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31, 2014

20140131《人間菩提》溫馨圍爐‧行菩提道




過新年,來自全球12個國家的慈濟人,一起回到靜思精舍團圓,除了圍爐吃年夜飯,還有­充滿慈濟人文的晚會。證嚴上人今天(1/31)在志工早會期許大家,過『心』年,能夠­人人連心,合和互協,人人聞法精進,讓佛法普遍人間。

充滿道氣的表演,展現慈濟人文。除夕夜,全球慈濟人齊聚花蓮靜思精舍,回歸心靈故鄉,­一同回顧過去一年,慈濟愛的足跡。

熱鬧的年節氣氛中,迎接慈濟法親團圓圍爐,分享喜悅,彼此合心和氣,相互祝福,用共同­的心念,展望未來。

團聚的時刻,人人也發下好願,新的一年,要繼續弘揚佛法、淨化人心,祈求天下無災無難­。

【法喜多分享】
  • 大年初一,祝福大家每天過心年
  • 精舍圍爐,很多國家的慈濟家人團圓,上人也很用心的為我們回顧新年慶祝的各項表演,活動,看的到上人對每件事的用心,因為有清淨無染的心,有無量弟子的大藏經讓上人為我們說法.眾生皆有佛性,有自覺-察覺自己有別於凡夫,可以放下你我他的執著煩惱,覺他-有別於聲聞緣覺,體悟了道理,除了專注於自己的生活,更要把法分享給其他人.才能覺行圓滿.很多菩薩發願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仍有小分的煩惱,要繼續走入人群修行,去除煩惱,那是我們的功課.
  • 加入了慈濟,了解自己需要改進,調整的地方,先自我檢討,清淨自己的心,才可以幫助其他的人.開始留意到身邊的人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不一樣的困難和煩惱.也有家人朋友,行為偏差引來不好的結果,一言兩語也勸說不動,心生苦惱,尤其一些年紀大的人,個性固執.很多年青人也是揮霍生命,不停找樂子,喝酒-不但被警察抓,還有車禍等問題.要平靜別人的心,引導他們走上正道不容易,怎麼找到正確的方式,輕輕的講,較容易被接受.要多學習,用智慧把事情做好.這位有Hoarding complex的個案也是因為內心不安定,不能幫助她.
  • 上人提醒了自己要更有耐心,一步一腳印,小事不做,大事難成.上人創辦慈濟也是用了四十年,慈濟在菲律賓的大愛也是耕耘了很多年.佛陀講經也是生生世世,累劫修行才有的主成就.
  • 自覺覺他-自己覺悟,法入心法入行的付出,就可以幫助其他人自覺,再覺他,是一個善的循環,法的傳遞.聽師伯分享個案的故事,都是困難磨練我們用智慧解決.如果是自己被感恩戶不斷拒絕也很容易會放棄,灰心,遲疑,這樣幫人的動力也少了一些.所以需要團隊的默契和上人的法,可以讓事情圓滿,推進.
  • 以前會覺得有資深的師姑師伯來參與讀書會,水平就很不同,為什麼他們可以講的那麼好,因為他們用的事例比較多,我們講的都很虛無.因為他們經歷了很多,所以我們要腳踏實地,做中學,學中覺.在困難中學會包容,不要心生煩惱.淨光土的境界很美,寂靜光明,不刺眼,不焦躁,不嚴肅,就像上人給我們的感覺,莊嚴而不嚴肅,赤子之心,走路有威嚴,又象在飄,可是又不輕浮.佛法講的行於中道,不偏不倚,大圓鏡智,是很完美的拿捏.
  • 感動上人的慈悲,就像經中所說,佛法將滅,眾生可憫,任何的災難一起,上人都是心系著災民,有覺一定要行.菩薩也是在纏如來,從覺行中慢慢去除煩惱,生生世世往佛道前進.菩薩廣行無量義.每一天都當成心年,用心修行.有師伯聽不懂上人的台語,決定用心聽,閉上了眼睛聽,有一天竟然大部分都聽得懂了.自己的妹妹和妹夫,生意成功,生活富裕,後來創業,遇到了公司里的背叛,不再相信員工,凡是親力親為,即使體力虛弱,眼睛乾澀,也不願投資心力栽培別人來幫忙.自己曾經象她一樣,現在加入了慈濟,對人人有信,有愛.也勸她不要因為一次的事故,推翻對人的信任,自己也提醒自己要多信任別人,和合互協.

Thursday, January 30, 2014

【靜思妙蓮華】眾生皆有佛性 2013年4月19日 第26集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26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眾生皆有佛性
20130419

◎佛性圓覺,住常寂光;為度眾生,迴入娑婆。應眾生法
,隨機應緣;住靈山會,化緣成就。

◎六成就:「如是」信成就。「我聞」聞成就。「一時」
時成就。「佛」主成就「在某處」處成就。「與眾若干
人俱」眾成就。

◎又《涅槃經》云:自覺,自知有佛性;覺他,眾生悉有
佛性;圓滿,自他無二佛性。

◎自覺,別於凡夫。覺他,別於二乘。圓滿,別於菩薩。

◎又靈山會說法主,迦毗羅衛國淨飯王太子出家成道,別
號釋迦牟尼,若非大聖覺者,孰能演此一乘大法,故云
主成就。

******************************************

「佛性圓覺,住常寂光;為度眾生,迴入娑婆。應眾生
法,隨機應緣;住靈山會,化緣成就。」這是釋迦牟尼
佛覺悟之後,能夠體會了本性。

我們人人都是有我們的本性,我們如果能與我們的本性
相會,那就是最圓滿的覺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是一個最圓滿的覺悟。人人的覺性就是如此的光明,智
慧就不會受煩惱所遮蔽。我們過去不也說過「十地菩薩
」,只是在十地就有燄慧地,燄慧地就是智慧發光,何
況是到佛的境界。但是到佛的境界,他的智慧之光,那
就是真正的寂靜了。

佛的圓覺是常住寂光,就是真正的寂靜光明,所以常涅
槃。我們說佛陀的圓寂叫做涅槃,其實佛陀他的心境永
遠都是在寂光土中,不生不滅,這樣才是叫做圓覺。所
以「為度眾生,迴入娑婆,示相生滅」,現這個形象來
度眾生。「應眾生法」,應著眾生的法,日常的生活都
和眾生一樣。凡夫衣、食、住、行,佛陀也就是與眾生
一樣,這樣的生活。這無非就是要走入人群去,隨機應
緣。

「住靈山會,化緣成就。」要講這部經的時候,是在靈
鷲山。其實,在靈鷲山不只是講《法華經》,很多經典
都是住靈鷲山講說。不過這一次,住靈鷲山所說的教法
,那就是與過去不同,是圓教。就是在六成就裡面,其
中特別提出的,六成就之一。

◎六成就:「如是」信成就。「我聞」聞成就。「一時」
時成就。「佛」主成就「在某處」處成就。「與眾若干
人俱」眾成就。

佛陀,佛就是講法的人,是已經自覺。什麼叫做自覺?
自知有佛性,自己先知道自己有佛性。

相信人人,我們要來修行,我們自己也應該要自知,相
信自己有佛性,我們才願意來修行。到底要用什麼方法
來回歸我們的本性自覺呢?這就是我們要自己先知道,
所以叫做自覺,自知有佛性。

你看還有多少人迷迷茫茫在生活中,你跟他說,有佛,
人人有佛性。他不相信。不相信人人有佛性,他怎麼會
想要修行呢?有的人是因緣不夠,連「佛」這個字都不
曾聽過,他怎麼知道還有佛的覺性呢?更不知道了。

所以我們大家很有福,生在這個地方,而且佛法這樣能
夠流傳中國,從中國很多的大德祖師將佛法再流傳來到
臺灣。我們生在臺灣這個時代,生活很平順、安穩,讓
我們能夠聽到佛法,在安穩中的生活裡,我們知道要自
覺,我們知道要來修行。

我們既然自覺了,我們更要覺他。覺他,就是了解不只
是自己有佛性,其實眾生悉有佛性,不是只有人類而已
,蠢動含靈皆有佛性。這是佛所說的法。所以他很尊重
眾生的生命,他很疼惜眾生,因為所有有生命的東西,
他都是知道他有佛性。所以佛的《本生經》,(幾乎)
什麼樣的動物他都有經歷過,他生在那種動物中,這樣
來化度人類、化度同道的生物,在六道中他來來回回,
這樣無不都是為了覺他。

所以迴入娑婆,大家都知道,娑婆就是堪忍的世界,這
個堪忍的世界是很苦的,他已經清明自在,但是還是再
迴入,就是要應眾生的根機來度化。所以自覺,還要再
覺他,才能夠覺行圓滿。

所以修行、修行,修心養性,端正行為,這樣叫做修行
。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我們既然有與佛同等的佛性,
我們也能夠成佛,不過我們外行要端正,端正行為。佛
陀的教規,我們到底是不是信受奉行?奉行著佛陀的教
規,我們如果能有這樣,這就是行。

佛陀的時代,他如願,他將他的願,發心如願開始,無
量劫以來,生生世世六道中不斷度化眾生,這就是他的
願、他的行。所以「願行」,願是在內心,行就是實踐
、實行。所以為了現相度眾生,讓人人知道有佛性,自
己也不斷一一去啟發,這樣去覺他。這就是行動,在行
動中看到人人可以覺悟,這樣叫做覺行圓滿。圓滿就是
自他無二的佛性,已經大家都知道,我的本性和佛的本
性平等,這就是我們人人都要了解的。

◎又《涅槃經》云:自覺,自知有佛性;覺他,眾生悉有
佛性;圓滿,自他無二佛性。

所以,自覺是別於凡夫。我們現在既然自覺,那就是和
這些凡夫不同了。因為凡夫還在懵懂中,他不想去求,
第一、不知道;第二、不想去精進。這就是凡夫,還是
生活在懵懂中。

覺他,就是別於二乘,和二乘不同。二乘就是自覺,獨
善其身,只是覺悟我自己就好了,我自己守住(本分)
,都不去管別人,別人是怎麼樣的行為,不用管他了。
這樣不對。看到別人在造業墮落,這樣我們要起不忍心
,我們要用同事度、同修度,一起共修同處,我們應該
要用方法如何來攝度眾生。不要看眾生在造業,我們還
是一樣由他去,這樣就不可以了。有緣的,我們就要趕
快度化他,不要獨善其身。

我們修行就要修大乘法,所以自己自覺,了解之後,我
們要趕快讓大家也願意來了解。我們能修善法,我們也
要牽引人人來修善法,這才是我們真正修行的目標。所
以覺他是別於二乘。

圓滿是別於菩薩。菩薩還沒有很圓滿,還是在學地之中
。我一邊學,上求佛道,我要下化眾生,我們還不知道
的地方還是有,那種微分的煩惱還存在。

看看,我們大家是不是都是發心來修行呢?是不是還有
「我」,我的見解還存在呢?日常的生活中——你這樣做
不對,是我這樣才對。什麼人怎麼樣,什麼人不對。好
像我們還有這個微分的煩惱,我們還有微分還沒有真正
透徹了解,所以還有微分的煩惱。雖然我們發菩薩心,
行菩薩道,不過我們還沒有很圓,還沒有徹底到佛的境
界。

所以,圓滿就是已經真正很透徹圓融,這才是真正的圓
覺。所以是非我們要分得清楚,不只是做好人,有的人
是一種濫好人,只知道要做好人,是非分不清,有時候
自誤誤人,這樣也不對。這就是沒有智慧,智慧還沒有
很圓滿。所以,我們圓滿,就是要在菩薩的境界再超越
,不管什麼樣的境界現前,我們的心要安然自在,但是
為眾生所造作的行動要積極,這樣才能慢慢到圓覺的境
界。

◎自覺,別於凡夫。覺他,別於二乘。圓滿,別於菩薩。

◎又靈山會說法主,迦毗羅衛國淨飯王太子出家成道,別
號釋迦牟尼,若非大聖覺者,孰能演此一乘大法,故云
主成就。

尼泊爾是佛陀的故鄉,在過去古代叫做迦毗羅衛國(編
按:即今尼泊爾西部塔拉伊(Ta-rai)之提羅拉冠特(T
ilorakot)地方)。哪怕是佛陀的故鄉,同樣是在這個
地球上,眾生若有造業,眾生共業,同樣還是會受災難
。佛陀在這個娑婆世界,就是因娑婆世界苦難偏多,何
況眾生不斷的共業愈來愈大,所以現在的地球頻頻都有
災難,地、水、火、風四大不調。所以,在迦毗羅衛國
那個國家還是一樣,在尼泊爾常常都有災難。

佛是在兩千多年前,淨飯王的太子。他的思想觀念別於
凡夫,與凡夫不同。他能體會到人生為什麼這麼不平等
,人生為什麼有四大苦呢?生、老、病、死,哪怕身為
國王,他看到他的父王一年比一年老了,一年比一年的
身體不如了,這樣的老苦。接下來就是身體欠安,病也
是苦。盡頭呢?那就是自然法則,那就是死。生離死別
也是苦。哪怕身為國王,擁有他的國土天下,還是一樣
不離開這個四大苦。

所以,他開始要去追求,要如何才能脫離了這四大苦,
如何才能不要有四姓階級的分別,人要如何才能平等,
互相尊重,這也就是他的目標,所以去追求真理。出家
修行,終於成道了,所以覺悟之後,別號叫做釋迦牟尼
佛。這就是釋迦族的覺者,充滿了智慧,充滿了慈悲,
這叫做「能仁」是智慧慈悲、悲智雙運的覺者,所以叫
做釋迦牟尼佛。

想想看,在這個《法華經》靈山會上的講主,就是說法
主,若不是大乘覺者,怎麼有辦法將人間法,世、出世
法,怎麼樣能將它鋪出一條菩薩康莊的大道,讓人人向
著這條大道走。這就是這位大覺者他做得到,他能將這
些法入人人的心,從人人的心中開出一條覺道出來,這
叫做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覺者。就是這個法華會
,就是靈山會的講主,講法主,也是說法主。這是六成
就中叫做「主成就」,佛就是講法主成就。

各位,學佛,自覺、覺他、覺行要圓滿,才算是真修行
者。我們大家要知道,佛性圓覺,住常寂光,我們的心
要常常寂靜光明顯露出來,這樣我們才是真正學佛。我
們自己與佛平等,我們也有常寂光的本性在。佛陀就是
為了度眾生,他才會迴入娑婆,現相和我們的生活一樣
,就是要隨機應緣。所以,現在已經因緣成熟,住在靈
山會與大眾說法。所以請大家既然是學佛,我們必定要
時時多用心。

20140130《人間菩提》視訊拜年揚喜慶



跨越時間空間,馬來西亞慈濟人,從2013年3月開始,晨鐘起‧薰法香,每天五點半,­連線花蓮靜思精舍,求法精進不懈怠。今天(1/30)是除夕,海外志工,向證嚴上人拜­年,不只是年節的歡喜,也發心行在菩薩道。

證嚴上人在志工早會中,勉勵大家,新的一年,守好一念心,分秒不空過,聞法精進,虔誠­祝福人間祥和、天下無災。

歡喜迎接新年,海外慈濟人,跨越地理限制,透過畫面拜年。在不同國度裡,大家的心緊緊­相依,發願要繼續為天下眾生來付出。

把握人生不空過,馬來西亞靜思弟子,晨鐘起薰法香,善用科技,天天連線花蓮靜思精舍,­求法心念不懈怠。

深入經藏,彼此共修,人人增長慧命,期許新的一年更要佛法入心,行在法中。

【法喜多分享】
  • 看到視頻看到各地慈濟人用他們努力的學習認中文和上人拜年,我們也需要繼續精進努力向前。時時在發心,新的一年發心動力也更大。
  • 祝福事業、家業、道業步步高升,每天都有進步。
  • 覺行圓滿,覺了之後要行,佛陀覺了之後要入人群,是為了人群,無私。上人的德行很好,整個人為佛教,為眾生。很感動這一生一世可以遇到這樣的名師。覺察,要細細地觀察去「悟」,就和做題一樣,聽了好像懂,但是做題就做不出來。很多事情是「察」而已,而沒有「悟」。
  • 很多男女的情愛就因為貪,因為有求的心,才會產生煩惱。有時候有所求,希望家裡人了解,但是自己學到,才能讓家人學到。
  • 大家可以一起過年,很快樂。
  • 家人不在家,但是還是很溫暖很充實。婆婆和媽媽聽力不好,雖然在大聲說話,但是還是很溫馨。
  • 非洲的家人們一同拜年,非常感動。上人常叫他們黑珍珠,真的一粒一粒黑珍珠。看著非常自然,想到我們發達的國家,或者是高教育。因為我們的知識,卻反而跳不出來框架,做事情覺得一定要這樣或者那樣。要學會放下執著,將真誠的心顯現出來。
  • 不要去想上人還能去講多久,要把握時間。上人每天起來給我們很辛苦地開示,我們每一天聽到上人的開示,都是我們的福分。根基可能不讓我們百分比地吸收,但時間可以成就一切,像水滴一樣,智慧成長。
  •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想到四個字──無始無明。我經常去想佛教何時開示,要找一個源頭,後來找到一本書,《月西法師談無始無明》,一直到慈濟后,上人常說“園”,如果是“園”的話,就沒有開始,任何一個時刻都是開始。緣起緣滅,因緣生就是開始,因緣滅就是結束,其實是一個循環反覆。並不一定去追求“始”和“終止”。

【靜思妙蓮華】主成就 2013年4月18日 第25集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25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主成就
20130418

◎佛陀乃宇宙大覺者,無始來今,此時過去,無量劫來,
唯一大事,出現人間,恆時住世,恆時說法,真如常在


◎主成就:佛。佛德大圓,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為萬世
師,作眾生父也。

◎具云佛陀耶,此云覺者,亦云知者,知三世常無常法故


◎覺,謂覺察、覺悟。悟,即照真本有。察,則了妄本空


◎妄本空則不逐於妄,真本有則不迷於真,真妄既明,唯
佛獨稱之。

*******************************************

佛陀乃是宇宙大覺者,無始來今,此時過去,無量劫來
,唯一大事。

佛陀他很呵護這個人間,這是從無始來今,他唯一的心
願,就是希望人人能夠覺悟,能夠體會人間事物道理。
所以他雖然示相入滅,但是宇宙浩瀚,永遠都是在這娑
婆世界,呵護娑婆世界的眾生,所以他是永恆地出現在
人間,就是永恆住世。

所以我們身為佛弟子,心一定要有佛。心中有佛,自然
行中就有法,佛、法永遠都是在我們的心。所以,佛恆
時住世,恆時說法,真如常在,永遠永遠都是在世間,
永遠永遠都是在為眾生說法,他的真如是永遠常住。這
是我們人人要相信。也要相信,我們所聽的法都是從佛
陀的智慧法海中流露出來的,所以我們必定要相信,佛
陀是永恆在人間。

◎佛陀乃宇宙大覺者,無始來今,此時過去,無量劫來,
唯一大事,出現人間,恆時住世,恆時說法,真如常在


我們要了解佛。什麼叫做佛?大家都常常在聽經,知道
。但是,還是要跟大家說,佛德大圓,自覺、覺他、覺
行圓滿。佛的德行很圓,好像天空的月,在十五日時圓
,十六日更圓,所以是很完整的圓。為什麼會這麼圓滿
呢?第一,他自覺。自覺、覺他,不只是自己覺悟,還
期望所有的眾生都和他一樣,可以有這樣的境界、這樣
的覺悟。

因為佛陀很相信,相信人人和他是平等,擁有清淨真如
的佛性。所以他非常的堅信,真正堅定的信,信人人也
能跟他一樣覺悟,能夠了了明明,覺悟世間一切萬物事
。所以他除了自覺以外,他還要再覺悟其他。

要覺悟其他,他就要很辛苦了,要走入人群,讓人人有
機會接觸。所以常常說,佛陀一大化緣,化緣就是不管
在什麼時候,他都是去接觸人群,去和人群結緣,這叫
做化緣。只要人群能夠遇到佛法就起歡喜心,讓他看到
佛,心起歡喜心,這就已經是一分歡喜緣。今世生一個
歡喜緣,來世就有緣可度了。

常常說一句話:「佛度有緣人」。過去如果沒有跟他結
一分歡喜緣,這一世絕對是度不到。所以,佛陀一世的
化度機緣,要覺他,不是一世眾生就能覺悟,他還有芸
芸的眾生,愈來愈多,所以他要不斷回入娑婆,不斷和
眾生結一分緣,啟發眾生一分歡喜心,自然眾生就能夠
接受;能夠接受的緣,就能夠度化。所以要從他自覺開
始,才有辦法去覺人,去化度他人,讓人人有和佛平等
的體悟。

除了自覺、覺他,還要覺行圓滿。

自覺,那就是獨善其身。我們佛弟子的四眾中也有獨覺
(緣覺)者。獨覺也是在無佛的時候,他也可以獨覺。
只要有一個緣,即使是沒有遇到佛的時候,過去生中有
遇到佛,他來的這一世當中沒有遇到佛,不過他能夠獨
覺。怎麼獨覺呢?四季、天地萬物,春夏秋冬,只是看
到氣候、大地的東西在轉變,這樣他就能夠覺悟。但是
,他是自覺,他缺少了緣去覺他。

所以佛陀希望我們人人要和他一樣,自己自覺之後還能
夠覺他,讓人人可以真正體會到自覺、覺人,這種圓滿
的行。就是我也自覺了,你也自覺了,我可以自覺來啟
發你,你也一樣自覺之後再去啟發他人,這樣才是圓滿—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個行,我自覺,我這樣走;
你覺悟,你也這樣走。這叫做轉法輪,這樣才是真正的
圓滿。

所以說,佛陀和眾生這種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
互相為師,稱為「萬世師」,不是一生一世,萬生萬世
作眾生父,如師、如父。

◎主成就:佛。佛德大圓,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為萬世
師,作眾生父也。

佛,其實以梵語應該叫做「佛陀耶」,意思就是覺者,
我們簡稱為佛。他是覺者,也是知者。他覺悟,覺悟天
地萬物宇宙的真理;他知道,知道前世、此世、來世。
他常常都是常、無,知道常、無常法。不管是過去、現
在、未來,自古以來天地萬物無常。世間人都說是有常
,但是世間是無常。

或者是有常的法,無常是真空,有常是妙有,這種真空
妙有的法,在佛陀心靈裡是明明歷歷。只是我們凡夫聽
懂了,知道了,但是我們只是名相的知道,這個聲音聽
懂,耳聞聲音,知道我在說的這種語言,你們聽得懂這
種語言,聽進去,知道了,就只是這樣而已。那種徹底
覺悟,還差得很遠!

所以,我們要用發心要跟隨佛陀萬世。但願我們這一世
能夠聽聞佛法,來世還是一樣聽聞佛法。佛法是指引我
們光明,向著寂靜清澄,那種大涅槃的境界走。這是佛
陀要我們和他一樣,走入那個寂光土。涅槃寂光土的境
界是寂靜清澄,希望我們可以和他平齊,在這種寂光土
的境界,所以他要不斷一次再一次來接引。我們要有願
,有願、有力,做這分與佛不斷的緣。

所以佛陀是來人間度眾生,要啟發讓我們知道,人世間
一切事、物、理都是無常,無常中還有真常。所以無常
就是空,空中就是有妙有。所以萬事物中,雖然你分解
之後什麼都沒有,但是它還有它因子的本性在,所以我
們應該要很徹底相信。

◎具云佛陀耶,此云覺者,亦云知者,知三世常無常法故


佛陀是覺者,什麼叫做覺?覺就是覺察。我們眾生不知
不覺,我們為什麼不知不覺?因為我們沒有用心去注意
。每一種法,有它的法最深奧的機密在,那個奧祕,我
們沒有去找。我們所看到的境界,是這樣,就是這樣而
已,沒有好好地去追究。

就像這麼堅固的大地,為什麼經不起這個風雨,帶來人
間這麼多的災難呢?沒有再用心去思考。如果有用心去
思考,就能夠知道,眾生共業。為什麼眾生共業?眾生
的作為,人口已經愈來愈多,人的欲念,心愈來愈大,
整個山河大地都一直把它破壞掉。

所以,佛陀看盡了天下間的事物,他不斷地教育我們,
包含在經的道理裡面很多。我們要好好相信,入法的裡
面,我們的心中要將法入心來,好好去思考,我們才能
找出這個道理的源頭。

覺是知道,但是要透徹全都了解,這樣才叫做覺悟。「
悟即照真本有」,悟就已經心靈智慧開啟出來,智慧光
明能反照自身,真如本性,這個真如本性是永恆的。

察,就是「察了妄本空」,這個妄就是無常。你們看看
這些東西(花草)是真的嗎?不多久就會謝掉了,花草
謝了。妄,妄就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是什麼?就是空
的。雖然每天你們都看到我的面前一盆花,其實他們兩
三天就要換一次。所以,住無恆住,沒有常常在這裡。
所以這個「察」字,則是了解,了解那個東西形象是妄
,是很多東西會合起來才構成這個名。

◎覺,謂覺察、覺悟。悟,即照真本有。察,則了妄本空


很喜愛的東西買進來,買進來多麼的貴重,擺設得家裡
很堂皇。一場水淹過了,那些東西都要丟掉了,已經變
成垃圾,已經一堆的垃圾不知道要怎麼處理。這些東西
不是各形各色的名字,它通稱的名字叫做垃圾,不能用
了,那就是空了。所以妄本空,這個妄,本來就是空。
「則不逐於妄」。我們既然知道,我們就不要再去追逐
這個妄。

我們知道這個色本來是空,男女之間那種愛也是本來是
空,糾纏之後,再來就是苦了。很多的苦都是因為根對
色交結起來,所以有很多的苦,造成了很多眾生的迷。
所以我們要覺悟,不必去追。

真本是有。真,本來就有了,原來就有了。佛陀說,人
人本性都是與生俱來,這個真如本性,本來就是有了,
在佛不增,在凡不減。所以真,本就是有的,真有、妙
有,則不迷於真。我們知道這個是真的、是有,但是我
們就不必去執著。

所以,真妄既明,全都明。我們知道我們是真,就像佛
已經成佛了,為什麼還要再來人間?為什麼還要設這麼
多法來化度眾生?他如果執著,「我已經成佛了,成佛
我就取入寂光土,這樣就好」。但是不是,佛陀沒有執
著在他已成佛在寂光土裡,他還是不忍眾生受苦難,所
以他成佛的目的,就是一大事因緣,為了要來開示悟入
眾生佛的知見。所以,佛的偉大就是在這裡。所以真妄
很分明,唯有佛能夠獨稱。

◎妄本空則不逐於妄,真本有則不迷於真,真妄既明,唯
佛獨稱之。

釋迦牟尼佛,他能夠獨稱為圓覺。這個覺——自覺、覺他
、覺行圓滿,這就是佛性。真如的佛性,不執著在那個
覺,當然他更看盡了這個妄,都很了解,這樣以身作則
,走入人群來度化眾生。

各位,我們要時時用心,真如本性,我們要覺察,我們
覺悟、知道,我們還要向內找,找出我們的真如本性。
如果你有去發現到了,那就是覺了,是悟了。所以請大
家用心體會真如本性,覺悟之後的行,覺行要圓滿。你
如果不去實行,就算有覺,也是獨覺,也是小乘,這不
是圓滿的覺。所以人人要多用心。

Wednesday, January 29, 2014

20140129《人間菩提》虔誠付出共助緣




世事無常,但人間有愛,年關將近,蘆洲日前一場暗夜大火,燒毀民宅,慈濟志工隨即關懷­,協助清掃,也帶動國中學子,投入付出的行列。哪裡有需要,就能看見菩薩的身影,越南­慈濟志工,為年邁的照顧戶清掃家園,受助者感動,助人者也心生歡喜。證嚴上人在今天(­1/29)的志工早會開示,人間菩薩即時投入,愛的能量,無私付出,人間有愛,社會就­能祥和,人與人之間不能缺少這分愛心。

歲末年終,越南慈濟人惦記著年邁的照顧戶,前往居家清掃。每個細節不馬虎,不只讓環境­煥然一新,也帶給長輩們家人般的溫暖。

證嚴上人開示:「哪一個家庭需要他們,就可以聚集愛的能量,投入去幫助,要去服務人群­,行菩薩道的,現在更寬闊,其實,付出無所求,是慈濟人最快樂的,我們不都是都說,甘­願做歡喜受嗎。」

愛的能量匯聚,無常發生,總能見到菩薩身影。日前蘆洲一場火警,燒毀民宅,慈濟志工隨­即動員,協助整理家園,也膚慰受災民眾的心。

證嚴上人開示:「慈濟人及時投入這種的愛的能量,總是無私的愛的付出,這都是很令人感­動,不就是,人間只要有愛,不就是社會祥和嗎,人與人之間,不能缺少這一分愛心。」

志工也帶動放寒假的師生,投入一分愛,無所求的付出,自身得到歡喜,也讓社會更加溫馨­與光明。

【法喜多分享】
  • 時成就很奧妙,上人"一時"兩個字就講了一天,如是我聞也講了兩周. 平時自己讀經都不會多想"一時" 兩個字,直接的閱讀佛陀說法的部分.其實佛經玄妙之處很多.和同學聊到調整時差,需要提前配合目的地的時間進食休息,在飛機上沒有時間的感覺和概念,時間其實很虛無.聖人可以化剎那為永恆,我們凡人計時的方式是一個循環,日夜更替,讓我們忘了時間流逝的緊迫感,要提醒自己把我每一個分秒和念頭.
  • 亞特蘭大下雪,老闆放假,室友很興奮.上人講時成就,就是因緣的會合,聚集了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才有修行聞法的機會.真的要把握時間來修行.看到護理人員分秒都在搶救生命,很偉大,不想我們分秒只是在找機會偷懶.要把握時間精進把本分作好.
  • 以前朋友都給自己起了殭屍的外號,因為自己的日常作息都很顛倒.不想在大學打工上課有固定的時間表和作息.現在因為有晨鐘起,薰法香,把時間改回來,十點睡覺,五點多起床,更多的時間可以善加利用.以前當顧問,工作多,收入多,時間卻沒有好好的運用.現在才感覺到時間有多做有意義的事,參與個案,慈濟活動,看到心用在哪裡,內心可以有進步,幫助身邊的家人和需要幫助的人.多年前在越南看到很多老老小小的乞丐,都會用零錢資助他們.2011年以後,發現街上的乞丐都不見了,原來社會進步了,警察也開始取締街頭乞丐,可是需要幫助的人們還是沒有可以依靠的地方.很遺憾社會進步了卻遺忘了貧困的人民,只是把他們趕走.有一次,看到一位老人家坐在樓梯間,便好心給他錢,才發現對方不是在行乞,只是在等人.社會進步,人人都很忙碌, 到底是為了什麼?常常會遺忘了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大家要多想想哪里有需要幫助的人,召集人力也不容易.在亞洲,慈濟志工人力雄厚,希望美國本土的志工也可以集思廣益,菩薩大招生.
  • "一時"包含了很多道理,上人也解釋了很多可以延伸的道理.最短的時間是一念間,一講印度,我們的心就直接想到哪麼遙遠的地方.心的一念之間,起心動念,凡夫常不專心,可惜上人那麼用心為我們詮釋精闢的道理,我們要更用心的去聽.上人講佛陀也是在因緣成熟的時候,才開講法華經,五千位根基不成熟的還是退席了.希望我們不是那些根機鈍的人,可以學得更多.
  • 上人比喻時間就像長河,有很大的感觸.時間看不到,摸不著,可是像河流一樣每天流逝.每天早上起來,聞法就是,法像水滴一樣點點滴滴的入心.時間可以成就一切,凡夫常和時間計較,等待休假的時候.退休前,周六都會善待自己,多睡到十一點多,犒賞自己.假日,上人說就是不真實的空過日子.加入慈濟後,周末比平日更忙碌充實,轉假日為真實日,多多少少的付出.時成就,也是因緣,因緣不具足,不能勉強.佛陀從漸教,頓教,通教到圓教,也是提醒我們要慢慢學習,通了才能圓融.就像波士頓的新春祈福,對我們來說是一場法會,應該有開經偈,當時會眾等因緣不成熟,在等待時機.波士頓慈濟人漸漸深入了解了佛法,終於加入開經偈.有時候,好的想法不一定要馬上做,可以試試看,觀察人事時地物,因緣聚足才做.看到網路上對慈濟負面的報導,要用智慧去分辨,有似是而非的說法,要用上人教我們的,還有佛法的三法印- 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來審視,才知道是不是正法.要記得上人叮嚀,我們要時時把正法存在心裡.心存正念才不會被牽著走.人間菩薩為農夫,大家要用心內外兼修,用心耕福田.

【靜思妙蓮華】時成就 2013年4月17日 第24集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24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時成就
20130417

◎時間長河源遠流長,歷久日月軌道輪轉,世人計時執見
長短,聖人法剎那為永恆。

◎時成就:一時,世事合會,尚待適期,大法弘宣,豈違
嘉運,故須良時方能成就。

◎蓋取師資合會,說聽究竟之時也。

◎不云年月日,而但云一者,以佛說法之時,舉一會始末
之期。

◎梵語劫波的簡稱,譯為時分或大時,即通常年月日,所
不能計算的極長時間。

◎能以無量劫促為一劫,天地延促,東西時際,包盡無餘
,故總云一時。

◎約理,心境一泯,理智一融,凡聖一如,本始一會之時
也。

◎約本經,即正說法華之時,化緣機熟之時,如日當中無
所不照之時,一切聲聞受記成佛之時也。

******************************************

「時間長河源遠流長,歷久日月軌道輪轉,世人計時執
見長短,聖人法剎那為永恆。」

時間到底是多長?無法去計量。好像長河一樣,源如果
很長、很遠,水流就很長。其實時間到底是多長,過去
的我們都不知道多長,其實就是隨著日月,日月在軌道
輪轉,我們在這個地球上面,大家都很計較時間。但是
,聖人說的時間,完全是永恆的時間,不是像我們凡夫
,只是在和時間計較,一個星期是七天就要休息兩天,
有什麼樣的節日就要再休息幾天,這種計較時間,真的
是很可惜。

時間,我們可以成就一切。時間,如果「休」就是「假
」,叫做假日,假日就不是真實的,所過的就不是真實
的人生了;作假,作假就空了。所以,我們對時間要珍
惜。

常常說,有的時候我們已經休息了,地球的那一邊,在
美國,他們才開始在工作。尤其,當時佛陀的迦毘羅衛
國,就是現在的尼泊爾(西部),不曉得又和我們的時
差又有多少,很難以計算。所以,為了取信於大家,確
實是這樣,我阿難有一個時候聽佛這麼說,通稱「一時
」,這樣就不必計較是臺灣的時間,或者是美國的時間
,就不必計較了,就是有一個時候就對了。也不用說年
、月、時、分,都不必這樣去計較。

所以我們要知道,在經典裡面會用「一時」,就是要讓
我們知道,「世事會合,尚待適期」。我們世事能會合
起來,要剛剛好的時間。「大法弘宣,豈違嘉運」。所
以說來,佛陀所說「大法」,《妙法蓮華經》這個時候
,尤其是這個時候要來弘揚宣說之時,更是不能違背這
個時間。

《妙法蓮華經》若是在佛覺悟之後那個時候就開始說,
那時候人的根機對佛法不了解,這個時間不對。所以必
定要經過從漸教而頓教,才能到圓教的時期,等待大家
都通了,對佛法能了解,所以漸教、頓教、通教、圓教
,這個時候就是要圓融所說法的時候,所以要良時,剛
剛好的時間,這樣才能成就。「一時」也是六成就之一


◎時成就:一時,世事合會,尚待適期,大法弘宣,豈違
嘉運,故須良時方能成就。

所以我們就是要取在「師資會合」。師,就是說話的那
個人;資,是讓我有講話機會的學生,這叫「師資會合
」。「說聽究竟之良時」,要說話的人,剛好他有這個
時間,要聽的人也有心在這個時間聽,這是很好的時間
。尤其是在我們精舍,要講經的時間,唯有這個時間是
最好的時間。一大早,天未亮,很多事情還沒有開始,
所以在這個時間沒有其他的雜事,能夠很專心聽,也能
很專心說,所以這叫做良時。

◎蓋取師資合會,說聽究竟之時也。

佛陀在講經的時候,從《無量義經》、《妙法蓮華經》
,一直到《涅槃經》,這樣加起來總共有八年。他要說
哪一年說的呢?所以也不說哪一年,乾脆就是「一時」
;不用說年、月、日,這樣通稱「一時」。所以「一」
,這個「一」字,就是佛說法的時候,是佛說的時間,
不是其他人說的。就是舉一會,佛陀和這個法華會中,
就是佛所說的法,「一」就是一會,一個會的始末。從
《法華經》,這個法華時開始講,一直到結束的時候,
這都統稱為「一時」。這就是「一時」的通用。

◎不云年月日,而但云一者,以佛說法之時,舉一會始末
之期。

我們常常說,天長地久,這就是表示時間很長。但是時
間,在我們佛法常常所說的時間,都會說劫,無量數劫
,就是說很長很長的時間。劫波,這個劫波的意思,把
它翻譯過來就是長時間。

時,很短暫的是叫做時分,很短暫,連分連秒都包含在
劫裡面,它是短時的時間,短時間。到底時分最短的是
多少?一念間。六十數為一念,真的是很短。我們起心
動念,這個起心動念很快。跟你們說「印度」,你不知
道它有多遠,你的心就到印度去了。所以只要你知道,
心念就起,所以聲出念起,這麼短暫的時間。所以,這
個世間如果要說時間,剎那,念間,這都是在時間裡面
。所以在日月所不能計算,極長的時間叫做劫波,長時
間叫做劫波。

◎梵語劫波的簡稱,譯為時分或大時,即通常年月日,所
不能計算的極長時間。

所以,我們如果能夠知道這個世間的道理,其實長、短
,我們要如何去計較呢?甚至我們要知道,長,是從一
念間開始。今天我們有經可讀,有經可聽,有道理可了
解,也是那個時候,佛陀那時「一時說法」,那個時候
開始。當時的佛陀,他將過去無量無量數劫的道理,一
直延續到那個時候,一時。

所以,佛陀說法常常說無始,沒有開始的時候。因為你
沒有辦法去計算開始的道理從哪裡來,沒有辦法去計算
,所以叫做無始。時間就是用劫來算,所以時間如果是
在聖人,他能夠促短,能夠延長,長短就是在他的心靈
中,這叫做真如。真如的世界,不管時間過多久,還是
一樣在短暫裡面;在短暫裡面還可以延續到無量數的未
來。這叫做智慧,這叫做真如。

時間是這樣。空間呢?聖人的心靈世界不是只局限在地
球這個空間,是在宇宙之間,所以空間無邊際,它包盡
無餘。這是在聖人的心裡,全都把它包起來,所以叫做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在這個虛空法界裡,在佛陀
的心中無不包含在內。所以不管是空間、時間,都是把
它稱為一時。不管佛法在哪一個國家,或者是在天堂,
在人間都行得通。

◎能以無量劫促為一劫,天地延促,東西時際,包盡無餘
,故總云一時。

在《地藏經》,佛陀是在忉利天說法。忉利天的一天是
人間的一百年,所以在忉利天為他的母親說法,說一場
話,回到人間已經四個月了。所以那個地方一天還沒有
過,一個時間還沒有過,人間已經過幾個月了。所以說
「一時」,那就是包含在六道中,天、人⋯⋯,在整個宇
宙中都可以適用。所以不管是時間、空間,一切包含。
這就是「約事」,真的人間的事物是這樣,時間、空間
是這樣。

但是「約理」呢?道理就是無窮盡。在佛陀的心境裡就
是一泯,就是全部、統通,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還有空
間、時間、道理,理智一融就是全都合起來;凡聖一如
,不管是凡夫聖人都是一樣。因為本始一會之時。根本
,根本是什麼?根本就是我們眾生和佛一樣那念真如。
人人從開始就有了,這就是人人本具的真如,所以真如
合會那個時候叫做「一時」,佛陀要講法的那個時候。

◎約理,心境一泯,理智一融,凡聖一如,本始一會之時
也。

也就是佛陀在人間教化眾生,眾生的根機和緣最成熟的
時候。因為佛陀在人間,也要應現人間事。所以「化緣
機熟之時」,所來人間度化的時間,以及人人所能夠接
受的根機,都差不多很成熟的時了。所以「如日當中」
,好像是太陽剛好在空中,剛好是正午的時候。午時,
太陽剛好當空,不論高山或者是河床山谷等等都照得到
,沒有日影在哪裡,它就是日正當中,所以無不照的時
候。這也就是佛陀要授記一切聲聞的時候。

◎約本經,即正說法華之時,化緣機熟之時,如日當中無
所不照之時,一切聲聞受記成佛之時也。

因為,修行就是為了要成佛。到底什麼時候能夠成佛呢
?佛陀要為他們證明,你們如果再這樣繼續修行,道理
你們都知道了,今生此世、來生來世,延續著這個道理
再繼續下去,無量劫以後皆當成佛。每一個人他都為他
授記——某某人可以在未來經過長久的時間,你在某一個
時間可以成佛,成佛可以在那個地方教化的時間有多長


我們現在還是在釋迦佛他的法中,雖然現在是像法、末
法交界的時間裡,但是我們要趕快及時,要不然像法也
要過去,末法已經來了,我們這個時候如果不趕快把佛
法流傳下去,很快這個法就會不見了。所以時間不斷在
流逝,我們應該要趕快把握時間,不管我們能夠知道多
少,我們要信受奉行,要相信。「如是」就已經在告訴
我們,你們一定要相信,相信有這個時候,佛陀說法的
這個時間。所以現在說法的時間,就是法華的時間。在
說《法華經》的時候,已經機緣成熟了,聲聞也要受記
,即將成佛,在這個當中佛陀都要交代清楚,這就是交
代,要交代清楚的時候。所以這就是「一時」,就是「
時成就」。

各位,時間不能讓它空空流逝過去,每一個時間我們要
好好把握,要不然,以凡夫來計算時間,時間就是這樣
不斷一直流、流、流過去。不要用凡夫只是在幾點來打
卡,我幾點又是要打卡,若是這樣在時間計較,什麼時
候就是假日,若這樣計較,這種的人生實在是很可惜。
我們應該要有聖人的心,能夠延長,能夠促短,道理一
時都在我們的心裡,很長的道理,我們應該要體會。所
以這就是最寶貴的,每一個時間那個「一時」。所以請
大家時時多用心。

Tuesday, January 28, 2014

20140128《人間菩提》普天之下是一家




【法喜多分享】
  • 上人今天讲真空妙有。真空就是无我,妙有就是真我。慈济人美,没在三轮体空,无施,无受,无施物,无所求。真我就是清净的本性。像是我们慈济人去外面国际赈灾,还是到乡下去义诊,我们用心去做,做过之后还保有一份感恩的心。这个真空妙有很难做到,但也不是很难,只要我们跟着上人走在菩萨道上。上人又讲到如是我闻,已经讲了好几天了,最主要强调佛法不是捏造,而是法会上记录下来的。今天还提到死刑犯的故事。无恶不作的人遇到佛陀,请求免除死刑。之后死刑犯也做到了答应佛陀的事情,精进,修行。人间菩提里面提到,大医王们去义诊,而且院长们都是事务很多很忙的人,他们还去清扫,带给感恩户一个欢喜的新年。
  • 怎样让佛法流入心中,怎样让人们相信我们说的话。昨天的晨语羡慕阿难能够让佛法流入心中。而他不断擦拭自己的心境。而让别人相信我们的话,就是要发愿,修口业,说好话,说实话。正法就是温暖在人间。如果每个人的心都是很清静,每个人都可以把温暖带给人。慈大学生去做义工,就是要把基础打好,走入人间,而不是仅仅把成绩做的很好。
  • 修行要让四周的人信服,就是要说好话,修口业。今天上人讲了很多跟教育相关的问题。我们每天熏法香也是跟教育相关。
  • 今天讲到品德教育。觉得我们波士顿能召集慈幼和慈少,能用集体的力量,来教他们有感恩的观念。
  • 波士顿没有正式的慈幼,但是人文学校的小朋友也是我们的小菩萨。慈少是有一个团体。至于怎么样让家中的小朋友知道感恩惜福等等的礼仪,在人文学校有相关的课程,但是跟多的还是要依靠家长的引导。凡事尊重孩子,要有耐心,顺其自然,常来会所,潜移默化,并且收看慈济的卡通节目,假以时日,都是慈济的小菩萨。今天的两个重点是听法如何入心。可能我们还在很长的一个过程,要去除内心的杂念。另一个,怎样把法传出去。这个也是要累生累世的一个修行。现在台湾在过年,家家户户都很忙。可是我们慈济,所有该关怀的都没有停止,在这个需要关怀的时候给予关怀。我们随喜赞叹。

  • 当我们在无明之中,闭眼和睁眼间,时间在流失,因缘也在流逝。最近上人在讲真空妙有,我们自己的我是个暂时性的因缘结合,是个假我。但是这个假我是不存在的,是空的东西。但是各种烦恼无明都被放下,真我就会显现出来。我们的真我就会透过人事物显现出来,现出真实像。今天看到了大医王用假我的身体,显现出真实的意义,就是爱心满人间。法如心就是要把心打开,用心体会,不会的去学习,不懂的去体会。通过我们做,和别人的互动,都在体会这个法。阿难能有这样的利根,是由于他在过去无数量的生世里清净自己的心。这个故事就是要我们把握当下,放下执着和妄想。多用心在随时观看众生的所需,就可以把我们所学用在拔除人间苦。我们要有信心,同时用心学习来印证佛法。年轻人从教育入手,让他们了解到一个真是的生活,要敬老尊贤,要把心打开,宏观天下苦难,同时用心付出无所求。希望多用心来陪伴年轻人,区分真我假我,用爱无声付出。时刻戒慎虔诚。杯子用完之后要洗,可是杯子自始至终都是干净的,洗的是什么呢,洗的是各种使用的痕迹。这个和我们内心,真我在和人事物接触之后就会有所沾染,就需要我们去把它恢复到本来面貌,就是通过谨言慎行来恢复,最后达到温暖人间而无所求的状态。
  • 把事情放下,專心去做,有時候做了都不記得,心不知道在哪裡。
  • 慈濟可以把人帶到一個真正快樂的環境中。
  • 愛台灣的表現就是展現出真善美和大愛的精神,用感恩尊重愛去面對別人和面對自己。在台灣不實的報導影響人心和社會,應該是要懺悔。我們的媒體應該較真導正。
  • 品德的教育比知識的教育更加重要,在年輕的時候希望多接觸。
  • 懺悔是精神的大掃除,起心動念都是業。起心動念裡面貪嗔癡慢疑,要隨時隨地觀察和懺悔。
  • 說話要是真實語,而不是形容詞。
  • 慈院硬體很好,環境很親切,醫護人員也用心在做。但是工作人員、醫護人員還是比較少,鼓勵年輕人回去,志向理想和專業結合。
  • 希望要從心靈中虔誠發出的愿。
  • 般若突破我,又會偏空,講《法華經》后真空妙有。
  • 看到更多的菩薩加入,我們可以在雲端的道場。用手機,有時候就睡著。慈青去打掃衛生,動作雖然簡單,但是提醒自己把內心的無明煩惱去除。
  • 自己很被寵愛,感恩上人創造的慈濟世界。反省自己為何要分好的朋友,不好的朋友,要把大家當成大家庭去愛去關懷,信人有愛,信己無私。用心去聽的時候周圍的事物都在說法,成住壞空、生住異滅、因緣果報,都在發生。如何把“我”放下去聽。
  • 把心修得更堅定,繼續努力。

Monday, January 27, 2014

1/27/2014 法喜多分享


  • 看到人間菩提的個案,關懷廣州老人家,幫他們打掃,和波士頓的個案一樣,很多事情要克服,母女的情緒不穩定,有很多的困難,要耐心陪伴。就算所有的志工都準備就緒,也是難以成就。有心幫助也要很有耐心,因爲有憂鬱症,決定事情很難,人數不能太多,世事無常,要有耐心,主要是要安撫他們的心,讓他們感受慈濟人的溫暖,才去做事。
  • 聞成就-我們常用五官接觸外境,去聼上人開示,大家的分享,即使聽到,心不在,接受的資訊都是一樣,在於心有沒有打開,如果放空或是打瞌睡就沒聽到,很可惜,要用心和周公掙扎,用心做筆記,上人講了很多的法,自己也要很用力,多用心。
  • 凡夫有我所以自大,我沒有放下貢高我慢,讓自己有煩惱,要好好修行,有很多的菩薩都已經証果,就像阿難,爲了配合凡夫,用了“我”的分別在如是我聞,其實最究竟的境界是無我的。用心,有聼才有入心。把心安住當下,專心。人間菩提災難的畫面,美國雖然冰天雪地,和其他天氣極端的國家相比,我們很幸福。所以我們不能怠惰,要戒慎虔誠,要防非止惡守戒。
  • 上人說,用耳朵看,用眼睛聼。用心去聼,去看。不是用器官,而要用意識。曾經看青蛇和大話西游的電影,當時看到被分開的白蛇和許仙重逢以後,發現許仙看不到,聼不見,覺得法海很坏。看到孫悟空原本的小情小愛的糾結,出家后,一有動情就會被頭上箍箍緊,很痛苦。其實那不是身體制裁,而是心清靜,也不受外界的干擾。緊箍咒也是身心的不守戒而造成苦痛。靜思語說,守志于道才能博大精深,沒有入心法也是空花水月,沒有實際行動益處也不多。看到人間菩提的故事,感動父親用善念智慧,化解惡念為善緣,把小朋友的過失轉爲教育的機會。
  • 不用五蘊,而用耳根用心聼,阿難爲了衆生假借為“我”。我是誰?其實是五蘊的假和現象。阿難不與佛陀單獨受供養。自己了解本身不是佛。三十年前自己也在很多商界高層人士的環境,大家物資生活豐裕,也有特別的助理,秘書,記者來往密切。結果自己也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地位提升到了那個位置。有位記者不幸被裁退,從冠蓋雲集,凡事都有很多人際關係疏通的方便到被昔日之交撇棄,感嘆人情冷暖。人常把假象,環境當成真我,其實工作只是功能,功能的方便只是因緣際會,心隨之起伏,忘了自己是誰。心中有懊惱,投訴。所以要常保心地的清淨無染。南加州的小朋友勇於認錯,止惡防非的故事。偷竊是錯誤的方法,其實我們的起心動念,也常有疏於守戒的行爲,想要貪求什麽,順手買菜拿蔥,到咖啡店也會像帶走杯墊,心念已在偷竊。多聼上人開示,要謹記,連念頭都要守好,不起心動念,,對人事物都要虔誠。
  • 看到上人開示,提醒了自己要把握每一個當下,對抗五慾的誘惑-財色名食睡,守志于道,才可以到達靜寂清澄的妙蓮華境界,把法聼入心裏。許仙,孫悟空的緊箍咒,都是人心自擾,讓煩惱,有所求的心帶來苦痛,只要放下,付出無所求,就可以自在,通達靜寂清澄的境界。

【靜思妙蓮華】真如實相的妙法 2013年4月16日 第23集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23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真如實相的妙法
20130416

◎今經亦云:世尊甚希有,令我念過去。

◎今經圓頓大教,無我真我,生佛同一法身。能聞所聞,
心境不二實相,即今經之我聞也。

◎合上謂如是之法,我阿難親從佛聞,顯祖述有據,如是
我聞成就。

20090812晨語開示064402
******************************************

要時時感恩啊!感恩現在我們在聽經,我們就感恩在過
去隨佛去行腳,佛陀隨境、隨機說法,(聖弟子)聽到
的,在佛陀圓寂之後,就大家互相來結集。有結集下來
,我們才有現在的經典可聽。要聽一部經,很多的因緣
成就。

《法華經》裡面有這樣的一段文字:「世尊甚希有,令
我念過去。」這就是阿難他自己在描述,還是一樣感恩
,感恩佛陀乃是在人間真正稀有的大覺者,獨一無二。
佛陀所說的教法乃是在大宇宙中萬物萬理,所有的物理
無不都是在佛陀的腦海中。不管是人、事、物,尤其是
人心的調伏,佛陀的智慧可以說盡天下萬事物理,可以
調伏剛強眾生。不管是佛所說的法,所用的方法等等,
都是看在阿難的眼中,聽在阿難的耳根裡,收藏入阿難
的心裡。所以阿難非常的感恩,感恩釋迦牟尼佛,所以
他從內心的讚歎。

因為,佛陀能將阿難二十年前沒有聽到的法,佛陀再重
新再為阿難說,阿難當然更加感恩了。所以他用感恩心
來描述,世尊實在是世間稀有,大慈悲、大智慧,使令
我阿難能再念過去。

因為,過去阿難也已經慧性深厚。為什麼阿難的智慧會
那麼好?為什麼他能一聞千悟呢?說實在的,佛陀常常
這麼說,我們人人都有我們的清淨本性,有的人根機很
深,智慧很明亮,像一面鏡子,跟你說那個境界,你把
你的鏡子打開,自然你就看到那些境界,明明歷歷看得
到。

這就是要不斷地從過去生中不斷不斷地累積,已經把煩
惱,見(惑)、思惑等等,這些煩惱都不斷地在掃除。
意思就是說,長久以來與佛的緣深,就是時時在聞法。
甚至如果沒有跟佛同世的時候,他自己的修行,心鏡不
斷地在擦,所以他的清淨本性,本來明朗。

只是為了配合佛陀再來人間說法。所以有多少的菩薩都
是隱實現權。把他的智慧稍微隱下來。隨著人間大眾一
樣。好樂佛法。隨佛修行。佛陀觀機逗教,臨機應變,
他都全部收納下來。這是表示阿難他的根性利頓,很利
,所以他一聽到馬上就能了解,這是頓教。頓就是很快
,一說他馬上就能體會。

所以,進入到《法華經》的時候,這部經它是圓頓大教
,開始已經一直接近、接近到應該要顯實的時候。

《法華經》無我真我,生佛同一法身。經中,大家留下
來聽的人,甚至十方諸佛菩薩同一個道場,在這裡面應
該人人都是智慧圓滿,智德圓滿,全都圓滿了,所以全
都成就了。這個圓教,就是大家都已經體會到了,佛法
都差不多透徹了。

不管是小教,你們也已經聽過了,或者是頓教,你們也
了解了,在這當中要對你們說——過去說「有」的,因緣
果報;再來在般若的時候,跟你們說一切皆空。因緣果
報的時代是「妙有」,在般若這個時代是「真空」,真
空當中還有妙有,這樣才會圓。所以《法華經》就是要
從妙有在真空中把它顯示出來,這叫做圓,而且是頓——
頓教,讓大家現在聽的應該都要知道。

在這個道場裡,已經可以接受大教,人人都應該體會到
無我,「無我」就是真空,「真我」是妙有。大家已經
知道,我們大家的身體都是一個假名字相——你也說「我
」,他也說「我」,我也說「我」,這個「我」字都是
我,是用那個「五蘊」共聚而來,有色、有我的思想——
色、受、想、行、識,所以五蘊合會,稱「我」。

所以「五蘊」是一個假相,合會起來就是一個「我相」
。所以,既然我們這個五蘊若分開,哪有一個「我」?
沒有。我們如果全部把它分析起來,沒有這個色,沒有
一個「我」。因為,你的識如果沒有和根塵會合,你就
沒有感受;你沒有感受,你就沒有什麼樣的想法。總而
言之,五蘊是因為外境和我們的意識會合的感受,而且
五蘊這個感受在六道中一直不斷延襲下來,所以我們還
有凡夫的一個名字的通稱,叫做「我」。

所以「我」,我們如果將它成為真我,那就是把那些無
明煩惱都去除之後,回歸真我,就是佛的本性。我們既
然是佛的本性,不過在人間不離人間事,所以借一個假
名,假我,來顯示「真我實相」——真我的法,智慧的法
,也要藉重這個假名字相。

所以說來,我們要了解,眾生與佛是同一法身,能聞、
所聞,心境不離實相。所以說來,我們心、佛、眾生三
無差別,同樣是一個法身。既然我們的信心啟開了,這
個時候能聞,什麼能聞,知道嗎?什麼能聞?耳朵,耳
根緣著聲塵,這個聲塵是「所聞」,耳根是「能聞」,
所以「能」「所」會合,所以叫做心境不離實相,我們
心和境,心就是能聞,耳朵好好的,但是你不專心,「
聞」聽,就像沒有在聽一樣,因為雜念心,法無法入。
所以一定要用心,耳朵在聽,要用心吸收,才能夠聲塵
、真理的法入我們的心。

所以說,你假如有聽進去,這叫做法。常常說,用心聽
,法入心,這就是法。所以不離實相,就是一,一個實
相,沒有第二個實相。什麼叫做實相?真如妙法,它就
是實相,它就是清淨的法身,這個法,清淨的法身,就
是真如實相。

◎今經圓頓大教,無我真我,生佛同一法身。能聞所聞,
心境不二實相,即今經之我聞也。

現在《法華經》稱為「我聞」,什麼人聽到的?阿難。
阿難開始要重述佛陀所說的教法,所以「我聞」,「如
是」,如是就是實相、真如,佛的智慧所講述出來的,
所以我們要相信,信為能入。阿難他要讓大家能夠了解
,是我確實聽佛這麼說,所以這是上面「如是」之法——
「如是我聞」這個法,我阿難從佛聽來的。

所以,這就是表示,我們在說的話,不是我自己自作聰
明說的,其實乃是顯祖述有據,有憑有據,佛陀這樣說
的,有憑據,是我阿難聽到的,有這麼多人在結集,能
做見證。「如是我聞」,這樣成就的。

◎合上謂如是之法,我阿難親從佛聞,顯祖述有據,如是
我聞成就。

其實我們要知道,佛陀他所說的法能讓人人相信,當然
他要有一段很長時間的修行。佛的經典中也有一段公案─


有一段時間,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跟大弟子們大家共
同在那裡修行。有一天出外,僧團隨著佛陀在鄉村中走
,要走進城市的途中,有一群的官兵押了一個被判定死
刑的罪犯,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如願」。他看到佛陀非
常的莊嚴,和一群比丘遠遠走過來,這位如願就在那裡
很掙扎,他一直叫,叫:「佛啊!佛陀啊!您要救我,
您要救我。」

佛陀就問:「你犯什麼罪?」他說:「我過去很愚癡,
無惡不做,我做了很多罪業。很多人對我都非常仇視,
所以官方把我的案轉到國王面前。國王很生氣,我這一
生為非作歹的事情很多,所以就判我死刑。佛陀啊!您
要救我,我若可以免除死刑,我願意出家修行。」佛陀
聽了之後,看到這個人真的是很壞的人,為非作歹真的
很多。不過,能與他相遇,懇求求救,那就是表示有緣
,所以佛陀默然。

但是這個人被人押走了。佛陀看到這個人一直在求,離
開了還是在求,「佛陀啊!您一定要救我。」佛陀慈悲
,就對阿難說:「阿難,你趕快去向國王求情,請國王
能把這個人——如願,把他赦免,讓他有機會修行。」當
然國王也是佛的弟子,信受奉行,二話不說,就把這個
人特赦,讓他能進入僧團去修行。這位如願能夠重生,
趕快到佛的僧團去,求佛讓他出家。很快的時間,他很
認真、很精進,得到阿羅漢果了,所有的煩惱都解脫了
,身心清淨。

有的人就說:「不可思議!佛陀啊!一個這麼壞的人,
他看到您就能夠得到重生,國王聽到佛陀替他懇求,能
夠二話不說就馬上特赦。上自國王,下至最惡劣的人都
能信受佛陀,能這樣修行,能夠解脫,這到底是什麼因
緣?」

佛陀就說:「當然有因緣。過去有一尊佛出世時,有一
位仙人看到那尊佛,心起歡喜,所以虔誠祈求這尊佛能
賜他如願。所祈求的願只有一項,願我來世所說的法人
人能信受恭敬。只求這樣的願。你們知道嗎?那位仙人
就是我,現在的釋迦佛。我只是祈求,祈求我口說真實
語,能夠取得人人的信受。」

所以,各位,修行要讓人信受,必定要時時說真實語,
說好話,修口業,自然我們生生世世說的話,大家就相
信。如阿難,他所重述的經我們應該也很相信,因為他
是說佛所說的法。我們大家相信,相信阿難說佛所說的
法。

各位,學佛修行就是要一個真實的心,要相信,相信正
法是真如法,是獨一無二,真如實相的妙法,所以我們
一定要信受奉行。所以我們人人要多用心。

20140127《人間菩提》善用生命行正業


日前印尼發生水患,積水還沒完全退去,慈濟志工就趕緊動員人力前往發放及義診,送上及­時的關懷,證嚴上人感恩慈濟人用愛付出,讓苦難人得到膚慰,但是天災和極端氣候仍然在­世界各地發生,證嚴上人也持續呼籲大家要戒慎虔誠。

南半球的玻利維亞,進入雨季,一個小村落,被崩落的土石整個掩埋,不只造成傷亡,還有­許多人下落不明。

證嚴上人開示:「這都是人類所埋下的危機,所以,氣象現在就已經這樣的極端,雨一下都­是好大,所以就瞬間山體就會滑動、崩落,那就是很危險。」

連續幾天的豪雨,造成雅加達嚴重水患,許多居民的家園淹水,同時也帶來很多疾病。印尼­慈濟志工與人醫會展開義診,在當地膚慰苦難。

證嚴上人開示:「天下真的是苦難人偏多,很感恩,人間菩薩,可以哪裡有慈濟人,那裡就­會有苦難中的貴人,及時出現,也都是很感恩,也是很感動。」

有災難發生,就會有慈濟人的付出,但證嚴上人還是期許大家要戒慎虔誠,減少災難,才能­讓眾生得以遠離苦難。

 【法喜多分享】
  • 信,信心很重要。以前不会觉得多做多得。但事实上,做得越多,遇到的事情越多,学到的东西也会越多。现在也越来越相信。上人说信,才能受法。从出生的时候,是最自私的状态,因为一切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放开自我,无我。而阿难为什么还要说我,是要让大家知道,这是他听到的。常常听法的时候注意力会跑掉,心里还有杂念。耳和心念要和合唯一,才能如法。人间菩提里偷佛像的事情,爸爸的处理方式很有智慧,向正向的方面引导,也教给小朋友勇于承担。承担往往是最难的。
  • 如是我闻,阿难说我是假我。身心灵三个方面要统一,才能听到真实法。 人的智慧很奇妙,在这个因缘之下就促成了。所以要用心在当下,小心处理,在起心动念之间保持平常心。当然最重要要有恒心,来每天熏法香。大家相互鼓励来走这条菩萨道。
  • 我是东岸时区最西端的一个州。早晨讲如是我闻,用“我”,是为了取信于人,第二个是当我们升起信心的时候,才能够听懂所说的佛法。三个月前有缘和上人对话,每次都很紧张,听得不是很进去。这次比较放松,上人跟我的叮咛说你要多用心。讲得瞬间,让我觉得有很多种意思,上人所要表达的各种意义都让我体会到。之后也不断提醒自己。在听上人开示,大家的解释都会有一点点差别,而正是这样才会「一生无量」。我们常常犯错而不自知。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要很小心,要守住口欲,爱护地球。
  • 用心和不用心,真的是有太大差别。这个心,是要有信心,还要多用心。做事是离不开身体的,就是住在身体里。阿难说如是我闻的我是假我。我们是离不开这个环境。让人说我们要以出家的心境做入世的事情。这也是我最近常常思考的。自己要多修行。
  • 菩萨道是一条人間路,是一条难行道。也需要很多人以居士的像来行人间事。天下处处有灾难,而慈济人就在发生灾难的地方给予安慰。人家菩萨的道在哪里?静思法脉,慈济宗门,四大志业。而源头在于我们的信心。无为的心,真如的本性和有为的,因缘和合的身体,有生有灭。这二者之间的连结就在于我们的心念。道理就在那里,但我们无为的心念会迷失在有为的事项里。孙子送佛像给奶奶,在起心动念的时候,就迷失在事情里,偷了佛像。我们的心知道这些道理,但是信心要有,信心进入了之后,才能够多用心。如果一件事情没用用心,谈不上有信心,也更不会懂得其中的道理,接受了解正确的无量法门,做出正确的行为。这才是法如心,法入行」。今天上人带着我们环游世界一周,到处都有灾难。以灾难为师,提醒我们如何和周遭的人一起净化内心。时刻有感恩的心,能让我们入理,戒言慎行。無違法和有為法是一個東西。

20140125 法喜多分享

【法喜多分享】
  • 感恩通妹師姊的分享,慈濟做久了做了,要恒持初發心,那份感動和真誠。不断有新的志工加入,就不断相互提醒。从头学起,恒持刹那,保持那份初发心。

  • 在进入慈济之前,也去其他道场听法。听了上人说法之后,就感觉这是正法正信。看到慈济在我的家乡福建的发展,很感恩也很欢喜。那边真的需要慈济。比如乡亲们会话大笔资金来办葬礼。如果他们能够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尽孝心,而把着大笔的资金用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大家的攀比心,虚荣心和无明真的很强,大家需要慈济的精神。
  • “愿大力就大”。大陆第一颗种子,邱师姑发愿把慈济带入大陆的四千多个五千个乡镇。大家要一起努力。知识分子似乎书读的很多,很有知识见解,但是大智慧不多。但是我妈妈,不是个擅于言辞的人,但参加慈济以来,默默付出,甘愿付出。之前也是习气很少,真正的行在菩萨道上。这是身边的好榜样。每天熏法香真是很好的机会,能够帮助我们恒持刹那,保持精进心。所以大家诚邀亲朋,让他们有所体会,而不只是在旁边观望。
  • 当初开始做慈济的时候也是在观望的状态。开始做事情很愿意很大家互动,但是有很多烦恼、无明。有时候很不欢喜。对于佛法,嘴上虽然说愿大力就大等等,但是心里就会思考,是不是真的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去观察,去体悟,自觉觉他。除了观察之外,一定还是要起而行,在做中体悟。

  • 周末的访视和关怀,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感恩户还是在最后取消了见面,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慈济里做事,很多时候都是要面对这样的情况。通妹杨桦愿很大。而我的愿是在波士顿的中国城帮助那边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也接引更多的菩萨入慈济。

  • 清净在源头。借事练心。今天讲信,信根为五根之首。有很多事情现在想想是因为信心不足。没有信心,定力、精进心就会不足,智慧也会不足。

  • 昨天很晚睡,早起就有些挣扎。但是想到上人三点多就起来说法,就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了。慈济的事情,不仅仅是个project, event,而是一个个悲愿。要感恩我们有这样的因缘去成就。上人讲的信,是绝对的信,是本性,而不是“我信,但是。。。”。无为法,有生有灭,缘起即生,缘走即灭。有次听到对话,一位师姐说“我真的信根不够”,另一位师兄说,他也是。每个人都说要有信心,但是生活中有时有质疑而不察觉。心也容易随着事项而波动。所以要关注自己的起心动念。

Sunday, January 26, 2014

01/25/2014 法喜多分享


  •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信成就講到怎麽讓一個人相信。自己曾經也不是立即就可以相信,是慢慢看到慈濟人所作的,根據個人的眼見所聞和佛陀講的道理,四聖諦,覺得非常受用,增加了自己的信根,再與別人分享。五根五力,信願行,都是以信爲首。信是不是要全信才能開始去做呢?佛陀開講法華經就有五千人因根器不夠而退席,我們要如何創造因緣,增加大家的信?清淨在源頭,都是心,一念心,污染大地,破化地球,如果大家的心淨化了,從生活上做起,世界的崩坏也可以停止。和同事分享菲律賓以工代賑的每日500菲幣工資,親手送到災民手上的愛,避免貪污的政府官員從中牟利,送入社區,未來會是國際賑災的趨勢,直接幫助災民重新振作。
  • 在一次初階幹部薪傳營聽到關於惜水的運動。希望每個人去想辦法減少用水量。方案就是用一碗水洗碗。其實用心一碗水就可以把碗洗得很乾淨。後來也有人提議用一桶水洗澡。洗菜水也可以用來沖馬桶,或做其它事。在臺灣,大家很了解水資源的重要,美東的人民普遍上並沒有特別的認知或珍惜。大地是相連的,天地都是一片,資源共享,衆生共業,我們要好好珍惜。
  • 信解行証的四個步驟-是要平行的,從做中學,學中覺,一邊做一邊覺悟,學習,解開了不懂的。昨天上人説法体,也包括了無爲有爲,其實是同体,可以轉換。把無爲化有爲,信-摸不着,看不到,法在心中也一樣,要用行動把無爲化有爲的行動去觸動人的心。別人也可以從有爲的化爲無爲的信心。如果就兩個人不言語,沒有動作的無爲傳無爲,不可能傳法。只用說的也不夠。世間的有爲法都是用行動去感動別人,好話,好事,言語讓人感動。看到密西根大學慈青雖然沒有足夠的環保餐具招待來參加迎新的活動,原本想用免洗餐具的,有菩薩就提議從家裏把餐具帶到活動來用,很感動大家有法在心中,自然的找到方法,去解決,十分法喜。
  • 學佛的心地風光非常浩瀚,不是三言兩語可以總結。學佛就是要學這個心地的風景,最好是從建立信心。佛陀教我們宗教是人生的宗旨和教育,要通宗通教,有位禪師說,通宗不通教,開口惹人笑,通教不通宗,如蛇鑽竹筒。我們要了解靜思法脈,就是靜寂清澄妙蓮華,宗門是慈濟人間路。慈濟人要知慈濟事,我們講一生無量的教義,如果不用慈濟人事去講,別人不容易了解。一的法体有兩個層次,其實也是一個,真空和妙有,真空就是真常,所作的有爲一直在變化,所以是無常。兩個都存在于信解行証中,如果坐在那裏不去做,如何傳法?除了華嚴境界裏提到的心照不宣,那是很深的次第。上人就是在用慈濟人間事告訴我們真空妙有的真實義。環保志工有病也還是點滴累積愛心去付出,科學上的能量化爲質量,就是把内心的無爲化爲愛心的力量。上人把地球比喻為水果,一旦地下水資源枯涸就會變成水果干,蜜餞。這隨機逗教的妙法告訴我們不容易了解的事實。我們要用有爲無爲去解釋困難的道理,轉法輪。万法歸一,如如不二。真實義就是佛性。我們要有信心,一起來做。我們所學的都是一個,佛的心地風光,涵蓋了宇宙,沒有時間空間的距離。希望大家去體驗,有信心,前腳走後腳放,要能持一念善心,堅定不變,無量法門,用心,打開心去學習各種方法,書到用時方恨少,法到度時方悔無。要避免這個,平時就要用心聼上人開示,看慈濟人間事,妙法就是法華世界妙蓮華。慈濟是現今世代的需要,我們要歡喜奉行帶動別人,一起來做。

【靜思妙蓮華】聞成就 2013年4月15日 第22集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22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聞成就
20130415

◎真如法乃道之源頭,信入理現萬法歸真,入真如一實之
信海,人我一如取相稱我。

◎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心欲聞。

◎聞成就——「我聞」,今已隨世流布五蘊假我也。阿難已
達我空,實不計我,故名為假。要分賓主,乃稱為我。
達耳曰聞。

◎以率爾耳識,與同時意識,眾緣和合故得有聞。
問:耳根發識故聞,應云耳聞,何言我聞?
答:耳是五官之別,我乃一身之總,廢別。

◎問:阿難是佛成道之夜始生,至二十年方為侍者。二十
年前所說之法,並皆不聞,何結集時通稱我聞耶?
答:有三義。佛命為侍者時,阿難從佛乞三願:不著退
衣、不隨受請、二十年前未聞之法重為說過。世尊許之
,故未聞之法亦得聞也。

******************************************

「真如法乃道之源頭,信入理現萬法歸真,入真如一實
之信海,人我一如取相稱我。」我們每天不就是這麼在
說真如。

信入真如,真如(之門)就是一個信。所以真如是法,
就是道的源頭,你如果不信,你就無法入道。所以「信
入理現」,你有信心,你才會用心聽,用心聽,法才能
入心,這叫做「入」。所以我們若是信心受法,用進來
,自然我們就能與法的道理去體會到。所以「信入理現
」,很多道理都是因為你一念的信心,所以內心才能夠
體會這個理。

本來就有這個理的存在,是我們不用心。我們就是信心
還沒有啟發,所以我們沒有用心去和這個原來就有的道
理契合。我們現在信心已經啟發了,所以一切道理能夠
很明顯,萬法歸真,自然一切的法,「一理通,就萬理
徹」。所以所有一切的道理,法,就是因為你有一個信
字,所以道理才能和你契合。

「信為道源功德母」,入信法如海,你如果有信,這個
法很多,很快就能入你的心來。一直在說,「法入阿難
心」,這個法如海,都是點滴都是在阿難的心裡。因為
阿難對佛那分的信,所以點點滴滴的法都入阿難的心。

既然阿難能夠入佛所說一切的法,他應該很相信,一切
皆空,為什麼阿難還是稱「我」呢?

我們人都是因為有我,都會自大,這就是我們凡夫。凡
夫凡事都是以我為中心,所以起了執著,生很多的煩惱
,太自我,這就是凡夫。但是阿難已經聽這麼多法,難
道他還有執一個自我嗎?應該我們要知道,這個「我聞
」的「我」就是說,世間人就是迷在法與理,不知道這
個「我」是一個假相。不過,阿難要將佛陀的教理入心
,要說給大家聽,要讓大家相信,所以他要「如是我聞
」——佛陀所說的真理是我阿難聽的。所以,就是這個法
要流布在世間,要隨著世間人所說的話,世間人的習慣
也要有一個分別。

所以,知道每一個人的「我」就是五蘊,假我合起來的
,所以才會一直說我、我。什麼叫做五蘊?大家都知道—
—色、受、想、行、識。每一個人都不離開這個色身,每
一個人都不離開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和外面的境界一切所
接觸;和外面的境界所接觸,心都有感受,就有這個意
識,這個意識就有你、有他、有我,有青、紅、赤、白
等等,這都是因為「我」去感受到。這就是隨著世俗來
稱這個「我」——我有聽到,我有做到,我有感覺到。這
個我,叫做假我。

因為,阿難已經體會佛陀的教法,他已經透徹到「我空
」——將這個五蘊分開之後,根本沒有一個「我」。所以
,雖然都說真如真實,但是「我」就不真實,「我」是
五蘊假合。不過,為了要藉這個假相,才有辦法把這個
法正式讓大家了解,確實是我阿難所聽的,所以假名為
我;假借一個名字來說是我。當然,這個「我」字只是
分一個賓主,是我、是你、是他,分別一下,要不然全
都混在一起。要稍微分一下,才能用這個「我」字,所
以稱為我。

耳聞,其實聽話到底是我,「我」是什麼在聽?當然,
也是要再借一個名相,耳朵聽。我聞,是耳朵聽的。所
以《大智度論》裡面就說:「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
作心欲聞。」聽,其實是耳朵聽,我們的耳朵如果沒有
壞掉,自然我們能聽到。

我不能說耳朵聽,如是耳聞。如是耳聞,是什麼人的耳
朵去聽的?「我」就是阿難,「如是我聞」,這個法是
我阿難聽的。不是「如是耳聞」,這個法是耳朵聽的,
這樣能讓人相信嗎?大家都有耳朵啊!所以,阿難他自
己就要說:是我,我聽到的。

所以「聲在(可聞處)」,我們這個耳朵只要有聲音存
在,大家就都聽得到。也是有心要聽的人才聽得進去。
你們大家坐在這裡,無心要聽,其實聽到別的地方去了
,聲音在這裡,但是你的心在外面,把這個聲音裡面的
道理沒有入心,這樣也和沒有聽到一樣。

所以「率爾」,率爾的耳識,就是這個耳朵聽到聲音,
但是我們這個心識、意識沒有在用,只是耳朵有聽到聲
音。我們大家常常這樣,聽到別人在說話,但是我們的
心忽然間有雜念起,別人在說,我們沒有聽清楚,我們
就回頭問說:「你剛才說的是什麼?」一定是有聽到聲
音,但是不知道他在說什麼話。所以,聲音是有聽到,
但是沒有用心識去聽它,這只是耳朵聽到聲,沒有入那
個聲音裡面去分別他在說什麼。

所以「率爾」,率爾就是聲起耳聞,那個剎那間有這個
聲音,但是我們還要和意識會合。這個意識會合耳識,
自然所說的法你們才聽得進去。所以意識接觸外面的塵
境,才能把東西分別清楚,聲音分別清楚,所說的道理
能夠入心來。

阿難,他是用他的智慧心來聞佛的道理。所以他不是用
率爾的耳識,不是,不是只是在佛的身邊,佛在講話是
別人聽,他沒有心聽,不是。他是很用心聽,所以他內
心的意和佛的聲音的境界完全會合,所以叫做眾緣和合
,所以這叫做耳聞。

◎聞成就——「我聞」,今已隨世流布五蘊假我也。阿難已
達我空,實不計我,故名為假。要分賓主,乃稱為我。
達耳曰聞。

佛陀要講話,也不只是對阿難說,佛陀是應機逗教,這
個時機到了,這個人的根機也成熟了,我要對這些人說
話,這也叫做眾緣會合。阿難所聽到的是眾緣會合的道
理,所以「我聞」,阿難所聽到的是很多的道理會合起
來。

又有人這樣問:識是發於根,所以我們就會聽,聽就是
耳聞,為什麼要說「我聞」?剛才就說過了,雖然是耳
根發識,但是就是阿難要用心去聽。所以,耳是五官分
別,眼、耳、鼻、舌、身,這都叫做五官,絕對就是分
別,去分別這個東西的形象。我們的五官,五官有五官
不同的名稱,耳根是五官中其中的一根,所以身體是總
,這樣難道要說「身聽」嗎?

身體聽不到。你把耳朵摀起來,你的身體還是存在,你
的耳神經還是存在,但是你把耳朵摀起來,根本你也不
知道現在有沒有在說話?有在說話,聲音是什麼聲音?
不知道。這就是從這個「總」的當中來分別這個耳,所
以才會說「我」。所以這個身體——我,是阿難,整個身
體的裡面是我阿難聽的。

◎以率爾耳識,與同時意識,眾緣和合故得有聞。
問:耳根發識故聞,應云耳聞,何言我聞?
答:耳是五官之別,我乃一身之總,廢別。


佛陀他說法二十年之後,阿難出家才成為佛陀的侍者,
做佛陀的侍者。既然是如此,二十年前佛陀所說的法他
都沒有聽到,這時候在結集經典,阿難怎麼能說「如是
我聞」?但是,所回答的,有啊!有可能。

因為,佛陀要阿難做侍者的時候,是因為僧團所推薦——
阿難聰明,阿難有智慧,阿難單純,阿難的形象莊嚴,
所以阿難聽佛陀說法之後,他全都記得了,記憶又好又
年輕。所以僧團中推薦阿難為佛的侍者。大家認為佛陀
有年齡了,已經有年紀了,身邊一定要有一位為佛的侍
者,所以大家所選擇的是阿難。

阿難,他能夠成為佛陀的侍者當然是很歡喜,但是,他
要做佛的侍者,他也有條件,向佛乞求三件事:第一、
不著佛陀退下來的衣服;第二、不隨佛受單獨的供養。
這是侍者,他為什麼要這樣?阿難是為了要避疑,避別
人的議論。因為大家供佛的衣服都是很好的,他如果穿
佛陀退下來的衣服,阿難怕人家說佛陀偏護阿難。所以
阿難不希望有人這樣議論,所以他第一個條件,就是不
要穿佛陀退下來的衣服。

很多國王、大臣、長者、社會高階級的人,有時也會單
獨請佛受供。不過,阿難就說,佛陀若是單獨受請,他
不要跟佛陀去。那是為什麼呢?因為,供養佛陀一定會
很豐盛。阿難覺得,我若隨佛陀受單獨供養,人家會議
論:「阿難,你真好,你隨佛,隨佛吃,所以都會吃得
比我們好。」阿難也不要。

可見,我們知道,以前的人和現在的人一樣,都會有說
閒話。阿難那時候就這麼想,不要讓人說長論短,所以
不要穿佛陀退下來的衣服,不要單獨隨佛受請。

再來,最重要的就是,佛陀二十年前所說過的法,我阿
難都沒有聽到,我要求佛陀將過去二十年前所說過的法
,能重新再為我重說,再重新說過。不然,二十年前所
說過的法,我阿難都沒有聽到。所以,釋迦牟尼佛覺得
阿難的智慧,這三項的懇請,當然佛陀一一答應他。

◎問:阿難是佛成道之夜始生,至二十年方為侍者。二十
年前所說之法,並皆不聞,何結集時通稱我聞耶?
答:有三義。佛命為侍者時,阿難從佛乞三願:不著退
衣、不隨受請、二十年前未聞之法重為說過。世尊許之
,故未聞之法亦得聞也。


各位,學佛,我們要知道要如何入理。真的要入理,我
們就是要有這分用心。我們若有用心,才能入這個道理
,理就會顯現,萬法歸真。但是,阿難現在就是以人我
一如取相稱我,取世間的形象,他明知道人和我都是平
等的,但是因為要分別流通,讓大家能相信。所以他才
要將「阿難」稱為「我」,這也是一種真實,取信於人
間。所以我們人人說話為了要取信,「對啊!這是我說
的沒錯。」大家會問:「這個話是什麼人說的?」還是
要有一個源頭。

好吧,各位,學佛,真如取從信心開始。所以請大家時
時要多用心。

20140126《人間菩提》圓滿人生願承擔



慈濟大專青年利用寒假時間,回到花蓮精進,同時也把自己每天存下來點滴善念,帶回來捐­出去,要為菲律賓的受災鄉親盡一分力,證嚴上人感恩慈青們的用心,同時也希望大家要把­握年輕歲月勤精進,就像彰化的慈濟志工游陳師姊,雖然離開人世,但她加入慈濟將近四十­年,會員超過千人,帶領許多志工加入慈濟,同時也常常參加醫療志工,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典範。

彰化慈濟志工游陳(毛+火),加入慈濟將近四十年,影響了超過千位民眾加入會員,也帶­領許多人成為慈濟志工,自己也常到慈濟醫院當志工,雖然已經離開人世,卻也樹立了典範­。

證嚴上人開示:「她是在慈濟,非常樂觀,而且盡心力,也是人生的典範,她也是虔誠,同­時對人是寬心單純、心寬念純,真正的是人間菩薩的典範。」

年輕人也不落人後,慈青利用寒假回花蓮精進,也帶著竹筒,要把點滴善念捐給菲律賓。

證嚴上人開示:「希望慈青們要好好的把握時間,人生方向不要差,差之毫釐就失於千里,­你們所現在做的方向,都是對的方向,但是呢,不要有差錯。」

慈青志工發揮年輕人的影響力,讓善的觀念不分年齡、不分地區,一起傳遞出去。

【靜思妙蓮華】真如性顯 塵去光現 2013年4月12日 第21集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21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真如性顯 塵去光現
20130412

◎就有道而入真如法,信受奉行菩薩直道,啟信人間大愛
無染,秉慈運悲廣濟眾生。

◎如是眾生真如,被塵埋隱,放沉三界,欲絕三界,真如
性顯,即塵去光現也。

◎聖人說法,但為顯如,除如之外,皆是虛妄,惟如為是
,故稱如是。

◎因果實相,不異為如,心境諸法,無非為是也。

******************************************

「就有道而入真如法,信受奉行菩薩直道,啟信人間大
愛無染,秉慈運悲廣濟眾生。」這就是要對大家說,我
們既然進來修行,相信佛法,選擇修行,我們必定要「
就有道入真如法」。

這幾天不是一直在說,信,信很重要。信什麼呢?信真
理、信真如法。所以,真理不離開真如,真如是實法,
這就是要從一條正確的道路進來,所以要「就有道而入
真如法」。

信,信受奉行。我們既然相信了,也選擇的方向是正確
的道路,我們在受教,我們就要相信,接受指導,正確
的方向就要去身體力行,行在菩薩道中,這條大直道裡


再來,我們要用心啟信人間。因為我們既然相信,我們
也要再去啟發他人。所以《地藏經》裡面說,已度、當
度、未度。已度的人要趕快再去接引有緣的人,等待我
們去度他。所以我們要設法啟信人間,就是已度的人去
度當度;當度的人再去度未度者,這就是啟信,也就是
承法脈,我們順著這條道路的方向,不斷地接引,不斷
地傳承。

來人間所要傳的那就是大愛,無私無染的大愛,所以我
們要「秉慈運悲廣濟眾生」。這就是我們學佛,我們要
走在菩薩道上,我們要走入佛法的法髓,來接受佛的智
慧的法脈,所以要入中道。中道就是真實法,那就是《
妙法蓮華經》,它是一個圓滿中道的大法。所以我們如
果沒有先建立信心,就無法這樣一路順利走入康莊的大
道、圓滿的真實道。

所以經裡面這麼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
根。」一切的善法都是從根生出來。什麼根?信根。前
面我們已經說過了,五根、五力。我們有很根本的信仰
,我們才能產生有力的願力,所以有信願才能力行。所
以,信要正信,正信就是道源功德母,一切諸法就是從
信開始。

常常跟你們說過,功德是內自修、外能行。這就是要有
信心的人,才能夠接受正法,對內自修,堅定我們的心
志;我們也是要很有信心,我們才能走入人群。所以內
修、外行,這就是功德。

所以,「如是眾生,真如被塵埋隱」。我們眾生人人都
與佛同等的真如本性,只是我們凡夫就一直受到外面的
塵埃不斷污染,很多的人我是非,很多的欲望煩惱,所
以起惑造業,這樣不斷地將我們的真如本性埋隱掉了,
所以我們一直就是在三界之內。

欲界,我就曾經說過,不必講得那麼深,我們就只說我
們的心欲——因為根對外面的境,內心就起了很多無明欲
念。想想看,光是世間形形色色,我們的六根向外面的
塵境去(攀)緣,我們的根、塵如果會合的時候,我們
如何才能安然,不起欲、不起心念。我們不只是無欲、
無念,我們還有一個善念,慈悲的愛去付出;不只是不
執著,還能捨,這就是除了克服以外,還去付出,這就
是克服了欲界。

我們能知道大自然的法則,不要為了大自然的法則在起
心動念,很煩惱。既然是這樣,有色、有欲,我們如果
看得開,自然我們這些煩惱、觀念、思想,自然就能「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我們的心思不起動念,那就是
靜寂清澄的境界了。假使連這個「無色界」我們都已經
靜寂清澄了,這樣就可以隔絕三界。

只要「真如性顯,即塵去光現」。我們人人都有與如來
平等的真如本性,本來我們的慧光也是很光明,為什麼
我們心靈這個室內會這麼黑暗呢?那就是因為有塵,這
個塵把我們埋隱下來。這麼多的無明、這麼多的塵埃把
我們蓋住了,那就是因為在這個三界,有欲念及有色的
東西來亂我們的心,或者是我們的思想還不正確等等,
所以亂了我們的心。就譬如這種的塵霾,塵埃染著,埋
沒了我們的本性。

所以我們現在修行就是要用功,如何掃除內心的塵霾,
把它掃除掉,不要把我們的真如隱沒下來。自然你如果
把它掃乾淨,就找到了,找到我們的本性,找到我們的
真如,找到我們心室裡面能夠發光發亮的本性。所以說
,「真如性顯,即塵去光現。」這個光明就發現出來。

◎如是眾生真如,被塵埋隱,放沉三界,欲絕三界,真如
性顯,即塵去光現也。

所以說,「聖人說法,但為顯如。」佛陀的時代,一直
到佛陀之後,諸師大德,全都是為了要顯著眾生人人心
靈的本性。所以,不管是講經造論,都是一樣要讓大家
能夠了解,能夠如何防範我們的煩惱來遮蔽我們的心。
所以,過去諸佛菩薩和祖師大德在說法,無不都是為了
「顯如」,就是真如的本性。除了這個真如本性之外,
都是虛妄的。所以,唯有「惟如」,這個真如的本性才
是「是」,才是真的。所以我們相信是真如的本性,所
以因為這樣,叫做「如是」。

◎聖人說法,但為顯如,除如之外,皆是虛妄,惟如為是
,故稱如是。

佛和眾生都是同樣一個本性,我們和佛都一樣,沒有不
同。所以,「因果實相,不異為如。」你如果真的有在
修行,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就是因,我們如果讓
清淨本性回歸回來。那要怎麼回歸呢?那就是在因緣啊
!過去這個清淨的因,既然蒙上了外面的境界,我們現
在要再隨著這個緣再回去,回歸到這個清淨的因。

那現在要如何才能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就要掃除那些
煩惱惑,見、思惑。見、思惑這些微細的煩惱,我們如
果全部掃除了,貪瞋癡全都滅了,這些我們如果把它滅
掉,回歸到真如的本性。所以必定要將塵霾掃除,我們
真如的光輝才能夠顯現出來。所以說「因果實相」,這
個因果實相,真真正正地回歸到它的實相來,那就是真
如。

前面說過了真如實相,那就是不異,與什麼不異呢?與
佛的本性真如不異。所以佛、眾生和心是同一個。我們
的心回歸到清淨,那就是佛的本性。所以,「心境諸法
無非是」,是什麼?是「真如本性」。所以我們要時時
用心去找,找出真如本性。

◎因果實相,不異為如,心境諸法,無非為是也。

在佛經典中,常常都有很動人的經典故事。就如過去摩
揭陀國有兩個童子,這兩個童子是很好的朋友,小小的
好朋友,兩個人一起遊玩。有一天,兩個孩子在那裡堆
沙,在堆沙當中,沙堆一堆一堆起來,就說我們來造城
,我們來造塔,我們來搭橋。就是這樣清淨的心,他的
心是要造城、要造塔、要搭橋造路,一堆沙要造這麼多
的東西。

忽然間,佛帶著一群比丘來到孩子面前。孩子抬頭望,
這麼莊嚴的隊伍,佛陀如此莊嚴光輝的形象,不由自己
,很虔誠的起了歡喜心,抓了一把沙,在旁邊做這樣的
動作,趕快來炒,炒飯、麵,趕快來供佛。用那個動作
,趕快像是在煮飯食一樣。把這些沙捧起來,很恭敬地
供佛。佛陀伸缽接受下來。佛陀當時微笑了。

阿難看到了,趕快把握機會請教佛陀,佛陀微笑一定有
因緣,請佛陀開示。佛陀就說:很歡喜,這兩個天真的
童子,如此虔誠,尤其是闍耶他的誠懇,其中這個孩子
的誠懇,這樣的虔誠、無私、清淨的願,相信未來摩揭
陀這個國家,將來會出現一位仁德的國王。未來這位國
王能夠展現佛法興盛,能擁護佛法,未來佛法會興盛在
這個時候。

果然,經過了一百年後,這個國家確實出現了這位國王
。在印度的史載,是佛陀圓寂之後的一百年,那個地方
的佛法非常興盛,而且佛滅後還造了很多的塔。這位阿
育王,他是一位信佛最虔誠的國王,而且他供養三寶,
造了很多寺院。佛陀圓寂之後,為佛舍利造了八萬四千
塔。後來有很多考古學家就發現到阿育王時代的佛塔舍
利,這是真實的。

各位,一念心清淨無私,這分的信念的功德是如此之大
。一把沙供佛,那種虔誠恭敬,比幾十年有形的供養,
但是滿心都是煩惱的祈求,就不同了。這種無求、虔誠
、天真無邪,這就是如來的本性,這樣他就能如願了,
真的能夠傳承佛法,這就是信。

各位,學佛就是起那分虔誠的心,我們要清淨無染,這
樣才是真實的真如法。所以人人要虔誠用心。

20140125《人間菩提》環保茹素度世間



天地四大不調,愛護地球從每個人開始做起,福建泉州慈濟志工,腳踏實地,不畏辛苦,在­古樸的建築裡,挑起扁擔,穿梭在高高低低的狹窄巷弄中,做環保。這樣的付出,逐漸接引­更多人,一起加入善的行列。

挑著扁擔,扛著滿滿的回收物,穿梭在高高低低的狹窄巷弄中,福建泉州的環保志工,不怕­辛苦,以婆婆媽媽的行動力,不只讓居民讚歎,也帶動更多人投入。

把環保當作修行,蔡萍敏懺悔過去,放下補漁網的工作,全心投入環保。而蔡沙天則是在咽­喉癌手術後,感恩自己的平安,發心回饋,力行菩薩道。

不只惜福也要造福,一念愛護地球的清淨心,讓鄉里間變得更加乾淨亮麗,志工也在付出中­得到歡喜。

Saturday, January 25, 2014

【靜思妙蓮華】佛法大海 信為能入 2013年4月11日 第20集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20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佛法大海 信為能入
20130411

◎信能成就一切因緣,如是善法菩提大道,時空人間世智
辯聰,非興大教無以調適。

◎信成就:如是。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故經首明信。信者
,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也。

◎佛法無量,若無信心,則不肯修習,故五根五力以信為
首。

◎諸善法中以信居先,信心之前,更無善法,依信為本,
然後興解起行,乃至證入。

20090809晨語開示064386
******************************************

「信能成就一切因緣,如是善法菩提大道,時空人間世
智辯聰,非興大教無以調適。」也就是說要有信心。信
,能夠成就一切的因緣。

要講一部經,不離開六成就。前面已經說過,其實「如
是」就是真實,真實是「如」是「是」,真實是真如本
性的源頭,真如能夠成就一切,一切萬事物的道理都是
在真如,所以真如的善法是菩提大道。開頭的時候,我
們如果缺了一個「信」,我們無法成就一切因緣。

我們靜思法脈,大家能夠共聚一處,同一個精神的理念
,同一個方向,心志一致,你們想,這不是從一個「信
」字開始嗎?我們慈濟宗門人間路,大家要共同走在這
個人間,成為人間有求必應的菩薩,不就是從一個信字
嗎?

就像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大家能夠安定聽法、禮佛,
我們應該相信,這也是因緣啊!好的因緣,有這個時間
,有這麼多特殊的因緣和合。同這個時間,這個天底下
到底有多少人,同這個時間,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境
。這也是人世間,萬事物理在一個因緣中,所以各人的
因緣不相同。

我們時時都說,信要正信,要真實法的方向,所以必定
我們要信真的,真如實法。所以我們有真如實法,我們
能選擇在一個「菩提大道直」這條大道走,我們能夠輕
安,我們能自在,這就是善法。如是——真如真理的善法
,就是菩提的大道。

在我們現代的時空人間,都是世智辯聰。現代和過去佛
陀二千多年前的時代不同了。現代科技發達,受教育的
人愈來愈多了,學問愈來愈高。讀書讀得很多,是不是
知道真實的道理呢?那就不一定了,變成了在這個人間
中會產生很多世智辯聰的人。因為,他事情懂很多,卻
是淹沒了真實的道理,只是靠他書讀得很多、知道很多
,愈來就是愈驕傲、自大。所以我們必定要運用大教,
「非興大教,無以調適」。

佛陀他要來調伏眾生,讓眾生能夠啟悟。「開示」在佛
陀,我一直在說,「悟入」在眾生。我們人人的根機,
是不是能夠體會到佛陀所說法呢?佛陀所看到的人生,
根機高的、低的差很多;人生的善良和頑劣的也差很多
。所以他要把法這樣層層次次,讓利根機的人能夠接受
,讓鈍劣的人也能夠體會,要用耐心,用種種的方法慢
慢來誘引。到了最後,「正直捨方便,施真實大教」,
那就是《法華經》。

要顯示這個大教,也是要把眾生的信心要不斷不斷地建
立,建立了信心,穩定,才有辦法行大教。看看佛陀,
開始講《法華經》之前,坐下來在思考、入定,很多人
互相都有這樣的期待——佛陀放光現相,和平常要說法時
不同,所以有堅定信心的人,大家都很期待,佛陀應該
是要施大教、說大法。信心如果不夠的人,他就沒有耐
心了。

所以在佛陀這場要講經之前,法還沒有開始說出,就有
五千人退席了。所以佛陀說:「退亦佳矣。」信心不夠
,求法的心不定,所以這種根機還是頑劣的人,他無法
接受。你們想,信是多麼的重要啊!

所以「如是」,就是信的成就。每一部經的開頭「如是
」,我們很有信心,我才會翻開這部經,這部經裡面的
道理,我要信受奉行。看看每一部經到最後都有「皆大
歡喜。信受奉行」。你有相信,才會讀這部經,聽這個
法,所以這就是信。

◎信成就:如是。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故經首明信。信者
,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也。

佛法如大海,信為能入。我們大家要相信,相信阿難所
聽佛陀的教法,將真實法再重新啟動,所以大家要起恭
敬心。心若是有疑,還是無法接受。所以「經首明信」
,一部經的開頭就很明顯:「如是」。讓大家要這個「
信」字,要先堅定落實下來。所以,「信者,是事如是
。」相信的人就知道這是真實,所有一切事物的法相如
是,這叫做真如本性。「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我
們如果不相信,「這是沒有的事情,沒有這回事。」

若跟他說因緣果報,相信的人就知道,「對啊!如是因
,如是果,如是緣,如是報。」這個大家相信,自然就
是在菩提大直道,照著這條路去走。如果不相信的人就
不是了,他不相信,所以「是事不如是」。

所以,「佛法無量,信為能入法之初基」。知道的,法
無量,不只是我現在這樣說的,這兩個字「如是」這樣
就說完,不是。這種的「如是」的道理很多,用佛法來
解釋是無量。所以才會常常跟大家說,開口動舌,舉手
動作,無不都是因緣果報,大家必須常常用心在這個道
上面,我們若可以用心,我們的心就不離開道了。你們
若相信如是真理,這個道是在心裡,如是真理的道在心
,自然開口動舌、舉足動步都不會離開一個道字,都不
離開一個「如是」,我們相信這條路在走。

所以,信,如是,才能夠入。入哪裡呢?佛法大海中。
真真正正的佛陀的教法是如此地芸芸浩瀚,很多。我們
如果不好好用心,我們無法體會佛法。所以要先用信心
,有信心才能夠入法的初基,才能
夠真真正正的這個門打開,我們才能夠進來。

開、示、悟、入,你如果沒有信,怎麼能夠悟呢?無法
體會佛的道理啊!所以,「若無信心,即不肯修習」,
怎會肯將我們過去那分習氣去除?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
信,我們一定要先培養我們的信心。要入經典之前,信
心就要建立。要不然,讓你聽很多經、誦很多經,但是
經裡面的文字你不肯放在心裡,文字忘掉了,日常的生
活要如何能夠依照軌道呢?

所以說,讀經也好,聽經也好,聽的若沒有放在心裡,
我們聽了之後就已經離道了,就是脫離這個道。在聽的
時候,道中,聽人家跟你們指說:這條路往那裡去,再
往那裡去,有什麼境界,你會遇到什麼樣的境界現前,
你要怎麼去處理,什麼樣的路你要怎麼走。你若沒有先
培養這個信心,沒有入這個道,我們就不知道這個心地
大法風光。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信心。

所以,五根、五力,記得嗎?五根,要先有信根、精進
根、念根,還有定根,才能夠得到慧根。所以五力,信
的力量、精進的力量、念的力量、定的力量、智慧的力
量。所以五根、五力,這都是在「三十七助道品」裡。

我們人人學佛,這個「學」字就是要「成」——學能夠成
就。你學什麼法,就是要成就什麼功夫。所以既然名稱
學佛,當然我們就能按照這條路的方向走,自然我們就
會走到聖道。走在成賢成聖的道路上,那就是叫做菩提
道,這五根、五力都是一個根本。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
五根、五力,真的我們要以信開始。

◎佛法無量,若無信心,則不肯修習,故五根五力以信為
首。

「諸善法中以信居先」。很多的善法,你若不信,你不
會去做。所以這個「信」是非常的重要。「信心之前,
更無善法。」所以說來,若不是以信為先,善法無法產
生出來,所以「信」就是根本,所以我們才能入行起解


入行,修行、修行,我們要修行,我們要修養,我們的
方向就要決定。所以,你可以向前走,我們才能真正體
悟。你若沒有悟,沒有解;要悟,要解,要能夠了解必
定你要起行。只是告訴你:往這條路的風光很美,那個
地方有菩提樹,那個地方有松樹,那個地方有梅樹。但
只是說而已,我們還不知道,還是要去看。所以要去,
去就是行,我們要往前走,我們才能說:「原來是這樣
啊!」真相入心,不是只用聽的而已。

所以,起解入行,或者是入行起解,解與行一定要平行
。我們邊走,邊了解,你光是走過去不用心,我只是走
路而已,沒有看到,這樣真相我們也無法體會。所以我
們必定行解要平齊,這也要從信開始。

◎諸善法中以信居先,信心之前,更無善法,依信為本,
然後興解起行,乃至證入。

我們學佛,必定要從我們的心境好好建立,建立一個「
信」字。信,才能成就一切因緣。信,如是,才是善法
菩提的大道。以現在的時空人間,這種世智辯聰的時代
,我們若不好好相信這個大法,佛陀的教法,施於大教
,我們若不好好地深入,無法調伏現在這種世智辯聰、
自大貢高、剛強的眾生。所以我們必定要相信,如是,
善法真如。所以大家要好好多用心。

20140123 法喜多分享

【法喜多分享】
  • 要互相照顾,不只是照顾自己,而且也要照顾环境。当我们眼界不仅仅局限在自己身上,眼界会更宽广。祝新春祥和。


  • 大家鞭策阿难的故事。演法船中鉴真大和尚的学长很优秀,演过之后说自己有一点傲慢心,上人就穿过人群跟他说你演鉴真和尚还不够格。突然觉得上人说的话好重。上人说话是看人的。我们有时候批评别人是冲动,而上人是出去鞭策,更多的是一份期待。那位学长看上去就不是会计较的,而是想阿难一样很谦卑。“如是我闻”,师傅所说的话就很好了,自己的见解有时候会有偏差,没必要一定要加入自己的特立独行的东西。


  • 联系到福州慈济联络处,他们在做冬令发放。他们问需要什么帮助?我说自己在国外,外婆住在乡下需要帮助。因为地理的问题会有些困难。翔达师兄说自己回大陆的时候回去看望。晨语每天都要听,不然心会退转。


  • 人间菩提上提到穿动物。在New Jercy的时候有一件毛毛的取暖的皮毛小东西。丢了之后很心痛,也很想再有一件。但是现在慢慢地也会说必要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来伤害小动物的生命。


  • 赈灾地方的义诊,让我想起来Haiti 赈灾时候的义诊。当时心情很快乐,但是回来分享时候,很多大医王觉得很紧张和压力大。因为在赈灾时候,没有任何医疗记录,而且患者很多,需要很短暂的时间就要做诊断的决定,而且发放的药物也只是基本的药物。所以大医王回来非常担心当地的患者。我觉得说我们更重要的是传达这一份爱心和关怀。还有以为大医王说可以帮忙去培训当地的志工来更长久的服务。


  • 阿难说佛陀法时,缩小自己以谦卑的心来讲法。想到印顺导师,在写书的时候直接说明出处,也不会说什么是自己说的,非常谦卑。最近看到的很多天灾人祸,也感到大家过得都很辛苦,所以更要多用心


  • 学姐分享看人间菩提都是看到人间的苦相。上人讲穿皮毛是取之于动物,还有牛奶蛋类等也都是取之于动物。区分就是有没有杀生。用兔毛羊毛等等,其实并没有杀生。


  • 所有事情都有自己的因缘所在。每次听上人开始都能感受到大悲心。佛法欲灭,大悲可闵。阿难内心充满悲智。而上人也是心中时刻想着灾民。有个大爱台主播跟大家分享,同仁们播报完毕就开始聊天,但是上人就问灾民们怎么样了。时刻提醒大家心里有灾民。我们做新春祈福也是如此,并不仅仅是说故事讲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