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35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戒定慧破見思惑
20130502
◎聲聞受法,深入道心,依教智力,除煩惱賊,遠離無明
,生死自滅。
◎今證道果,破見思惑,今賊已殺,慧命得安。殺賊乃破
惡果也,始發大心,魔王恐怖。
*******************************************
聲聞受法要深入道心。我們大家修行,開始都是在懵懂
中,所以發心入佛門來,一步一步精進。依什麼來精進
?依我們的耳根聞法,了解了才能向前精進;就是依聲
音,我們才能受法,這叫做「聲聞受法」,也能說聞聲
受法。
因為法要從耳聞,耳朵聽來的法,聽到的,聽清楚了嗎
?平時我們聽到人在說話,咦!不知道在說什麼,好像
很有意義噢,不過不是很清楚,「是不是拜託你再說一
次?」再說一次之後,聽到了,「嗯,我了解了,不過
意思是不是確實如此,我再複述一次,這樣對不對?」
說出來的人聽了之後,「對了,你說的沒錯。」證實你
聽的了解了,再複講一次,講的人證明你聽的沒錯,這
叫做「深入道心」。
我們聽,了解之後,在我們的心裡,當然我們要依教,
要依照這個教在我們的心中,才能發揮我們的智力。所
以,智力要從哪裡起呢?我們了解之後,身體力行,所
行的,對準我們聽到的法,這樣入於我們的心,走出去
,讓人看得到的,那就是道了。道,就是從依教來的,
我們依教奉行,這就是智力。我們所吸收之後的力量沒
有漏失掉,「就有道而正焉」,我們走這條路是對的,
我們也能向大家證明,路要這麼走,道要這麼修,這叫
做「依教智力」。若這樣,我們才能除煩惱賊。
◎聲聞受法,深入道心,依教智力,除煩惱賊,遠離無明
,生死自滅。
我們也說過了,比丘是因,羅漢是果。所以,比丘開始
入佛門時,他就要依教。依什麼教?要破惡、怖魔、乞
士,這也是一樣在心靈要不斷不斷糾正自己。過去的煩
惱要去除,叫做破惡;糾正自己的思想,叫做怖魔;我
們要接受,「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也就是乞法。
所以,比丘是羅漢的因,羅漢是比丘的果,因為他已經
有成果了。經過發心,所修的行,然後他已經證果了。
阿羅漢果,開始一樣要殺賊,一樣要把所有的煩惱,更
微細,他所要殺的賊就是很微細的「九十八使」,所以
這就是殺賊。這「九十八使」的煩惱全都去除了,自然
就是無生,脫離了魔王三界的控制,那就是無生無滅了
,才能堪得應供。
應供是受人恭敬,利的供養。我們說過了,出家,乞士
和應供。乞士是「內調心,外化緣」,一直到應供,同
樣,就是要來領導群眾了。我們在三皈依時,「皈依僧
,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這僧乃是福田僧,堪
得受人天供養。
供養,我們說過,在家的信眾,我們要來領導他,他要
有供養的義務,意思就是說要立志供養。供養有三種供
養,一種是利的供養。但是佛陀說,利的供養很幻化,
心若沒有受法,利的供養也沒有用。所以說來,貧困的
人哪有辦法供養?過去佛陀讚歎貧婆,記得嗎?貧婆的
故事。
很多國王、大臣、大富長者的供養,佛陀並沒有很讚歎
。但是,假如是受貧困的人供養,有多少故事,在佛的
時代,愈是貧困,他的供養愈受到佛的讚歎。貧困的人
到底能供養什麼呢?就是供養他的心,那分歡喜,敬受
奉行。聽到法,他起歡喜心,他能依教奉行,這叫做敬
的供養。沒有利的供養沒有關係,他能按照佛陀所說的
教法,依教奉行,這是敬的供養、行的供養。
這就是我們要領導大眾,要如何領導他來敬與行。當然
,自己要有德。你若沒有破惡,在我們的身上,我們的
行為,我們的口業、身業如果沒有好好的、很小心的,
聲色照顧好,這樣和世俗一般人沒有不一樣的地方,這
樣你的修行能受人供養嗎?所以第一階段我們要破惡。
破惡,才能殺賊。你的身、口、意若是自己全部調和起
來,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彼此之間互相敬愛,出家叢
林六和敬。還是常常對大家說,這個形象,我們要知道
這個團體好或不好,那就是看你們彼此之間,你們的行
動、你們的聲色、你們的生活行為,人人是不是真的很
和睦?彼此之間行動是不是一致?這都是在我們破惡和
殺賊的程度。
破惡是比較粗淺,在我們的聲色行為中就會表達出來。
若是殺賊,是在我們的思想、在我們心的深處、在我們
的習氣,常常會起煩惱,常常就會發脾氣,常常就會有
惡念生出來。儘管惡念生出來,沒有現出你的行動,但
是這念惡念還是潛伏住。這在「九十八使」的裡面還沒
有清除,所以我們要殺賊,殺就是完全掃除掉,不讓它
復生——煩惱、惡念在我們心中沒有復生的機會,這樣叫
做殺賊。
我們若能殺賊,我們才能無生,心念無復煩惱。才不會
一些煩惱,不好的念頭在我們的心,讓我們無法靜寂清
澄下來。所以破惡、殺賊,破惡就是修行的因,開始若
沒有「因」這顆種子,那個結果——羅漢,就是證果,就
沒有辦法了。所以羅漢就是比丘的果。破惡就是殺賊的
因,殺賊是破惡的果,結果就是我們的內心所有惡的念
頭都把它殺除掉了。
所以說我們要知道,智德、斷德,到阿羅漢的程度。我
們能夠明白一切,叫做智德;我們能夠斷除一切煩惱,
叫做斷德。所以這必定要從聲音聽進來,法我們要受,
要深入我們的道心,我們要依教智力,才能夠去除煩惱
賊。這煩惱的賊,我們才能夠把它去除,才能遠離無明
,自然生死自滅,就不再有生死、六道輪迴。哪怕是六
道輪迴,也是我們發願倒駕慈航重來的,這是諸佛菩薩
所發的願。
像地藏菩薩的大願,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也
是菩薩的大願。所以,我們現在就了解了,證道果就能
夠受供養。大家要記得,能夠受供養,不是出家就理所
當然要讓大家供養。師父一直在跟你們說的,就是我們
要受人供養,我們就要自己有德。
不過,我們也是要常常覺得,我們在接受供養。我們看
看靜思弟子,都是佛、法、僧三寶的弟子,慈濟委員、
慈誠,看看依教奉行在慈濟宗門裡面,看他們身心奉獻
,雖然他們不是用利來供養我們,不過他們用敬、用行
在供養我們。他們的敬與行,我們有法給他們嗎?有法
給他們,他們才能(知道)如何來敬,如何去行。所以
,法讓他入心,他才能走入人群。
佛陀來人間為一大事因緣,就是要開、示、悟、入。他
要開示,開示就是來施教,將他的教法,將他所覺悟的
,要來普施給眾生。他要普施給眾生,就是救濟眾生的
慧命。佛陀說,我們人間有「成、住、壞、空」四相的
道理。我們人呢,生、老、病、死。生命長短就看我們
過去結多少緣、造多少福,或者是造多少惡,就要看我
們的過去了。所以人的生命長短不知道,不過不脫離因
果——因緣果報。
所以出自哪裡呢?因緣果報是在心理裡——生、住、異、
滅。我們的心理很虔誠,起了一念道心,但是魔境現前
,煩惱一生,將我們的道心就混亂掉了,使我們的道心
偏向,這也就是心理的生、住、異、滅。所以,我們要
時時很用心顧好我們這念心。
所以我們必定要有戒,戒、定、慧,要從你破惡,才能
夠怖魔,才能夠產生智德、斷德,這樣我們才能領導人
。我們要領導他,他要有敬重的心。所以我們要好好(
省思),自己如果不自愛,不敬重自己;我們自己的品
格是修行者的品格,我們要做人群的典範,所以我們要
自己先自我檢討,要「忖己德行」,好好思惟,想想自
己的德行有多少,我們才能夠說是應供。
所以,我們現在所說的應供,就是希望能讓人人互相尊
重,彼此互愛、敬重。我們如果能恭敬別人,這也是叫
做敬的供養。互相供養,互相練習我要如何以敬、以行
來幫助你——你做得那麼辛苦,我投入進來,減輕你一分
的付出;我多一分的力量,減輕你一分的付出,這也是
叫做行的供養。
我們用我們的行動來供養,我們自己彼此要互相尊重,
這叫做感恩、尊重、愛。所以,對內圍的道場要先做好
。戒就是制度,我們互相恭敬、互相尊重,就是互相供
養。我們要讓人尊重、供養,我們要自己尊重自己,我
們要敬重別人,這樣才能叫做互相。
所以,應供乃是乞士的果。我們開始從修三學;三學就
是戒、定、慧,大家應該都記得。開始要修戒、修定、
修慧,要從破惡開始,才能夠怖魔。從殺賊,我們才能
夠無生,這就是要有戒、定、慧。所以我們有戒、定、
慧,才能破見、思惑,這樣內心的煩惱、無明才能去除
,慧命才能安定下來。要不然,我們的慧命是不是能成
長起來,能很安定下去呢?所以要殺賊之後,我們的慧
命才能得安。
殺賊乃是破惡的果,把這些惡的果全都把它破除掉,這
樣才是真的叫做殺賊。從發大心開始,我們發大心之後
就不要退步。要不然,你開始發大心,魔王就開始動了
。所以我們要堅定我們的心志,才不會再受魔王把我們
降伏了。
◎今證道果,破見思惑,今賊已殺,慧命得安。殺賊乃破
惡果也,始發大心,魔王恐怖。
我們修行就是要降伏魔王,不要被魔、煩惱把我們牽絆
住。各位,這樣說大家應該很清楚。所以我們人人互相
共住,彼此要尊重,這就是我對大家最大的期待。雖然
每天說在為你們開示,人人要悟入啦,開示是在師父的
責任,但是悟入是在你們自己的行動,你們是不是有接
受進去,是不是有用在你們的道心裡,心有沒有入道,
這要看你們自己。所以要人人時時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