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30,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922 - 如來甘露唯一無二 - 第920集



20160922《靜思妙蓮華》如來甘露唯一無二 (第920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法本一相味機緣不同,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教法之諦理唯一無二。」
⊙天之津液,下所潤萬物也。
⊙露:覆慮物也。陽氣勝,則散爲雨露,和氣津凝爲露。
⊙「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於佛智慧,如海一滴。我雨法雨,充滿世間。」《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一味之法,隨力修行。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如來之教法,譬如甘露法味。教法之諦理趣向,唯一無二,故名一味。
⊙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如來說法,一相一味。」能所授受,稟受滋潤滋茂之因。法本一味,契心立願。隨量小大,修之不同,故有差別。
⊙一味之法,隨力修行:法味本一,隨其智力,修習奉行。循眾生心,應所知量,故云隨力修行。
⊙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重舉前譬,以釋各得法益。
⊙以佛之教法譬之雲雨,眾生之機類譬之草木。佛法之雨,雖為一味,然隨眾生之種類,而滋生各自之智性。
⊙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重舉前譬,以釋各得法益。
⊙以佛之教法譬之雲雨,眾生之機類譬之草木。佛法之雨,雖為一味,然隨眾生之種類,而滋生各自之智性。
⊙因而治惑,稱為藥草,此中雖有三草二木之差別,然木為二而少,草為三而多,故廢少而取多。
⊙又此品所明三草中之中草,正為聲聞緣覺之二乘,故舉藥草而兼他。
⊙如彼叢林,藥草諸樹:樹木聚集叢生,喻諸法雨潤。
⊙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隨根受道,漸漸增茂。

【證嚴上人開示】
「法本一相味機緣不同,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教法之諦理唯一無二。」

法本一相味
機緣不同
如來之教法
譬雨甘露
教法之諦理
唯一無二

法本來就是一相一味,真實法,只是根機不同,所接受的法,隨他們的根機大小來接受。就如我們日常,在用的湯、水、茶,或者是咖啡,或者是……很多種,凡是湯湯水水無不都是,來源是淡而無味的清水,而清水是來自於天地。於天,密雲彌布,下雨,或者是從大地的濕氣,若有太陽,濕氣就結成了雲,雲又是密集,氣流若又會合,水就又降下來。這就是一種循環,天地之間,這就是道理。所以,法就是理,道理回歸其實是一,水譬如水,只是一相一味。所以「機緣不同」,是應大家所喜愛的,同樣是水在那裡,要調什麼樣的味道,就應大家所需要,道理都一樣。

「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如來的教法是適應我們眾生的根機,眾生的根機都是不整齊,就如機緣不同,為了適應機緣,佛陀他的真理教法,總是永遠不變。在這宇宙大空間裡,有這樣的輪轉、輪迴,這種大地的濕氣再恢復,到天空的雲層裡,再成雨落下,這是天地的奇妙,佛法一樣。而

所以甘露,甘露味,那就是天之津液,它能潤濕大地萬物。這是一種譬喻。

天之津液
下所潤萬物也

甘露,就像在天空凝聚起來的液,津液。為了天下萬物所需要,很乾燥,很乾枯,在旱時,它就是天液,不是大雨,那就是濕氣,這叫做「天之(津)液」。同樣的,沒有下雨時,一個晚上,長夜過後,一早來看,大地就比較濕了,樹葉就有水氣,有水珠,這都叫做露,那個水珠就是露,它能潮濕大地,不是下雨,卻是它能潤濕大地。

正乾時,有這種的濕氣凝聚起來,灰塵不會漫天飛,所以,露就是覆慮萬物,對萬物是一種保護。

露:
覆慮物也
陽氣勝
則散爲雨露
和氣津凝爲露

所以「陽氣勝」,則散為雨露,和氣津凝為露。陽氣若較高,就將水分結集起來,如雲一樣,凝聚在雲層裡。陽氣就沒有陰,沒有氣流,但是它濕氣在天上的雲層裡,這樣就是到了夜晚時,自然就如露水來潤濕大地,這種「和氣津凝為露」,這是調和大地,很和氣,雖然沒有下雨,但是濕氣、水分集中在天空。夜晚、黃昏時,大地就慢慢涼爽,雲層的濕氣就慢慢散開,慢慢散開,這種濕氣,就這樣慢慢在不知覺中,它就已經來潤濕大地。

同樣的道理,所以「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大的就是雨,很微細微細的濕氣凝聚為露珠,這個露水能潤濕大地,這要看我們大地與氣流的因緣。所以「教法之諦理唯一無二」。教法諦理只有一項,那就是水性,就是潮濕、滋潤的水性,「唯一無二」,不論你在哪裡,同樣能接受到法。

就如印尼,在雅加達有一間習經院(編按:奴魯亞.伊曼習經院),我們幫助他,所以,哈比教長,他非常感恩慈濟,希望這些習經院的孩子,都能瞭解慈濟的精神,將「靜思語」,每天一句,教他們中文,教育他們做人的道理。

看到一位,在二0一一年,已經在習經院學了很多,也學到如何耕田,也學到如何播種,之後,已經三十歲了,看到他的村裡,有很多年幼的孩子,家長無法教育,他就趕緊,第一,學哈比長老的精神;第二,就是學慈濟,「竹筒歲月」。將他所瞭解的「靜思語」,如何教學,如何將這個道理入心,身體力行去幫助他的鄉親。

就這樣,在他的村裡,已經幼稚園蓋起來了,把孩子教得每一個孩子,都很有規矩。村裡的人,大家很感恩,大家樂捐來建一間學校,大家樂捐來維持這間學校,聘請老師等等。他就說,大家的付出若不夠,用他的薪水來補貼。(編按:穆迪在家鄉免費開設讀經班和幼稚園,並邀請村民以竹筒歲月精神一同護持幼稚園。)

這就是看到法,不分你是什麼宗教,只要有心,都是利益人群。不論是雨或是露,潤濕群生,能讓我們心地那個善的種子,受到滋潤,雨露滋潤,它能成長,它能去利益很多眾生。這都是法的延伸。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於佛智慧,如海一滴。我雨法雨,充滿世間。」

佛以此喻
方便開示
種種言辭
演說一法
於佛智慧
如海一滴
我雨法雨
充滿世間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這是前面的(經)文,也是同樣用法,來雨潤大地。佛陀的說法如海水一滴,一滴雨入海水,永遠匯入海水裡,永遠都不會乾。就如我們人人本具佛性,只要佛法點一下我們,啟發起來,法法自用,生生不息。

下面這段(經)文就說,「一味之法,隨力修行。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

一味之法
隨力修行
如彼叢林
藥草諸樹
隨其大小
漸增茂好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如來的教法,「譬如甘露法味」,就像甘露,「教法之啼諦理趣向,唯一無二」,那就是「一味」。

如來之教法
譬如甘露法味
教法之諦理趣向
唯一無二
故名一味

教法諦理,就是真理,它的趣向就是向大地潤濕眾生。其實不論到哪裡,全球任何一個地方,同樣都是「唯一無二」,那就是一味,清淨無染。

水的相是淡味,這淡的清水,應人人喜愛的口味,去調他所需要的。

法華經藥草喻品曰
如來說法一相一味
能所授受
稟受滋潤滋茂之因
法本一味契心立願
隨量小大修之不同
故有差別

同樣的道理,所以《法華經.藥草喻品》,在長行文說,「如來說法,一相一味,能所授受,稟受滋潤滋茂之因,法本一味,契心立願,隨量小大,修之不同,故有差別」。

這就是佛陀所說的法,就是這麼的清淨,沒有其他的滋味,但是能滋潤我們的慧命,讓我們的慧命成長,滋潤大地,讓大地萬物茂盛,就是一相一味的雨水。

所以「能所授受」。「能」就是能說法,「受」是大地,大地一切萬物,包括人類,包括人的內心,所受的是法,大地所要的是雨。所以,大地不能缺雨水,萬物不能缺雨水,人的心不能缺法水。所以,「能」、「所」,「能」是佛與法,「所」是眾生的心所接受的,這是「能」「所」。

「稟受滋潤滋茂之因」。不論是什麼東西,是人,人物,內心所需要的法,或者是大地一切植物,所需要滋潤,卉木叢林、五榖雜糧等等。所需要的就是「因」,隨種種的因而滋潤。

「法本一味,契心立願」。我們的因緣,我們自己的心,到底佛所說的法,我們的根機有啟發到嗎?佛陀的法是這麼平等,我們是用什麼樣的心,來接受法呢?是弘誓願的心,或是獨善其身的心呢?或者只是求福的心呢?要看我們自己的心態,這個「因」就是種子,你發什麼心,立什麼願。

所以「隨量小大,修之不同」,隨器量來接受,大小不同,「故有差別」。隨根機,看我們自己的心量如何來接受佛法。「修之不同,故有差別」。本來能、受,是相同,只是我們的量多少,要收進來的不同。

所以,一味之法,隨力修行:法味本一,隨其智力,修習奉行。循眾生心,應所知量,故云隨力修行。

一味之法
隨力修行:
法味本一
隨其智力
修習奉行
循眾生心
應所知量
故云隨力修行

同樣這一味法,隨我們的力量,所修的行是不同。「法味本一,隨其智力」,到底我們的智力有多少?法是這樣說,我們能吸收多少?我們智力的反應,瞭解的有多少?所以「隨其智力,修習奉行」。你若是能聽多少法,你願意受教奉行,你到底聽了哪一句,願意去身體力行,那就要看我們自己了。

所以「應所知量」。就是要修的人,所受的人,要受的人要如何修,看你的氣度,你的量如何來接受,「故云隨力修行」。

如彼叢林、
藥草、諸樹
隨其大小
漸增茂好:
重舉前譬
以釋各得法益

「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這就是重舉,重新再說之前的譬喻,就是解釋「各得法益」。

這段有叢林,有藥草、諸樹,隨它的大小,能一味之雨都普遍滋潤,這些藥草大小都能滋茂,有滋養、滋潤,茂盛起來。這就是「以佛之教法譬之雲雨」。「眾生之機類譬之草木」,眾生的根機譬喻為草木。「佛法之雨,雖為一味,然隨眾生之種類,而滋生各自之智性」。

以佛之教法
譬之雲雨
眾生之機類
譬之草木
佛法之雨
雖為一味
然隨眾生之種類
而滋生各自之智性

我們眾生的種類、大小根機,就隨他的種類、隨他的根機,這樣滋生各自智性。

「因而治惑,稱為藥草,此中雖有三草二木之差別,然木為二而少,草為三而多,故廢少而取多。」

因而治惑
稱為藥草
此中雖有
三草二木之差別
然木為二而少
草為三而多
故廢少而取多

就如我們的心有病,就要有法水如甘露,來讓我們的心地,這種的無明惑清除,最微細的這種惑也能夠去除,我們的煩惱、無明惑能夠去除,這叫做藥草。雨水滋潤藥草,讓它茂盛,它能治病,治無明。就是說塵沙在地上,若有濕潤,風吹了不會滿天飛,這就如藥草。

「此中雖有三草二木之差別,然木為二而少」。木,木比草來看,草當然是比樹多。「草為三而多,故廢少而取多」,其中就是因為草比樹多。芸芸眾生比菩薩還多,所以,法是盡量適應眾生的心,啟發眾生發大心、立大願,成菩薩,所以說,菩薩還是在十法界中,除佛之外,同樣還是叫眾生,就是還要再學。

又此品所明
三草中之中草
正為聲聞緣覺
之二乘
故舉藥草而兼他

「此品所明三草中之中草,正為聲聞緣覺之二乘」,這是中草,這二乘。所以「舉藥草而兼他」。藥草就有小草、中草,有大草,中草就是聲聞、緣覺;若是上草,就是發心的菩薩,開始初發心,發弘願,菩薩心的人。

所以「如彼叢林,藥草諸樹:樹木聚集叢生,喻諸法雨潤。」

如彼叢林
藥草諸樹:
樹木聚集叢生
喻諸法雨潤

這些樹木所聚集的地方,就是譬喻諸法雨來潤澤,這些大樹也是更需要雨來潤澤。

「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隨根受道,漸漸增茂。」

隨其大小
漸增茂好:
隨根受道
漸漸增茂

大樹、小樹,同樣都需要水,水分,水分隨它的大小需要去吸收,它能增長。「隨根受道」,隨他的根機去受道法。「漸漸增茂」,這就是我們用心用愛,要如何將法吸收入心。

我們若常常守在我個人,愛我自己所愛的,執我自己所需要的,若是這樣,我們的世間就會亂。我們若是發大心、立大願,我們吸收了法,變成聞法、說法、傳法,這樣一傳千百億,這就是如何來洗滌人心,讓人心淨化。這也就是要將法用心接受,愛的力量就是在一念心。

所以,我們要記著,「法本一相一味,機緣不同,如來之教法」,他的法如雨露。我們平時不知不覺,露水也在滋潤大地,若能這樣,我們就要時時很微細去多用心。

Thursday, September 29, 2016

【人間菩提】20160929 - 掌握生命價值觀 Bringing Value to Our Lives Through Seizing Time to Give





掌握生命價值觀 
Bringing Value to Our Lives Through Seizing Time to Give 

感念幕後英雄恩 
風雨送餐暖人心 
恆行眾善消災難 
把握時間利群生 

梅姬颱風橫掃全臺,導致381萬戶停電,600多根電線桿斷裂,2,200多處電線斷線或脫落。為了搶修復電,一部台電工程車,在前往苗栗頭屋山區的途中,翻落10公尺深的山谷,車上三名工程人員受到輕重傷,總統蔡英文前往醫院慰問傷者,更為所有在風雨中,冒險搶修的台電人員加油打氣。 

證嚴上人也提醒人們,要常懷感恩心。因為日常生活中,我們享受到的水、電、瓦斯,都是許多人堅守崗位,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才得來的。然而,人們卻因為得之容易,而視為理所當然;一旦受到影響,就怨聲載道,只在乎個人生活的便利性,卻忽略相關人員的血汗辛勞。 

另外,像警消、義消、交通警察、義警人員,以及清潔隊員等等,都是平日維續社會秩序的無名英雄,我們除了心懷感恩之外,更應起恭敬心,敬重他們的工作與辛勞。 

歷經梅姬颱風的狂風驟雨,全臺各地農作物損失嚴重,幸好並未傳出重大人員傷亡,有驚無險。然而接二連三的颱風,正是氣候異常的結果,也再次敲響警鐘,提醒人們戒慎虔誠,落實環境保護,愛護地球生態。否則,當人們肆無忌憚地消耗地球資源之後,我們能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環境? 

因此,證嚴上人再次語重心長的強調:「我們要好好地用心,要如何運用來一趟人生的價值觀,這是我們要及時把握,不要這樣的浪費時間。」尤其,看到臺灣南部發生重大災情,平安的人在感恩之餘,更應去關心受災鄉親,盡一己之力,協助受災鄉親早日恢復正常生活,這,才是臺灣最美麗的風景。

【靜思妙蓮華】20160921 - 說法平等一心無差 - 第919集



20160921《靜思妙蓮華》說法平等一心無差(第919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佛平等說能潤卉木藥草各異,如來功德智慧似大海廣無際,此喻種種演說如是說不能盡。」
⊙「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於佛智慧,如海一滴。我雨法雨,充滿世間。」《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此頌顯功德智慧如大海無邊際,以此喻種種演說如雨滴入海,正是前文「說不能盡」之意。
⊙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知一乘真實之法,名為實智。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名方便智。
⊙佛以草木喻諸眾生,而為方便開示迷者。佛所以說藥草喻品,是方便開示此一心無差,成差別法門。
⊙使用諸言辭,種種演說,聞者共明一法。謂諸佛菩薩,莫不循軌則真如之法,修之而成正覺。
⊙以種種言辭,包括前面方便品、譬喻品所說,都無非以種種分別,來演說一心無差別,緣起眾生差別之法。
⊙佛之性體,具足智慧,今說一法,如海一滴,永不乾涸。佛心智慧,亦如大海。
⊙我雨法雨,充滿世間:佛下法雨,充滿三界一切世間。世間:指十法界的有情世間。
⊙正覺世間,器世間,皆不出一心一味之法所含養,故曰充滿。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

【證嚴上人開示】
「佛平等說能潤卉木藥草各異,如來功德智慧似大海廣無際,此喻種種演說如是說不能盡。」

佛平等說
能潤卉木藥草各異
如來功德智慧
似大海廣無際
此喻種種演說
如是說不能盡

佛陀平等說法,大家要聽進去。佛陀從開始覺悟,第一個念頭,希望能將他內心的境界、所體會的道理,希望能讓大家知道,知道我們人人本具佛性,知道我們人人經過了因緣,複製煩惱,流落六道,這樣輪轉不休。有一個方法,能讓我們回歸真如本性,希望人人體會入心。

但是用心來思考,不是那麼容易,才會看眾生的根機、因緣,隨著眾生能接受的範圍,佛陀發揮他的智慧,將含藏著平等的大法,他就設法說給大家聽。

所以,我們這段《藥草喻品》,他就用雨,雨水來譬喻,雨水能潤澤天下萬物,不論是大樹、小草,它們所吸收的同樣都是水分,只是所吸收的量是多或少,量的大小就是在各人、各種類別的物質。同樣的道理,有的人根機很利,一聽,樣樣都瞭解,一聽就知道我應該付出,轉自己的心,就能利益無量的眾生。若是根機很小,他所受的法就少。

佛陀度眾生,貧富貴賤,都一樣是用平等心,因為人人平等,人人本具佛性,佛性是平等。平等的佛性,卻是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眾生與人生。

就如在莫三比克這個地方,當地的志工,位叫做寶拉。這位寶拉,她的生活本來就是很貧困。她的先生,是一位印度裔的富翁(奧瑪),財產超過億萬財產,所住的是很大的豪宅,一直到老年來時,孩子都長大了,成家了,開始就要和他分家。所以妻兒就這樣將財產分了,都離開了,這位富商奧瑪,他自己住在這間豪宅裡。

但是,有一天,油漆工來油漆他的房子,瞭解他家裡的環境,就這樣去會合一群匪徒,就來搶他,連這間房子都佔據,大家去分。奧瑪流落在外,不敢回去,也沒有力量可抵抗,就這樣去住在,伊斯蘭教所提供的,一間貧民窟裡。

又是什麼因緣?就和寶拉結婚了。莫三比克(人民)對他們,寶拉和奧瑪結婚,可能是年齡相差很多,尤其是種族的分歧,所以對他們很輕視,也很排斥。所以寶拉也不敢出門,就一直在貧民窟裡。

有一次,我們慈濟人,就是志工,岱霖帶著這群志工,就到他們這個地區來。他們也一樣用電腦,開始先播出我在說話(的影片),「普天三無」,人人平等愛。她就在那裡聽,經過志工再解釋、愛灑,用愛、用誠懇來招呼她,就這樣,她打開了她的心,她願意與志工一起走出去,開始去向人勸募,去訪貧,同樣去幫助人,她做得很高興。就這樣開始,她的人生完全改變,很積極投入志工團體。

這種轉一念就能幫助人,這就是受到法的滋潤。人能弘法,所以在莫三比克有這群志工,他們有組成愛灑團體,他們能用他們族群的語言,說得讓他們聽得懂。所以,法是平等,不分種族,不分語言體系,同樣一種法,什麼樣的語言體系,法是一樣的。二千多年前的佛陀,將這個法說出來,一直延續到現在,各種的語言,都是從這個法再傳出去。

所以,平等能潤。佛陀的法能潤澤,就如雨水潤澤大地,不論是高山的卉木,或者是平地的藥草等等,雖然不同,卻是人人都能,大小根機,接受大小不同的法。這就是「如來功德智慧,似大海廣無際」,與大海一樣。「此喻種種演說,如是說不能盡」。說很多的法,就像大海,水點點滴滴下來,如大海永遠都是那麼多的水。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聽。

所以前面的經文又是這樣說,「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

佛平等說
如一味雨
隨眾生性
所受不同
如彼草木
所稟各異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前面就是這樣重複告訴我們,佛陀的平等說法,隨著眾生的大小根機,所感受的,解說的,也各有不同。但是,不論如何的解釋,道理都是一樣,平等的道理。

再接下來這段(經)文這樣說,「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於佛智慧,如海一滴。我雨法雨,充滿世間。」

佛以此喻
方便開示
種種言辭
演說一法
於佛智慧
如海一滴
我雨法雨
充滿世間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這段(經)文是偈頌,承接過去的長行文。因為<藥草喻品>的道理,很重要,希望人人重複再重複,將此法很明朗的入我們的內心,所以再重複的偈頌,完全就是顯示「功德智慧」,顯示佛陀的功德,佛陀的智慧「如大海無邊際」。

此頌顯功德智慧
如大海無邊際
以此喻種種演說
如雨滴入海
正是前文:
說不能盡之意

佛陀他所說的「佛是覺悟者」,不是他自己讚歎自己,他是在描述覺悟者的功德智慧,如大海無邊際,這是很大的智慧。我們人人都有一個頭,一個頭而已,我們的頭腦的腦神經,你們知道有多少的細胞?無數計的細胞。佛陀同樣,和我們一樣,但是佛陀的智慧,運用他的腦細胞,他有辦法這樣歷劫長久以來,就是守護這一念心。這是不斷訓練,訓練他的腦細胞裡,能將所造作的一切,他的記憶,記憶永遠入心、入性;不只是入心,還要入性,這個性,就是佛性。所以累生累世不斷這樣累積,運用應身人間,所以「功德智慧,如大海無邊際」。

「以此喻種種演說」,用這樣的方法來譬喻,「如雨滴入海」。正是前文就是這樣說,「說不能盡之意」。因為佛陀的智慧很多,天空宇宙所蓋之下,所有的形形色色總的道理,沒有一樣佛不知道的。所以天下眾生,不論是人類、動物、植物,他要說的法,實在是很多,「說不能盡」。

佛的智慧如大海,那麼大、那麼廣,廣無邊際,難道只有大海那麼大嗎?不只。虛空遍法界,這個大空間、宇宙間,一切一切很多。

「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知一乘真實之法,名為實智。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名方便智。」

佛以此喻
方便開示:
知一乘真實之法
名為實智
了知三乘權化之法
名方便智

一乘真實法,就是平等的道理。「名為實智」,這就是真實的智慧。不是知識,不是「我知道,知道了!」不只是知道而已,智慧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真如本性,回歸到真如本性,一實之法,是從真如本性,所體會、瞭解、說出來的,這是實智。

佛陀四十多年間,不論是三乘、五乘法,無不都是應眾生的根機,瞭解眾生的根機,所以佛陀這樣施化,這樣來教化,這都是叫做方便法。「佛以草木喻諸眾生」,將草木譬喻眾生。

佛以草木喻諸眾生
而為方便開示迷者
佛所以說藥草喻品
是方便開示
此一心無差
成差別法門

大根機、小根機,眾生之多,所以譬喻為形形色色的草木。隨意走出去,外面的花花草草有幾種?我們也認識不完。所以說來,草木喻諸眾生,譬喻量很多,形形色色。佛陀說法,就是應這些根機來說法,所以「為方便開示迷者」。眾生都是迷、無明,無明的眾生,所以佛陀要來引導迷之眾生轉迷為悟,這是佛陀的一大事因緣。

眾生,天下眾生之多,眾生的根機參差不齊,實在是相差很多。但是,佛陀的愛心就是平等說,所以「佛(所)以說藥草喻品,是方便開示此一心無差」。佛陀對芸芸眾生,這麼多種的煩惱迷茫眾生,為他們開示說法的那一念心,是沒有差別,是平等,佛心是平等,視眾生如一子。但是,「成差別法(門)」。因為眾生根機就是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教法。

使用諸言辭
種種演說
聞者共明一法
謂諸佛菩薩
莫不循軌則
真如之法
修之而成正覺

「使用諸言辭,種種演說,聞者共明一法」。讓聽的人,隨他們的根機去接受、瞭解一個法。就是說「諸佛菩薩,莫不循軌則真如之法,修之而成正覺」。諸佛,過去、現在、未來佛,很多很多已覺悟的佛,及已經是在八地以上的菩薩,乃至十地圓滿妙覺的菩薩,同樣的,他們都莫不循規,循此軌道,就是菩提覺道,是真如之法。這是人人,覺悟的覺者,哪怕是在修菩薩行的人都要經過這樣的路,到達佛的境界。所以「修之而成正覺」。

以種種言辭
包括前面方便品
譬喻品所說
都無非以種種分別
來演說一心無差別
緣起眾生差別之法

「以種種言辭」,是包括前面的<方便品>及<譬喻品>所說的。「都無非以種種分別,來演說一心無差別,緣起於眾生的差別法。」

所以,<藥草喻品>是貫穿過去的,不論是<信解品>、<譬喻品>、<方便品>,這樣貫穿下來的法。包括<譬喻品>中,包括很多飛禽走獸等等,不同種類這樣來分別,用譬喻等等,「來演說一心無差別」。用這樣的「一心無差別」,佛陀的平等說,不論是<方便品>,不論是<譬喻品>、<信解品>等等,都是一心無差別。但是,緣,緣起於眾生的差別法,因為眾生各不相同,各人的因緣各有差別,根性也都有差別。

佛之性體
具足智慧
今說一法
如海一滴
永不乾涸
佛心智慧
亦如大海

「於佛智慧,如海一滴」。佛的性體,就是大覺悟者,「具足智慧」。「今說一法,如海一滴」,一滴水入大海,永無乾涸掉。「佛心智慧,亦如大海」。佛的心、佛的智慧與大海相同,如點滴的水入大海,永遠不會乾,這是佛智。

「我雨法雨,充滿世間」。佛陀他這樣說,「我雨法雨」,現在譬喻密雲彌布,雨就下來了,普天之下都能受潤。

我雨法雨
充滿世間:
佛下法雨
充滿三界一切世間
世間:
指十法界的
有情世間

「我雨法雨,充滿世間:佛下法雨,充滿三界一切世間」。「三界」,大家知道了,欲界、色界、無色界。世間,就是指「十法界有情世間」。法雨充滿了一切,就是我們眾生的心。欲心、色心或者是無形的思想,煩惱無明,都能得到法雨。

「正覺世間」,就是「器世間」,有形有物的東西,這不出一心一味之法所含養。我們所看得到的東西,無不含藏著他的道理成分在其中。所以,不論是什麼樣的東西,但是它的法就是這樣。「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

正覺世間
器世間
皆不出
一心一味之法
所含養
故曰充滿
所謂心包太虛
量周沙界是

佛陀希望我們將父母愛子的心,擴大至天下眾生如一子,這樣的父母心,就是佛的心。

人人要有這種愛無邊際,這就像雨,密雲普覆,哪一個地方需要雨水,在那個地方滋潤,這是佛陀的平等說。佛陀平等說,大地眾生受潤。我們人人的心若乾燥,心若乾涸,我們就沒有法了,所以要用法來滋潤我們的心地,佛法的種子,才能從我們的心地發芽,從小樹而到大樹,從小藥草而成大藥草,能應眾生的根機,眾生心的病態,而付出、傳法。這就是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6

【人間菩提】20160928 - 建立信心啟大愛 Inspiring Love in More People for a Better World





建立信心啟大愛 
Inspiring Love in More People for a Better World 

業力牽引災頻傳 
建立信心廣招生 
竹筒點滴聚善念 
愛心啟動天地安 

2016年9月27日清晨5點,梅姬颱風暴風圈已碰觸到花東的陸地,所帶來的風量及雨量都是很大的,看到了精舍的周圍也有許多的樹木都因受到梅姬颱風的侵襲而攔腰折斷,雖然不捨,但是都還算是平安。 

受到梅姬颱風的侵襲,全臺27日都籠罩在它的暴風圈中,一直到了下午,梅姬颱風的中心碰撞到了中央山脈,它的強度有稍稍減弱,我們要感恩臺灣有這樣的中央山脈可以守護著我們,但是梅姬颱風才過去,海面上又有一個低氣壓在28日凌晨2點,已經形成了第18號颱風「芙蓉」,我們真的要好好的戒慎虔誠,能平安,我們一定要感恩,但一旦有形成,我們要提高警覺,要戒慎虔誠。 

天地間的不調和,都是來自於眾生共業,常常都說善與惡拔河是善的那一方還是惡的那一方會贏,答案是人多的那一方會贏,所以我們全民都要累積這一分愛的能量,才可以以善破災難。 

天下要平安一定要淨化人心,要讓人人有這一念的善心,就如就如印尼的慈濟志工,他們去推動竹筒歲月,讓小小的點滴的善,也可以成為一個凝聚的大力量,看到許多的公司行號他們都來認養竹筒,他們的老闆都會鼓勵員工人人要發揮愛心,因為一善就是一念造福的心。 

在馬來西亞也是一樣,從不到二十萬的會員,到現在已經接近百萬人,這都是他們點滴用心力所付出而來的,所以愛的力量不是為錢,是為淨化人心,要把這樣的道理普及到每一個人的心中,這樣我們的社會也才會祥和。

【靜思妙蓮華】20160920 - 佛平等說稟潤各殊 - 第918集



20160920《靜思妙蓮華》佛平等說稟潤各殊 (第918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轉不退之法輪,隨順眾生根機,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諸菩薩。」
⊙「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如是菩薩,名為大樹。」《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佛平等說,如一味雨:佛慈悲心,平等而說,如時雨降,一味雨。
⊙隨眾生性,所受不同:法雖平等,隨彼眾生,所稟根性,得益不同。
⊙眾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
⊙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
⊙如彼草木,所稟各異:眾生之性,如諸草木,隨其大小,稟受不同。
⊙佛平等說,能潤;所稟各異,所潤。是為能說,及所受者,稟潤各殊之性。⊙蓋人天乘為小藥草,二乘為中藥草,菩薩為大藥草,菩薩為小樹,八地以上菩薩為大樹。悉皆各因其本具之種姓而逢潤滋長。
⊙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證嚴上人開示】
「轉不退之法輪,隨順眾生根機,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諸菩薩。」

轉不退之法輪
隨順眾生根機
三千大千世界
微塵數諸菩薩

誰來轉法輪呢?釋迦牟尼佛為了眾生,他悲憫眾生,眾生心本具佛性,只是煩惱無明覆蓋,所以心輪就是覆住了。佛陀為了眾生,所以不斷來人間,隨眾生的根機,要如何能夠眾生體會、瞭解。法本來是一,只是隨眾生根機,所以佛陀所說的法,那就是以他們聽得進、做得到,他們歡喜願意接受,這樣來為他們轉心輪。

就如一輛車,這輛車,它要走的路是什麼樣的路呢,它就要用什麼樣的車輪。所以,眾生的根機、眾生的因緣各不相同,佛陀必定要去適合眾生,因緣、根機的不同,同樣是要運載眾生到目的地,不論是在平地或者是水路,總是要有輪來轉。

所以說「轉不退之法輪」,這法輪一轉,就是不能停下來。佛陀無央數劫來人間,不停歇,佛在世時,他已經就是這樣大轉法輪,我們才有現在的法可聽、可說。這是描述佛的時代,說法四十多年了,到最後,為了法,要弟子好好相傳,就那就是要鼓勵行菩薩道,要能說、能入心、能做;他要能說,法入心來,身體力行在人群中,這樣法才能夠,生生不息這樣在轉動,一代一代再傳一代,要轉不退法輪。

「隨順眾生根機」。眾生的根機分作五乘,根機不相同,千千萬萬的習性,佛陀到底要如何去隨機呢?就是分類為這五種,小草、中草、上草,還有小樹、大樹。

在家菩薩,教他如何造福,在家人,教他如何,不要墮三惡道,所以講人乘、天乘。人乘就只是守住人身,不墮惡道;天乘,那就要造十善業,而且要大善大福,才能生天堂、享天福。而這兩類在社會人群,他也能發弘誓願,發大心,聽大法、說大法、行大法,這就是人間菩薩。

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建立信心。眾生的根機千千萬萬種,佛經裡也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陀就要應機逗教,要有八萬四千法門,來應對八萬四千煩惱的根機。眾生的煩惱再多,只要法輪一轉,轉惡為善。所以,不論眾生的根機有多少種,佛陀的智慧轉大法輪,就能隨順眾生的根機。

「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諸菩薩」。眾生這麼多,佛陀開始發心,無央數劫不斷地轉法輪,隨順眾生的煩惱,不斷,所以已經有這麼多的菩薩。有多少呢?「微塵數諸菩薩」,在這三千大千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成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成為一個大千世界,這種無量數的世界,世界就是大空間。

我們眾生在色界、無色界或者是欲界,有多麼廣闊,人的心態,所以很多很多的煩惱,塵沙無明煩惱,佛陀無不一一用法讓他們入心,掃除這種見思惑、微塵數的煩惱,所以一一轉過來,轉煩惱為法輪。這就是佛陀轉法輪,看看眾生的煩惱有多少。

就如佛陀過去世,也曾經經過了,一位叫做乾夷王,他發大心。他就是要讓他統治的子民,人人行善,所以他的國家監獄完全是空的,這是用愛來教育他的人民。

但是,不論他如何用愛來教育,卻也有人用嫉妒的心,就是要來刁難這位國王。因為國王說,眾生只要他所需求的,他絕對滿足他。所以有一位叫做逝心的人,他就來到國王的殿外,就說:「我要國王你的頭,因為你的頭腦很好。」國王就說:「我的頭給你,你也沒有用,不如我用所有的寶物來製作頭,你要千頭或是萬頭,我用寶物,打造一個個我的頭給你。」他還是說:「我只要你這個人的頭。」

為了要滿足他,所以這位國王,他就自己將皇冠,他頭上的帽子拿下來,將他的頭髮打散,就在樹下,他將頭髮綁在樹上,叫這位逝心,說:「來,這把刀給你,讓你將我的頭取下來。」這位逝心真的將刀舉得高高的,開始要向國王的頭斬下去。這當中,忽然間樹神起怒心,就向這個人打巴掌,打了一巴掌,這個人就這樣整個頭向後轉,刀就落下,全國的人歡呼起來了。

佛陀說這個故事之後,就告訴大家:「你們知道嗎?當初那位逝心,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那位國王,就是現在的我。」

這個故事讓大家瞭解,修行的路是很坎坷,要經得起這樣的考驗。但是煩惱難轉,所以,這個法輪不能停歇。大家要與佛同樣的心,人人都來做菩薩,人人都能將佛法,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將法普遍。

所以前面的(經)文說,「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如是菩薩,名為大樹。」

安住神通
轉不退輪
度無量億
百千眾生
如是菩薩
名為大樹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這就是佛陀已經有信心,在家菩薩、出家菩薩,人人都能走得通的路。不論是聲聞、緣覺,也能轉動他們的心,轉小為大,這就是佛陀對眾生的信心,眾生應該也要對佛所說的法,我們要更有信心。

接下來經文說,「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

佛平等說
如一味雨
隨眾生性
所受不同
如彼草木
所稟各異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這就是譬喻佛慈悲心,普天之下,佛對所有眾生都是平等。法,任何眾生,佛陀的慈悲,所說的法如雨降,如雨下,都是「一味之雨」。

佛平等說
如一味雨:
佛慈悲心
平等而說
如時雨降
一味雨

隨順眾生性,「所受不同」。法雖然是平等,但是眾生的根機大小不同,所以「隨彼眾生,所稟根性」。

隨眾生性
所受不同:
法雖平等
隨彼眾生
所稟根性
得益不同

是草根呢?或是樹根?草根就很微小,樹根開闊。所以「所稟根性」,「所稟」就是所受,所受的根性,「得益不同」。是草或者是樹的根性,他們所受的是不同。大根就受大量,小根就受小量,隨它們的根器受益。

「眾生又名有情」。我們常說,菩薩叫做「覺有情」,這叫做「菩薩」。已經覺悟之後的有情。有情就是眾生,就是未覺悟的眾生,迷者是眾生,也就是有情。眾生又名有情,「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都叫做眾生。

眾生又名有情
即一切
有情識的動物
集眾緣所生
名為眾生
又歷眾多生死
名為眾生

我們也是眾生之一,但是我們發大心、立大願,叫做「覺有情」,覺悟的眾生。

眾生就是,「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眾」就是「多」的意思,由不得自己帶業來生,生生世世在五道惡世中。不論你是什麼因緣,在什麼道,這也是叫做眾生。歷經了無數的生死,這也是叫做眾生。希望我們是已經有覺悟的眾生。

「大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

十法界中
除佛之外
九界有情
皆名眾生

這我們之前也說過了,總只是「十法界」。「六凡四聖」合起來是「十法界」。「四聖」中,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這樣叫「四聖」。佛陀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除佛之外,都是還未圓滿的,所以「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

如彼草木
所稟各異:
眾生之性
如諸草木
隨其大小
稟受不同

「如彼草木,所稟各異」。就是說眾生的性,就如大地的諸草木,「隨其大小,稟受不同」。大地難道只有草與木而已嗎?花花草草、五榖雜糧等等,都包含,天地之間,所有的植物都需要,這各有它的根性。「隨其大小,稟受不同」,因為大小,給它的雨露、雨水,隨它的大小。

佛平等說
能潤
所稟各異
所潤
是為能說
及所受者
稟潤各殊之性

「佛平等說」,就是「能潤」。能說法者就如水,它能潤濕大地。「所稟各異」,就是「所潤」。佛陀是能度的佛,眾生是所受度的人;所以說來,「能」、「所」,是能說法的佛,及所受法的人,這樣叫做「稟潤各殊之性」。這就是所受微塵的眾生,所受的就是這樣。就如這個盆栽,沒澆水不行,但是要受它的環境所需要,超過也不行。

所以「人天乘為小藥草」。人、天都還是小藥草,還是在三界內,還是在欲界中。這雖然造福,雖然受戒,但是煩惱未除,還沒有發大心,所以還算是小藥草。二乘就是聲聞、緣覺,這還是叫中藥草。因為他也還未發大心,只想要獨善其身。到了菩薩,就成為大藥草了。

蓋人天乘為小藥草
二乘為中藥草
菩薩為大藥草
菩薩為小樹
八地以上菩薩
為大樹
悉皆各因其本具之
種姓而逢潤滋長

前面,人天乘,就如較清涼的草,這個草較退火,就如這樣而已。「二乘(為)中藥草」,這種草就能治病,但是治的是小小的病。所以,需要大藥草,種種的病,很多的重病,那就需要大藥草。就如菩薩,能福慧雙修,既造福,還能轉法輪,聽法、說法、傳法,這就是菩薩。

菩薩分為初發心菩薩,或者是在十地中的菩薩,在進行中的菩薩。菩薩有很多類。有十住、十行、十回向,經過這三個階段,就開始成為小樹。小樹,若到「八地」以上的菩薩,才稱為「大樹」。十地是什麼呢?

十地:
歡喜地、離垢地
發光地、焰慧地
難勝地、現前地
遠行地、不動地
善慧地、法雲地

第一地就是歡喜地,第二地叫做離垢地,第三地叫做發光地,第四地叫做焰慧地,第五地叫做難勝地,第六地叫做現前地,第七地叫做遠行地,第八地叫做不動地,就是心不動了。第九就是善慧地,第十叫做法雲地。

我們開始修行要歡喜,歡喜接受佛法,接受了佛法,第二地就要去除煩惱。第三地煩惱去除了,骯髒清除,就亮麗起來了,不只是乾淨,它還會發光。第四地發光之後,開始發心,心地光明,它能難行能行,這就是第五地難勝地。第六是現前地,聞聲救苦,哪一個地方有苦難,聞聲救苦去了。不只是近處,第七地就遠行地,跨國去救災,跨地去救苦。

第八地,不動地,就是不受人間種種無明煩惱,將我們覆蓋,我們的信心不動,叫做不動地。第九就是善慧地,所以不動地還未到,不動地以上還要有第九善慧地,一直到第十叫做法雲地,密雲彌布,真的能下雨;晴空萬里就無雨,必定要密雲彌布,就是開始要將法普被人間。這樣叫做十地。

所以說,菩薩從十地以上,就是叫做大菩薩。若開始發菩薩心,就要十住、十行、十回向,這都稱為菩薩,但是這種菩薩叫做小樹;再開始向八地以上的,那就是叫做大樹了。

佛法,我們能將「一相一味」化為真理。真理就是無相無體,但是,理在我們的內心,從初地的歡喜地,一直一直到法雲地,不斷向前前進,「悉皆各因其本具之,種姓而逢潤滋長」。若能夠這樣,各各因個人的根機,個人的發心立願,這樣來接受滋潤。所以,學佛不要停滯在,歡喜地而已,我們必定要向前前進,一直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到法雲地,真真正正的密雲在空中,能普被天下眾生。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6

【人間菩提】20160927 - 戒慎虔誠‧為眾付出 Bracing for Typhoon Megi with Vigilance and Gratitude





戒慎虔誠‧為眾付出
Bracing for Typhoon Megi with Vigilance and Gratitude

接連颱風當戒慎
風雨搶修不顧己
開闊心胸恆感恩
走動關懷慰孤老

我們一定要戒慎虔誠,臺灣今年所面臨的的颱風很密集,從七月的強颱尼伯特,給臺東帶來很大的災難,接著是莫蘭蒂颱風以及馬勒卡颱風,現在又是梅姬颱風,直撲臺灣而來,這樣的強風豪雨,全臺灣及離島都要嚴加戒備。 

上一回的莫蘭蒂颱風,台電搶修人員真的很辛苦,這一群菩薩為了讓人人用電方便,放下了家庭,在高山峻嶺、風雨危險中搶修。可是用電的人常常無法體會這樣的用心力付出,急於自我的需求,得不到就是埋怨與謾罵。假如能多了解各行各業的生態,人人的心胸就能更寬闊一些、感恩心會更多一點,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是真有福。

現在,只能期待梅姬颱風能快速過去,風雨能減量一些,祈求人人平安。同時,也感恩在社會各處守護人民的菩薩們,也感恩慈濟志工,加緊腳步在颱風來臨前,關懷社區弱勢家庭,為照顧戶送上每月的安家金、乾糧以及愛的叮嚀,也有許多志工菩薩,加緊做好靜思堂、環保站、聯絡處的防颱工作。 

總而言之,這次臺灣各地離島也都要提高警覺,很多在上次颱風中受災的,都還沒有復原,面對這一波的颱風,更是要多加防範,人先平安,後續的整頓還可以繼續,總是希望人人平安。

【靜思妙蓮華】20160919 - 安住神通轉不退輪 - 第917集



20160919《靜思妙蓮華》安住神通轉不退輪 (第917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若能安住平等慈愛之心,則於一切有情悉與其樂,復為說法令得安住定慧。」
⊙「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如是菩薩,名為大樹。」《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安然住於菩薩神通,能轉諸佛不退轉法輪。神即心神,謂靜心照物,宿命記持,種種分明,皆隨定力,無有障礙,是名神通。
⊙度無量億百千眾生: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此即頓教證不退諸大菩薩,故能廣度無量眾生,故云度無量億百千眾生。
⊙如是菩薩,名為大樹:力量即大,蔭覆益廣,故云大樹。
⊙此頌明大樹受潤,此菩薩分證實相,具不思議德用,住於神通,轉不退輪,於一念頃,能於十方開導利益一切眾生,故喻大樹。

【證嚴上人開示】
「若能安住平等慈愛之心,則於一切有情悉與其樂,復為說法令得安住定慧。」

若能安住
平等慈愛之心
則於一切有情
悉與其樂
復為說法
令得安住定慧

我們修行,聽法,我們一直所要學的,就是一切善法。一切的善法,聽來清楚,但是,是不是法安住在,我們的心呢?不只是法安住在我們的心,心中還能接受了平等,這種慈悲等觀?「若能安住平等慈愛之心」,這是在芸芸濁世中,我們聽法,啟發我們這念心。真如本性如一朵蓮花,在濁群中不受污染,人人本具的,這是慈愛,平等慈愛的心,那就是真如本性,我們要安住。

「則於一切有情,悉與其樂」。五趣雜居,這種的人間苦難偏多,我們就是在這苦難偏多,菩薩緣苦眾生。苦難眾生所需要的,就是那分快樂,在苦中要如何能得到快樂呢?那就是要菩薩去發揮那一分,「無緣大慈」,為人群造福。

我們常常看到,看到我們人間,有很多苦難的地方,不論是獨居的老人,愈來老人的世界,老人年齡愈來愈大了。有的是孩子帶,帶到安養院,在安養院快樂嗎?每天和不同個性的老人在一起,日日這樣的過,不快樂。因為個性不合,生活起居,你老,我也老,你有你的個性,我有我的個性,所以,相信在這樣的生活中,並不快樂。

更苦的就是獨居老人,又老又病。有的家庭雖然是住在都會區,家裡都是垃圾、骯髒的東西,個案接在我們的手上,菩薩動員,趕快去為他清掃、打掃,然後清潔他的身體。為老人的身體清理好了,開始常常去關心,像這樣也就是要,如何將這悲苦的人生變成快樂。雖然還不能像和兒子、媳婦、孫子住在一起的天倫之樂,最起碼還是有人間的溫暖。

就是這樣的方式,人間要如何發揮我們這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盡我們的力量去付出。所以要有平等慈愛之心,要有「有情悉與其樂」,只要有感情的人,只要是人生,他有悲哀苦難,我們就要給他快樂。

雖然無法長時間,卻是能夠「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他會去和他聊天,能發揮這分如何打開心門,過去有埋怨的,我們就用因緣果報觀,種種的方式,引別人比他更苦的故事,來告訴他,慢慢引導他,讓他能心中有佛、心中有法;讓老人,慢慢再將他引導出來,進到人群中,「做環保,有伴,要不然整天在家裡也很無聊,出門吧!」

我們有看到在都會區的老人,有一位六七十歲了,有孩子,但是都在外面,自己的脾氣也沒有很好,自己獨居。所以,有一天她小中風,半邊不靈活,她在生活中,自己不知道要如何是好,很無助。過去在左鄰右舍,也不是很和善相處。

所以,有一天慈濟人,發現到這位阿嬤,怎麼都沒有出來?去看她,原來這位老人家已經中風了。帶去看醫生,然後慢慢關懷,後來就把她帶出來,跟她說:「做環保也是一種復健,生活又有伴。」就這樣開始,她開始做環保了,她到處去撿,紙盒或是大紙箱,撿來的大紙箱就把它壓平,一只一只這樣拖。

她知道地球要照顧,做環保,賣出去的錢還能夠救人,還能夠自己復健,又能出去與人互動,和這群的菩薩好人在一起,一舉數得,她歡喜了,她自己就這樣走出去。在天未亮就開始做,去去收、來去拖,大小(紙)箱都拖回來。就開始會拿剪刀(剪)、用手壓,這種是多麼好的復健方法。所以「復為說法,令得安住定慧」,讓苦難中的人,也能安住他的定慧。讓他下決心,同樣來做有益人間的工作,這樣能與菩薩為伴,過得很有意義的人生,這也是方法。這就是我們學佛之後,我們要用心造福人群。

前面的(經)文,就是這樣跟我們說,「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

又諸佛子
專心佛道
常行慈悲
自知作佛
決定無疑
是名小樹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佛道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剛剛所說的,不就是法嗎?我們要當佛子,就是要體會佛心。佛心是愛護一切眾生,眾生如一子,所以專心在眾生的身心,所以「專心佛道」,這就是我們的道路,也就是菩薩道。

「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我們自己肯定我們自己,行在菩薩道中關懷眾生,這是我們的使命,所以「決定無疑」。是用這個方法去付出,看到眾生得救,我們歡喜,這豈有什麼好懷疑的呢?這就是我們的成果,付出的成果,無所懷疑。「是名小樹」,這就是我們的種子,菩提種子已經發芽了,菩提的種子已經變成小樹了。這就是我們要努力的,已經種子在法雨滋潤中,也已經成小樹了,我們不懷疑。

既然不懷疑,那就「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如是菩薩,名為大樹。」

安住神通
轉不退輪
度無量億
百千眾生
如是菩薩
名為大樹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這段(經)文,就是讓我們更瞭解,我們既然安住我們的心了,我們就是在「安住神通,轉不退輪。」

安住神通
轉不退輪:
安然住於菩薩神通
能轉諸佛
不退轉法輪
神即心神
謂靜心照物
宿命記持
種種分明
皆隨定力
無有障礙
是名神通

意思就是說,我們已經將法很,「安然住於菩薩神通」,已經很穩定了,穩定法住在菩薩的神通。我們心有法,發大心、立大願,我們已經發願要行菩薩道,小樹都已經發大心,開始神通,「能轉諸佛不退法輪」。既然神通(生)起來,自然輪就轉。

什麼叫做神通?不是飛天鑽地。真正的神通,「神即心神」。我們不是常常這樣說,那人的心神不定。我們現在就是心神要定,就是要安定我們的心,所以,神就是心神,我們要將我們的心,精神合一起來,我們心不要分散了,自然能「靜心照物」。

我們的心若能很安定下來,心如一面鏡子,不只是將東西看清楚,裡面的道理,我們都很瞭解。人在做事,這件事行得通嗎?能做嗎?是好事呢,或是壞事呢?我們能很清楚分明。道理都很清楚了,眼睛所看得到的,聲音,聽得到的,我們都靜心,會分是非,這叫做「靜心照物」。

「宿命記持」。我們常常聽慈濟人,「漏氣求進步」,「我過去的人生就是……」。一些慈誠隊(員)都說:「我過去是『五專』。」到底「專」什麼呢?天天醉茫茫,所做的,不論是對妻兒的虐待,對父母的不孝,對朋友的不義,對自己,無惡不做,很多事情都是不對的。所以,過去的人生。因為法,轉動了我的心,所以,法來轉心輪,我現在的人生,我精進,未來的人生,我決定。這樣就是「宿命記持」,對自己要負責,我自己過去是如何發心的,我過去是如何的錯誤,我們一定要對自己要負責。

「宿命記持,種種分明,皆隨定力」。我們若能瞭解我們的過去,甚至我們自己,為什麼會走入這菩薩群中,我們是如何發心;「發心如初,成佛有餘」,勿忘初心,這也叫做「宿命記持」。若能這樣,我們的心就專了,我們的心就定,這個力量永遠都能向前前進,「無有障礙」。只要有心,哪有障礙呢?無障礙。「是名神通」,這樣叫做神通。

接下來再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

度無量億百千眾生:
莫不皆發
無上菩提之心
此無上菩提心
即是願作佛心
願作佛心
即是度眾生心
度眾生心
即攝取眾生
生有佛國土心

「度無量億百千眾生,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這是從我們的佛心,真如本性,乘如是法來人間。我們已經是帶業來,現在重新學佛,重新發心,啟動我們的佛心,愛護天地萬物眾生,這就是佛心,這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願,我們不只發心,我們還要立願,「願作佛」的心,我們就是願意再回歸,到成佛的境界,就是度眾生的心。我們若想成佛,我們就要先度眾生。

所以「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我們將迷茫的眾生,要好好引導他,讓他受法,瞭解了法,將來他能生到有佛法的地方;有佛法的地方,我們才能再繼續有因緣受佛法。所以現在,佛陀教我們入人群去造福緣,在人群中,這樣去傳法,讓人能接受到法,有這個因緣,還是在來生,能生在有佛法的地方,這就是所以我們要傳法。

「此即頓教,證不退諸大菩薩,故能廣度無量眾生,故云:度無量億百千眾生。」

此即頓教
證不退諸大菩薩
故能廣度無量眾生
故云
度無量億百千眾生

這就是頓教的菩薩,就是大根機的菩薩,一聞即悟,聽了就能夠瞭解。不論是在家菩薩,或是出家修行者,聽到佛的道理,就能夠體會佛心,要發大心、立大願。因為佛陀他說人人皆平等,人人皆有佛性,即使是在家菩薩,若能夠領悟,也是能得到這種,不退大菩薩的信心。這就是頓教,很快的他就能接受到這個法。

「故能廣度無量眾生」。在菲律賓,在我們的園區裡,有一個眼科,專門眼科義診。七年的時間,開了五萬多人的眼睛,讓眼睛已經看不到的人,重見光明。不論是白內障,不論是眼睛的瘤,或者是(視網膜)剝離,或者是需要移植的,全都能做得到。

看,光是一項眼科,這種義診施醫就能救這麼多人。這麼多人受救了,那種感恩而投入環保,或者是轉成,真正是會員的人也不少,這就是用愛付出,所以「度無量億百千眾生」。只是在一個地方,只是一個動作,就度了這麼多人,你們想,何況是全球,到底有多少人在救人,有多少人得度?「苦既拔已,復為說法」的程度,轉他的心輪過來。看,這就是法。

如是菩薩
名為大樹:
力量即大
蔭覆益廣
故云大樹

所以「如是菩薩,名為大樹」。像這樣的菩薩,願意投入人群去付出,合和互協這樣鋪出來的愛。看,「力量即大,蔭覆益廣,故云大樹」。就是菩薩如一棵大樹,大樹這樣開展出去,開枝展葉,知道那棵大樹下,能讓多少人在那裡乘涼呢!

這就是說,頌表達了「大樹受潤」。能有這麼大棵的樹在大地上,根、莖、枝都展開了,就是因為受到法雨的滋潤。大樹它能吸收很多雨水,就是說發大心的菩薩,他就能接受很多的大法,「大樹受潤」,這就是「菩薩分證實相」。

此頌明大樹受潤
此菩薩分證實相
具不思議德用
住於神通轉不退輪
於一念頃
能於十方
開導利益一切眾生
故喻大樹

接受了佛法,身體力行,「具不思議德用」,有修行於內心,發出去的功德,若能受用,「住於神通,轉不退輪」。這就是「於一念頃」,一念間,大法入心,「能於十方,開導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譬喻大樹,就如大樹一樣。

學佛,我們就是要這樣,頓教的菩薩,大根機,我們有辦法這樣接受到大法,我們就能行大行,利益天下眾生。所以我們必定要「安住平等慈愛之心」,我們還要讓一切有情,都能得快樂,看到我們給他的法,他的心很快樂,他能夠受用,安住在慧定中。總而言之,愛的力量就是在一念心,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Monday, September 26, 2016

【人間菩提】20160926 - 籲眾防颱‧合和互協 Preparing for Typhoon by Working Together in Unity and Harmony





籲眾防颱‧合和互協
Preparing for Typhoon by Working Together in Unity and Harmony

跨越障礙虔朝山
志業俱全啟愛心
風災為緣齊度眾
及時救援菩薩情

因應梅姬颱風來襲,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呼籲民眾,要提高警覺;特別是宜蘭、花蓮、台東、屏東、高雄、台南等地區,都要慎防豪大雨。多一分防颱準備,就少一分損失。 

證嚴上人也提醒民眾,做好居家水溝清理,以免因為強降雨而堵塞,造成淹水;另外,也要關心社區的獨居長者,協助準備生活物資與乾糧,守望相助。 

從9月23日起,二百多位印尼慈濟志工,來臺灣展開為期七天的尋根之旅。其中有許多人是印尼人,不諳中文,但是他們都是當地慈濟志業的重要成員。

慈濟印尼分會成立於1994年,如今當地設立有印尼慈濟學校、印尼大愛電視台;印尼慈濟綜合醫院也將於2018年完工,是慈濟基金會在臺灣以外,發展最為完整的國家。而這關鍵,在於當地企業家的支持。 

例如,為了推廣慈濟的竹筒精神,鼓勵人們每日存下善念,印尼全寶集團的董事李麗英師姊不僅在企業內部推行竹筒精神,更在購物廣場設立攤位廣邀民眾認養竹筒。光是一名志工就承諾要認養五萬支竹筒,如此的豪氣大願,令人佩服。 

除了印尼,七年前的今天,菲律賓遭受凱莎娜颱風侵襲,當地慈濟志工勘災之後,推動「以工代賑」,鼓勵民眾「自己的家鄉自己救」,勿成為怨天尤人的災民。在18天之內,動員八萬多人次,清掃馬利僅那市的三個重災里;也因此,感動許多當地居民,投入慈濟。如今,只要當地發生急難事件,他們就是聞聲救苦的生力軍。 

因此,證嚴上人再次強調,人間需要菩薩,菩薩不分貧富,有這一念愛心是最富有的人。所以要自覺覺他,自己覺悟了,我們也要讓人人都有覺悟;自己富有愛心,可以幫助別人;人人都同樣有愛心,也可以幫助別人,如此,我們的社會才會平安,才會有福共享,就是平安有福的人間。

【靜思妙蓮華】20160916 - 自知作佛決定無疑 - 第916集



20160916《靜思妙蓮華》自知作佛決定無疑 (第916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佛道雖多,四無量心為本,常立四弘誓願,悲智雙行。」
⊙「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上藥草。」《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又諸佛子專心佛道,言佛子者,異於聲聞,專注一心,求於佛道。
⊙體佛心懷,悲愍眾生,愛之所愛如一子,故稱佛子。有三賢、四加行等法,故云專心佛道。
⊙三賢: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修證等,謂之三賢。
⊙四加行:謂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
⊙常行慈悲:菩薩心,行大慈悲,佛道雖多,不出四無量心為本,故曰常行慈悲。
⊙自知作佛,決定無疑:心中自知決定成佛,無復疑情,佛雖未記作佛,自知作佛無疑。
⊙是名小樹:定力轉增,心志愈大,勝前上草,故云小樹。此位菩薩,如般若中初發心者。
⊙上頌小樹受潤,此菩薩雖順性而修,二執齊破,未見法身,道用猶劣,廕化不廣,故喻小樹。

【證嚴上人開示】
「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佛道雖多,四無量心為本,常立四弘誓願,悲智雙行。」

立願行持
專精大乘佛道
佛道雖多
四無量心為本
常立四弘誓願
悲智雙行

各位菩薩,我們經是每天在聽,道理每天也是這樣說,但是聽經,是不是真正化為道?道,我們是不是有身體力行呢?「斯人飲水,冷暖自知」啊。

我們學佛者,最根本的,我們所要學的,就是佛陀所教育我們的,立願是要自己立願,看看佛陀施用五乘的教法,因為我們眾生的根機,就是分成這五大類。

有的人,生活在社會上,有心聽佛法,佛陀就為一般社會人所說的法,就是修十善生天堂,持五戒,不落三途,保持人身;若是要發心修行,那就是出家,出家,法一定要入心,同時要斷除種種煩惱,要破執。聲聞、緣覺,「人我執」都已經破除,沒有煩惱,這就是聲聞、緣覺,佛陀為他們施,「四諦」、「十二緣」法,人,人我是非,不當一回事,不會受人我是非的煩惱,困擾我們的心,這就已經去除無明了。

但是,佛陀將大家引導到,這樣的程度,沒有人我是非,心不起煩惱,沒有起執著的心。佛陀還說不夠,還要斷、斷法執,就是你修行不是為自己,修行,執行在我要獨善其身,我要取入涅槃,佛陀說:「這樣還是執法。」所以要破「法執」。你要投入人群,要發弘誓願,「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

我們一定要很用心,發大心,這就是菩薩道;這種的菩薩道不只是發心修行,聲聞、緣覺做得到,其實社會人群也做得到。所以,我們要瞭解,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隨順眾生的根機來教化。同樣的法,為不同的根機來施教,所以說,林林總總,會合起來有五乘的方法。但是菩薩法,是普遍涵蓋在五乘之中,是人人都可以發大心,所以「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

「佛道雖多,四無量心為本」。什麼叫做「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大慈無量、大悲無量、大喜無量、大捨無量,不只是無量,無量就是開濶,要開闊到什麼程度呢?「大慈無悔」,我既然發大心了,我希望天下眾生人人造福得福,幸福平安,這種大慈的付出,永遠都不後悔。

「大悲無怨」,無怨無尤,到底這樣的付出,眾生的苦難,不忍眾生受苦難。我們去拔苦,拔除眾生的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不計較自己,所以不埋怨,付出,我不埋怨。這叫做「大悲無怨」。

「大喜無憂」,不只是喜無量,我付出,我在人群中,人群的濁氣沒有污染到我,我能為他們付出,我不必擔心,人人對我不諒解,但是我不受他們的煩惱,來污染我。我還是一片歡喜的天空,心寛念純,所以「大喜無憂」。

「大捨無求」,付出無所求,海濶天空,這才是真正叫做「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是我們對「外行」面對眾生,要去造作的。但是,我們的內心,更需要的就是「四弘誓願」。「常立四弘誓願,悲智雙行」。誓願,就是立誓的意思,「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這麼多,我們度得完嗎?就是度不完嘛。不過,我們要學佛的精神,佛陀為了苦難眾生,曠劫累生都來來回回在人間,在五道四生。

看看地藏王菩薩的大願,就是瞭解佛陀的心意,所以地藏菩薩,他要到最苦的地方去,「地藏不空,誓不成佛」。這都叫做弘誓願。

「煩惱無盡誓願斷」,哎呀,我們就是有很多煩惱,所以,我們要立誓斷盡煩惱,這樣我們才有辦法在眾生群中,「法門無量誓願學」。每一個人,每一種習氣,他們就是我們修行的法門,不同的苦惱,這種人生苦難偏多,我們就要入苦難中去,才有辦法體會苦諦,苦的真理。

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要入芸芸眾生中去度眾生,在眾生中去學法,很多法都是在眾生中得來的,所以,這種法門是很廣大,我們要誓願學。

一個目標,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才是真正(求)佛道的,「四無量心」,「四弘誓願」。

佛法,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教我們如何修養,「修心養性,端正行為」,這叫做修行。將佛法用在我們的身與心,與我們的行動,待人接物,我們能「四無量心」嗎?我們能大慈無悔嗎?有後悔嗎?紛紛擾擾的人間,這樣的付出、投入,有沒有後悔?有沒有埋怨?有沒有擔憂?有所求嗎?

自己問一問,「四弘誓願」我們有做到嗎?我們既然發心、立誓了,到底我們有沒有做到「四弘誓願」?無邊眾生,我們去度他,無盡煩惱,我們要斷,無量法門,我們要學,無上的佛道,我們要成,我們做不做得到?

前面的經文就已經說了,「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上藥草。」

求世尊處
我當作佛
行精進定
是上藥草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我們學佛要求的,就是要達到成佛的地位,「我當入佛」,我們自己要有自信,我們若是能依教奉行,我絕對有成佛的一天,但是就是要「行精進定」。我們要精進,對的事情,做就對了,這樣才是「上藥草」。藥草,能自救,我們若懂藥草,不只是採用藥自己治療,聽到別人有病痛,我們也能採用這樣的藥,來治療他,自治治他,自救救他,自度度他,這就是我們要學的。佛法是一個救世之法,所以我們必定要用心。

下面接著這段(經)文,「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

又諸佛子
專心佛道
常行慈悲
自知作佛
決定無疑
是名小樹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又這樣說,「又諸佛子專心佛道」,我們敢自稱我們是佛子嗎?什麼叫做佛子呢?「異於聲聞,專注一心,求於佛道。」

又諸佛子專心佛道
言佛子者
異於聲聞
專注一心
求於佛道

與聲聞、緣覺不同,聲聞、緣覺隨佛四十多年,就是只為自己求福,想要斷煩惱、求清淨,或者是在家弟子,就是只想求福,怕墮三惡道,都是為了自己,這樣不對,佛陀希望我們人人要,「專注一心,求於佛道」,一心一志求於佛道,「體佛心懷」。就是「悲愍眾生」,佛陀是悲憫眾生,所以「愛之所愛如一子」,堪稱「佛子」。

體佛心懷
悲愍眾生
愛之所愛如一子
故稱佛子
有三賢
四加行等法
故云專心佛道

我們要有「三賢」、「四加行」,這叫做「專心佛道」。我們若是瞭解佛陀的心懷,佛陀所愛的是天下一切眾生,如一子,我們應該也要學佛這樣的心,同樣要愛天下眾生如一子,若像這樣,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堪稱佛子。

所以,我們要有「三賢、四加行」,這個法的過程,我們要修,這叫做專心佛道。什麼叫做「三賢」呢?那就是「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有這樣的修行過程,這叫做「三賢」。

三賢:
大乘十住、十行
十回向修證等
謂之三賢

我們開始求佛,有「十住、十行」,從初住歡喜開始,一直一直修下去,修到能等覺,回向回來的,那就是一切佛法,無不都是要廣度眾生,有這樣的修行過程,「十住」、「十行、「十回向」,這已經是三十位,這叫做「三賢」。能走過這樣的路,才是三賢位。

要再加上「四加行」。這四加行,就是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

四加行:
謂菩薩
由得福智資糧
加功用行
而入見道
住真如性
是名加行位

我們已經從三「十」,三賢位,一直來到「四加行」,糧食,法的資糧已經很具足了,我們在人群中修福兼修智慧,所以「福智資糧,加功用行」。我們已經法糧很充足,我們要趕緊加強向功,「功」就是修行,身體力行,能夠「(而)入見道,住真如性」,我們的煩惱都要去除。

因為前面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一位一位,像爬樓梯一樣,一階一階向上直去,都有其境界,修行的方法,經過之後,我們就是法的糧很充足,我們要趕緊利用,利用這個法,我們去廣化眾生,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是名加行位」。就是要再加緊用功,在三「十」的過程,我們已經一地一地瞭解了,瞭解之後,我們就要趕緊加行,加強實行。

「常行慈悲,菩薩心,行大慈悲,佛道雖多,不出四無量心為本,故曰常行慈悲。」

常行慈悲:
菩薩心
行大慈悲
佛道雖多
不出四無量心為本
故曰常行慈悲

剛才已經說過了,「四無量心」,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這種「四無量心」,這就是最根本的,「故(曰)常行慈悲。」我們要常常行於慈悲。

「自知作佛」,我們做的事情既然是對的,所以「決定無疑」,所以「心中自知決定成佛,無復疑情」,不要再有懷疑,「佛雖未記作佛」,佛陀雖然還未為我們授記,但是「自知作佛無疑」。

自知作佛
決定無疑:
心中自知決定成佛
無復疑情
佛雖未記作佛
自知作佛無疑

我們應該既然聽法了,這個法,我們應該在我們的自心中,是很豐富,所以「自知作佛無疑」,不要懷疑。

「是名小樹」,這樣是小樹,不只是草,現在又為我們升等了,我們發心立願很堅定,經過了「三賢位」、「四加行」,我們應該,應該要很自信我們能成佛。這就是「是名小樹」,已經瞭解自己能夠作佛。

是名小樹:
定力轉增
心志愈大
勝前上草
故云小樹
此位菩薩
如般若中初發心者

「定力轉增」,我們的定心、定力,過去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現在就是「定力轉增」。已經到達心很堅定,所以「心志愈大,勝前上草」,「小樹」比前面的上等草,勝得更多。「故云小樹」,就是小樹。「此位菩薩」,這就是已經進入到,名副其實的菩薩(位)了,開始腳踏實地行菩薩道,就是「如般若中初發心者」。

我們已經能夠證明我們的發心,已經是堪稱菩薩,我們是新發意,登菩薩地,以上就是說「小樹受潤」。

上頌小樹受潤
此菩薩雖順性而修
二執齊破
未見法身
道用猶劣
廕化不廣
故喻小樹

小樹在這片乾旱的地上,也已經接受到雨來滋潤,就如我們自己的心地,煩惱無明去除了,但是土地還是乾燥,種子播下去,需要法水來滋潤,所以「此菩薩雖順性而修」,菩薩雖然隨我們的,真如本性來修,卻是「二執齊破」,我們順著這樣的人間,瞭解了人人本具佛性,我們還在這個人間中,我們卻是懂得,破除人我執、法執,人我是非,煩惱,我已經去除了,不在意了,我要修行,我不怕生死(輪迴),我要將法入心,帶心再來生,入人群中度眾生,這就是「二執齊破」。我們都破執了,「未見法身,道用猶劣」,不過,我們還未見到法身,因為我們還要再聽法,我們還要再進修,現在才是在初地而已。

所以我們所走的路,是開始起步在菩薩道上,所以「廕化不廣」,我們要庇蔭眾生,還不夠開闊來庇蔭眾生,我們還不開闊,所以譬喻小樹,還未達到那個力量,所以還是小樹。

不過,小樹也會長大,所以我們要用心,好好地受佛法為我們灌溉,我們的心地,好好用法來滋潤,滋潤我們的心地,常常一句話,「對的事,做就對了」,方向對了,我們要穩穩地腳步向前行,所以「立願恆持、專精大乘佛道」,不要忘記了,佛道雖多,不離開四無量心,要常常記住立「四弘誓願」,這就是我們修行,要行菩薩道的第一位置。

各位菩薩,學佛,真正要用真發心,不要躊躇,人門苦難偏多,所以要時時要多用心。

Friday, September 23, 2016

【人間菩提】20160922 - 賦與希望綻光輝

【靜思妙蓮華】20160915 - 行精進定是上藥草 - 第915集



20160915《靜思妙蓮華》行精進定是上藥草 (第915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權教菩薩自信作佛,修六度行自利利他,方便菩提善巧隨機,廣度慧解化用自在。」
⊙「知無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獨處山林,常行禪定,得緣覺證,是中藥草。」《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上藥草。」《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求世尊處,我當作佛:求佛世尊所證之處,我當修行,願成佛果。
⊙行精進定,是上藥草:修行精進,寂滅勝定。此期成佛,又勝二乘,名上藥草,是以明上草受潤。
⊙權教菩薩自信作佛,修六度行自利利他,然皆住相。住相:既出胎已,住於世間,是為住相。或謂一念之心,暫爾相續,是為住相。
⊙縱破法執:二乘之人雖破人我執,猶有法執,不能忘相,終不能治無明之病。但志求精進,勝於二乘,故喻上草。
⊙六度中精進為最,《大論》云:施戒忍乃世間常法。欲修定慧,必須精進,今舉精進攝餘度。
⊙戒即禁戒,謂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惡業。戒能生定,定能發慧,故學道人,以戒為首。
⊙謂修諸善道,精勤無怠,戒忍心心相續,不自放逸。

【證嚴上人開示】
「權教菩薩自信作佛,修六度行自利利他,方便菩提善巧隨機,廣度慧解化用自在。」

權教菩薩自信作佛
修六度行自利利他
方便菩提善巧隨機
廣度慧解化用自在

我們能瞭解嗎?「權教菩薩自信作佛」。菩薩是我們的目標,是佛陀教育我們,要成佛一定要經過菩薩道,菩薩道就是要自利利他。所以我們開始發心,是從佛陀的教育,從方便教一直漸漸誘引,讓我們體會人生苦難偏多,再進一步,讓我們瞭解,一切是因緣果報。因為我們要滅除這些苦,那就要修行於道,這是四諦法所教育我們,我們瞭解了。

到了緣覺,一個人生,就是在父母之間精血構成,就這樣一直十二因緣法,一直延續到老、病、死,又是一輩子過去了;這就是緣覺所證。在這生老病死中,緣著種種的境界,體會到人間道理,一切皆無常,瞭解了這個法,所以他能夠斷除,種種煩惱、無明,這叫做緣覺。

但是,佛陀他希望我們,不只是聲聞自解、緣覺解脫,只是為自己。應該還要再向前進,應該我們現在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要行菩薩道,所以我們從權教菩薩,就是這樣漸漸、漸漸瞭解了。

權教菩薩,「權」就是從方便(法)中,所受的教育,「菩薩」已經啟發了這念心,覺有情了,已經是覺悟的有情人。既然我也能夠成佛,所以菩薩道雖然是玄遠,很遠,卻是自己要有信心,「自信作佛」,我們應該從起點走到終點,這個過程,我們絕對有信心,行在菩薩道中。

所以,這條菩薩道要修六度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就是我們要修的行。人人無不都是我們的道場,我們在眾生芸芸,每個人的身上來作我們的道場。遇到什麼樣的人,是善知識嗎?感恩啊!引導我們、成就我們的道業。是逆緣嗎?我們也要感恩,沒有經過這分逆增上緣,我們也沒有機會能付出。所以,我們學佛要經過六度行,自利、利他,種種的方法。

在《本生經》中也有這樣一段。一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行者,他為了要行六度行,所以他付出一切,無不都是為眾生付出。那時候,有天帝釋看到,這位修行者這麼虔誠,這位帝釋他內心驚慌:「像這樣做大布施,將來他的功德勝過我,會奪走我帝釋的地位嗎?」

他的心一動念,化作平常的人,就來向這位修行者說:「那些人本來就是要受苦的,你去解除他們的苦難,你將來會受惡報。」「來,你問問這位在地獄中受苦的人,你去問問他。」這位修行者,就去問在地獄中受苦的人,「為什麼你會在這裡,受這麼多的苦磨?」在地獄中受罪的人就說:「哎呀,我過去生在世,我就是這樣付出、這樣布施,盡我的一切來布施、救濟,落得我現在受了很多的重業,在地獄中受苦報。」

修行者就問這位,獄中受苦報的人:「你若是這樣受苦報,是為了做好事而,那些被你救的人呢?」「被我救的那些人,現在都生天堂去了。」若是這樣,這位修行者回答說:「這就是我的目標。救人,那些人都得救,生天堂了,我一個人墮地獄,這有什麼不好呢?」

這位天人,帝釋一聽到,他自己很慚愧,回復原形,地獄相也不見了,就向這位修行者叩頭禮拜,向修行者說:「救人的人本來就是得福,沒有道理墮落地獄。我向你懺悔。」就這樣消失了。

所以我們昨天有說過小藥草,哪怕是輪王、帝釋,他還是在五乘之中,還在小藥草裡。到了聲聞、緣覺,還是中藥草,因為他還未發大心。所以,在<藥草喻品>讓我們能瞭解,從佛陀說法,這個方便法,「方便菩提善巧隨機」,這是佛陀用方便的菩提道,鋪這條方便的道路讓我們來走,這是一種善巧,看眾生的根機大小。

其實,佛陀的目標是要「廣度慧解化用自在」。這在佛陀,他為大地眾生,開濶、廣闊,要來度眾生,希望眾生人人得慧解,開啟眾生的智慧,能夠解悟,能解悟佛法,芸芸的眾生,願意發心度化,讓我們應用自在。這是佛陀的教法,所以我們要有信心。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知無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獨處山林,常行禪定,得緣覺證,是中藥草。」

知無漏法
能得涅槃
起六神通
及得三明
獨處山林
常行禪定
得緣覺證
是中藥草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我們的心,要常常就像在獨處山林,雖然在人群中,卻是心不受人群擾動我們,如處山林一般,心時時在正定中。就像緣覺,觀一切境界無常,所以堅定他的心。像這樣還是藥草類,中藥草,雖然得法,卻還未到達最頂端,還未啟發他的大心。

下面接下來的經文這樣說,「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上藥草。」

求世尊處
我當作佛
行精進定
是上藥草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我們現在開始要瞭解了,「上藥草」,我們現在要追求的,就是「求世尊處」。自己的信心滿滿,「我當作佛」,我經過菩薩道,我也能夠成佛。

求世尊處
我當作佛:
求佛世尊
所證之處
我當修行
願成佛果

所以這是「求佛世尊所證之處」,佛陀既然有辦法證悟,我也有本性如來,我也應該能夠證悟。「我當修行,願成佛果」。為了要成佛,所以我應該要好好修行,目標就是到佛的境界。「行精進定,是上藥草」。

行精進定
是上藥草:
修行精進
寂滅勝定
此期成佛
又勝二乘
名上藥草
是以明上草受潤

我們開始就是要有這分精進,布施、持戒,我們要精進,要忍辱、精進,才能有禪定、智慧,所以一定要開始用精進來包括一切。精進與定,這是上藥草。

修行要精進,「寂滅勝定」。我們要精進,一定要修到我們的心寂滅,不受芸芸人群將我們污染了。「此期成佛」,就是因為我們最期待的,就是要成佛,所以「又勝二乘」,比二乘聲聞、緣覺,更上一層樓,這就是發大心,所以「名上藥草」。這就是表示,最上的藥草,是因為法雨來滋潤,讓這個藥草,能治最根本的病。

權教菩薩自信作佛
修六度行自利利他
然皆住相
住相:既出胎已
住於世間是為住相
或謂一念之心
暫爾相續
是為住相

「權教菩薩自信作佛」。這是權教菩薩,已經修六度行,自利利他,但是還有住相。我們雖然發心了,不過我們還在人間,所以我們有住相。就是出生在人間,「(既)出胎已,住(於)世間,是為住相」。或者是說再短一點,那就是「一念之心」,念念相續。在世間同樣有生老病死,所以我們要趕緊把握時間,把握我們住在世間,聽聞佛法,我們要把握。哪怕是短暫的一念心,我們要心心相續,短暫,秒秒累積起來就是時間,時間累積起來就是年、月,所以「把握當下,恆持剎那」,這念好念我們要念念相續,這就是我們的心念住相。這我們要用心。

「縱破法執」。就是二乘人,他雖然修行去除煩惱了,破人我執,但是他還要再努力,要再努力破除法執。

縱破法執:
二乘之人
雖破人我執
猶有法執不能忘相
終不能治無明之病
但志求精進
勝於二乘
故喻上草

因為二乘人,他能破除人我相的執著,因為他瞭解因緣,他瞭解人間的苦難,他知道人相不必執著,但是法執,他還是執著住,執在「空」的法。既然是空,一切的「有」都是假相,歸納到最後,那就是空。他們執於此,這叫做法執。因為他們還有法執,不能忘相,他們無法破除這個法,執著的相,還是有相,「終不能治無明之病」,所以無法根治這種無明的病。

「但志求精進,勝於二乘」。所以我們現在要修六度行的人,必定要很精進,精進在破除人我與法的法執。這種不要執著,我們才能真正去除,所有的無明相,到達真空而得妙有。「勝於二乘」,這叫做「上藥草」。

「六度中精進為最」。「六度」中精進最重要,那就是(攝)施、戒、忍。

六度中精進為最
大論云:
施戒忍乃世間常法
欲修定慧
必須精進
今舉精進攝餘度

六度需要布施、持戒、忍辱,但是精進要堅持,才能堅持去布施,精進才能持戒持得好,精進才能忍辱於人間的一切。布施、持戒,這本來是世間平常的法,我們一定要有精進心,才有辦法真正統攝六度。若沒有精進,六度絕對不會完成。持戒也是很重要,我們要精進,我們要持戒,持戒要精進。「戒」就是「禁戒」,「(謂)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惡業」。

戒即禁戒
謂能防止身口意
所作之惡業
戒能生定
定能發慧
故學道人
以戒為首

持戒很重要,防非止惡。「三無漏學」中,就是戒為先,「戒能生定」。因為戒,我們的心才會定。「定能發慧」,有了定,自然就會發揮智慧,「故學道人,以戒為首」。

前面的精進是統攝六度,六度行,六度萬行要從精進中來。戒,戒就是我們要如何能專心,定力,那就是需要戒,一切的善法要從持戒,所以「(以戒)為首」。

謂修諸善道
精勤無怠
戒忍心心相續
不自放逸

所以「修諸善道,精勤無怠」。我們若能修善法,我們要精進,我們不可懈怠。「戒忍心心相續,不自放逸」。我們要戒,守持戒,我們要忍辱,忍一切世間的惡法。世間無明網,碰到很多困難,我們要忍,「心心相續」,要「不自放逸」,不要放逸了。

我們學佛,本來就是要學殷勤精進,佛陀開出五乘法,五乘法,除了發心修行,聲聞、緣覺,其實後面的菩薩法,與前面的十善五戒也能夠會合。「在家菩薩智慧長」,在家菩薩發心施,能施,行六度布施等,行六度行,很容易。在家菩薩只要一念心轉,把握當下的因緣,恆持在心心念念不變,這念精進的心,這樣就能「在家菩薩智慧長」。

所以我們應該在人群中,人人,每一個個人,是我們慧命中的道場。我們看到每一個人,「哎呀,感恩啊,感恩。」不論是善惡緣,這就是我們要感恩的。人群中的菩薩,自己自我要堅定,合和互協,這種愛連心,鋪滿地,這才是真正為人間的淨土,才是能拯救眾生的方法。所以請人人要多用心!

Thursday, September 22,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914 - 善知無漏三明六通 - 第914集



20160914《靜思妙蓮華》善知無漏三明六通 (第914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五戒善處人天,治三惡八苦病,喻小草治小病,唯治時疾而已;無漏道品等法,二乘行是中草。」
⊙「一切眾生,聞我法者,隨力所受,住於諸地,或處人天,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知無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獨處山林,常行禪定,得緣覺證,是中藥草。」《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知無漏法,能得涅槃:善知無漏智慧之法,入心而無漏失,持戒清淨,無染著煩惱,能得小乘偏空涅槃。
⊙起六神通: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境、漏盡,六種通相。由發智故,得有神通,故云:起。
⊙及得三明:天眼、宿命、漏盡,三種通明。
⊙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因緣事。
⊙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來世之事。
⊙漏盡明:是以聖智斷盡一切煩惱。
⊙知之究盡說三達,明共二乘,達唯如來。在阿羅漢叫做三明,在佛稱為三達。
⊙獨處山林,常行禪定:獨自居處,山間林下,常行三昧,住於禪寂。
⊙得緣覺證,是中藥草:從緣省覺,因觀飛花落葉或十二因緣而開悟證道,故名緣覺;勝於人天,故名中藥草。以上,明中草受潤。
⊙二乘俱有智斷,無漏即諸道品等法,修之能得小乘道品。但二乘諦緣之法,破人執之病,免三界苦,不能化他,乃喻中草。

【證嚴上人開示】
「五戒善處人天,治三惡八苦病,喻小草治小病,唯治時疾而已;無漏道品等法,二乘行是中草。」

五戒善處人天
治三惡八苦病
喻小草治小病
唯治時疾而已
無漏道品等法
二乘行是中草

大家應該要能瞭解了。五戒十善,就是佛陀為人間所說的法,這是應機,應世間人的根機。佛陀鼓勵人人要行十善,要持五戒,造福人群,能修五戒就不失人身。若是能再進一步,加行十善,這樣就可生在天堂,所以叫做「五戒善處人天」。在五道中,天道、人道還算是善道,所以我們要用心修行。

這是佛陀應眾生的病,所開出來的藥,那就是法。法治天下病,所以應天下一般眾生的根機,開出的藥方,就是要治三惡八苦的病。「三惡」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道)。能讓我們保持人生,讓我們瞭解,在人生原來就有八苦。這八苦,我們若想不開,那就苦上加苦;想得開,轉個心念,苦就能看得開,是要天堂或者是要地獄,總是在一念之間。

在印尼的棉蘭那個地方,有一位董先生,他本來是一個小康家庭,就是夫妻又(領)養一個孩子,但是養的這個孩子是弱智。忽然間有一天,太太不知什麼原故就往生了。太太忽然往生了,這位先生就這樣個性變了,開始六年的時間,都自己關在家裡。志工接到個案,去和他溝通,都是被拒絕於門外,不回應。

每天都去和他溝通,溝通三個月後,終於這位董先生,他開門了。志工看到這間房子裡面,驚訝,整個屋內沒有一個空間可以走,垃圾這樣滿屋內。同樣是三個月的時間,將一整間的垃圾這樣清理出去,將這兩父子,整個身體,都洗得乾乾淨淨,頭髮剃得很清爽,這個家庭煥然一新了。

慈濟人,志工菩薩,開始和他溝通,談話,送書給他看,打開了他的心門。原來這位董先生,他是一位中文老師,就是因為太太,忽然間往生了,忽然間將一念心封閉起來,生活變了,體形也變了,就像在垃圾地獄裡一樣。幸好生命中還有貴人菩薩,出現了,也開始慢慢走出人生。

所以說,一念之間,就是在三惡道中。遇到了人間菩薩,運用佛法的精神道理,這樣把他救拔出來,治療他脫離了三惡道,同時解開八苦的心。

什麼叫做八苦?「生、老、病、死」就四苦了,還有求不得的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這樣總共叫做「八苦」。很多很多心靈的苦,這樣為他解除了,所以這就是用方法治他的病。

譬喻「小草治小病」。這只不過是人間的生活,將他引入門,將他帶出苦坑,卻是接下來就要他自己的人生,願意修,還來得及。所以「唯治時疾而已」。十善、五戒,只是治療我們這輩子,或者是這個時代的濁氣,或者是這輩子的心理毛病,讓我們瞭解,讓我們看得開,這是用佛陀施教,五戒十善,這是治小病而已。

還有,若再進一步,就是棄捨小愛,去追求大道理,那就是聲聞、緣覺,就是出家,專心去追求真理,那就要修行。要修什麼行呢?「無漏道品(等法)」。什麼叫做無漏呢?戒、定、慧「三無漏學」,這過去也一直說過了。再來是「三十七助道品」,這是最根本的修行,這就是法。這個法是二乘行的人所修的,是聲聞、是緣覺所修的法。因為他們很用心、用功,而且去除煩惱,透徹「苦集滅道」的道理,又瞭解「十二因緣」法。不過,都是為自己要如何解脫,瞭解人間苦,要斷除人間的緣,所以他們專修這些法,不敢再來人生,不敢入人群。

所以我們若只是獨善其身,只不過是二乘行的獨善其身,去除自己的煩惱,不管天下事,雖然可以去除自己的煩惱,這才是中藥草而已,還不是大藥草。

五戒、十善是小藥草,四諦、十二因緣是中藥草。我們要記得,佛法就是這樣很平等,看你的根機,你接受多少,是要做小藥草呢?或者是要中藥草?或者是要大樹、小樹?這就看我們自己如何接受了。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一切眾生,聞我法者,隨力所受,住於諸地,或處人天,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

一切眾生
聞我法者
隨力所受
住於諸地
或處人天
轉輪聖王
釋梵諸王
是小藥草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這都是在人間,哪怕是轉輪聖王,他也是在人間得福。或者是生在天堂,福享盡了,還是同樣會再墮落,所以這還是在三界之中,所以是小藥草。

下面再來,經文說,「知無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獨處山林,常行禪定,得緣覺證,是中藥草。」

知無漏法
能得涅槃
起六神通
及得三明
獨處山林
常行禪定
得緣覺證
是中藥草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現在開始就是喻中藥草。聲聞、緣覺這一類,叫中藥草。那就是「善知無漏智慧之法,入心而無漏失」。

知無漏法
能得涅槃:
善知無漏智慧之法
入心而無漏失
持戒清淨
無染著煩惱
能得小乘偏空涅槃

我們要很瞭解無漏的智慧,那就是戒、定、慧,我們要很用心,用法一定要入心,才能無漏失。「持戒清淨,無染著煩惱」。我們要好好持戒,這種人世間的陷阱很多,不要很容易就被人誘引了,所以我們必定要戒、要定,智慧才不會再受外面,將我們污染。出污泥而不染,入人群,就無煩惱,還要去度眾生。「能得小乘偏空涅槃」。像這樣受戒,就是獨善其身,在我們的身,要保持好,不要受污染。還能「起六神通」。

起六神通:
即天眼、天耳、
他心、宿命、
神境、漏盡
六種通相
由發智故
得有神通
故云:起

這種「神」是精神,我們的精神很專注,自然事理皆通。這個地方說「神境」就是「神足」,神足通、漏盡通,這樣總共是六種通。這就是我們的精神不要散亂,讓我們的精神合一。

「天眼」。大家每天都在發揮天眼。透過科技,透過網路,師父現在的聲音,師父說話的影像,同樣在各個國家,同樣這個時候,他們看到了。這不就是天眼通,這不就是天耳通嗎?

「宿命通」。「宿命通」就沒有那麼容易了,過去我們到底是什麼?不過,師父會跟你們說,昨天的宿命,昨天過去了,昨天我聽到的、我看到的,我的感受,我看到全球的慈濟人,到底在做什麼?過去他們做的。

剛剛那位董先生,六年多前,六七年前的人間境界,看到了,也瞭解了,這就是了。同一個人,過去的地獄,現在的人間天堂,這不是宿命,是什麼呢?有過去、有現在。

再來就是「漏盡」。「漏盡」,就是我們要好好修行,不要再緣外面的境界煩惱,來污染我們的心。這六種的通,「由發智故」,因為是從我們的內心,發出的智慧,這就是我們的精神凝聚,戒、定、慧具足,自然就能有六通,「得有神通」。所以「起六神通」。

及得三明:
天眼、宿命
漏盡
三種通明

什麼叫做「三明」呢?同樣是從「六通」中,挑出三種明,那就是,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這三種;所以叫做三明六通。這就是戒、定、慧「三無漏」、「三十七助道品」,若能修得(圓滿),自然我們就能得到這「三明」。

宿命明:
是明白自己或他人
一切宿世因緣事

「宿命明」就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因緣事」。我們好好地,好好來修,我們若是修菩薩(乘),我們能看盡人間,瞭解自己的過去。我們很多人都不瞭解我們的過去是對或不對?懵懂一輩子。我們若有佛法之後,對自己瞭解,願意付出於人群中,這就是宿命,改變自己的宿命。

天眼明:
是明白自己或他人
一切未來世之事

再來「天眼明」,那就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來世」。我們若改過了,我們絕對相信我們的未來;我們看對方的改過,我們應該也要相信。只要你不犯罪過,自然就不墮地獄,這叫做「天眼明」。這種觀念見解改變,這叫做「天眼明」。

漏盡明:
是以聖智
斷盡一切煩惱

「漏盡明」,就是「以聖智,斷盡一切煩惱」。我們已經接受佛法,我們的慧命增長,絕對能斷盡煩惱,再也沒有心念的煩惱,我們的身行,再也不會去複製造業的煩惱,這就是叫做「漏盡明」。

瞭解我們自己,知己知彼,不會再去造作其他。所以「知之究盡說三達」。因為,在小乘人稱為「三明」,在佛稱為「三達」。「三明」,只是我明白了,但是佛陀是已經究盡的大覺者,所以叫做「三達」。

知之究盡說三達
明共二乘
達唯如來
在阿羅漢叫做三明
在佛稱為三達

「知之究盡說三達,明共二乘,達唯如來」。明,只是二乘的人,叫做「三明」;達,唯有如來他能通達。「在阿羅漢叫做三明,在佛稱為三達」。

修行,以前都說要好好地修行,辭親割愛,自己一個人,他們所修的,就是希望心能清淨,所以「獨處山林,常行禪定」。

獨處山林
常行禪定:
獨自居處
山間林下
常行三昧
住於禪寂

「獨自居處,山間林下,常行三昧,住於禪寂」。就是自己,沒有家屬的掛累,沒有人類吵雜聲來困擾他,就是要靜。所以因為這樣的靜,才「得緣覺證,是中藥草」。

得緣覺證
是中藥草:
從緣省覺
因觀飛花落葉
或十二因緣
而開悟證道
故名緣覺
勝於人天
故名中藥草
以上
明中草受潤

從緣覺,自己不斷不斷地反省,「因觀飛花落葉,或十二因緣,而開悟證道」,這就是緣覺。勝過了天人,所以他是中藥草。以上就是說中藥草受潤。

聲聞是瞭解,「苦、集、滅、道」來修行。緣覺,有時候是,出在無佛世時;在有佛世時來修行,再來人間時,無佛在世,他已經帶法來人間,帶著佛法來人間,自然看到這個境界,四季輪替等等,他能覺悟人生無常,覺悟這種「五蘊皆空」,這些道理他都瞭解,所以叫做「緣覺」。像這樣的境界,勝過天人,勝過了天人,所以他是中藥草。

以上就是說中藥草受潤。就是發心出家修行的,聲聞、緣覺。

「二乘俱有智斷」。已經有智慧斷煩惱,產生了智慧,懂得要斷煩惱。「無漏即諸道品」。

二乘俱有智斷
無漏即諸道品等法
修之能得小乘道品
但二乘諦緣之法
破人執之病
免三界苦
不能化他
乃喻中草

戒、定、慧再展開,就是在「三十七助道品」。所以像這樣,我們好好地修,瞭解了,自然「得小乘道品」。「小乘道品」就是中藥草。

緣覺是緣「十二因緣」的境界,聲聞是緣「四諦法」的境界,所以破除了「人執之病」。二乘破除了人我執著的病,已經沒有煩惱,就沒有人我的計較,自然免除三界(苦)。「不能化他」,只是自己免除自己的煩惱,但是他沒有發大心,所以「不能化他」。雖然他的煩惱都斷除了,他不要發心,他不要度眾生,所以不能去感化他人。

現在佛陀就是要勉勵人人去除煩惱,你要趕緊發心入人群中,去消除人群的這種毒網,毒的網路,充滿了煩惱的網,要趕緊去剪除,應用於六通三明之中。若是這樣,我們就能夠得法。這種,真正是法很通達,我們能不斷地複習,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人間菩提】20160921 - 清淨大愛度人間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16

【人間菩提】20160920 - 匯聚力量濟蒼生

【靜思妙蓮華】20160913 - 隨其根力所證各異 - 第913集



20160913《靜思妙蓮華》隨其根力所證各異 (第913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佛慈慧施普及教不疲厭,憐念憫視四生如同一子,悲懷五道等同為眾說法,如雨澍山川谿谷等普潤。」
⊙「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不具足,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倦。」《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一切眾生,聞我法者,隨力所受,住於諸地,或處人天,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眾生聞佛所說法者,隨其根力,住五乘位。五乘受解因緣差別,所證各異。
⊙住於諸地,是指一切眾生得聞佛法,隨自己根機,信解行證,各有不同,而住於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五乘種性之地。
⊙人及天乘,轉輪聖王,或稱輪王,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於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現,統轄四天下。
⊙四種福報:一、大富,珍寶、財物、田宅等眾多,為天下第一。二、形貌莊嚴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體健康無病,安穩快樂。四、壽命長遠,為天下第一。
⊙此乃由過去生中,多修福業,可惜不修出世慧業,所以能成統治世界有福報之大王,卻不能修行悟道證果。
⊙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為大施主,周遍給濟,諸所作業,念佛法僧。
⊙釋梵諸王。釋:謂帝釋忉利天主。梵:即梵王色界天主。諸王:及諸餘天王。
⊙人天兩乘,自跡言之,名小藥草。就本為言,彼諸天王,遊三摩提,住心於一境,而不散亂是所修行處。
⊙以上偈頌,明小草受潤,五戒處人道,加勝德處轉輪王,加十善處釋提桓因。
⊙四禪處梵王,人天修戒善四禪八定等法,暫治三惡八苦之病,故喻小草,治時疾而已。

【證嚴上人開示】
「佛慈慧施普及教不疲厭,憐念憫視四生如同一子,悲懷五道等同為眾說法,如雨澍山川谿谷等普潤。」

佛慈慧施普及
教不疲厭
憐念憫視四生
如同一子
悲懷五道等同
為眾說法
如雨澍山川谿谷
等普潤

佛陀的慈悲智慧普施眾生,他一生中來人間,別無他事,就是為了教化眾生,所以他教不疲厭。這是佛陀如四生慈父,也是三界導師,來人間的目的,就只為了教化眾生,偏偏眾生剛強,難調難伏,佛陀辛苦啊!苦在眾生,法難以浸潤心地。

我們接受佛陀的教育,我們要戒、定、慧。佛陀讓我們知道,人生的苦難來自於集,集了我們種種過去的習氣,這個習氣於現在,再複製,複製著無明煩惱。無明煩惱都是在人、事、物中,不離開人、事、物,這就是我們要,好好接受佛陀的教育,我們要戒,戒得防非止惡,預防,預防不對的事情。

我們對事要想好,對的才可做,不對的,我們不可以做,若是這樣,也是叫做戒,這樣叫做防非,不對的事情我們要預防,不要做。若是逆境來時,我們就要提高警覺,要很虔誠,不要受這逆境,一時忍不住就被拖下去了。

所以我們要知道,惡的境界現前,我們要趕緊停止,這叫做防非止惡,一個「忍」字,海闊天空。這就是我們要修的行,這就是戒,戒能讓我們一生中輕安自在。我們若是戒沒有守好,可能我們自己自造業,也就自己惹來複製煩惱。過去生的煩惱還未除,現在生在受,我們這輩子豈能再增添煩惱呢?我們還要與人善惡交纏?不必了。善的,我們付出無所求,惡的現前,我們「忍」一個字,就過去了,若能這樣,這也叫做戒,也是定。

有定才有智慧,有這分智慧,才有辦法堅定道心,有堅定的道心,所以我們會開闊心胸包容一切。宗教不分,種族不分,我們能這樣包容天下,為天下眾生苦難而付出。所以這就是要有,「佛慈慧施普及教不疲厭」,要有這種開闊的心胸。這種心胸,就是來自於「憐念憫視」,憐憫眾生的苦難,我們看眾生,不忍心他們在受苦,我們看得到,我們怎麼忍心呢?「如同一子」,「四生」,不論他是誰,我們都把他當作如我們的孩子,我們要讓孩子能夠人生穩定。

「悲懷五道等同,為眾生說法」。以悲懷,就如父母心一樣,對五道──那就是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這五道,等同一個家庭,如一個孩子這樣來指導,為眾生說法。

「如雨澍山川谿谷等普潤」。像雨這樣降下來,雨一直洩下來,我們若看雨在下,都是一條一條,所以「如雨澍山川谿谷」。這樣一下來,再高的山也受到雨水的滋潤;再低的川、谿谷,也是一樣能夠得到雨水普潤。

這就是佛法如密雲,於眾生的心地,很乾燥,我們善的種子受到無明遮蓋,我們若有水,充分的水,洗掉無明,滋潤我們的心地,自然我們無所不能,現大神通,救濟眾生。總而言之,這都是菩薩心,無事不成,每一項事情,只要你有心要做,絕對能成功。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不具足,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倦。」

貴賤上下
持戒毀戒
威儀具足
及不具足
正見邪見
利根鈍根
等雨法雨
而無懈倦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接下來這段(經)文這樣說,「一切眾生,聞我法者,隨力所受,住於諸地,或處人天,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

一切眾生
聞我法者
隨力所受
住於諸地
或處人天
轉輪聖王
釋梵諸王
是小藥草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這就是說「一切眾生,聞我法者,隨力所受,住於諸地」。也就是說,眾生聽聞佛法,佛所說的教法,就是「隨其根力,住五乘位」。「五乘受解因緣差別,所證各異」。

眾生聞佛所說法者
隨其根力
住五乘位
五乘受解因緣差別
所證各異

隨眾生,眾生聽佛的教法,就隨他們的根,根器若很大,一聞則解,開始發大心,立弘誓願,行四無量心,這就是菩薩心。所以說,發菩薩心,這種的力量,這樣的根機,若有這種大根機,聽到法,「隨其根力」,住於五乘位。五乘位,看你要守於人間為善,將來生天;或者是要守於獨善其身,去除煩惱,就是守於自己解脫;或者是發大心,自利兼利他人,這總共有五乘的方法。

五乘,就是「受解因緣差別」。五乘就是「受解因緣差別」,五乘所接受、所瞭解的因緣有差別。「十善」、「五戒」、「四諦法」、「(十二)因緣法」、「六波羅密」,總共五乘。依照人的根機來接受這個法,來瞭解這個法。因緣,各人的因緣,他都有這樣的差別,所以「所證各異」,各人的環境中所做的事情,所瞭解的,各人都不同。

住於諸地
是指一切眾生
得聞佛法
隨自己根機
信解行證
各有不同

「住於諸地,是指一切眾生得聞佛法,隨自己根機,信解行證,各有不同,而住於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五乘種性之地。」

我們相信的有多少,我們要如何做,要如何身體力行。你若沒有身體力行,絕對無法瞭解。就如風雨飄搖中,或是這種流言蜚語,生出了誹謗的事情很多。那都是不懂、不瞭解,人云亦云,而我們在做的人,加強信心,大家更合心,大家更協力,這就是已經很證悟、瞭解這條菩提道,行菩薩法。大家,有做的人,他就有辦法體會;若是沒做的人,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就流言蜚語。「信解行證,各有不同」,所以「而住於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五乘種性之地」。

而住於人、天、
聲聞、緣覺、
菩薩等
五乘種性之地

各人所受的不同,隨我們接受的法,要修人間法就要守五戒,要生天的福就要行十善,若是聲聞就是修「四諦法」,緣覺就是修「十二因緣法」,菩薩就是修「六波羅密法」,就是菩薩法。這種「五乘種性各有所住地」。

「或處人天,轉輪聖王」。或者是在人天,人及天乘。人間,在佛經裡,我們會常常看到「轉輪聖王」,「轉輪聖王」要出現人間,可不簡單,那就是要在人間有大福,要在人壽很長時,人心很善良時,才有轉輪聖王出現人間。所以,轉輪聖王,或者是簡稱輪王,是世間第一有福之人,就是在人壽八萬四千歲時,他才會出現。那還要很久。

人及天乘
轉輪聖王
或稱輪王
為世間第一
有福之人
於人壽
八萬四千歲時出現
統轄四天下

我們現在是在減劫中,人口雖然很多,其實人壽是在減少。看現在,災難偏多。所以說來,現在是在減劫,一百年少一歲,一百年少一歲,(到)人壽十歲,才又一百年增一歲,一百年再增一歲,增到人壽八萬四千歲。你想,時間還有多久,轉輪聖王才能出現人間,來統轄四天下?來統治四天下。所以,轉輪聖王出現時,已經是重新的世間了。

轉輪聖王有四種福報。第一、就是大富,珍寶、財物、田宅等眾多,為天下第一富有的人。第二、是形貌莊嚴端正,有具足三十二相。第三、身體健康無病,那就是安穩快樂。第四、壽命長遠,為天下第一。

四種福報:一、大富
珍寶、財物、
田宅等眾多
為天下第一
二、形貌莊嚴端正
具三十二相
三、身體健康無病
安穩快樂
四、壽命長遠
為天下第一

轉輪聖王出現時,是天下太平,人都是很善良,大家都很安樂,沒有天災,沒有人禍。很令人羨慕吧!我們還要多久,才能生在那個時候呢?不過,沒關係,現在就是五濁惡世,正是需要菩薩積福之時,所以我們人人造福人群,多聞佛法。

此乃由過去生中
多修福業
可惜不修出世慧業
所以能成統治世界
有福報之大王
卻不能修行悟道證果

「此乃由過去生中,多修福業」,可惜轉輪聖王只修福業,「不修出世慧業,所以能統治世界,有福報之大王,卻不能修行悟道證果」。

也是同樣一直在享福而已,沒有修慧業。若是修慧業,他就成佛了,就是沒有修慧業,「所以能統治世界,有福報之大王,卻不能修行悟道證果」。這就是轉輪聖王,只修福,不修慧。

以善方便
令其安住十善道中
為大施主
周遍給濟
諸所作業
念佛法僧

「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這就是佛陀所說的福業,安住在十善道中。「為大施主」,生生世世都是當大施主,「周遍給濟,諸所作業,念佛法僧」。他懂得供養佛僧,但是不懂得,要如何投入好好來修行。懂得為善,懂得供佛僧,但是沒有將佛法收入自己的心。

釋梵諸王:
釋:
謂帝釋 忉利天主
梵:
即梵王 色界天主
諸王:
及諸餘天王

「釋梵諸王」。「釋」就是帝釋,就是忉利天主;「梵」就是梵天王,色界的天主;「諸王,及諸餘天王」,就是在欲界、色界,所有的王。這叫做「釋梵諸王」,包括所有三界中的王,這些人懂得統治大眾;這是「小藥草」。

因為人天二乘,不論你是什麼王,哪怕是轉輪聖王,「自跡言之,是小藥草」。「跡」就是已經現在人間,有走過的足跡,這叫做「跡」。我們走過了人間,在四生或者是五道中,但是這些有福的人,都是在人天道。這個「跡」,名小藥草;這都是為人間願意去造福的人,叫做小藥草。

人天兩乘自跡言之
名小藥草
就本為言
彼諸天王
遊三摩提
住心於一境
而不散亂
是所修行處

「就本為言,彼諸天王,遊三摩地」。「三摩地」就是三昧,「三昧」就是正定,定心,就是「住心於一境」。我們的心就是一境,一個境界,絕對心不被周圍動搖了,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堅定信心。「而不散亂是所修行處」,這就是他們所修行的,這些諸王,他們全都以造福人間,為修行的地方,就是他們在走的這條路。就是上面的偈頌,叫做「名小藥草」。

以上偈頌
明小草受潤
五戒處人道
加勝德處轉輪王
加十善處釋提桓因

這些小藥草接受到雨的滋潤,他所受到的雨量不多,就只是造福業。「五戒處人道」,他們所受的是五戒,就是在人道。加勝的德處轉輪王,在五戒十善再加強法,造福的範圍,所以他將來能得轉輪聖王。加十善,那就是處釋提桓因,或者是梵天王。梵天王,他到清淨四禪處,這種梵天。梵天,就已經沒有凡間的欲念,不過,還是獨善其身。這種「人天修戒、善、四禪八定等法」,這就是「暫治三惡八苦之病」。我們人間有八苦,三惡道很苦,若能修這樣的人天福,也同樣不會墮入惡道去,所以因為這樣,叫做「小藥草」。「治時疾而已」,治於短暫,我們的人間。

四禪處梵王
人天修戒善
四禪八定等法
暫治三惡八苦之病
故喻小草
治時疾而已

其實人間,時間實在很短,大家都說:「我老了再去學佛」。能活到老嗎?也不知道啊,人生無常。總而言之,人間,我們要把握機會,雖然人天福報大,其實時間也是短暫。這些法,人間法,只不過是「暫治三惡八苦之病」,這就是小藥草。其實,他所治的是「時(疾)」,就是時代的疾病。時代,我們現在的時代,是五濁惡世,人的心理都開始有病了。所以各位,用心啊,我們要好好的今生此世要自度,才能真正法入心。要時時多用心!

Tuesday, September 20, 2016

【人間菩提】20160919 - 風雨共濟‧飲水思源

【靜思妙蓮華】20160912 - 平等法雨終無懈倦 - 第912集



20160912《靜思妙蓮華》平等法雨終無懈倦 (第912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以平等慈悲愛護眾生心,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隱,以平等心而能造作善福,具大智慧平等復為說法。」
⊙「儘當普惠施,終無吝悔心,必當遇良友,得濟到彼岸。」《增壹阿含經》
⊙「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去來坐立,終不疲厭。充足世間,如雨普潤。」《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不具足,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倦。」《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總明說法平等。重頌長行文: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
⊙貴賤上下:不分貴族賤類,或上智與下愚。是約五乘眾生所處出世之位。
⊙持毀戒:謂人心常念戒,憶持無忘,不作諸惡,是名持戒。持戒之人,一向清淨;毀戒之人,一向染污。
⊙威儀具足:四威儀即是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諸輕戒,具足受持,無有缺犯。
⊙及不具足,正見、邪見:謂於諸戒,雖則受持,不能全淨。知因識果,名正見人,背理迷真,名邪見者。
⊙利根鈍根:利者速疾之義,根者能生之義,速疾生妙解。
⊙等雨法雨,而無懈倦:平等雨於一味法雨。為物慈深,終不厭倦。

【證嚴上人開示】
「以平等慈悲愛護眾生心,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隱,以平等心而能造作善福,具大智慧平等復為說法。」

以平等慈悲
愛護眾生心
普覆一切有情
令得安隱
以平等心
而能造作善福
具大智慧平等
復為說法

佛陀一大事來人間,無非就是要告訴我們,人人皆有如來清淨本性,不只是人類,大地眾生有生命者,無不都是皆含佛性。所以,在人類之間,除了人與人互相愛護、彼此讚歎、互相成就之外,人類應該要付出的,就是(對)一切,一切有生命物,我們都同樣一視同仁的愛,這叫做平等。

就如佛陀,他在施法給眾生,如雲雨在天空,一雨普降,天地之間二木三草皆得受潤。譬喻佛陀的愛心,為了眾生,他來來回回只為一大事,就是說法。

有一次,佛陀在祇陀精舍,當時有一位長者弓叫做邠坻長者,阿那邠坻長者,家富有,而且深信佛法,佛陀的教法他都歡喜信受,佛陀怎麼教,他就怎麼做。

在家修行做得到的,那就是布施。有一次,佛陀就問:「長者,你的布施還是像過去這樣,使令一切欠缺、貧困、無法生活的人,你還有這樣布施嗎?」長者回答佛陀:「有啊,世尊。世尊的教法,我一日都不敢忘,不只是向城裡的貧困人布施,我又走出城外去,為苦難人付出;不只,我還為飛禽走獸,同樣這樣布施。我聽佛說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一切眾生都需要生活,哪怕是飛禽走獸,我也一樣這樣布施。」

佛陀聽了,歡喜,佛陀為他讚歎:「你這種廣大布施,沒有分別種類的付出,這叫做菩薩,菩薩的心懷。」所以佛陀又為長者特別叮嚀,說一首偈,他就說「儘當普惠施」,你要好好地完全盡心普遍為眾生付出;「終無吝悔心」,這分布施,永遠都不後悔;「必當遇良友」,今生來世,你能遇到的都是善知識,都是與你有志一同,受你度化,一起去做好事的人;所以「得濟到彼岸」,將來也能和他們一起走入菩提大直道,這就是你的福。

儘當普惠施
終無吝悔心
必當遇良友
得濟到彼岸
《增壹阿含經》

「長者,你要好好學習菩薩平等布施,一定要堅持下去。」這是佛陀對阿那邠坻長者,這樣再叮嚀他。

這是我們修行,真的要持恆久心,不是一時的聽法歡喜,短暫的付出。道心若不堅固,受一點點風吹草動,就亂了我們的心,心就起動搖,這樣就停止,這樣就很可惜啊!修行菩薩道並不困難,體會佛心要我們用平等心,培養慈悲來愛護眾生,這念心我們應該也要堅持,這念心能「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穩」。

「以平等心而能造作善福」。佛陀對待一切眾生,就是具大智慧,用平等的心,無非就是要引導人人走入菩薩道,菩薩道才能開展大心,視眾生平等而付出。這就是佛陀一大事,來人間所教育的目的。

前面我們說的經文,就是「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去來坐立,終不疲厭。充足世間,如雨普潤。」

如為一人
眾多亦然
常演說法
曾無他事
去來坐立
終不疲厭
充足世間
如雨普潤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佛陀來人間,為眾生平等說法。佛陀不分,是多人來聽,(或)少少的人來聽,佛陀同樣用平等、歡喜的心,為他們說法。若沒有在說法,也是同樣為作度眾因緣。為作度眾因緣,佛陀的舉止動作,無不都是讓人看了就歡喜、尊重,起恭敬心,這就是佛陀的四威儀,無不都是在說法中。

「充足世間,如雨普潤」。一切一切無不都是法,語默動靜都是在說法,就如有形的大地,大乾坤,需要雨水,我們人人的心地正更是需要之時,心地熱惱,欠缺法水滋潤,佛陀來人間就是要普施法水,滋潤眾生的心地。就是這樣來譬喻。

下面這段(經)文再說說:「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不具足,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倦。」

貴賤上下
持戒毀戒
威儀具足
及不具足
正見邪見
利根鈍根
等雨法雨
而無懈倦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我們就能知道、瞭解,佛陀就是在平等中說法,就如法雨,在天空降雨,隨人人的根器,若是大樹,吸收的雨水就多,小草吸收的水量就少,同樣的雨水,隨我們的根器來接受。這就如在長行文,就有這樣的一段(經)文,「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

總明說法平等
重頌長行文:
如來於時
觀是眾生諸根利鈍
精進懈怠
隨其所堪而為說法

如來就是觀機逗教,看眾生的根機是利或是鈍。較利的根機,一點即通,一語道破迷中人,這就是利根的人,一句話就瞭解了。就如佛陀初轉法輪,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到《法華經》這個時代,已經是經過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間,所看到的有精進的人、有懈怠的人,有利根、也有鈍根的人,佛陀還是用那一分,平常心、平等心,教誨眾生,沒有懈倦,絕對不疲倦,希望眾生瞭解法,這是佛陀的用心。

貴賤上下:
不分貴族賤類
或上智與下愚
是約五乘眾生
所處出世之位

不論他是貴、賤、上、下,不分貴族或是賤族,賤類的眾生。或是上智,或是下愚,都一樣,佛陀就是用五乘,來分別(施教)眾生。

五乘法,就是在教團外,在社會上的人,他就為他們說十善法,鼓勵人人去布施,鼓勵人人用愛,用愛心,去除瞋恨的心,用布施心去造福人群等等,這種十善,為在家人說。同時,要持五戒,若能好好地持五戒,就不失人身。持五戒,自然就不會犯五逆罪,不會殺、盜、淫,所以這樣就保證我們,不會墮落三惡道。

若是發心出家,佛陀開始就為他們說「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密」法。其實,「六波羅密」,是對在家、出家的總法,所以希望人人能,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在人群中。所以叫做五乘法。讓大家所處世或者是出世,在五乘法中。

佛陀希望人人守持戒法,戒就是防非止惡,預防我們的心。我們一定要瞭解道理,不要有人在傳什麼,謠言傳到我們的耳裡,我們不分清楚就去相信。所以,我們必定要受持戒律,防非止惡,我們不會做錯事。現在電腦(的用語)叫做「防火牆」,要侵略我們,我們趕緊將他封(鎖)起來,駭客不要進入我的電腦。同樣的道理,所以要持戒,防非止惡。

所以人心要「常念戒,憶持無忘」。這是佛陀希望我們人人,要好好地「心常念戒」,這就是希望我們要常常憶持,常常記住,不要忘了,不要去造作了惡。

持毀戒:
謂人心常念戒
憶持無忘
不作諸惡
是名持戒
持戒之人一向清淨
毀戒之人一向染污

修行,學佛者必定要行善止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唯有你要持戒,要有戒,常常記得。「持戒之人,一向清淨;毀戒之人,一向染污」,所以我們若能持戒,我們就能永遠保持清淨。

就如經典中有一段這樣的故事。有一條毒龍,發願要持戒,持一日出家戒。那一天,有一位獵者,就是打獵的人,看到那條龍,覺得龍是很稀有的動物,若能將龍的皮剝下來獻給國王,我就能得到很大的賞賜。所以,這心念一起,用一支棍子,將龍的頭重重地壓住,用一把刀將龍的皮這樣劃開。龍痛啊,但是那個時候,「我今天是(持)一日之戒,我不能傷人,我甘願受戒忍辱,我要忍。」皮這樣被他剝開了,全身赤裸裸,牠忍著全身的痛,要進入水中,不論是螞蟻、蟲等等,都(聚集)整個身體。那時候痛不欲生。還同樣地,「我自念,今天我是在持戒,所以我的心不能起瞋恨心,我不能有什麼樣,對眾生不利的動作,我應該要盡此一報身。」所以,身體(被)所有的蟲嚙食,最後,就這樣往生了。

這就是佛陀在說過去生,有這樣的這條龍,就是持戒,牠願意守戒,棄捨生命。獸類,動物類可以,人為何辦不到呢?所以這就是我們應該要學的,要忍。

威儀具足:
四威儀
即是具足眾戒
不犯威儀諸輕戒
具足受持
無有缺犯

所以「威儀具足」。除了持戒,不毀戒以外,我們還要威儀具足。那就是「四威儀,即是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諸輕戒,具足受持,無有缺犯」。

我們若有持戒的人,我們就知道,看他的行住坐臥、開口動舌,我們就知道這是不是有修行,就是看他的威儀,有持戒的人總是不犯威儀,不會隨隨便便。我們的規矩進退,語默動靜,這雖然是很輕的戒,但是給人的觀感就是不同,所以「具足受持,無有缺犯」。

謂於諸戒
雖則受持
不能全淨
知因識果
名正見人
背理迷真
名邪見者

「及不具足」者,威儀具足,也有威儀不具足的人。「於諸戒,雖則受持,不能全淨。知因識果,名正見人,背理迷真,名邪見者」。

雖然我們根本戒都有受持,中卻是我們的威儀不具足,輕視小戒。不是說「我做這麼多好事,我抽一支菸,有很嚴重嗎?這樣有犯大戒嗎?」不犯大戒,不過,對自己的身體與給人的觀感,(是)有損的。所以,這就是不全淨。

「知因識果」。我們要很瞭解因緣果報,給人的看法,給人的觀感,光是一點點的威儀有缺失,就會被人論,評頭論足,結果是不很完全,守好我們的十戒。當然,這是很輕的戒,若是因緣果報,就是來生來世,這都是犯大戒。

我們若是有正知正見,就不會去違背道理,不要迷失了我們的真。我們這念真誠的心,若是迷了,就是邪見。

利根鈍根:
利者速疾之義
根者能生之義
速疾生妙解

「利根、鈍根」。「利者,速疾之義」,就是很快、快速,這叫做利根。聞一語,能瞭解十項的道理,這就是利根。利根,就是很快能得到法,道理入心。

等雨法雨
而無懈倦:
平等雨於一味法雨
為物慈深
終不厭倦

「等雨法雨,而無懈倦」。佛陀平等為眾生的心,現在眾生正需要法雨來潤濕時,佛陀應世人間,用平等心,「(雨)於一味法雨,為物慈深,終不厭倦」。這就是佛陀的慈悲。佛陀的深心,在他的本懷隱藏著,希望人人能夠成佛,恨不得人人及時瞭解他的心意,所以「終不厭倦」。佛陀對待眾生,永遠施教,教而無倦,永遠都沒有懈怠,這是佛陀為眾生說法。

各位菩薩,難得人身,來到人間,我們能有這樣的善知識、善友,志同道合,這也是我們過去生中,所累積來的善因緣。這是多麼不容易啊!我們大家互為善知識,你們也是師父的善知識,師父也是你們的善友。所以,善友、善知識,我們能夠有志一同,聚會在一起,互相的心得分享交流,我想,這是最好的。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啊!

Monday, September 19, 2016

【人間菩提】20160918 - 菩薩心行永結緣

【靜思妙蓮華】20160909 - 說法度生終不疲厭 - 第911集



20160909《靜思妙蓮華》說法度生終不疲厭 (第911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如來說法為一大事,除此之外別無他事,去來坐立四威儀中,凡有機感皆為說法。」
⊙「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恆為一切,平等說法。」《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去來坐立,終不疲厭。充足世間,如雨普潤。」《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如為一人,眾多亦然:諸法平等之理,於一切眾生之上,不起怨親等差別之見,平等心,垂憐愍,一多皆然。如為一人或為多人,說法度生之心,無有差別。
⊙舉佛果德,障盡智圓,不同餘人,故能平等說法。
⊙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常時演說法,是一人或多人,亦如是一心平等,為之演法,曾無別事以縈縈其懷。
⊙久近平等,說法乃如來之能事,除此之外,作度眾因緣。
⊙常演說法:口四無礙,施化眾生。
⊙去來坐立,終不疲厭:即四威儀中,凡有機感,皆為說法,終不疲厭,若有彼此等,則有限礙疲厭。
⊙去來坐立:身輪施化。去者:示入涅槃。來者女示成立覺。坐者:說法利生。立者:待眾生機熟。
⊙終不疲厭:始終不疲勞生於厭怠。如《普賢行願品》: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充足世間,如雨普潤:意輪施化。以法潤世,悉令充足;猶如時雨,普潤一切。
⊙世尊視四生如一子,等三界以同仁,為七種眾生說法,如雨澍山川谿谷,平等普潤。

【證嚴上人開示】
「如來說法為一大事,除此之外別無他事,去來坐立四威儀中,凡有機感皆為說法。」

如來說法為一大事
除此之外別無他事
去來坐立四威儀中
凡有機感皆為說法

如來就是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無非就是度化眾生。要度化眾生,除了身體力行,那就是從口說法,這是佛陀來人間的一件大事情。而且,佛陀數次都這樣說,「除此之外別無他事」,來人間就是為了要說法度眾生。眾生從耳聞聲入心,體會、瞭解。這就是佛陀說法的音聲,我們眾生就是這樣,從這個音聲入耳根,用心接受,才有辦法體悟。

所以說法是很認真,一大事而說法。而我們聽法,是不是也一樣很認真,為一大事來聞法呢?一大事,意思就是很認真,就是只為這個目的,所以我用心聽,不是多少聽一點,是用心聽。聽法,對我們有什麼利益呢?利益多多,不只是今生此世可以利用,即使是來生來世也不脫離軌道。

佛在世時,波斯匿王很虔誠,有一天,他來到祇園精舍,就向佛陀請求:「佛陀啊!是不是能允許我,三個月的時間供養?」佛陀聽了,就默然,這就是表示允許了。波斯匿王看到佛陀慈祥默許,很高興,準備衣、食、住、(藥),四項具足來供佛僧,專心聽佛法。

就這樣三個月過去了,波斯匿王說:「佛陀啊!我盡心供養,是不是都功德圓滿了呢?」佛陀就這樣說:「既是好事、該做的,永遠不厭足,沒有什麼時候叫做圓滿之時,這才是真正做善事。」波斯匿王聽了,大有所悟,馬上向佛陀懺悔。

在這當中,就有一位比丘尼,叫做迦旃延,他就站起來,說:「佛陀啊!似乎在過去三十一劫以前,有一尊佛,叫做飯式詰如來在人間。那時候有一個地方叫做野馬城,城裡有一位名叫純黑這位奴僕,用盡了他所有累積的東西來供養這尊佛,並且用很虔誠的心,向如來虔誠發願:『希望我能不再墮落三惡道,我能生生世世,這念道心不退,讓我這念能時時供養佛僧,讓我時時能為人群付出。』」

這位迦旃延比丘尼說到這裡,他就向佛陀雙手合掌,抬頭看佛,向佛陀說:「三十一劫前,那位純黑就是我,我本身就是這樣守著這個約。」佛陀用慈祥的眼光,看著迦旃延比丘尼,就向大家證明:「是啊!這是迦旃延比丘尼,經過這麼長久的時間,那念心不退轉,所以有這個因緣入僧團中。」波斯匿王,還有在場所有的聲聞、緣覺、菩薩,都皆大歡喜。

修行,不是急於一時、一生一世,那是要生生世世,這念心這樣累積。所以,如來說法也是一樣,釋迦牟尼佛已經是無央數劫,就是要來度盡眾生。「去來坐立四威儀中」。佛陀不只是用口說法,是用身教。身教,讓人看了歡喜,佛陀的威嚴、威儀,行住坐臥都是很有規則,威儀中,讓人看了,人見人敬仰,人見人尊重。

「凡有機感皆為說法」。佛陀,只要有因緣的人,絕對不放棄,他只要有根機,能夠感應到佛陀所說的法、佛說的話,覺得這個根機應該給他這個法,他能夠應法受用,所以佛陀絕對是為他們說法。所以「凡有機感皆為說法」,這是佛的慈悲,不斷來人間。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恆為一切,平等說法。」

我觀一切
普皆平等
無有彼此
愛憎之心
我無貪著
亦無限礙
恆為一切
平等說法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這是佛陀他這樣說,對眾生的平等心,所看的一切眾生都是平等,所說的法能普遍一切,沒有設限,一切時、一切地、一切人,佛陀無不都是為他們說法,「恆為一切,平等說法」。這就是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目標。

接下來這段(經)文,就又這樣說,「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去來坐立,終不疲厭。充足世間,如雨普潤。」

如為一人
眾多亦然
常演說法
曾無他事
去來坐立
終不疲厭
充足世間
如雨普潤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這已經很清楚了,佛陀不設限。

「如為一人,眾多亦然」,佛陀說諸法,都是平等的道理,對一個人也是說這樣一實相法,只要他的根機能夠接受,對一切眾生都是一樣。這種平等的道理,「於一切眾生之上」,就是不斷為眾生說法,不起怨親差別,就是全都平等,沒有怨親分別之心。

「垂憐愍一多皆然」。他就是這樣,從最高的境界,來對所有的眾生,不論是一個或者是人眾很多,全都一樣。佛陀慈悲所愛護的人,所以「如為一人或為多人,說法度生之心,無有差別」,這是佛陀的大慈悲心。

如為一人
眾多亦然:
諸法平等之理
於一切眾生之上
不起怨親等
差別之見
平等心
垂憐愍一多皆然
如為一人或為多人
說法度生之心
無有差別

佛陀將大家視為一子,也將自己的責任視為導師,就是眾生的四生慈父,三界導師,這樣來入人群,完成他的一大事,之後他的法身,活在我們的心中。

舉佛果德
障盡智圓
不同餘人
故能平等說法

這就是表示佛的果德。佛陀他累世以來所修行的結果,才圓滿的德,「障盡智圓」,所有的障礙都盡了,不同於其他人,「故能平等說法」。

我們要知道,佛陀在四十多年間,成佛、說法,領導大眾修行,也是經過了重重的障礙。成佛了,到了八十歲那一年圓寂,這已經是果德都圓滿,智慧圓滿,這就是佛陀來人間,不同於其他人。「障盡智圓」,所以「故能平等說法」,他能對眾生都是平等來說法。

常演說法
曾無他事:
常時演說法
是一人或多人
亦如是一心平等
為之演法
曾無別事
以縈縈其懷

所以「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常時演說法」,為一人他也是這樣說話,或者是很多人也是一樣,「一心平等,為之演法」。所以「曾無別事,以縈縈其懷」。佛陀的心懷,只繞著眾生,為眾生說法,只為這一件事而已,這就是「常演說法,曾無他事」。

「久近平等」。久,就是無始劫,無央數劫以前,這叫做久,很久很久,無法去計算。或者是到達近,近,就是佛陀已經應世人間,與大家說話,在(眾生)身邊,近在身邊,向大家說話。這叫做「久近平等」。

不論是久或者是近。佛陀離我們二千多年了,在人間來說算是很久了,在佛的世界,大空間,其實是很近的事情。因為佛法結集三藏十二部經,我們都能依照經典,來體會佛陀的教法,這樣算來也還很近。

久近平等
說法乃如來之能事
除此之外
作度眾因緣
常演說法:
口四無礙
施化眾生

所以「久近平等,說法乃如來之能事,除此之外,作度眾因緣」;「常演說法,口四無礙,施化眾生」。佛陀希望人人成為菩薩,發大心,聞法、說法、傳法下去,這是佛陀的法身永存人間,「作度眾因緣」。

「常演說法」,所以常常都在說法。「口四無礙,施化眾生」。法要從口出,這幾天來都在說,佛的口有「四無礙智」。「四無礙」從佛口出,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所以不斷施化眾生。

佛陀「去來坐立,終不疲厭」。

去來坐立
終不疲厭:
即四威儀中
凡有機感
皆為說法
終不疲厭
若有彼此等
則有限礙疲厭

佛陀去來坐立四威儀,都是那麼的自在。「凡有機感,皆為說法」。只要有因緣時,只是讓他們看到、聽到的,都能(作)度眾生的因緣,絕對讓他見到佛就起歡喜心,聽到法能入心。這種就是「皆為說法,終不疲厭,若有彼此等,則有限礙疲厭」。因為佛陀將眾生視為一子,甚至視為一體,「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陀憫念眾生,希望眾生人人與他一樣,能夠體悟天地宇宙萬物真理,這就是佛陀對眾生的盼望。

所以說「去來坐立」,這就是「身輪施化」。

去來坐立:
身輪施化
去者:示入涅槃
來者:示成立覺
坐者:說法利生
立者:待眾生機熟

「去」,「去者」就是,「示入涅槃」,已經因緣圓滿了,所以化度到一段落,所以就要示入涅槃,這樣就是「去」。「來者」,是「示成立覺」,就是來人間出生、求道,覺悟了,瞭解原來佛法是這樣。「坐者,說法利生」,就是有機會、有機感,有這個根機的人來了,他不論是一個或者是眾多人,都一樣,還是為他們說法。所以「立者」,就是待眾根機。所以「去來坐立」的意思,就是這樣。

終不疲厭:
始終不疲勞
生於厭怠
如普賢行願品
念念相續
無有間斷
身、語、意業
無有疲厭

所以「終不疲厭」。這是佛陀一心一志為眾生付出,始終不疲倦,絕對不會生起疲倦懈怠的心。如普賢菩薩<行願品>:「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口意業,無有疲厭。」這就是菩薩在修行的過程,就是要這樣。


所以「充足世間,如雨普潤」,凡是眾生所有、所需要的,佛陀來人間,去來自在,如雨普潤,這就是佛陀來人間的目標。「意輪施化」。就是「以法潤世」。用佛陀他所覺悟的覺海,無限的法來滋潤眾生的心地,「悉令充足,猶如時雨」,就像及時雨,你最需要時,雨降下來,來滋潤,「普潤一切」。

充足世間
如雨普潤:
意輪施化
以法潤世
悉令充足
猶如時雨
普潤一切

「世尊視四生如一子,等三界以同仁」。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在我們凡夫眾生界,或是在聲聞,或是在菩薩,六凡四聖,三界中一視同仁。

所以「世尊視四生如一子,等三界以同仁,為七種眾生說法,如雨澍山川谿谷,平等普潤。」這是佛陀為眾生說法,無厭足,愛的力量,總是為眾生,不斷適應他們的根機,不斷地說法。這是佛陀出現人間,他就是為所有的眾生而設教。

世尊視四生如一子
等三界以同仁
為七種眾生說法
如雨澍山川谿谷
平等普潤

佛陀很坦白告訴我們,人人本具佛性,只是我們人人都有,與生俱來的習性,熏習來的煩惱。所以我們常常聽,「對啊!」聽得很歡喜,不過很快的,我們的習氣一上來,又是聽的法又減了,煩惱無明又增加了。所以要我們時時自我警惕,時時要多用心。

Friday, September 16, 2016

【人間菩提】20160915 - 守護前線.人本醫療

【靜思妙蓮華】20160908 - 恆為一切平等說法 - 第910集



20160908《靜思妙蓮華》恆為一切平等說法 (第910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我觀一性平等,視冤親皆平等,恒為說法平等,如為一多平等,常演久近平等。」
⊙「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以一妙音演暢斯義,常為大乘而作因緣。」《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恆為一切,平等說法。」《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我觀一切,普皆平等:一性平等。無高下淺深等之別,故曰平等。
⊙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載。
⊙無有彼此,愛憎之心,我無貪著:冤親平等,無有愛憎怨親。願一切眾生,捨愛憎心,斷貪恚結。
⊙我無貪著,亦無限礙:如來無有貪愛取著慳吝之心,亦無限隔滯礙之相。
⊙我無貪著:不慳大法。此無貪法,是善種性,能為無量善法根本,故名無貪善根。亦無限礙:不存嫉妒。
⊙謂妒賢嫉能,自是他非,見人修善反生嫉妒,而不能學如來正法,是名嫉妒重障。
⊙恆為一切,平等說法:說法平等。常為一切以平等心說無相法。

【證嚴上人開示】
「我觀一性平等,視冤親皆平等,恒為說平等,如為一多平等,常演久近平等。」

我觀一性平等
視冤親皆平等
恒為說法平等
如為一多平等
常演久近平等

佛陀無始以來,生生世世不就是為了,這一大事因緣,要讓大家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人人與佛平等?眾生就是因為不平等,所以心起了很多怨嫌、煩惱等等,造作很多人間悲慘、苦難的事情。若能夠眾生透徹平等的道理,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彼此感恩,平等的愛,這樣人間不就是淨土嗎?

所以佛陀說,「我觀一性平等」。眾生人人本具佛性,與佛同等,卻是一念之間,沉淪在五道四生之中,所以佛陀要我們能透徹瞭解,人人一性,就是佛性,佛性平等。

他「視冤親皆平等」。佛陀他對眾生都平等,哪怕怨,冤家,或者是至親,他一視同仁,同樣是平等。自古以來,這種心態不平等、不平衡,或者是怨、嫉、妒,這種對人有怨、有嫉、有妒這種的心,那就是容易造作對人的殺、傷,不論是殺或者是傷害,就造成了冤。這種冤仇,就累累綿綿,這輩子報不到,來生報,這實在是解不開的因緣果報,所以有冤或者是親,冤親債主就是這樣一直纏下去。若能懂道理,用寬闊的心來寬恕對方。這不是做不到,只要一念,一念轉,沒有做不到的事。

在這兩年間,有這樣很感人的實事。那就是有兩個家庭,一對夫妻,都是年輕人,那一對夫妻的太太,她和另外一位男朋友,總是感覺談得來,所以產生感情。這個婦女的先生,知道這個消息了,心起了怨,所以就邀了太太的弟弟,還有另外一個朋友,就到了對方的家庭。進到屋裡,動手就打人,所用的棍子都是致命的東西,這樣活活打死了。

之後,官司開始,這位殺人主犯的母親,就來到被殺害者這個家庭,用很至誠的心,來向這對父母懺悔。孩子被人打死的母親,看到對方這位母親,生起了悲憫心,這位母親的孩子打死人,到底罪要定多重?不知道。尤其是孩子所造作的事情,母親的罪惡感要帶著一輩子,要如何面對大眾呢?反而被害者的母親,就來安慰殺害人的母親,這念心,這樣寬恕這位母親。

結果,這位殺人的主犯,就是判八年多。被殺害者的父母去探監,不埋怨,還是用很多道理輔導他。在監獄裡這位,就寫了一封信出來,這對父母看到這封信,也覺得,人有懺悔就行了,將他當作孩子一樣,所以也是常常去探監。這就是平等,冤親平等。這實在很不容易。

所以說,道理古今是一,道理是一條大道理,這條道理若能實行,那叫做覺悟,這樣是體悟道理的真諦。所以,這就是佛陀來人間,所要講的法。所以「恆為說法平等」,佛陀時時在人間,就是要說這個道理,讓大家能身體力行,用愛鋪路,讓它很平坦,人人容易走進來,走進了這條菩提大直道,這樣人人能夠互相相通,在這平等,一乘平等的道理。

「如為一多平等」。佛陀對一個人也是同樣說大法,對很多人也是同樣說平等大法,就是一乘實相的真理。所以「常演久近平等」,常常演說,引述過去無量數劫,很久很久以前的道理,因緣、本生、未曾有法等等。這是佛陀說過去,也為我們說那個時候的未來。這是佛心。

一切眾生都同得佛的智慧,所以這樣也是平等。這種大愛無私,在那個時候說,就這樣一直流傳到現在。同樣的,我們能接受,不減;不肯接受的,光是看經也無法增加。看經,要自己接受,要身體力行,要不然千經萬卷讓你唸再多,法不入心,不能實行,其實也沒有用。所以我們要學法,用在生活中。

前面的經文就這樣說,「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以一妙音演暢斯義,常為大乘而作因緣。」

為大眾說
甘露淨法
其法一味
解脫涅槃
以一妙音
演暢斯義
常為大乘
而作因緣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前面的(經)文我們就說過了,佛陀是「世尊」,是「無能及者」,他要安穩眾生,所以出現在人間。因為眾生心地已經是乾燥了,懊惱熱悶充滿了心。現在的人,人口又多,競爭會很多,生活經濟的競爭。

佛陀在二千多年前已經密雲降雨,一直在滋潤當時、現在、未來,這就像甘露的淨法,來滋潤眾生的心。佛陀所說的都是大乘法,因為大乘法,是我們未來這個時候,還有未來的未來,最需要的就是一乘實法,那就是大乘法來作因緣,讓我們瞭解。

下面這段(經)文再說,「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恆為一切,平等說法。」

我觀一切
普皆平等
無有彼此
愛憎之心
我無貪著
亦無限礙
恆為一切
平等說法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我觀一切,普皆平等」。這就是表示,平等就是平,沒有高低、淺深的差別,法都是一樣,就是一乘大法,都是平等。

我觀一切
普皆平等:
一性平等
無高下淺深等之別
故曰平等

沒有哪一部經是很高的,哪一部經是很深。他用的法,用意都平等。只是我們的根機,就要用這樣的方法,分別名相叫做大小(乘),同樣的道理。所以「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載。」

天平等
故常覆
地平等
故常載

因為天平等,我們會覺得天覆蓋之下,天永遠就是這樣。我們抬頭看天,每天都是同樣的天,只是有雲、沒有雲這樣而已,天就是覆蓋。其實天是一個名詞,是宇宙大空間,那是無量窮盡,無形。不過我們抬頭就是見天,所以「天平等」,大空間完全是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載」。地也是平等,大地這種載,有載物之恩,不論是山河大地、卉木叢林,或者是一切眾生淨或穢,污穢或者是乾淨,全都在這大地上。大地任勞任怨,不斷供應給眾生,眾生這樣毀壞大地,它也是這樣要忍,所以這就是大地它的平等,包容的大愛。

無有彼此
愛憎之心
我無貪著:
冤親平等
無有愛憎怨親
願一切眾生
捨愛憎心
斷貪恚結

「無有彼此,愛憎之心,我無貪著,怨親平等,無有愛憎怨親。願一切眾生,捨愛憎心,斷貪恚結。」。他佛陀就說,怨親都是平等,他對眾生說法也都是平等。所以這就是佛陀的大心。佛陀他也又這樣說,「我無貪著」。我來世間一切的付出,沒有什麼得失,「無貪著」就是沒有得失之心。他只有平等的愛,沒有想要在眾生,得到什麼好處,他沒有。他只是希望眾生人人接受大法,人人與他平等,體悟宇宙萬物的道理。所以他用「冤親平等,無有愛憎怨親」,就是全都平等,沒有他特別愛的。

看,身為太子,一個國家的父王與他的臣民,他都願意辭親割愛,愛的家庭都棄除了,所以為的就是要在眾生。他雖然出家,他也成佛了,他的釋迦族也是被滅,他也沒有怨。「願一切眾生,捨愛憎心,斷貪恚結」。就是只有一個心念,希望人人能與佛陀同樣的心,應該要捨,捨去了愛憎的心,甚至要斷,斷了貪恚結,心裡不要有結了這種煩惱。

無有彼此
愛憎之心:
眾生則有彼此憎愛
佛心平等
一切皆無愛憎之心
差別之心

「無有彼此,愛憎之心」。眾生離不開愛憎的心,但是佛的心就是平等。所以「一切沒有愛憎之心、差別之心」,沒有;這就是佛心。所以,佛陀用他的心來講說,要引導眾生放棄這分愛憎之心,這就是佛陀將心比心,來教育眾生心,這就是佛的愛。

我無貪著
亦無限礙:
如來無有貪愛取著
慳吝之心
亦無限隔滯礙之相

又說「我無貪著,亦無限礙」。佛的心已經是心包太虛了,等同虛空,所以佛已經「無有貪愛取著,慳吝之心,亦無限隔滯礙之相」,沒有限於哪一個空間。所以佛法雖然是從印度(起),但是他傳法在普天下,都沒有障礙,不論是形相,不論是空間等等,不論你是什麼樣國土的人,我們的人種族都不同,不同的人種接受佛法,同樣沒有滯,沒有障礙,不會停滯,也不會受障礙,全都能接受。「我無貪著」,就是說「不慳大法」,「此無貪法」。

我無貪著:
不慳大法
此無貪法
是善種性
能為無量善法根本
故名無貪善根
亦無限礙:
不存嫉妒

佛對法都瞭解,沒有守著這個法,能成佛,只有我單獨成佛;他不是這樣。他是「我已經成佛,我瞭解人人都能成佛,應該人人要得到,這個成佛的大法。」所以他完全沒有慳吝。「是善種性」。這就是我們人人本具,善種性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能為無量善法」,能夠無量善法的根本。我們能普遍人人本具,就是無量善法的根本,能為天下眾生,我們受法、傳法,這是我們的根本,「故(名)無貪善根」。

善根人人本具,善根回歸到我們最透徹就是真如本性,這是佛的大法,所以要啟動大家的善根。所以,善根若啟動,受法、傳法就無有限礙,也「不存嫉妒」。

我們人總是容易「嫉賢妒能」。若有「嫉賢妒能」,這個法,我們知道的法,我們擔心他比我們更厲害,所以我們就不要傳給他。這樣不對。

謂妒賢嫉能
自是他非
見人修善反生嫉妒
而不能學如來正法
是名嫉妒重障

我們要看到賢能的人,我們要趕緊將我們瞭解、我們知道的,我們要趕快傳,這叫做培養人才,這叫做傳承,這也叫做傳法脈。知道的,沒有不肯說的,就是知道一定要說,這叫做傳法。要不然就是「妒賢嫉能」,樣樣都認為自己都是對的,別人都不對,以為自己比較優秀,別人差我還很遠;或者是別人公推「某某人很優秀」,自己認為「我也差不了多少」。這種都一直要認為,自己不輸給人,這種的心態就不對。

「自是他非,見人修善反生嫉妒」。看人在修善法,自己不去做,自己不肯修,還起嫉妒的心。「不能學如來正法」,不肯接受這個正確如是法,如來如是法,正法他不肯好好接受,「是名嫉妒重障」,這就是很重的障礙。

⊙恆為一切,平等說法:說法平等。常為一切以平等心說無相法。

所以佛陀「恆為一切平等說法」,就是說平等法。「常為一切,平等心,說無相法」。佛陀來人間,無非就是為眾生,來鋪平我們心路,因為我們的心路坎坷不平,我們自己很多事情都是自障礙,自己障礙自己。就如我們自己地球自轉,日在虛空,光明是永恆的,看我們自己的心是不是要轉向光明,或者是轉向黑暗?這要看我們自己。

「一切唯心造」,法,一切都平等,不要有怨親的分別。我們若有怨親心,也有嫉妒心,自己又不肯修行,還要嫉妒別人,若這樣,造業障礙很大,自己障礙,障礙他人;障礙他人,自己重障礙。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Thursday, September 15, 2016

【人間菩提】20160914 - 守護生命播大愛

【靜思妙蓮華】20160907 一音演暢 甘露淨法 - 第909集



20160907《靜思妙蓮華》一音演暢甘露淨法 (第909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甘露淨法唯實一相味,乃解脫涅槃妙音之味,一味之法以一音演暢,隨類得解斯義獲解脫。」
⊙「諸天人眾,一心善聽,皆應到此,覲無上尊。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隱眾生故現於世。」《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以一妙音演暢斯義,常為大乘而作因緣。」《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為大眾說:能說人尊,故所說法妙。
⊙甘露淨法:喻法義能使人心清涼,息煩惱熱。
⊙甘露乃不死之藥。妙法是真常之體,稱之為淨,以不染故。甘露淨法,止得一味,乃解脫涅槃之味。
⊙以一妙音,演暢斯義:據相似異,約意名一,說權為實,名曰妙音。廣演通暢如斯妙義,即是以一妙音演暢斯義。
⊙常為大乘而作因緣:所以說小,意引入大,小智是因,小善是緣。
⊙申明非但一時演暢斯義而已,乃於四十年中,雖說九部之法,常為大乘解脫涅槃而作因緣。
⊙九部法:ㄧ、修多羅:契經。二、祗夜:重頌。三、伽陀:諷頌。四、伊帝目多:本事。五、闍多伽:本生。六、阿浮達磨:未曾有。
⊙契經:合眾生的根機,而且契合真理的經文,即佛經。
⊙本事:謂佛說弟子菩薩聲聞等過去世行業事歷之經文也。
⊙本生:如來說昔為菩薩時所行行業之經文。
⊙未曾有: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
⊙九部法:七、優陀那:自說。八、毗佛略:方廣。九、和伽羅:授記。

【證嚴上人開示】
「甘露淨法唯實一相味,乃解脫涅槃妙音之味,一味之法以一音演暢,隨類得解斯義獲解脫。」

甘露淨法唯
實一相味
乃解脫涅槃
妙音之味
一味之法
以一音演暢
隨類得解斯義
獲解脫

甘露淨法就是唯實一相味,一味、一相,雨降下來就是水,水的相,水的味道是什麼,大家也都很清楚。所以,水相、水味,這是這麼的普遍又簡單。卻是將它譬喻法,法,在人的心是不能缺少,法也是很簡單。真理住在人心,這個真理住人心的名稱,叫什麼呢?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天地萬物的真理。

佛的法就是要讓我們瞭解,天地萬物,人間與萬物,我們要如何去用功?人與人之間要如何處理事情?如何讓人人轉無明就善法?這也就是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所以,我們若要能解脫,那就要去聽法,要瞭解,從聲入耳來聞法,法入心之後,又於行中,去體會到的那種法與心、與行合一,戒、定、慧平齊,這個體會會更深。

所以「一味之法以一音演暢」。雖然這麼簡單的法,不論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或是人與大地之間,或是……,很多種因緣,說不定很平淡的事情,被你悟到很深的道理。所以,大地無不都是說法音,大地無不都是在演暢法。

就譬如佛在世時,鄉村有一位老人,從年輕到老,一直是無酒不歡,就是一直喝酒,每天都是這樣醉茫茫。阿難每天托缽,都會遇到他,若是遇到他,阿難都會邀他:「走吧,去聽佛說話。」他都同樣的回答:「我還在醉,要我忍耐不喝酒,我沒辦法。」同樣這句話。

有一天,黃昏了,他同樣喝酒醉茫茫,就這樣腳踢到樹根,痛,人跌倒了,連骨頭也撞得很痛,翻身很久,才爬得起來。自己在那個地方,忽然間這樣想:「唉呀!我懺悔啊!我這樣醉得自己踢到樹根,這時候我感覺到的痛,不堪忍啊!要如何才能消除我這種痛呢?我懺悔,我不應該不聽阿難的話;我懺悔,我更不應該不去見佛。」心念一轉,從很掙扎中爬起來,回到家裡。早上醒來,真的來到精舍。

到佛陀的面前,恭敬禮拜。佛陀就問他:「譬如有五百輛車載滿了木材,這木材堆要用幾車的火來燒,這五百輛的木材,才會燃起來呢?」回答就說:「這很容易,不入必一粒豆(大)的火種,這五百輛的木材,就燒起來了。」

佛陀就又問他:「那你現在穿的這件衣服,已經是多久沒洗了?」他自己想一想,「我這件衣服有一年多沒洗了。」「若要洗你這件衣服的髒污,要用多少水,才能洗乾淨你這件衣服?」老翁回答:「很簡單,我若用一斗的石灰粉泡水,這樣就能洗乾淨了。」

佛陀就這樣說:「是啊!同樣的道理,過去累積多少的煩惱、習氣、無明,只要你願意聽法,只要你願意守五戒,自然你過去的壞習氣、飲酒的習慣,完全能改掉了。」這位老翁聽了,法喜充滿。就是這麼簡單的法,能夠讓一位老翁,累積幾十年的習氣,這樣就完全去除了。

所以,佛陀一音圓演,一味之法,所以「隨類得解斯義獲解脫」。佛陀就是這樣,一相、一味的法水,能五乘的根機都能接受。這就是甘露淨法,一相一味,只要我們接受,我們的心就都能清淨,解脫,去除一切煩惱。那就是要用心聽。

前面的(經)文,「諸天人眾,一心善聽,皆應到此,覲無上尊。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隱眾生故現於世。」

諸天人眾
一心善聽
皆應到此
覲無上尊
我為世尊
無能及者
安隱眾生
故現於世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諸天人眾」。就是所有所有的人類,若有這個因緣他能接受法,佛陀要讓大家知道,「我為世尊」,是世間人所應尊重的,「無能及者」。其實,佛陀所說的「我」是大我,天地真理這樣的大我,真理大我能夠安穩眾生。佛陀的法身充遍天下,就是道理,佛陀的法身就是道理,所以能安穩眾生。

接下來的(經)文,「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以一妙音演暢斯義,常為大乘而作因緣。」

為大眾說
甘露淨法
其法一味
解脫涅槃
以一妙音
演暢斯義
常為大乘
而作因緣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佛陀,出現世間,無非就是要為大眾說法,所以「為大眾說」,所說的是「甘露淨法」。五濁惡世這個時候,正是需要法水來滋潤,所以這是甘露淨水。「其法一味,解脫涅槃」。法,就是同樣亙千古而不變。水,從有地球開始就有水,過去過去幾億萬年的水,與現在的水都一樣,一相、一味,道理與此相同,過去是這樣的法,現在也是這樣的法。所以「解脫涅槃」,我們若能得到這個法,才能真正覺悟,心無污染。

但是,能將真實法不斷人間,法不斷流傳,傳法的來源是從一妙音。佛陀的時代,開口說法,法法相傳,一直到現在輾轉「演暢斯義」,法才能留傳到現在。「常為大乘,而作因緣」,佛陀就是這樣不斷來人間,法不斷這樣傳,希望我們人人受法。

為大眾說:
能說人尊
故所說法妙

能說法者,所以人人尊重,人所尊重,所說的法就是妙法。所以我們要修行,修到這個法入我們的心來,有辦法去度化眾生,自然人家就會接受我們的法。

甘露淨法:
喻法義
能使人心清涼
息煩惱熱

所以「甘露淨法」,譬喻法義,「能使人心清涼」,息滅煩惱熱。唯有佛法才能讓人的心清涼,要不然心地燠熱、熱惱,苦不堪,唯有法才能來息滅,我們心靈煩惱的熱氣。

甘露乃不死之藥
妙法是真常之體
稱之為淨
以不染故
甘露淨法
止得一味
乃解脫涅槃之味

甘露就是不死之藥。因為我們的真如永存,人人本具佛性,這是永恆的,我們能夠透徹法、道理之後,這個妙理是真常,就是亙千古而不變。稱之為「淨」。這是清淨的法體,這個清淨法體就是真理,就是不受污染。

這叫做「甘露淨法」。佛陀的教法,「止得一味」,就是一項、一味,沒有其他,三乘歸為一實乘法,「乃解脫涅槃之味」,就是一實乘。

其法一味
解脫涅槃:
機情雖異
佛意常融一味
令得無上解脫
究竟涅槃


「其法一味,解脫涅槃」。意思就是說,有情眾生,根機實在是參差不整齊,所以佛陀的意常融於一味,希望眾生能夠體悟到,人人本具佛性,「令得無上解脫究竟涅槃」,這是佛陀的心懷。

一味之法
以一妙音演暢
隨類得解

「一味之法,以一妙音演暢」,同樣的法,從他口中發出一妙音,「隨類得解」,隨眾生的根機去解。這就是所以我們眾生,一直還是在生死中,到底我們解多少?

「以一妙音,演暢斯義」。

以一妙音
演暢斯義:
據相似異
約意名一
說權為實
名曰妙音
廣演通暢
如斯妙義
即是以一妙音
演暢斯義

「據相似異」,看起來好像是,但是也好像不是。「約意名一」,佛陀他用真實法,但是有的人,聽起來好像不很貼切一樣,無法體解到佛陀真實的道理,在他的心懷。所以佛陀「說權為實」,用權法、方便法,其實還是要引入,我們人人能會見真實法,這是佛的用心。

所以「妙音」,發出他的音聲,隨眾生的根機,「廣演通暢,如斯妙義」。盡他的心力,就是這樣廣演,開闊來說給大家聽,讓這個法能暢通到眾生的心裡;從佛口出,希望能通達到眾生的心中。所以這是「以一妙音,演暢斯義」,這就是佛陀的用心。

常為大乘
而作因緣:
所以說小
意引入大
小智是因
小善是緣

「常為大乘,而作因緣」。佛「所以說小」,從小而入大,所以「小智是因,小善是緣」。佛陀是為眾生而修行,佛陀是為眾生而成佛,這是佛,他是大覺悟者。大覺悟者的心意,要說給還在迷茫中的人聽,真的要從小(乘)說起,所以要說「四諦」、「十二(因)緣」法,才慢慢引入「六度萬行」,從小而入大。所以「小智是因,小善是緣」。

申明非但一時
演暢斯義而已
乃於四十年中
雖說九部之法
常為大乘解脫涅槃
而作因緣

這也就是,不是「一時演暢斯義而已」,就是不是一段時間,來演暢佛所說的法而已。佛陀初轉法輪,在鹿野苑度五比丘,「乃於四十年中,雖說九部(之)法」,在這四十多年中,九部法,「常為大乘解脫涅槃,而作因緣」。這九部法到底是什麼?

九部法:
ㄧ、修多羅:契經
二、祗夜:重頌
三、伽陀:諷頌
四、伊帝目多:本事
五、闍多伽:本生
六、阿浮達磨:未曾有
七、優陀那:自說
八、毗佛略:方廣
九、和伽羅:授記

九部法,第一,叫做「修多羅」,這是梵語,翻成我們的中文,應該叫做「契經」。「契經」就是佛所說的法,應眾生的根機而說的經,叫做「契經」。

契經:
合眾生的根機
而且
契合真理的經文
即佛經

第二,叫做「祇夜」,那就是「重頌」。長行文真的是很重要的法,所以要再做偈文重複,這叫做「祇夜」。

第三,叫做「伽陀」,「伽陀」是諷頌。沒有長行文,開頭就是用偈文的方式,一句偈就能包含很多道理,七字一句或者是四字一句等等。

第四,是「伊帝目多」,就是「本事」。

本事:
謂佛說弟子
菩薩聲聞等過去世
行業事歷之經文也

「本事」就是佛陀講經時,若看到什麼樣的人與人之間,有什麼樣解不開的心,佛陀他就會回顧過去,過去生中,向大家說:「我過去和他的因緣是這樣。」這是佛過去生中,所修行過程的行業,他的修行有造過的業,曾經有過,過去生的「本事」。

第五、就是「闍陀伽」,也就是「本生」。

本生:
如來說昔為菩薩時
所行行業之經文

「本生」就是過去是怎麼樣,會遇到這種事情。過去我不只是人身,我也曾當過象,現動物相,也是在度化眾生。這叫做「本生」。

未曾有:
是諸大眾
得未曾有
歡喜合掌

再來,叫做「未曾有」。佛陀說法,說得過去大家不曾那麼歡喜,現在接受到法,未曾有的歡喜。

九部法:
七、優陀那:自說
八、毗佛略:方廣
九、和伽羅:授記

再來叫做「優陀那」,那就是「自說」。沒有什麼因緣,佛陀自己就開始說,無問而自說。第八,叫做「方廣」,那就是說很多的大乘法,如《華嚴(經)》等等。第九「授記」。那就是佛陀為一切眾生,有因緣的,佛陀為聲聞、緣覺、菩薩等等,授未來能夠成佛的記。這些叫做「九部法」。

佛陀一生四十九年間,為眾生所說的是很多種類,所以佛法深如大海。不過,一直說「一相、一味」,我們一念心,這念心若能體解大道,發起無量心,自然智慧如海,統理大眾。希望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16

【人間菩提】20160913 - 戒慎防颱.啟善覺性

【靜思妙蓮華】20160906 - 佛德圓滿無上大覺 - 第908集



20160906《靜思妙蓮華》佛德圓滿無上大覺 (第908集)
(法華經•
藥草喻品

 佛德圓種智具足,如應身相好莊嚴,口說法具四無礙,意德圓俯察群機。
猶如大雲,充潤一切枯槁眾生,皆令離苦,得安穩樂──世間之樂及涅槃樂。《法華經藥草喻品
諸天人眾,一心善聽,皆應到此,覲無上尊。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隱眾生故現於世。《法華經藥草喻品
重頌長行所說:「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
四弘誓願:願度、願斷、願學、願成。此四弘誓願是菩薩所立,凡是大乘行者皆宜牢記和實踐。
諸天人眾一心善聽:諸天及人一切眾等,齊其一心,善聽我說。召集人天等聽法。
皆應到此,覲無上尊:佛世難值,正法難聞,有幸值佛世時,皆應到此會中,覲見無上大覺世尊。
我為世尊,無能及者:我是一切世間之尊,自餘聖賢,無有一人能及我者。
安隱眾生,故現於世:為令眾生得安隱故,出現世間。
謂菩薩入世,為諸眾生造諸惑業故,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惡道,菩薩即為種種開示,除不善法,置之善處,令眾生心各獲安隱。
 【證嚴上人開示】

「佛德圓種智具足,如應身相好莊嚴,口說法具四無礙,意德圓俯察群機。」
 佛德圓種智具足
如應身相好莊嚴
口說法具四無礙
意德圓俯察群機
 我們常常說要感恩佛。佛陀修行,德已經是圓滿了,尤其是圓滿「一切種智」,都具足了。佛陀的德行,那就是長久以來所修,長久以來造福人群,算時間,無央數劫,這種為人群眾生而付出,累劫以來無可計算。
 我們常常說,付出於外,那就是福,從發心開始行善,所得就是德,所以這是福德雙修。修行,我們就是要往這個方向走。在今生此世,任何一個人的身上,都是讓我們修福、修德、修增長智慧,任何事、任何人,無不都是來完成我們的智德,這就是時時要用感恩心。
 佛德圓,一切種智具足了,身相也是具足,身相很好,所以叫做「應身相好莊嚴」。不論外形的相貌、內具的智慧,在他的身行中,那種令人說不出的尊重、敬愛,這種莊嚴。而且,在眾生中觀機逗教,口說法具「四無礙智」,法無礙、詞無礙、義無礙、樂說無礙。佛陀說法無礙,說法的內容,意義深奧,但是,隨眾生機,而聽得懂、聽得進。不論什麼樣的方言,地方的語言,佛陀都通徹,又能說得很文雅,這叫做「詞無礙」。
 還不只是這樣,佛陀又是殷勤教化,教而不倦,說法很歡喜,到處,到處與眾生化緣。化緣,不只是去托缽叫做化緣,要轉化眾生煩惱無明成為善念,這也叫做化緣。要如何和眾生接觸,讓眾生有因緣聽聞佛法,所以要深入人群。這就是佛陀他的佛德圓融,已經一切種智圓具,所以才有法的無礙、義的無礙,詞無礙,最重要的,也是樂說無礙,就是要度化眾生。
 前面是「佛德圓」,佛德圓滿,身的莊嚴,加上口說法的,「四無礙(智)」圓(滿),還有「意」,心的意德也已經圓滿了。一生的說法,無非就是要為大地眾生,所以意德,一心一意,就是俯察天下眾生的群機。
 這就是佛陀他譬如雲,是應身來人間,來人間當然是一個目的,就是要降法雨;光是有雲而無雨,也不行。就如我們來人間,無所作為,什麼都沒有。我們來到人間一定要有所作為,對於人間,一定要付給人間的學德,我們若有學有德。學,要去哪裡學呢?是在人群中。人群中有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做人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是要人與人互相對待。所以佛陀教我們要如何入人群,當一個在人群中很成功的人,不受人群的煩惱影響,能夠領導人群往對的道路走,做對的事情,成就一個人間的貴人,這才是真正有學、有德。
 人家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這就是佛陀他不斷來人間,入人群中教育眾生,這叫做學不倦、教不悔,不斷地,沒有厭煩,就是這樣不斷來人間。這是培養出「佛德圓」,很圓滿的佛德,能夠得一切種智具足,那就是因為他長久,練就了這樣的學德,不斷在人群中結這樣的福緣。
 大家一定要相信,佛陀應世人間必有大用,那就是施教法於人群,這譬喻雲和雨,應世人間有大作用,施教法於人間。
 所以,前面的經文這樣說,「猶如大雲,充潤一切枯槁眾生,皆令離苦,得安穩樂──世間之樂及涅槃樂。」
 猶如大雲
充潤一切
枯槁眾生
皆令離苦
得安穩樂
世間之樂
及涅槃樂
《法華經藥草喻品
 前面已經說過,那就是大雲,就是雨開始下來了。大雲就是佛陀應身人間,應身人間就能有大作為,所以「充潤一切」,這個大作為就是要來,滋潤眾生乾燥的心地,讓眾生這片心地得到滋潤。有佛法來滋潤我們的心,自然「皆令離苦」,得安穩樂,心就很穩定了。
 不是帶業來的,是乘如來法而來。乘法而來,所以這就是「得安隱樂」;來來回回在人間教化眾生,都沒有苦,所以得安穩樂。甚至在世間度化眾生,芸芸眾生,五濁具足,這種這麼無明苦難的人間,卻是菩薩遊化人間也是快樂。
 我們昨天說過了,佛陀非凡夫的生死,他是為眾生來人間而快樂,這是安穩的快樂,在人群中。又是「及涅槃樂」,在人間已經沒有生滅的苦惱了,那念心很清楚,沒有貪、瞋、癡了,完全很安樂。
 下面這段(經)文再說,「諸天人眾,一心善聽,皆應到此,覲無上尊。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隱眾生故現於世。」
 諸天人眾
一心善聽
皆應到此
覲無上尊
我為世尊
無能及者
安隱眾生
故現於世
《法華經藥草喻品
 再向大家叮嚀。那個法會上不只是僧團,還有在外的弟子,信仰佛法的在家人,在家人也有大根機的菩薩,所以「諸天人眾,一心善聽」,這是佛陀再叮嚀,大家來聽法就要專心,一心,要好好地聽,不要有雜念,很重要的法,大家要很用心來聽。
 「皆應到此,覲無上尊」。佛陀要讓大家知道,來聽法也要尊師,尊師才會重道,這是佛陀的教育。頌誦長行文。長行文中也有這樣的一段,「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
 重頌長行所說:
汝等天、人、
阿修羅眾
皆應到此
為聽法故
 就是不只天人眾,其中還有阿修羅。阿修羅有這麼不好的習氣,這種妒賢嫉能,這種容易瞋怒,這樣的人也能聽佛法。
 有的人說:「我有聽法,但是沒辦法,習氣就是這樣。」也有人這樣,常常這樣說。「你對佛法研究得那麼深,為什麼脾氣還是這樣呢?」「就是這樣,我會改啦!」這就是雖然脾氣很差,不過,有了佛法,慢慢的,他也會改。這是比較鈍根,漸漸地來(改),像這樣的人也很多,在靈鷲山,法華會上。所以,這就是天人眾裡面的,其中(一類)全都來了,來見無上尊。
 來這裡要做什麼呢?聽法。聽法就要發願,要「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這是來聽法,最大的目的。
 四弘誓願:
願度、願斷、
願學、願成
此四弘誓願
是菩薩所立
凡是大乘行者
皆宜牢記和實踐
 佛陀盼望人人來聽法,信心立了,還要再發願。所以信、願、行,要相信,起信心,同時要發願,發願之後要身體力行。這一類的人叫做菩薩,這就是大根器的人,接受佛法之後,建立了信心,他對自己相信,也願意發這樣的大願,所以(是)菩薩立願。
 「凡是大乘行者皆宜牢記」。我們若是大乘行的人,我們要勤精進,這種願心不能減小,所以要永遠放在心裡。
 「諸天人眾, 一心善聽」,就是這樣說,「諸天及人一切眾等,齊其一心,善聽我說。召集人天等聽法。」
 諸天人眾
 一心善聽:
諸天及人一切眾等
齊其一心
善聽我說
召集人天等聽法
 這就是包括所有在會中的人眾,不只是佛陀的時代,即使未來的眾生,應該都包括在內。所以「齊其一心」,一切眾生齊其一心,這個心都要一樣,平等,同一個時間,同接受一種法,那就是「一乘法」,所以要抱著這種要成佛的心來,來聽法。所以「善聽我說」。佛陀這樣說,大家來,一心好好來聽,聽我說話,這是佛陀說的。「召集人天等聽法」,這就是召集大家,同這念信心而來聽法。
 皆應到此
覲無上尊:
佛世難值
正法難聞
有幸值佛世時
皆應到此會中
覲見無上大覺世尊
 「皆應到此,覲無上尊」。佛世難值,正法難聞,有幸能值遇佛世這個時間,我們應該要很珍惜。大家應該要趕快來,來此會中看佛。佛陀是這樣跟大家說的。
 佛要來人間,應世人間,不是那麼容易,是要經過無數劫的時間,才有一尊佛出世。所以佛要鼓勵大家要趕快來,來此會中看佛,來聽佛說法。
 佛陀再說,「我為世尊,無能及者。」
 我為世尊
無能及者:
我是一切世間之尊
自餘聖賢
無有一人能及我者
 佛陀為了加強大家的信心,還是再自我介紹,「我為世尊,無能及者」。我的覺悟,天地宇宙萬物的真理,一切我最透徹瞭解,所以「我是一切世間之尊」。「自餘聖賢,無有一人能及我者」。其他的人,在十法界中,除佛,其他都是眾生,哪能與佛比呢?即使是菩薩,也是還未到達圓滿的德,福德尚未很圓滿,所以佛陀說,還沒有人能與我平齊。
 雖然人人本具佛性,但是還在凡夫中,所以要趕快修,將欠缺的法要趕快接受,能夠法圓滿,德就圓滿了。
 安隱眾生
故現於世:
為令眾生得安隱故
出現世間
 所以佛陀出現人間,就是要「安隱眾生,故現於世」。佛陀他來人間,就是為了要安穩眾生,所以才出現在人間。就是說「菩薩入世,為諸眾生造諸惑業故,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惡道,菩薩即為種種開示,除不善法,置之善處,令眾生心各獲安隱。」
 謂菩薩入世
為諸眾生
造諸惑業故
而受生死逼迫之苦
沉溺惡道
菩薩即為種種開示
除不善法
置之善處
令眾生心各獲安隱
 這就是菩薩,佛陀一直教育菩薩,要趕快入人群中去,為什麼呢?因為眾生造諸惑業,惑就是無明,無明的業,「而受生死逼迫之苦」。因為眾生造很多的惑業,所以帶業(來)人間,愈來愈五濁惡世,苦難愈多。所以,愈逼迫過來的苦愈多,所以佛陀除了本身應世人間,他更需要菩薩發心立願,入人群中。所以「菩薩即為種種開示」。若能有菩薩入人群,應眾生的根機、眾生心靈的煩惱,若能有這樣發心的人,入人群中去,用種種的方法,來輔導無明的眾生,這樣就能「除不善法」。
 所以常常說,要淨化人心,要好好用法傳下去,才有辦法淨化人心。淨化,意思就是去除不善,去除不善就是去除惡念,我們將它轉惡為善,這叫做「除不善法」。「置之善處」,讓這些人懂得行善,把他帶入很多好人的地方,共同一心去行善。這就是需要菩薩,幫助佛陀來感化眾生。
 「令眾生心各獲安隱」。在這個時代,眾生一直心不得安穩,所以我們才在這五濁惡世,更需要佛法。因為人心一直一直很乾燥中,很乾,也是很乾燥,所以容易發怒,一發怒起來,無明起,就壓不下來。就如星星之火燎原,一點點的無明,外面有什麼樣的不如意,引入內心的煩惱,這個煩惱再引出無明,就將這種無明散發在人間,那就是造成了人間的苦難。
 聽到濟暉講述,多少的難民從敘利亞,這樣逃難來到約旦,很多那種受重傷的人,在難民營裡面,這種慘狀,如人間地獄。本來是好好的一個國家,就只是一個無明動起來,整個國家的破碎,這就是五濁惡世的時代。要如何能法雨普潤,(讓)眾生息滅這分無明煩惱的濁氣?唯有佛法能夠來淨化人心。所以我們大家時時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