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9,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711 - 藥草喻品 普被群機 - 第867集



20160711《靜思妙蓮華》藥草喻品普被群機(第867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諸子領悟佛之智慧甚深,今更說明眾生之機不同,如來悲愍說法則皆平等,譬喻三根各潤一雨均霑。」
⊙「如來大慈,普為法界,不令一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如彼大雲,雨於一切,草木叢林,隨分受潤。故說此喻,顯大聖平等之慈,若天地之無私。
⊙文中具有山川雲雨草木叢林,獨以藥草立名者,以土地是能生,雲雨是能潤,藥草等是所生所潤。通皆有用,而藥草用強,喻有漏善能除惡,而無漏善為最。
⊙四子以窮子喻領解火宅喻,深契聖心故歎善。
⊙述其得解以喻窮子,而今此藥草喻,稱謂世界益。
⊙前信解品,大迦葉等自類聲聞之機,從漸入圓,開解佛意,而於大義有所不周,所以世尊說此品,三草二木皆悉滋榮,如雨普潤,無不受益,以彰顯圓教,普被群機。
⊙佛重述前所說聲聞未盡之義,再伸引證,使能共信受瞭解。故成此義者,為藥草喻品。

【證嚴上人開示】

「諸子領悟佛之智慧甚深,今更說明眾生之機不同,如來悲愍說法則皆平等,譬喻三根各潤一雨均霑。」

諸子領悟
佛之智慧甚深
今更說明
眾生之機不同
如來悲愍
說法則皆平等
譬喻三根各潤
一雨均霑

過去從<序品>一直,<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這樣一路下來,我們已經看到智慧第一舍利弗,也開始領悟佛陀的智慧,甚深、甚深,微妙甚深,也體會了人人皆有,與佛同等智慧,相信了,佛陀為他授記了。接下來<譬喻品>就開始,愈來愈能體會到,無形無體,卻涵蓋宇宙大地萬物,無不都是從一切,一乘真理含藏在其中,我們都一直能漸漸體會了。

佛陀用很深的道理,我們就無法體會,所以他就用淺白的方法,用種種譬喻讓我們瞭解。漸漸走入<信解品>來,瞭解了,我們人人本具,本來就是與佛同等,有很豐富的智慧,真如本性本來就有,但是一念偏差,方向「差之毫釐,失於千里」,所以流浪在五道四生。

我們常常一句話說:「大錯易改,小錯難除」。大的錯誤,我懂得改過,但是那個微小的習氣,實在要改是很難。所以叫做塵沙煩惱,也叫做塵沙惑,惑,就是不能理解。為什麼明明都知道,怎麼這樣無意間,一個念頭,剎那間浮現出來,開口動舌等等,又是惹來了煩惱。

弟子已經知道了,佛陀的智慧甚深,大家已經領教體悟了,佛的智慧深。不過,佛陀更瞭解眾生,眾生之機不同,有的人瞭解,但是有的人還不瞭解,有的人,瞭解大的道理,卻是微細的煩惱、無明、惑,還無法斷。所以佛陀慈悲,他就要說法,希望人人平等,都能夠聽,人人都能夠成佛,瞭解成佛的道理。這是佛陀「如來悲愍,說法(則)皆平等」。

所以,必定要說的法,要「三根各潤,一雨均霑」,希望如雨,一雨三根普霑。要看,一陣雨下來,大樹能得到,小樹也能得到,幼苗的樹也能得到,即使花花草草都一樣,各隨它們自己的根機,來接受水分,全都能夠受潤雨水,能夠受潤。這是佛陀的用心。所以,不是這樣三五個人,瞭解了,這樣就結束了。佛陀還有很多弟子,還未真正的體會到,大根機的人體會了,中、小根機的才漸漸在接受而已。所以佛陀從<信解品>,再接下來,還是以<藥草喻品>,要再次讓大家更清楚。

所以現在開始,那就是<藥草喻品>。藥草就是在大地,大地能成長一切,大地萬物都是應眾生所需要。前面的<信解品>,已經要我們要相信,相信我們人人本具佛性,相信我們人人本具法的寶藏,我們既然有法的寶藏,本具佛性,人人有智慧,現在佛陀用<藥草喻品>,我們更要進一步瞭解,天地萬物互生互存,一切大地供應給人類,人類要如何疼惜大地,這是我們現在開始要瞭解的。

這就是,「如來大慈,普為法界,不令一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

如來大慈
普為法界
不令一人獨得滅度
皆以如來滅度
而滅度之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意思就是說,如來,釋迦牟尼佛,是眾生的大慈悲父,一定要向我們交代得很清楚,不是讓我們知道,我們人人有寶藏,不只是這樣而已,我們還要知道,寶藏,我們要如何瞭解使用的方法。人人要有福,如何去惜福,去造福,這是佛陀的大慈。大慈,就是希望人人都有福,有福無苦,這如一位大慈悲父。

所以,佛「如來大慈,普為法界」。佛陀他將法界眾生,都視為一子。所說的法界,我們常常說十法界,十法界是四聖六凡。「六凡」就是六道的眾生,「四聖」是聲聞、辟支佛、菩薩、佛,這樣稱為「十界」。

佛陀他已經到達最等覺,無上正等正覺,但是他還希望菩薩,還要更上一層樓,到達成佛的程度。你既發大心,更需要不斷向前進,何況是「六凡」呢。六凡: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等。「六凡」充滿了煩惱、惡濁、無明,都是需要法來滋潤,來洗滌無明煩惱。所以,佛陀的大慈,不斷不斷要將法普被法界,所有眾生都能得到。

「不令一人獨得(滅度)」,不是只有一個人成佛就好,不是。因為滅度就是大涅槃,意思就是完全去除煩惱,不只是一個人去除,不只是無明煩惱,連塵沙惑都要去除,這種大滅度,要到「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希望十法界的眾生,應該是九界,除了佛陀以外,九界眾生都要與佛平等,這就是佛陀的慈悲等觀。

我們過去一直說佛恩浩大,我們要如何報呢?要報佛恩,就是不要讓佛陀再擔心,六道眾生受苦難;盼望四聖,就是聲聞、辟支佛、菩薩,還要更認真,步步前進,來度六凡的眾生。這是回報佛恩,希望六道眾生,也能人人得受佛法,進入聖人的境域。這是佛陀對待眾生的用心。

如彼大雲
雨於一切
草木叢林
隨分受潤

所以「如彼大雲,雨於一切,草木叢林,隨分受潤」,「如彼大雲」,這就是表示,雨水開始累積了。雲層若厚,就是雨將要下的時候,所以「雨於一切」。雨若降下來,土地上「草木叢林」,不論是大地,平地上的草,或者是樹,或者是高山的叢林,所有大地上就「隨分受潤」。小草,就得到大地水分而成長;大樹、小樹,吸收到雨水,已經慢慢從葉、枝、樹幹,一直慢慢吸收到根而入土,土裡的水分滋養樹木等等。所以說,天地、宇宙就是這樣在循環。這就是我們人間天地,天地人間這樣在循環。

故說此喻
顯大聖平等之慈
若天地之無私

因為這樣,「故說此喻」,就是<藥草喻品>。佛陀要普潤大家的心地,就如雲雨一樣,能夠滋潤大地。顯出了「大聖平等之慈」,就如「天地之無私」,佛陀的心與天體合一,就如天地一樣,無私的心。

所以,再接下來的,就有這樣的(經)文,就有山、川,有很多用山河大地來譬喻,有叢林、藥草等等,這些文字都會出現,不能缺少雲和雨,一定就是這樣的循環。天下的景觀,現在在這一品<藥草喻品>,就是這樣大自然的境界,無不都收納在法中。

文中具有山川雲雨
草木叢林
獨以藥草立名者
以土地是能生
雲雨是能潤
藥草等是所生所潤

「獨以藥草立名者」。山河大地,很多景觀,物質名稱,但是怎麼不用「山河大地」,等等的哪一品,為什麼只取名「藥草」?「藥草」這是因為,「土地是能生,雲雨是能潤」。土地本來就能生萬物,不論是山河大地,全都在土地上,只是它的形不同,名稱獨立,所以「土地是能生」,土地有這些東西,又能成長一切的萬物。雲和雨是能潤,因為它能潤濕大地一切,成長萬物。「藥草」是所生所潤,它是大地所生、是天雨所潤。所以用「藥草」來取名。

通皆有用
而藥草用強
喻有漏善能除惡
而無漏善為最

通用,「通皆有用」,人若有病,就是需要有藥,所以「藥草用強」,它很(被)需要,所以也譬喻「有漏善能除惡,而無漏善為最」。有漏的善,就是一般的善,十善、五戒,這是在保護我們的生命,解除我們生命中感覺的病苦;雖然這是善,但是是有漏,還不是到真實無漏法。而「無漏善」最重要,就是要有法來成長我們的慧命。「有漏善」是滋潤我們的生命,但是「無漏善」是滋養慧命,那就是要佛法,用這樣的方式,開始來譬喻。

四子以窮子喻
領解火宅喻
深契聖心
故歎善

「四子」就是須菩提等,他們這四位,是因為「火宅譬喻」,長者看到兒子在裡面沉迷不悟,長者設種種譬喻,來誘引兒子出來,這就是在<譬喻品>,深深體悟,去體會了佛的心。所以,這「深契聖心」。讚歎,歡喜,這是適合他們根機的法。所以敍述其得解,以譬喻窮子。

「述其得解」,這樣才開始引述貧窮子,明明就有法在他的身邊,但是他無法體悟到。現在接下來,已經體悟了,這時候佛陀又開始,以「藥草」來譬喻,這就是表示,不是只有你們體悟就好了,需要世界人人都要體悟,人人都要瞭解佛法,是對人類很重要的一條道路,所以希望人人能瞭解。

述其得解
以喻窮子
而今此藥草喻
稱謂世界益

所以,前面的<信解品>,大迦葉、須菩提等,自己譬喻是聲聞根機較狹劣,從這樣開始,他們信解之後,漸漸入圓教,開解佛的智慧,開解佛的心意。

前信解品
大迦葉等
自類聲聞之機
從漸入圓
開解佛意
而於大義有所不周
所以世尊說此品
三草二木皆悉滋榮
如雨普潤
無不受益
以彰顯圓教
普被群機

「而於大義有所不周」。雖然是這樣,還有更微細的,涵蓋更大的道理在,所以世尊才又開始敘說,<藥草喻品>。

三草二木皆悉滋潤。不論大地有什麼樣的種類,全都能夠得到,不是只有這幾個大概瞭解,要讓人人更詳細地都能夠瞭解,所以皆悉滋榮,全都能繁榮起來。人人對佛法,普遍都能清楚瞭解,不是只在印度的範圍而已,希望讓全世界,不是只有幾個人,希望普遍的人,所以「皆悉滋榮,如雨普潤,無不受益」。如雨普潤大地,草木都能受到利益。「以彰顯圓教」,普潤群機,不論什麼樣的根機都能夠受益。

佛重述前所說
聲聞未盡之義
再伸引證
使能共信受瞭解
故成此義者
為藥草喻品

這是佛陀「重述前所說,聲聞未盡(之義)」。聲聞聽法之後,雖然說領悟了,還沒有很透徹瞭解,其中所包含的道理。所以再一次延長,要來接引,不是少數人,是多數人;不是小範圍,是大範圍。對這個法,應該要更清楚,「使能共信受瞭解」,因這樣,再開始講<藥草喻品>。

我們自己體悟,我們還要讓更多人、更多人,普被佛陀的法雨,來滋潤心田。這是佛陀的心願,也是我們報佛恩,也是我們要自己自救覺悟。我們不要再在六道輪迴中,我們今生此世,也不要受煩惱覆蓋著我們。煩惱若不去除,我們今生此世還是一樣,煩惱重重,苦不堪。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