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3《靜思妙蓮華》淨五蘊證二空 (第826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偏小獨善自顧修身,眇目視界天地狹窄,心不寬闊視己自尊,唯持自身不攀生緣。」
⊙「長者知子,愚癡狹劣,不信我言,不信是父。」《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即以方便,更遣餘人,眇目矬陋,無威德者,汝可語之,云當相雇。」《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佛以方便導以小乘,令除煩惱糞,淨五蘊舍。
⊙發小心者,遂聞之歡喜矣。
⊙更遣餘人:餘人者,為大乘之餘,現聲聞形二乘人。
⊙更遣餘人:約人是指聲聞緣覺。約法是指二乘,隨機近緣應化。
⊙眇目矬陋:喻小乘只證生空,異於大乘圓證二空。又名我空,或人空,謂眾生為五蘊假和合,無有實體,是因緣所生法,當下即空。
⊙眇目喻偏空,所見不正故。
⊙矬:短小。醜陋:形貌矬陋。
⊙見偏空狹窄,不能豎窮三際故如矬,不能橫遍十方故如陋。
⊙無威德者:二乘人不得四無所畏,故無威。小乘涅槃無常樂我淨四真德,故無德。
⊙矬:豎短,身體矮短稱矬,此喻二乘法監豎不能盡實相之源。
⊙陋:橫狹,身體醜陋。此喻二乘人橫狹,無大乘眾善之莊嚴。
【證嚴上人開示】
「偏小獨善自顧修身,眇目視界天地狹窄,心不寬闊視己自尊,唯持自身不攀生緣。」
偏小獨善自顧修身
眇目視界天地狹窄
心不寬闊視己自尊
唯持自身不攀生緣
要瞭解了,我們修行不要只是獨善其身,我們要兼顧他人,我們若只是獨善其身,只是自己顧自己而已,沒有想到我們要將心開闢,顧自己,同時也要顧大家,大家好,我們才是真正的平安。若只求自己好,不顧他人,其他人有共業,我們能逍遙,單獨於外嗎?這是不可能。
佛陀來人間淨化人心,希望人人的心要能夠開闊,不只是自救,還要救他人。人人若能都平安,人人的心就得到淨化,這樣才是真正天、地、人都平安。我們不要「狹小獨善自顧修身」。修身,當然是很好,但是不是(修)自己就好了,我們應該要更開闊的心,我們來讓大家更有機會。
所以這裡說,「眇目視界天地狹窄」,意思就是說,我們若是眼界太窄,就是所見的是這麼的小,天地也會(變)很窄。所以,我們的心胸要打開來,心包太虛,這大境界,我們應該要睜開眼睛,不要瞇著眼睛來看窄窄的地方。
所以,心若不開闊,那就會「視己自尊」,只顧自己而已,沒有想到他人。看看,一旦眾生共業來臨時,自己要逃過那個劫難也很困難,所以,我們應該,要影響人人心胸開闊,不要以自己獨尊。
所以「唯持自身不攀生緣」。我們若修小乘法,唯獨,只顧守自己的身體,只是獨善其身,自己自顧自修,一直不想要攀緣,不想入人群,這樣「不攀生緣」,不想要攀眾生緣,所以自己隔絕人群,這樣就是小乘行者。真正的修行,就是要修大(乘)行。人人若有心,對人間的利益就大了,所以人間菩薩值得我們尊重,不要獨善其身。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長者知子,愚癡狹劣,不信我言,不信是父。」
長者知子
愚癡狹劣
不信我言
不信是父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那位長者看到孩子這樣,有人要去把他叫回來,不只是不肯回來,還在那裡掙扎,所以這位長者他瞭解了,放他去,再用方法。
所以下面這段(經)文就說,「即以方便,更遣餘人,眇目矬陋,無威德者,汝可語之,云當相雇。」
即以方便
更遣餘人
眇目矬陋
無威德者
汝可語之
云當相雇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找個人去接近他,要找誰呢?當然,長者除了需要(找),很多人在旁邊作伴,長者親自,他捨掉瓔珞、莊嚴的服飾,自己親自走到貧窮子的身邊去。所以說,「佛以方便導以小乘,令除煩惱糞,淨五蘊舍」。
佛以方便
導以小乘
令除煩惱糞
淨五蘊舍
也就是,佛陀他是用方便法,用小乘法,慢慢接近,接近眾生。眾生根機狹劣,所以我們的根機,佛陀應我們的根機,說讓我們聽得懂的話,這樣讓我們願意接受,接受這個小乘漸教,這樣漸漸教育,我們漸漸接受。
「令除煩惱糞」。煩惱就如垃圾一樣,骯髒的東西,讓我們內心的這個煩惱無明,慢慢去除了。「淨五蘊舍」。「五蘊」:色、受、想、行、識。從自己的心念一起,緣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誘引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起貪瞋癡,引誘我們去動作,去造很多無明煩惱。這種「五蘊舍」就如一間室內,很多髒東西,都撿進這間房舍裡面。而我們現在,佛陀就這樣慢慢地教我們,要如何讓我們勤做,好好將這些無明煩惱,從內心這樣慢慢除掉、把它捨棄。「發小心者,遂聞之歡喜矣」。
發小心者
遂聞之歡喜矣
有願意想要接受佛法,在小乘教只是給他們一個,你將自己的心照顧好,你將自己的煩惱去除,用這種方法。你若怕苦,你要知道這些道理,這些道理,所「集」來的道理,你瞭解了,你就不要做這種事,不要和這樣的人攀緣,惡人不要攀緣,(攀緣)就會做了惡事。卻是我們誤解,通通才攀緣,若這樣就會執著在小乘。
(佛陀)是要告訴我們,因緣果報,若有付出,彼此之間有不愉快的事情,我們就要放棄,放棄什麼呢?放棄煩惱,我們就要將惡緣轉為善緣。但是(後面)這段,我們沒有用到,只用到「放棄」,不要與人攀眾生緣。這就是小乘者聽法,這樣聽一面,就是顧自己,聽法雖然聽得很歡喜,但是還不願意去付出。這就是方便法。
更遣餘人:
餘人者
為大乘之餘
現聲聞形二乘人
「更遣餘人」。「餘人」,就是「為大乘之餘,現聲聞形二乘人」。就是大乘法,但是為了要度小乘人,所以就要和他們一樣。如在清掃周圍,就是大家都要穿簡單的衣服,投入打掃,大家一起來掃。像這樣,不是用高高在上在那裡說法的人,不是。大家還是投入,即使長者本身,他也脫下瓔珞、莊嚴的衣服,何況說「影響眾」,就是法身菩薩,同樣也要投入芸芸眾生中,來教導眾生。
所以「現聲聞(形)二乘人」,也是同樣,在這二乘中,與他們差不多,來修行。其實,法身菩薩現身,在我們的周圍,也是這樣在學,無不都是助佛道場,來幫助佛的道場,來施教眾生。
更遣餘人:
約人是指聲聞緣覺
約法是指二乘
隨機近緣應化
所以說「約人」,若約人來說,名稱上說是聲聞、緣覺;若「約法」,那就是二乘,用二乘法去親近,去「隨機近緣應化」,這叫做「更遣餘人」。
就是這樣,使其他已經懂道理,也是在行菩薩道的人,進入這些還未發大心的人,同樣入他們的人群中,去隨機近緣化度。這就是佛陀的用心,還有助緣的菩薩,也是在人群中度化。「眇目矬陋」,那就是譬喻,「小乘只證生空」。
眇目矬陋:
喻小乘只證生空
異於大乘圓證二空
又名我空或人空
謂眾生為
五蘊假和合
無有實體,
是因緣所生法
當下即空
「生空」就是說小乘人只知道,修行到頭來就是空,瞭解了「空」的道理,瞭解一切都是和合,合成所造作的業。所以這是小乘人已經知道了,修在偏空,所以他就不希望再去攀緣。「我獨善其身,我不要再來人間輪迴了,因為一切皆空,我何必再來輪迴?」所以這就是偏空。
雖然一切皆空,很多東西都是因緣和合的,這都很清楚。但是,這因緣和合中,有一件很奧妙,永遠存在的道理。這個永遠存在的道理,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天地宇宙萬法,看不到、摸不到,卻是能合成一切的物理,很多的東西。這種很奧妙的道理存在,可是二乘人無法體會。
大乘法的「圓證二空」,就是空中妙有;修大乘法的人覺悟了,瞭解是「真空妙有」。因為「妙有」存在,我們要回歸到「妙有」的真如本性,所以我們要「法空」、「我空」、「人空」,自然我們體會,體會到真空妙有。又能瞭解,「眾生為(色),五蘊假(和)合」,眾生沒有一個人離開五蘊,(色)、受、想、行、識,「五蘊」這個身體,認為這個身體是實,其實是假和合,是「因緣所生法」。諸佛菩薩,大乘學者都能夠瞭解。但是二乘人,就無法瞭解(法空)。
眇目喻偏空
所見不正故
「眇目」就是譬喻「偏空」,就如看東西,眼睛瞇瞇著,這種「偏空,所見不正故」。看的東西都是這樣眼睛模糊了,這種看不清楚,很短視。所以這種「眇視」,看事物、分別道理都不清楚,「所見不正故」。
矬:短小
醜陋:
形貌矬陋
「矬」就是短小的意思,就是很短見,看得不清楚。「陋」這種醜陋,就是很不好的形。這就是表示我們對法,不能很透徹瞭解,這表示人的形態就是這樣,形貌就是醜陋,所見的是偏空,很狹窄,很小,所看的不開闊。
見偏空狹窄
不能豎窮三際
故如矬
不能橫遍十方
故如陋
「不能豎窮三際故如矬」。所以「豎窮三際」,就是說直的,直的,我們無法透徹,我們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這無法瞭解。知道的不很長,只是這樣短短的,只知道我現在、今天,我已經忘記過去的過去,更不知道未來的未來。所以這種「不能豎窮三際」,無法透徹過去、現在、未來,這叫做「矬」,短的意思。
再者,廣的,「不能橫遍十方」,周圍,我們看不開,我們看的只是窄窄的,在我們自己的範圍而已。這樣叫做「眇目矬陋,無威德者」。若像這樣,我們的人生就是這麼的醜陋,只顧自己,將周圍的是非曲直,都將它顛倒錯會了,道理不透徹,不清楚,所以「無威德者」。
無威德者:
二乘人
不得四無所畏
故無威
小乘涅槃
無常樂我淨四真德
故無德
「無威德者」,就是表示「二乘人不得四無所畏,小乘涅槃,無常樂我淨四真德」所以無威德。
本來,我們若能大涅槃,就是大解脫,這種大解脫,就是心無掛礙。這種常樂我淨,對我們來說是永恆,真理是永恆,真如是永恆,這是「常」。我們透徹瞭解真理、真如本性,我們都很透徹,我們輕安自在,快樂。我是大我,沒有小我,一切沒有受污染,這是真實的常樂我淨,也就是大涅槃,不是小涅槃、小解脫。
所以需要真德,「四真德」──常樂我淨,我們有修有得,有德故。我們若沒有,就是無威德;若有,就是威德自在。我們就是欠缺,缺「四無所畏」、「常樂我淨」,我們都欠缺,這就是二乘人還欠缺這些法,不透徹。
矬:豎短
身體矮短稱矬
此喻二乘法監豎
不能盡實相之源
所以說「矬」的意思,是身體非常矮短。譬喻「二乘法監豎不能盡實相之源」。這就是表示我們短(見),所以他無法看,看得很高。愈遠、愈高,所看到的愈廣、愈清楚。我們若是愈矮、愈低,我們就無法很透徹瞭解。
所以說,「二乘法監豎」,直的東西就是「豎」,「監豎不能盡實相」。就是說,要看它,在低低的看不清楚,就要高高的去監察人間事相。你若是在愈高,人間事相看得愈清楚,道理愈明了,我們若是愈低愈看不到。所以這「實相」的道理,就「陋」,「橫狹,身體醜陋」。譬喻二乘人橫狹,「無大乘眾善之莊嚴。」
陋:橫狹
身體醜陋
此喻二乘人橫狹
無大乘眾善之莊嚴
因為周圍,我們不願意將心拓大開闊;無法拓大開闊,自然我們就沒有,大乘眾善的莊嚴。
我們要莊嚴,就需要與人結好緣。橫的,就是空間,空間大眾,我們要入人群去,一直與人結好緣,這樣我們才是,真正有威德,有莊嚴。我們若是「矬陋」,就只是這樣狹在自己而已,不敢走入人群去,這樣我們就是,欠缺「大乘(眾)善之莊嚴」,我們就愈畏縮,愈不敢與人在一起,人人就愈看不到我們,我們就愈無法施出我們的愛心,在人群中。
所以我們應該要開闊心門,不要受形將我們拘束住。所以我們不論是多高的境界,只要你的心開闊,心包太虛;假如你的心若是狹窄,自然我們只是顧我們自己。很多的事情,我們看不開、做不到,就守在我們自己一個人。
所以常常說,眾生共業,我們要得到平安,就要人人都平安;周圍平安,人人平安,才是我們真實的平安。要不然,眾生若共業,聚起來時,災難一來,人人受災。有人間菩薩及時投入,就有辦法將這些過去的共業,轉個身來,他們就能轉念,轉念,大家再提起希望,重新建設,那個地方就不一樣了。
所以,發大乘心,我們要很開闊,自然境界就會很開闊。所以我們要用心,修學佛法,無非就是自度度人,自覺覺他,時時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