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524 - 珍寶本具無明覆埋 - 第833集



20160524《靜思妙蓮華》珍寶本具無明覆埋  (第833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人皆本具真如寶藏,久來塵沙無明覆埋,燦爛珍寶藏身自不知,自嘆貧窮潦倒維生難。」
⊙「又以軟語:若如我子。長者有智,漸令入出,經二十年,執作家事。」《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示其金銀,真珠玻璃,諸物出入,皆使令知。猶處門外,止宿草庵,自念貧事,我無此物。」《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示其金銀,真珠玻璃:此喻大乘法寶,自他二利法財,使令其領知。故云:示其金銀,真珠玻璃。
⊙諸物出入,皆使令知:化度他為出,自利為入。緣起為出,性空為入。
⊙諸物,即萬法、萬行,莫不如此,皆使令知。
⊙猶處門外:喻持小乘者,雖知大乘教門之義,而自卑謂無我分,故仍止於大乘之門外。
⊙雖能轉教菩薩法,而自己猶然安住大乘教行之因門外,即能說不能行,能知而無願力。
⊙止宿草庵:未捨下劣,自甘住宿門外草庵,喻不肯向大,鈍滯化城小道。草庵喻二乘灰斷之果,聊蔽分段生死之風雨而已。
⊙自念貧事,我無此物:自嘆貧困,如長行所說:「先取其價,尋與除糞。」安於小教,自認無入大乘家,成大乘業之分,亦無意希求大乘,故曰:我無此物。
⊙此即長行所說,領知眾物金,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

【證嚴上人開示】

「人皆本具真如寶藏,久來塵沙無明覆埋,燦爛珍寶藏身自不知,自嘆貧窮潦倒維生難。」

人皆本具真如寶藏
久來塵沙無明覆埋
燦爛珍寶
藏身自不知
自嘆貧窮
潦倒維生難

人生,不就是這樣嗎?明明我們人人都本具,如來真如寶藏,偏偏我們都不知道,而且「久遠塵沙無明覆埋」著,不只是覆蓋而已,還是深深地把它埋著。

我們常常聽到考古學家在考古,有時候找出了古蹟,已經埋得很深很深。雖然住在那個古蹟的人,已經幾千年、幾萬年前,人沒有了,卻是這些物、古蹟,能夠作見證,現在的人來見證過去幾千年、幾萬年前的東西。我們這時候,佛陀告訴我們的法,說我們人人本具佛性,說我們人人有真如的寶藏,我們應該要相信,何況我們日日都在應用它;只是應用在知識,還沒有用到智慧。

我們每天看東西,六根、六塵,我們的感受,外面的境界,我們身體的感受。現在是冬天,外面的境界是寒冷,我們的身體感受就是冷啊冷,這是氣候感受。這就是知,我們知道、知識,能夠去認識這些事情,外面的境界,我們身內,心的感受,這就是真如。只是,我們真正這真如的境界,還有很大的功能。

氣候為什麼會冷呢?我們現在能夠知道,因為它是冬天。用現在的科技去瞭解,地球繞太陽時,就有四季。佛陀覺悟時,他對天體宇宙間星球的運轉,佛陀他馬上能體悟,隱含著道理,說給我們聽,我們無法體會。現在我們就知道了,真的時日在過,我們人生的煩惱,隨著人間物質所需要,我們的智慧變成了是知識。

知道富貴名利是人與人之間,互相所要爭取的東西,人就製造很多、開闢很多物質,給人類去享受。人為了享受,他那欲念就不斷產生,產生了欲念,就會無明不斷複製,這都是叫做無明,長久累積,變成了這樣,就將它真如本性覆埋了。

我們的無明,一輩子才幾十年,就生生世世不斷不斷累積,隱埋在其中。真如本性,原來是這麼的燦爛,如世間的珍寶。我們這個小乾坤,自己這個身體裡面,也是一個乾坤,我們這個小乾坤,有這麼燦爛的珍寶,我們自己不知道,生生世世不斷地時間累積,這樣寶藏在我們內在,我們卻愈來愈不知道了。像這樣的人生,「燦爛珍寶藏身自不知,自嘆貧窮潦倒維生難」,還能為人群做什麼事情呢?

佛陀來人間,目的就是要「轉識成智」,轉我們的知識變成了智慧。讓我們能瞭解,一層一層的無明煩惱,你若能夠分析,能清楚,能瞭解,你下定決心,將這些無明煩惱一層一層去除,不要再惹來這些無明再覆蓋,若能夠這樣,自然我們真如本性,轉識成智。將識,無明的意識,轉為清淨的智慧,這樣我們就能自由將珍寶,我們要如何使用,能應用自如了。這就要很下功夫啊!

所以前面的(經)文說,「又以軟語:若如我子。長者有智,漸令入出」。

又以軟語
若如我子
長者有智
漸令入出
經二十年
執作家事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讓他進進出出,很自由的出入,這樣的時間,經過二十年,「執作家事」。

佛陀已經將迷茫的眾生,度入門了,聲聞、緣覺,譬喻「二十年」。在二十年間「執作家事」,指導他好好修行,除垃圾,整理家園,漸漸入門來。

所以下面這竹段(經)文,再這樣說,「示其金銀,真珠玻璃,諸物出入,皆使令知。猶處門外,止宿草庵,自念貧事,我無此物。」

示其金銀
真珠玻璃
諸物出入
皆使令知
猶處門外
止宿草庵
自念貧事
我無此物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雖然已經將他帶入門來,也讓他知道這個寶庫,裡面的寶物有這麼多,雖然讓他進進出出,不過他自己本身還在想:「這不是進在裡面,是工人。」所以他就住在外面的草庵,開始心起念:「我沒有這些東西,我還是貧困的,這些東西是主人的,這與我無關。」所以這是譬喻。

「示其金銀,真珠玻璃」,那就是譬喻,譬喻「大乘法寶,自他二利法財」。法,這些寶藏,可以自利,也可以利他。「二利法財」,只要這些法寶,我們若能得到,得到這些法寶大乘法,這樣將這個法再運轉給別人,這種「二利法財」,這就是「金銀,真珠玻璃」,這就是大乘法。

示其金銀
真珠玻璃:
此喻大乘法寶
自他二利法財
使令其領知
故云:示其金銀
真珠玻璃

長者用盡心機,讓他知道有這麼多東西。「諸物出入,皆使令知」,這些東西要出要入,搬出搬入,或者是點收這些寶物等等,這就是這些修行者,他已經知道這些東西,這些寶物如數家珍。「我只是保管而已,這些東西不是我的。」還有這樣的心態。這就是「化度他為出,自利為入」。法,應該是自利利他,卻若是小乘人,就像在替人保管保險箱一樣,像財物出入的點收,只是這樣而已。

諸物出入
皆使令知:
化度他為出
自利為入
緣起為出
性空為入

「緣起為出,性空為入」。「緣起」就是我們懂這些法,我們都知道了,這些法我們懂,有那個因緣,因緣來,我就能將這個法度出去,度化眾生。這樣叫做「出」,用這個法去度人。但是,「性空為入」。瞭解了,諸法無住相,一切皆空;道理是讓人用的,但是沒有體相。所以我們瞭解了,就是沒有體相,我們對法若能夠入心,我們就不會再去做那些無明、煩惱、欲念、貪、求、取,就沒有這些事情,就不會再複製煩惱。

因為「性空」,一切都是空,人生短短幾十年,幾十年後還不是一樣,雙手空空地去嗎?唯有一項,就是因緣果報。因緣果報,也知道了,所以要好好守好我們的本性。每一天懂了道理,不再去造業;已經不會再造業,但是,有這個法,我們應該要轉法輪,度給別人,但是自己也覺得還是「空」,所以說,「諸物,即萬法、萬行,皆使令知。」

諸物
即萬法、萬行
莫不如此
皆使令知

「諸物出入」,這個「諸物」,就是表示「萬法、萬物」。任何的法本來是空,無物,不過製造出來就有很多東西。地球,本來就只是地球。就是因為人類運用他的知識,這樣去鑽探地底的石油,本來是這樣,但是那個東西鑽探出來,傷害了地球,同時污染空氣。本來是無一物,就因為人的知識,所以去製造。這個知識的過程,惹起很多禍端。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去瞭解這些事情。

同樣是知識,我們一轉,知識就去造業;但是我們一轉,那就是我們的慧命,就是智慧,保護我們的慧命,就不再去造惡。所以萬法本是空,是人去造作萬物,萬物再來誘引眾生的無明煩惱,再製造。這就是這樣在循環,煩惱、無明循環。

瞭解、覺悟的人,那就是「緣起為出」,有因緣,我趕快來度化眾生,不要再執著,因為「一切性空」。這就是我們的本性真如,本來就是清淨。佛陀就是這樣循循善誘,要讓我們瞭解,「皆使令知」,要讓我們知道,我們卻是還是「猶處門外」。

猶處門外:
喻持小乘者
雖知大乘教門之義
而自卑謂無我分
故仍止於
大乘之門外

「猶處門外」,就譬喻「持小乘者」,還是獨善其身的人,「雖知大乘教門之義」,雖然瞭解大乘法,「而自卑謂無我分」,好像這些法和我沒有關係。是不是這樣呢?應該不是。應該是我們都很期待,我們所瞭解的法,盡心力,希望這些人看到我們,聽我們所說的,他們信解入心。我自己更是信解受用,應該是這樣。這樣,法才是我們的。

人人本具真如,人人都是有無量的寶物,在我們的真如寶藏中。但是,小乘者「自卑謂無我分,故仍止於大乘之門外」。雖然會說大乘法,但是,自己還是住在門外,那個草庵裡。若是這樣,就很可惜了。所以「雖能轉教菩薩法,而自己猶然安住大乘教行之因門外,即能說不能行,能知而無願力。」

雖能轉教菩薩法
而自己猶然安住
大乘教行之因門外
即能說不能行
能知而無願力

這些小乘行者,聽佛陀在「方等」時的開示:人人能行菩薩道。但是,能教菩薩法,照著佛陀所說的法,去傳承教菩薩法,但是自己沒有去行菩薩事,所以「而自己猶然安住,大乘教行之因門外」。

我們這個因,自己內心的種子還未轉,還是守在小乘的種子,我們的心田裡還是小樹小根。我們應該要大樹大根,卻我們還是這個因,還是小因,因為這樣,才會在門外,還未入大乘之門,還守於小乘法中。

「即能說不能行」,這就是能說不能行的人,能去向大家說很多的法,自己卻是不想投入去做,只是能說不做的人。「能知而無願力」,法是知道了,但是沒有那個願力。很可惜!

止宿草庵:
未捨下劣
自甘住宿門外草庵
喻不肯向大
鈍滯化城小道
草庵
喻二乘灰斷之果
聊蔽分段生死
之風雨而已

所以「止宿草庵」,「未捨下劣,自甘住宿門外草庵」,就是「(喻)不肯向大」,常常要守在小乘。所以,「草庵」,譬喻「二乘(灰)斷(之果)」,到分段生死的。

二乘人這種斷無明煩惱、灰塵,在那裡斷小煩惱,真正的大煩惱塵沙惑,我們都還未除,只是除名稱上的無明煩惱,真正掩埋真如本性,塵沙煩惱並未除,所以尚未斷,這是一種遮蔽著,將我們的心遮蔽著,到分段生死的階段。

「自念貧事,我無此物」。其實我們人人本具,但是自己就是守於小乘,不肯入門,所以「自嘆貧困」。如長行文,那就是「先取其價,尋與除糞。」只想要賺工資而已還沒有想裡面的東西,其實是我們自己的,但是我們還在外面賺工資。

自念貧事
我無此物:
自嘆貧困
如長行所說
先取其價
尋與除糞
安於小教
自認無入大乘家
成大乘業之分
亦無意希求大乘
故曰:我無此物

「安於小教」,這就是譬喻「安於小教」。所以「自認無入大乘家」,自己已經承認,大乘的家門,我沒有進入。這是迦葉尊者這樣譬喻自己,這個門開這麼大,也讓我們知道裡面的寶物,但是自己就是沒有進去,沒有「成大乘業之分」,好像這個大乘業與我無分,這是別人的,都一直認為是別人的。「亦無意希求(大乘)」,也不想要去求。所以不求大乘法,這就是「我無此物」。

此即長行所說
領知眾物金
而無希取一餐之意
然其所止
故在本處
下劣之心亦未能捨

這就是在長行文所說,「領知眾物,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

這就是自己還沒有要捨去小乘。你小乘不捨,伓要如何入大乘呢?所以說來,學佛,我們要好好用心,要捨小乘,我們才能入大乘法。真如本性,人人本具,我們不要輕視自己,不要讓很多塵沙煩惱,來埋沒了我們的真如本性。所以我們要時時要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