就是真如本性進來。若能夠這樣,我們來世才不會受業,這樣牽引著。

若是小智
迷惑不解
不可非時而說

所以說「若是小智,迷惑不解,不可非時而說」。所以說起來,大乘法,我們想要向大家說,我們同樣就要用善巧方便,不要讓他不信,起誹謗,要用善巧方便。佛陀對我們都用善巧方便了,何況說我們對其他的人。要不然,這種小智迷惑,沒辦法理解的人,這是「不可非時而說」,根機、時間還未成熟,們就不要說。

再來就說,「愚癡凡夫,淺識無智,不能暸解,非機莫為說。」

愚癡凡夫
淺識無智
不能暸解
非機莫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凡夫,在那個愚癡的凡夫,很淺的智識,沒有智慧,像這樣,就不必和他辯解了。一句話這樣說:「別再說了,因為愈說愈複雜。」因為他聽不懂,聽不懂就愈複雜。有時候我也會聽,「你說什麼?你說那麼多,我怎麼愈聽愈複雜?我聽不懂。」真的也有的事情,我也會聽不懂。他說他的專業,你要對他說聖人的境界、佛陀的心態,當然是說不到。

要他,「你要喜捨。」一次要他捨多少,他聽到很怕。譬喻給他聽:「假如你有十的時候,要你捨一,你願意嗎?」「我現在有十元,我可以(捐)一元。好啊!這樣我可以。」「而若一千,(捐)一百呢?」「這樣還要考慮看看。」「而若一萬,(捐)一千呢?」「再想想看。」這樣的數字,凡夫都算得很清楚,知道那個數字的量。但是聖人清楚的是,這個因緣付出去,你其實有形的數字付出,是無形的數字收入,叫做功德無量。

付出無所求,也沒有那個數量的計較,這樣願意付出,這就是功德無量。若是斤斤計較在數字,那就是小根小智,要他付出,絕對是做不到的。像這樣的人,你就不要對他說這樣的話。

不過,現在真的,看到很多付出無所求,同時還說感恩。像這樣的人,這都是在法華會中的人,過去聽過法,也接受過《法華經》大乘法,這一生帶著這顆種子來,藉著眾生的因緣,又體會很多的道理,行在菩薩道上。這種「三輪體空」,付出無所求,這樣的人,你對他說大乘法,他會很歡喜,又像在複習聽過的法,清楚,所以能夠了解。

像那位比丘,佛陀這樣跟他說了之後,他就能夠殷勤精進,得到無畏,輕安自在,這叫做「無畏施」。佛陀及時給他一個不用怕,不用懊惱,不用擔憂,因為你沒有犯戒,因為你有這樣的根機。同樣的道理,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Thursday, November 26,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106 - 恭敬供養長養善根 - 第691集



20151106《靜思妙蓮華》恭敬供養長養善根 (第691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菩薩願常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深信愛樂。」
⊙供養:對上親近,奉事尊敬;對下含有同情,憐惜愛護。
⊙「若有聞者,隨喜頂受,當知是人,阿惟越致。若有信受,此經法者,是人已曾,見過去佛。」《法華經譬喻品》
⊙「恭敬供養,亦聞是法。若人有能,信汝所說,則為見我,亦見於汝,及比丘僧,并諸菩薩。」《法華經譬喻品》
⊙明供養一切諸佛。由昔曾聞,過去佛供養受教獲法益。恭敬供養:謙遜恭敬,聞法信受以行供養。
⊙供養:奉養之意。對上:親近、奉事、尊敬。對下:同理情誼,憐惜愍念,愛心護念。
⊙若人有能,信汝所說:如能信受依教奉行,長養善根。
⊙可見信與不信,乃轉凡成聖的關鍵,亦為可說不可說此部經的前提。
⊙則為見我,亦見於汝,及比丘僧,并諸菩薩:見我及比丘菩薩,言佛僧二寶。
⊙明一言讚歎,信汝所說,親見一會。未來益也。
⊙以聞此妙法,能讚歎、能信受、能供養,獲三世利益,豈非是人希有過於曇華乎?

【證嚴上人開示】

「菩薩願常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深信愛樂。」

菩薩願常恭敬供養
一切諸佛深信愛樂

我們對佛法,一定要有這種很深信,而且要很愛樂,及時把握,也就是要恭敬供養。

供養:
對上親近
奉事尊敬
對下含有同情
憐惜愛護

供養的意思就是,對上親近,奉事尊敬;對下含有同情,憐惜愛護。這就是菩薩心,我們要好好地時時發願,這就是菩薩心。常常抱著恭敬供養的心。供養,供養什麼呢?諸佛,一切諸佛。

供養的意思,那就是對上,那就是對佛、對法,我們就要常常有親近的心,我們要時時親近佛與法。有人就會說:「佛現在就不在,要如何親近呢?」法,法身,佛的法身還是在人間。因為,佛法是佛所說,為一大事來人間,獻出他的慧命,傳承在這個法。接受了法,等於是佛的慧命,還流傳人間。智慧之命,那就是法之身,就是法身,佛法流傳,我們應該時時親近。

有的人會說:「法,早上我就聽到了,早上我也很虔誠啊!」如如不動,認真聽法,這時候法在哪裡呢?不是告訴過大家嗎?待人處事無不是在佛法中。我們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情、每一個人,我們都是恭敬。

法,我們瞭解多少,真實的法,真實的體會,我們願意付出,願意分享,這也就是親近,深信愛樂、供養,這都是在我們的日不論常生活中。

有時候看,我們「草根菩提」(節目),很多菩薩在疼惜大地,愛護萬物,他們也是平時在恭敬供養,供養恭敬這片大地。資源回收,將那些垃圾用心回收回來,用心分類,再製出了,無限量的「相」與「用」,抽紗就能變毯子、布、衣服,給我們很廣的利用。這也是我們對天地之間,一切的東西,我們用著恭敬,回收,供養給天下人,人人物資無缺,這也是叫做供養。

佛陀的愛心,菩薩的行為,那就是「深信愛樂」。一大早,看,看到我們的草根菩薩,看她的人生,人生的生活實在是很苦。先生事業無間意就失敗了,為了要顧這個家,這菩薩她這樣一個人,接四個工作,從天未亮一直做到晚上。

她也曾聽慈濟的環保,所以,除了要養家,也有時候會做環保。但是真的也出了幾次的車禍,最後一次的車禍那是很嚴重,從這樣開始,她就不再去做麼工作了。專心投入慈濟做環保。她覺得生命撿回來了,這次這麼大的車禍,給她很大的警惕。現在孩子也都長大了,讀書的都畢業了,她也覺得,這樣她能專心投入做環保。

看她這樣每天天未亮,就開始這樣全副武裝,就出門去了,到工廠,她與人結很多好緣,不斷不斷,一間工廠收過一間工廠,骯髒的東西,看到,她撿起來,回頭看土地乾淨,這就是她最歡喜,你們想,這不就是「恭敬供養」嗎?恭敬天地萬物。

要住在這塊土地,我們就要疼惜、恭敬,要順天理,要造福業,這種供養,「對上親近,奉事恭敬」,凡是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有這分心。

對下,就是含藏著那分同情。她說:「師父常常說,大乾坤、小乾坤,現在的災難那麼多,受災的人很多,怎麼樣才能讓天地平安?怎麼樣才能去幫助人?」這種「憐惜愛護」,同情天下的事情。你們想,平常人能做到這樣,就是菩薩的願,能做到這樣,時時都在供養諸佛,奉行佛法,這都叫做供養;對眾生、對人人都是覺有情。

來,下面看,昨天這段(經)文也這樣說,「若有聞者,隨喜頂受,當知是人,阿惟越致。若有信受,此經法者,是人已曾,見過去佛。」

若有聞者
隨喜頂受
當知是人
阿惟越致
若有信受
此經法者
是人已曾
見過去佛
《法華經譬喻品》

聽法的人若能很歡喜、很恭敬,來接受這個法,我們要知道,這個人已經得到「阿惟越致」,是菩薩的階位了。

這就是不退轉,「若有信受,此經法者」,若有人願意這樣來信受,此經就是《法華經》,一乘實法,若能夠信受,「是人已曾,見過去佛」。這個人不是這輩子來人間而已,過去生中也見過佛、聽過法。所以我們要相信,人人,我們過去說不定,真正有聽過法,現在有這個因緣來接受佛法。接受,是要真正聽進去,入心來,身體力行,這樣才叫做接受,這樣才叫做信受。

下面這段(經)文這樣說,「恭敬供養,亦聞是法。若人有能,信汝所說,則為見我,亦見於汝,及比丘僧,并諸菩薩。」

恭敬供養
亦聞是法
若人有能
信汝所說
則為見我
亦見於汝
及比丘僧
并諸菩薩
《法華經譬喻品》

就是說,這些人他有已經很恭敬接受了,也接受這部經的內容,瞭解這部經裡面的精髓,這個人應該過去,已經曾見過佛了,不只是見過佛,又是恭敬供養。「若人有能信汝所說」,因為你已經對這個法,過去聽,現在瞭解,聽了之後願意再傳說給別人,有人若能信你所說的,同樣,見到我一樣。

所以聽,敬佛如見佛一樣,「敬佛如佛在」,就像見到佛一樣。所以他說「則為見我,亦見於汝」,也像見到了舍利弗,見到在那靈鷲山,所有的大德羅漢,全都看到了。現在就是心的靈山會,我們好像在靈山會上,見佛聞法,與同聞者,同處在靈鷲山。我們若有這樣這麼虔誠的心。所以下面好好聽,瞭解「供養」。

明供養一切諸佛
由昔曾聞
過去佛
供養受教獲法益
恭敬供養:
謙遜恭敬
聞法信受以行供養

供養,恭敬,又再聽法,那就是供養一切諸佛。那就是過去,由過去曾經聽過法,所以過去佛,供養在過去佛,我們曾供養,同時我們聽法,我們也受益,這是我們過去曾見過去佛,曾見過佛,也聽過法,「恭敬供養」。

恭敬,那就是謙遜,我們現在在聽法,不是說,我聽,我全都知道,我就自大。不可以。我們將法瞭解,愈能夠瞭解法,我們就要愈懂得縮小自己。

供養,不一定是用物質,用行為來供養。我們縮小自己,對人謙卑,能夠無處不道場,沒有一個,不是我們的法。所以常常說,人人身上一部經。所以我們要用恭敬心,面對著每一個人,給我們的經的法,我們要好好供養,恭敬供養。

供養:奉養之意
對上:
親近、奉事、尊敬
對下:
同理情誼
憐惜愍念
愛心護念

供養,那就是「對上親近」,「奉事」,要付出,還要「尊敬」、「親近」。常常說要尊師重道,我們人就是要這樣。什麼樣的人是我們的老師?

其實孔夫子看到孩子,在那裡在做土城,子路就說:「孩子、孩子,快讓開,孔夫子的馬要從這裡過。」孩子安然不動,抬頭起來向子路說:「是城要讓馬,還是馬要避城?」孔夫子聽到了,趕緊下馬來,向著這位孩子鞠躬:「小孩童,你是我的老師。對啊,自古以來,是馬避城,不應該是城讓馬。你啟發我,事不分大小,道理是最大。」所以他趕緊將馬,這樣避過這個城,這叫做「奉事」。

大家給我們的法,啟發我們,都是我們的老師。所以我們對人要尊敬,要為他服務,我們要奉事、尊敬,這叫做供養。

那對下呢?就是同理情,我們對眾生要有同體大悲,人人平等的感情,這樣憐惜,我們要「憐惜」,我們要「愍念」,我們要有愛心,我們要有「護念」。保護大地,守護生命,這全都是我們應該做的,這就是供養的含意。

「若人有能,信汝所說」。也就是說,假使有人相信,你將法聽進去了,你也身體力行出來了,而你說給別人聽,別人也同樣相信你所說的,同樣信受依教奉行,這樣也是同樣「長養善根」。

若人有能
信汝所說
如能信受
依教奉行
長養善根

我們若沒有善根,若沒有好因緣,若沒有用功,你說話,人家聽不進去。所以《華嚴經》,這段(經)文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時時我也是這樣用這句話,向大家這樣說,信,要深信。所以這個信和不信,這就差很多。光是一個「信」字,我深信與我不信,這就差很多。

可見信與不信
乃轉凡成聖的關鍵
亦為可說不可說
此部經的前提

深信,那就是能夠,「轉凡成聖」。我們要如何,轉凡夫成為聖人的關鍵,我們就要深信,「亦為可說不可說」「本經的前提」。我們若有這樣,深信,法都入我們心,自然我們說的話,就懂得應機逗教,我們可以能說服很多人,不相信的人,到頭來他不得不相信。這是我們說法要好好用心。有時候,不可說、不可說,但是我們也不要放棄,所以我們過去若有結了好緣,這一生又有深信,自然人人都是可說,可說法的根機,但是我們還是要很謹慎。

則為見我
亦見於汝
及比丘僧
并諸菩薩:
見我及比丘菩薩
言佛僧二寶

「即為見我,亦見於汝,及比丘僧」,以及所有的菩薩。這就是說,我們若是真正深信,在法中,我們在說話,這個人就像見到我,因為你所說的法,是我所傳的;我說的法,是釋迦佛所傳的。二千多年來,就這樣一直傳下去,依照這個法無偏差,不知經過了多少代的高僧大德,將這個法循循善誘,一直流傳到現在。

所以說,我們若相信佛,佛就在我們的內心裡,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沒有離開。所以這段說「見我及比丘菩薩」,這就是見佛僧。

明一言讚歎
信汝所說
親見一會
未來益也

「明一言讚歎,信汝所說」,這就是讚歎。佛陀的時代,也希望《法華經》,好好要流傳下去。要流傳《法華經》,要靠人去吸收,口說出,心裡瞭解,用口頭口口相傳,法若說了,讓人能夠信受。這是鼓勵聽法的人要用心,鼓勵聽法的人要尊敬,鼓勵說法的人,要用真實誠懇的心來說法,要從虔誠。這個法從心中的湧泉,這樣這股的清流普及眾生,洗滌眾生的煩惱垢穢,法名入心。這也就是佛陀那時候的用意。

「一言讚歎」,讚歎人人聽法。「信汝所說」,你若好好聽,佛陀鼓勵大家要用心,任何人說的法,只要是真實法,就要恭敬,所以「信汝所說」,就譬如親見在那個靈山會,好像在靈山會一樣,所以禾來利益。

這就是在二千多年前,佛陀所說這一段,是要利益未來的眾生。有人發心修行,發心修行要接受大乘法,大乘法要接入心來,再將這個大乘法普及給眾生。修行者的責任,到處說法,就像在講《法華經》,那個靈山會一樣,這就是未來的利益。佛陀的時代說給未來的眾生,能夠說法,能夠受法,這是未來,佛的未來,就是我們的現在,利益在我們現在。「以聞此妙法,能讚歎、能信受、能供養」。

以聞此妙法
能讚歎、
能信受、
能供養
獲三世利益
豈非是人希有
過於曇華乎

現在我們若再聽到這個法,我們也要輾轉讚歎,讚歎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法,流通到現在,我們能夠聽,我們能夠受用,能夠為人間社會來淨化,所以我們應該要讚歎、要能信受、能供養,也能夠得到「三世利益」。

我們知道過去,我們一定是有,親近過佛、聽過法,同時我們這一生,我們得到利益,聽聞(佛)法,我們肯定我們的未來,我們也有這個因緣,所以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都能夠得到這個法。

法,我們要深記在內心,我們要帶到來世,未來世。所以,這不就是,人很希有,過於優曇花?這就是我們要用心。(佛陀)出現人間,真的是不容易。人生短暫,我們能夠得到人身,聽到佛法,真的是很不容易。所以我們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Wednesday, November 25, 2015

【人間菩提】20151128 - 真誠付出無我相 Giving Sincerely and Selflessly



真誠付出無我相 
Giving Sincerely and Selflessly 

步履踏實播善種 
有心無難越藩籬 
移民典範合規矩 
用愛耕耘心輕安




【靜思妙蓮華】20151105 - 隨喜頂受隨他修善 - 第690集



20151105《靜思妙蓮華》隨喜頂受隨他修善 (第690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聞法深信身心善順,隨他修善喜他成就,攝受正法大精進力,教富布施濟貧隨喜。」
⊙「汝舍利弗,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在所遊方,勿妄宣傳。」《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有聞者,隨喜頂受,當知是人,阿惟越致,若有信受,此經法者,是人已曾,見過去佛。」《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人但以信而受,而實非有深信經義之深智。
⊙此明聞法頂受,定是深聞入心,故云:隨喜頂受,信受奉行。
⊙當知是人阿惟越致:言是人不退轉。
⊙法華經序品曰: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謂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進,不更退失轉變。
⊙阿惟越致:譯為不退轉,是菩薩的階位名,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到達此位。住不退轉,自度利他。
⊙「若有信受,此經法者,是人已曾,見過去佛。」《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如來觀現世益,謂有深信受大法者,發宏願能利益眾生者,可以為說。
⊙如來觀過去益,曾見佛聞法者,即可以為說。
⊙如來觀未來,得見三寶益,亦可以為說。
⊙是諸如來為利益眾生,欲令二乘入信,故說此經。

【證嚴上人開示】
「聞法深信身心善順,隨他修善喜他成就,攝受正法大精進力,教富布施濟貧隨喜。」

聞法深信身心善順
隨他修善喜他成就
攝受正法大精進力
教富布施濟貧隨喜

「聞法深信身心善順」。我們常常聽到菩薩互相分享,我們的人間菩薩投入人群,所見所聞,互相來分享,彼此啟我們的發愛心。這是一個菩薩團體,所以我們自己做,自己的感受,歡喜與別人分享;看到別人做,聽到別人的感受,我們也隨他歡喜。所以「隨他修善」,他做,我們歡喜,我們做,他隨喜,彼此之間,看大家互相這樣在成就,這樣在歡喜。想想看,這個團體是有多美啊!這叫做菩薩的團體。

大家都是攝受著正法,有了正法入心,才能夠有「大精進力」。

昨天,一大群的大醫王、白衣大士,共聚來將近五百多人,來到東部花蓮。這是人醫會第二屆臺灣論壇,主辦單位是我們臺北慈濟醫院。

看到他們第一天開始,我們六家醫院,我們的醫療與教育,就這樣一堂一堂的課,真的互相分享,在醫院那種合和團隊,為患者付出,用生命投入病患的生命中,去搶救生命。用著真誠的愛、疼惜生命的心,團隊從鬼門關一個一個,把他拉回來,而且讓他們生活得恢復健康,生活品質。

也有我們的人醫會,雖然不是在我們醫療體制當中,不過長久以來,都是投入我們人醫聯誼,不論是上山、下鄉、渡海、國際救災等等,與我們醫療志業合而為一。他們也分享,山上無法出來的患者,鄉下貧困、殘障的病人,很多,甚至去國外,國際救災等等的個案,非常精要而感動人,都提出來與大家互相分享。看到他們這樣,這就是法,救人的方法,真實法。

昨天一天都是在我們精舍,除了聽,吸收報告的國際救災個案以外,就去出坡了,去拔草,去整理土地,不論是醫師、護理師、藥師、檢驗師,大家這樣汗流浹背。下午的時候,聽他們來分享出坡的心得,大家都說:「辛苦啊!」是啊!真的辛苦。付出雖然是很辛苦,不過聽得出他們歡喜。

聽到他們這樣分享,無不都是法,人間法,尤其是人間最最需要的法。平時看病人,有時候也來和大地會合,體驗到在天地之間,為糧食而付出的農夫的感覺,體驗人間一切無不都是法。所以「聞法深信身心善順」,雖然很辛苦,他們也做得很歡喜,互相讚歎。

「隨他修善」,互相。這種「喜他成就」,我的分享、你的分享,我們彼此讚歎。「攝受正法」,這都是正法,這叫做「大精進力」。所以「教富布施濟貧隨喜」,這也就是我們平時雖然富有,雖然生活很好,但是同樣也投入。

我們來看前面的(經)文,「汝舍利弗,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在所遊方,勿妄宣傳。」

汝舍利弗
我此法印
為欲利益
世間故說
在所遊方
勿妄宣傳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陀就這樣說,這個法印,那就是為了要利益眾生,為了世間眾生,讓他能夠智慧開闊,更開闊一點,讓他能夠利益人群,能更多再更多一點。這就是佛陀為什麼,常常迴入娑婆所說的法。

但是,希望我們聽法,要聽得真實法入心,不要法開始聽不很清楚,就把它散播出去。尤其是我們現代,要散播虛妄的法是很容易的,聽了不清楚,寫下來這樣就出去了,這樣讓人曲解、誤解,曲信、誤信,那就是很危險。這是希望我們能夠,對人間法要很用心,清楚體會。

接下來這段(經)文就又說,「若有聞者,隨喜頂受,當知是人,阿惟越致,若有信受,此經法者,是人已曾,見過去佛。」

若有聞者
隨喜頂受
當知是人
阿惟越致
若有信受
此經法者
是人已曾
見過去佛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也就說,若有人聽到這部經,有人聽到,聽到這一乘實法,能夠這樣能歡喜虔誠來接受。「頂受」就是接受,我們若是有禮貌,人家給我們東西時,我們恭敬捧上在我們的眉間,這叫做「頂受」,表示很尊敬的意思。

若人但以信而受
而實非有深信
經義之深智

「若人但以信而受」,只是相信而受,「(而) 實非有深信,經義之深智」。只是說你相信嗎?有啊!信啊!光是信這樣而已,這樣也就是表示,很容易就是接受,不用心,沒有恭敬心,像這樣還不是很深信。真正的深信,就是要頂受、恭敬,將此法恭敬接受,深深去體會,這種頂受。

此明聞法頂受
定是深聞入心
故云:
隨喜頂受
信受奉行

不是說,「這樣你信嗎?」「信啊!信啊!」這樣不夠深。若不夠深,這部經的深諦。我們就無法接受到,所以我們必定要深入,聽,聽到心入法、法入心,行在法中,要到這樣的程度。這不只是隨便隨喜,聽,要深聞入心,才叫做「隨喜頂受」。

「頂受」,就是很恭敬地接受,不只是,不是要我們隨喜就聽,聽了就讚歎他就好了,自己都沒有去接觸到,怎麼聽、怎麼讚歎,都是虛浮。

再來說,「當知是人,阿惟越致」。

當知是人
阿惟越致:
言是人不退轉

那就是說,這個人已經到不退轉了。阿惟越致,那就是不退轉的意思。在《法華經•序品》,不就是這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這個不退轉,就是「阿惟越致」。這就是修的功德,善根愈來愈增加,愈來愈精進。

法華經序品曰:
此於
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不退轉
謂所修之功德
善根愈增愈進
不更退失轉變

我們在學佛,我們若能每天每天都是,同樣的心情,每天每天我們都是,這樣把握時間,時間捨不得浪費;法,我們要接受,殷勤精進,步步進行,這樣才是真正所修的功德。功德,內修叫做功,外行叫做德,這樣叫做「功德」。內修,我們法是要入心來修,不只是應付一下。

善緣、福業開始每天來累積,要累積善緣,要能造作福業,我們就要長時間,不斷接受法入心,再不斷用我們的法去付出,這種「法輪常轉」,這不斷要吸收進來,才有辦法不斷付出。法就是入、出,入、出,出入自如,聽得這個法能入我們的心,用在眾生的範圍,從眾生中再吸收法回來,再來聽法,原來我所做的,與現在說的是會合起來了。這種合成起來的福、智慧、法,原來就是這樣聽,這樣感受,這樣做,這個法合成,所以那就是功德。

善根愈種愈進,愈來愈增加,愈來愈進步,絕對沒有退失,沒有轉變,這叫做不退轉。

「阿惟越致」,譯作不退轉,那就是菩薩,棄除小乘法,開權,已經顯實了,我們已經開始,要到菩薩的階位了。名,到了這個位階的名,那就要多久的時間呢?經過一大阿僧祇劫修行,很久。

阿惟越致:
譯為不退轉
是菩薩的階位名
要經過
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才能到達此位
住不退轉
自度利他

佛陀這樣跟我們說,希望要讓我們有耐心。到這個「阿惟越致」,完全不退轉,修行要在一大阿僧祇劫,心都不退轉,這樣的修行。

「一劫」是多久呢?過去說過了,一百年減一歲,一直從人壽八萬四千歲減到十歲,這樣叫做「一減劫」。再從十歲,一百年多一歲,多到人壽八萬四千歲,這樣叫做「一增劫」。一增減劫,二十個增減劫,就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合起來,叫做「一大劫」。要很長久的時間,這樣才能到達這個阿惟越致,不退轉的位置。這樣自度利他,我們要用這麼長久的時間,做自度利他的方法。

所以下面(經文)再說,「若有信受,此經法者,是人已曾,見過去佛。」

若有信受
此經法者
是人已曾
見過去佛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陀開始要讓我們有信心,就說,有人若有願意接受、相信,而且要很深信,《法華經》是一乘實法,所以這部經大家若能願意深信,恭敬接受這部經,「是人已曾見過去佛」。這些人是不簡單,這些人都是過去生中,已經見過了很多尊佛了,見過諸佛,聽過法,也修過行。所以說,「如來觀現世益」。

如來觀現世益
謂有深信受大法者
發宏願
能利益眾生者
可以為說

現世,就是在佛陀二千多年前,佛陀所面對的眾生,向大家說,這輩子能有緣再來聽法,那叫做「現世益」。而我們現在說我們,我們也是一樣,我們也是過去有緣,我們才會說這個時候在現場,或者在在我們全省每個道場,現在和我們大家共同聽法,還有更遠的,還有在大陸、還有很多國家(慈濟人) ,都在薰法香。現在這個時代,我們這樣聽經的利益,我們大家都瞭解。

也就是說「有深信受大法」,我們就是已經有深信了,聽經之後,我們很深的信解,而且人人聽法之後,又再發宏願要來利益眾生,這都是現世益。我們現在的利益,有聽到這部經,我們與這部經的精神,將它合成起來,就是那麼的吻合。我們現在不就是在利益人群嗎?人間菩薩不斷在付出,這些都是現世得到利益的人,得到法益,所以如來讚歎。

又有「如來觀過去益」,過去世。

如來觀過去益
曾見佛聞法者
即可以為說

又再跟我們說,我們看到,不只是這輩子我們聽到經,我們還有前世,過去無量數劫,我們同樣見過佛、有聞法,所以我們這輩子來聽這部經,好像很親切感、很親。好像我們這部經,早就在我們的內心,好像這條路我們早就在走了。就是因為過去,我們有聽過法,見過佛。

如來觀未來
得見三寶益
亦可以為說

所以「如來觀未來,得見三寶益」。我們不只是現在,今生此世我們若能這樣把握著,未來我們再來人間,還是三寶具足,不只是我們能聽到法、看到僧而已,我們得遇佛世,這就是未來的利益。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

是諸如來
為利益眾生
欲令二乘入信
故說此經

所以「是諸如來為利益眾生,欲令二乘入信,故說此經」。這是過去佛佛道同,每尊佛來到人間,總是要開權巧方便法來教育眾生,到最後要讓大家相信,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潛能在。所以到了最後,用二乘人,讓他能夠入信在《法華經》,此經就是《法華經》,從小乘法入大乘的道路來。

各位,學佛修行,我們必定要聞法應該要深信,要身心要隨善順,要好好用心,法入心來。我們要歡喜,而且「隨他修善」,真正是對的,我們要好好修,和大家合群來修。看到別人在修,我們也要「喜他成就」,大家都很讚歎這個人,這真的名副其實,我也應該讚歎。所以我們「隨他修善喜他成就」,我們要好好「攝受正法」,我們要「大精進力」,而且我們要時時「教富布施濟貧隨喜」,這樣每天我們都會會很歡喜,法喜充滿。這要時時多用心。

Tuesday, November 24,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104 - 正法如印證真明實 - 第689集



20151104《靜思妙蓮華》正法如印證真明實(第689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法印證實如是印璽,妙法真實不動不變,正法如印證真明實,利益眾生通達諸法。」
⊙「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安隱眾生,故現於世。」《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汝舍利弗,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在所遊方,勿妄宣傳。」《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法印者,即一乘實相。諸佛授受,以心傳心,契此心者,當下是佛。如世傳國之印璽,喻法印相傳。
⊙為欲利益五濁惡世的眾生,過去四十餘年未說,今上慢已退,大機已發,故說此經。
⊙一乘實法心印,非大根器不堪領受,故誡勿妄宣傳。如輪王之寶,不落餘人之手。

【證嚴上人開示】
「法印證實如是印璽,妙法真實不動不變,正法如印證真明實,利益眾生通達諸法。」

法印證實如是印璽
妙法真實不動不變
正法如印證真明實
利益眾生通達諸法


大家聽法,到底法有印入心嗎?每天的生活,法和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有印證?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一切生活中,也是離不開佛法,用心,法入心,印證在日常生活中,這是很重要。人人心中若有印證佛法,自然我們待人處事,就是樣樣都是,如理、如律、如儀。這就是我們的心,已經印證了佛的正法,在我們的內心,就像印章,你印章怎麼刻,你蓋下去的印章,就是字與印章都一樣。

「妙法真實不動不變」。佛佛道同,過去無央數劫以前,佛、佛,很多佛出現人間,包括釋迦牟尼佛,從出生、修行、說法,同樣開三乘法度眾生,同樣坐道場,到了涅槃之前,必定能夠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每尊佛都是這樣過來的,所以我們會常常說佛佛道同。所以「妙法真實」,不能變,也沒有再變的餘地,因為真如無實體,真如理無實體,它就是一個大空間,所有道理都是這樣合成,然後歸空。空,那就是真空,宇宙是真空,宇宙包容萬法,億億萬的法都是包容在宇宙間,這些法若把它分離之後,歸於真空。

這個法,你看不到,卻是我們也無法,(以)凡夫的境界去真實體會,只好我們就如是聞、如實信解,要入我們的內心,用智慧去分析。這個道理對,對的道理,我們要如實信解。就像「法印」印在我們的心裡,與人事物與法來印證、會合,這是不是正法?所以是正法,如印,所以「證真明實」,證明是真的,這是真實、如實法。

佛陀告訴我們,眾生平等,人人本具佛性。只是我們的因緣果報,我們就是依報、正報,到底來到人間,我們怎麼會生在邊地,貧窮苦難的地方呢?放眼天下,多少國家失去了文明,多少國家失去了生活物資,他們的生活貧窮苦難,很多很多,讓我們無法想像他們的生活,怎麼那麼苦啊!而這些受盡苦難的人,他們的心中那個智慧,是和我們都一樣,他的真如本性與佛也是平等。過去不曾聽過佛法,不知道世間有佛教,現在聽到了。

就如辛巴威,非洲的地方,昨天朱金財居士,他從辛巴威回來,帶著他們,浴佛的畫面回來,浴佛的人數接近二千人,分成兩個場地,都是很莊嚴。同樣如律、如儀、如規,又再一個別開生面的一個儀式,就是幼稚園孩子為母親洗腳。

不是水舀來放著就洗,不是,他們是用肥皂這樣為她洗,洗得,趾縫都有洗,洗好之後,將母親手拿著的乾毛巾,將腳抬高起來,這樣擦啊擦,那是擦得真的是,洗得乾淨,擦得很乾。你看他們是幼稚園的孩子,五六歲,竟然如律如儀,怎麼教,他怎麼學,用這樣來表達,孝敬母親對他的養育之恩。

所以,感覺辛巴威的教育,真的是令人歎為觀止!那種求學用心,就能知道他們是從幼稚園開始,這樣的教育,所以,這是「正法如印證真明實」。這真的是教育是人間不可缺,要知道道理,就是要從教育來。

人人都有與佛同等,與我們同等平等的真如本性,同樣具足智慧。在那麼貧窮,物資那麼的欠缺,那麼的窮,他們可以沒有教室,不能沒有教育。這種我們將佛法,送到那個地方去,他們很用心聽,很用心學。

用這樣的教育是,「利益眾生通達諸法」。所以說,法,就是要人人法度入心,然後要發心,法度眾生。「一生無量」,一顆種子可以在那個地方,這樣蔓延那麼多的虔誠,所以這不就是利益眾生嗎?要利益眾生,不就是這種「通達諸法」,只要用心接受,有心不困難,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人一個,瞭解佛法,就能傳遍那麼多人,再利益當地的人。這是「正法如印」來證實人人,沒有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說,人人有這個本能,有潛能存在,人人都有真如本性。

前面我們說過,「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安隱眾生,故現於世。」


我為法王
於法自在
安隱眾生
故現於世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陀說:「我為法王」。佛陀已經向眾生表達,宇宙萬物的真理,無一佛不通、佛不達的道理。佛一切皆通達,道理瞭如指掌,佛能夠瞭解天下一切萬物,這是他所覺悟。他的心境,在人間所瞭解的法,所以在人間來去自如,不是像我們眾生是帶業來人間,佛陀是迴入娑婆,要來教育眾生,所以他來去自在,為的目的是要「安隱眾生」,所以因為這樣迴入娑婆,現於世間。

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汝舍利弗,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在所遊方,勿妄宣傳。」

汝舍利弗
我此法印
為欲利益
世間故說
在所遊方
勿妄宣傳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汝舍利弗,我此法印」,這個「法印」就是一乘實相,這才是最重要。佛陀來人間,起初是因為眾生根機還很淺薄,眾生無法真正體會到,這個奧妙的道理,所以佛陀唯有,就是要用權巧方便,從「人生來源是苦」,這個道理開始。佛陀開始這樣說法,法這樣在流傳,所以我們昨天就說,「勿妄宣傳」,不要隨便宣傳,在這裡說,一知半解就流出去。

尤其是我們現在,在這裡在說話,一支手機拿著,就開始寫了,「一指神功」一按,這個法就出去了。到底這樣聽是全解或未全解呢?這句「勿妄宣傳」,若用耳朵聽,那個「妄」字,是虛妄的「妄」,但是你們若把它,寫成不要「忘」記了,那就差很多了。不是變成了你聽到,不要忘記,趕緊快傳出去,不是喔!是「勿妄」,不可虛妄,不可自己一知半解,以訛傳訛,不要這樣傳,這樣會很耽誤人。

所以,佛陀希望我們正信,聽法,我們必定需要「法印」,真真正正的真實法,要度入人心,真實的法有法印,為我們證明這是真實法,所以「我此法印」,這個「法印」,就是「一乘實相」。

法印者
即一乘實相
諸佛授受
以心傳心
契此心者
當下是佛
如世傳國之印璽
喻法印相傳

這個一乘實相,就是「諸佛授受」,「諸佛授受」,那就是過去的佛,很多的佛,佛佛相傳,這種授受,佛陀告訴我們,我們就要好好接受。佛陀的教法是那麼的真、那麼的實,是要我們身體力行,所以這個「授受」,那就是一實,一乘實相。「以心傳心」,佛陀的心傳下來,我們代代就要傳佛心。什麼叫做佛心?我們就要去契佛心,以佛心為己心,我們要與佛的心相契合,這叫做「法印」。

佛的心是什麼心呢?佛心就是大慈悲心,不忍眾生受苦難。你瞭解,從聲聞得法,我們要再從緣覺,(聽)佛法之後,來觀想人間的無常,來體會很多的無明,複製在我們的心裡。我們體會到了,去除無明,清除我們內心的污染、內心的煩惱。

這樣到了嗎?還沒有。佛陀說還要再來,那就是菩提大道直,人人一定要經過這條菩提道,去行菩薩道。那就是入人群,哪一個地方是苦難的地方,哪一個地方眾生無明,不認識佛法的真理,哪一個地方苦難難解,那麼佛法,菩薩就是要將佛法,傳到所需要,眾生所需要的境界去。缺物資的、肚子的,給他飯吃得飽;冷的地方,送他棉被、給他棉襖;沒得住,想辦法等等,孤老無依,無人照顧,我們要用心去陪伴,如何去安頓他等等,這都是叫做菩薩道。

我打開心門,富有愛心,富有愛心那就是契佛心。所以「以心傳心」,「契此心者」,那就是契佛心,當下就是佛。當你在付出,去幫助人,去引導人,這當下就是佛。因為我們的真如清淨本性,有顯現出來,願意去幫助人,「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的本性這念善,就是清淨的佛性,所以「當下是佛」。

「如世傳國之印璽」。就像國家領導人換了,這個印璽就要傳下去。佛陀他從過去佛,不斷傳下來的法,現在二千多年前所說的法,也是一直再傳下來,所以譬喻「法印相傳」。

所以「法印」,就是佛來人間一大事,為開示悟入一切眾生佛知佛見。

法印:
佛來人間一大事
為開示悟入
一切眾生
佛知佛見

希望我們人人能夠與佛一樣,知道的,與佛同樣的境界,知道那麼廣,佛見,佛陀的見解,這種對天下眾生所付出,這就是佛知佛見。所以「為欲利益,世間故說」。

為欲利益
五濁惡世的眾生
過去四十餘年未說
今上慢已退
大機已發
故說此經

佛陀就是為了要利益世間,所以他回歸娑婆,五濁惡世,來度化眾生。我們這個世間愈來愈惡、愈濁,看看最近地球上,多少的國家不安定,人禍等等,所以佛陀迴入娑婆,五濁惡世,來教化眾生。

在過去四十多年來,還未說過的大法,那就是《法華經》,所以在現在這個(法華)會上還有慢,有我慢,未得謂得這種人。佛陀在那個法華會上,一直受舍利弗三請,終於佛陀要說了,五千人退席。那個退離的人那是驕慢貢高,未得謂得。留下來,要聽佛講《法華經》的人,就是「大機已發」,開始要接受這個一乘真實法。

所以這是大根機的人,佛陀在《法華經》裡,就開始要一一授記,因為這些人堪得接受行菩薩道,利益人群。因為這樣,佛說,所以為欲利益眾生故說。「在所遊方,勿妄宣傳」。

一乘實法心印
非大根器不堪領受
故誡勿妄宣傳
如輪王之寶
不落餘人之手

大家將這個法已經說出去了,人人在外面不要胡亂掰。法是真的,你要真正瞭解,真實體會,才可以,才可以說「如是我聞」。若沒有真實體會,恐怕虛妄傳,這對人(有)損就很多。

我們現在的人,兩舌、惡口。也是這樣在說話,現在大為這種資訊發達,隨便一指神功,一點點事情就傳出去了。所以我們要「勿妄宣傳」,不要這麼的虛妄,亂傳訊息,絕對不可以。

我們應該要傳的法,一乘實法,是心,真實法印入我們的心,我們才能再印給別人。所以「非大根器不堪領受」,要將這個法給人,就要他有辦法能領受,故教誡,「(故)誡勿妄宣傳」。這個法,所以有時候告訴大家,因人、因時、因地。要說話,我要向這個人說話,但是這個時候對或不對?這個地方對或不對?我們就要很謹慎。

所以教誡,佛陀很謹慎教誡我們,如輪王之寶,我們要如何給人,要落在誰的手上,這個印璽要落在誰的手?發號施令,我們必定要很謹慎。

各位菩薩,學佛真的要很謹慎,法,我們要認真聽,要時時多用心。

Monday, November 23,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103 - 於法自在 安穩眾生 - 第688集



20151103《靜思妙蓮華》於法自在安穩眾生(第688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未得聖法而謂已得,因憍傲心謂增上慢,未證謂證是增上慢,徹悟四諦三七道法。」
⊙「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說是人,未實滅度,斯人未得,無上道故,我意不欲,令至滅度。」《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說法四十餘年,法華會上開權顯實,三乘而歸一實諦法。今謂佛說是人未實滅度。
⊙謂昔日所說小乘,但未得今日所說一乘實相,斯人未得無上道故,則未能通達至於佛道。
⊙變易尚存,非大涅槃,所證小果非佛本懷。
⊙故云:我意不欲其人滯於小果滅度,而捨今日所說無上大滅度。
⊙「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安隱眾生,故現於世。」《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法王者,不住世間,不住涅槃,於諸法中得大自在。此言我為法王,於一切法得大自在。
⊙能契正法之理而說,契眾生之機而說,故云:我為法王,利益眾生。若汝等受法,則勿妄宣傳。
⊙了達一切法即是佛法,無入而不自得。
⊙權實之法已得自在,開三顯一豈有虛妄,即所謂權實自在。
⊙昔因機小,施權為小,安隱眾生,使無破法,慎莫因不信而墜落惡道之不安隱。今因機熟,實小為大,安隨眾生,使無自欺自責之不安隱,故曰:安隱眾生。出現於世。

【證嚴上人開示】

「未得聖法而謂已得,因憍傲心謂增上慢,未證謂證是增上慢,徹悟四諦三七道法。」

未得聖法而謂已得
因憍傲心謂增上慢
未證謂證是增上慢
徹悟四諦三七道法

瞭解嗎?好像每天都這樣問,瞭解嗎?其實瞭解的,「說過了,知道了。」「記得嗎?」「再想想看。」像這樣聽過了,瞭解之後,這一天的時間,人、事、物是不是有遮蓋過,我們那個瞭解的心呢?平時都知道,聽的時候知道,離開「聽」這個時間,後面緊接著的時間,就是人、事、物,環境現前,前面的環境就已經蓋掉我們,此時知道的道理。

所以說,「未得聖法而謂已得」。我們到底聽了之後,瞭解之後,道理若沒有在我們的人事物中,應用出去,沒有體驗到,光是知道「有,我有聽到,這段經文我有聽到,我瞭解了。」我瞭解,是不是有得呢?「得」就要在用,用得通,這樣才叫做得,若是沒有用,就只是聽過,是未得。但是「未得謂已得,這是什麼心呢?驕傲心。

這種多數的人都是未證謂證。法是這樣,在文字上解釋我們都瞭解,但是煩惱現前,我們一點都沒有得到,因為還是煩惱浮動,在我們的心裡,這就是未證。但是我們認為我知道了,我這樣叫做「證」。不是。境界現前,道理瞭解清楚,還能煩惱不來染污我們的心,這種真正接觸而不動心,這才是真的「證」。所以,若以為我文字都瞭解,我聽的都清楚,這叫做增上慢人。若增上慢還在,其實我們的煩惱都還未除,我們聽得再多,還是在這個增上慢之中。

未得聖法,未證謂證,這全都叫做增上慢。要怎麼辦呢?「徹悟四諦三七道法」。我們也說過了,「道」,除了「四諦」以外,還要包含「三十七助道品」。人生苦難偏多,每天都有機會,讓我們去聽、看、瞭解,所以我們應該要多用功夫,在「苦、集、滅、道」、「四念處」、「四正勤」等等,我們都一定要用心。

所以前面的(經)文說,「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是人於何
而得解脫
但離虛妄
名為解脫
其實未得
一切解脫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人要如何才真正,能叫做解脫呢?聽經,「瞭解了嗎?」「瞭解了。」這樣有解脫嗎?其實還沒有。這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只是讓你知道名相的法是這樣,真正要能去除煩惱要靠自己,別人實在沒辦法,拿出什麼東西給你,這是無為法,將合成的譬喻言教,來向大家解釋,其實真正去體會,那就是無為法,那個真理,真真正正我們心對境,真正悟達,體悟到了、通達了,這才是真正我們法入心。

下面的(經)文再說,「佛說是人,未實滅度,斯人未得,無上道故,我意不欲,令至滅度。」

佛說是人
未實滅度
斯人未得
無上道故
我意不欲
令至滅度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陀這樣說了,說這些人只是知道了、知道了,其實還未真正煩惱無明全去除,還沒有。

實在佛陀說法四十多年,這個四十多年,一直用種種方便權巧,言詞譬喻等等來引導眾生。四十多年了,四十二年後,佛陀才開始要開權顯實,講《法華經》。

佛說法四十餘年
法華會上
開權顯實
三乘而歸一實諦法
今謂
佛說是人未實滅度

在靈鷲山開始要講《法華經》,所以叫做「法華會上」,才開始開權顯實。讓大家能夠瞭解道理,無明去除之後,要歸入一實諦法,要歸入這一實諦,那就是真道理,這就是菩薩道。所以,「佛說是人,未實滅度」,那就是在法華會之前,「斯人未得無上道故」,只是知道斷煩惱,還無法打開那念心。

所以「昔日所說小乘,但未得今日所說一乘實相,斯人未得無上道故,則未能通達至於佛道。」

謂昔日所說小乘
但未得今日所說
一乘實相
斯人未得無上道故
則未能通達
至於佛道

四十多年前,大家就是只停滯在,所說的小乘法,還停滯在聲聞、緣覺,還未得今日現在,所要說的一乘實相的道理,所以佛陀才說,「斯人未得無上道故」,因為還未踏入大菩提道,所以「未能通達至於佛道」。

這是《法華經》,佛陀開始要和大家分享,真正成佛的道路。但是,大家過去,還是在「變易尚存」,佛陀感覺過去的大家,還未真實滅度,還未到達這個,真如本性的妙有境界,所以這個「變易生死」還是在,這還是煩惱還未完全斷除,所以非大涅槃,不是真實的大滅度。所以所證的還是停滯在小果,非佛本懷。

變易尚存
非大涅槃
所證小果
非佛本懷

佛成佛之後要暢演本懷,不過,評估起來還是沒辦法,所以佛陀才用方便法,用權巧、譬喻、言詞,來教育我們,其實還不是佛的本懷。所以佛陀說「我意不欲其人滯於小果滅度,而捨今日所說無上大滅度。」

故云:
我意不欲
其人滯於小果滅度
而捨今日所說
無上大滅度

不希望大家停滯在小果,這樣就叫做斷煩惱了,這樣就停下來,一輩子若這樣過,太可惜了。所以「而捨今日所說,無上大滅度」,不希望大家,「今日」就是指法華會,不希望大家錯過這個法華會,法華真實的一實大法,這是無上大滅度法。真正要去除煩惱,這才是真正我們的方向,入人間道,入人群中,在人群中而不受影響,這才是真正大滅度。

下面再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安隱眾生,故現於世。」

我為法王
於法自在
安隱眾生
故現於世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所以佛自稱「我為法王」,因為佛陀所體會的法,是宇宙天體萬法,所以佛陀稱為大法王。

佛陀是應世來人間,他沒有說「我永遠滅度,斷除六道,都不要來了」,沒有這樣。佛陀也鼓勵我們要離開六道,但是談何容易,所以佛陀雖然很自在,已經脫離六道了,不過他不時都是觀因緣來人間,一大事因緣來來回回。所以說他雖然常常來人間,不過,他的心沒有受人間煩惱,所住著,所縛著,他永遠都是很自在的法王,沒有什麼(讓)他,再煩惱、滅度的境界,不需要了。現在就是救濟眾生來回人間,不住人間,不住涅槃,總是來來回回,用很自在,將他所得到的法,完全要來開導眾生。

所以佛陀在真諦理之中,就是沒有體相,來去自由,所以「於諸法中,得大自在」,這叫做大法王。所以,「我為法王,於一切法得大自在。」這是佛陀心靈的境界。

法王者
不住世間
不住涅槃
於諸法中
得大自在
此言我為法王
於一切法得大自在

接下來就說,這個大自在法是什麼呢?那就是「能契正法之理」,這才能夠自在。而不只是契正法的道理,還要契眾生之機。成佛之後,他已經天地宇宙萬物真理,完全透徹,現在再來人間,還要再去契合眾生的根機,所以佛陀說「我為法王」,那就是要利益眾生。

所以「若汝(等)受法,則勿妄宣傳」。你若是瞭解之後,就要跟別人說,要說得正確,不可妄語,未得謂得,以為說,我都透徹瞭解,這就是這樣。不要這樣,因為法,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能契正法之理而說
契眾生之機而說
故云:
我為法王
利益眾生
若汝等受法
則勿妄宣傳

所以,為了要利益眾生,佛陀就要再交代:「你們大家若有來接觸道法,我們要接受的法,要真實法入心,不要一知半解,這樣虛妄宣傳去誤導眾生。不可!」這是佛陀的慈悲,所以希望大家要真正了達,要很透徹了達一切法,這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無入而不自得」。我們真的法要到達很通達,每一項法入我們的心,我們都能通。

了達一切法
即是佛法
無入而不自得

所以「權實之法」,我們要通什麼呢?要通權、通實。佛陀不捨眾生,在還未入法華會之前,還未真正體會到,法華一乘實法之前,佛陀還是不放棄他。所以,我們要(用)權來引導,但是,要讓他真實體會,這才是真正體會佛心。

「已得自在,開三顯一」,同樣,佛陀就是用這樣的心,通達了一切法,瞭解眾生的根機,為眾生(施)權教,一直到因緣成熟,佛陀「開三顯一」,這三種車將它恢復回來,只有一項,那就是要行菩薩道。所以說「開三顯一」,這並沒有虛妄。「即所謂權實自在」。佛陀他(用) 權與實的法,他都很自在,雖然講方便法,但是不讓人執著、停滯在小乘,不讓他們停滯在權教。所以他「會三歸一」。

權實之法
已得自在
開三顯一
豈有虛妄
即所謂權實自在

「安隱眾生,故現於世」。也就是說昔,過去「(昔)因機小」,佛陀成佛之後,所面對的眾生的根機,(多數)都是小根機,所以佛陀就施權為小,為這些小乘之人,佛陀就施這個方便法,用這樣來「安隱眾生」。但是「安隱眾生」,還要使眾生沒有破法,雖然是用權教,還要讓人人能夠守護在正法裡。所以「慎莫因不信」而墜落,常常提醒大家,讓大家不要為了不相信,而讓他們來毀謗法,這樣墜落惡道,若這樣就不安穩了。

昔因機小
施權為小
安隱眾生
使無破法
慎莫因不信
而墜落惡道
之不安隱
今因機熟
實小為大
安隨眾生
使無自欺自責
之不安隱
故曰:
安隱眾生
出現於世

像我們,在這個小教之中,只是減少煩惱,這樣還不安穩,所以佛陀還是開啟了這個大法,讓大家知道,那個小法之後,大家要回歸大法來。所以「今因機熟」,現在的根機成熟了,時間也無法再停留了,所以「實小為大」,雖然現在剛要來聽《法華經》,在那個小乘現在初入這大乘法,讓大家安下心來,好好來接受大法。

所以「安隨眾生」。現在這些眾生的根機,從小(根機)、中(根機)要進入大(根機)來,所以佛陀要先為大家安心,過去就是因為這樣這樣,才向大家用這樣的方法來說,現在大家要心向大了,所以,使無自欺自責不安,讓大家沒有自己欺騙自己,來自責不安。因為不要讓人說,我己經,我都己經得了,佛陀就要向他們破除這個慢心,那種增上慢的人,不要讓他們未得謂得,所以不要自己自欺欺人,沒有得的法說我得,這樣都不對。

所以佛陀要讓大家心很安穩,所以又再叮嚀大家,要多用心來瞭解,真正接觸的法,真正體會、能通達的法,我們才可以說,不要自欺欺人,大家要心安穩。這是佛陀要安穩眾生,所以他出現世間,這是佛的慈憫心,再三的叮嚀。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Sunday, November 22,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102 - 觀照諸行離虛妄 - 第687集


20151102《靜思妙蓮華》觀照諸行離虛妄(第687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婪取順情塵境而無厭,謂之貪欲,即貪愛世間,於色欲財寶耽著而無厭,寬心淡欲知足心富樂。」
⊙「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是人於何,而得解脫:是人觀諦,為何能得脫?懺悔垢行,發心向道,堅固道心,然尤須觀照諸行。觀照者,以智慧照見事理,是曰觀照。
⊙但離虛妄,名為解脫:無明已是不實,見思又附無明而起,以是稱但離虛妄,故教以四諦,但除此惑,名為解脫者。
⊙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明未能深受實法言之,則惑未斷於無明,果未極至佛地,以喻言之,如在露地,猶未得大寶白牛之車,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證嚴上人開示】

「婪取順情塵境而無厭,謂之貪欲即貪愛世間,於色欲財寶耽著而無厭,寬心淡欲知足心富樂。」

婪取順情塵境
而無厭
謂之貪欲
即貪愛世間
於色欲財寶耽著
而無厭
寬心淡欲
知足心富樂

這個心怎麼樣才能富又快樂呢?因為我們人就是貪著,尤其是我們時時都是「婪取順情」。現在的人事業做很大,光是一個國家,到處都有他的連鎖店、到處都有他的關係企業。只有在國內夠不夠呢?「因為國外有那個環境,我還要再向國外去。」兩個國家、三個、五個一直下去了。這種「塵境而無厭」,只要有賺錢的因緣就一直伸展出去了,這「謂之貪欲」。

貪欲,就是要賺多一點,就是貪愛世間。人間的一切,人人都貪愛,人人都希望占有更多,不論是時間、空間,世間的意思就是時間、空間,全部占有,這樣夠嗎?還是不夠。「於色欲財寶耽著無厭」,這種有形有色的東西,永遠都占為他每樣都要做到,每樣的利益都是歸於自己。這種色欲財寶,凡是有形有色的東西,凡是所有的時間、所有的空間,世間無一不貪著,像這樣,人生是苦的。

人生,生活單純,每個人用多少東西,他能生活健康,剛剛好就好了,衣食住足夠就好了,人人互愛,相安無事,彼此敬重,這樣不是很好嗎?這樣不就是「寬心淡欲」?

心若寬,欲念淡一點,不要那樣那麼大的心,我們就淡一點,「知足心富樂」,剛剛好就好。不用忙成這樣,不用擔心那麼多,不用取著那麼大。我們日日若能四大調和,風調雨順,食住平安,家庭和樂,這樣不就是人生最快樂嗎?

我們浴佛,(2014年)全球,將近四十個國家、將近四十萬人,同一個時間在浴佛。光是在非洲六個國家,也超過了萬人,一萬多人,同樣一天浴佛很感動人。

莫三比克,岱霖五月七日離開臺灣,回到莫三比克,原來當地的志工菩薩,他們已經是這樣這麼的用心,開始在彩排、訓練,借地方等等,從二月開始他們就很用心了,到四月底、五月初,大家趕緊一直準備、邀請。

到底他們準備什麼東西呢?那麼窮,要「禮佛足」,根本就沒有佛足可以禮,還有沾香湯,沒有東西可以裝要怎麼辦?所以他們靈機一動,將椰子樹,椰子,他們去採椰子,將它對半剖開,椰子可以,那個汁可以用,這個殼,他們就拿來裝香湯;就是裝水,用麵包樹的葉子當作盤子,這樣來裝野花;用環保回收的寶特瓶的瓶蓋,倒一點油,沾一點棉芯。土地要如何釘地標呢?他們用香蕉葉,排香蕉葉,排出一個形。

那幾天開始熱了,太陽很大,太陽大,有的,太陽對面曬過來,很熱。他們就臨時變動,換個形,好像太陽浮上來一樣,那個太陽放射出去的線,這樣一個半圓,才不會,面向著陽光很熱、很曬。

他們的智慧臨時變動,都是很整齊,同時他們還在等待,他們就開始向他們說話,那位保羅開始,就向他們說話,說出慈濟這種,將愛帶入莫三比克,慈濟開頭的竹筒歲月,又再向他們解釋師父有三個願,
大家要虔誠發這樣的願,第一要淨化人心,第二要祥和社會,第三要祈求天下無災難。

同時他們又編一首歌,這首歌就是,用他們的語言唱出來,就是感恩,感恩慈濟,感恩師父,打開他們的心門,讓他們的心門,心很富有。他們發願,發願要當師父的眼睛,當師父的雙手,要當師父的兩隻腳,他們願意去看到貧困人去幫助,看到需要幫助的人,用兩隻手去付出,再遠的路,他們都願意走。

這真的是很感動人!這種「寬心淡欲知足心富樂」,這個愛的力量給他們,他們自己打開心門,付出力量真的是很可愛,所以心靈財富在莫三比克。

所以我們每天聽經,我們有這樣的環境,我們還有做不到的事情嗎?我們有那種,真正斷不掉的煩惱嗎?我們有這樣的生活,我們要知足,我們要感恩,我們的內心要充滿了,豐富的愛去付出,這才是真正我們要修行的目標,我們要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下面這段(經文)說,「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是人於何
而得解脫
但離虛妄
名為解脫
其實未得
一切解脫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但離虛妄,名為解脫」。什麼是虛妄?就是煩惱,就是無明,無明煩惱都是虛妄,貪婪、愛欲,無不都是虛妄。所以我們應該「但離虛妄」,欲心、煩惱不要那麼多,這樣「名為解脫」。

「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我們若有的人覺得:「有啊,我都已經棄捨,煩惱我都有除,我有改變。」是不是有這樣呢?「其實未得」,未得一切解脫,還未真實解脫。

這個人觀諦為何能得解脫?有人就這樣問。這樣細心思惟,難道這樣就能夠解脫嗎?我們說過了,細心思惟,你還要再懺悔。因為我們過去有過的,這一生帶來的,我們要很甘願,甘願還,就不要再造作。所以我們就常常一句話說,「隨緣消業障」,過去我和你結不好的緣,我這一生知道了,我好好思惟,我瞭解因緣果報,過去欠你的,我這一生甘願還你,懺悔、感恩!若能夠這樣懺悔、感恩,將這個心解開了那個怨。

就像越南的事件(2014年5月排華暴動),我們有幾位臺商,也是在這幾天當中,同樣受破壞,卻是人平安。我們在關心他們,回報回來的說,破壞就破壞了,人平安就好了,所以有的已經回來了,有的人道心堅定,就是還在那裡,他們大家還是同樣,在「薰法香」,現在(透過視訊連線)師父說話,他們也有在那裡聽。所以這種「發心向道,堅固道心」,自然就看得比較開,不要再太大的計較,人平安就好。

這種「懺悔垢行」。過去既然有染到惑、業。「垢」就是煩惱無明,所造的惑、業,過去既然有,我們現在要懺悔,我們現在懂道理了,我們要心向道,我們要「道心堅固」。垢行,

尤其是「觀」,就是思惟,細細思惟,我們要反觀迴照,我們將每項這個智慧,我們好好自己,回歸回來反觀自照,照自己的心,我們的內心黑暗,這個智慧的光,應該要好好自己自省,自己反省,智慧要常常自我反省、檢討,這也是叫做懺悔。懺悔就是內心有存煩惱,我們要知道要趕緊去除。所以這就是「觀照諸行」。我們每天所造作的一切,我們所想的事情,應該就要用智慧,來照見這個事、理,我們要好好用智慧來看。

是人於何
而得解脫:
是人觀諦
為何能得脫
懺悔垢行
發心向道
堅固道心
然尤須觀照諸行
觀照者
以智慧照見事理
是曰觀照

「但離虛妄,名為解脫」。我們若能夠離開虛妄、無明,我們已經知道,這全都是不實的東西。我們知道了,我們就要再深入見思,因為我們的見解、思惟,若還是附帶無明來起這個見思,我們在無明,內心若有無明,我們所看到的,還是貪婪無度,心若有無明所看到的就是這樣,心若有無明,所想的就是愛恨情仇。所以,我們應該,要用見思去除無明,不要附帶在無明裡面。所以我們要離開,才稱為「但離虛妄」,我們見思驅除無明,自然這個虛妄的法我們看清楚。

所以「(教)以四諦,」。我們要用「四諦法」,苦、集、滅、道,才有辦法除去,破除了這個見思惑,這樣我們才能夠解脫。

但離虛妄
名為解脫:
無明已是不實
見思又附無明而起
以是稱但離虛妄
故教以四諦
但除此惑
名為解脫者

「其實未得,一切解脫」。其實我們無明若沒有未除,只是知道「知道、知道,我已經看得很開了,我瞭解了。好,我不要計較。」難道這樣就好了嗎?還沒有!「未能深受實法」,我們只停滯在聲聞、緣覺,只是在這樣而已,獨善其身只是這樣,因為我們還未真正接受到實法。

佛陀這個《法華經》開始要說,大家還未真正接受到,其中那個真實的道理,現在只是到「知道」,這條路還未身體力行。所以那就是,「惑未斷於無明」。我們這個「惑」,「惑」就是塵沙惑,很多,那個塵沙細膩的無明,還是存在著。這條路雖然看到了,還未清理得很乾淨,我們「惑未斷於無明」。

所以這個「果未極至佛地」。我們這條路尚未真實走去,所以我們還無法到佛的境界。這就是譬喻這,就是用話,用譬喻來說,就是露地,我們只是離開火宅,出來曠野的地方,其實還未得到大白牛車。所以我們要好好來用心,還未得到的,我們就要用心努力。

其實未得
一切解脫:
明未能
深受實法言之
則惑未斷於無明
果未極至佛地
以喻言之
如在露地
猶未得大寶
白牛之車
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因為我們學佛,應該要真實去體會,體會道理。道理說起來是這麼簡單,那麼就是第一步,叫我們要認知「四諦法」。

要知道,過去佛陀在祇園精舍,有一天,阿難回來向佛陀這樣說:「佛陀!我心很不捨。」佛陀就問:「你已經是修行者,你還有什麼不捨?」阿難就說:「因為長者家裡養二隻鸚鵡,二隻小鳥,這二隻小鳥很善解人意。因為長者他布施的心,所以進進出出修行的人很多,得到長者的布施,大家就向長者祝福,向長者說好話。這二隻鳥善解人意,就這樣聽、聽,這二隻鳥也會看到人,就向人問好,就說『尊敬』等等。」因為長者若看到修行者就說,尊敬,尊敬的尊者。

所以這二隻鳥也是這樣,所以說阿難看了心生歡喜,就去向牠們說「四諦法」,向這二隻鳥說「四諦法」。「苦啊,你雖然很聰明,來到人間,你卻是在飛禽類,這是苦。雖然得到主人的疼惜,雖然得到人人的讚歎,卻是你還是在畜生道,人間是苦!所以佛陀這樣說四諦法,苦、集、滅、道……。」

這小鳥聽了很歡喜,就這樣那一天就飛出去了,在那大埕外面在那裡飛來飛去,在樹上,飛出去又飛回來,這樣口誦著「四諦法」,「苦集滅道,苦集滅道……」,這樣出去進來,出去進,來回七次。這七次的當中,最後那一次,在那樹上,還是念著「苦集滅道」,剛好有打獵的人,看到這二隻小鳥,這樣就搶打過去,這二隻小鳥這樣墜落地上來,往生了。

阿難就來向佛陀說:「佛陀啊!我才向牠們,說四諦法而已,昨晚黃昏時就發生這樣的事情。佛,這兩隻鳥,牠們現在在哪裡呢?」佛陀停下來就說:「阿難,放心,現在在四天王天。四天王天來回七次,四天王天的壽命就很長了,一天,人間五十年。他能夠七次生在四天王天,又再生六欲天,然後再來人間修行得道。」這就是佛與阿難的對答。

這「四諦法」,連鳥兒瞭解,忽然間發生意外,牠也有這個福可以生四天王天,來回七次,還能再生六欲天,之後再來回人間修行得道。想,這是法要入心,法若入心,自然我們就心寬淡欲,知足心富樂。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Saturday, November 21,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030 - 修行於道 離諸苦縛 - 第686集


20151030《靜思妙蓮華》修行於道離諸苦縛(第686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滅諦四行,體解大道。 盡行:觀空寂種種苦盡。 滅行:觀寂滅諸煩惱火。 妙行:觀菩提立持中道。 出行:觀涅槃離世生死。
⊙「若滅貪欲,無所依止,滅盡諸苦,名第三諦。」《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為滅諦故,修行於道,離諸苦縛,名得解脫。」《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為滅諦故,修行於道:滅前苦集,顯小乘所說之真理為偏於空,故曰偏真。今因滅會真,名滅諦。為滅諦故,修行於道:明道諦。
⊙以能通為義,以能通達至真空寂滅,得無漏實法,略稱戒定慧,廣即三十七之助道品分七種。
⊙離諸苦縛,名得解脫:離諸苦患之繫縛,重述得脫。集是能縛,苦是所縛,能脫離此苦集,名得解脫。
⊙「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是人於何,而得解脫:是人觀諦為何得脫,懺悔垢行,發心向道,堅固道心,然尤須觀照諸行。觀照者,以智慧照見事理,是曰觀照。
⊙但離虛妄,名為解脫:無明已是不實,見思又附無明而起,以是稱:但離虛妄。故教以四諦,但除此惑,名為解脫者。

【證嚴上人開示】

四諦法說苦、集、滅、道。在這個道當中,我們應該就要體會天地萬物,它道理的起因的。

所以滅,「滅諦」,我們要如何才能夠,滅掉了種種的煩惱?我們必定要先瞭解,「苦」的來源,先要瞭解「集」合來的因由,我們才有辦法,這樣將它「滅」掉,所以「滅諦四行,體解大道」。

滅諦四行
體解大道
盡行:
觀空寂種種苦盡。 
滅行:
觀寂滅諸煩惱火。 
妙行:
觀菩提立持中道。 
出行:
觀涅槃離世生死。

「滅諦四行」,第一「盡行」。「盡行」,那就是觀。觀就是要很微細細思,觀察佛陀所說的一切苦,苦的盡頭,去追究到底一切都是空,所以一切都是合成而有、而苦。

我們過去的過去就是這樣,合成了這樣的因,合成了這樣的緣,所以帶業來生。我們若瞭解這些來源,原來是這麼自然的事情,是我們所帶來的業,所以我們心寬。心就是甘願,心就會寬,「過去既有欠(債),現在就好好還,所以不算苦啦!」就是過去所造作的,所以種種苦皆盡。

接下來就要再「滅行」。我們要再修,要要觀,好好思惟、觀想,一切就是寂滅。在這個虛空中有種種因緣合成,它也不時不斷,還是那個的形象在消滅。所以若知道是這樣,還有什麼煩惱呢?這個「諸煩惱火」,隨著我們體會到,一切總是會過去,我們還要惹什麼樣的煩惱,火點在內心呢?所以我們就要修滅的行。

接下來我們就還要再修「妙行」。我們也是一樣要觀,細細思惟,靜靜來觀想。菩提,菩提就是覺,覺悟的道理。佛陀向我們說得很清楚,一切煩惱全都是假合而來,我們若看得開,能清楚,我們自然煩惱就滅除了,滅除了煩惱,自然這條覺悟的道路,就是在我們的面前。既然我們瞭解這條路可以走,我們就要「立持中道」,我們要立願,下定決心,好好堅持在中道。

不只是要「妙行」,我們已經發現了,我們要發心立願行在中道,我們還要「出行」。也不只是這樣走,我們還要再,心將一切的煩惱去除之後,我們還要再回歸娑婆;回歸娑婆,我們的心要保持著那分涅槃。涅槃就是無生滅,不生不滅,無生無滅,永恆,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回歸我們。回歸了真如本性,我們不會受到周圍的環境,將我們污染,所以我們就是「出行」。

雖然我們在人群中,我們要超越,超越人群種種的煩惱,超越器世間一切的煩惱,要超越我們心靈三界的煩惱。我們若能這樣,就會離世間的生死。不只是離開我們人間的生死,離開了六道的生死。

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都是由我們所造作的因緣去,依報、正報這樣去,這個福業、惡業,隨著福業生天堂、人間,隨著惡業,生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就是我們平時造作善惡業,帶業而來,帶業而去。所以,我們必定不要帶業,來,是為一大事來,就是諸佛菩薩,就是一大事因緣來人間,是迴入娑婆,倒駕慈航,不是帶業、由不得自己來,所以自己出入自在。

所以前面經文我們這樣說,「若滅貪欲,無所依止,滅盡諸苦,名第三諦。」

若滅貪欲
無所依止
滅盡諸苦
名第三諦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苦」、「集」、「滅」,這個「第三諦」就是「滅」,我們既然知道苦,既然一切是合成,我們應該就要滅,所以我們下面的(經)文又再說,「為滅諦故,修行於道,離諸苦縛,名得解脫。」

為滅諦故
修行於道
離諸苦縛
名得解脫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我們為滅,為了要「滅諦」,要如何滅除掉煩惱的真理,所以我們就要修行。「滅諦」的道理之前,就是「集諦」,「集諦」之前是「苦諦」,所以我們還要時時,去體會苦的源頭,集的道理我們要瞭解,才有辦法去修行。

這就是要顯示,這個小乘所說的真理就是偏空。修小乘行的人,根機比較小的人,就這樣想,空,一切一切就都是空了,空掉了一切,他就沒有來世,他就這樣想,「就涅槃了,我已經修到,全都滅了,斷生死了,我哪還怕再來六道呢?」像這樣,叫做「偏於空」,這樣也很危險。

所以我們應該這個「真空」,要去瞭解真正的「空」,那種「真空」的體就是無一物,這無色無物就是全都沒有,不過,這個「真空」是存在,因為有了「真空」,才有「妙有」。我們要瞭解,天色千變萬化,那種合成過來這樣不同的形態,這實在是很奧妙。有天文、有地理,天文、地理無不都是道理,所以我們不可偏於空。我們若偏於空就容易斷,斷,斷掉了所有的道理都斷了,所以我們不可去斷一切的道理,我們要斷無明,不是斷道理。所以不可有偏空,所以我們若是執於空,叫做「偏真」,雖然道理這樣告訴你,「一切皆空」,但是,只是一半而已,「一切皆空」,但是那個「真空」還在,我們若是不明白的人,就是偏於真,偏於就是斷,就是沒了,這叫做「偏」。

所以現在「因滅會真」,不論偏空、偏有,都不對,我們應該要走入中道來。

我們要瞭解「有」是真有,真有是我們的真如本性,真有,那就是無形中那分的真理,我們要去體會「真理體空」,就是因為一切因緣合成,所以才是「有」。

所以說起來,我們「偏於空」,所以叫做「偏真」,偏在「空」這個道理,應該就是煩惱掃除了,回歸我們的包容,「心包太虛」那個遼闊的心,這樣才是真正,我們回歸這個真如本性。所以「因滅會真」,因為這個滅掉了煩惱,我們都將它去除了,回歸回來是,「空是真空,有是妙有」,那種的真,很單純那個真,這樣才叫做「滅諦」,才是真正將那個煩惱掃除,掃得這個心鏡圓,又是清、又是明,一點點的灰塵、沙土,一點點都沒有,不會再受污染。

所以因為這樣,「為滅諦故」,這就是叫做滅諦。因為我們要「修行於道」,所以我們有「滅」的道理,我們才能看到前面的道路。

為滅諦故
修行於道:
滅前苦集
顯小乘所說之真理
為偏於空
故曰偏真
今因滅會真
名滅諦
為滅諦故
修行於道
明道諦

這條道路我們若看到,這個道,那就是能通達的意思,那麼是能通達是為義,就是道理。這個「諦」,「修行於道」,就是走得通的道理,所以「以能通達至真空寂滅」,我們要能夠通達那個,至真的「空」與寂靜的「滅」,我們一定要到那個程度,所以,才能夠真真正正得到,「無漏實法」。「無漏實法」,大家知道了戒、定、慧,我們若能夠真正,滅除了種種的煩惱,依這條的道路這樣通達無障礙,向前直走,自然我們就能夠體會「真空」,體會「寂滅」那個道理。一切的煩惱掃盡,這樣一直到達無漏的實法,到達戒、定、慧。若是這樣簡單說,叫做戒、定、慧;再寬廣一點來說,我們要從「三十七助道品」,開始要說起了。所以希望大家要很用心。

以能通為義
以能通達
至真空寂滅
得無漏實法
略稱戒定慧
廣即
三十七之助道品

所以「離諸苦縛,名得解脫」。這是一種的束縛,種種的因緣將我們綁住、將我們束縛住,我們就無法解脫。而我們「解鈴要繫鈴人」,我們到底是什麼繩子,將我們綁住?情、愛啊、欲啊,貪、瞋、癡、慢、疑,就是這些繩索,這樣將我們綑綁住不得解脫。現在我們知道「四諦法」,還要身體力行「三十七助道品」,我們都能夠體會,做得到、瞭解,自然就能夠解脫,這個解脫就是「離諸苦患」。

離諸苦縛
名得解脫:
離諸苦患之繫縛
重述得脫
集是能縛
苦是所縛
能脫離此苦集
名得解脫

我們要如何離開這麼多的束縛?所以佛陀要不斷重述這個,「苦、集、滅、道」的道理。「苦」是「所縛」,「集」是「能縛」,繩索是能綁人的,但是,人是被繩索綁的,所以是所綁的,而它是能綁的,它會綑綁人,它會約束人,所以這是一股的業力,我們的貪、瞋、癡、慢、疑種種煩惱,八萬四千無明煩惱,重重的煩惱,就是綑綁住我們的心,綑綁著我們的生死來去,都因為這些繩索,在牽我們,在引我們,所以六道中輪迴不休。

「能脫離此苦集」,名叫做解脫。我們有辦法能夠離開嗎?離開「苦」與「集」,我們若有辦法解開「能綁」與「所綁」,自然我們就解脫了,能所開,自然就能夠得到解脫。

下面這段(經)文,再說「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能得到

是人於何
而得解脫
但離虛妄
名為解脫
其實未得
一切解脫。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是人於何,而得解脫」。這人是如何能夠得到解脫呢?就是「諦」,我們要觀,開頭我們就說了,要觀有四項,要「盡行」,要觀寂靜,我們要觀那個寂,自然種種的苦全都是合成來的,我們若能夠,瞭解,自然我們才能夠解脫。我們要如何能夠,去消滅這些苦呢?唯有你就要懂得懺悔,懺悔,「懺悔垢行」,我們過去所造作,都是不乾淨的行為,造很多的煩惱,很多的染著,這種的垢穢,懺悔才有辦法滅苦,所以「懺悔垢行」。

我們同時要「發心向道」。我們應該要很體會,「觀菩提立持中道」。我們過去的要懺悔,現在開始行在菩提道中,我們就要立心發願,要「堅固道心」,所以更需要,觀照我們日常的生活中。

我們既然心要向道,我們要堅固我們的道心,同時,我們更需要反觀自照。光看別人的錯,我們自己要檢討自己的錯,錯在哪裡?我們到底今天的行為,是不是心無掛礙,無染污?我們要時時自我警惕,用智慧來照見事理。

是人於何
而得解脫:
是人觀諦為何得脫
懺悔垢行
發心向道
堅固道心
然尤須觀照諸行
觀照者
以智慧照見事理
是曰觀照

我們要時時用智慧,要清清楚楚,不要道理默默放著,道理,我們應該要時時,展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個事情我們如何處理,這個道理來排行,這樣才是真正我們修行的功夫。
,觀照,將將該該如何實心要清清楚楚,。

所以我們,「但離虛妄,名為解脫」。我們無明已經是不實了,我們現在己經瞭解,一切無明,何必計較?這全都是人間合成的煩惱,我們要好好放棄,要時時見思,見思是附在那個無明之中,這不是虛妄嗎?這種見思,我們就要脫離無明,去瞭解那個虛妄的道理。所以佛陀就「教以四諦,但除此惑」,才是能夠解脫。

但離虛妄
名為解脫:
無明已是不實
見思又附無明而起
以是稱但離虛妄
故教以四諦
但除此惑
名為解脫者


各位菩薩,四諦要如何行呢?光是一個滅諦,它就要真實行,行要懺悔,苦就能夠滅除了。要滅,要好好細思,煩惱的火不要放在心裡。我們要「妙行」,要好好觀察這條道路,我們的身心日常要好好觀照,觀照在我們對事、對理等等,我們要持在中道。同時,我們要「出行」,要出離開這個人群的煩惱,這才是真實的涅槃,在人群中,不受人群煩惱、世事污染,這才是真涅槃,真寂滅。

所以,學佛說起來是很深,其實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要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Friday, November 20, 2015

【人間菩提】20151120 - 大愛之道庇寰宇 Spreading Great Love to Protect the World





大愛之道庇寰宇 
Spreading Great Love to Protect the World

善解包容心開闊 
發心立願救貧苦 
大愛之道庇寰宇 
天下米籮願承擔

【靜思妙蓮華】20151029 - 滅盡諸苦 是為滅諦 - 第685集



20151029《靜思妙蓮華》滅盡諸苦是為滅諦(第685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覺心無染真如體空,聲聞緣覺離惑存明,常樂不遷性體虛融,我淨自在安穩解脫。」
⊙「若有眾生,不知苦本,深著苦因,不能暫捨,為是等故,方便說道。諸苦所因,貪欲為本。」《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滅貪欲,無所依止,滅盡諸苦,名第三諦。為滅諦故,修行於道,離諸苦縛,名得解脫。」《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明滅諦,滅盡聚集塵沙無明之功能,即證寂滅真空之理,滅諸相之至無為法。
⊙滅盡諸苦,名第三諦:前因貪欲既為苦本,若有眾生,依於寂滅理觀,滅除貪欲,是苦因已盡,而諸苦果無所依止。
⊙當知但云:無所依止,則塵沙惑尚存,餘果未證。至後見思惑斷盡,始為滅盡諸苦,名第三滅諦。

【證嚴上人開示】

「覺心無染真如體空,聲聞緣覺離惑存明,常樂不遷性體虛融,我淨自在安穩解脫。」

覺心無染真如體空
聲聞緣覺離惑存明
常樂不遷性體虛融
我淨自在安穩解脫

「覺心無染」,這個「覺心」,那就是我們人人真如本性。我們的「真如體空」,人人都有存在真如的本性,其實要去哪裡找出來?看不到,聞也聞不出來,到底感覺是怎樣?你的感覺,我無法瞭解啊!

除非是你要和我一起去,需要人幫助的,我們都一起接觸到,看到被我們幫助的人,已經展開笑容了,他的笑、他的感覺,像這樣,才有辦法,體會那個接觸的感覺。

那種真理的感覺,真的是看不到,不過它是真正存在,所以「真如體空」。它就是沒有東西,它才會是真實在;若是有東西的形體,那就千變萬化。我們真如永恆,孩子是這樣,老人也是這樣;人是這樣,其實飛禽走獸同樣也是這樣,這種真如體空。

只是凡夫我們若是無明,那個「感覺」就會去造業;體會了真理,我們的感覺,那個覺悟的境界,那就是寂靜清澄。那境界之美,這不是有辦法用東西,去創造、去譬喻,只能憑我們那一念,真正體會的感覺,所以這叫做「覺心」。我們要回歸,回歸到無染的覺性,那就是真如體空的道理。

「聲聞緣覺離惑存明」。「惑」就是無明,我們的塵沙無明實在是說不完。所以聲聞他是從他的耳根,吸收到佛陀的聲音,來體會道理原來是這樣,所以無明慢慢慢慢去除了。能夠煩惱無明撥開之後,心靈的境界,那就是「常樂不遷」。常常很歡喜,這個「歡喜」是永遠永恆,那種的快樂,因為我們的心,已經沒有什麼樣的煩惱、污染的東西,一片的淨空,所以「常樂不遷」。

而我們凡夫就不是這樣了。凡夫有煩惱,這個煩惱,一會兒就高興,一會兒就生氣,「我現在心情很不好,你怎麼來和我說話?唉呀,囉嗦啊!」或者在這裡,看到這件事情不順眼,走到那個地方去還是不中意;這個人得罪我,去到那個地方,我就找別人來出氣。這叫做遷怒。

孔夫子這樣說「不遷怒,不貳過」。孔夫子的學生,他都能知道不可遷怒,我與這件事情,與那個人無關,所以,不要因為情緒,所以影響到人與人之間,那種不好的氣氛,這我們也要學。所以我們要時時「常樂不遷」,我們的心煩惱都要騰空,心裡也不要撿煩惱來,所以要讓它這個大空間,沒有煩惱,這叫做「常樂不遷」。

「性體虛融」。「虛」就是「真空」,「融」就是「妙有」。因為本性體空,要說這個體是長什麼樣子呢?就像大虛空一樣,能夠包容一切,這叫做「虛融」。

我們的心態,我們若有的人心很狹窄,一點點東西,我們都不願意布施,一點點事情我們都不肯讓人,計較到底,一點點煩惱我們就受不了,這叫做心狹窄。我們現在修行,這些煩惱都去除,沒有東西讓我們狹窄,我們就把它清除,那就是空。這種真空,其中還有妙有,這個妙有道理入心,真實道理在我們內心,我們能夠應萬法,能夠融通一切,這就是「性體虛融」。

這全都是從耳朵聽進去,用心去體會,要自己去用功,去除煩惱無明。他若是「離惑」,自然「明存」;無明去除,存下來的是沒影,沒有影跡,所以是光明。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能夠,「我淨自在安穩解脫」。到那時候,我們就是「常樂不遷」,「安穩解脫」了。學佛,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在這個地方,希望我們能夠用心。這種有用心,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來,下面再說,「若有眾生,不知苦本,深著苦因,不能暫捨,為是等故,方便說道。諸苦所因,貪欲為本。」

若有眾生
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
不能暫捨
為是等故
方便說道
諸苦所因
貪欲為本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是前面的(經)文這樣說,所以我們要瞭解,眾生就是「不知苦本」,人與人、事、物的苦,還有這個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這都是無法閃避的苦。這到底是為什麼?這種苦的因由如何來呢?我們都不知。佛陀就是要來為我們解釋,解釋我們苦的因緣。

那就是「深著苦因」,全都是深著這個愛欲,所造來的苦因。苦因,就是貪、瞋、癡、慢、疑,這全都是我們的苦因。過去生中是這樣的習氣,這輩子也是這樣的習氣。過去生貪、瞋、癡、慢、疑,造了很多的惡業,雖然你聽法,知道,知道,還能向別人說,事情在我們身上,那個煩惱又再覆蓋回來,這叫做深著。

幾天前看到新聞,也是原諒。年輕人為了感情的事情,有一群人找上門去,去找對方那位,奪他的愛的年輕人,這群的年輕人找上門,父母在那個地方,同樣將那個孩子拖出來,就是好幾個人圍著打。父母這樣趕緊去拉他們,撥開,拜託他們,苦苦哀求,放他的孩子一條生路,不要再打了!這些人不顧他的父母,這樣的哀求,還是在父母的面前,活活打死這位年輕人。

這對父母情何以堪啊!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這群的年輕人法律制裁,這對的父母也是放不下。我們新竹的菩薩,不斷去膚慰他們,這樣將他們帶出來,帶出來當志工,帶出來常常聽慈濟人說話,所以心門打開了。這樣再進到監獄,去向這些打死他們的孩子,這些年輕人,告訴他們:「這是你一個很大的教訓,我要原諒你們,等等……。」這個孩子真正的懺悔,這是比受法律制裁更加懺悔,因為對方的母親,用這樣真誠的愛,來面對面跟他們說,我要原諒你,你未來還有前途,等等……。所以,這幾位年輕人,應該是很懺悔,將來若出來之後,應該會回歸人的本性,那叫做善,「人之初,性本善」。

所以,這種「深著苦因」,我們若遇到事情時,要怎麼辦?就是這樣啊!若還能有很多人來膚慰他,從那個苦難中將他牽引出來,這樣,可以讓他想得開,這個「深著」就解除了。

所以說「為是等故,方便說道」。道理很深,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但是用種種人、事、物,這樣方便,譬喻、言詞來說道。

下面再接下來就這樣說,「若滅貪欲,無所依止,滅盡諸苦,名第三諦。為滅諦故,修行於道,離諸苦縛,名得解脫。」

若滅貪欲
無所依止
滅盡諸苦
名第三諦
為滅諦故
修行於道
離諸苦縛
名得解脫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個就是表明了滅諦。我們「苦」、「集」,第三就是「滅」。這個滅,滅諦,要滅什麼呢?滅掉了煩惱、貪欲。不只是去除,又是願意付出。因為我們人人,愛計較也是個習氣,我不斷要來練習,練習這個「不計較」,來代替「愛計較」的習氣,這全都叫做工夫。

所以我們如何生活,在觀念上的習氣,無形中表達出來,這全都叫做習氣。習氣,有很多塵沙的無明,粗的東西去除了,但是那個沙,風沙、灰塵,你若沒有每天在擦,兩三天後,這張桌子怎麼這樣沙沙的,就是我們沒有用心去擦,所以還有塵沙,還有這個塵啊!有沙,無形中飛來的細沙,這就是我們沒有注意,用功的工夫還不夠。所以這個滅,這個滅諦,我們就要完全將它滅掉,所以,「滅盡聚集塵沙無明(之)功能」。

明滅諦
滅盡聚集塵沙無明
之功能
即證寂滅真空之理
滅諸相之至無為法

我們人人真的要去用功,這若能夠透徹瞭解滅的真理,我們才有辦法證寂滅真空的道理,這個滅諦的工夫,一定要展現出來。

「滅諸相之至無為法」。我們要將這些相,有為法,合成的煩惱,我們都要一併要去除。合成的煩惱我們若去除,我們才有辦法回歸到無為,無為法就是體悟真理。因為我們這個塵沙煩惱,往往一不小心就又去合成了,因啊、緣啊,所有有形象,有形象就是合成起來,就是煩惱聚集起來,所以才會有這個因,才會有這樣的緣,才會結這樣的果。所以,我們必定連這種的,這個形象,我們都不要有。所以,「滅諸相之至無為法」,就是沒有煩惱在我們的心,我們才能夠海闊天空,才是真正回歸到真如本性。

接下來說,「滅盡諸苦,名第三諦。」

滅盡諸苦
名第三諦:
前因貪欲既為苦本
若有眾生
依於寂滅理觀
滅除貪欲
是苦因已盡
而諸苦果無所依止

前面既是這樣,惹來我們現在有這樣的苦,不論是身體的病痛,老來這個行動不自由,或者人與人之間等等,這都是過去這樣累積來的。所以,過去無不都是,貪、瞋、癡等等,種種煩惱,是苦本。

而「若有眾生,依於寂滅理觀」,我們既然知道了,我們現在開始,就要來依靠這個道理。要如何能夠回歸,「滅盡諸苦」就要回歸到,體會寂靜道理,我們的觀念、見、思,我們所看的,外面境界的一切,在我們的內心,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觀,好好細思,這樣才能夠滅除貪欲。

所以「滅除貪欲,是苦因已盡」。我們的心若能夠都無貪、無欲,這樣我們那個苦的因,才會盡。過去的,我們已經造作了,我們這一生一定,要很甘願接受,到此為止,就不要再和他糾纏,這個苦因就盡了,所以「而諸苦果無所依止」。這個「苦果無所依止」,就是說這個苦已經有果出來了,我們的過去生中就是有這樣,結這樣的苦,現在苦的我們就要解開,不要再結下去了。這是我們應該要體會,要瞭解,「當知但云」。

當知但云:
無所依止
則塵沙惑尚存
餘果未證
至後見思惑斷盡
始為滅盡諸苦
名第三滅諦

前面說的苦果,我們若能夠滅除,這個苦果無所依止。就是塵沙惑尚存,只到「無所依止」而已,不要說,這樣我就已經,全都解脫了,還沒。我們現在是,這輩子是這樣,我們不要再讓苦果又延續下去,但是我們要很注意,注意在「塵沙惑尚存」。雖然東西都搬開了,也都清掃乾淨了,不過,功夫若沒有再繼續,這個塵沙的無明,那個細沙,就慢慢又進來了。這就是說「餘果未證」,只是一直到小乘,「我放下了」,只是這樣而已。

因為我們就是斷煩惱,要斷得盡,那就是才有辦法滅盡諸苦,這個「第三諦」,才能完全滅除。要如何才能夠完全滅除?那就是因為我們必定要投入,在人群中去磨練。我這項已經放下了,我應該投入人群。人群中種種的煩惱無明,我這樣的付出,到底我所得到的,是不是每天歡喜?我是不是每天快樂?我是不是每天輕安自在?

所以說起來,覺心,我們的覺心,到底是不是無染呢?我們的真如,是不是有到達了,真如體空的境界呢?這就要在人群中,去試煉我們的心,是不是在大家一起來做好事,慈濟人群中,我們有時時說感恩嗎?我們投入進去,我們付出,人家有感恩我們嗎?沒感恩我們,我們有心不舒服嗎?我們就要常常要自我警惕。

聲音聽進來,道理清楚,這個惑我也已經去除,我明白道理,但是我們有「常樂不遷」嗎?我們有「性體虛融」嗎?我們常常就要對所有,我們的夥伴們,菩薩伴侶:「感恩啊,感恩啊,因為有你、因為有他,我們才能夠一起成就好事情。」我們大家要互相感恩。付出的,我們不掛礙在心裡,「三輪體空」,這樣我們才能夠,常常「常樂我淨」,所以,這種,「我淨自在安穩解脫」。

菩薩,學佛,我們就要學在這個地方,平時真的「覺心無染」,要「我淨自在」。這樣,當中的工夫,我們就要時時自我警惕,多用心。

Thursday, November 19, 2015

【人間菩提】20151119 - 拓寬眼界行大道 Awakening Ourselves and Others Through Learning the Dharma





拓寬眼界行大道 
Awakening Ourselves and Others Through Learning the Dharma 

心目雪亮真善美 
見習培訓利人間 
善中之善行大道 
眼界寬廣為貴人

【靜思妙蓮華】20151028 - 諸苦以貪欲為本 - 第684集



20151028《靜思妙蓮華》諸苦以貪欲為本(第684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方便實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種種方便開化眾生,超脫苦輪得諸法樂。」
⊙「若人小智,深著愛欲,為此等故,說於苦諦。眾生心喜,得未曾有。佛說苦諦,真實無異。」《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有眾生,不知苦本,深著苦因,不能暫捨,為是等故,方便說道。諸苦所因,貪欲為本。」《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明娑婆苦諦,以招感聚集為義,即心境惑業相應是苦之因,故言苦本。
⊙謂若鈍根眾生,雖知諸耽樂是苦因,但尚不知苦聚集之根本。愚鈍之根機,猶深著苦因,時刻不能暫捨。
⊙眾生之執於我見,又為是等方便說言,苦因非他法為本,乃貪欲為本。

【證嚴上人開示】

「方便實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種種方便開化眾生,超脫苦輪得諸法樂。」

方便實行布施愛語
利行同事等四攝法
種種方便開化眾生
超脫苦輪得諸法樂

我們每個人的心,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方式,要培養這分,開口動舌、舉手投足等等,不論是身、口、意,我們要變成一種,很習慣的行為,這個習慣的行為,那就是「方便實行」,我們要培養出,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叫做「四攝法」。

布施,不一定說,他缺錢,我給他錢;他缺米,我布施他米。不只是這樣。「他怎麼了,在擔心的樣子?」或者是「有什麼事情,看他的表情好像有困難?」我們接近他,這就是身的布施。我們向他慰問一下,「怎麼了?你有煩惱嗎?你有什麼事情嗎?有困難嗎?」等等,用語言溫柔愛語,這也是一種語言的布施。

我們又再所做的一切,在搬東西,好像很重的樣子,「一個人拿很重,我幫你出個力,幫你分一半,來,幫你一起扛一下。」這樣減輕他的負荷,這也是叫做「利行」。只要願意去幫助人,這全都是利行,也是布施。同事與同事之間,我們要互相疼惜、要感恩、要尊重。

人人都是我們修行的法,所以我們要多親近人,我們要多多幫助人,說話要小心,事事要替人設想,付出無所求。像這樣,都叫做,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樣豈有什麼困難呢?其實一點困難都沒有。這樣叫做「四攝法」,這就是修行者很重要的法,所以說起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做我們該做的,我們的本分事。

佛陀來人間教育我們,用這樣的方便法,種種方便,除了你要守好做人的本分,你還要明白道理,「苦、集、滅、道」,你要再更透徹瞭解人生來去,如何來,這一生的人間,我們是怎樣來面對?來生呢?這就是佛陀要再跟我們說,「因緣法」。

我們若能(明),「四諦」、「十二因緣」,同時我們要再做到超脫,種種方便來教化我們,讓我們一步一步到那個「超脫苦輪得諸法樂」的境界。苦輪,就是由不得自己,隨著業力轉,這叫做苦輪。我們若能透徹道理,做到真正守本分,與人結好緣、造福因,若能夠這樣,這我們會做得很快樂。

想想看,今年我們的佛誕節,很盛況啊!連泰國慈濟人今年的浴佛,竟然能有超過二千人。尤其是他們從來不曾在戶外,今年就在九世皇公園的對面,那塊很空、很寬闊的土地,他們就去動員,有百多人這樣,去整理那裡的土地,載很多的盆景來,就來布置,他們就用我們,像中正紀念堂一樣,這個佛陀的畫像很大,盆景擺一擺,就是要等待在佛誕節,那就是隔天早上,希望能夠廣招來眾,人人來共襄盛舉。

怎麼知道,半夜忽然間打雷、大雨,這樣足足二十多分鐘,很大。隔天早上一早去看,哇!一片都是水,那個風也是大,東西都有被吹倒了。大家合和互協,百多人趕緊重新整理。其中也有會眾在旁邊圍著看,看他們這樣無怨無尤,沒人喊累,重新整理場地,再擺起了浴佛臺,這樣圓的、直的,就是這樣擺,整個場地布置起來,沒一個人喊累。在旁邊的人體會、感覺,原來這叫做慈濟。慈,就是要自己修養,濟,就是要利益他人,就是要大家的心會合,這樣叫做力量。大家真正和氣、協力,這樣就沒有困難,可以這樣很圓滿完成,也感動了不少人。

這世間總是要用心。獨善其身,我將我自己顧好就好,但是社會若不平安,自己也無法很安定!所以我們必定要將大乘的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的生活,互相付出,哪怕是說話,或者是態度、表情等等,對人關心,與人和睦相處,彼此感恩,互相尊重,這麼簡單就能合和互協,要做事情,動員起來就很有力。這叫做大乘佛法。

我們自己常常在生悶氣,這個我也不滿意,那個我也不高興,聽這句話也不滿意,看這件事情不高興。有的人就反應出去,就衝突起來。有的人,好啦!讓他啦!就是鬱悶在心裡,這叫做生悶氣,這樣就是煩惱。每天都是這樣在過日子,苦不苦啊!

我們就要超脫,超脫出人我是非、彼此排斥,這種的心態。我們若能與人人和睦相處,這種付出無所求,幫助人很歡喜,說話讓人很愛聽,能夠對人有利益,我們與他互動,這樣,這麼簡單的法,不就是很快樂嗎?我們這輩子若每天快樂,肯定跟你們說,來生也一樣,我們可以與人家結很多好緣,得到很多的幫助,來生我們要做什麼事情,就不困難。

我們前面(經)文這樣說,「若人小智,深著愛欲,為此等故,說於苦諦。眾生心喜,得未曾有。佛說苦諦,真實無異。」

若人小智
深著愛欲
為此等故
說於苦諦
眾生心喜
得未曾有
佛說苦諦
真實無異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我們也說過了,每天都在說苦啊、苦啊,這個苦。我們過去就是小智,小根、小機,所以我們智慧很少。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累生累世,都是深著在愛欲裡,這種愛欲,拖來我們累生累世與人結惡緣,與人互相就有彼此之間,互相侵奪等等,這全都是過去生,這樣不斷累積來。

佛陀來人間就是為這樣的人,「為此等故」,來人間說很多人間的苦,「苦」集來,是怎樣「集」來苦。所以言教、譬喻,因緣、言教、譬喻,用種種方法來譬喻,用這個真實苦的人間事,就要告訴你們,過去的過去,道理就是這樣累積來的,所以佛陀「說於苦諦」。

所以「眾生心喜」,若能接受,原來是這樣,我知道了,改變我自己。這樣,人與人之間,就惡緣去除了,惡因就減少了。這大家瞭解,歡喜了,所以過去還未感覺到,現在已經感覺到了,所以「得未曾有」。

下面這段(經)文這樣說,「若有眾生,不知苦本,深著苦因,不能暫捨,為是等故,方便說道。諸苦所因,貪欲為本。」

若有眾生
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
不能暫捨
為是等故
方便說道
諸苦所因
貪欲為本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所以,眾生,其實自己不知是為何來。有的人在很好的家庭,一輩子無憂無慮。但是也有的人,一來就苦了,苦出了一輩子,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父母,這樣的眷屬,兄弟姊妹等等,一輩子在這個小家庭、大社會,就受了很多人間的苦難。這種娑婆世界的苦諦,娑婆,那就是堪忍的世間。

可要知道,富有的人,也有苦的地方,富有,他也會老。老來,形體也會變,雖然他很享受的歲月中,卻也有他求不盡的愛欲,不斷的愛欲,所求求不盡,不滿足,不是真實的快樂。而日月這樣催人老,老了,照鏡子,「我怎麼不似從前?我就要趕快去美容。」這苦還不苦?老來,讓你能美容一時,愈來年紀愈大了,這種的苦實在是沒辦法。尤其是愛別離苦,我很愛的人要離別,有生老病死,你們想,富有的人是真快樂嗎?短短人生幾十年,快樂嗎?很快就過去了,那種虛幻的快樂是很短暫,讓我們煩惱難過的日子比較長,要堪得忍耐。

不論是我們自己的,身體的問題、思想的問題,家庭背景,自己自卑感的問題等等,養成了我們與人無法相處,或者是被人排斥了,這種也是苦啊!何況貧、病、殘缺等等,更加苦啊!人間光是在身上有這麼多苦,要堪得忍耐啊,真是苦啊!加上了氣候、人間等等,這種無常的事情也是真苦。這種娑婆世界苦諦,這就是道理,苦;這都拿得出來給大家看。

明娑婆苦諦
以招感聚集為義
即心境惑業相應
是苦之因
故言苦本

不過,有的人執迷不悟,「苦是他們的事情,和我今天有什麼關係呢?」眼前自己覺得,我每天也都很快樂,我不需要和人去曬日吹風,什麼要去幫助人,我不需要啊!我何必去幫助人呢?這樣去打掃呢?我家是雇人的,我何必去幫人呢?有很多是這樣的人,沒有去感受到人間的疾苦,沒有感受到佛所說的教法。

所以「招感聚集為義」,這就是苦諦。這就是道理,這叫做苦,因為我們內心有愛欲,有無明,有塵沙(惑),所以惑,我們造很多的業,所以這樣相應,所以是苦的因,種種的煩惱所聚集,這樣是苦的因,所以叫做「苦本」。

「深著苦因,不能暫捨」,我們人就是這樣,光是一直執著著。

謂若鈍根眾生
雖知諸耽樂是苦因
但尚不知
苦聚集之根本
愚鈍之根機
猶深著苦因
時刻不能暫捨

就是說我們眾生鈍根,我們的根很鈍,所以雖然知道,知道我們耽著是苦因,聽法的人已經知道了,知道若再這樣迷戀下去,真的是苦因,己經知道。不過還不知,「尚不知苦聚集之根本」,只是感覺到,過去還沒有感覺,我現在感覺到了,真的是苦。

我們人人雖然知道,這個無明叫做煩惱,因為煩惱就會造成了,人間彼此誤解,這個感情離間,互相毀謗,彼此結怨連仇,都是起於一點點就拖很長,就會製造很多的煩惱。其實,這麼輕淡、沒什麼,就會變成怨、恨、仇,這全都是聚集的根本。

這麼簡單的事情,就會聚集這樣的根本,所以這叫做愚鈍的根機。聽法不要好好聽,一點點事情,不能這樣就把它消化掉,就愈牽愈長,這就是鈍,非常的鈍,鈍根的人。所以,這些人還是在「深著苦因」,還是著在苦的因,所以「時刻不能暫捨」,很辛苦,也很可憐。

所以「為是等故,方便說道。諸苦所因,貪欲為本。」很清楚了,我們已經知道眾生所執的,就是「我見」。

眾生之執於我見
又為是等方便說言
苦因非他法為本
乃貪欲為本

這個我見,那就是貪、瞋、癡在前,我們心的煩惱,後面「利使」,瞭解之後,那個表情、五身體動作,等等就出來了。

所以,這些都是,佛陀為我們開示,為這些眾生來開示,用方便法,用人與人之間來譬喻。譬喻說,我要將《法華經》說清楚,若沒有現在的事情,我哪有那麼多話好說呢?就是因為有現在,現在的事情,我們聽,來瞭解那個法,我們的生死、煩惱,不離開在我們的眼前,不離開在我們的身邊,不離開我們人事的關係。

所以說,「眾生之執於我見,又為是等方便說言」,因為這些人,所以我用種種權巧方便來說話。所以「苦因非他法為本」,不是別人,就是自己,自己貪欲起。我們若不是有貪欲,我們就沒有這麼多的苦了。

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心,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語默動靜,我們要落實在生活,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是佛法中要修行的基礎。這雖然是種種方便,但是佛陀來人生,就是要來開示,化度眾生,能夠「超脫苦輪得諸法樂」。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Wednesday, November 18, 2015

【人間菩提】20151118 - 聞法流傳寫歷史 Inspiring More People to Give and Diligently Learning the Dharma





聞法流傳寫歷史
Inspiring More People to Give and Diligently Learning the Dharma 

愛鋪滿地承佛心 
有願有福即有力 
報名入學更精進 
聞法流傳寫歷史

【靜思妙蓮華】20151027 - 明了苦諦 出離宿習 - 第683集



20151027《靜思妙蓮華》明了苦諦出離宿習(第683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說忍辱得離諸瞋恚,說精進得具諸功德,說禪定得息諸散亂,說智慧得捨諸煩惱。」
⊙「若有菩薩,於是眾中,能一心聽,諸佛實法,諸佛世尊,雖以方便,所化眾生,皆是菩薩。」《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人小智,深著愛欲,為此等故,說於苦諦。眾生心喜,得未曾有。佛說苦諦,真實無異。」《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人小智,深著愛欲:施教以小法,是因根機之自小智不堪受大。
⊙表明小根障重不受大法,不知愛欲榮華不可常保,故云深著愛欲。
⊙為令眾生明了苦諦,佛慈回入娑婆,唯為此著欲以苦為樂之人,將一乘實相,說為三乘苦諦。
⊙苦諦:四諦之一。三界生死之果報,畢竟苦患,無有安樂。
⊙以眾生流轉愛欲海,是以苦受逼迫為義,諦以真實不虛。事如實事,理如實理,事理不謬,名之為諦。
⊙眾生心喜:稱其本習,本厭生死,自求涅槃。今聞出離,即會宿習,是故心喜,所以得未曾有。
⊙謂數習宿世善惡氣分,感於果報。如往世修善勝故,則今世為善心重;修惡勝故,則為惡心重,是名習氣果。
⊙以佛說苦真實無異也,無異即不假,如《遺教經》云:佛說苦諦實苦不樂故。

【證嚴上人開示】

「說忍辱得離諸瞋恚,說精進得具諸功德,說禪定得息諸散亂,說智慧得捨諸煩惱。」

說忍辱得離諸瞋恚
說精進得具諸功德
說禪定得息諸散亂
說智慧得捨諸煩惱

我們人人的心很多的無明、也是很多的煩惱,這個塵沙無明煩惱,實在是無法去計算,不過總歸納起來,用大項來說,我們就是瞋,動不動就是愛發脾氣,所以佛陀,開始他就說要忍辱,要忍,忍欲、忍瞋、忍癡,所以我們要好好地,這個「忍」字,對我們人生修行,是多麼重要啊!唯有忍能降伏很多煩惱無明,我們若能按照忍來修行,我們就能得,得到離諸瞋恚。

佛陀除了說忍以外,再說精進,功夫不是只有忍就好,我們還要精進,將法度入心來,瞭解了,清楚了,我們發心立願,將這個法再發揮出去,能夠讓人人聽到這個法,與我們共同分享,讓我們瞭解,若大家都能瞭解,人間計較是多餘,人間爭取是造業。哎呀!不行,所以清楚了「是」,或者是「非」,是的、對的,我們要認真做,向前前進;不對的,我們要及時斷。

若能夠這樣,我們所做的一切就不犯錯,不只是不犯錯,又能夠累積很多福因、福緣,人間結善因、造福緣,這不就是「得諸功德」嗎?

又再「說禪定得息諸散亂」。禪定,我們要「思惟修」。凡事我們的心要很細膩,考慮清楚,不可聞聲起舞。我們的心有時候粗心大意,聽人家怎麼說,我們就是馬上很衝動,就開始起無明。無明一起,動作就出來,就結怨連仇。不行啊!我們要趕緊修行,要好好很細膩的心,將事情想清楚,哪怕對方有惡意,我們也要用心善解,善解之後,我們要包容,包容之後,我們就要感恩心,讓我們,現這個境界,讓我們瞭解人性是這樣,增長了我們一分的智慧。

讓我們的心不起煩惱,讓我們能夠淡定下來,事情都覺得很清淡,沒什麼好生氣,也沒什麼能動我們的心。息滅了煩惱,自然我們的心就不散亂,這樣叫做智慧。佛陀時時這樣教誡我們,希望我們人人在日常生活,這個心念要照顧好。

所以,前面這樣說,「若有菩薩,於是眾中,能一心聽,諸佛實法」,諸佛世尊,雖以方便,所化眾生,皆是菩薩。

若有菩薩
於是眾中
能一心聽
諸佛實法
諸佛世尊
雖以方便
所化眾生
皆是菩薩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陀來人間,就是要讓人人能體會本具佛性。他用種種方法,隨我們不同的根機,所以說很多很多的法,無非就是為一大乘,一事實,實法,來教育我們。法有入心,或者是原來他對道理很清楚,所以他不會受這個人群中,所影響。所以「能一心聽」,聽法就是好好聽,聽入心,這叫做法度入心。所聽的,都是「諸佛實法」。聽一尊佛所說的法,萬萬尊的佛都是一樣的法。

所以「諸佛世尊,(雖)以方便」,每一尊佛出現人間,都是用種種方便,「所化眾生,皆是菩薩」,因為成佛一定要走過了菩薩道。

接下來這段(經)文,就這樣說,「若人小智,深著愛欲,為此等故,說於苦諦。眾生心喜,得未曾有。佛說苦諦,真實無異。」

若人小智
深著愛欲
為此等故
說於苦諦
眾生心喜
得未曾有
佛說苦諦
真實無異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就是說,佛陀過去用方便法,施權教,用小法來教導眾生,是因為眾生的根機,小智不堪受大。

若人小智
深著愛欲:
施教以小法
是因根機之
自小智不堪受大

因為他評估這些人,能堪得受大法了嗎?馬上就讓他知道「你能成佛」,他能夠相信嗎?馬上讓他知道,「你和我一樣,一樣有如來真如本性。」像這樣,他能夠信受嗎?不可能。所以,佛陀他就為,這些小根機的人施權教,說方便,用譬喻,就是因為眾生自己的小智不堪受大。

所以表明這是小根,因為小根機的人,自己會障礙,這個障礙重重,法要入他們的心,很多的煩惱來障礙他們。

表明小根障重
不受大法
不知愛欲榮華
不可常保
故云深著愛欲

所以這種「障重不受大法」,因為他不知道,愛欲榮華不是永遠的。沒有去體會到人生無常,沒有去體會到人生,很多那種苦、苦、苦,逼迫的苦啊!跟隨在他人生的周圍。他不瞭解,所以自己重重的障礙,無法來接受大法,只是在人間名、利、地位,這樣不斷在鑽(營) ,真的是很苦。

這種小根機的人,只是看在眼前,他沒有想遠一點,所以看不開,這種的小根障重,這是無法受大法。你跟他說:「你布施,你就得大福。」「這樣啊?我能布施!」這個布施,歡喜布施,但是其他的法,他無法深入,所以計較就很多。所以,布施是一回事,計較、煩惱不斷來覆心,這就是沒受到大法,這叫做小根。他認為:「布施,我能得到福,我願意做。但是要我讓人,要我吞下這口氣,我吞不下去。」這就是大法受不到,只是小根器,所以自己的障礙也很多,所以叫做「深著愛欲」。接下來就再說,「為此等故,說於苦諦」。

為令眾生明了苦諦
佛慈回入娑婆
唯為此著欲
以苦為樂之人
將一乘實相
說為三乘苦諦

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人,所以佛陀很辛苦,不斷不斷,反反覆覆,「為令眾生明了苦諦」。

佛陀不是只有這一生,面對著芸芸眾生,重重複複一直在講苦。不是這一生而已,佛陀在過去生、未來生,還是抱著那分的慈悲,還是又再迴入娑婆。

迴入娑婆,為了什麼?唯有為這些人。這些是什麼人?就是著欲的人,貪著愛欲的人。因為貪著愛欲,就無法離開這個苦的煩惱;或者是貪著一時的享受,將這個苦當作樂。所以佛陀不得不,這樣迴入娑婆,生生世世都是為眾生,所以「將一乘實相」,為一乘實相,所以他說三乘法。其實,歸納起來就是一乘實相。

苦諦:
四諦之一
三界生死之果報
畢竟苦患
無有安樂

讓我們知道三界最終還是苦,你若不脫離三界,你再怎樣畢竟還是苦。這真的是苦,我們的塵沙無明、欲念煩惱,我們若還在,絕對沒有安樂的時候。因為眾生一直就是,流轉在這個愛欲海之中,所以永遠所受到的,那就是逼迫的苦。這種流轉,就如在漩渦中這樣團團轉,就是在這個「苦」的當中。

以眾生流轉愛欲海
是以苦受逼迫為義
諦以真實不虛
事如實事
理如實理
事理不謬
名之為諦

所以「諦」,這就是「苦諦」,「諦」就是真理,真理是實在的,不虛。這是佛陀說苦諦,一點都不虛,因為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佛陀所說的法是真實不虛,叫做「諦」,就是道理。所以「事如實事」,這是真實的事情,道理是這樣,你看人間人啊、事啊,不就是這樣嗎?理是如實理,事呢?「事理不謬」,所以如實事,如實理,事理是正確,絕對佛所說的無錯誤,「不謬」無錯誤,我們要用心精進,所以這叫做「苦諦」。

「眾生心喜,得未曾有。」因為佛陀所說的法,我們若是相信,那我們自然心就會很歡喜,那個真實的歡喜心。

眾生心喜
稱其本習
本厭生死
自求涅槃
今聞出離
即會宿習
是故心喜
所以得未曾有

這就是說,過去我們眾生那個「習」,「習」本來的習氣,本來就是厭生死,但是這全都是停滯,停滯在涅槃,獨善其身,不是現在才聽到,是一直一直都聽到,現在才真正去體會到了,現在聽來,真的是那個心,恍然大悟。所以出離,應該那個煩惱開始完全去除了,獨善其身,執重自我,完全去除。所以叫做「今聞出離,即會歸宿習」,又回歸回來,我們瞭解了,瞭解我們有聽過,應該瞭解我們要出離生死,所以因為這樣心喜,「得未曾有」,所以說「數習宿世,善惡氣分」。

謂數習宿世
善惡氣分
感於果報
如往世修善勝故
則今世為善心重
修惡勝故
則為惡心重
是名習氣果

剛才在說的那個「習」,我們過去,不是只今生此世,有那個本習,有這個習氣。其實,過去生,我們也都有聽法,因為我們與佛,不知有幾生幾世,累世以來,我們應該也聽聞了佛法,今生此世,聽到佛陀再說「四諦法」,又再啟動這念心。

我們過去有善的習氣,有惡的習氣,這過去生中就是這樣,善惡習氣不斷累積,累積到我們現在來,我們善的累積,說不定曾與佛同世過,我們也是道理都清楚,但是我們也累積了惡因惡緣,所以我們來到今世,同樣惡的習氣也還很多。善的習氣現前,所以我們能接近佛法,但是惡的習氣,還是積著,所以我們這個善惡,「感於果報」,這全都是習氣。所以常常對大家說,修行沒什麼好修,我們就是要將習氣要修,修好我們的習氣,改變我們的習氣,習氣若改變,這叫做修行。

所以說,我們有數習宿世善惡之氣,這個氣分,那就是不斷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的習氣 就是在這個環境生活中的氣分裡,所以「感於果報」。善的,看到人,我們很親切,皆大歡喜;無緣的,這個惡的習氣看到,那就是不歡喜。這種結果在我們現在,人、事、物中。惡的,很多給我們障礙;善的,很多幫助我們。總而言之,善惡業,現在的果報,都是「往世修善勝」。

過去生所修的善,所以今生能得到很多人,來讚歎我們,幫助我們、來支持我們,這就是我們過去與人結的好緣。所以有善,而若是過去生有惡,惡若較勝,我們今生所遇到的障礙,就重重了,明明就好事,卻是有這麼多人的習氣,讓我們覺得很煩惱,這就是善惡分明。

所以說「佛說苦諦,真實無異」。現在釋迦佛所說的,佛佛道同,全都真實無異樣,無異,就是不假,也就是真實法,真實人、真實事、真實理,如實理,如實事,就是如是人間的苦。

以佛說苦
真實無異也
無異即不假
如遺教經云
佛說苦諦
實苦不樂故

所以《遺教經》也這樣說:「佛說苦諦實苦不樂。」真的很苦。所以我們應該要體會,即使佛陀到最後的遺教,留下來的,教育我們,也是告訴我們人生很苦。

所以既然這麼苦,我們有辦法脫離這個苦,辦法就是這樣,我們要懂得如何布施,結好緣;持戒,防非止惡;我們要精進、無退轉之心,佛(法)收入心,度入心來,精進度化人間;我們的心要很微細,細思惟,不要散亂;我們要有智慧,我們才不會說,看到境界,就生悶氣。雖然沒有發脾氣,不過也很自己自怨,這樣也不必。所以,就是去除煩惱,將要煩惱的心回歸到法,接受法,這樣我們的智慧就綿綿不斷。這必定要大家真正時時多用心。

Tuesday, November 17, 2015

【人間菩提】20151117 - 回復本性淨心地 Purifying Our Minds for a Better World





回復本性淨心地
Purifying Our Minds for a Better World 

相互感恩社會祥 
回復本性淨心地 
點滴累積行大善 
協助歸鄉展歡顏

【靜思妙蓮華】20151026 - 一心聽法實智菩提 - 第682集



20151026《靜思妙蓮華》一心聽法實智菩提 (第682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方便善巧權妙譬喻,佛說布施得大福德,說持戒忍得大定力,說勤精進得大慧力,說思惟修得大禪力。」
⊙「我雖先說,汝等滅度,但盡生死,而實不滅,今所應作,唯佛智慧。」《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有菩薩,於是眾中,能一心聽,諸佛實法,諸佛世尊,雖以方便,所化眾生,皆是菩薩。」《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有菩薩,於是眾中:昔日權化三乘之佛子,皆是今日真實之菩薩。謂機若大,而法即大,表明大機受大法,更無餘乘。
⊙於是眾中,得聞一乘實智之法。能照真性之智,稱理不虛,以此實智為道,亦名實智菩提。
⊙諸佛雖用方便權智,所化眾生皆是昔日結緣佛子,於是眾中皆是菩薩。
法,更無餘乘。
⊙能一心聽,諸佛實法:凡是於法華會眾中,能一心聽聞諸佛開權顯實、三歸一大乘妙法,則是菩薩實法。
⊙即總一切法,唯是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此為教一乘實法,即真實諦理,諸佛實法。
⊙諸佛世尊,所化眾生,過去雖有種種方便,直至今日法華會上,皆是教化菩薩。

【證嚴上人開示】

「方便善巧權妙譬喻,佛說布施得大福德,說持戒忍得大定力,說勤精進得大慧力,說思惟修得大禪力。」

方便善巧權妙譬喻
佛說布施得大福德
說持戒忍得大定力
說勤精進得大慧力
說思惟修得大禪力

佛陀來人間,循循善誘,設種種方法,無非就是要讓我們能夠,體會、瞭解、身體力行,做得到,感受得到,還能去除心的煩惱,得來心的法喜。這是佛陀來人間,他的慈悲願力,一大事因緣,所以方便善巧,權妙譬喻。

眾生的根機非常複雜,所以佛陀必定要「施權」,也就是用方便善巧的方式,用世間事來引導世間人的心,設種種的方法,微妙婉轉這樣來譬喻、來教育。

佛陀開始就說:若要脫離苦,已經瞭解苦是從「集」,集種種種種的因緣合成,所以苦;所感覺、所報的,那就是苦。要怎麼去「滅」呢?趕緊造善緣。這個善的緣如何造呢?那就是布施。所以,「佛說布施得大福德」,就跟大家說,你若願意布施、付出,這是種福的因,所以你要去除你的慳貪,你要布施,這就是福德。

除了布施以外,我們還要持戒,我們還要忍辱,付出無所求。你付出,若是人家對你的表達,不是很友善,你也要忍耐。不論是在布施、在持戒等等,都需要那個「忍」字。我們若是忍的功夫學得起,自然就得大定力。我們的心要能忍,心才開得大,要不然,我們的心門,好不容易才開了心門,因為我們忍的功夫不夠,所以這個心門,很快就又關起來了。忍力若夠,自然就懂得善解、懂得包容,自然我們就能夠得到大定力。

已經有定力了,我們還能再精進,那就是得大慧力,智慧的力量就出來了。有了智慧力量,佛又再說「思惟修」,就是禪定。對人、對事,我們都用真誠的心,用這分結善緣、造福業的心來對人、對事。

專心向前走,不管周圍的雜音,反正我們既決定了,對的事情,向前走、向前做就對了。

就像非洲,非洲,我們有一群(慈濟人),我們稱為「黑珍珠」,真的是可愛的菩薩。那裡也有一位,我們的菩薩種子在那裡,叫做惟懌(吳東寶)。他是在自由省開工廠,請了很多大部分,都是當地的工人。其中有一位,是他請來當司機,這位年輕人是頭腦很好,不過習氣不好,他愛喝酒,一喝醉就愛打架、吵架,壞習氣一大堆。還有,他開車,他會偷油,若去加油加好了,他會再偷油,偷去賣。還有,也利用老闆的車,就是利用時間去載客人賺錢。

這些事情,惟懌居士他全都知道,他不但沒有責備他,還對他很好,在他的公司他用方法,要如何來教育這一群,這群菩薩他要如何來教育呢?所以他每天還沒上班之前,他每天就像我們這樣的早會,每一天就說一段慈濟的故事。他每天看大愛(臺),瞭解慈濟,就說國際間發生什麼事情,有什麼樣的苦難人,甚至也要說慈濟,這個《靜思語》,除了說慈濟的國際救災等等,同時,竹筒歲月,也這樣說給他們聽,每天都為他們,上一則《靜思語》,解釋《靜思語》做人的道理。

就這樣,慢慢慢慢就改變了,改變了一些習氣很不好的員工,包括其中這位司機,這位黑菩薩(齊力;CHILE),他現在很發心,就這樣開始,決心投入做環保,將他母親有一間鐵皮屋,他那個地方,就騰出了一個大空間,開始呼籲他們鄰居、社區,就來,大家來做環保。他會用他們的話,向大家說慈濟,也說「竹筒歲月」等等,他有方法,他就是每個星期就是讓人吃,煮給人吃,大家來了,除了能夠吃中餐,還能做環保。同時和他們分享訪視,去看,看貧困人,是如何苦如何苦,每一家的家庭所發生的背景,很可憐的事情,家家一本苦難的經。

讓大家知道,「我們雖然是苦,和別人比起來,有福多了。現在我們要好好惜福,要來疼惜大地,這些資源回收,我們能救人,我們能造福。」一個環保站做得成功,第二個環保站又起來了,就像這樣。

他(齊力;CHILE)每天、每天,就是每天先放一元,放在竹筒裡,現在再來領薪水了,就捐二十元,再來就捐五十元,再來,現在是他們一家四個人,全都是會員。你看,度人就是要有,這樣的方便法。

只要我們有願力,願意發心,自然就有福德。你造福人群,就產生這個「德」,「德」就能夠引導人。這是佛陀用方法教育我們,這「方便善巧權妙譬喻」,教我們如何來布施,能夠得福德,如何來持戒、忍辱,得大定力。這若沒有定力、沒有忍力,實在是沒辦法。

所以我們前面的(經)文,這樣說,「我雖先說,汝等滅度,但盡生死,而實不滅,今所應作,唯佛智慧。」

我雖先說
汝等滅度
但盡生死
而實不滅
今所應作
唯佛智慧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陀清楚告訴我們,用種種方便權巧方法,讓我們知道,讓我們相信六道輪迴。我們在這個生死中,形體不同,分段生死,從過去帶來現在的業。從現在我們要如何做,未來,是我們的願力,能夠乘著這個願力帶去未來世,這個願力有沒有堅(定)?

所以,佛陀就又再開始說,「而實不滅」,雖然告訴你們入滅了,其實也沒有真實滅。依佛陀,去了,他還要再來;依我們凡夫,「現在知或不知?」「知道,知道。」「知在哪裡?瞭解嗎?」「慢慢來。」這就是凡夫,還沒有很肯定我們的煩惱斷除,習氣還在,塵沙煩惱放在心裡,而放在心裡,態度就表達出來了。

所以「今所應作,唯佛智慧」。現在大家在修,應該要向佛的智慧,是真正的大滅度,不是我們凡夫說,「有在改了,有在改了」。不只是「在改」而已,要完全將所有的煩惱去除,道理要清楚。

下面接下來說,「若有菩薩,於是眾中,能一心聽,諸佛實法,諸佛世尊,雖以方便,所化眾生,皆是菩薩。」

若有菩薩
於是眾中
能一心聽
諸佛實法
諸佛世尊
雖以方便
所化眾生
皆是菩薩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過去,佛就是用權化,用三乘,這樣來教育,小乘、及用中乘、大乘,其實這些全都是佛子。只要是有這顆種子,心地有落下了種子,就有這個法脈在其中,所以說「皆是今日,真實之菩薩。」

若有菩薩
於是眾中:
昔日權化
三乘之佛子
皆是今日
真實之菩薩
謂機若大
而法即大
表明大機受大法
更無餘乘

這已經從小小那個小乘法,這種子既然撒下去,慢慢進步,就是中乘,去除煩惱;慢慢到「法華會上」來時,那就是菩薩,現在將要接受是菩薩的大法了。

我們的根機要開闊,我們的心要開闊了,要施普天下,心包太虛,這叫做大根,大根器器。所以,根器若大,自然所接受的法就大。就像同樣的雨水,而你是要用碗去盛雨水,或者是用甕去盛雨水,或者是用大缸、大池,來盛雨水呢?應你的根器。我們若用碗,很快就滿了,滿了就滿出、流失了。我們若用較多,更多的,將它囤積起來,這個機大,法就大。這就是「表明大機受大法」,沒有其他的方法。

所以這個眾中,在這個大眾中,「得聞一乘實智之法」。

於是眾中
得聞一乘實智之法
能照真性之智
稱理不虛
以此實智為道
亦名實智菩提

我們這個大眾中聽的法,我們(聞)一乘實智法,一乘實智,那就是這個智我們若能夠瞭解,法入心來,這智慧之光就能,照耀到我們的真性實智,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的實智。這「稱理不虛」,所有的道理都是真實,你看,看不到,不過道理是真實。

「以此實智為道」。用這個真實之智,作為我們所要走的路,我們這條路是很穩,行菩薩道。我們若啟發了我們真實,內心的智慧啟發出來,這條路是真實,所以叫做「實智菩提」。這是諸佛雖然名稱上說,用方便權智,其實所化的眾生,都是過去所結緣來的佛子。

諸佛雖用方便權智
所化眾生
皆是昔日結緣佛子
於是眾中皆是菩薩

佛陀開始,四十多年前,那時候的那個緣,那個種子落他的心裡,一直到現在法華會上,這些眾中,人人都是實智菩薩。

「能一心聽」,這些人他們一心來聽法,聽「諸佛實法」。

能一心聽
諸佛實法:
凡是於法華會眾中
能一心聽聞
諸佛開權顯實
三歸一大乘妙法
則是菩薩實法

釋迦佛現在說的法,其實也是過去諸佛的法。所以,這是已經說,那麼多因緣、譬喻合起來,現在已經到法華會中了。在這當中,大家所聽的,過去諸佛也是同樣這樣開權,最後也是顯實,同樣是會三歸一。過去的小乘、中乘來到這裡,就一定與這個大乘法會在一起,叫做「會三歸一」。是一大乘妙法,就是菩薩實法。這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善,唯是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即總一切法
唯是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此為教一乘實法
即真實諦理
諸佛實法

佛所說的,四十多年間,一直到法華會,真正說就是一乘法,從開頭就是講一乘法。這是一個開頭,但是為了我們的根機不同,所以他就用種種的名詞,所以有分別大、中、小,所以唯一乘,「無二亦無三」。

「唯此一事實」,這就是一項大事情,那就是要來「開、示」眾生,讓令眾生能夠體「悟」,能「入」這個道理。所以「唯此一事實」,道理在人間就是事,所以常常說,「佛法不離世間法」,用世間的人、事、物來會道理,若不說人間的人事物,哪有道理呢?我們所面對的,要修行的,我們自己要獨善其身,也是與人與事有關,我們要普及大眾,更不能不入人事中去,所以這事實就是,與我們修行息息相關。「餘二則非真」,再其他的就不是真,不離開,我們真的是不離開人、事、物。

「此為教一乘實法」,這就是佛陀再回歸回來,不離開人與事,這就是真實法。說「真空」,要會「妙有」,「真空妙有」我們要很清楚,這叫做「中道」,我們才能走得通。所以「此為教一乘實法,即真實諦理」,這就是真實的道理,就是「諸佛實法」,這些就是佛的法。

所以說「諸佛世尊,雖以方便,所化眾生,皆是菩薩」。

諸佛世尊
所化眾生
過去雖有種種方便
直至今日法華會上
皆是教化菩薩

諸佛世尊所化眾生,過去雖然有方便,用種種方便法,一直到現在,還是在法華會上,全都是為了教菩薩法。

各位,學佛,雖然我們要很用功,而在用功,不能忽視了人間事。所以佛陀他就要為我們,說很多方便善巧,權妙譬喻種種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用種種方法,這就是我們修學佛法,最終一定要走的就是菩薩道,才有辦法能回歸真如本性,與佛同等,與宇宙天體合一。當然,離這個境界,還很長,還很遠,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Monday, November 16,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023 - 滅見思惑 入大乘慧 - 第681集



20151023《靜思妙蓮華》滅見思惑入大乘慧(第681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滅見思塵沙無明,度明辨分段變易,生死大患得淡定,息滅障礙度無量。」
⊙「告舍利弗,汝諸人等,皆是吾子,我則是父。汝等累劫,眾苦所燒,我皆濟拔,令出三界。」《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我雖先說,汝等滅度,但盡生死,而實不滅,今所應作,唯佛智慧。」《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我雖先說,汝等滅度:表明既已除二障,皈向本心。壽命有分段,形體有段別,六道果報,三世分異。
⊙滅: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此明昔權今實,但盡分段生死,實非如來滅度,故今日正當求佛智。
⊙但盡生死,而實不滅:與大乘法,但盡生死者,但盡分段,尚有變易。支形分段,長短巨細,各各不同,是名分段身命。假言滅度,而實不滅。
⊙今所應作:表明皈向本心,令入大乘。
⊙諸佛平等之大慧,即一切種智,是無上正等覺佛慧。又權實二智具足,即名為佛智慧。
⊙法華經方便品曰: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

【證嚴上人開示】

「滅見思塵沙無明,度明辨分段變易,生死大患得淡定,息滅障礙度無量。」

滅見思 塵沙無明
度明辨 分段變易
生死大患得淡定
息滅障礙度無量

我們每天聽、聽啊!到底我們的見、思──我們的見解、我們的思惟,很多很多無明、煩惱、惑,這些事情我們是不是有減輕呢?見解有轉變嗎?還是凡夫的見解?人我是非,分不清楚嗎?

我們這輩子的業,到底造什麼業會帶到來生?而我來生又是在哪裡呢?是不是造福,生在天堂,或是者來生在富貴人家?或者是有作了惡,來生是不是來人間受很多業力,障礙我們未來的人生?或者是更惡的,說不定地獄?說不定畜生?說不定在餓鬼?我們都不知。這都在分段生死,變易之中,不一定這輩子做人,來生還是人,來生還是同樣有變異,不是永遠都是人的身。

所以我們應該法要多入心,要明辨是非,要瞭解我們這一生,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的不知道了,未來我們還沒決定,那就是決定在我們現在怎麼做,才來決定未來,一點點都由不得我們自己。所以「生死大患得淡定」,我們若談到死,就很怕,光是怕,有用嗎?自然法則,該來的時候,大限就是這樣,人間就是限在,我所帶來長短的壽命,所以,生死間,較淡一點!

「息滅障礙度無量」,能息滅這個見、思、塵沙無明,我們若將它息滅,自然我們就會撥開很多的障礙,不只是能自度,我們還能度他。所以法要入心才能明辨是非,才能瞭解我們的生死去來,這要消滅掉煩惱。

所以,看到一則新聞,那就是大陸有一位遠來的民工,那就是離鄉背井,到都會區來打工,但是八個月還沒領到薪水,他希望老闆能發一點薪水給他。

他說:「我的家庭,我的母親心臟病,每天都要吃藥,離不開藥。我的孩子要讀書,所以也需要讀場註冊的經費。我還有一個妹妹,為了感情失戀,所以已經精神錯亂了,整天披頭散髮,滿街一直跑,我是當哥哥的人,我應該要為妹妹,治療她的精神病。我出來打工已經八個月了,是不是老闆您給我薪水,哪怕是幾百元,讓我先寄回去安家?」

老闆每一次都是不理他,有一天這位老闆,不只是沒有發給他薪水,又叫保全來將他趕出去。這位年輕人一時的氣憤,他就綁架老闆的孩子。綁架了之後,當然老闆也報案等等。這期間,他很疼惜這個孩子,沒有讓孩子受驚嚇,沒有讓孩子受到什麼樣的委屈。等到警察出現時,警察看到他在疼惜這個孩子,抱在他的懷抱,在他的身上,孩子是這樣睡得很甜。

過了法庭的審判,開始要宣判了,來旁聽的人不少,這個年輕人,雖然讓大家都很同情。不過法律還是要宣判,將他判五年,在那個旁聽,聽眾席,就出了一個聲音,大家回頭看看,原來是這個孩子的阿嬤。

這位阿嬤走到年輕人的面前,她這樣很虔誠,向著這位年輕人三鞠躬,向他鞠躬,抬頭向這位年輕人說:「我第一個鞠躬,是為我的孩子向你道歉。我教子不嚴,讓我的孩子這樣對待你。其實,今天的審判不只是你,連我的孩子也應該接受審判,所以我向你道歉。」

「第二個鞠躬,就是向你的家屬道歉。因為你是這個家庭的棟梁,你要養這個家,現在你被判五年,你這個家庭要怎麼辦呢?第三個鞠躬要感謝你,感謝你將我這個孫子抱走之後,你沒有傷害他,也沒有造成他的驚惶。」

這三鞠躬,這位年輕人他哭了,他自己糊塗。這個阿嬤的兒子,自己也反省了:「是啊!也是我自己的不對。」所以,最後的結果,這位老闆要將這位,犯錯的年輕人的母親、妹妹,要將她們帶來這個城市,為她們治療心臟病、精神病,再將他八個月的工資,這樣給他去做安家費,孩子要註冊。

這是一場真的很特殊,充滿了人情味,很溫暖。這位老阿嬤真的是大智慧者,她的見思是正確的,她的見解,他的思惟,你看,她這樣出個聲,走到前面來,應該這三鞠躬,是多少的人受了教育呢? 所以說,人生要「度明辨」,真的這個法要入心,明辨是非。這個老太太真的是明辨是非,所以「息滅障礙」,已經解決了,對方那個家庭,同時感動了多人啊,這是「度無量」。

來,前面,前面這段(經)文這樣說,「告舍利弗,汝諸人等,皆是吾子,我則是父。汝等累劫,眾苦所燒,我皆濟拔,令出三界。」

告舍利弗
汝諸人等
皆是吾子
我則是父
汝等累劫
眾苦所燒
我皆濟拔
令出三界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是前面那段(經)文,佛陀向舍利弗這樣說:「你們大家都是我的孩子,而我是父親,父親在對孩子的心情。大家長久的時間,眾生長久的時間,都是在這三界火宅中,這煩惱無明,自己的心起無明,起惑造業,不斷受業牽引,三途六道,在這之中,真的是苦不堪。長久以來,我就是不斷迴入娑婆,在救濟、教育,但是,還是大家仍然沉溺,所以,只是一個目的,救拔、濟拔,希望大家能夠令出三界。三界,是心靈三界,這是佛陀來人間的目標。

接下來這樣說,「我雖先說,汝等滅度,但盡生死,而實不滅,今所應作,唯佛智慧。」

我雖先說
汝等滅度
但盡生死
而實不滅
今所應作
唯佛智慧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我雖先說,汝等滅度」,這是表示,既然已除二障,「二障」,貪、瞋、癡、慢、疑,「五鈍使」,這是一個障礙,還有身見、邊見等等,所造作「五利使」。

我雖先說
汝等滅度:
表明既已除二障
皈向本心
壽命有分段
形體有段別
六道果報
三世分異

我們現在說「二障」,就是利鈍(使) ,因為我們的行為,所以造了這個業。而現在知道了,已經將這個障礙、無明煩惱,我們開始在去除。是因為我們的心反黑歸白,除去了黑,就是惡的業,我們現在向著善,所以「皈向本心」。

而且讓我們能瞭解,「壽命有分段,形體有段別」。我們的壽命,每一個人都有分段,尤其是這個身體,壽命的分段,那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這種的分段。「形體有段別」,同樣,我們人,我們看到貓、狗,牠們也是生命,貓有貓的形,狗有狗的形,從這樣推出去,飛禽走獸就是不同的形體,但是都不離開在這六道的果報。這全都是我們如何做,那就是隨我們的業,在什麼樣的形體的生命,長短來看。所以,這全都是在,「六道果報,三世分異」,都是在我們的內心所造作的。

滅,滅度。怎麼樣叫做滅度?滅見思惑,我們要滅見思惑,總而言之,滅,除了見思惑以外,還有塵沙、無明,這三種全都是叫做煩惱。

滅:
滅見思、
塵沙、
無明三種惑

我們修行,我們要好好見解要正確,我們的思想要端正,真真正正如何的想法。剛才說過這個故事,那位老闆、那位年輕人,這一念的無明,思想一念偏差。後面那位老太太,那個見解思想很清楚,所以她及時震撼人心的教育。看,這就是她已經,滅除了那種的無明煩惱,所以她才能那麼清楚,分明見解思惟,做出了能夠教育人的事情。

所以,修行者,要很瞭解我們的生命,過去、現在、未來,生命的價值觀是什麼呢?我們既然來人間,這個生命能為人間,做什麼事情?去衡量這個生死的價值,我們要把握在現在。這就是佛陀過去用權教,那就是方便,而現在呢?顯實,真實法,無不都是希望人人,能走入人群中去行菩薩道,體會生命的價值。

度:
是度分段、變易
兩種生死
此明昔權今實
但盡分段生死
實非如來滅度
故今日正當求佛智

所以,前面的教育,要讓我們瞭解生命的價值,所以「昔權今實,但盡分段生死」,我們雖然懂得做好事,但是我們也要更加深入,這個生死。

不是只有這個形體呼吸停止,這樣叫做死。我們能夠利用生命,做到我們呼吸停止,這輩子我們無過錯,這種分段生死清楚。不過,還沒有到達,斷塵沙、無明的程度,所以說「實非如來滅度」故,還沒到達與佛同等,那種清淨無染,真如本性還未真正顯現。所以,很期待人人還能夠向前,除了做好事以外,還要再向前求佛智。

所以「但盡生死,而實不滅」。

但盡生死
而實不滅:
與大乘法
但盡生死者
但盡分段
尚有變易
支形分段
長短巨細
各各不同
是名分段身命
假言滅度
而實不滅

我們只是這一生生命的價值,人間方向清楚了,但是我們還沒有到達很徹底,所以佛陀他過去的權教,就是叫我們做好事,瞭解因果,斷煩惱,但是現在就是給我們大乘法,回歸實,大乘法,「但盡生死」,就是只盡分段,還有變易。

分段(生死),就是我們這一生,一段一段過去、現在、未來。但是,我們要知道,還有變異(生死),還有我們的心,塵沙、無明,我們的心理,這個生、住、異、滅,這叫做變易。

我們的心,現在聽到好的事情,「我發心,我感動。」但是過了之後,「我做不到,我沒時間。」這就是很快就變易了。所以,發一念善心,但是沒辦法徹底行動,這就是我們的變易。

所以,在這個地方說「滅度」,「滅度」是我們減輕煩惱,多瞭解一些道理,其實,真正塵沙、無明煩惱,我們還沒有斷。所以「今所應作」,是表明了皈向本心,令入大乘。

今所應作:
表明皈向本心
令入大乘

我們反黑歸白,過去的煩惱、無明、業,都要將它放棄,現在歸向善,歸向我們「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如來真如本性。這是表達人人能夠入大乘。

所以「諸佛平等大慧」,我們還要進一步,能夠與佛同樣,修行修到平等大慧,沒有分別心。

諸佛平等之大慧
即一切種智
是無上正等覺佛慧
又權實二智具足
即名為佛智慧

人,通通我們都要愛;生命,我們全都要尊重,不食眾生肉,不害眾生命。這全都是平等大慧。「即一切種智」,接近佛智,叫做一切種智。天下萬物一統的道理,全都清楚了,所以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這就是「權實二智具足」。我們需要「實」,真實的道理;但是我們要度眾生,也是需要這個「權」的智慧,方便的智慧。我們若不用方便智慧,我們也無法度眾生,所以必定要權實二項具足。所以,過程雖然說是方便法,回歸到了我們真如本性,叫做實法。不過,我們若沒有這個過程,我們沒辦法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成佛,與佛同等的智慧。

法華經方便品曰:
如來所以出
為說佛慧故

所以《法華經》有一段(經)文,「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如來所以出現在人間,就是為了要教育我們眾生,與他平等的佛慧。

所以,各位,學佛真的要用心。我們要滅見思惑、塵沙、無明,我們都要滅除,要不然我們還是在,變易生死、分段生死中。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人間菩提】20151116 - 息災解厄聚福緣 Doing Good to Prevent Disasters and Form Good Affinities





息災解厄聚福緣 
Doing Good to Prevent Disasters and Form Good Affinities 

愛護地球薰正法 
走入人群勤募善 
息災解厄聚福緣 
把握生命信願行

Sunday, November 15, 2015

【人間菩提】20151115 - 發心行願遍全球 Vowing to Spread Love Across the Globe





發心行願遍全球
Vowing to Spread Love Across the Globe

外相有異質不變
做天下事稟慈心
穩定社會運悲智
發心行願遍全球

Saturday, November 14,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022 - 累劫濟拔 顯佛宏慈 - 第680集



20151022《靜思妙蓮華》累劫濟拔顯佛宏慈(第680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慈為一大事因緣,為諸眾生開佛知見,為諸無明示佛知見,為求法眾悟佛知見,為精進人入佛知見,顯佛宏慈出世本懷。」
⊙「得如是乘,令諸子等,日夜劫數,常得遊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乘,直至道場。」《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以是因緣,十方諦求,更無餘乘,除佛方便。」《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由實施權,由一說三: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因緣,即是前面譬喻的事實。
⊙十方諦求:以譬喻因緣,瞭解十方世界過去所求之二乘法體,決定是過程,非究竟真實法。
⊙除佛方便:說三乘之假名而已,也決定無二乘之果體,除說一佛乘之因,方便有三乘之差別。
⊙「告舍利弗,汝諸人等,皆是吾子,我則是父。」《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明父子情深,見苦能拔,本欲與大,既皆吾子,理應平等與大也。
⊙「汝等累劫,眾苦所燒,我皆濟拔,令出三界。」《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正明施權為除二障:煩惱障、所知障。
⊙即貪瞋癡等煩惱,能使眾生於無量劫來,為生老病死眾苦所燒。佛宏慈悲愍不捨,示生示滅,出入三界,以種種方便濟拔,令出三界。
⊙若眾生無生老病死,不住三界者,佛終不示現人間,說法教化眾生。由此應知佛恩深重,我等愚癡,不覺不知。

【證嚴上人開示】

「佛慈為一大事因緣,為諸眾生開佛知見,為諸無明示佛知見,為求法眾悟佛知見,為精進人入佛知見,顯佛宏慈出世本懷。」

佛慈為一大事因緣
為諸眾生開佛知見
為諸無明示佛知見
為求法眾悟佛知見
為精進人入佛知見
顯佛宏慈出世本懷

瞭解嗎?佛陀是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什麼樣的大事情,讓佛這樣再倒駕慈航迴入娑婆,是什麼樣的因緣呢?只是為「為諸眾生」。芸芸眾生,沉迷在這種生死苦海中,為了這樣,佛陀就來人間,要來「開」,啟開眾生的心門知見。

常常說,大小乾坤無不都是人為開始。人人所作所為都是因為無明,惑,造業會合起來,世界天地就難得平安。所以,為了「開示」無明眾生,希望他去除凡夫的見解,來體會佛陀心的見解體會,所以為無明來示佛知見。

「為求法眾」。有心的人,知道了,知道原來凡夫無明,造了很多惑業,知道六道輪迴辛苦啊!所以有心要求法。所以「為求法眾悟佛知見」,要讓他們能接受、讓他們能體會,體會佛陀覺悟個境界,人人本具。

所以,為精進人,不只是想求法,還懂得要精進的人,佛陀循循善誘,將他引進來與佛同等,能夠體會天地宇宙萬物真理,那種心「寂靜清澄」,大涅槃的境界。這就是佛陀的慈悲,這顯示了佛「宏慈出世」之本懷。

所以,佛陀為一大事因緣,所以是來人間,無不都是為了眾生,所以來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開、示」在佛,「悟、入」在眾生。眾生願意接受法嗎?若願意追求,還要精進,不只是體會,還要甚深信解,要深入體佛的內的境界。這是很重要。

我們前面經文這樣說,「得如是乘,令諸子等,日夜劫數,常得遊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乘,直至道場。」

得如是乘
令諸子等
日夜劫數
常得遊戲
與諸菩薩
及聲聞眾
乘此寶乘
直至道場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不就是嗎?用種種方法,羊車、鹿車、大白牛車,這樣設在火宅外面,慢慢循循善誘,讓大家起羨慕的心,起了歡喜的心,起了踴躍的心,開始向著大白牛車來。所以因為這樣,好樂大乘。

所以「得如是乘」,已經得到了。大家所要求的最豐富的法,最豐富的大型車,已經人人平等都能得到。所以「得如是乘」。所以「令諸子等,日夜劫數」,就開始志玄虛漠了。「日夜劫數」就是志玄虛漠,我們能長久的時間,如日月都是高掛在天空,不受污染。但是照耀天下光明,日夜輪替,這就是表示我們的心,接受了大乘法,我們就守志不動,這種「劫數」就是長時間。

「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乘,直至道場」。這樣我們就如在遊戲人間,志求度眾生,所以與諸菩薩、聲聞,同樣都是「乘此寶乘」,一直一直到佛的境界去。多麼美的境界啊!

所以下面這段(經)文,接下來再這樣說,「以是因緣,十方諦求,更無餘乘,除佛方便。」

以是因緣
十方諦求
更無餘乘
除佛方便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以是因緣」,就是佛「由實施權,由一說三」,到現在就是開權顯實了。

佛由實施權
由一說三:
開權顯實
會三歸一的因緣
即是前面
譬喻的事實

人人成佛,只有一實乘,就是只有一個方法。要讓你回歸真如本性。就是只有這項目的,卻是為這項,所以佛陀必定要說三項,從聲聞、緣覺,一直到菩薩乘;從「四諦法」就說到「因緣」,從因緣就要再說「六度」,所以「由一說三」,來「開權顯實」。

到了晚年時,年紀大了,算算還有多少時間呢?必定要趕緊將過去所說的法,要將它三而合一,所以開始「開權顯實」了。所以「會三歸一」的因緣,做種種譬喻,將這個法回歸到事實。

看,宇宙,大宇宙間,就是因為眾生煩惱無明,造作共業,五濁惡世了,這已經是事實了。人,人類的造作,已經不只是各人的煩惱、無明、苦難,累世來人間受苦報,不只是這樣;已經到了天地宇宙之間,眾生已經共業了,這已經是事實了。所以「十方諦求」,這個道理我們要開闊,不是個人的事情,應該要開闊了。

要知道,用種種的因緣,不只是我,還有我與你們大家的因緣,你們又與大家的因緣,各人所延續來的因緣不同。因緣很複雜,因為很複雜,製造很多的煩惱,延續著過去一直帶業到現在,還要再延續到未來,一直到過去、現在、未來,不斷不斷循環。這樣譬喻因緣,用種種方式譬喻因緣,瞭解十方世界,過去所求的二乘法體,決定這是過程,這個過程不是究竟真實法。

十方諦求:
以譬喻因緣
瞭解十方世界
過去所求之
二乘法體
決定是過程
非究竟真實法

已經跟我們說,聲聞是要到成佛起點的過程,進入了緣覺,就是成佛之前要去除煩惱,這也是一個過程,但是還不是究竟,所以「非究竟真實法」。所以,法還有很多,那就是到了菩薩法,與人間事相會合起來,這才是真正究竟。

下面說,「更無餘乘,除佛方便」。那就是過去都是佛的方便,其實,真實法,在聲聞、緣覺的過程中,才能夠到達真實法,這條路的過程,所以說「更無餘乘」,除非就是佛陀方便,用他的智慧權巧,開出了方便法。

除佛方便:
說三乘之假名而已
也決定
無二乘之果體
除說一佛乘之因
方便有三乘之差別

所以我們「說三乘(之)假名」,這「三乘」是一個假名,其實,大乘也要從小乘為起點,中乘為過程,大乘才是究竟。這是一個名稱,也是一個過程,那就是「決定無二乘之果體」。我們已經經過了那個過程,已經到達那個「果」的體,那就是回歸到真如本性,覺悟與佛同體。

那就是「除說一佛乘之因,方便有三乘之差別」。所以現在將它去除了,你要如何成佛的因?要如何能到一佛乘呢?過去鹿車、羊車,這全都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因」,因為聽到法而瞭解、斷煩惱,這只是因,但是你還沒到「果」。這個「果」,必定要有回歸到緣與福,這個福與慧,有智慧的人,就要好好與人人結好緣。不是常常一句話說,「未成佛前,要先結好人緣」,所以「決定無二乘之果體」,只為一佛乘之果體,那就是成佛。這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結果,不過,我們現在,就是在追求的「因」,我們現在還沒有到「果」,不過,我們要知道,這個用程的盡頭,那就是「果」了,證佛果了。所以,過去,就是方便用三乘差別,知道這是初發心,這已經開始在用功修行,有這樣的差別。

接下來又一段(經)文,「告舍利弗,汝諸人等,皆是吾子,我則是父。」

告舍利弗
汝諸人等
皆是吾子
我則是父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段文,我們稍微瞭解,意思就是說,佛,佛他譬喻自己是世間的父親。因為佛陀將眾生當成一子,所以他將大家當作是孩子,自己就是父親在疼子的心情。用這樣來譬喻,讓我們能夠瞭解。

明父子情深
見苦能拔
本欲與大
既皆吾子
理應平等與大也

因為就如父子這麼深的情,佛同樣,他的慈悲與世間的父親,在疼子一樣的心情,所以看到眾生受苦難,這樣無明覆蔽,不斷煩惱、無明,起惑造業,複製著很大的這個業力,這樣受盡了苦磨,所以不忍心。他「見苦」,所以「能拔」,要來拔除眾生的苦難,所以他用種種方便,因為對孩子都是平等的,所以他就用種種方便。

「汝等累劫,眾苦所燒,我皆濟拔,令出三界。」

汝等累劫
眾苦所燒
我皆濟拔
令出三界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再接下來這段(經)文,因為你們全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就是父親,而你們過去這樣累劫,不只是這一生而已,過去累劫長久的時間,就是這樣懵懂無明造業,受多少的苦呢?每一世所造作的煩惱,就是火在燒,都好像在三界火宅之中,這是累劫以來,都是這樣「眾苦所燒」,所以「我皆濟拔」。因為過去生也是追隨著大家,同樣造作因緣,與你們在結好緣,想要牽引你們,能夠入覺悟的道路。用很長久的時間,所以,一直到現在,我們聽到佛法,我們歡喜,聽到佛法能歡喜,又能夠接受,又願意修行,這若不是有緣,沒辦法成就。

所以,佛陀說「我皆濟拔」,雖然你們累劫,受很多很多的煩惱無明,我還是累劫這樣與你們做結緣,這樣為你們引度、濟拔。「令出三界」,希望一步一步,能夠脫離這個三界。這個三界,就是心三界。我們要去除欲念,去除煩惱,去除惑業,這一層一層,我們都在這個三界在輪轉中。

所以,這段(經)也文就是說,「施權為除二障」。什麼叫做「二障」?一是煩惱障,二叫做所知障。

正明施權
為除二障:
煩惱障
所知障

這叫做「二障」,「二障」是什麼?貪、瞋、癡等等的煩惱,還有身見、邊見等等。這「五利使」、「五鈍使」這都是會障礙我們,讓我們累生世在生死中,這個生死,那就是老、病、死,種種的苦,種種的煩惱,帶業再來,這種無法出離,在這個六道輪迴中。

即貪瞋癡等煩惱
能使眾生
於無量劫來
為生老病死
眾苦所燒
佛宏慈悲愍不捨
示生示滅
出入三界
以種種方便濟拔
令出三界

所以佛陀那就是,佛宏慈悲愍不捨眾生,佛陀他就是這樣,宏慈、悲愍、不捨眾生,累生「示生示滅」,每一世出生在人間,又在人間圓寂,出入在這個三界,用種種方法來濟拔眾生,希望人人同樣都能出離三界。

若眾生
無生老病死
不住三界者
佛終不示現人間
說法教化眾生

若眾生,無生老病死,不住在三界,佛就不必示現在人間,也就不必這樣在說法來度化,就不用。眾生若能夠沒有生死苦難,就不必佛陀來人間了。「由此應知佛恩深重」,真的我們要知道佛恩很深。所以,我們大家真的是愚癡,永遠就是不覺不知。

由此應知
佛恩深重
我等愚癡
不覺不知

各位菩薩,學佛,我們要能夠體會、瞭解佛陀是為什麼來人間?那就是為一大事因緣,為眾生要來開佛知見,為求法的人,能夠讓他正知體悟等等。所以,希望我們人人精進,才能夠真正到達與佛同等、那種與天體合一,回歸真如本性。所以,我們必定要瞭解,佛陀出現人間的本懷,必定要我們用心,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