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51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20130524
◎悟真空者,覺妙有,好寂靜,解空妙理。
◎慧根深植累世情,戒定受持聞不忘。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此云滿慈子,從父母立名,七佛人
中說法為最,具四辯才。
◎阿含云:善能廣說,分別義理,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為第
一。
*******************************************
◎悟真空者,覺妙有,好寂靜,解空妙理。
我們大家日常的生活中,應該要常常體悟,萬物到底是
真空,空中是不是真的有妙有?佛法所解釋的,佛陀透
徹真理,一切萬物皆是空。但是,明明我們的生活一切
萬物皆是有。我們不能沒有物質生活,比如說冷了,冬
天缺的是什麼呢?衣、被。我們若是沒有很保暖的棉被
,要睡就很難過;若沒有保暖的衣服,天氣寒冷,這樣
在那裡受寒,也是很難受。
其實,世間的生活,它有妙有的道理存在。「空」,是
所有的東西完全歸零,解體了,什麼為體呢?四大假合
為體。剛才我們說棉被,那件棉被,我們要知道,它若
以過去,早期,被子都是棉製品。棉花就要有種子,種
子落土,農夫耕耘,這棵棉花的樹已經長出來了,就要
等季節。這個季節,有種植的季節,有收成的季節。到
了收成的季節,開花了之後,就是我們要採棉花的時候
了。
現在在大陸,還有在種棉花。棉花若一開,聽說一片白
茫茫,很美。棉花採下來之後,它的名字叫做棉花,棉
花就要再經過剝,把它取出種子,經過了花把種子拿出
來,成為棉花,就要賣出去了。經過了工業的製造,再
(製成)棉被,從前叫做彈棉被,這樣才能一件一件的
被子(製造)出來。光是那個棉花,用人慢慢彈啊彈,
把它彈出了棉花與棉花能夠結合起來,線仔細地牽製之
後,這樣是不是就可以了呢?還是要有布,被單。
必須經過工廠,這塊布一樣要經過很多人的人工,之後
才成為一塊布。這塊布有的是棉質,有的就是絲質,有
的是麻質,各種的植物不同,經過了採取,經過了工人
編織之後有了布,才再和已經彈好的棉被結合起來,這
樣一件棉被才完成。
各位,蓋在我們的身上,很溫暖啊!我們有想那麼多嗎
?一件「被身」(裡被),它要經過多久的時間,多少
的人工。即使現在已經不必用棉,也是要用其他的尼龍
類,也是一樣。所以,這都要經過人不斷不斷地去加工
,不斷不同名稱的物質,這樣組合為這件棉被的「體」
。
想,若是解體呢?把棉被的被單拿掉;它用久也會破,
拿掉了。若光是裡被,用久了也會一直鬆脫。我們常常
去看貧困人家,看到他們所蓋的棉被,變成了一塊一塊
的,這樣還能叫棉被嗎?已經不是了。
所以說,物質,若是這樣把它解開再歸零,這種就是「
空」了。沒有的之前也是「空」,經過了很多很多的東
西去會合,要有時間、有四大、有人工等等會合起來,
「有」了。真的是很奇妙!
你光是說那一顆種子開始,就已經很奇妙了,何況它能
成株,它能開花。真的是天下萬物原來是「無」,但是
在很微妙的成長中,這樣把它會合起來,過程不同的時
間,不同的名稱,真的萬物很奇妙。所以,我也是常常
去體會它,什麼叫做「空」。我要去了解,真空是什麼
?就會去想到天下萬物原來都是空的,即使「有」,也
是各種的名稱,將這些東西,沒有的東西,一樣一樣把
它拿來結合起來,那就是化零為整;一段時間過了後又
是化整為零,又「無」了。
就像我們人,在父母還沒生我們的時候,我們在哪裡啊
?生下來的時候,這麼小。在我們的醫院裡,有一位從
宜蘭要回花蓮娘家的時候,在路途中忽然肚子痛,懷孕
還不到六個月就早產了,在我們的醫院(出生)。生下
來的那個時候是又黑又小,才五百多公克,一點點而已
。
醫師要幫她急救,還不到六個月的孩子,要如何讓她活
下來,要如何讓她的血液能夠全身流通,要如何讓她的
呼吸可以順暢。要幫她打針,聽說醫師要為這個孩子打
針,手的血管就像髮絲那麼細,醫師好不容易才找到了
他所要的血管,好像髮絲的血管,注射進去了。
知道一條生命,除了醫師這樣很有耐心、愛心、尊重生
命,既來到人間,就是要去疼惜她、愛她,這樣營養分
為她補給了,這個孩子慢慢能夠呼吸了。甚至照顧到六
百公克,忽然間又降到不到五百公克,就要再一次的搶
救。醫護人員要運用多少呢?很不容易啊!早產的孩子
就是這樣,生命這麼地微弱,但是要有人這樣仔細地照
顧。
生下來的那個時候是這樣,相信再一年後,這個孩子若
再帶回來的時候,可能會走路了。十年後應該讀書,二
十年後應該上大學,三十年後應該是為人婦、為人母。
看,人生是不是很奇妙呢!生、老、病、死這種的過程
,我們都沒有停滯過,都是在那種很微妙的行蘊,這樣
讓我們過來。
人類是這樣,天下萬物也是這樣。到了老的時候,我們
歸何處呢?我們的這個身體又是歸到哪裡去呢?未來我
們脫離了這個身體,又是往(哪個)方向去呢?哪一個
方向?不知道。生從何來,死何去向,這就是凡夫的循
環。從無到有,就是化零為整;到了老來往生的時候,
化整為零,人間又沒有這個人了。看,是不是真的很微
妙呢!
但是,它的道理怎麼來的?我們沒有很清楚。這都是我
們人生的生活,叫做懵懵懂懂過日子。用的,不知道要
珍惜;生命,好不容易我們能夠這樣健康生活,我們也
不懂得珍惜。沒有所有權的生命,卻是不懂得用在我們
的使用權。我們要利用我們的這一生,有這麼多的好因
緣來會合,我們有那個機會來探討真空妙理,我們偏偏
就是這樣時間讓它空過,也是空。時間也是空,這樣空
過了。這就是我們凡夫的損失。每一天的損失,就像每
一天「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不過,眾生就是在苦中
、迷茫中這樣在作樂。想,是不是很可憐啊!
所以,我們若要如何能了解道理,我們就要「好寂靜,
解空妙理」。我們若不靜下來,心若不靜,其實,就算
人家跟我們說再好的話,這耳聽那耳過去了,說不定他
的聲音我們有聽到,到底內容在說什麼,不清楚,因為
心不專。我們還要再回過頭來問:「你剛才在說什麼?
」這就是我們的心沒有靜下來。所以我們必定要好寂靜
。
大家就說:「如果要寂靜,那我就是要關起來,閉關。
」這不是真功夫,沒有人去吵他當然就是寂靜。我們就
是要在人群中心也要靜得下來,周圍的境界,道理我們
都要很清楚。當然,這也要靠我們在平常中要好好去用
功,用心去了解。有什麼樣的事相現前,我們馬上就知
道——「這塊布,看看,這是棉的,純棉的。」當然它就
是要有去研究這塊布的過程。現在別人不懂,拿來問我
們,我們把它拿起看,稍微看一下就知道,「這是棉的
,純棉。」或者是,「這是尼龍的材質」。
所以說,我們要了解很多事情,就要在平常我們要去了
解。東西在我們的面前,我們每樣都知道。所以要「好
寂靜,解空妙理」,一切再深的道理,我們就是要從這
樣一點一點的累積。所以我們應該要很了解,道理原來
就是這樣,甚至要不斷培養我們的慧根,「慧根深植累
世情」,「戒定受持」要好好放在心裡。
◎慧根深植累世情,戒定受持聞不忘。
不是說,修行就全都放棄了一切。我們也要覺有情,我
們要拉長情、擴大愛,但是要有智慧,才不會被世間的
物質把我們迷惑了。
我們看到世間的一切,不管是人、事、物,我們必定要
用平等觀。因為,慧是平等慧,對事、對人,我們都是
用寬心、純念。平時我們就要有「戒定受持」,時時心
中要有戒,行中要有定。我們雖然是在動中,但是我們
的心很穩定,那就是因為心有一個戒,這個戒,在芸芸
眾生中我們可以防非止惡。因為戒的力量使我們的心定
,要放在心裡。諸漏已盡,自然法就不會漏掉了。
記得,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跟隨佛陀,聽聞佛法,一
聞千悟,聽一項,他可以了解很多項。他有這個智慧,
所以他可以得到很多的辯才,不管是什麼樣的外道教來
跟他辯論,他都可以一一將佛陀的教法去破解那種邪法
。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此云滿慈子,從父母立名,七佛人
中說法為最,具四辯才。
而且,你們應該還記得,彌多羅尼子向佛陀請願,要去
最野蠻的地方去度眾生。佛陀說:「那個地方那麼的野
蠻,你敢去嗎?」「敢啊!」「萬一你去,要講法給人
家聽,人家如果罵你呢?」「我要很感恩。因為他只是
動口,不動手。只是罵,沒有打我,我用感恩心。」「
若是打你呢?」「我還是要感恩,他只是赤手雙拳打我
,並沒有動刀動槍來刺殺我。」
「若是用刀用槍,這樣把你打死呢?」「我也要很感恩
,因為過去生中我有跟他結了這樣的緣,這一生我已經
這個因緣,在這個人群中這樣一世解開了,所以我也還
是要感恩他。」這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弘揚佛法
心切,因為他透徹佛陀的真理。
所以在《阿含經》裡面這樣說:「善能廣說,分別義理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為第一。」這是在佛陀的弟子群中
,就是說法第一。
各位,人生真的我們要多用心。難得佛法,聞了佛法,
我們還能有這個環境來體會,我們應該日日分秒不空過
,用心來體悟,時時要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