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1, 2014

【靜思妙蓮華】 讚佛相好度眾生 2013年10月22日 第158集



⊙「示為丈六紫金暉,方整照曜甚明徹,毫相月旋項日光,旋髮紺青頂肉髻。」《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表裡映徹淨無垢,淨水莫染不受塵,如是等相三十二,八十種好似可見。」《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以上頌偈,讚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從足安平相至八十種好者,是三十二相,細目更出八十種好,表佛德莊嚴具足,圓滿無缺。
⊙「示一切眾生,生死業報處。」《法華經序品第一》
⊙為諸人天,龍眾,說苦空無常不淨等法;三塗六道,隨業受報。施教化、度眾生,諸稀有事。
⊙「有見諸佛土,以眾寶莊嚴,琉璃玻璃色,斯由佛光照。」《法華經序品第一》
   
********************************************************

【證嚴上人開示】
學佛,修行,要身、心合一,既發心求佛法,要落實於行動中。這是我們人人修行第一項條件。佛陀來人間的目的,如何能讓眾生人人的心開闊,如何能夠使人人的心淨化,所以,這是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我們信教奉行,一定要很用心,身與心要如法修行。

《無量義經》接下來就說:「示為丈六紫金暉,方整照曜甚明徹,毫相月旋項日光,旋髮紺青頂肉髻」。

示為丈六紫金暉
方整照曜甚明徹
毫相月旋項日光
旋髮紺青頂肉髻
《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這段(經)文一直一直下去,一直到「表裡映徹淨無垢,淨水莫染不受塵,如是等相三十二,八十種好似可見」。

表裡映徹淨無垢
淨水莫染不受塵
如是等相三十二
八十種好似可見
《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這段(經)文很長。(註一)「如是等相三十二」,八十種好。這是在描述佛陀的莊嚴形態。所以,這是在讚頌佛陀,從頂肉髻開始,佛陀的形態,他有丈六紫金暉,他的身有丈六,那個身的色很光澤、很莊嚴。

佛經裡面說,一般的人八尺,佛是雙倍。這是其他的經論有這樣的描述。不過,怎麼解釋,都無法解釋佛陀接近人群的形態?後來就想到,人的體格有直、有橫,兩隻手展開,我們展開多寬,頭到腳就有多長,手展開,用我們的手來測量,我們的身長到底有多大?是八(磔手),這樣頭到腳也是八(磔手)(註二)。所以八,二乘八是十六,應該這叫做「就格」,就是很適合人的體格。

從佛陀他的身形,以及他的身體所著的衣服,「方整照曜」。過去說僧袍,僧,出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四四方方,穿著起來簡單而明亮,所以「方整照曜甚明徹」。這就是讚歎佛陀,他的身態、行動、穿著等等。加上了佛陀的這個形象,在眉間的毫相,還有「旋髮紺青頂肉髻」,那就是頭髮。他就是印度人,雖然落髮了,但是也有長出來的時候,就是鬈髮,會捲所以叫做「旋髮紺青」,頭髮就是這麼地明亮,黑到會發青這樣的形象。

還有,我們若是看一般所造的佛像,在頭的中央都有又再凸起來,這就是表示,佛相與人(相)比較不同,所以叫做「頂肉髻」。從佛陀他的身形,他的穿著,他的面相,一直到他的頭髮,這樣一直一直(描述)下來,這就是「表裡映徹淨無垢」。

不管怎麼解釋,佛陀的三十二相,表、裡,不只是外面看得到的是這樣,其實所分析的,中間這段(經)文,有你的骨,有你裡面種種五臟六腑,通通都描述得很詳細。這樣一直分析到腳,腳底的紋除了很平之外,還有一個像輪的旋轉。所以,這樣總共說出了三十二相,在三十二相又有八十種好。這是完全在描述佛陀的佛德莊嚴,具足圓滿無缺的相。

以上頌偈
讚佛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從足安平相
至八十種好者
是三十二相
細目更出八十種好
表佛德莊嚴具足
圓滿無缺

所以,我們修行要如何,才能修到這樣具足的形象呢?這就是眾生看到佛,會起恭敬心,會起歡喜心,會來接受佛法,會來依教奉行。這全都是要從與眾生結了好緣,有了好緣,自然看到什麼都好。佛陀就是與眾生結了這麼多的好緣,能引領眾生。

修行不是為了自己成佛,是要為眾生而成佛。因為佛陀一直很明確講過了,我們人人與生俱來,本具佛性。佛陀,為什麼還要在二千多年前來現八相修行呢?就是要跟大家說,他與大家一樣,同樣是父母所生的,他也是經過這樣的人生,要經過發心、立願、苦修、成佛。

現相來人間,用身體來教育,一直到他覺悟,將他覺悟的道理要跟大家說。所覺悟的道理,就是保護在他的本懷裡。其實佛佛道同,無始以來,他就已經成佛了,這個大法本來就是,他來人間要來化度眾生的本懷。四十多年了,應該要從原來就有的大乘教法,趕緊要啟發人人本具的佛性,人人也是做得到的菩薩道,人人都做得到。

發心不是求佛保佑,是要立願要發現,我們的自性三寶。佛陀既然告訴我們人人本具佛性,就是人人本具。那我的佛性在哪裡?我要趕快回歸我自己,找好我的佛性。我們要找到我們的佛性,我們要從信。

信為道源功德母,你與佛有緣,願意接受佛法,我們就要相信佛陀所教法,相信人人本具佛性。我們還要相信佛陀跟我們說的,在佛不增,在凡不減,我們有與佛同等的智慧,這叫做法。法本來就是具在人心,我們心外要求法,是求不可得。只是我們人人就是心充滿了煩惱,充滿了人我是非,充滿了很多的執著,所以將我們的智慧遮蓋了。

我們現在要相信佛陀告訴我們的,原來我們自己就有,相信「自性法」。我們還要相信「自性僧」。不是出家人才叫做福田僧,其實在家菩薩智慧長,在家菩薩若能接受佛法所說的,也能夠清淨他的本性,他的內心同樣可以,無所染、無所著,啟發那一分教育眾生,這就是造福人間,這叫做「福田僧」。

反過來,「在家菩薩智慧長」,在家要造福田的機會更多。只可惜,在家人俗務纏身,在家人都有親情難捨,所以因為這樣,在家人就被綁住了。出家就是棄小愛為大愛,能夠辭親割愛,將全心奉獻給天下眾生。所以,出家的殊勝就在這一點——沒有俗家的掛礙,沒有染情的纏把我們綁住了。所以這叫做福田僧,能夠專心做救濟眾生的志業。

所以說來,人人都是有自性三寶在,我們要用心啊!學佛,我們就是要學得莊嚴具足,圓滿無缺。不管是外形,或者是內在,不只是看得見的形象,其實這就是要說我們內在的修養,與眾生所結的緣,這是很重要。

佛陀在眾生的心目中,所看到的都歡喜,不論是看到佛的一切行動,都是讓人覺得很圓滿、很具足的德相,這是修行得來的。大家若想要得到這麼莊嚴的形象,那你就要有德。有德,就是已經有與眾生結好緣,人圓、事圓、道理圓,自然德就會很圓滿的形象。

你若不會做人,與人結不好的緣,做人就不圓了,做事怎麼會圓呢?人不圓、事情不圓,道理怎麼會圓呢?所以前面說的,佛陀他莊嚴的形象,圓滿無缺,三十二相好,這要看我們的修養了。

我們剛剛講《無量義經》,佛陀的三十二相,也是為了要引導眾生,善業因緣,要有善業因緣才能夠教化眾生。《法華經》在此也是這樣說,「示一切眾生,生死業報處」。

示一切眾生
生死業報處
《法華經序品第一》

佛陀為一大事來人間,就是要開、示眾生。但是眾生是不是有悟、入呢?剛才說,我們既然發心要信佛,就要相信佛所說的法,所以我們應該要信教奉行,我們才能夠體悟、悟入。

佛陀開示的是什麼呢?開示我們在生死業報處,你造什麼樣的業,在六道中輪迴,有天、人、地獄、餓鬼、畜生,其中還有阿修羅,這種六道輪迴。這就是佛陀苦口婆心,好好來為我們分析,不要去造業。你能夠修十善,生天堂,但是天福享盡了同樣要墮落,在人間或者是去畜生道?那就不一定了。所以修十善生天,不是究竟。我們所要修的是超越,超越六道不只是為善不執著,為善,我們還要回向眾生。

我們是為了眾生而修行,不是說,我造福,我要功德迴向,我的……」等等,不是。真的是為眾生來成佛,為眾生來造福,為眾生來引導。不是修十善業,修到上天堂就好。天堂不究竟,雖然壽命較長、享受較多,但是沒有佛法可以聽,也沒有道場可以修。

所以還是來人間,我們要好好把握在人間,我們能夠好好的聞佛法。聞佛法,如何行善,是不執著的善,超越人天六道,這才是我們的目標。所以,佛陀就是為人、天,對人說話,同時也對天(人)說話,同時也是對龍天護法說話。

佛陀所說的法,無非是說苦、空、無常、不淨等法,三塗六道,你造了什麼業,你就是隨什麼樣去受報。所以,施教化,度眾生,這就是最稀有的事情。所以我們要信教奉行。

為諸人天 龍眾
說苦空無常
不淨等法
三塗六道
隨業受報
施教化 度眾生
諸稀有事

接下來還有,「有見諸佛土,以眾寶莊嚴,玻璃琉璃色,斯由佛光照」。

有見諸佛土
以眾寶莊嚴
玻璃琉璃色
斯由佛光照

除了要跟眾生說,有三塗六道苦難的境界之外,佛光的光普照到所有的佛土。各位,這就是表示佛陀,他不只是在人間道理透徹,就是諸佛的國土,他都是很清楚。佛的世界、道理,用在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要來引導眾生,人人都能入諸佛莊嚴的國土。這就是佛陀苦口婆心,為眾生說法、施教,所以我們要信受奉行。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註一】《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示為丈六紫金暉 方整照曜甚明徹 毫相月旋項日光 旋髮紺青頂肉髻 淨眼明照上下眴眉(目妾)紺舒方口頰 脣舌赤好若丹菓 白齒四十猶珂雪 額廣鼻脩面門開 胸表卍字師子臆 手足柔軟具千輻腋掌合縵內外握 臂脩肘長指直纖 皮膚細軟毛右旋 踝膝不現陰馬藏 細筋銷骨鹿膊腸 表裡映徹淨無垢淨水莫染不受塵 如是等相三十二 八十種好似可見」


【註二】《磔手》搩手,亦作磔手。搩手者,張也。謂張拇指與中指之距離也。資持記上二之一曰:「磔字當從石,張也,謂母指中指相去為磔。」(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