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7,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1007 - 內積勝因外託勝緣 - 第931集
20161007《靜思妙蓮華》內積勝因外託勝緣(第931集)
(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奉覲世尊外託勝緣,具足諸佛無量福德,廣宣等法內積勝因,成就諸佛甚深智慧。」
⊙「於最後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法華經受記品第六》
⊙「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法華經受記品第六》
⊙國屬地理;劫屬天時。皆類其因行,依正報不出二儀:光德,所出皆智人故;莊嚴,依正皆美勝故。
⊙國名光德,因緣雙勝福慧二嚴,方得成佛。
⊙光德:以光明為國之果德,所出皆智人故。國中眾生,皆有光明及出世功德。
⊙劫名大莊嚴:大乘眾行,成就福慧,功德莊嚴,充滿此時此世,依正皆美勝,故名劫名大莊嚴。
⊙佛壽十二小劫:淨法界身,本無出沒,然住十二劫者,隨大悲願力而示現。佛壽:應身壽量。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正像之法,二十劫而滅者,隨眾生機感而隆替,法性佛身,固無加損於其間。
⊙正法:人根勝故,如佛在時,名為正法。
⊙像法:人根漸劣,像正法時,名為像法。
⊙正法時期,法儀未改,有教有行,有正得證果者。
⊙像法時期,有教,有佛像、舍利,而真正之法儀、行儀不行,相似之佛法流行,亦無證果者。
【證嚴上人開示】
「奉覲世尊外託勝緣,具足諸佛無量福德,廣宣等法內積勝因,成就諸佛甚深智慧。」
奉覲世尊外託勝緣
具足諸佛無量福德
廣宣等法內積勝因
成就諸佛甚深智慧
這也就是我們前面說過,佛陀為迦葉尊者授記,也說過迦葉尊者受記的過程,能夠見到三百萬億諸佛,還要奉侍供養,過程(時間)很久。不過,修行,本來就是要不斷累積,因為我們凡夫,已經無央數劫所累積來,煩惱已經重重疊疊,我們現在要修行,回歸如來清淨的本性。
凡夫修行,明明我們已經下定決心了,我們要去除煩惱,明明我們就知道,但是凡夫心的惑還未除,聲音一來,景象一現,舊的煩惱未除,新的煩惱又進來了。外面的聲色境界,引起了我們的煩惱無明,這就是凡夫,因為這樣,所以才要用很長久的時間。
不過,迦葉尊者他修行了,馬上去除富有享受的習慣,他就是以苦行,道心堅定。佛陀讚歎他,不只是讚歎,也器重他那分堅持的心,所以佛陀到最後,還是依託他,讓他未來到雞足山去入定,要去等待,等待,等到彌勒成佛來人間,傳衣缽給他。這是佛陀對迦葉尊者的器重,但是,還要經過多久呢?還要經過奉覲三百萬億諸佛,這樣他才能夠成佛。所以要成佛是這麼的不容易,我們必定要更努力,更有耐心。
所以「奉覲世尊外託勝緣」。「外託勝緣」,於外,我們要依賴外在的勝緣,「託」就是託付的意思。我們要外託勝緣,三百萬億世尊教育的勝緣。這難道真的要那麼長嗎?其實佛陀的含意,是要我們要對人人要尊重,把他當作人人都是未來佛,我們若能這樣,與眾生多結福緣。在眾生的身上,我們得到很多的福緣;在眾生的習氣中,我們得到很多的智慧,三百萬億諸佛,不就是更快奉覲嗎?這就是我們學心佛法。
「具足諸佛無量福德」。我們若能將大家當作是佛,我們要造福、修德的因緣,就很快。因為我們聽佛的教法,我們教法施予眾生,入我們的心,我們修這樣的緣,就是「具足諸佛無量福德」,這樣的行,入我們的心,面對很多眾生,我們來造福修行,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方向。
所以「廣宣等法內積勝因」。我們要不斷不斷,來宣導佛陀的教法,讓大家知道,不要分別,我們要彼此之間互相尊重。廣宣慈悲等觀,慈悲平等的法,這就是「內積勝因」,才有辦法「外託勝緣」。不斷面對大眾人群,去造無量福,因緣成熟,一粒粒好的種子,都入我們的藏識,這叫做「內積勝因」。
「成就諸佛甚深智慧」。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我們要與佛同等的智慧,深而高,回歸到法界虛空,盡虛空、遍法界的法性,我們都能清楚,這叫做「甚深智慧」。
前面的(經)文就說,「於最後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於最後身得成為佛
名曰光明如來、
應供、正遍知、
明行足、善逝、
世間解、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佛、世尊
《法華經受記品第六》
這些我們都有解釋過,我們要多用心,迦葉尊者未來所成就的,是「十號」具足。
下面(經文)再來說,「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國名光德
劫名大莊嚴
佛壽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法華經受記品第六》
未來迦葉尊者成佛的國名,叫做「光德」,迦葉未來成佛,叫做「光明如來」。佛陀,佛壽才八十歲而已,但是這位光明如來,他的國土——光德國土,劫名叫做「大莊嚴」,佛壽十二小劫。十二小劫是很長,我們的釋迦佛才是八十歲。
「劫」光說「一小劫」,就很難計算了。人壽十歲開始,那就是一百年增一歲,一百年再增一歲,增到人壽八萬四千歲,再從八萬四千歲,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人壽十歲,這樣一增、一減,才叫做「一小劫」。你們想,十二小劫,有多長啊?很長。所以,不只是人壽長,又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二十小劫。很羨慕啊!
國名是叫做光德,國,就是地理的意思;「劫」是屬於「天時」,就是時間,「劫」就是長時間。
「皆類其因行」,這表示修行的依報、正報,你的正報要在哪裡出生?你的依報在哪個國家?是富或是貧等等,這都要看因行。
「依正報不出二儀」。「依正」就是依報與正報,「光德,所出皆智人(故)」,這就是指我們修的因,我們修的因,好因,那就得好果,就會得到好緣。我們所得到的,在一起的人,那個國家都是有智慧的人,都是賢人。依正二報在這個國家中,我們此世所遇到的都是智人。「莊嚴,依正皆美勝(故)」,生在那裡的人,都很莊嚴,人有智慧,環境又很好,是一個很美滿的國土。
國屬地理
劫屬天時
皆類其因行
依正報不出二儀
光德
所出皆智人故
莊嚴
依正皆美勝故
佛陀,釋迦佛出世時,那時候的人間,四姓階級分得很清楚,貧富差很多。但是,在光德這個國土中,光明如來所生的國土,那是一個很莊嚴,都是智慧人的地方。這就是「因緣雙勝福慧二嚴」,福慧都很莊嚴,所以「方得成佛」。這就是我們平時要去修的行。
國名光德
因緣雙勝福慧二嚴
方得成佛
我們的依正二報要生在哪裡?要看我們的因緣,我們要多造福。
光德「以光明為國之果德」。光明如來所要依止的國家;果德,他的結果就是生在這個地方,他的依正二報就是在這個地方。
光德:
以光明為國之果德
所出皆智人故
國中眾生
皆有光明
及出世功德
「以光明為國之果德,所出皆智人(故),國中眾生,皆有光明及出世功德」。人人都願意修行,人人都願意聽佛法,這就是那個地方很光明,是一個很富有的國家。
「劫名大莊嚴」。「劫」,就是長時間;「大乘眾行」,大乘法,很多修很多的大乘法,「成就福慧功德莊嚴」,這叫做大莊嚴。迦葉尊者,未來所成佛的那個時代,那個國名,全是大智慧者,修行就是修大乘法,成就福德,累積功德莊嚴的地方。
所以,這些「大乘眾行」,也是要過去的累積,才能「充滿此時此世」。所以「依正皆美勝,故名劫名大莊嚴」,真正是一個很莊嚴的社會、國土。
劫名大莊嚴:
大乘眾行
成就福慧
功德莊嚴
充滿此時此世
依正皆美勝
故名劫名大莊嚴
「佛壽十二小劫」,佛壽很長;「淨法界身」,清淨法界的這個身。「本無出沒,然住十二劫者」,本來這個清淨法界的身,就沒有什麼增減,無出也無入,這是一個很清淨的國土,不過,他所住世就是這麼長,十二劫,這就是「隨大悲願力而示現」。
其實,本來已經到了清淨法界身,哪有什麼長短呢?但是,同樣要讓佛法,一直流傳,佛法,修行者總有成佛的時代,所以成佛有這麼長(時間),來傳承佛法,所以這是一個隨大悲願力,佛與菩薩共聚一世在這個地方。所以,「佛壽,應身壽量」,所以佛壽會那麼長,能住世那麼久來說法。
佛壽十二小劫:
淨法界身
本無出沒
然住十二劫者
隨大悲願力而示現
佛壽:
應身壽量
所以,應該大家要發願,與迦葉未來成佛時同世,我們要與未來迦葉成佛同世,光明如來的時代,我們現在也一樣,要跟隨他這樣修,未來才有辦法與他同住一世。
接下來,這樣說,「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正像之法
二十劫而滅者
隨眾生機感而隆替
法性佛身
固無加損於其間
正法、像法都是「二十劫而滅者」,就是「隨眾生機感而隆替,法性佛身,固無加損(於其間)」。隆盛這麼長,就是因為我們眾生的根機因緣,我們有大根大機受大法,所以未來累積起來,自然壽也長,法(流傳)也長。這就是「眾生機感」,眾生的根機所感來的報,是那麼的隆盛,這樣一直在交替。
「法性佛身,固無加損」。非常的堅固,都集中在此;壽命長、正法長、像法長,這都是過去他們修很多的法,心很清淨,共住一世,才能這麼的長。
所以,正法是「人根勝故,如佛在時,名為正法」。
正法:
人根勝故
如佛在時
名為正法
正法,要看人的根機。我們現在雖然是二千多年後,我們若是根機敏銳,自然我們聽到佛法,這就是佛的法身還在人間;我們若用正知、正見、正念,來接受法,佛的法身同樣還在人間,如佛在世,這名正法。
像法:
人根漸劣
像正法時
名為像法
像法,人的根機漸劣,就是佛離開之後,正法過後,慢慢地法會往下衰退,所以叫做像法,只有看到形象,正法在那個時代,真心修行的人減少了,到處都看到佛像,但是,真心修行的就減少了,這叫做像法。
正法時期
法儀未改
有教有行
有正得證果者
「正法時期」,就是「法儀未改,有教有行,有正得證果者」。就是與佛在世同樣,生活儀式都沒有改,同樣「有教有行」,同樣法這樣說,同樣這樣接受,同樣這樣修行。「有正得證果者」,有真正得果的人,這還是正法在世。
像法時期
有教
有佛像、舍利
而真正之法儀
行儀不行
相似之佛法流行
亦無證果者
像法時期,「有教,有佛像、舍利」,佛化了之後,舍利還保存著。「而真正之法儀、行儀不行,相似之佛法流行」,就沒有證果的人。
只是有看到像法,有看到佛像,有看到佛的舍利,但是真正的法與那個儀規,修行的儀規都已經不成形,已經慢慢沒了。「相似之佛法流行」,好像還有法在流行,好像,但是不真實,已經法只剩下,一個名稱與佛像而已,所以真正的佛法慢慢會消失,就沒有證果的人。
所以,我們學佛,要真正腳踏實地,佛法就在我們的心中,正法時期也是在我們的心。雖然我們現在說是末法時代,像法時期,就已經一直衰退了,何況是末法呢?末法,就是魔軍猖盛之時,所以佛經說「破魔網」。
我們現在要修行,我們更要有這股毅力,我們要破除魔網,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現在要「奉覲」,我們應該要「奉覲諸佛」,一樣的,雖然佛不在,我們要「奉覲世尊外託勝緣」,對外面的人人,我們都將他當成佛,有殊勝的因緣來成就我們的道業,這就是我們要好好地把握。所以我們要「廣宣等法內積勝因,成就諸佛甚深智慧」。真正的智慧就是要在這樣的,「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之中而得,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Labels:
靜思妙蓮華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