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聞莫不心意開,無量生死眾結斷,有聞或得須陀洹,斯陀阿那阿羅漢。」《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心意」:心為集起之義,意為思量之義。
⊙「結」:集之義,煩惱之異名,煩惱為因,而結集生死,故謂之結。
⊙「結集生死,目之謂結。」《大乘義章》
⊙「又見諸菩薩,行施忍辱等,其數如恆沙,斯由佛光照。」《法華經序品第一》
⊙「又見諸菩薩,深入諸禪定,身心寂不動,以求無上道。」《法華經序品第一》
⊙「禪」:譯曰思惟修習之義,或譯靜慮,謂心體寂靜。 「定」:心定止一境而離散亂妄動之義。 即一心正思為「禪」,是心境靜念為「定」。
⊙「又見諸菩薩,知法寂滅相,各於其國土,說法求佛道。」《法華經序品第一》
⊙此說因成就中,所見之菩薩行六波羅密也。
⊙知法寂滅相,非證根本智不能知之。故「知法寂滅相」即為般若,「說法求佛道」即後得智也。
⊙境智無異,不起分別,名根本智。分別一切差別之相,慧照分明,即名後得智。
***********************************************************************
我們學佛,必定要從我們的內心,用最虔誠的心接受佛所教法。虔誠,那就是要一心無雜念,如此才是真虔誠。所以,《無量義經》這段(經)文又是這樣說:「有聞莫不心意開,無量生死眾結斷,有聞或得須陀洹,斯陀阿那阿羅漢」。
有聞莫不心意開
無量生死眾結斷
有聞或得須陀洹
斯陀阿那阿羅漢
《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我們聽經的態度,若用最虔誠的心,真心受法,法入心就意開解,尤其是「無量生死眾結斷」。我們人生在人間,忙忙碌碌、紛紛擾擾,到底如何來,如何去,都不知道。只是在這一生中,人我是非,都是這樣連結著。人我是非,不斷在結仇連怨,互相牽連,生死哪會斷呢?我們的心如何能靜呢?
所說的生死,意思就是生滅的意思。一方面是從我們心,心的生住異滅來說;另外(一方面),就是小時、長大到往生,這個生、老、病、死。光是在心靈的生滅,一天就不知有幾次的生滅。聽法在現在聽,聽完之後,待會兒一個境界來,這個心的生滅又是起落不定,真的是由不得自己。何況真的身體無常,什麼時候來?我們不知道。來,我們成長、長大,能到老嗎?也不知道。更麻煩的是,去的時候,是要去哪裡呢?也不知道。這就是無量生死的苦啊!
我們學佛,就是希望斷除這種不知不覺。所以我們現在有幸了,得人身、聞佛法,聽佛法之後,我們必定要用很虔誠的心,聽了法入心,自然就是「有聞莫不心意開」。這個「心意」,「心」就是集起的意思,「意」就是思量的意思。
「心意」:
心為集起之義
意為思量之義
只要你用虔誠的心真正聽進去,這個法了解了,本來內心充滿煩惱,聞法之後,我們心結解開,所以叫做「心意開」,自然「無量生死眾結斷」。
「眾」就是很多很多。不知幾生幾世,我們就已經牽扯來了,牽扯來如此連連不斷,恩怨不休,這就是累積很久的「眾結」。那麼「結」,結集的意思。結集是結集什麼呢?結集煩惱,也就是煩惱的異名;結就是煩惱。意思就是說,煩惱的因就是從結集而來,結集了無量數的煩惱,所以在這個生死中無法斷除,所以這叫做「結」。
「結」:
集之義
煩惱之異名
為煩惱
因而結集生死
故謂之結
「結」就是不會斷的東西,連連結結。昨天的事情拖到今天,過去生的恩怨也是牽引到現在生,像是這樣連連結結在這個生死中,所以叫做煩惱。煩惱生死,就是這個「結」字。所以在《大乘義章》中說:「結集生死,目之謂結。」還是同樣「結」。
結集生死
目之謂結
《大乘義章》
「斷結則解脫」,你若懂得斷除那個「結」,就是煩惱的開頭,你懂得斷除,如此生死就能了斷。煩惱去除,我們的心清淨,自然聽法,「或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所以,須陀洹是初果,斯陀含是二果,阿那含是三果,阿羅漢是四果。所以,能證四果位,這是小乘去除煩惱的階段。
我們自己學佛,我們要學的是大乘。大含小,這個小乘這個煩惱未去除,大乘行菩薩道的人,心還掛著煩惱,如何行菩薩道呢?所以,斷煩惱是我們修行人,發心立願要修行,一定要經過的路。這是我們要用心去體會。
《法華經》又說:「又見諸菩薩,行施忍辱等,其數如恆沙,斯由佛光照。」
又見諸菩薩
行施忍辱等
其數如恆沙
斯由佛光照
《法華經序品第一》
佛的光明能照耀。修行者,他在修行的生態,修行的過程,同樣因為行大乘法,菩薩道必定第一個條件就是布施。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就是受大乘法的人不得欠缺。所以行施忍辱,行布施就要忍辱,(這樣的人)多,發心立願譬如恆沙。
有的人就是已經在身體力行,有的人心靈的智慧尚未開啟,不過,他還是本具佛性,所以「如恆沙」。這「斯由佛光照」,還有很多人還未得到這種智慧光明,所以佛光是永恆,永遠如太陽,永恆照耀。就是眾生自己的心業,心這樣在轉。心若有煩惱,哪怕是太陽當空,就如背對太陽,那就是黑暗。只要我們眾生好好將心轉動一下,就面對光明,所以佛光是永恆。
現在又說:「又見諸菩薩,深入諸禪定,身心寂不動,以求無上道。」
又見諸菩薩
深入諸禪定
身心寂不動
以求無上道
《法華經序品第一》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那就是禪定了。我們要精進,精進,除了入人群去布施、去精進,布施中會遇到困難,我們要進而不退,這也練就我們的定心。若要定心必定要禪,「深入諸禪定」。
「禪」的意思就是叫做思惟,這個思惟就是省思,反省、思惟。我們要自己給自己一個空間,在人與人之間事情發生,到底是要讓我們生氣,讓我們煩惱等等,我們要有這個思惟,好好思惟如何處理。這就是我們要反省、思惟的空間,這叫做修,修養。
常告訴大家,我們的習性,就是要修,我們要學習將習氣(滌淨)。人家瞪我們一下,我們用怒目相對,這就是習氣。修,就是人家的怒目,我們就是用慈容、慈眼視眾生。若能如此,這必定要我們的習氣修好,自然對待的境界就能緩和,所以叫做修習的意思,或譯做「靜慮」,就是「心體寂靜」。
我們的心看任何人的境界,我們全都是用寬容,能夠容忍的心,這就已經到達靜慮,我們的心已經很寧靜,什麼樣的境界,都不會動我們的心,所以叫做「心體寂靜」。心的本體回歸到我們原來的本質,那就是接近佛性,就是心體寂靜了。
「禪」:
譯曰
思惟修習之義
或譯靜慮
謂心體寂靜
所以說,「定者,心定止一境,而離散亂妄動之義」。
「定」:
心定止一境
而離散亂妄動之義
我們的心就是定在一個境界,那就是不動搖,靜寂清澄,所以這種「定止一境,而離散妄動之義」,就是這些散亂妄動,就不會在我們的心境鼓動起來,讓我們的心,不論它周圍的環境是如何散亂,都不會讓我們的心起妄念,所以我們的心還是如此寧靜,定在一境裡,這就是定的境界,也就是一心正思叫做「禪」,是心境靜念就是「定」。
即一心正思為「禪」
是心境靜念為「定」
不論外面境界如何,讓我們的心境,總不會受外面的境界動搖。我們就要有這樣的境界,我們這個心的結,才不會再連連一直結下去。
再接著說:「又見諸菩薩,知法寂滅相,各於其國土,說法求佛道。」
又見諸菩薩
知法寂滅相
各於其國土
說法求佛道
《法華經序品第一》
這個佛光照耀,我們又再看到了,看到諸菩薩知法寂滅相,已經了解這個法是寂滅的。真正的法無生無滅,才真正是真法,真空中有妙有,妙有中有真空。所以,這些人已經心靈的垢穢去除,習氣已降伏,才「各於其國土,說法求佛道」。還能在每一個境界。這個國土就是我們面對的人群,我們的心境所面對的世界,有器世間、人世間等等,我們都有辦法面對人,事理清楚,能說法。除了說法,我們還是不斷求佛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這些已經發心的人,在各人的境界、周圍,都能「說法求佛道」。這意思就是說,「說因成就中」,這個因還在成就的過程,「所見之菩薩行六波羅蜜也」,這個行六波羅蜜就是還在修行的過程。
此說因成就中
所見之菩薩
行六波羅密也
這段(經)文就是已經發心,真真正正心境還是很了解法的意義。雖然我們還是在修行,進行中,不過,法很清楚。所以說,「知法寂滅相」,這一定就是「非證根本智不能知之」。
知法寂滅相
非證根本智
不能知之
我們一定要了解寂滅法,我們就要內心要對這個根本智,我們要很了解,若不了解這個根本智,就無法知道這個寂滅法。光是知道,知道。到底知是如何寂滅呢?我不太了解。這就是還未證。
我們只是知道,我們自己心若沒有體悟,我們怎能知法寂滅相呢?所以,我們還有很多要去下的功夫。所以,「知法寂滅相,即為般若」,般若就是智慧。「說法求佛道」就是後得智。我們了解這個法之後,我們能夠入人群,在人群中真正平等。
故知法寂滅相
即為般若
說法求佛道
即後得智也
常說慈悲等觀。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所以我們應該要了解這二種。「境智無異,不起分別,名根本智」。這個境,我們若能到達智與慧合併起來,境界就是同樣,不起分別。
境智無異
不起分別
名根本智
何種境界有何分別呢?人就是同一項寂滅清淨佛性,大家都平平等等,只是後來的環境使我們起分別。識,我們現在就是要將識轉為智,轉識成智,這個慧才能完成。光是智識不夠,我們必定要智慧。「分別一切差別之相」,這是在前境,那就是智,到最後就是「慧照分明」,這就是「後得智」。
分別一切差別之相
慧照分明
即名後得智
所以說來,智有二種,一種是根本智,一種到最後就是後得智。這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那就是「說法求佛道」,我們必定智慧合和,才能自己自覺、覺他,才能覺行圓滿。
所以大家要用心,佛道還很遠,菩薩道還是要不斷精進。不能去除了,如何叫做斷煩惱是小乘法,不是。它也是大乘法進行中,我們必定要斷除的煩惱,解除我們的習氣,我們才能在這二智合一,分明境界。所以希望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心意」:心為集起之義,意為思量之義。
⊙「結」:集之義,煩惱之異名,煩惱為因,而結集生死,故謂之結。
⊙「結集生死,目之謂結。」《大乘義章》
⊙「又見諸菩薩,行施忍辱等,其數如恆沙,斯由佛光照。」《法華經序品第一》
⊙「又見諸菩薩,深入諸禪定,身心寂不動,以求無上道。」《法華經序品第一》
⊙「禪」:譯曰思惟修習之義,或譯靜慮,謂心體寂靜。 「定」:心定止一境而離散亂妄動之義。 即一心正思為「禪」,是心境靜念為「定」。
⊙「又見諸菩薩,知法寂滅相,各於其國土,說法求佛道。」《法華經序品第一》
⊙此說因成就中,所見之菩薩行六波羅密也。
⊙知法寂滅相,非證根本智不能知之。故「知法寂滅相」即為般若,「說法求佛道」即後得智也。
⊙境智無異,不起分別,名根本智。分別一切差別之相,慧照分明,即名後得智。
***********************************************************************
我們學佛,必定要從我們的內心,用最虔誠的心接受佛所教法。虔誠,那就是要一心無雜念,如此才是真虔誠。所以,《無量義經》這段(經)文又是這樣說:「有聞莫不心意開,無量生死眾結斷,有聞或得須陀洹,斯陀阿那阿羅漢」。
有聞莫不心意開
無量生死眾結斷
有聞或得須陀洹
斯陀阿那阿羅漢
《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我們聽經的態度,若用最虔誠的心,真心受法,法入心就意開解,尤其是「無量生死眾結斷」。我們人生在人間,忙忙碌碌、紛紛擾擾,到底如何來,如何去,都不知道。只是在這一生中,人我是非,都是這樣連結著。人我是非,不斷在結仇連怨,互相牽連,生死哪會斷呢?我們的心如何能靜呢?
所說的生死,意思就是生滅的意思。一方面是從我們心,心的生住異滅來說;另外(一方面),就是小時、長大到往生,這個生、老、病、死。光是在心靈的生滅,一天就不知有幾次的生滅。聽法在現在聽,聽完之後,待會兒一個境界來,這個心的生滅又是起落不定,真的是由不得自己。何況真的身體無常,什麼時候來?我們不知道。來,我們成長、長大,能到老嗎?也不知道。更麻煩的是,去的時候,是要去哪裡呢?也不知道。這就是無量生死的苦啊!
我們學佛,就是希望斷除這種不知不覺。所以我們現在有幸了,得人身、聞佛法,聽佛法之後,我們必定要用很虔誠的心,聽了法入心,自然就是「有聞莫不心意開」。這個「心意」,「心」就是集起的意思,「意」就是思量的意思。
「心意」:
心為集起之義
意為思量之義
只要你用虔誠的心真正聽進去,這個法了解了,本來內心充滿煩惱,聞法之後,我們心結解開,所以叫做「心意開」,自然「無量生死眾結斷」。
「眾」就是很多很多。不知幾生幾世,我們就已經牽扯來了,牽扯來如此連連不斷,恩怨不休,這就是累積很久的「眾結」。那麼「結」,結集的意思。結集是結集什麼呢?結集煩惱,也就是煩惱的異名;結就是煩惱。意思就是說,煩惱的因就是從結集而來,結集了無量數的煩惱,所以在這個生死中無法斷除,所以這叫做「結」。
「結」:
集之義
煩惱之異名
為煩惱
因而結集生死
故謂之結
「結」就是不會斷的東西,連連結結。昨天的事情拖到今天,過去生的恩怨也是牽引到現在生,像是這樣連連結結在這個生死中,所以叫做煩惱。煩惱生死,就是這個「結」字。所以在《大乘義章》中說:「結集生死,目之謂結。」還是同樣「結」。
結集生死
目之謂結
《大乘義章》
「斷結則解脫」,你若懂得斷除那個「結」,就是煩惱的開頭,你懂得斷除,如此生死就能了斷。煩惱去除,我們的心清淨,自然聽法,「或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所以,須陀洹是初果,斯陀含是二果,阿那含是三果,阿羅漢是四果。所以,能證四果位,這是小乘去除煩惱的階段。
我們自己學佛,我們要學的是大乘。大含小,這個小乘這個煩惱未去除,大乘行菩薩道的人,心還掛著煩惱,如何行菩薩道呢?所以,斷煩惱是我們修行人,發心立願要修行,一定要經過的路。這是我們要用心去體會。
《法華經》又說:「又見諸菩薩,行施忍辱等,其數如恆沙,斯由佛光照。」
又見諸菩薩
行施忍辱等
其數如恆沙
斯由佛光照
《法華經序品第一》
佛的光明能照耀。修行者,他在修行的生態,修行的過程,同樣因為行大乘法,菩薩道必定第一個條件就是布施。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就是受大乘法的人不得欠缺。所以行施忍辱,行布施就要忍辱,(這樣的人)多,發心立願譬如恆沙。
有的人就是已經在身體力行,有的人心靈的智慧尚未開啟,不過,他還是本具佛性,所以「如恆沙」。這「斯由佛光照」,還有很多人還未得到這種智慧光明,所以佛光是永恆,永遠如太陽,永恆照耀。就是眾生自己的心業,心這樣在轉。心若有煩惱,哪怕是太陽當空,就如背對太陽,那就是黑暗。只要我們眾生好好將心轉動一下,就面對光明,所以佛光是永恆。
現在又說:「又見諸菩薩,深入諸禪定,身心寂不動,以求無上道。」
又見諸菩薩
深入諸禪定
身心寂不動
以求無上道
《法華經序品第一》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那就是禪定了。我們要精進,精進,除了入人群去布施、去精進,布施中會遇到困難,我們要進而不退,這也練就我們的定心。若要定心必定要禪,「深入諸禪定」。
「禪」的意思就是叫做思惟,這個思惟就是省思,反省、思惟。我們要自己給自己一個空間,在人與人之間事情發生,到底是要讓我們生氣,讓我們煩惱等等,我們要有這個思惟,好好思惟如何處理。這就是我們要反省、思惟的空間,這叫做修,修養。
常告訴大家,我們的習性,就是要修,我們要學習將習氣(滌淨)。人家瞪我們一下,我們用怒目相對,這就是習氣。修,就是人家的怒目,我們就是用慈容、慈眼視眾生。若能如此,這必定要我們的習氣修好,自然對待的境界就能緩和,所以叫做修習的意思,或譯做「靜慮」,就是「心體寂靜」。
我們的心看任何人的境界,我們全都是用寬容,能夠容忍的心,這就已經到達靜慮,我們的心已經很寧靜,什麼樣的境界,都不會動我們的心,所以叫做「心體寂靜」。心的本體回歸到我們原來的本質,那就是接近佛性,就是心體寂靜了。
「禪」:
譯曰
思惟修習之義
或譯靜慮
謂心體寂靜
所以說,「定者,心定止一境,而離散亂妄動之義」。
「定」:
心定止一境
而離散亂妄動之義
我們的心就是定在一個境界,那就是不動搖,靜寂清澄,所以這種「定止一境,而離散妄動之義」,就是這些散亂妄動,就不會在我們的心境鼓動起來,讓我們的心,不論它周圍的環境是如何散亂,都不會讓我們的心起妄念,所以我們的心還是如此寧靜,定在一境裡,這就是定的境界,也就是一心正思叫做「禪」,是心境靜念就是「定」。
即一心正思為「禪」
是心境靜念為「定」
不論外面境界如何,讓我們的心境,總不會受外面的境界動搖。我們就要有這樣的境界,我們這個心的結,才不會再連連一直結下去。
再接著說:「又見諸菩薩,知法寂滅相,各於其國土,說法求佛道。」
又見諸菩薩
知法寂滅相
各於其國土
說法求佛道
《法華經序品第一》
這個佛光照耀,我們又再看到了,看到諸菩薩知法寂滅相,已經了解這個法是寂滅的。真正的法無生無滅,才真正是真法,真空中有妙有,妙有中有真空。所以,這些人已經心靈的垢穢去除,習氣已降伏,才「各於其國土,說法求佛道」。還能在每一個境界。這個國土就是我們面對的人群,我們的心境所面對的世界,有器世間、人世間等等,我們都有辦法面對人,事理清楚,能說法。除了說法,我們還是不斷求佛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這些已經發心的人,在各人的境界、周圍,都能「說法求佛道」。這意思就是說,「說因成就中」,這個因還在成就的過程,「所見之菩薩行六波羅蜜也」,這個行六波羅蜜就是還在修行的過程。
此說因成就中
所見之菩薩
行六波羅密也
這段(經)文就是已經發心,真真正正心境還是很了解法的意義。雖然我們還是在修行,進行中,不過,法很清楚。所以說,「知法寂滅相」,這一定就是「非證根本智不能知之」。
知法寂滅相
非證根本智
不能知之
我們一定要了解寂滅法,我們就要內心要對這個根本智,我們要很了解,若不了解這個根本智,就無法知道這個寂滅法。光是知道,知道。到底知是如何寂滅呢?我不太了解。這就是還未證。
我們只是知道,我們自己心若沒有體悟,我們怎能知法寂滅相呢?所以,我們還有很多要去下的功夫。所以,「知法寂滅相,即為般若」,般若就是智慧。「說法求佛道」就是後得智。我們了解這個法之後,我們能夠入人群,在人群中真正平等。
故知法寂滅相
即為般若
說法求佛道
即後得智也
常說慈悲等觀。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所以我們應該要了解這二種。「境智無異,不起分別,名根本智」。這個境,我們若能到達智與慧合併起來,境界就是同樣,不起分別。
境智無異
不起分別
名根本智
何種境界有何分別呢?人就是同一項寂滅清淨佛性,大家都平平等等,只是後來的環境使我們起分別。識,我們現在就是要將識轉為智,轉識成智,這個慧才能完成。光是智識不夠,我們必定要智慧。「分別一切差別之相」,這是在前境,那就是智,到最後就是「慧照分明」,這就是「後得智」。
分別一切差別之相
慧照分明
即名後得智
所以說來,智有二種,一種是根本智,一種到最後就是後得智。這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那就是「說法求佛道」,我們必定智慧合和,才能自己自覺、覺他,才能覺行圓滿。
所以大家要用心,佛道還很遠,菩薩道還是要不斷精進。不能去除了,如何叫做斷煩惱是小乘法,不是。它也是大乘法進行中,我們必定要斷除的煩惱,解除我們的習氣,我們才能在這二智合一,分明境界。所以希望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