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110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佛佛道同 導迷至覺
20130815
◎佛之十號: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
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佛名號之希有,修德長遠無量劫,具足十德妙希有,通
別名號妙希有,法勝深遠妙希有,過現未來佛道同。
◎別號「日月燈明」。日有二能:一導明、二成熟。月有
二能:一除熱、二清涼。燈有二能:一破暗、二傳照。
顯示佛有導迷至覺。
*************************************************
每一天這個時間,就是最寧靜的時刻,也是我們心靈分
享佛陀的世界,這種寧靜,要好好用心,誠意來接受、
聽聞。學法、修行,一定要用誠意的心。佛陀,現在、
過去、未來諸佛都是同樣,修行求法的過程不離開誠意
,所以我們現在學佛,也是一樣要用誠意。
過去我們說過了,文殊菩薩來引述過去有這尊佛,名稱
叫做「日月燈明佛」,佛也有他的通號——宇宙的大覺者
。他出生在人間,他用心、他誠意、他堅定、他修行了
,經過了修行這段堅定的心志,心無搖動向著真理,宇
宙間的事物道理去探討,他終於體會到了那個心靈解脫
。
那是我們凡夫與佛同樣本有的。只是我們的誠意不夠、
定心不夠、探討的精神不夠,有很多的態度,以及凡夫
的習氣無法去除,所以我們還是名稱叫做「人」。而佛
是在這麼多人的其中脫穎而出,他掙脫了無明、煩惱,
甚至他是過去無量劫來就已經成佛,意思就是說很長的
時間,保持著這分清淨無染的本性而不受染。這次來到
人間是要現相成佛,只是要引導人人,讓人知道,同樣
在人間出生、同樣有父母、同樣有好壞的環境,他在好
壞環境中而不受現前的境界誘惑,他的心沒有亂掉。
這就表示,原來清淨的本性保持得很好,不受現世人事
物誘惑,還可以再進一步探討人的生命中的功能——到底
人們的心裡在想什麼,為什麼在人生、世界,受這麼多
不同的痛苦折磨?佛陀利用這個時間就是「現相」,出
家了。這就是要來引導將來的人人,在這個迷茫中要如
何能夠覺悟。那就是要脫離小家庭,在世俗的染著,要
脫離那個環境,他才能夠專心。這只不過是現那個形。
常常跟大家說,人生的劇本是自己寫的。一本劇本若寫
得好,在這個人間舞臺上所演出來的,那就是一齣很成
功的歷史,每一天的戲碼都是很有價值的歷史。釋迦牟
尼佛的歷史,流傳到現在兩千多年了,大家還是對他這
個精神理念——法,可以永遠留著;這樣代代相傳,歷久
彌新,這叫做真理。這尊佛的名稱,叫做「釋迦牟尼佛
」,這就是「別號」。
佛與佛之間有「通號」、也有「別號」。通號,同樣的
條件,就是覺悟——覺悟宇宙萬物的真諦,叫做大覺者。
日月燈明佛,他覺悟的境界要與諸佛平齊,才能夠稱為
佛,佛就是大覺者,這就是通號,而「日月燈明」就是
別號。這是文殊菩薩要讓大家知道,現在的佛陀是這樣
,但是還有過去所看到的佛,將要講《法華經》之前,
也是現這樣的相。
同樣一個通號,那就是佛,所以這就是佛名號的希有。
不要以為,這樣也需要不斷地解釋嗎?我們要先了解,
人間世界與佛的世界道理相通,他修德長遠無量劫,這
表示我們要知道,成佛不是那麼容易,必須在長遠無量
劫,阿僧祇劫;在佛經裡面叫做阿僧祇劫。「阿」就是
無,「僧」就是長啊,長到無法去測量的時間,這叫做
長遠無量劫,無法去算計的時間。
所以修行不是短暫的。有的人說:我修行了一輩子,我
聽經也是聽了一輩子,我還是一樣煩惱滿滿。就像這一
次,我們的《水懺》入經藏,很多很多的慈濟人經過了
這次「入經藏」,大懺悔、持齋戒,將他們整個生活都
改變了,改變了過去不良的習氣。大家來分享,改變了
過去家庭親子關係的緊張,改變了他的觀念、心情。在
日常生活中,過去緊張、猜疑、貢高、我慢等等,這是
過去;現在反省,知道要改了,所以改變了自己,同時
也是改善他人。聽到這樣的故事,很歡喜,也很溫馨。
這就是佛法,佛法對人間就是有所用處。
所以世間不調和、人心不調和,不調和就會有毛病,所
以需要靈方妙藥。這妙藥要從哪裡得到呢?那就是佛陀
所說法。所以佛法在兩千多年前,經過了高僧大德們耐
心、用心,長途跋涉,從中國到印度取經,將梵文取回
來中國,翻譯之後的文字,這樣流傳下來。所以時間長
,有文字,難道只是這樣而已嗎?要產生這些法,從佛
的口中說出來,那就是他的內心那分清淨無染,已成就
在無央數劫。
所以要讓大家知道,我們不是一生一世就有辦法成佛,
就連佛陀修行也是很久了。我們凡夫「未得謂得」——「
我知道啦,知道啦,我都知道了,那些我都聽過了。」
聽過較簡單,有了解嗎?「了解,了解,我解釋給你聽
。」他會解釋,頭頭是道。你做得到嗎?「喔,做得到
嗎?看情形啦!」還要選擇性的哦!這不普遍的,「知
道啦」、「做得到」,是有選擇性的,這都還不普遍。
我們必定要有「正遍知、明行足」。這就是說佛陀,他
的修德長遠,在修的德行、修行的過程,得到這個道理
,顯示出他的德。所以「得者,德也」,我們修行必須
下功夫去修,在修的過程體會到了,這就是「得」;得
,真正在我們的內心很自然地變成德性。所以「本性圓
明自然」,這句話大家也要常常放在心裡。
我們過去很糢糊,一面鏡子照到這個境界,紅花綠葉,
我知道,在這面鏡子裡面。就像我們凡夫,瞬間聽到了
,我知道,紅色的是這樣、綠色的是這樣,心鏡已經浮
現在那裡。但是,我們的心鏡很快又被其它的境界取代
掉了,所以前面的除掉、後面的放進去,好壞都是在這
裡照,在這裡消失掉。我們凡夫的小根小智,就是那小
面鏡子、單面的鏡子。這小面、單面的鏡子,就是照什
麼有什麼,好壞都照,但是很快就忘掉了。
但是佛陀到了覺悟,這面心鏡不是片面,它是圓的,圓
的,本性是圓明自性,可以四方八達上下全都照得到;
不只是照得到,是非分得很清楚。這就是佛陀的修德。
他要用很長久的時間,這面心鏡才能夠圓融,而且是很
自然。所以我們要了解,佛陀的修德,與我們現在凡夫
的小根小器絕對是不同。
◎佛之十號: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
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他已經「具足十德妙有」。十德,十德就是佛的通號,
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等等,這都是具足甚深微
妙的德,所以具足十德妙而希有。這是佛的通號。
◎佛名號之希有,修德長遠無量劫,具足十德妙希有,通
別名號妙希有,法勝深遠妙希有,過現未來佛道同。
「通別名號妙希有」、「法勝深遠妙希有」,前面我們
的文中也有浮現出來。是文殊菩薩跟我們這樣解釋,過
去那尊佛與現在這尊佛都一樣,他有「法勝深遠微妙希
有」。這是什麼法呢?是大法。普通凡夫無法體會,即
使體會也無法不漏掉。因為我們凡夫,即使有智慧也是
「有漏智」。前一陣子都一直跟大家強調,我們人人有
智慧沒錯,但是都漏掉了。今天說「知道,知道。」再
來就被我們的習性取代了我們的「知道」,所以那「知
道」的法就不見了。那就是煩惱、有漏,有了煩惱,真
實法就會漏掉。
所以佛無漏,「無漏智」,佛陀已經到無漏的程度,所
有天下宇宙萬物真理,是真的道理,絕對是在內心裡,
無漏掉。這就是大法,就是最殊勝、最深遠的法。所以
「法勝深遠妙而希有」,這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佛佛
道同,所以是他的通號。這樣大家了解了?
這是前面所說,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同樣名稱都
叫做佛,同樣要具足這樣的妙法,有這樣的德性。這都
是通號。
◎別號「日月燈明」。日有二能:一導明、二成熟。月有
二能:一除熱、二清涼。燈有二能:一破暗、二傳照。
顯示佛有導迷至覺。
「日」有兩種功能,一種就是明。我們若是白天,東西
南北方向很清楚,哪一條路是通的、安全的,我們可以
走。這是光明,導向我們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是「日」
。再來,日除了光明引導之外,還可以成熟大地五穀雜
糧。五穀雜糧可以成長起來,也要靠熱能,日的光明來
照耀。
「月」也有二種功能,一是它能夠除熱。白天太陽很烈
,在室外站不住。夜晚來了,晚上暗暗的,但是月圓了
、亮了,在外面很清涼,抬頭望月境界很美,讓我們的
身心清涼。再來,月也可以破暗。無月的晚上,外面是
暗夜了,等到月出現了,暗就破除了,就是清涼的月夜
,也是很亮,境界很明顯。
這就是我們要了解,這尊佛就是智慧,顯示出佛有導迷
至覺的智慧。我們眾生迷茫,需要光明,在這世間,那
就是需要日與月,這種圓明自然的世界。所以,日月燈
明佛來人間,就是要破除眾生煩惱懊熱。月就是要使眾
生心能冷靜,靜寂清澄,讓我們志玄虛漠,導向我們立
志、發心、立願,這叫做「導迷至覺」。
菩薩啊!各位修行者,我們對佛的智慧自然,我們應該
要用心學。不怕路多長、時間多長,只要我們起步,不
怕路長。所以時時大家要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