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2,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614 - 心迷如夜心悟如日 - 第848集



20160614《靜思妙蓮華》心迷如夜心悟如日 (第848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長夜漫漫遠見星月,欣處寂靜長空獨賞,不樂日光普照群類,體解苦法思惟解脫。」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貪無著,無復志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我等長夜,修習空法。」《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我等在迷,長夜黮闇,但知樂小,畏苦求空。
⊙長夜:指二乘人從發心至證無學果,利根須經六十小劫。
⊙於佛智慧,無貪無著:於佛世尊,無上智慧,由迷故,都無貪著。貪著:愛樂名貪,慳心名著。
⊙無復志願,而自於法:更無有志,願求佛道。而自迷心,執行小法。
⊙謂是究竟:謂證羅漢,三界生死皆悉已盡,不受後身,便為究竟;不知界外微細無明,全無曾斷,非是究竟無上佛道大般涅槃。
⊙斷見思惑,離三界,於界外淨土受變易生死之法身菩薩,教斷無明而成佛之法門。
⊙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執小迷大,暗於圓乘,名為長夜。但只修持,習於偏空無漏之法。

【證嚴上人開示】

「長夜漫漫遠見星月,欣處寂靜長空獨賞,不樂日光普照群類,體解苦法思惟解脫。」

長夜漫漫遠見星月
欣處寂靜長空獨賞
不樂日光普照群類
體解苦法思惟解脫

人天長夜漫漫,什麼時候才會天亮呢?我們凡夫的心闇,就像漫漫長夜,等到什麼時候天亮?不過,有人覺得長夜漫漫可以賞月、看星空,這樣的夜晚氣氛也不錯。所以他們停滯在「欣處寂靜」,夜晚靜靜的,沒人吵,「長空獨賞」,看天空這麼廣,滿天星光的感覺很好。所以沒有想要追求天亮,「不樂日光普照群類」,不會想看太陽普照大地,萬物的光明,更不想去體解人間苦法,或者思惟要如何解脫。

這個境界就如小乘,小乘人只想取得寧靜的境界,沒有煩雜,這樣就認為沒有煩惱了。眼不見為淨,不論人間是什麼樣的苦難,我就不要進去,不要看到,我自己的內心境界已經清淨了。就是只有這樣想,所以譬喻這種人是不喜天亮。

有啊,有這樣的人。晚上是休息的時間,晚上的時間如果長一點,就可以休息多一點。天亮了,不起來工作、不勞作不行,所以他期待的是晚上,不期待白天,這是同樣的道理。

白天,我們才能看到太陽照大地,才能很清楚看見大地種種的景物,大大小小東西才看得清楚。修行應該也是要這樣。我們的真如本性,無明障蔽打開了,本性真如現前,智慧分別種種的境界,種種的道理、事物,我們都很清楚,這是「日光普照群類」,就如智慧分別一切道理、境界。應該是期待這樣。

「體解苦法,思惟解脫」。瞭解道理,才能夠真正體會到人間的苦,苦在很多人的一念心無明起,所複製的無明帶來了人間很多的苦難。若是瞭解道理的人,體解苦法,自然就能用心思惟如何解脫這個苦,自解脫,人解脫,自我、他人,一切人人都能得解脫。這才是真正體悟道理,好比真如已經脫離了無明,放出了智慧的光芒,這就是日光。有了日光就能普照群類,體解苦法,這就要我們平時用心思惟。

其實,人間的夜晚還可以看到星空月亮,覺得可以欣賞夜景。但是,無明一起,墮落三途,茫茫的黑暗,這哪有星空夜景可看呢?所以現在我們得人身,就要趕緊把握時間,要精進,不要迷在這長夜漫漫當中。

前面的經文說,「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迦葉尊者描述他們的心態,過去就是不樂大乘法,只是獨善其身。為什麼呢?自己的解釋是,「一切諸法,皆悉空寂」。因為佛陀說,人間空幻,如露亦如電,都是空寂。我們只是知道,人間苦難就是因為人群中所造作、合成的煩惱,所以有苦難。既然入人群會有煩惱的牽引,我們不如就守在空寂的境界裡,若是守得好,就無生無滅了,不必再入人間,不必六道輪迴。

所以一切法無大無小,我們還須要特別好樂大乘嗎?佛法都是平等,「無大無小,無漏無為」,我們已經漏盡了,沒有煩惱了,這樣就已經足夠了。「如是思惟,不生喜樂」,這是過去我們的想法。

接下來迦葉尊者再說,「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貪無著,無復志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我等長夜,修習空法。」

⊙「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貪無著,無復志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我等長夜,修習空法。」《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他們過去覺得不要再攀緣了,不要再來六道輪迴,我們瞭解的法都已經知道了,究竟瞭解了,所以長夜守護在這裡。「於佛智慧」,佛陀光明的智慧如日月,我們「無貪無著,無復志願」,就是這樣,自己對法已經滿足了,認為已經究竟了。「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就如晚上很寧靜,就是在這個寧靜的空間裡好好修行就好了。

⊙我等在迷,長夜黮闇,但知樂小,畏苦求空。

「我等在迷,長夜黮闇」。我們若好好來瞭解,其實,這個長夜還有迷。凡夫迷茫時,就如長夜,一片黑暗。也常常聽到人家說:「我的人生是黑暗的,不見天日。」我們也曾聽過人家這樣形容自己,這就是無法瞭解到底人生是什麼?

在小乘人,他只想瞭解小範圍,無法看到很開闊的境界,這就是「但知樂小」,只能看到這個小小範圍的境界,瞭解這個小小範圍的道理。範圍只有這樣,不敢走出去,因為外面茫茫、暗暗的,不敢走出去。所以「畏苦求空」,害怕,擔心入人群去,萬一染著了無明,就是在六道中輪迴了。他畏苦,才用心求空,專心求空理,所以「畏苦求空」,譬喻長夜。

⊙長夜:指二乘人從發心至證無學果,利根須經六十小劫。

「長夜」,就是指修二乘的人,聲聞、緣覺,從發心一直到證無學果,利根所經過要六十小劫,這麼長久。所以說,不是修小乘法就能較快解脫,要真正斷煩惱、斷無明、斷塵沙惑,這樣才是真正達到安全,不會再來六道輪迴,真正的解脫。修小乘,利根的人還要經過六十小劫,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解脫,但是他們就是守在那個地方,所以「於佛智慧,無貪無著」。

⊙於佛智慧,無貪無著:於佛世尊,無上智慧,由迷故,都無貪著。貪著:愛樂名貪,慳心名著。

佛陀世尊有無上的智慧,「由迷故,都無貪著」。我們明明知道佛的智慧是無上,但是已經迷在獨善其身,所以「都無貪著」,不想要再進一步求取佛智慧。

「愛樂名貪,慳心名著」。貪著,就是愛樂的意思。在這段經文所說的「貪著」,就是對大乘法心生喜樂。小乘人對大乘法無貪無著,不好樂,不想要再進取,覺得自己這樣就夠了。當然,這「貪著」二字,對惡法來說就是無明,對清淨法、佛法來說,是精進。所以,小乘人「無貪無著」,那就是不希望向前進取。

「無復志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

⊙無復志願,而自於法:更無有志,願求佛道。而自迷心,執行小法。

佛陀所說「苦集滅道」,我們很瞭解;「十二因緣法」,我們很清楚;很多很多的名相,我們都瞭解了。所以,我這樣就好了,我沒有志願要再求什麼佛道,我這樣就好了。就是這樣故步自封。「而自迷心,執行小法」,是自己自迷,執著在小乘法,修行在小乘法中。「謂是究竟」,覺得這樣是究竟。

⊙謂是究竟:謂證羅漢,三界生死皆悉已盡,不受後身,便為究竟;不知界外微細無明,全無曾斷,非是究竟無上佛道大般涅槃。

小乘獨善其身,以為自己已證羅漢果,斷了三界生死,這就是修行的目標,這樣就已經究竟了。「不知界外微細無明」,只是知道三界內的無明已斷除,不知道三界外還有更微細的無明,就是塵沙惑,「全無曾斷」,還不曾斷,所以「非是究竟無上佛道大般涅槃」。他們還不知。

什麼叫做界外呢?

⊙斷見思惑,離三界,於界外淨土受變易生死之法身菩薩,教斷無明而成佛之法門。

其實,「斷見思惑,離三界」,在三界以外還有界外淨土。界外的淨土還有變易生死,就是法身菩薩所修的行,「教斷無明而成佛之法門」,這就是法身菩薩的境界。

在三界之內,雖然斷了分段生死,三界外還有變易生死。這種變易生死就是捨這個地方去那個地方,他自願自來,叫做倒駕慈航。如佛陀來人間是自願而來,佛陀就是要教菩薩法,如何斷除無明成佛道。菩薩的無明就是尚未斷變易生死,一直在人群中發心立願,不斷來人間,不受人間六道所污染,在這五道四生裡而不受污染,來去自如。

就如監獄是犯罪的人要被關進去,但是有一群人自願要進去,進去做什麼呢?進去教育,去說如何做人的道理,犯錯誤之後要如何懺悔,「懺悔則清淨」,好好守規矩。同樣的道理,菩薩就是這樣,佛陀想要再教能夠成佛的法,你將這些法去教人,教到這些法是你自己的,你自己真正體悟,見苦知福,然後智慧成長,慧命增長,這就是教菩薩法。

迦葉尊者再說,「我等長夜,修習空法」。

⊙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執小迷大,暗於圓乘,名為長夜。但只修持,習於偏空無漏之法。

其實「執小迷大」,迷失了我們應該要取大法,自己還是在黑暗中,真正有圓教的大乘法,我們沒有看到。外面暗暗的,沒看見有一個圓滿的鏡子在那裡,所以叫做「暗於圓乘」。「名為長夜」,我們還在黑暗中。真如本性,我們原來就有,只是我們迷了,所以是長夜黑暗,周圍黑暗。

「但只修持,習於偏空無漏之法」。我們就是這樣迷於長夜,不知道太陽一照,光明普遍,山河大地,真實人間,很多的萬物。我們長夜看不清,守在長夜看不到日光。我們應該修行就是要開啟智慧,不只是獨善其身,我們要開啟大智慧,入人群中進出而不會受污染,這才是真實佛陀所教育的。

我們明明可以走入日光,走在陽光裡,我們偏偏要被「五陰」遮住光明。我們應該撥開「五陰」,開啟智慧,不要受「五陰」這種煩惱無明覆蓋。這要看我們修行,是不是願意好樂大法,去進取。若能去進取,自然智慧成長。這就要看大家要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