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3,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603 - 修學大乘菩提覺道 - 第841集



20160603《靜思妙蓮華》修學大乘菩提覺道 (第841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求大乘行菩提覺道,修學受教向正覺行,持以大智上求菩提,運用大悲下救眾生。」
⊙「佛敕我等,說最上道,修習此者,當得成佛。」《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我承佛教,為大菩薩,以諸因緣,種種譬喻,若干言辭,說無上道。」《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我承佛教,為大菩薩: 我受佛教敕,為諸利機大根菩薩,說成佛大乘法。
⊙以諸因緣,種種譬喻:以如來教、正因善緣,種種譬喻。
⊙以佛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 不出因緣二字。
⊙若干言辭,說無上道:隨順根機,以若干言教,應其領解而教,大約之數,說於如來無上道教。
⊙「諸佛子等,從我聞法,日夜思惟,精勤修習。」《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諸佛子等,從我聞法:菩薩依佛言,聞法修習,名為佛子,從聲聞人聞於大法。
⊙般若大乘,佛正為菩薩說,不為我等二乘,所以我等,無有希求之心,口說而不行。
⊙日夜思惟,精勤修習:晝夜不倦,聞如是理,思惟修如是法,精進無懈怠。

【證嚴上人開示】
「求大乘行菩提覺道,修學受教向正覺行,持以大智上求菩提,運用大悲下救眾生。」

求大乘行菩提覺道
修學受教向正覺行
持以大智上求菩提
運用大悲下救眾生

人人修行,我們要修的方向就是大乘行。大乘的法門,就是自覺還要覺他,自行還要利他,自他兩平行,這叫做大乘行,也叫做兩足尊,福慧要具足,這就是我們要修的。真的是菩提覺道,是我們大家用心,要用愛再把它鋪出去。不只是佛陀的二千多年前已經向我們指向,一個正確的道路,也教導我們如何來鋪好這條路,所以說,用愛鋪路這樣走過來,不只是鋪給自己走,也鋪給大家走,這也是叫做大乘行,行在菩提覺道上,這是我們人人要有共同的心力。

時間是這樣分秒不斷地過,對時間來說,不增不減,時間的本身是不增減,但是在名相,於天體宇宙間的事物來看,也就是因為時間不斷地流逝。既說時間本身沒有生滅,那是什麼在流逝呢?是看我們人生世態事物,是以名相來說時間,名相的時間,就是因為事物(變化而有)。包括我們人的身體,生理上也是這樣多變化,沒有停息,所以才叫做時間易過。

地球在輪轉,繞太陽一圈,這樣叫做一年,所以,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五天,在鐘頭、分秒這樣流逝,把握時間,分秒不空過,看到精進的人生。我們的志業體,很多菩薩,他們就是這樣在精進,來過元旦,大家利用這個休假的名稱,利用這樣的時間,投入去做自己發心,願意去做的工作。

比如大愛(電視臺)同仁,一大早開始,也就是聚集精進薰法、聽法,然後整個臺內、臺外,這樣在清理打掃,無微不至。甚至大家在早會又共同發願,他們用「五根五力」,作為他們今年的方向。這是大家利用時間,清理了外面的塵垢,接下來就是要清理,內心種種的煩惱,去除了煩惱,發心力行。

也看到在我們臺北醫院,慈濟醫院,看到我們趙院長與所有的,醫師、主管、副院長,醫護同仁,與我們的志工菩薩,投入去清掃靜思堂。看他們這樣在清掃,很認真,每個人都流汗了,那麼冷的氣候,竟然身上都是流汗。他們說:「雖然是流汗,雖然是打掃得會累,不過心很歡喜。這是我們的道場,是靜思堂,靜思傳法脈的道場。」他們發心,這也就是信、願、行,用這分信解、念力,發心立願投入。這也是把握時間,求大乘行菩提覺道的菩薩。

我們也又看到臺中(慈院),院長、副院長,也是各科室的同仁,他們去街上,這麼冷的天,街道上的遊民,睡在街道上,這麼冷,怎麼過呢?他們去了,準備熱熱的湯,讓他們可以吃,輕輕柔柔把他搖,叫醒來,「來啊,吃一碗熱騰騰的熱食。」送他們東西,讓他們能身心溫暖。這不就是菩薩嗎?菩薩在修學的過程,除了平時守護生命,守護愛,分秒都不空過,殷勤精進修學,向著正覺道走,這都是大乘行者的大智大願。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大乘法、大乘行,行在人群中。為人群去付出,需要方法,時間要珍惜,時間要把握,所以於時間能成就一切,點點滴滴、分分秒秒,點滴的資源用在苦難人、受災人的身上,分分秒秒的時間,就是要成就我們的志業。大家的志業,周圍的環境,用心去付出,這都是用愛的力量。

也看到現在在大陸,霜雪、冰雪這樣下,寒冬啊!有的人到了現場發放,在那個冰天雪地裡。要出去的人,一定要有個行前叮嚀,出門一定要做到三件事——我們要做到「自做」,自己要身體力行,自己要投入,自做;我們就是「見人做」,我們自己自做,看到別人在做,我們要一直讚歎人;我們還要「見做歡喜」,我們自己自做,看他人在做,他與我們大家這樣合作起來,都能夠很歡喜。這就是三項叮嚀。

人間菩薩就是這樣,不論是就地的菩薩,在地的菩薩,以及從臺灣要過去的人,來來回回,都是彼此之間互相叮嚀,這就是合和互協,菩薩團體愛的力量,就是這樣產生出來。這叫做「求大乘行菩提覺道」,這就是「修學受教向正覺行」,也就是「持以大智上求菩提,運用大悲下救眾生」。人間菩薩,要做就不困難。

所以,前面的經文說,「佛敕我等,說最上道」,最上道就是菩薩道,「修習此者,當得成佛。」我們要修行,我們要成佛,就是要走過這樣的路。路,自己鋪,大家走;人人來鋪這條愛的道路,人人都能順利走過這條,大乘菩薩道。

佛敕我等
說最上道
修習此者
當得成佛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下面這段(經)文再這樣說,「我承佛教,為大菩薩,以諸因緣,種種譬喻,若干言辭,說無上道。」

我承佛教
為大菩薩
以諸因緣
種種譬喻
若干言辭
說無上道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段(經)文,「我承佛教,為大菩薩」,很感恩,佛陀這樣來教育我們,將這個法,法脈傳承給我們,讓我們懂得如何來做菩薩,自利、利他,這條大乘菩薩道。

我承佛教
為大菩薩:
我受佛教敕
為諸利機大根
菩薩說成佛大乘法

「我受佛教(敕)」,我就是這樣接受佛陀的教敕,「為諸利機大根菩薩,說成佛大乘法」。佛陀這樣教我們,我們也應該要這樣學。「為諸利機大根」,就是說根機較利的,大根利機的人,我們說大乘法給他聽,他能接受這種成佛的大道。這是大乘之道,所以這就是為菩薩所說的法,菩薩能成佛的大乘法。這是佛教我們,我們要身體力行,我們還要再傳承。

以諸因緣
種種譬喻:
以如來教、
正因善緣
種種譬喻

「以諸因緣,種種譬喻」。佛陀教育我們也是這樣,就是以如來的教法,「正因善緣,種種譬喻」。正因,就是佛的教法入我們的心田;善緣,是我們要身體力行去造作,修善緣,能夠增長我們智慧,這個因緣。為了要成長我們的正因善緣,所以佛陀他就要用,種種譬喻言辭,來教育我們。這是佛陀教育眾生的方法,我們也一樣,也要學這樣的方法,同樣要普被眾生,布善種子。我們也要結善緣、修福慧因,這也是我們要學,我們要做的。

以佛聖教自淺至深
說一切法
不出因緣二字

「以佛聖教自淺至深」。佛陀希望我們轉凡為聖的教育,這種教育就是要自淺至深。從「阿含」慢慢到「方等」,這樣循循善誘,就漸漸轉入「般若」性空妙有,漸漸到「法華」,那就是妙有了,這就是在「因緣」二字。我們要有正因,我們一定要有善緣。

人人本具真如本性,大家都有,不過我們自己若沒有啟動,我們心田的農夫,好好地自己自造因緣,沒有好好珍惜正因、沒有好好地惜與眾生的緣,若不珍惜,這樣我們就沒機會了。所以我們要知道,「正因」是佛陀教育我們,我們要放在內心,我們要身體力行,在人群中結善緣、修智慧,若能這樣,這就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育,讓我們轉凡成聖。所以「若干言辭,說無上道」。

若干言辭
說無上道:
隨順根機
以若干言教
應其領解而教
大約之數
說於如來無上道教

「若干言辭」就是隨順根機,用多少言辭啊?有的人,較利根利機的人,大根機的人,簡單幾句話,他就清楚了,他就能覺悟;但是,若是對根機較鈍劣,煩惱較深較重的人,就要用很多時間、很多方法去引導他,所以叫做「若干言辭」,也就是應機逗教。所以「應其領解而教」,看用什麼法讓他能接受,什麼樣的環境,才能和他說什麼法,這都是要循循善誘。

佛陀不放棄任何一位眾生,希望每一位眾生都能成佛。不論根機鈍劣或者是利根機的人,就是隨順他們的根機、他們的領解而教育。所以「大約」,大概是這樣,不論是阿含、方等、般若、法華,乃至華嚴的境界,都是這樣次第從淺入深,大約就是這樣,「說於如來無上道(教)」,無不都是說佛,他內心想要說的法。

下面這段(經)文再說,「諸佛子等,從我聞法,日夜思惟,精勤修習。」

諸佛子等
從我聞法
日夜思惟
精勤修習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諸佛子等,從我聞法」,這叫做菩薩。菩薩是依佛言,依照佛所說的法,佛陀的聲音,聞法修習的人。真正這樣受教的弟子,叫做佛子。

諸佛子等
從我聞法:
菩薩依佛言
聞法修習
名為佛子
從聲聞人聞於大法

「從聲聞人聞於大法」。現在已經佛陀,將這些聲聞、緣覺,他直接稱為佛子了,因為這些聲聞已經體會了。從須菩提到大迦葉,還有目犍連,大家都在這個地方,就是準備將佛陀的教法,要傳下去。

就是說,諸佛就是佛佛道同,每一尊佛修行心靈的境界,就是體會宇宙天體萬物真理。每一尊佛要教育眾生,眾生根機鈍劣,同樣要從小教,「苦集滅道」開始,同樣要像這樣的次序:阿含、方等、般若、法華。

尤其是法華,佛佛道同,佛陀將入滅前,一定《法華經》要說,這是妙有的法。般若是空,能夠有「妙有」,才是「真空」的般若,才是真正清淨無染的般若智慧,那就是要體會「妙有」。「妙有」就是入人群去體會更多,在人群中不受污染,這才是真正的清淨真空妙法,叫做「妙有」。

般若大乘
佛正為菩薩說
不為我等二乘
所以我等無有希求之心
口說而不行

「般若大乘」,是佛正為菩薩所說的法。般若,平常人無法很瞭解,也要心胸開闊,才有辦法真正體會佛的真智慧。這在迦葉尊者他就說:「佛陀過去所說的大法,我們都以為是為菩薩說的,不是為我們二乘人所說的,所以我們就覺得這與我無關,我們也是無所求的心。」所以「口說而不行」。

佛陀是這樣說,聽佛陀向菩薩說,我們就將這些話跟別人說。就是「口說而不行」,就是只有這樣,將聽到的話,說給別人聽,這樣而已。

日夜思惟
精勤修習:
晝夜不倦
聞如是理
思惟修如是法
精進無懈怠

所以「日夜思惟,精勤修習」。「晝夜不倦,聞如是理」,聽這樣的法,「思惟修如是法」,這樣思惟,這樣修法,精進不懈怠。我們也是很認真,也是很用心。我聽了之後,我將這個法傳下去,傳給別人聽,這些事情,要做事情是你們去做,與我無關。我們是不是都這樣的心理呢?能說不能行,讓你聽很多,不願意做,這樣也沒有用啊!

所以「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我們既修學佛法,要能成佛,這條路,一定要過的道路。我們必定要在人群中,如洪爐的火,不斷地再鍛鍊我們,鍛鍊出我們是很精純的,利根利器,來為天下眾生付出,這種才是真正學佛的目標。

所以「求大乘行菩提覺道」,這是我們的目標。我們要運用大悲,所以要救眾生;為了救眾生,我們要不斷向上求法,求菩提法。所以做,也要聽,聽了之後,我們要身體力行。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