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9, 2016

【人間菩提】20160229 - 地湧菩薩愛綿延Lasting Love of Bodhisattvas





地湧菩薩愛綿延
Lasting Love of Bodhisattvas

災禍頻傳當醒悟
地湧菩薩志拔苦
善念共振匯愛心
奉獻教育造英傑

因為愛牽起長情,慈濟人醫會和台中慈濟人,前往護理之家,關心車禍受害人,給予鼓勵。­志工也定期探訪弱勢家庭,送上關懷金與日用品。真誠互動,受助者不只感動,也發心回饋­。

藍天白雲,不請之師。台南震災,慈濟人一路相伴,志工在崑山國小和大智里活動中心舉辦­祈福會,膚慰受災民眾的心,成為依靠的力量。

擴大愛的能量,2008年汶川地震,受助的洛水慈濟中學師生同理感受,開學典禮上紛紛­捐出善款,匯聚人人的心意,祝福台南鄉親。

【靜思妙蓮華】20160219 - 勸誡二門悲智雙施 - 第766集



20160219《靜思妙蓮華》勸誡二門悲智雙施 (第766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勸誡二門雙行傳福慧,佛意悲智雙施勸誡門,根機契大法難循機根,待時機熟勸誡雙門開。」
⊙「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審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語他人,云是我子。」《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釋諸佛出世,佛佛道同,隱實施權,先三後一。
⊙暫息大化,隨機逗教。所以父知其子莫如父。
⊙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厭苦欣空。即後經文:我等以三苦故。
⊙三苦:苦苦、壞苦、行苦。第一、苦苦,自寒熱飢渴等苦緣所生之苦。
⊙第二、壞苦,樂境壞時所生之苦。
⊙第三、行苦,為一切有為法無常遷動之苦。
⊙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
⊙自知豪貴:豪貴喻大乘。一心萬行之修德為豪,萬行一心之本覺性德為貴。
⊙悲智未發,故畏懼大乘法為難,無意志求豪貴。

【證嚴上人開示】

「勸誡二門雙行傳福慧,佛意悲智雙施勸誡門,根機契大法難循機根,待時機熟勸誡雙門開。」

勸誡二門雙行
傳福慧
佛意悲智雙施
勸誡門
根機契大法難
循機根
待時機熟
勸誡雙門開

「勸」就是勸大家種種行善法,「誡」就是警戒人人,不要犯了世間很多,煩惱無明的惡業。所以「勸」與「誡」這二種方法,二種法門,其實是平行,佛陀這樣長期教育我們,無非就是教育我們,福與慧平行。

但是要修福與修慧,在「勸門」下功夫,我們就要善要大善;不只是獨善自己,還要兼利他人,這樣才是叫做大善,不只是獨善其身而已。佛陀要我們不只是自己,我們還要關懷天下眾生,入人群中去,也向我們說明白了,要讓我們知道如何斷除煩惱,要讓我們,將過去攀緣的習氣斷除。

所說的攀緣,大家要分清楚。攀緣,張三李四,東家長、西家短,去說一些有的,或者是沒有的,挑唆人的感情,或者是自己去與人攀緣,為了利益而攀緣,這全都不是正確的心態。佛陀要教我們是誠意,覺有情,關懷天下人,關懷天下事,那就是大公無私,為天下為己任,這是造福人群,與眾生結好緣,這就是福慧具足。

智慧,有的人所修的是空慧,只是瞭解很多很多的道理,都沒有用在人群中,對人群,與他無關,這樣就是偏,是空的智慧。佛陀所需要的就是教我們,要腳踏實地,福在人群中造,慧在人群中修,在人群中修福修慧,而不受人群所染著,這才是真修行。所以「勸誡二門雙行傳福慧」,這對我們大家是很重要。

「佛意悲智雙施」。佛陀他的心懷,在《法華會》經就是暢演心懷,將他內心的話在法華會,完全要說,施展出來,所以他還是很注重,慈悲、智慧要兩項兼施;所以「勸誡門」,「勸」與「誡」這二門,就是這樣平行,這就是佛陀在《法華經》,要為我們很強調的。

「根機契大法難循機根」。這根機要與大法相契合,好像很困難。儘管你在修行了,修行群中,根機這麼小,只是顧自己,獨善其身,並沒有想要發大心,利益人群,多數是這樣的人。這樣,我們儘管聽很多法,聽是聽了,卻是一直一直在,東家長、西家短,同樣有你有我,你喜歡的,我不喜歡。說誰的優點,因為這個人我喜歡;說誰的缺點,要說清楚、說明白,一直要讓大家知道,這個人的缺點不只是這樣,還有這樣、還有那樣,唯恐這個人的缺點,沒人很清楚。所以,這也不對。

古時候的人說「隱惡揚善」,我們知道人人本具佛性,習氣難改,有心想要改過,我們就要用心為他守護,用如何小小的習氣,我們用什麼方法幫助他,能將這個習氣改除,能發揮他的善、他的良能。我們如何陪伴他,人人都有本覺,都有如來本性,所以修行群中,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成為善知識。

我們要如何道場很整齊。道場若能整齊,就是看每一個人的舉止動作,是不是有很整齊呢?就像你們早課,在唱念,表示你的虔誠,要從你的內心,聲音唱出來,你的心若愈是虔誠,聲音就愈大。而我們的聲音大,與別人的聲音要配合,聽別人的聲音,發出我們的聲音,我們的聲音與別人的聲音,一起來配合起來,這是表示口虔誠、意虔誠、身虔誠,身口意三業合齊虔誠。這也是「根機契大法」,光是這樣的修行,大家合和,這就是法;整齊也是法,聲音和齊也是法,一切都從我們的心為出發點。

道場,大家能這麼整齊,是你的心要去和人家整齊。大家禮佛時那麼整齊,是你的心有注意,用你的心與大家和齊。我們唱念出來,會這麼的韻律,那麼的和,是你的心透過了你的口,那種虔誠讚佛、唱念。這是從口出,(身口意)三業,每一天,整齊進到大殿,第一個動作就是,已經「根機契大法」了。

所以說,「根機契大法難」。我們的心若無法整齊,這就已經知道法還未入心,沒有用心在大法裡,所以只好「循機根」。我們要好好用心。

法,「待時機熟勸誡雙門開」。等待時機成熟,能體會「勸」與「誡」。勸我們人人行善,勸我們人人心念合一,為天下眾生去造福修慧,這也是要等待時機。希望我們人人,修行者能雙門全都啟開,這是我們自己修行者,不要錯過,要不然就像須菩提,所在描述的這個故事,貧窮子探個頭就嚇到了,趕快跑。

前段的(經)文就說,「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

父遙見之
而語使言
不須此人
勿強將來
以冷水灑面
令得醒悟
莫復與語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父親遠遠看到孩子,與所派去的人在那裡拉扯,也是趕緊很著急,「不用了,不要這個人了,不要強硬將他拉來,放他走。已經昏倒了,趕緊用水灑,潑他的臉,讓他趕緊醒過來。」這就是法,知道這個大法,還無法應眾生機,就像那位父親,暫時將這個大法先放鬆,還是以「四諦」、「十二緣」,讓他在小乘,這樣安然自在。暫時不說,不說他是誰,我也暫時不說,比較不會讓他有壓力。這就是那位貧窮子,原來他是富家子,但是是自己這樣流浪出去。

所以者何?下面這段(經)文再說,「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審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語他人,云是我子。」

父知其子
志意下劣
自知豪貴
為子所難
審知是子
而以方便
不語他人
云是我子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父親用心很辛苦,現在將孩子放開了,讓他先醒過來,然後才知道,他人在哪裡,只要知道孩子在哪裡,暫時不說他是誰。父親要用什麼方法,與他的孩子相處呢?這就開始要用方法了。這是解釋「諸佛出世,佛佛道同,隱實施權,先三後一」。

釋諸佛出世
佛佛道同
隱實施權
先三後一

這是每一尊佛在人間,都是同樣的方法,「先三後一」。因為覺悟之後的境界,絕對不是凡夫有辦法體會,所以必定要先應用小教,「說有談空」,然後才將它「空」、「有」會合,空中妙有,會合回來,就是為一大乘法。

這時候的釋迦牟尼佛,與過去諸佛同樣,現在就是開始「三合一」,要施大教時。但是,根機若還未成熟,就「暫息大化」。因為根機還沒(成熟),就要用很長的時間慢慢勸誘。

想一想,釋迦佛,他光是《法華經》就要說七年,長不長啊?還是用七年的時間。所以還是要緩和下來,「暫息大化」。也將近要取入滅了,法要好好說,說得讓他們能夠很清楚、瞭解。

暫息大化
隨機逗教
所以父知其子
莫如父

所以「父知其子莫如父」。人家說懂得孩子,沒有比父親還更瞭解的。現在要為他隨機逗教,明知孩子的意志不高,所以只好要慢慢。這就是父親對孩子的用心,因為他(孩子)的意志下劣。

但是長者「自知豪貴」。意思就是說,「意志下劣」就是「厭苦欣空」,已經是二乘之人,已經知道苦啊!苦啊!佛陀說的,真的是苦。瞭解了生、老、病、死,五蘊熾盛,尤其是在人間,這種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等等,加上了「五蘊」。這種時間不斷在運行中,而這個「蘊」,不斷地由時間在累積惡業;不斷地時間在消逝,這種的惡業、煩惱不斷累積,可怕啊!每天的感受,歡喜,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這種的感受也是很苦。所以他對此「厭苦欣空」,一切全都斷掉了,不必再與人攀緣,過著我獨善其身的生活,這樣樂哉樂哉,悠哉悠哉,這樣不是很好嗎?

志意下劣
自知豪貴
為子所難:
厭苦欣空
即後經文
我等以三苦故

就像經文,我們的經文有說「三苦」,在<譬喻品>。

三苦:
苦苦
壞苦
行苦

什麼叫做「三苦」?第一,就是「苦苦」,「自寒熱飢渴等,苦緣所生之苦」,這就是生活中的苦。

第一、苦苦
自寒熱飢渴等
苦緣所生之苦

多少人貧窮困苦,房頂沒有屋頂,屋頂破了;牆壁呢?牆壁全都是開的,全都是破牆壁。風,寒風直吹進來,雪,霜雪直接下進來;下雨,整間濕答答;冷,風來了,是這樣真的會抖,這樣要度過這種人間寒暑,是冷,是熱,人間很苦,有時候,貧困的人飢餓、口渴,真的是苦不堪!這種的苦緣,再加上生老病死,老病中,或者是殘疾的人,苦不苦呢?很苦啊!所以叫做「苦苦」。不只是一項苦,苦中加苦,叫做「苦苦」。

第二、壞苦
樂境壞時
所生之苦

第二,是「壞苦」。我擁有一切,我希望多再更多,我最擔心的就是失去。這種壞,財壞,這種得而失,這叫做「壞苦」。樂境壞之苦,這更苦,本來很享受,本來很有權,「喊水會結凍」(臺語俗諺。比喻權勢、影響力極大),一旦失敗,「貧在路邊無人認」,一旦失敗之後,大家都遠遠避開他,像這樣的「壞苦」。

第三、行苦
為一切有為法
無常遷動之苦

第三,「行苦」,就是「一切有為法,無常遷動之苦」。人間一切有為法,所造作的業力,再加上無常瞬間這種的苦,真的是很多,這種遷動之苦,真的無常遷動。常常聽「四大不調」、常常聽人間無常等等,人心不調,人禍不斷生起,這實在是很苦。

所以有這種「三苦」,「於生死中受諸熱惱」。這都是二乘,修行二乘的人,大家所厭棄再來人間,厭棄入人群的原因。

我等以三苦故
於生死中
受諸熱惱
迷惑無知
樂著小法

所以「迷惑無知,樂著小法」。自己又不知道,我們這樣要斷苦,其實再加上了迷惑。我們只是斷煩惱,還未斷無明,還有塵沙煩惱。

我們過去不是一直說,三界的煩惱,你斷欲界、斷色界,你還無法斷無色界,那種塵沙煩惱,難免煩惱會再生。這種「迷惑無知」,只是「樂著小法」。我們為何不鍛鍊,在人群中修福,在人群中修慧呢?我們在人群中才知道,人群所需要的法是什麼,我們能夠在人群中鍛鍊,而不受人群來染惑,這樣才是真正能斷塵沙煩惱。

所以,這是佛陀已經瞭解,這些修行者,修小乘的人。

自知豪貴:
豪貴喻大乘
一心萬行之
修德為豪
萬行一心之
本覺性德為貴

佛陀知道,這種「豪貴」,「自知」,這是佛自己知道,這種的大法,大乘法,就是從一心開始。「一心萬行之修德為豪」,我們就是一心去修萬德。要去哪裡修萬德?唯有你入人群中,很多很多無量眾生所需要,我們去付出,這才有辦法萬福萬德,這樣叫做「豪」。

「萬行一心之本覺」。覺性,性德,這叫做「貴」,我們人人本具一心的本覺性德,我們人人都本具,我們人人本有本覺性德,我們能發揮,發揮在人群中,修萬德萬行,我們能修在人群中。所以,人人都本具有「豪貴」,真如本性,我們具足很多的法,我們能夠悲智雙運。

但是,小乘之人就是「悲智未發」,慈悲心還欠缺,智慧不肯發揮出來,所以「悲智未發,故畏懼大乘法,無意志求豪貴」,這樣叫做「難」。

悲智未發

畏懼大乘法為難
無意志求豪貴

其實,願意發心,一切無難。就是不肯發心,所以,在大乘法,他起畏懼,所以難,要走入菩薩道,他自己覺得步步為難。所以「無意志求豪貴」,不願意求富有,不願意去求大乘法。

所以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原來我們人人都是富家子,要趕緊回歸我們的本家,有堂皇的舍宅,有很富足的寶物,我們應該要好好回頭,找回來時路。在我們自己的本性,有「萬德為豪,本覺性為貴」,我們都有富貴在內心,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Friday, February 26, 2016

【人間菩提】20160226 - 翻轉人生同濟世 Transforming One’s Life to Benefit Many More





翻轉人生同濟世 
Transforming One’s Life to Benefit Many More 

難民拮据欲返鄉 
青年遺愛願器捐 
翻轉人生同濟世 
緣苦眾生造善因 

印度一名為了生活,離鄉背景打工的青年,在上班途中發生嚴重車禍,救護車載著他趕往醫­院途中,他留下遺言,一定要將他的器官捐出去,幫助需要的人。

發揮人生價值。在菲律賓,貧窮的家庭裡,有二位女孩因為受到慈濟的助學幫助,如今即將­拿到大學文憑,為了感恩,她們也願意將自己所學,回饋家鄉。

慈濟人的無私大愛,廣披寰宇。在國內外許多苦難當中,都能看到志工付出的身影,人人的­善心匯聚成愛的能量。

【靜思妙蓮華】20160218 - 急施大教小根難信 - 第765集



20160218《靜思妙蓮華》急施大教小根難信 (第765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急施大教說一乘根小難信,既無大機非時莫說大乘法,是寬恕愍念癡迷誓願未開,恐傷其善根幼稚勿強將來。」
⊙「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前云子遙見其父,而今云父遙見之。父子彼此遙見,喻小機與大法相離尚遠,故云父遙見之。
⊙而語使言:若約教為使,則智本說教,智知無機,智息故教息。
⊙約人,父遙見之,知子心無大志,而語使言:漸縱息急,無令彼諸眾生驚懼,而起惑著。
⊙不須此人,勿強將來:無大機,恐傷其善根。暫勿以大教,化彼二乘人,故曰不須此人。
⊙以冷水灑面:知有小志,宜用二乘權教,四諦十二緣法水,灑彼向自求涅槃之心面。
⊙令得醒悟:先伏十使之惑,漸離八苦,得生人天,令得離煩悶,漸悟四諦。
⊙莫復與語:決定應息大乘教。

【證嚴上人開示】

「急施大教說一乘根小難信,既無大機非時莫說大乘法,是寬恕愍念癡迷誓願未開,恐傷其善根幼稚勿強將來。」

急施大教說一乘
根小難信
既無大機
非時莫說大乘法
是寬恕愍念癡迷
誓願未開
恐傷其善根幼稚
勿強將來

聽經,受法,不只是這樣膚淺就過去了,我們必定要很深,很深入去瞭解。就像這段經文,佛經裡就一段這樣的經文,一位貧窮兒,他看到富家人很富有,他自己自怨自嘆:「別人為何那麼有錢?我怎麼這麼窮?只不過幾個銅板,幾個錢而已,要怎麼樣,才能與富有的人來較量呢?期待我能和他一樣的富有。」但是想到手中這些錢,是要如何和人比呢?這些錢,感覺既然無法和人比,他就(將)這些錢,就要丟進水裡了。旁邊的人看到了,把他勸止下來,就說:「你身邊還有這一點錢,至少你還能維持一段,幾天的生活,手中這些錢,幾天的生活還沒有問題。努力啊!打拚!有朝一日也是一樣,會和他一樣有錢。」

這段經文這樣說,但是真正要比喻的就是說,出家人出家之後,自己還是很資淺,受人的供養,他就是希望能和,資深、有修行的人來比。這個耆德,有德的人,信徒很多,供養的物資很豐富;對自己來說,怎麼會所得到的量這麼少?所以還是自怨自嘆,為什麼無法和資深有德的人,來相比呢?這公平嗎?後來就有人這樣告訴他:「人家他修行已經很久了,法入心了,說法與很多大眾結緣,很多大眾都願意供養。他有德,他有智,而你有什麼呢?你應該要用心,好好學習,法入心,才有辦法用法來與人結好緣,自然就得到供養。」

這段文,一個是世俗人自己的貧困,一個是已出家,缺修無德,這樣在譬喻。

不過,我們與現在的人來比較,在莫三比克有一位瑪麗亞,這位是我們的志工,因為聽到南非的菩薩,這樣告訴他們:「我們是這樣這樣做過來的,我們想要幫助人,我們沒錢,我們能夠用力量;我們去租一塊地,這塊地,我們種菜,我們能供應給很多人的熱食,一個星期能有幾次,有多少孤兒,有多少貧困的人,我們能這樣輪流,去供應給他們吃得飽,這是我們大家最歡喜的。」這位瑪麗亞她聽了,「他們做得到,我們怎麼會做不到呢?」所以她也同樣發這念心,向一位地主說出了她的心願,那位地主願意將這片土地,較便宜租他們,二千元一年租金。

開始開墾了,四十五天後,這一片土地有六七種菜,都能夠收成了。他們就開始分區供食,每一星期有兩次能夠供食給人,他每一次能供四區的人,有孤兒、有孤老無依、有貧困的人,有這樣熱的,熱騰騰的青菜、薄米,少少的米,有新鮮的菜可吃,所以他們大家很高興。

這是我們現在的人,(對照)過去經典這樣的譬喻,要在那裡自怨自艾,不如我們大家合起來,大家做得很高興,能夠供應給這麼多人的飲食,讓大家更歡喜。真的是人間菩薩接受到法,是身體力行,這很踏實。

所以,我們想要如何來教導人?就這樣說,「急施大教說一乘法,根小難信」。根機很小,要相信人人能成佛,很難啊!誰有辦法聽到就能入心呢?不如就像這樣方便法,用這樣小教,讓你相信因緣果報,你願意聽法,法入心,哪怕是小小的動作,願意大家合起來去付出,若能這樣,他就能相信:確實,做就是歡喜,幫助人就是最快樂。

若一下子就告訴他:「你也能成佛啊!你就是修行。」「我要修到能成佛,很難啊!」告訴他:「你去度眾生啊!」聽到度眾生,「這是很大的工程啊!」而且,也已經知道,這種「苦集」,是因為眾生攀緣而來,因為起心動念,所以他就怕,不要又在人群中。我們就不入跟他說到,你如何攀緣,就是先告訴他:「你去做好事,你很高興,也能幫助人,這不是這是叫做攀緣,這叫做結好緣,造福人群。」所以說話,一點點的偏就會讓人誤解。所以,小根機的人,只好就是開始引他,一步一步向前走,方向是正確,也不會讓他們害怕。

所以「既無大機,非時莫說大乘法」。既然知道他不是大根機,所以就不要和他談什麼,多深多大的法。這就像佛陀初覺悟,這個心得要和大家分享,後來收起來了,開始就用小教。說是小教,也就是「苦集滅道」,真正要修,瞭解苦,也不容易。我們若都不走入人群,我們怎麼會知道苦呢?但是還未打開心門,還不願意入人群中去,這個時候也是「莫說大乘法」。

所以只好以「寬恕愍念癡迷」。佛陀的心就是這麼開闊的心,凡夫眾生根機還無法接受,所以佛心就要寬,寬恕,瞭解孩子,瞭解弟子,就是這樣的根機,所以憐憫,憐憫他的癡迷。「誓願未開」,還未在他的內心要發出,這「四弘誓願」。心門未開,所以佛他就用寬恕憐憫,眾生癡迷就是因為他誓願未開。所以「恐傷其善根幼稚」。既然是這樣,要強求也難。

佛陀本來要讓大家趕緊,及時成佛之道,能夠,能夠成佛的道理,人人能及時吸收,但是很困難,就像須菩提說,聽法久了會疲倦、會打瞌睡。所以這就是我們眾生,就是還在癡迷中,講經無法入心,就是不專心,所以就會癡迷。不如放開他,讓他慢慢冷靜下來,讓他懂得好好將法聽入心。

所以前面的經文就是這樣說,「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多麼掙扎,苦不堪啊!所以他就昏厥了,就倒下去了。

使者執之逾急
強牽將還
於時窮子
自念無罪而被囚執
此必定死
轉更惶怖
悶絕躄地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多麼掙扎,苦不堪啊!所以在那裡他就昏厥了,就倒下去了。下來這段(經)文這樣說,「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

父遙見之
而語使言
不須此人
勿強將來
以冷水灑面
令得醒悟
莫復與語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父親就看到,遠遠看到,很慨嘆,只好就趕快告訴他們:「我不需要這個人,不要那麼強硬將他拉回來。昏倒了,趕快潑水在臉上,讓他趕緊清醒過來,都不用告訴他什麼,只要他清醒就好了。」

前云子遙見其父
而今云父遙見之
父子彼此遙見
喻小機與大法
相離尚遠
故云父遙見之

前面是「子遙見其父」,在父親還沒看到孩子之前,孩子已經在屋旁看到父親了,但是心起惶恐,轉身就趕緊要跑。但是現在是「父遙見之」,他的身影離開了,父親已經看到了。所以「父子彼此遙見」,孩子遠遠看到父親,父親也遠遠看到孩子。不過,遠處的孩子看父親,不認識父親,卻是遠方的父親看到孩子,父親認識孩子。所以這是譬喻「小機與大法」,那個孩子就是小機,小根機,這個大法想要給他,但是他就是不懂這個法。這樣的譬喻。

所以說「相離尚遠」,互相的距離還很長。那個根機那麼小,法是這麼大,所以還以不成比例,這個法還無法入這樣的根機,「故云父遙見之」。小機離大法還很遠,所以叫做「遙」,很遠。

「而語使言」。若用教法,用這個法要來教這個人,就如那位使者,硬要把他拉回來,就是那個力氣很強,就是法大而強,教在這個小機上,實在還沒辦法接受。


而語使言:
若約教為使
則智本說教
智知無機
智息故教息

因為「智本說教」,這個智,「智知無機」,智是知道,但是根機還不合,所以大法要暫停一下,才不會一直要把他拉回來,讓他很掙扎,這樣就迷昏了。所以只好放他去,這個法的力量暫時先放下。

約人 父遙見之
知子心無大志
而語使言:
漸縱息急
無令彼諸眾生驚懼
而起惑著

以人來解釋,「父遙見之,知子心無大志」,沒有大志願。「而語使言」,開始就說「漸縱息急」,暫時先放鬆他,先停下來,不要急。「無令彼諸眾生驚懼,而起惑(著)」。這表示佛知道眾生是,這樣的根機,暫時將法緩和下來,不要急,暫時不要,硬是要把這個法給他,這樣他會怕。

描寫佛陀那時候成佛的心境,希望人人都能及時,成佛之道,但是看到這個根機沒辦法,才開始暫時歇下來。

所以(經)文中,「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不必硬要把他拉來。

不須此人
勿強將來:
無大機
恐傷其善根
暫勿以大教
化彼二乘人
故曰不須此人

這表示沒有大機,恐怕這樣硬拉的,恐怕傷到他的善根。既然根機還未成熟,「暫勿以大教」,暫時就不要用大教法。所以設方法,「化彼二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從聲聞、緣覺乘,這樣開始教他們,讓他們慢慢知道人生是苦,知道一切因緣,從一念心起。因為這樣,才沒有趕緊用大法,用在眾生的身上,他要度眾生,就要設小教,適應小根機。因為這樣,「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

以冷水灑面:
知有小志
宜用二乘權教
四諦十二緣法水
灑彼向自求涅槃
之心面

經文裡面這樣說,那就是知道,這小志氣的人,沒有志氣的人,就沒有想要立大志,既然是這樣獨善其身,只是為自己而己,的人像這樣的人也是要教,所以讓他們知道人間的苦,才用「二乘權教」,用方便的教法,向他們說四諦、十二緣的法水。從凡夫慢慢牽引,入小乘法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用這種法水讓他清醒,對凡夫來說,至少他也能修到緣覺,聲聞、緣覺。只想求自取,「自求涅槃之心」。涅槃,聽起來就是滅,滅盡了一切煩惱。所以「令得醒悟」,「先伏十使之惑,漸離八苦」。


令得醒悟:
先伏十使之惑
漸離八苦
得生人天
令得離煩悶
漸悟四諦

「五鈍、五利使」,叫做「十使」。貪、瞋、癡、慢、疑等等,這就是叫做「五鈍使」。「五利使」呢?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等。這都是偏差的,叫做十使。又漸漸進開八苦,「八苦」大家更瞭解了,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苦)等等。若這些道理都瞭解,「得生人天,令得離煩悶」。

做人很苦,很多的苦難,我們在人間還有時間聽佛法。在天堂享盡天福,但是還要再來人間,我們若又迷失,就是在三途。所以只好讓他在人天中,暫時離開那些煩惱、無明,漸漸體悟,這樣悟四聖諦法、十二因緣法,這樣漸漸來。

莫復與語:
決定應息大乘教

「莫復與語」。就先用這樣的(方便)法,暫時這個大法,成佛之道,就暫時先緩。「決定應息大乘教」。這是佛陀那個時候決定,將大乘教放在後面。他的覺悟,那個時候是華嚴的世界,那是佛心靈的世界,現在的《法華經》,就是要教我們,如何接近這個心靈世界。過去說空談有,是要讓我們斷煩惱,不要再造業,才沒有障礙,我們若再造業,就有障礙。所以要先斷除障礙的無明煩惱,我們才有辦法接近成佛之道。現在慢慢小乘人,已經開始邊一直接近了。所以請大家真的要用心,這念心要趕緊接近法來,這樣才有辦法聽法在心裡。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多用心!

Thursday, February 25, 2016

【人間菩提】20160225 - 感恩互愛濟群生 Going to the Aid of People in Their Time of Need





感恩互愛濟群生
Going to the Aid of People in Their Time of Need

關心賑濟復說法
學童募愛助災民
後續關懷送物資
寰宇接力濟群生

台南震後災區仍有許多待重建的地方、待膚慰陪伴的鄉親。慈濟志工持續關懷受災鄉親,提­供及時適切的幫助也舉辦祈福活動,安定人心。而在菲律賓的慈濟人,不怕路途遙遠,多次­前往茉莉颱風重創的災區,進行物資糧食發放工作,也鼓勵災民重新站立。證嚴上人在今天­(02/25)志工早會開示,愛的能量不只是消極的救災同時是積極的努力這是我們幫助­人救人最大的良能;有形物資付出無形精神的勉勵互相支持讓社會真正的祥和。

去年十二月,茉莉颱風侵襲菲律賓,慈濟志工多次前往災區,歷經長途車程,進行勘災,物­資及糧食發放,更數次提供洋蔥種子,期待農作物能順利收成,讓災民恢復自立更生的生活­。

南台灣的強震在台南玉井地區也傳出災情,慈濟志工在災後訪查中,遇到許多老人家,已經­不敢上樓到房間睡覺,勉強睡在一樓地板。慈濟人趕緊送上福慧床,也安慰關懷,希望長輩­能睡的安穩。

不只用愛的行動,關懷災民及投入救災的警義消人員,慈濟志工也陸續舉辦多場安心祈福會­,期盼用虔誠的心念,撫平恐懼與不安,帶來更多感恩與祝福。

【靜思妙蓮華】 20160217 - 不求大法 失三乘慧 - 第764集



20160217《靜思妙蓮華》不求大法失三乘慧 (第764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無常逼迫四大不調,生老病死求愛怨憎,五蘊熾盛眾生剛強,二乘不求大法,不生一念好樂。」
⊙「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譬大乘教法,誡門,守持一切戒規定慧,擬宜及時傳承託付,為說怖畏之事。
⊙譬誡門無機。無明未盡,猶處迷不覺,故云:自念無罪而被囚執。
⊙譬慈悲恆愍眾生迷入生死獄,而教以菩薩悲智,隨眾生處救之。
⊙又喻二乘無此大慈大悲,以眾生事與己無關,互不相犯,故言:自念無罪而被囚執。
⊙不知為何被囚執。無大方便而入生死,必當永失三乘慧命,故言此必定死。
⊙思此等事,故言轉更惶怖。小智不解大教,故言悶絕。溺無明地,故言躄地。
⊙惶怖悶絕躄地:喻大乘教義強為教化,不但不能使之信受,以引起其原有之大乘心,更使其原有之善根道念折損,而將永淪於生死海矣。

【證嚴上人開示】
「無常逼迫四大不調,生老病死求愛怨憎,五蘊熾盛眾生剛強,二乘不求大法,不生一念好樂。」

無常逼迫四大不調
生老病死求愛怨憎
五蘊熾盛眾生剛強
二乘不求大法
不生一念好樂

人生,無常很多,無常逼迫啊!人間,如果想到「四大不調」是很可怕,加上了人生的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等等的苦,以及五蘊熾盛苦,這都很苦啊!

我們的色、受、想、行、識。眾生造業不就是有這個境界——「色」。我們人的「感受」——我要求的,我要愛的,我怨的,我恨的等等。很複雜,都是在色、受、想、行、識去造業。

過去、現在諸佛菩薩,屢屢不斷地來人間要教化眾生,但是眾生剛強,難調難伏。所以須菩提等,他們不求大法,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想到大乘法,他們就怕,「不敢,我們不敢接受。」就是因為眾生難調難伏,尤其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這是這麼苦的地方,尤其國土危脆,人生無常,充滿了苦難。要我再來?我希望斷生死,我不希望再來了。

但是,行菩薩道就是要再來,再來入人群中,不斷為人群去付出,結好緣,修福,同時在人群中得智慧,福慧要在人間中修。這時候才開始要瞭解,要不然他們就是怕眾生剛強,難調難伏,所以「二乘不求大法,不生一念好樂」,都不願意再來人間。

佛陀很期待人人要傳承佛法,這輩子得到佛法之後,雖然現在老邁了,現在也要發心,發心於未來再來人間傳法,將法不斷流傳,傳到彌勒菩薩成佛時。所以,佛陀對人間,法不能傳,實在是憂心啊!所以一直期待,期待人人能發大心、立大願。

前面的經文,看到那個孩子要離開了,跑掉了,趕緊叫人去追他。「爾時使者,疾走往捉」,那時候使者就趕緊去追,要把他拉回來。但是,「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

⊙「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我沒有犯罪,你卻要抓我,到底為什麼?」在那裡很驚嚇。「稱怨大喚」,意思就是說,「我就不願意,我不願意這樣做,你為何一直強迫我!」同樣的道理,「修行,我就不願意走入人群,你強迫我要入人群」,所以怨而喚。

接下來的經文,「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

⊙「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窮子愈掙扎,使者抓得愈緊,硬是要將他拖回來。

⊙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譬大乘教法,誡門,守持一切戒規定慧,擬宜及時傳承託付,為說怖畏之事。

這就是譬喻,「乘教法,誡門」。大乘教法有「勸門」與「誡門」,「勸」就是勸導人人行善,「眾善奉行」;「給誡」是防非止惡,「諸惡莫作」,這也是大乘法。我們人人要守好這念心,這念心常常要抱持與眾生共生息,不忍心眾生受苦難。這種眾善奉行的心志,就是「勸教」,勸你要這樣做,教育你的法,是要這樣投入。

「誡」,就是教誡,戒定慧,防非止惡,自己的心要定下來,不受外面的境界誘引。所以我們要防非,要止惡,我們要有定心。當初發心就是要行菩薩道,既然要利益人群,這念心一點都不能退轉,所以叫做「發心如初」。你若走過菩薩道,長久的時間,福慧具足,就成佛了。我們所造作的,造福人群,增長智慧,這樣不斷累積,福慧雙修,總有覺悟天地宇宙萬物真理的時候。

所以這「誡門」與「勸門」,就是福慧之門,我們要用心入這樣的門。要守持一切戒,戒規,而且要定慧具足。所以「擬宜及時傳承託付」,我們的心一定要這樣準備,我一定要這樣做,叫做「擬宜」,及時要有這樣的準備,傳承、託付。佛陀現在就是用這樣的心態,有這樣的準備,也應該要將法傳出去,希望人人要接受。這有一點勉強大家要來傳承這個法,法要有所付託。

現在講《法華經》,是希望人人一定要懂得進入「勸門」與「誡門」,所以在《譬喻品》講很多怖畏,用很多來譬喻世間很可怕。佛陀一生說法,無非是勸誡我們要知道無常、國土危脆,人間生老病死等等的苦難實在是很多,讓我們很怕。不只有人間,還有地獄、餓鬼、畜生道。地獄、餓鬼、畜生道,這種境界在人群中也有,也會受到如地獄般的生活,如餓鬼生活、畜生生活的人生。這是三惡道,較輕的,在人間看得到;其實,三惡道比我們現在人間看到的更苦、更折磨人,時間長久,真的是苦不堪!

所以,「為說怖畏之事,故云使者執之逾急」。趕緊要將這個法讓你很快就知道,要讓大家瞭解苦集滅道,要懂得打開大心門,要如何面向這種無常的人生,苦難的人生。

佛陀生生世世不斷來人間,諸菩薩不斷來助道場,而受佛所教育的人竟然要逃避,這就不應該了。所以,法是很急著要付託,因此「強牽將還」,想要把他拉回來。

「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

⊙譬誡門無機。無明未盡,猶處迷不覺,故云:自念無罪而被囚執。

就是譬喻在這個「誡門」裡,他沒有發大心的根機,所以說「誡門無機」。在知道苦、集之後,所修的都是小乘道,斷盡了偏空的煩惱,還沒有斷盡塵沙煩惱;自己還沒有空掉,只空外面其他的眾生,「受苦是別人的事情,與我無關」,自己還是偏執的,還是執著自己。所以,只斷小乘煩惱,還未到大乘的程度,這是在戒定慧當中,還沒有大根機的人。

「無明未盡,猶處迷不覺」中,因此說「自念無罪而被囚執」。「那些人是那些人,與我有何關係?我又沒有犯著他們,他們也不要來犯我。」就是與眾生畫一條界線,「我要獨善其身,我不和他們攀緣,這樣有罪嗎?」沒有,無罪,但是佛陀就是期待給你更好的環境,要提升你。你原來是這間房子的主人,不必在外面流浪,你要趕緊入這間房子來,房子裡有很豐富的財物,你可以享受。

意思就是說,佛陀希望大家捨去小乘,入大乘法門,自然你的心門一開,以天下眾生為己任,你會覺得很歡喜,開闊的心胸如天地,海闊天空,你的心要包容多少人就能包容多少人。只是你還沒有進來,所以擔心眾生剛強,其實開闊你的心,開闊你的愛,自然不受眾生傷害到你這念清淨的心,只是,你必須發心去教育他們,你才有辦法真正體會到人間的真理。

所以他們迷,自己覺得「我就不要和這些眾生再攀緣」,因此很掙扎,不希望進到這間大宅裡。

⊙譬慈悲恆愍眾生迷入生死獄,而教以菩薩悲智,隨眾生處救之。

「譬喻慈悲恆愍眾生迷入生死獄」。佛陀的慈悲,就是永遠憐憫眾生因為迷而入生死獄。佛陀不斷「教以菩薩悲智」,用悲智,「隨眾生處救之」,他這樣不斷地來去,就是要教眾生。佛陀就用慈悲,用智慧,隨著眾生在五道四生中,這樣去做救濟的工作,真的很辛苦!

⊙又喻二乘無此大慈大悲,以眾生事與己無關,互不相犯,故言:自念無罪而被囚執。

這也就是譬喻「二乘無此大慈大悲」,所以「以眾生事與己無關」。因為二乘缺少大慈大悲。我們若有大慈,「大慈無悔,大悲無怨」,但是二乘「怨而大喚」,「我就不要與眾生結緣,我不好樂行菩薩道。」稱怨大喚,他就是覺得不願意。

所以,大慈是無悔,你若是心打開,你在付出,天下眾生都平安,這是諸佛菩薩的慈願。眾生有苦難,天地共一體,大慈悲付出去救度眾生,一點都不埋怨。不論多久的時間,佛,諸佛菩薩來來回回,一點都不埋怨,這就是大慈大悲。儘管眾生剛強,難調難伏,但是佛陀還是大慈,希望他能夠幸福,有朝一日,說不定他會再回來,不必去強拉他,他自己會回來。這也是佛陀的盼望啊!

「以眾生事與己無關」,若是二乘人,他覺得這都與我無關,眾生的事情與我都無關,所以「互不相犯」,我和他彼此不相犯,所以才說「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

⊙不知為何被囚執。無大方便而入生死,必當永失三乘慧命,故言此必定死。

「我在外面逍遙自在,如果被他抓進去,我一定死的。」這就是小智人,也就是孩子的迷。所以「不知為何被囚執」,他不知道,「為什麼人家要來抓我呢?為什麼?」

「無大方便而入生死」。因為自己沒有大方便法,智慧還未開闊至此,所以他很怕生死。入人間一定要有方便大智慧,來去自如,我沒有這個大方便的法,沒有大智慧,沒有「勸」、「誡」二項智慧,缺悲智,所以不敢進入生死,很怕,「必當永失三乘慧命」。如果像這樣,入生死一迷失,可能不只菩薩道走不到,連二乘的慧命也會失去,所以很惶恐。這些小乘的修行者很擔心,若再入生死可能會失去小乘慧命,恐怕芸芸眾生會染污到他們,很怕失去慧命,因此說「此必定死」。他們想到這樣就很怕,所以「轉更惶怖」。

⊙思此等事,故言轉更惶怖。小智不解大教,故言悶絕。溺無明地,故言躄地。

小智不解大教,所以言「悶絕」。他無法瞭解大法,「你給我太多氣了,我已經喘不過來了」。所以「溺無明地」,這樣就沉溺於無明地,叫做「躄地」,這樣就沉淪下去了。

⊙惶怖悶絕躄地:喻大乘教義強為教化,不但不能使之信受,以引起其原有之大乘心,更使其原有之善根道念折損,而將永淪於生死海矣。

其實現在佛陀的心很急,但是若用大乘法強為教化,不但不能使他們相信,引起他們發大乘心,更會讓他們怕,可能原有的善根道念就會折損,恐怕這樣會永遠沉淪下去。這是經文敘述大家趕緊去抓窮子,父親就說,「不必,不必硬將他抓來,趕緊放他去吧!」這是後面的經文。這是佛陀用心逼切,希望弟子趕快能發心受法,但是這些弟子還是心無法接受,所以若用很大的法,下藥會太猛了,要緩和一下。

人家在拉他,他在那裡掙扎,長者就說暫且放他去。同樣的道理,人生無常,國土危脆,到底要放緃我們多久呢?若不趕緊收回來,什麼時候能醒悟,我們不知道。想到人間苦難偏多,我們更要及時多用心啊!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6

【人間菩提】20160224 - 守志不動化清流 Bringing Peace to the World by Giving with Love and Gratitude





守志不動化清流
Bringing Peace to the World by Giving with Love and Gratitude

撫平創傷布善種
守志不動惜物命
慈悲後盾喜讚歎
安邦定國鋪長情

2月6號台南震災,許多義消和救難人員,犧牲年節假期,第一時間投入救災。救災任務結­束後,南投慈濟志工,也為這群義消救難人,補辦圍爐宴,慰勞大家。而福建舉辦新春聯誼­,許多環保老菩薩,守志不動,堅持做環保,感動人心。在台灣坪林,也有馬拉松活動,特­地邀請慈濟志工,來宣導環保觀念,落實資源回收,守護山林守護地球。證嚴上人在今天(­24號)志工早會開示,要救地球,給人類一個很好的環境,唯有清淨在源頭,人人有環保­觀念。 

【慈濟消訓圍爐】 
過年期間一場地震,全台各地消防人員,立刻投入台南災區救災,沒有回家圍爐,慈濟志工­體卹隊員的辛勞,特別前往消防署訓練中心,舉辦感恩圍爐活動。 

【泉州環保團拜】 
愛的能量也在環保展現,在福建泉州的「慈濟浮橋環保站」,舉辦志工新春聯誼活動,許多­守志不動的環保老菩薩,上台分享堅守環保崗位的緣由,感動了在場許多年輕人。 

【馬拉松推環保】 
在台灣,環保腳步也不停歇。有企業家舉辦馬拉松比賽,特地邀請當地慈濟志工,一起來推­動環保,落實資源回收,用行動展現守護地球的決心。

【靜思妙蓮華】20160216 - 教化勸誡入菩提 - 第763集



20160216《靜思妙蓮華》教化勸誡入菩提(第763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教導行善叫做勸,制止行惡叫做誡,如來教法不離此;經藏屬勸行眾善,律藏屬誡防諸惡,論藏詮辯修證法。」
⊙「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爾時使者疾走往捉:時機會合,喻大乘法,明義顯露正直,用此赴機,疾趣急往教化勸誡菩提,亦能令彼疾入菩提。
⊙譬勸教缺緣機未熟,縱昔曾發大心,然廢久不憶,忽聞大教,無心意願,故驚愕,稱怨大喚。
⊙譬勸教缺緣機未熟,縱昔曾發大心,然廢久不憶,忽聞大教,無心意願,故驚愕,稱怨大喚。
⊙稱怨大喚:小乘以煩惱為怨,生死為苦。
⊙若勸煩惱即菩提,則大喚稱怨。若聞生死涅槃,則大喚稱苦。故云:稱怨大喚。
⊙我不相犯,何為見捉:喻我本不求大乘。
⊙即須菩提前所謂:「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不樂求大乘,何為用迫捉我」。故云:我不相犯,何為見捉。

【證嚴上人開示】

「教導行善叫做勸,制止行惡叫做誡,如來教法不離此;經藏屬勸行眾善,律藏屬誡防諸惡,論藏詮辯修證法。」

教導行善叫做勸
制止行惡叫做誡
如來教法不離此
經藏屬勸行眾善
律藏屬誡防諸惡
論藏詮辯修證法

瞭解吧?我們讀經,經、律、論,這是我們修行,三項要瞭解的事情。我們一切,將佛說法,佛陀所說的法,累積起來就稱為「經」。經典就是在教導我們行善的勸法之門,勸我們為何要行善,因緣果報,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造善者得善報。「諸惡莫作」,所以就制止行惡,這叫做「誡」。「勸」與「誡」就是屬於經典,佛所說的教法,大小乘法通稱為「勸誡」,不離這兩項。

就在經典中有一段這樣的故事,那就是說過去有一個國家,有一位宰相,長年就是這樣有病痛,所以國王准他歸鄉養病。但是回到他家裡,病,一折磨下去也是很多年,很貴的藥也是這樣吃,幾年後,宰相家財用盡了,人也病而死了,慢慢這家庭就這樣中落了,母親也過世了。孩子才十幾歲而已,父母前後去世了,十多歲的孩子要怎麼辦呢?所以一直在流落,生活很窮困。

有一次就這樣想:「為了要維持生命,不如偷。」就想要去做賊。又想:「做賊,唉呀!很多貧困人的,生活都很窮了,我如果偷到他們的東西,是不是更窮?不行。」想一想,「不如,國王的財物寶貝很多,我若去國王宮內偷東西,對國王來說沒有損失。」於是他將自己裝扮得很威武的形態,用竹子插在筒子裡,彷彿就像有箭,就這樣潛入宮裡去了。

進到宮裡,其實國王還沒睡,但是感覺到有人進到宮裡了,他也不敢作聲,就是這樣靜靜地來觀察這位,到底進來這個人要做什麼?原來是要東西的人。將國王的瓔珞、珠寶和衣服收拾了一包,收拾好之後,看到房間裡有一盆水,那時候很口渴,將這盆水拿來喝;想到這筒子裡,箭筒裡有土,他靈機一動,筒裡的土就拿來拌水,這樣喝下去。喝下去之後,有一種感覺,有飽與滿足的感覺,那時候自己恍然大悟,這種塵沙之水,喝下去就會飽了,何況大地草與果,只要能飽就好了,何必流落來當賊呢?這是我父親在時,絕對不允許我做出這種事。在那裡自己很懺悔,就空手輕輕離開了王宮。

國王將他的舉動看在眼裡,看他是這麼柔順,這樣離開了,趕緊叫人去探聽,去跟蹤。跟蹤到他所住的地方,原來也沒有房子,原來就是在樹下石洞裡,就問他:「你是為什麼?」「本來想要當賊,來療治肚子的飢餓,但是喝一些水,拌一些沙土,這樣也能滿足,所以我都沒有偷東西,你不必來抓我。」但是,來的人就說:「不論你有沒有偷東西,你也要到國王的面前去表達。」所以這位年輕人,到國王的面前去了。

國王問他,他就從頭說起,「小時候,父母是這樣這樣教育我,我不應該在現在家庭衰落之後,做出這種行為。」國王聽了,坦白啊,這麼坦白的一位年輕人,一表人才,又是從小一直到少年時,都受到這麼好的教育,尤其是這麼的少欲,喝一盆水拌沙土,這樣也能滿足,這是一位賢人。所以國王很歡喜,「你應該繼承你父親宰相的位置。」

這一段故事就知道,人在一個環境中,往往會起心不規則,但是人性本善。「堂堂是一位宰相之子,怎能做這種事呢?原來人的生活這麼簡單,一杯水、一把泥土,這樣拌水就能飽了,我也能活下去,我為什麼要做偷竊的事呢?」這念心起,他輕輕離開,這個動作讓國王很感動,這種知過能改,起心但是無犯,並沒有偷東西出去,及時改過,這就是人才。這就是「教」,平時就要教導;行善,這「勸」。可見這個孩子小時候,父母的教育,內心有這樣受教,不敢做惡事,已經有教誡在了。

「如來教法不離此」。如來的教法也是這樣,這是一切的經藏所屬,那就是勸行眾善。再者,律藏是屬「誡」,誡是預防諸惡,「不對的事情,我要趕快預防,不要去做;惡事,我要趕快停止下來。」這就像律藏,律藏就是我們防非止惡。

論藏那就是「詮辯修證法」。這個法是佛這樣說,大家吸收之後,互相來研究,又自己的心得,將法,彼此討論等等,聽了之後能瞭解,這叫做「證」。我證明這個法對我的用途,讓我有什麼樣的感受等等,這就是「論」。所以,經、律、論,稱為「三藏」。

前面經文,前面己經譬喻窮子,已經來到長者的家門邊,看到裡面威風,他害怕,開始趕緊回頭要跑。長者看到孩子的身形了,孩子又跑掉了,趕緊叫人去找他,想要把他找回來。所以「即遣傍人,急追將還」,趕快去追他,去把他帶回來。

即遣傍人
急追將還
爾時使者
疾走往捉
窮子驚愕
稱怨大喚
我不相犯
何為見捉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下面(經文)接著說,「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

出去的人,他也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所以看到人就拉住,硬要把他拖回來。這位窮子,貧窮的孩子已經很
受驚了,現在要離開了,我現在要離開,被人抓住了,開始就很怕,「稱怨大喚」,在那裡大聲叫,「我不相犯」。「我只是在那裡站著而已,我又沒做壞事,為何你們要抓我呢?」就這樣一直喊一直叫。

這就是表示時機會合了。父親找孩子,孩子幾十年後,慢慢接近父親所住的地方了。

爾時使者
疾走往捉:
時機會合喻大乘法
明義顯露正直
用此赴機
疾趣急往
教化勸誡菩提
亦能令彼疾入菩提

「機」就是表示,佛陀數十年的教育,就是要等待弟子的根機開闊,希望能契機,接納大法。看起來,已經慢慢在體會了,如舍利弗,如須菩提、目犍連、摩訶迦葉等等,已經開始在體會了,所以「明義顯露正直」。所以趕快叫人去抓,去把他帶回來,這就是這個法很直接,正直,而且「用此赴機」,很直接這樣就要去抓回來。

「疾趣急往,教化勸誡菩提」,這種趕快要去把他叫回來,這太過於直接。本來就是在小乘教中,忽然間要他們捨小就大,好像很直接。所以,「亦能(令)彼疾入菩提」。要趕快,讓他趕快,就是不只在小乘,獨善其身,要勸誡他們。

「勸」,就是你應該要,投入人群中去,要好好把你的煩惱斷除。你要真正入人群中,真正入人群,不受人群所影響到,這叫做「誡」。

所以「亦能(令)彼」,「彼」就是趕快遣人去帶回來,也就是法,直接說就是這樣說,你們過去修的小乘法,現在要回歸大乘法。就是這樣很直接,就是期待他們能「疾入菩提」。因為時間不多了,就是要趕快說,你要趕快入菩提道來。「菩提」就是覺,你應該要大覺悟,不是小覺,要大覺悟;大覺悟,還要成就有情,那就是菩薩道。所以才稱作,「爾時使者,疾走往捉」。「使者」就是菩薩。「疾走往捉」,那就是法很快、這樣很直接。這是譬喻。

「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要啊!」這就是譬喻「勸教缺緣機未熟」,在勸教就是缺緣,根機也還未(成)熟。

譬勸教
缺緣機未熟
縱昔曾發大心
然廢久不憶
忽聞大教
無心意願
故驚愕
稱怨大喚

佛陀就是因為看這些根機,怎麼到現在還未成熟呢?機緣,大家還守在小乘呢?所以佛陀很著急,趕快要讓大家入菩提大道,直接要講:要好好行菩薩道。但是,機緣未熟,才讓這些孩子成為窮子,讓這些弟子還是法還未很豐富,還未真正具備一切生死大事,只是取著小生死而已,還未體會到,與大地眾生共生息,這種生命,大體還未能瞭解。所以「缺緣機未熟」。

「縱」,過去就是放縱他,因為過去這些,都有發過大心的人。每個人,開始要修行,這個壯志,絕對大家都很勇猛,慢慢就會這樣懈怠了。所以「廢久不憶」,已經荒廢掉了,這修行很強盛的心,慢慢一直荒廢了,已經忘記當初,我們是發什麼心來的。「忽聞大教」,忽然間聽到這個大教法,「無心意願」,聽到要入人群度眾生,「我就沒有這個心啊,我沒這個意願啊!」所以就表達有反抗的心,叫做「驚愕,稱怨大喚」。「稱怨大喚」,就是,小乘人,這二乘,就是聲聞、緣覺,這樣的人,「以煩惱為怨,生死為苦」。

稱怨大喚:
小乘以
煩惱為怨
生死為苦

因為煩惱,「我好不容易斷了煩惱,我往生時,就是入滅,我就不必再來人間了,為何要我再不斷回入娑婆,來度眾生呢?我苦啊!因為我不想要與眾生攀緣,現在叫我與眾生攀緣。」

這樣是攀緣嗎?不是攀緣。佛陀是要人人與眾生結善緣、造福業,要修福,福不俱全,你要如何能度眾生呢?你不能度眾生,你要如何開智慧?你不能開智慧,無福又無慧,要如何成佛呢?所以佛陀是要他,取大涅槃,是大生死,與天地宇宙生命體,合而為一,這不只是小乘獨善其身。

佛陀是要大家顧好這念心,不要去造惡,一定要行善,行善就是與眾生結好緣,造福人群。再更大的,名副其實,就是菩薩道。

所以「若勸煩惱即菩提」。

若勸煩惱即菩提
則大喚稱怨
若聞生死涅槃
則大喚稱苦
故云:
稱怨大喚

「勸、誡」二門,佛陀已經大開了,你如何止惡、你如何行善。這樣這個「勸」,「煩惱即菩提」,就是說你在人群中,在人群中雖然芸芸眾生有煩惱,其實你的內心菩提道是明明了了,就不會受眾生將我們牽引去,我們有我們的道。「大喚稱怨」。那就是這些眾生,還未透徹瞭解勸化門,勸化的教育,還未很瞭解,他就會「大喚」,因為他不願意做,「稱怨」,「我就不要啊!」

「若聞生死涅槃,則大喚稱苦」。「我已經好不容易斷了小生死,這樣就好了,還要我入人群,無量生世,還要在生死中,所以這樣我叫苦。」來人間就是苦,但是他就是不透徹,他如果透徹,人群中有煩惱,但是「煩惱即菩提」,眾生的煩惱是增長我們的智慧;他沒有去瞭解這一點,所以他叫苦。

我不相犯
何為見捉:
喻我本不求大乘

「我不相犯,何為見捉」。我既然沒有做錯,為什麼?所以譬喻「我本不求大乘」。就是須菩提他前面所說的,「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對大乘法,就沒有生出一分好樂的心,所以「我不樂求大乘」,為什麼要這樣強迫我去做呢?所以「我不相犯,何為見捉」。

即須菩提前所謂:
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我不樂求大乘
何為用迫捉我
故云:我不相犯
何為見捉

「我就不想要做這件事,你為什麼一定要我去做?」這是還沒覺悟之前,須菩提等,他們就是只顧自己的生死,沒有其他。

各位,發心,我們就是要發大心。我們入人群中,是在修福兼修慧,在人群中,我們能學到很多,如何教化眾生。所以有教,教導行善的勸,這叫做「勸門」,就是教育。用佛陀種種的經典,來勸導人人去行善。誡,就是「誡門」,誡的一道門,教我們如何不犯戒,教我們懂得如何斷除煩惱,教我們如何入人群,而不受人群污染我們,讓我們的心即是菩提之道。這就是佛陀的教育,所以雖然是說故事,其實裡面是含著,這麼充足的道理。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人間菩提】20160223 - 行菩薩道誠感通 Walking the Bodhisattva Path and Inspiring Love in People





行菩薩道誠感通
Walking the Bodhisattva Path and Inspiring Love in People 

堅持原則誠感通
護送發放濟難民
通達諸法菩薩道
展現大愛無貪著

約旦邊界,聚集敘利亞、伊拉克等鄰近國家的難民,當地慈濟志工,秉著一念心,用誠意打­動邊境軍隊,讓他們將物資送到了需要的人手上,而許多長期關懷的居民,也翻轉手心,為­這次台南震災,付出點滴。同樣在莫三比克,去年水患後,居民生活困難,當地許多志工即­使自己,也不是生活在很好的環境,但他們依舊無私付出,徹夜備妥慈濟基金會送達的福慧­床,親手發送給更多孤苦無依的人。

莫三比克去年1月發生嚴重水患,當地居民無家可歸,只能暫居簡陋的房屋,睡在泥土上。­慈濟基金會,運來兩大貨櫃的福慧床,志工徹夜整理,發放給受災居民,讓他們終於能好好­睡上一覺。

而在約旦邊境,有敘利亞、伊拉克的難民受困。慈濟志工不怕通關困難,堅持要將物資送到­需要的人手上,用誠懇感動邊境軍隊,深入難民所在地,送上急需的物資。

約旦境內,也有一群志工長期關懷的居民。大家得知台灣的台南震災,也利用發放或義診的­時間,翻轉手心,付出點滴,讓愛的循環生生不息。

Tuesday, February 23,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215 - 誡惡勸善明照群機 - 第762集



20160215《靜思妙蓮華》誡惡勸善明照群機(第762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覺父見子迷途漸近父城,如來法身居室嚴飾堂煌,真諦無畏之境明照群機,是見子處法中無復憂慮。」
⊙「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而忽自來,甚適我願,我雖年朽,猶故貪惜。」《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即遣傍人:傍人,喻佛之大乘教義。以佛自證於大乘之理,故理即大乘之主,而教法即為大乘之傍人。
⊙約事說,菩薩為佛之傍人,稟承佛教化眾生,名之為遣,受托付。
⊙約理說,智是能遣,教是所遣;從佛所說一切法編成謂經,故云:即遣傍人。
⊙急追將還:機緣在即,怎可放縱逃逝,故用急追將還。喻頓教大法擬宜勸教大乘善法。
⊙佛法唯誡與勸,明諸惡莫作,謂之誡。勸則眾善奉行,明勸善行,急追將還。
⊙佛悲心起,即遣,付托。在傍的菩薩,說圓頓教法以勸行大乘善法,教誡持無漏法化導,入人群行菩薩道。

【證嚴上人開示】

「覺父見子迷途漸近父城,如來法身居室嚴飾堂煌,真諦無畏之境明照群機,是見子處法中無復憂慮。」

覺父見子迷途
漸近父城
如來法身居室
嚴飾堂煌
真諦無畏之境
明照群機
是見子處法中
無復憂慮

這就是覺父見子在迷途中,心就是不捨。明明看到孩子的身影了,卻是孩子看到父親,這麼堂皇的房子,所用的東西都是很的東西,都是寶物,伺候在身邊的人,人人都那麼莊重、莊嚴、威風,所以那位迷途的孩子,他害怕了,趕快要再離開。

這種形容,我們應該要能體會,修行豈不就是這樣嗎?我們生生世世,累世,一生過了一生,說不定我們還有這個小善根,說不定也有人接觸過佛法,發大心、立大願,但是慢慢在人間,一生一世不斷這樣,受到後天的污染,那個一時發大心,就慢慢退失了。

常常看到我們人間,有很多很發心的菩薩,聽到我們的「草根菩提」,節目的同仁,說,他們在製作「草根菩提」,他們都很感動。已經十幾年了,他們想再回去找這些老菩薩,他們現在的生活,現在他們還有在繼續做環保嗎?

他真的就又回去找了。在二00一年所製作的節目,一對老夫妻(盧登科、盧李綢),那一年先生已經七十六歲了,太太七十一歲,兩夫妻很同心,聽到師父說,現在大地受人類,不斷在破壞,這個時候,我們要趕快來照顧大地,唯一就是人人要有環保的觀念。兩夫妻聽到就說:「我們其他沒有辦法怎樣照顧(地球),做環保,我們可以。」所以從一二十幾年前開始,兩夫妻就投入在環保中。

先生七十六歲了,長得很強壯,太太也是長得直挺健朗,七十一歲了,動作很俐落。看到先生騎著腳踏車,就是出門要做環保了,看到太太推著一輛兩輪的車子,跟在先生的後面走,開始撿人家丟掉的東西,兩人邊撿,兩人邊鬥嘴。這兩夫妻是這樣做環保,做得很歡喜。

經過了十三年後的現在,看到阿嬤,老菩薩已經是八十四歲,看到完全不同了。與那時候十多年前,推著那輛車,兩輪車,用跑的,這樣直挺挺,推車用跑的,爬坡。現在已經不是了,同樣是推那輛車,頭髮都白了,而且人,身體已經彎九十度了。

她的先生已經往生了,單獨現在她一個人,女兒是嫁出去了。但是她很樂觀,她每天雖然身體多病痛,左鄰右舍看到她要出門,「妳又要出門了喔?妳的身體不好……。」「不會啦!我如果扶著這輛車,我的身體都輕鬆起來了。」這樣每天都是推著這輛車出門。

尤其是這位阿嬤,老菩薩,她就這樣說:「我過去生應該是很富有,使用東西很浪費,所以我這輩子才會看到東西就想撿起來。我過去生就是那麼浪費,我此生就要多惜福,看到東西我就很高興,就一直要把它撿回來。」

甚至她現在唯一的心願,她這樣說,她說:「我都還不曾見過師父,都不曾遇過師父,我只是一直想,想要問師父,我如果這樣一直做,做到不能做的時候,不曉得師父要不要,讓我回去他的身邊?」我昨天聽到這句話,趕快告訴他們:「幫我寫下這位老菩薩的名字,幫我寫下來。」她是在哪裡呢?就是在臺南東山(區),現在八十四歲。她就又說,她說:「我就是一直做,做到我這口氣斷了,我很希望我的身體,如果不能呼吸了,就像垃圾掉進土地裡,就這樣不見,不必讓人為我收。我只希望這樣,不必麻煩人。」就是這樣的菩薩。

我們的同仁這樣說,「看到她的身影,好像老僧問訊。」問訊,像老的出家人在問訊,向大地問訊。這是我們的同仁他的形容,形容從背影看來,像個修行人,向著大地問訊,看到東西,彎下去就是撿。

甚至阿嬤每一天,她若要去環保站,東西撿好就去環保站,她都會去菜市場買很多菜,自己自掏腰包。她說:「我午餐就要在那裡吃,多買一些青菜,與師兄師姊結緣。」看,這樣的修行有輸我們嗎?那種很單純的心,一心一志,還不曾遇過師父,竟然是這麼愛師父。只是一個心願──還不曾遇到師父,如果環保做到不能做,能夠回到師父的身邊嗎?就是這樣。

想想看,這還不曾與師父見面的弟子,在外面,好像被我發現她的身影一樣。道理就是這樣,「覺父見子迷途漸近父城」。「覺父」,不論是父親或者是佛,他們已經就像已經瞭解道理;「覺父」形容是,我們人人的本覺,我們人人每一個人,都有「覺父」存在,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我們的本覺存在,這個本覺就是真諦、道理,道理永遠存在。看到那位老菩薩,雖然八十多歲,已經這樣彎腰了,老邁了,卻是人生自然法則,總有一天,她同樣再來時,同樣也是天真可愛。這個「覺」,現在的「覺」,未來的「覺」,這全都是「本覺」,這麼的單純、純真的「覺」。

所以我們應該很謹慎,我們要好好地找回,我們的本覺,「真諦無畏」,那個境界在我們自己的內心,「明照群機」。不只是佛,其實我們與佛一樣,有這樣的智慧,我們能度眾生,我們也能觀機逗教,把握機會,都可以啊!

所以,就像覺父,「見子處法中」,覺父,看到這個孩子,已經是在法中了。說不定過去發大心,說不定大心退失,退了,變成了小根機,不過還是在法中,所以「無復憂慮」。只要還在裡面,總有一天,總有一天,也能自己的良知啟發了。修行者不聽法,要如何當修行者呢?既然是佛教徒,不聽法,如何能接近佛法呢?總有一天啊!

這就是我們應該要很透徹瞭解,知道佛陀在找眾生的根機,是多麼辛苦,為了要傳法是多麼辛苦,為了要度眾生,生生世世,與父親在找孩子一樣。我們應該自己也要找出,我們自己真如本性,我們的本覺也要好好多用心來找。應該孩子來找父親了,不要只是一直讓父親在找孩子。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而忽自來,甚適我願,我雖年朽,猶故貪惜。」

我常思念此子
無由見之
而忽自來
甚適我願
我雖年朽
猶故貪惜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就是佛在尋找眾生的根機,現在看到弟子們,也開始慢慢在發心了,舍利弗已受記了,須菩提等也開始在發心了,還有很多,在法華會上還有很多,應該人人也要啟發這念心。

所以下面接下來就說,看到孩子的身影,「即遣傍人,急追將還」。

即遣傍人
急追將還
爾時使者
疾走往捉
窮子驚愕
稱怨大喚
我不相犯
何為見捉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現在已經看到了,要趕快,不要又讓他跑遠了,趕快去追他,追回來。好不容易看到,所以要趕快。

即遣傍人:
傍人
喻佛之大乘教義
以佛自證於
大乘之理
故理即大乘之主
而教法
即為大乘之傍人

「即遣傍人」,就是譬喻,「佛(之)大乘教義」。過去弟子都還執著在小乘法,現在看到他們開始在發心了,很快,要用大乘的教義,要趕快讓他們知道了。

所以「以佛自證於大乘之理,故理即大乘之主,而教法,即為大乘之傍人」。這就是常常在描述,告訴大家,佛陀他初覺,證得天地宇宙萬物真理,那時候的境界,在心裡就一直希望這個道理,人人能夠都知道,所以這個道理就是,「大乘之主」。這個道理就是發現,「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這個如來智性就是大乘的道理,也就是我們人人心裡的主人翁,就像覺父坐在室內,那位主人。其實,坐在室內的主人,是我們自己每一個人的本地。

所以「而教法,即為大乘之傍人」。用這個法,法,本來我們人人本具,但是本具的法,我們要啟發出來;啟發出來,我們就要用出去。所以常常告訴大家,「法入心,行在法中」,所以這個法就是給我們用的。佛陀也是用法,說法來教化眾生;而我們接受法入心來,我們也是要用法去教導別人。所以這個法,「教法即為大乘之傍人」,意思就是「遣」;「即遣傍人」,就是應用、付託,將這個法付託,用這個法去度人的意思。

約事說
菩薩為佛之傍人
稟承佛教化眾生
名之為遣
受托付

約事的方面來說,「菩薩為佛之傍人」。菩薩就是佛用法所教化來,發菩提心,要行菩薩道的人。菩薩是稟承佛的教法,所以要去化度眾生,所以,因為這樣,名為「遣」就是付託的意思,「拜託你去」。這就是用法,用法這樣付託,我們人用這個法要入人群中。

約理說
智是能遣
教是所遣
從佛所說一切法
編成謂經
故云:即遣傍人

教就是「所遣」。教,就是要教育所用的法,道理是能教化的理,法就是能去教育人群,就是佛。「從佛所說一切法,編成(謂)經」。我們現在說講經,講經,如果沒有經典這樣編輯起來,是要如何說道理呢?這所編輯的經典,這就是要用在現在,入人群中去度眾生,所以叫做「即遣傍人」。

「急追將還」。就是這樣趕快,這個機緣在面前了,已經因緣都快要成熟了,豈能再放縱呢?不能再讓這個孩子逃走了。已經好不容易才接近,不敢入門,就要趕快付託,趕快去把他找回來,和這樣的意思一樣。

急追將還:
機緣在即
怎可放縱逃逝
故用急追將還
喻頓教大法
擬宜勸教
大乘善法

所以說,「機緣在即,怎可放縱逃逝」,怎能再放他去呢?所以「急追將還」,趕快去追他,追回來。這就是譬喻「頓教大法」,就是準備要趕快去向他,「勸教大乘善法」,要趕快,這個大法,要趕快讓他能瞭解。

佛法就是唯有,「誡與勸」這二項。「誡」就是教誡。佛陀所說的法,無不都是教育我們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就是「誡」,眾善奉行就是「勸」。勸教,要勸大家,好好為善,好好精進,行六度萬行,輾轉相教。這就是佛的教法。

佛法唯誡與勸
明諸惡莫作
謂之誡
勸則眾善奉行
明勸善行
急追將還

佛陀也已經上年紀了,再剩下來不多久的時間,所以很急啊,「急追將還」,要趕快將這件事情讓大家瞭解。

「佛悲心(起)」。因為佛陀「同體大悲」,這個悲心,永遠永遠都在。所以「即遣」,就是趕快要付託,付託菩薩,已經發心的菩薩,希望菩薩要再開始,很積極入人群中,所以「說圓頓教法」。

佛悲心起
即遣 付托
在傍的菩薩
說圓頓教法
以勸行大乘善法
教誡持無漏法化導
入人群行菩薩道

這時候不能慢慢來了,要很完全的法,大小乘法會合為一大乘,要趕快「勸行大乘善法」,要趕快即刻,不能等了。「教誡持無漏法」,去化導眾生。要誡,要趕快教,大家不要再懈怠墮落。法聽了就是漏掉,要不然就是懈怠,不肯受法,現在不可以了。所以「化導眾生,入人群行菩薩道」,這是很重要。

各位菩薩,學佛真的要很積極。時間已經是來不及了,時間,我只能一直向前走,無法回頭來看大家,到底有沒有跟上來?各人,要跟隨的人,是要各人跟隨,任何人都無法回頭去看。所以希望大家要殷勤精進,慎勿放逸,不要自己自我迷失,自己迷途不知返。如果這樣,辜負了覺父,就是辜負我們的真如本性。所以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Monday, February 22, 2016

【人間菩提】20160222 - 落實佛法不空過

【靜思妙蓮華】20160212 - 等待大機委付大乘 - 第761集



20160212《靜思妙蓮華》等待大機委付大乘(第761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初發弘誓大願修大乘行,於菩薩法殷勤持好樂心,迷子見覺父而更不認識,貧富隔室內外父子未會。」
⊙「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而忽自來,甚適我願,我雖年朽,猶故貪惜。」《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父年老邁,心常思念此子:眾生流轉生死,眾苦所逼,為大悲懷所痛。
⊙無由見之:雖欲救拔,無機不濟。
⊙今根緣成熟,有可度之機近在前,故云「而忽自來」。稱大悲心,故云「甚適我願」。
⊙我雖年朽,猶故貪惜:年已朽邁,一期化緣將訖,故言「我雖年朽」。且約示從燃燈受決,乃至兜率降神出家成道,是一期化事將畢。
⊙未見大機,法無委付,將來之徒,從誰得脫?為可度者,故言貪惜也。二父子相見譬竟。

【證嚴上人開示】

「初發弘誓大願修大乘行,於菩薩法殷勤持好樂心,迷子見覺父而更不認識,貧富隔室內外父子未會。」

初發弘誓大願
修大乘行
於菩薩法殷勤
持好樂心
迷子見覺父
而更不認識
貧富隔室
內外父子未會

「眾生無邊誓願度」,看到每一個人,我們都有想要如何來度他。法若聽入心裡,心念一起,看到人,我們就會知道,要如何去布善種子。這就是有心,聽法就是要用,就是看到人就知道,這是我們的福田,我們要趕緊將我們聽到的法,這顆種子要趕緊種下去,與人結一分好因,結一分好緣。這是聽經,人際關係,我們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我們時時在「初發弘誓願」,我們都要常常記得,當初我們發的這念心。

常常提醒大家,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道場,每一個人說的一句話,都是我們的法。我們若能用這樣寬大的心,來包容一切法,將一切法,用在廣大無邊眾生的心中,這樣才是真正的大乘行。

「於菩薩法殷勤」。我們還要時時,既然是發弘誓大願了,在修大乘行,我們一定都是在菩薩法中,我們要日日殷勤,「持好樂心」。法,我們要常常歡喜來接受,我們聽法之後,不是只有聽而已,真正要去做。

就像莫三比克,去年有四五位(志工)回來。他們回來時,每個人都背著一支「竹筒」,用紙做的紙筒,都這麼長、這麼大,裡面放的都是五毛錢銅板。他們就將這四五支的紙筒,這樣背來我面前,我就把它放在桌上,這一筒一筒的錢就這樣倒下去,劈里啪啦,很有分量。這些銅板一罐一罐,倒進米篩,也這樣滿起來了。我就問:「為什麼你們這麼重的東西,這樣背回來呢?」他們的表達就是說,他們有收到,師父的「(福慧)紅包」,他們希望明年他們所收到,那個(福慧)紅包的錢,那個五毛錢,是他們(莫三比克)的錢。

我聽了很感動,趕緊要他們(編按:隨師的常住師父)去算,這五毛、五毛,到底總共多少錢?結果算出來,(臺幣)一千多少?反正就是一千多元。我就說:「這些錢,我買下來。」這些錢當然是師父要換起來,這些錢就是要捐入功德會裡,這些銅皮板是師父換起來的,給他們的紅包,同樣是師父的錢給他們。所以今年你們要記得,莫三比克那幾千個銅板,應該有兩三千個銅板,所以能包進去要給他們的紅包。

其中有一個家庭,母親來了,兒子來了,女兒來了。這位母親告訴我:「師父,回來向您感恩。」她就說,指著她的女兒,就說:「安娜,您救她,讓我撿回一個女兒。」「是什麼事情呢?」就開始將安娜的故事,浮現出來了。

是一位很放蕩的女孩子,可以說是那個鄉村裡的流氓,女孩子耶!但是,因為慈濟,從南非慈濟人,慈蕾等等好幾位,與潘明水,第一次、第二次,這樣一而再,再而三,進到莫三比克,有幾次的帶動,將他們感化了。這個極壞的女孩子變成了很乖,她接受了佛法,接受了慈濟的法,知道「行孝行善不能等」。

再受到南非的菩薩,將她們自己過去的貧窮苦難,也是曾經有過,很不好的人生生活,現在變成了一位很快樂的志工,改變了她們。每一個都如慈母一樣,很慈悲,安娜看了很歡喜。告訴他們「心靈的財富」,南非的菩薩,告訴莫三比克的菩薩,告訴他們:「我們窮,我們也能很快富有起來。富有,不是錢多的富有,愛心就是富有。行善行孝,能夠用善來照顧我們的鄉親,這就是最富有的人。你能夠幫助人,就是最歡喜的事情。」

她聽到這個話,開始轉變她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要利益人,所以完全改變了。回去向母親道歉,回去向阿嬤懺悔。因為她很氣母親,在她小時候將她丟給阿嬤養。她對阿嬤有感恩心,但是也很壞,內心有感恩,卻是形態很不好。所以改變過來之後,懺悔,向母親道歉,去度她的母親,度她的弟弟,所以母親和弟弟都被她度來了。

那個弟弟很聰明,弟弟會說英文,他就進去網路,從我們大愛臺的(網路)平臺,每天都吸收到,「靜思晨語」、「人間菩提」。由他負責,每個星期就在教堂裡,師父說的法,他用心說,如何讓人人聽得得進去,心中能夠受法。慈濟宗門,就是教人如何做慈濟,他們說要建立一個心靈的農場。

其中有一位志工,也是聽得很高興,他說:「我有一塊土地,這塊土地,我願意提供出來,用很便宜的價錢租給你們,一年兩千元。」他們的兩千元,和我們的兩千元一樣,所以很大片的土地,一年兩千元,志工大家同意將它租下來。租這片土地,就是要學南非(志工),他們種的菜能夠供應給孤兒,供應給需要有貧困人,有剩下的,賣了就作為基金。

所以說,在菩薩法要殷勤,持好樂之心。他們做得很高興,他們說,如果在教堂,就是分享靜思法脈;他們如果去「心靈農場」,他們說這叫做走入慈濟宗門。他們如果在做事,就說是在慈濟宗門,在聽法,他們就說是在靜思法脈。多麼聰明智慧啊!所以,這實在是「持好樂心」,做得大家很高興。

要認真啊!要不然我們也會迷失。我們最近《法華經》,那位窮子已經,明明入父親的城中,也來到室外,也看到父親在裡面,但是還不認識,就如「迷子見覺父,而更不認識」。雖然在旁邊,也不一定願意那麼發心,同樣的道理。

所以「貧富隔室,內外父子未會」。隔一個室,一個門而已,孩子在門外,雖然看見父親,這樣害怕,趕緊跑走。這是我們前面的(經)文,孩子不識父親,卻是父親看見孩子的身影,他「見子便識,心大歡喜」。「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這是前面的經文。

時富長者
於師子座
見子便識
心大歡喜
即作是念
我財物庫藏
今有所付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很高興,既然找這麼久的孩子,孩子的身影已經讓我看到了,我安心了,原來孩子還在,我安心了。孩子,總是能夠趕緊,將他叫回來,因為我的財物庫藏,現在已經有辦法,付託給孩子了。這是前面(經文)的意思。

下面這段(經文)說,「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而忽自來,甚適我願,我雖年朽,猶故貪惜。」

我常思念此子
無由見之
而忽自來
甚適我願
我雖年朽
猶故貪惜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說出了父親的心聲。雖然父子分離那麼久了,但是,當父親的心,還是念念不忘他的孩子,所以說「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一直在找,幾十年了,還找不到。

父年老邁
心常思念此子
眾生流轉生死
眾苦所逼
為大悲懷所痛

父已經年邁了,父親也已經年紀大了。心還是「常念此子」,常常掛念這位孩子。就是譬喻「眾生流轉生死,眾苦所逼,為大悲懷所痛」。

這是父親想到這些眾生,想到這些孩子,想到這些眾生,在六道,或是四生,四生六道,這樣在生死輪轉,佛陀就是悲憫,大慈悲憫心,心痛不捨。

「無由見之」,就是遇不到。因為地獄、天堂沒有佛法,唯有人間有佛法,但是芸芸眾生這麼多,佛陀來人間的時間才八十年,眾生要遇到,實在也不容易,何況能投機聽法,更是困難,所以,「無由見之」。

無由見之:
雖欲救拔
無機不濟

「雖欲救拔,無機不濟」,沒有對機,無法救拔他。這是佛的內心,明知眾生的苦難,卻是很悲懷,但是找不到機會可救濟。

不過,現在的經文所說,那位流浪的孩子,慢慢已經接近了,「而忽自來,甚適我願」。

今根緣成熟
有可度之機近在前
故云「而忽自來」
稱大悲心
故云「甚適我願」

父已經找孩子找這麼久了,在這個地方停歇著,孩子竟然出現了,這就是開始滿我的願。這是表示譬喻,現在的根緣成熟,有可度的機(緣) ,也已經接近了。也譬喻,一直法來洗練他,應機逗教,從「阿含」、「方等」、「般若」,一直到「法華」會,機緣慢慢成熟了,所以慢慢接近在面前,故,所以說「而忽自來」。

看,須菩提他們已經,這樣起來,在佛的面前,開始要啟開他的心,所以就是看到已經到達了,「稱大悲心」,已經開始能安心了。所以「稱大悲心」。他的願開始已經要成熟了,佛的願要成熟了,因為眾生的大根機,已經是發出來了,所以「稱大悲心」,「故(云)甚適我願」。所以那段文說「甚適我願」,找孩子這麼多個十年,已經看到他的身影了,現在已經很接近了,這樣我已經這個願能圓滿了。「我雖年朽,猶故貪惜」。

我雖年朽
猶故貪惜:
年已朽邁
一期化緣將訖
故言「我雖年朽」
且約示從燃燈受決
乃至兜率降神
出家成道
是一期化事將畢

年紀愈大,愈是擔心。擔心什麼呢?一期化緣將盡了。佛陀講《法華經》時,也是七十多歲了,也知道年齡已經接近了,將要化度眾生的因緣,也將要圓滿了,所以叫做「化緣將訖」。「化緣」,快要到了,年齡與度眾生的緣快要到了。就是快要盡了,因為人生有這個身體,能面對芸芸眾生,眾生有緣,佛就開始說話,眾生接受,法就入心。年齡也有盡頭,佛陀的壽命是八十,講《法華經》,也已經七十多了,所以他自己也會擔心,「化緣將訖」,快到了,所以會常常想,年紀這麼大了。故言「我雖年朽」,年紀這麼大了。

就表示從「燃燈佛受決」,釋迦佛是從燃燈佛的時代,為他授記,授記說,「你將來成佛,名為釋迦牟尼,你的世界是在娑婆世界,壽命多久……。」這就是在燃燈佛時,你所受化的時間有多久,己經在燃燈佛的時代,這樣為他授記了。不斷在人間,與人間結緣,一直到因緣成熟,下兜率,降皇宮,在這輩子「八相成道」,那就開始長大,修行,修苦行,覺悟之後度眾生,這叫做一期的「化緣」。在這個人間來化度眾生,因緣就差不多要盡了,所以叫做「一期化事將畢」。在教化眾生的因緣,也差不多了。

但是,一直年邁了,還「未見大機,法無委付,將來之徒,從誰得脫?」「為可度者」,所以叫做「貪惜」。

未見大機
法無委付
將來之徒
從誰得脫?
為可度者
故言貪惜也
二父子相見譬竟

到了佛陀年邁時,還未找到大根機的人。雖然這些弟子,還有十大弟子,各有優點,但是,雖然是各有優點,不過,還無法啟發他們的大機,他們的發心,所以「未見大機」,法無所付。

這一定要有,願意投入人群中,而不受人群所影響,這樣的人,還找不到。法,「無所委付」。「將來之徒」,未來的眾生,誰能度脫他們呢?所以,「為可度者」,誰能度他們?誰能讓他們解脫呢?所以,因為這樣,叫做「貪惜」,還是心念不完,缺少這個人,願意來承擔入人群中。

現在的煩惱完全斷除,願意發大心入人群,而不受人群的人事物所影響,退轉道心,還沒有這樣的人,所以他還很擔心。「貪惜」,就是要找此人,還找不到,很珍惜這個機緣,但是這個機緣還未到。

所以「二父子相見(譬竟)」。這就是譬喻,父子已經相見了,但是孩子還不認識父親,父親認識孩子。這種譬喻,法是很深,故事是淺淺的而已。這段時間,大家若用心去體會,人人法就入心了。是不是能用這樣,來將自己的心啟大機,發大願?請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Friday, February 19,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211 - 恆伺子機今日機來 - 第760集




20160211《靜思妙蓮華》恆伺子機今日機來(第760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佛為一大事因緣,恆伺子機;今機來稱慈懷,子雖不識父,父卻識子,事與願諧而歡喜。於法中起大悲,明拔除大苦;法中明大慈與樂,故大歡喜。」
⊙「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見子便識:喻佛本懷教化眾生,唯以一大乘為心念。見曾發大心者,即能識為佛子,知是往昔結緣眾生。
⊙佛恆常尋機伺緣,度眾生因緣,慈悲等觀,視如一子,今見機緣成熟,如見子來,稱暢慈懷,是故心大歡喜。
⊙今有可度機發,故言而忽自來。彌大悲心,故言甚適我願
⊙曠劫所修,證大菩提,未見大機,不妄與人,法無委付。
⊙今明與樂,故言歡喜。今日機來,稱心如意,暢大慈心懷。
⊙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因見子適願,昔見眾生退大之後,馳騁四方以求衣食,傭賃展轉常欲與財,無機不得。
⊙見眾生退大取小,貧里求食,資生艱難,常欲與財,無機不得。
⊙今日機來,一乘大法有所傳授,稱大慈心,故言庫藏有付。

【證嚴上人開示】

「佛為一大事因緣,恆伺子機;今機來稱慈懷,子雖不識父,父卻識子,事與願諧而歡喜。於法中起大悲,明拔除大苦;法中明大慈與樂,故大歡喜。」

佛為一大事因緣
恆伺子機
今機來稱慈懷
子雖不識父
父卻識子
事與願諧而歡喜
於法中起大悲
明拔除大苦
法中明大慈與樂
故大歡喜

我們知道佛陀慈悲,視眾生如一子。經文中譬喻父與子,其實「父」就是指佛,「子」就是指,所有的眾生是佛的弟子。我們若能很清楚,我們就能瞭解佛陀大慈悲,於眾生都平等觀。

一大事因緣,時時來人間,在眾生界,無不都是要來教化眾生,期待眾生能夠徹底瞭解,要承擔佛法,能夠發大心、立大願,承擔法脈,這樣往前前進,度化眾生;期待將這個法,能找到有緣人,這所以稱為一大事因緣。

「恆伺子機」。能得到有緣的人,有這樣的機會,能夠法很投機、能夠很瞭解,這樣的人。這是生生世世,佛都在度有緣人。

「今機來稱慈懷,子雖不識父」。這時候他看到了,已經開始發心了。這些眾生凡夫,迷茫顛倒,在五道四生中輪轉不休,漸漸漸漸,這個心,開始已經接近佛法來,所以好像看到了,所以叫做「今機來」,現在看到這個機會來了,有這個根機、因緣,已經靠近過來了。所以「稱慈懷」,就像父親看到孩子的身影一樣,內心,慈父之心,一直起了歡喜心。

就像父親一輩子找孩子,好幾十年,孩子流浪在外面,不識,不認得父親了,父親卻是還認得孩子,所以,看到這個身影,就開始很高興,因為他一直的心願,就是心願他的孩子,能接近回來。與佛陀的心願一樣,期待弟子的心,能慢慢體會法的(契)機,這個機與法能接近。所以,我的孩子到了,意思就是說,這個根機開始要啟發了。

所以「事與願諧」,與願望開始要接合,和諧了,所以,「而歡喜」,因為這樣,根與法,若能會合起來,這就是讓佛最歡喜的事情。

「於法中起大悲」。於法中起大悲,常常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人與人之間,不只是菩薩叫做「同體大悲」,其實佛要教我們的就是,人人都要有「同體大悲」,所以我們常常說「與天地共生息」,我們要有到這樣的程度。這就是與天地共一體,天地風調雨順,大地平安,大地平安,就是眾生平安。

我們人若沒有同體大悲──你的苦,就是我的痛;如果沒有這樣的心態,我們學佛,就是無法體會佛的心懷。

佛,他的心懷,道理是一。所以我們過去也常常說,佛佛道同,只要覺性會合,道理就是這樣。我們這時候就是道理還未很透徹,我們都還是在「學地」,我們還要學。而修行的規律是這樣,這樣的規律,在現在的凡夫要受規律,就是這麼困難,那種起心動念,心無法定下來,若這樣,我們就與道理無法會合。

所以,「於法中起大悲」,這「同體大悲」,就是表示「拔除大苦」。眾生六道輪迴,四生六道,或者是四生五道這樣在輪轉,好不容易已經發心修行了,修行的過程中,幾十年的時間,也受很多身心的折磨。修苦行,也要控制他的心,僧團裡也有困擾人的六群比丘,他們的心也要很堅定。所以這種,「於法中起大悲,明拔除大苦」,修行的過程也是要掙扎過。

「法中明大慈與樂」。就是在法中讓他能夠更加瞭解,要擴大心,入人群中,讓大家能幸福、快樂,這是大歡喜。希望弟子能與大地共生息,與眾生為一體,這稱為「大悲」;希望人人起大慈,讓眾生都能得幸福平安,大小乾坤都能平安,這就是需要佛法。佛法需要我們大家,就是佛弟子要有責任,為天下淨化人心,才有辦法安定天地。這是佛法要來救世人間,這是佛陀的心懷。

前面我們說,「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

時富長者
於師子座
見子便識
心大歡喜
即作是念
我財物庫藏
今有所付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父在師子座已經看到孩子了,「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我的財產有傳了。這表示佛陀看到,小機已經轉為大機了,佛法有傳了,有人願意發心,正法有傳了。下面看「見子便識」。

見子便識:
喻佛本懷教化眾生
唯以一大乘為心念
見曾發大心者
即能識為佛子
知是往昔結緣眾生

譬喻「佛本懷教化眾生,唯以一大乘為心念」。佛陀從成佛的剎那間,心與天地、宇宙會合起來,那種心境,就是這個心懷,希望這個心境,能夠讓人人瞭解。因為佛陀相信人人,都有成佛的機緣,所以他的心懷中,要教化眾生的,就是唯一大乘的這念心。所以他在《法華經》,就是「會三歸一」,將三乘法合為一乘菩薩道,這就是佛陀的心懷。

見,看到「曾發大心者,即能識為佛子」。看見開始發大心,這樣的人,他就覺得這是真正的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這是真正的佛子。因為知道以往,往昔結緣的眾生,在現在能夠發大心,發心要來傳承法脈,這不只是今生此世,這是往昔,往昔就是很久很久之前,生生世世以來,佛陀尋尋覓覓,這樣一直找,希望能找出大根機的人,生生都是這樣在教化。

我們知道人間的時間很短,要造就一個人能夠成佛,不容易。所以就要生生世世,這樣尋尋覓覓,就是要找出了能來接受大法,要將這個法一直傳,傳到彌勒成佛,繼續再下去,要用很長久的時間來磨練,與天地宇宙合一的這種覺性。所以,發現到了,這種覺性已經開始發現了,「心大歡喜」。

佛恆常尋機伺緣
度眾生因緣
慈悲等觀
視如一子
今見機緣成熟
如見子來
稱暢慈懷
是故心大歡喜

「佛恆常尋機伺緣」,就是尋尋覓覓,在等待這個根機的人,能夠接近來,度眾生。他就是這樣不斷尋找,找出這樣的根機,有這樣的因緣,不斷培養這樣的因緣、這樣根機的人。這種「慈悲等觀,視如一子」,佛陀對所有的眾生,都當作一子。看看羅睺羅,在僧團中修行,在僧團中生活一律平等。同樣的道理,佛陀對弟子都是一樣,只是等待根機、因緣成熟的人,能將法再傳下去。

「今見機緣成熟,如見子來,稱暢慈懷」。看到機緣成熟,有這個根機能與法一直接近,這樣接近大法的人,所以他如父親見到孩子一般,「稱暢慈懷」,很歡喜,「是故心大歡喜」。

現在已經有可度之機發了,能真正體會入心的根機,開始了,所以「忽自來」。忽然間,這個孩子已經忽然間出現了。

今有可度機發
故言而忽自來
彌大悲心
故言甚適我願

就如舍利弗,在這麼多人當中,他開始發心,這也是忽然間出現。現在的須菩提(等)四位,也開始忽然間也體悟了。這是一件讓佛陀很歡喜,覺得同體的大悲心,以天地間為一體,這種大悲心,已經一一開始,開始已經同體合而為一了,這種的心,所以「甚適我願」。我的希望就是這樣,希望人人合和互協,希望人人的心志共一,這就是最歡喜的事,叫做「甚適我願」。

「曠劫所修,證大菩提」。

曠劫所修
證大菩提
未見大機
不妄與人
法無委付

「曠劫」,這時就說了,不是今生此世,那是已經很久很久了,「曠劫」是無邊際,以前那時候的時間開始,就是一直在尋覓,能夠修大行、發大心、證大菩提,這樣的人。這就是佛陀一直一直要找的,很久很久了。

「未見大機,不妄與人」。若還未看到大根機成熟,不能隨便付託給人。所以我們前面<譬喻品>,這樣的人「不可為說」,那樣的人「不可為說」,就是機還未很成熟,不可為說。還未透徹菩提用心,長久的心,無法通過考驗,這種的人還是「不可為說」。所以,因為還沒看到,他的大根機真正發現出來,還沒有,所以「不妄與人」,不能這樣輕易就傳下去。如果傳錯人,那就很麻煩了。所以,法,他要付託,實在是很困難。「法無委付」,若沒有大根機,沒有可以委託的人。

今明與樂
故言歡喜
今日機來
稱心如意
暢大慈心懷

「今明與樂」。現在已經看到了,歡喜了,大機,心開了,「今日機來」,今天已經看到願意接受,這大根機,入法的中心,願意擴大他的心胸,教化眾生,願意擴大他的悲懷,來救度眾生,這樣的根機,今天看到了,已來了。「稱心如意,暢大慈心懷」。佛陀的慈心本懷,已經暢通了,要不然佛陀那念心很擔心。現在已經看到大機出現了,佛陀的心開始歡喜了。

「我財物庫藏」,有所付託,有人能傳,意思就是說法有人傳了,「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

即作是念
我財物庫藏
今有所付:
因見子適願
昔見眾生退大之後
馳騁四方以求衣食
傭賃展轉常欲與財
無機不得

就是看到孩子了,已經「適願」,就是讓我的願圓滿了。我看到大機的弟子,開始要發心的弟子,我的願圓滿了。因為《法華經》,是佛陀最後的說法,所以看到這四五位開始願意,後面會緊接著一直來。只要有人願意發心,發大心的弟子就愈來愈多。「因見子適願」,看到孩子,就滿他的願了。

「昔見眾生退大之後,馳騁四方」。過去本來就是發大心的人,後來又退轉了,退轉之後,「馳騁四方」,就是四生五道等等,這樣在輪轉。所以,修行不是現在發心之後,就都很安全了;發心之後,我們還有退轉的機會很多。心若沒有顧好,真的也是「傭賃展轉」,要求衣食,就很困難。

所以說,人生要把握機會。那時候看到這位貧窮子,想要幫助他都沒有機會。同樣的道理,所以佛看到眾生這樣「退大取小」,心很痛。

見眾生退大取小
貧里求食
資生艱難
常欲與財
無機不得

大心退掉了,還願意回去凡夫心,真的是很擔心。他再退回去是,「貧里求食,資生艱難」,「常欲與財」,常常想要讓他更富有,但是「無機不得」,沒這個機緣,也無法得到。

今日機來
一乘大法
有所傳授
稱大慈心
故言庫藏有付

「今日機來,一乘大法,有所傳授」,現在這個根機開始發了,開始能夠傳授了,所以「稱大慈心,故言庫藏有付」。

各位菩薩,真的是既發菩薩心,我們就不要再退失。佛陀為眾生尋尋覓覓,一直在找,要找出大根機的人,發大心是這麼困難,我們的根機能與佛心相契合,這樣才能「稱佛心意」。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Thursday, February 18, 2016

【人間菩提】20160218 以愛弭怨暖人間 Coming Together to Relieve Suffering with Love





以愛弭怨暖人間
Coming Together to Relieve Suffering with Love

人禍荼毒無處逃
氣候不調災愈烈
安奉大體志承擔
以愛弭怨暖人間

2/6南台灣地震,造成116人往生,台南殯儀館緊急調來冰櫃,為了讓工作人員順利存­放大體,慈濟志工趕工做木梯。秉持愛與善,不分海內外,慈濟人呼籲大家為受災民眾盡心­力,曾經受助的敘利亞學童,也反轉手心響應行動。證嚴上人在今天(2/18)的志工早­會開示,許多人用心付出,四方八達匯集點點滴滴的愛心,令人感動,也感恩慈濟志工,發­揮人間菩薩的精神,持續關懷受災鄉親。

慈濟志工定期關懷土耳其境內敘利亞難民,也啟發滿納海學校受助學童的愛心,大家發揮竹­筒歲月的精神,累積善款,幫助敘利亞同胞和土耳其人,這次美濃地震,孩子們也發心付出­。

對的事,做就對了,慈濟人一直都在。地震造成116人罹難,台南殯儀館緊急調來冰櫃存­放大體,冰櫃離地超過一公尺,為了體貼工作人員,慈濟志工連夜趕工,協助製作木梯。

匯聚更多愛的力量,花蓮慈濟醫院醫療志工,也準備了南瓜湯麵,與民眾結一份好緣,一起­為台南的受災鄉親募心募愛。

【靜思妙蓮華】20160210 - 無常苦空真空妙有 - 第759集



20160210《靜思妙蓮華》無常苦空真空妙有(第759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凡夫不解世間法無常,更不能知世間亦空幻,更不能解世間亦妙有,真空妙有深埋泥蓮中。」
⊙「若久住此,或見逼迫,強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時富長者於師子座:是長者見子處。如來法身,居第一義空無畏,佛於大眾中說法,泰然無畏之德,覺境明照根機。

【證嚴上人開示】

「凡夫不解世間法無常,更不能知世間亦空幻,更不能解世間亦妙有,真空妙有深埋泥蓮中。」

凡夫不解
世間法無常
更不能知
世間亦空幻
更不能解
世間亦妙有
真空妙有
深埋泥蓮中

大家每天都是這樣在生活,凡夫啊,「凡夫不解世間法無常」,每天都是這樣過,「無常」這二字,到底有多少時間,浮現在我們心頭呢?「無常」到底是什麼東西?它是一個名稱,但是,這個道理不論是什麼時刻,讓我們感覺到的時候,那就是苦。人生苦不堪,大家遇到苦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叫做無常啊!

現在若說「九二一(大地震)」,有的人會覺得:「知道,有聽過。」就是這樣輕輕地描述過去,好像這件事與我們也沒有關係。若是住在那裡的人,在中部,就覺得很嚴重,「對啊,那叫做無常,無常忽然間發生,整座山如剝下皮來」。

有的人因為「九二一」之後,身受重傷,有的瞬間身體不俱全,也人天永隔了。想到那時候,有投入在那個地方,再想起來,唉呀!可怕啊!

那一天,我們在精舍,也感覺到地震很劇烈。稍晚一點,那邊的電話打進來,我問:「有怎樣嗎?」「有啊!」一項一項一直報出來了。「去看了嗎?」「有,已經開始起動了,大家在準備早點了,有人已經在現場膚慰。」「慈濟人平安嗎?」「有的人房子也是一樣,也是倒了。」「人呢?」「人平安。」

事後我聽到大家在描述,某某師姊,某某師兄,他們的房子……等等,但是這麼多天都沒有回去看。我就問:「你這樣,都沒有回去整理嗎?」「現在要怎麼整理呢?自己兩隻手,一家子才幾個人,扶不起來了,不如趕緊去做現在救濟的事情。」

像這樣,聽到、看到,人間菩薩也有受到災難的,受到災難時,自己還是「菩薩者勇」,毅力,放下自己,他就投入人群去了。愈是看到比他更嚴重的,人有損失的,有的一家子好幾個(受傷),他就會覺得:我還很好,反正每天救災,不必擔心要煮三餐,我們要煮給人家吃,要去膚慰人,每天都是這麼忙。

讓我最震撼的,那就是春治(臺中慈濟委員鄧春治),每次接到她的電話,就告訴我:「師父,我們花蓮慈濟醫院,能提供屍袋嗎?裝屍體的袋子。」我說:「要多少?」「能五百個嗎?」這是第一通電話。趕緊與醫院聯絡,趧緊即刻寄下去。再晚一點,沒多久,就又電話來了,「師父,能再寄一千個過來嗎?」一千個袋。「五百個,已經通知寄出去了呢!」是啊,還需要,再一千個。「對不對啊?」「對啊!趕快喔!」趕快聯絡再一千。又沒有多久,電話又來了,「師父,能再寄一千個下來嗎?」「真的那麼嚴重嗎?」愈聽愈怕啊!裝屍體的袋子二千五百個,這樣,三次寄下去。

近中午時,電話就來了,還是同樣是春治,她就說:「師父,有辦法調冰櫃嗎?天氣很熱,大家很擔心,挖出來的(屍體),已經有的發臭了。」要去哪裡調冰櫃呢?想到了,李宗吉居士他是做海運,他有貨櫃,貨櫃裡也需要有冰櫃。所以趕緊打電話跟他說,能找兩個,拜託你借,在你們的行業裡。他接到電話就說:「師父,您不用擔心,這我來處理,我去找。」果然調來兩個冰櫃,貨櫃,這樣調借下去了。

到埔里時,真的這樣,一具一具裝在屍袋裡,有的身體不俱全的,裝進去已經發臭的,就趕緊搬進冰櫃裡,一層一層一直疊、一直疊上去。聽他們在描述,慈誠隊很勇敢,除了去幫助搬進屍體,搬進冰櫃裡,四十分鐘、三十分鐘後,還要進去裡面將他們翻一次,再翻一次。因為一直疊著,這樣也會悶住,也都會爛掉,所以他們就這樣,一次一次去翻。

甚至連兵營,阿兵哥都已經受驚了,軍營拜託慈濟人:「能到軍營為我們,那些年輕的阿兵哥,稍微膚慰他們一下嗎?大家已經心理生起恐懼了。」我們的醫院也是,第一天就趕緊,派醫師、護士,搭直升機,直接、直接到了東勢去。這都是在一九九九年,所發生的事情,真的實在是,驚心動魄,「九二一」。所以現在到了中部,能看到五十多間,慈濟援建的學校。

這就是在一個無常的發生,動用這麼多人。能夠看見菩薩的身影,甚至人力,大家的力量,人多,集合起來,那分愛心的力量,真的是平時看不到的。菩薩無所求的付出,忘記了自己,只有救災的方向,大家往那個地方走去,那種的投入,實在是,現在再回想起來,感動人的事情很多。

所以,人間,凡夫很快就會忘記,事不關己,什麼都很快就忘記。自己若有去參加時,記憶很深。這就是我們人間,「凡夫不解世間法無常」。天地之間的法,看不到,但是無常的法在天地間發生。

最近都一直說「四大不調」,地震、水災、風災、火災,在全球不時在發生。離它遠的人,覺得沒什麼事,卻是我們若能對大地關心,時時關懷天下事,每一天看氣象報告,颱風,颱風的方向要往哪裡走?開始就要很擔心,很關心。這種與天地共生息,若有這樣在關心,天地間的事情與我們息息相關,這叫做菩薩。

所以我們的心,不要常常縮小在自己而已,獨善其身,天地之間,就無法產生菩薩,有了無常,誰去幫助呢?所以一定要知道,要知道無常的道理,我們能夠去付出幫助人,這是很有福的人。無常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還能善解、放下、投入去付出,這樣的日子,很快就好過。

這樣又有人,「更不能知世間亦空幻」。只是執著,感覺修行這麼辛苦,這麼無聊,好像以為今年來修行,明年就要成佛了。不是這樣,是無央數劫,不斷要累積因緣。我們明知是空幻,卻還是在執著,我自己想要什麼呢?我們投入人群,又不受污染,這就是看得開空幻。我們若對「空幻」的道理,很透徹瞭解,我們第一就不會執著我們自己,決定我們的道心,穩定我們的道心,身體力行。因為人世間一切皆空,還有「我」想要什麼呢?能夠把握當下,做就對了。

凡夫就是不知,「更不能解,世間亦妙有」。世間妙有,因為人人本具佛性,因為道理是永恆的,雖然是看不見的道理,我們用心來體會,這道理是這麼的豐富。

我們要知道,很多很多無常也是「妙有」,「妙有」中,它的道理會合起來,有善惡,這全都是很充足的道理。我們若能靜下心來,好好來想,我們能悠遊在法海中,我們哪有無聊呢?不會無聊,不會寂寞。靜下來,我們好好想,有事情時,趕緊去做,這就是踏實的人生。

「真空妙有」,蓮花在污泥,污泥中埋藏著這種的種子在,卻是偏偏我們只看到污泥,沒有將這個種子發揮,它能,蓮花莊嚴污泥。娑婆世界,菩薩來莊嚴人間,不就是這樣嗎?卻是我們人無法去體會到,所以希望大家要用心。

就如貧窮子不斷流浪,很不容易來到父親所住的城裡,好不容易才有這個因緣,卻是自己放蕩的心,還不知道這間房子是他的,還在外面這樣探頭窺看。看到裡面那麼莊嚴,那麼威風,「這好像不是我能夠去乞討,我能夠謀生的地方。」所以開始就要走了。「不如往至貧里」,不如再回去,再回到貧窮的地方,大家這樣生活,想要吃飯,我就去乞討,想要穿衣服,就去乞討,去撿,撿衣服來穿,就這樣過日子,就「肆力有地,衣食易得」,這樣比較好過生活。

就如修行者,「我想要修行,但是這個道理我無法接受,我無法體會,所以我沒興趣。」就退失道心,與那位貧窮子一樣。富有的家財,他不知道那他也有分,所以他就害怕,「或見逼迫」,說不定會強迫叫我做什麼,所以這樣他就開始想要離開了。

所以前面那段經文這樣說,「若久住此,或見逼迫,強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

若久住此
或見逼迫
強使我作
作是念已
疾走而去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是前面的文,下面再接下來就說,「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

時富長者
於師子座
見子便識
心大歡喜
即作是念
我財物庫藏
今有所付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位父親在裡面,看到孩子的身形,看到了,他一下子就能認出。雖然孩子從小離開,再回來時已經年紀長大了,早邁入老年時,但是做父親的,心心念念,念他的孩子,看到那個身影,他一下子就認出,那是就我的孩子。所以他很高興,這些財物,有人可傳了,趕緊要叫人找這個孩子來。

時富長者
於師子座:
是長者見子處
如來法身
居第一義空無畏
佛於大眾中說法
泰然無畏之德
覺境明照根機

看,「時富長者於師子座」。就是這個師子座,就是如來法身,如來的真如本性。不只是釋迦佛,其實我們自己真如本性存在。但是以事來解釋就是說,佛陀他的覺性敏銳,知道我這些弟子,他們的根機到底是多少,從小根機的人,開始談「有」說「空」,從「阿含」一直「方等」、一直「般若」,來到這裡,要將「三乘歸一」這個時刻,佛陀知道弟子的心會害怕,不敢接受。過去是獨善其身,現在是要付託給他們,度眾生,行菩薩道,所以宣說《法華經》。

《法華經》就是從聲聞、緣覺,來匯集菩薩道。這些聲聞、緣覺,他們自己聽到會怕——我過去是獨善其身,我過去就是修我自己的行,盼望不要再來人間受苦。「苦集滅道」很不容易,我用很多工夫,我才開始滅除「苦」的原因,才能將「集」的道理都清楚了。我現在已經將「苦」、「集」都滅掉,這些道理的過程,我已經修過來了。現在我專心修行在這個道,讓我自己可以不再來人間。但是,佛陀要我們現在去瞭解,這個「妙有」。「妙有」我知道,知道有這個種子在,但是要我在污泥中,再去重新長出蓮花,不受污泥染著,這實在是對我來說,好像是一項很困難的事情。

佛陀瞭解了,瞭解他的弟子就是這樣,覺得,度眾生是菩薩的事,與他無關。就如那位貧窮子在逃避一樣。這時候,看到這位貧窮子,已經慢慢接近了,佛陀發現到弟子,已經有懺悔的心,弟子已經從內心告白了,開始歡喜了,現在要再傳下去的法,已經有人能傳了。所以前面說,「心大歡喜。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所以很歡喜。

「佛於大眾中說法,泰然無畏之德」。那個德性,那個覺悟的境界明照,已經看透了弟子的根機,開始,已經接近了,大根機的時刻了。所以父親歡喜,財產要傳,也有希望了。

所以,各位,我們學佛真的要用心。我在看這些經文,自己說,自己歡喜,覺得《法華經》的法,與過去的「阿含」與「方等」、「般若」,這些道理瞭解之後,會合在這《法華經》之中,從<序品>而<方便品>,而<譬喻品>,一直到現在,要讓我們信解時,我們就要用很虔誠的心信解。不要聽法聽久了就疲倦,覺得這些與我無關。

因為是與你無關,你才會這麼疲倦。若與你有關,你會覺得這個法好像很好用,在我們的人生道上,哪怕我們已經接近老年時,也完全整個生命的活力,都提起來,慧命增長起來了。應該聽法要有法喜的心,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人間菩提】20160217 - 天地不調需調心 Bringing Peace to the World by Giving with Love





天地不調需調心 
Bringing Peace to the World by Giving with Love 

天地不調調心地 
人心調順壽命增 
陪伴互愛慰心靈 
精進人生不停歇 

在台南維冠大樓倒塌意外中活下來的曹女士,失去了先生孩子,卻沒有失去有愛的心,在同­事及慈濟志工陪伴下,照著先生的約定,以樹葬方式向他們告別,讓愛延伸;在馬來西亞的­慈濟志工吳秀梅,發願要招募百萬好菩薩,雖然她在去年六月因病往生,這份愛,先生替她­繼續完成。證嚴上人在今天(02/17)志工早會開示,人生苦難偏多,無常瞬間,社會­要祥和,人心一定要平和起來,愛的能量要伸延出去。

住在馬來西亞的慈濟志工吳秀梅,走入菜市場向人傳善法募好心,希望能招募到百萬菩薩。­在去年六月,吳秀梅雖然因病往生,先生在法親的關懷鼓勵下,也走入人群,要完成妻子的­心願。

台南維冠大樓倒塌意外,造成上百人傷亡,在災難中活下來的曹女士,仍在住院中,而任職­的壽險公司同事及慈濟志工幫助她,照著先生生前的約定,為離世的先生及孩子舉行樹葬。

愛的教育,花蓮慈大附中的老師,透過課程讓學生認識地震及防災的重要。孩子們也在課堂­中,以虔誠的心念祈福,為台南受災的民眾,付出愛與關懷。

Wednesday, February 17,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209 - 不受大化 不含萬德 - 第758集



20160209《靜思妙蓮華》不受大化不含萬德(第758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證嚴上人開示】
『大乘實法,非小乘得益之處;竊念力不堪,小機不受大化;自認無分,非我等所能領受;不如向小法二乘,空有隨心。』

佛陀告訴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具有真如本性。但是,我們常常疏忽了自己也能成佛,常常在修行的過程中放棄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們要常常自我警惕!

第一,要常常記得真如本性自我即得,不必向外追求。只是我們長久的時間被煩惱塵勞埋覆了,佛陀來人間要引導我們一分一分去除無明,真如本性一分一分現前。他用法水不斷來為我們洗滌,讓我們在法水中浸潤著,不會受到無明風稍微一吹,塵埃就到處飛揚。我們卻是在學的半途中,覺得已經擦過了,清掃乾淨了,怎麼灰塵又有了呢?也不知道那個髒污,是因為周圍的灰塵,外面的土堆沒清理,所以從外面飛來的髒污;我們沒有去瞭解。

不只是外面還有髒污,在外面遙遠的地方還有沙漠。這是佛陀用方法教化。例如聲聞,他就教導他,『你這樣擦,用水擦,擦乾淨』。再進一步讓他知道『外面那些髒污也要清除』,這就如教化緣覺。又再說,遙遠的地方還有沙漠,那些沙漠若能用水去滋潤,讓土濕潤,播下種子,它也能變成一片綠洲,這就是菩薩道。

我們人人只會除小我的煩惱,不知心外的塵沙,更不知道外面的沙漠,這就是我們在凡夫地,只是局限在自我的範圍。所以說,『大乘實法,非小乘得益之處』。這就是譬喻貧窮子,對自己很輕視,不知道原來自己也是這間房子的主人,只是自己心門還打不開,還沒辦法入大室,所以『非小乘得益之處』。

『竊念力不堪,小機不受大化』。就像修行者自己這樣想,感覺力不堪。『要我修大乘行,要我行菩薩道,這我哪有辦法?人生苦短,我自己修行都還不知如何修,如何得,自己不知道到底有得或沒有得?要叫我去度眾生,我沒辦法。』自己覺得不堪接受這種去救度眾生的責任,所以自己不敢承擔。這是自己懈怠,所以『不受大化』,不願意承擔責任的人。

『自認無分,非我等所能領受』。好像佛陀在向大家說法,說到大乘法時,他認為這是佛在向大乘菩薩說話,這與我無關。這就像我們小根小智之人,覺得:『若要我去領眾,要我去度眾生,這樣我不如向小乘法。』這種『不如向小法二乘,空有隨心』,看是要向『空』法思考,一切皆空,斷盡眾生攀緣,就不會再和人間有緣的交纏,這輩子了斷,這樣就不必再來受生了。這都是自己畫一個很小的格局,自己走不出這個框。

常常一句話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人人都有,只要你打開心門。就像我們人,兩隻眼睛雖小,只要睜開,看一看,這個視覺竟然能看到那麼高的天空,看到那麼廣的大地。由此可知,我們的真如本性,心眼藏在真如裡,我們有很開闊的智慧,與佛陀一樣和宇宙天體合一,這是人人本具,偏偏我們就是這樣瞇著眼睛,看得低低的,看得矮矮的,很狹小。要不然,打開你的心胸,心包太虛,與天體宇宙合一,哪有什麼困難?這是人人本來就具有。

所以我們對自己應該要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對佛法才能深入。佛陀這樣用心為我們,教育我們,我們就要很用心地接受。

前面經文說,『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不如往至貧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

那位貧窮子在門邊窺看,感覺上,屋裡的人很威嚴,所以不敢接近,而作此念:不如往至貧里。不如再到那個貧困的土地,再回到過去的生活。

回去那種貧困、無拘束,不受人束縛的地方,回到過去的生活,不就是還在小乘之中嗎?回去不就是還在聲聞、緣覺嗎?再回去不就是在這種因緣果報,不就是在假空的法,在那裡繞?

⊙貧里:喻但空諦理,不含萬德,或喻二乘之行獨善自了,無化他之功德,非如來藏,故言不如往至。

這就是譬喻『但空諦理』,光是在『空諦』的道理,『空』或者『有』的道理中,『不含萬德』,自己認為自已沒能力,所以像這樣的小乘修行人,沒有行善,沒有修慧。這譬喻二乘行的人,只懂得獨善其身,就沒有化他的功德,不願意入人群去度人,所以『非如來藏』。

應該這些修行者還未發現『如來藏』,所以還是在真如本性之外,還有一段距離。這個距離差在哪裡呢?欠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行菩薩道、入人群中,他就是這一段沒有接近。

從凡夫的起點一直走,好不容易走到緣覺,瞭解一切道理了,只欠缺菩薩道這一段。這段路若再走過來,那就是『如來藏』,就與我們的真如本性會合了。所以,就是這段路走不出去,『不如往至貧里』,不如再回去。

⊙肆力有地:喻進修有方,偏空稱於小智,不受大法。

『肆力有地』。這樣就能用我的力量去努力。這就是譬喻『進修有方,偏空稱於小智』,就是這樣原地踏步,又回去小智,不受大法。

⊙肆力:勤苦身心,用力修道。有地:是依止生長聖道之處。

這種『肆力』,『勤苦身心,用力修道』。他甘願去做這些事情,不願真正入人群中去。『有地』,就是『依止生長聖道』的地方。佛所說的這個地方,我瞭解,我願意在這個地方繼續用功,卻是不願意受大法。甘願繼續在這個小乘的範圍,繼續佛陀所教化的聖道,在這裡原地踏步。

⊙衣食易得:偏空稱於小智,依此小智,得有餘涅槃。善行名衣,慧行名食。小果福慧皆易求之,故言衣食易得。

所以說,願意在偏空小乘,『依此小智,得有餘涅槃』。我們若修小乘法,我們的智慧打不開,智慧還是那麼窄,只局限在自己的範圍這樣轉,這叫做小智。『得有餘涅槃』,因為人有生、老,終歸必死,所以他甘願守在獨善其身,這叫做『有餘涅槃』;就是斷了小小的煩惱,不是完全塵沙惑都斷除。

同樣也是在修行,修的是善行。是什麼善行呢?獨善其身的善行。用這樣獨善其身的善行,作為我們的衣服。慧就是修小智,瞭解『生老病死』,瞭解『苦集滅道』,知道這些事情,世間無常,這種的智慧,只是知道至此而已。這就是道糧,他的道糧就是這樣。所以,『小果福慧皆易求之』,小果的福慧比較好求,因此他甘願『不如往至貧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這樣好像簡單多了。這是貧窮子。

接下來經文再說,『若久住此,或見逼迫,強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

已經知道這裡是這麼威嚴的地方,不是我可以求衣食的地方,若是再停留下去,『若久住此,或見逼迫』,說不定被人抓到,驅使我在這裡勞作,說不定做我不想做的事情。所以,想到這樣就很害怕,『疾走而去』,趕緊離開。

『若久住此』,就是說,若是從初發心行大乘道,經無量劫,這叫做『久住』。

⊙如是從初發心行大乘道,經無量劫,故云久住。

我們不知從何時開始,就已經有發心。你們過去若沒有發心,這輩子不會那麼剛好遇到佛法,這輩子不會再發大心想要修行,接近佛法,這必定是過去已經很久以前就有發心了。所以,初發心行大乘道,才有這個因緣,從初一直到現在,所經歷的時間應該是很久,所以叫做『久住』。

⊙我本厭怖生死,若修大乘必入生死,廣學萬行,故言或見逼迫。我本樂小,而今令我發大乘心,是為強使我作。

『或見逼迫,強使我作』。那就是說自己,『我本厭怖生死』。本來我們要修行,就知道生死很痛苦,人生苦短,我們好不容易能發心進來,開始知道如何滅掉『苦』,如何滅掉來生不由自己,因此我們才要修行。所以,本來我們是這樣想,我開始發心時,就是為了厭生死輪迴,『若修大乘必入生死』,我若再修大乘行,就要再入生死。

因為修大乘行就是要度眾生,生生世世再來人間,這就要很大的功夫,才能入人群不受人群污染,來去自如,這就要『廣學萬行』,不得不去學很多的法。所以,『我本樂小,而今令我發大乘心,是為強使我作』。我本來只是要斷生死而已,現在佛要我們修菩薩道,修行者到這裡就開始起了懼怕的心,以為強迫他做。『作是念已,疾走而去』,因此有這個心念。

⊙見父力勢,怖悔走去者,喻此退失大乘心之人。作是念已,捨大取小,故言疾走。

這就如那位貧窮子,看到這位大長者的勢力這麼大。因為周圍有很多人圍繞,他覺得這個人很威風,威勢力大,所以他看了會怕。很害怕,也很後悔,怎麼會來到這個地方?因此就趕緊想要離開。

這就是譬喻退失大乘心的人。我們本來修行,稱為學佛,卻忘了『學佛』就是要學得能夠作佛。卻是我們看了就怕。『捨大取小,故言疾走』。捨大取小,我們人就是這樣,修行就只當『自了漢』,修小乘,認為獨善其身就好了,這樣我能夠了生死。

我們知道,了生死是往哪裡去嗎?每個人都有生有死,這輩子雖然修行修得好,沒有與人結惡緣,這是很好,但是帶去來世,塵沙無明惑還在,所以來到人間就是在人群中,萬一外面的境界來誘引,同樣再受到污染,還是一念無明起,同樣會再去造業。所以,我們若能現在就開始,在人群中不斷一直練,人群中不論什麼樣的聲音,什麼樣的面容,什麼樣的事情來到我們心裡,我們都不會受它影響,道心堅定,一心付出,不受眾生的聲色、人事等等困擾我們的心,我們若能到這樣,道心才叫做堅定。

堅定的道心,我們這輩子若完成之後,這個種子就很堅固,來生就是有願;有願的來生,叫做『乘願再來』。所以,『安住不動,堅固道心』,在這輩子我們就要能做得到,這樣才能說『乘願再來』,因為再來的人生是有目標的。


所以各位,學佛,我們要學在真實,從內心將大乘法入心來,不要再回歸向小乘,這樣我們才是真修行者,才是真學佛者。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Tuesday, February 16, 2016

【人間菩提】20160216 - 天涯之愛遍溫情 Pooling Together Everyone's Love to Help the Quake Survivors in Taiwan





天涯之愛遍溫情 
Pooling Together Everyone's Love to Help the Quake Survivors in Taiwan 

天涯之愛若比鄰 
同體之悲虔祝禱 
貧富一心善無量 
分秒精進持四修 

美濃地震過後,全球慈濟志工隨即啟動關懷,要為受災的台南鄉親募心募愛,不論是菲律賓­、非洲莫三比克或是美國,人人不分種族國家,都希望能為災民奉獻心力。而在倒塌的維冠­大樓中,獲救的八歲小女孩林素琴,也在15號順利出院,救難人員也特地帶來約定好的思­樂冰,希望膚慰她受到驚嚇的心靈。

美濃地震後,從倒塌的維冠大樓,獲救的八歲小女孩林素琴,在15號與救災人員見面,救­難人員也帶來約定好的思樂冰,感謝她勇敢的活下來,也鼓勵她要堅強面對治療。

遠在非洲莫三比克的慈濟志工,即使環境艱困,但看見台南這一波的災害,人人都願意捐出­點滴,讓愛繼續滾動。

災後心靈重建依舊是條漫長的路,除了台灣慈濟志工的無私陪伴,全球各地的志工,更不分­種族國界,希望用愛,為台南受災鄉親盡一分心。

【靜思妙蓮華】20160208 - 無疑無怖信解解脫 - 第757集



20160208《靜思妙蓮華》無疑無怖信解解脫(第757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由於癡迷無有智慧,半覺不知不安疑怖,由有疑怖不生信解,信解不深不求解脫。」
⊙「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不如往至貧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竊作是念:機中潛藏理性,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或深埋泥蓮中善種子,冥頑中竊作是念。
⊙此或是王,或是王等:謂波旬,乃魔王。今聞法說,尚疑魔作,況昔日乎。
⊙所說法相,二乘不解,小智薄德,雖身在法中,猶未曾見聞,便謂是魔,或魔徒輩。
⊙且如今開三顯一之時,舍利弗尚自狐疑:將非魔作佛,嬈亂我心耶?況復初成道時,設用大擬施小教,能不疑佛為魔?
⊙非我傭力得物之處:大乘法報,非是小乘得益之處,故云非我傭力得物之處。喻小機不能受大化也。
⊙貧里:喻但空諦理,不含萬德,或喻「四見」。「常樂我淨」之四顛倒,稱為「四見」之境。
⊙二乘之行只為自了,無化他之功德。
⊙肆力有地:喻偏空,稱於小智,或喻四見,稱於世智。
⊙地:是依止生長聖道之處。肆力:勤苦身心,用力修道。
⊙衣食易得:衣喻行、福行,食喻慧行。衣食易得,喻能得有餘涅槃,無漏衣食,或喻能得世間味禪。

【證嚴上人開示】

「由於癡迷無有智慧,半覺不知不安疑怖,由有疑怖不生信解,信解不深不求解脫。」

由於癡迷無有智慧
半覺不知不安疑怖
由有疑怖不生信解
信解不深不求解脫

我們要常常自問自己,我們已經是學佛了,也是在聽法,聽法,我們到底有很精進嗎?若是很精進,我們就能知道,凡夫本來就是癡迷,我們就是不甘願當癡迷的凡夫,所以我們才想要來修行。要修行,我們就要專心一志,真正要有信解。若沒有信解,我們的信心不深,常常都在半疑信中,這樣我們學佛,實在是徒然,白費的,枉費了人生時間。

在經典中有一段這樣的故事,那就是一位年輕人,他就是聽經,聽到人生,要跳脫人生很困難,人生想要解脫很困難,即使聽佛法,要能夠體會佛法,深心信解更難。就譬喻,譬喻如一塊木柴,木柴中間破一個洞,在大海中這樣漂浮,一隻盲眼龜在大海中游啊游,抬起頭來,正好鑽進木孔。這位年輕人他就想要試驗看看,木柴一直浮動,他的身體在水中一直游,大半天,光是要鑽入孔出來,就是鑽不出來。「原來,要得遇人身、適遇佛法,是這麼困難啊!所以我應該要趕緊即刻精進。」就這樣,這位年輕人,就這樣出家了,成為一位菩薩僧。雖然他是出家了,卻是樂於入人群中去,回來就是聽法,出去就是說法。這是在一段經文裡面的,一個小故事。

不過,開始學佛都是「急功」,希望看看能不能,現在我開始修行,我就能很有成就感。佛經一直一直提醒我們,是無數劫以來(不斷修行)。而一劫是多久的時間呢?長時間,這個長時間是無法數計的時間。(從人壽十歲),一百年增一歲,增到人壽八萬四千歲,(再從)八萬四千歲開始,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人壽十歲;一增、一減為一小劫。想想看,光是一小劫,就這樣這麼多,無法去算數的年。而修行要經過了數十劫、要很長久的時間,無量數劫,才有辦法真正到達成佛;若要成佛,就是要那麼久。

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到底過去修了多久?我們也不知。總是不斷不斷乘著佛法,這樣一直傳下去就對了,總有一天,我們自己「上求下化」,向下一直結廣大善緣,向上不斷追求,佛法要入心。

在佛法中,還是「半覺不知」,自然心就會不安,無法安住心來,真正聽到佛法,還會疑怖。所以,既然安住在裡面,我們就要一心,不要有疑,一定要生出信解來。至少我們佛學佛,我們不會再造業,至少我們學佛,我們是行一切善,斷一切惡緣,所以我們應該要生出信解,不要「由有疑怖,不生信解」。

應該我們要趕緊即刻,要生出信解,信解要深,我們要求得解脫。不要不求解脫,要求得解脫。要解脫,什麼時候能夠解脫?每天我們都可以。每天都與人結好緣,布施、利行、愛語、同事,這樣每天都是平安過,每天歡喜心,這都叫做解脫。解脫了煩惱,增加了福緣,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用很簡單的生活在佛法中。

所以前面的經文說,「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

窮子見父
有大力勢
即懷恐怖
悔來至此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像這樣,已經流浪在外面,好不容易才開始,接近了父親的本家來,站在門外,看到裡面,他自己會害怕,所以「懷恐怖」。覺得這個這麼有勢力,主人這麼有勢力,氣這麼旺,自己會害怕。「悔來至此」,後悔怎麼走到這裡?心不安。

下面經文再說,「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不如往至貧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

竊作是念
此或是王
或是王等
非我傭力
得物之處
不如往至貧里
肆力有地
衣食易得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看了,令人很慨嘆!來到富有的家庭中,反而害怕,寧願想再回去,回去那個貧窮的地方;就是無佛法等等,甘願要再去當凡夫。這真的是,人間都是這樣。

竊作是念:
機中潛藏理性
升則飛騰於
宇宙之間
隱則潛伏於
波濤之內
或深埋泥蓮中
善種子
冥頑中竊作是念

看,「竊作是念」,這意思就是說,「機中潛藏理性」,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這樣深藏埋覆著。

真如的本性,就是理性,它應該「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這是多麼強而有力。「或深埋泥蓮中善種子,冥頑中竊作是念」,這是多麼強而有力,其實它被隱藏著。假如能讓它真如這樣啟發起來,就如釋迦牟尼佛覺悟了,他的心、腦、觀念,與天地宇宙而合一,大覺慧海在那個地方啟開了,所以與天地宇宙合一,這不就是有辦法,上到天地宇宙間了,「飛騰(於)宇宙之間」,真如本性與天地宇宙,合一起來了。

隱起來時,汪洋大海中,「潛伏於波濤之內」。潛伏著,無形無蹤,風若起,浪就很大,它的力量也有那麼大。這就是表達出了,我們人人本具有這個真如,但是被埋覆。所以,被埋覆在哪裡呢?「或深埋泥蓮中」的,「善種子」,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冥頑中」,還是讓無明這樣,一層一層埋覆著,明明看到佛法了,卻是「竊作是念」,還是隱覆著那分無明在,生起這念懷疑的心。

「此或是王,或是王等」。譬喻懷疑這個王,是魔王,波旬就是叫做魔王。學佛者(二乘人)聽到佛陀說,「人人能成佛」,自己還有懷疑,不太敢相信,「真的能成佛嗎?這到底是佛說的,還是魔王化身來說話呢?」就如那位貧窮子在門外看到,「這是不是國王,很有大勢力,我萬一被懷疑,是不是會將我抓起來?」與此相同的道理,所以以為是魔王。

此或是王
或是王等:
謂波旬乃魔王
今聞法說
尚疑魔作
況昔日乎

現在「今聞法說,尚疑魔作佛」,就懷疑,現在須菩提,已經隨佛這麼久了,但是他拿這樣來譬喻,他們在修小乘法時,若聽到大乘法,他們也是同樣有懷疑。

所以就是說很多的法,也用譬喻來說話,佛陀已經這麼用心說法相。法本來無相,能將法用形相來譬喻,用因緣果報,有形有相,這樣拿來說法,讓大家了解這個道理。但是「二乘不解」。

所說法相
二乘不解
小智薄德
雖身在法中
猶未曾見聞
便謂是魔
或魔徒輩

佛陀要說,已經過去說那麼多,說「有」談「空」,現在要告訴你們「空」中有「妙有」,回歸真如本性就能成佛。但是,小智之人、二乘,不能了解。小智之人薄德,因為缺乏修行,所以就沒有德,所以無法了解。「雖身在法中,猶未曾見聞」,每天都在聽法,但是有聽和沒聽一樣,這樣所以無法起信解心,將佛法懷疑當作是魔。

二乘之人的根機就是,守在自己的小乘,獨善其身;小智之人,沒有那個福德,不想要來接受。所以,雖然在佛法中,與沒有聽到、沒有看到一樣;聽到、看到,自己也會起恐懼、煩惱的心。這就是業障,有「業」來障礙他的心,這就是煩惱覆蔽。

煩惱之力也很大,上也能騰至空中宇宙上去,有時候興風作浪起來,也是如波濤一般。其實,污泥中是含著,蓮花的善種子,卻是無明、惡,也是那麼大的力。

且如今
開三顯一之時
舍利弗尚自狐疑:
將非魔作佛
嬈亂我心耶
況復初成道時
設用大擬施小教
能不疑佛為魔

「今」就是現在。佛陀開始講法,四十多年已經過去了,現在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那就是「開三顯一」,已經沒有聲聞乘,沒有緣覺。其實小乘、中乘,歸納就是一大乘而已;沒有小乘、中乘,其實,小、中歸納為一,所以「開三顯一」。

過去是聲聞、緣覺、菩薩,現在收回來,人人皆是菩薩。這時候就是舍利弗,他還有懷疑,「是嗎?這是佛說的嗎?不是我心中的魔,這樣來擾亂我嗎?真的是佛說的嗎?不是魔來現身作佛嗎?是不是魔現相來擾亂我的心呢?」連舍利弗智慧第一,聽到《法華經》,人人可成佛,人人都是菩薩,他心中都懷疑了。

「況復初成道時」。佛陀初成道那時候,希望人人能與佛一樣,能夠體會到這個境界,不過,佛陀觀機,眾生是無法體會。所以,「設用」,「用大擬施小教」,用大法這樣轉變成,適應眾生根機,投眾生所能接受的教法,這樣施用小教。舍利弗這麼有智慧的人,都無法體會,「這樣真的人人都能成佛?我們有辦法嗎?」這就是懷疑。舍利弗都會這樣想了,何況現在的四位,他用「窮子」來譬喻,看到室內這位大長者,還有周圍圍繞著的人,所以他也會起懷疑。

所以「非我傭力得物之處」。自己認為,這不是我的力量有辦法做得到,這不是我能夠謀生的地方。

非我傭力
得物之處:
大乘法報
非是小乘得益之處
故云
非我傭力得物之處
喻小機
不能受大化也

所以這就是大乘法,法報身。大長者的德相與佛的德相,就是那麼的莊嚴。佛陀是已經修了多麼久,無央數劫,他所得到的這個法,是這麼豐富,很富有,現在人間,身相莊嚴,這叫做「法報身」。「非(是)小乘得益之處」,這不是小乘者能有辦法得到的,所以,「故(云)非我傭力,得物之處」。這譬喻小機無法受大化,小根機的人沒辦法。

所以,「不如往至貧里」,還是要再回到貧里的地方,貧困的地方,還是願意再這樣過著,流浪的境界。

譬喻空諦之理,「不含萬德」,一切皆空。最近一直告訴大家,(二乘行者認為),既然都是「空」了,我就不要與眾生結緣,才不會因緣再牽絆我,「萬般帶不去」,又是業的因緣再牽引來。所以他們守在「空」理之中,所以「不含萬德」。

貧里:
喻但空諦理
不含萬德
或喻「四見」
「常樂我淨」
之四顛倒
稱為「四見」之境

因為不在人群中造福人群,沒有與眾生結緣,所以就「不含」,就沒有修萬德,這個善就沒有造。

「或譬喻四見」,很多的見解,就是「常樂我淨」,這種執常、執樂、執我、執淨,這種「四見」是顛倒。你無法力行菩薩道,起了顛倒心,以為這樣小小的解脫,就能永遠解脫嗎?不是。我們要解脫,佛陀告訴我們是大涅槃,不是生死的涅槃,是要大涅槃。但是小乘之人就是執於,只要不與人結緣、攀緣,這樣而已,所以,二乘,有「四見」之境。

二乘之行
只為自了
無化他之功德

「二乘之行只為自了」,自己(當)「自了漢」,所以「無化他之功德」。就是我們修小乘法,無法體會大乘法。

肆力有地:
喻偏空
稱於小智
或喻四見
稱於世智

所以「肆力有地」。若再回到貧窮的地方,隨我做,什麼都做得出來,都可以,沒有人拘束著。這是譬喻偏空小智,或者是「四見」,這種稱為是世智。光是有世智辯聰,無法真正得到佛的真理。

地:
是依止生長
聖道之處
肆力:
勤苦身心
用力修道

「地」是依止生長聖道的地方。「肆力」就是勤苦身心,用力去修道。只願意這樣而已,所以「衣食易得」,以為是這樣比較快,這就是我們人間顛倒。

衣食易得:
衣喻行、福行
食喻慧行
衣食易得
喻能得有餘涅槃
無漏衣食
或喻能得
世間味禪

顛倒的人生。我們要趕緊向前進,這種譬喻修福、修慧,我們一定要趕緊身體力行,要不然光是得到有餘涅槃,那是無漏,我們應該所要得的就是,「無漏」,無漏的智慧,有餘涅槃,所以我們必定要用心,不要貪著在,這種小乘的範圍。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Monday, February 15, 2016

【人間菩提】20160215 - 夢醒覺悟達三理 Waking from Dreams to See the Truth of Life





夢醒覺悟達三理 
Waking from Dreams to See the Truth of Life 

時間流轉永不息 
空間承載世幻化 
悲歡離合在人間 
法入心行證菩提




台南維冠大樓階段搜救任務告一段落,回顧救援過程,搜救人員盡心搶救;慈濟志工和來自­社會的愛心人士,陪伴家屬度過恐慌害怕時間,今天(2/15)志工早會,證嚴上人開示­,社會人士、團體的無私付出,看見大家已經慢慢把心門打開,以行動付出。

台南八天的搜救工作告一段落,慈濟志工送來福慧紅包,感恩搜救人員盡心盡力的搶救;搜­救人員也特別感謝慈濟志工,無私的付出,讓他們能無後顧之憂投入救援。

美濃地震後,慈濟志工啟動安心家訪計畫,進行訪視關懷,尤其特別關心住在古厝,經濟弱­勢的住戶,即使找不到住戶,志工依舊不放棄。

災後重建,雖然還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但志工一步一腳印,用愛鋪路,付出行動,陪伴台­南鄉親度過這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