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7,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330 - 漸通大乘成就大志 - 第794集
20160330《靜思妙蓮華》漸通大乘成就大志 (第794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如來激發進修轉教使悟,漸引入實乘法唯樂小道,恆留滯不離權世尊顯實,四子悔念滯權今日知會。」
⊙「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復經少時:即般若後,正是說無量義經之時,教說入人群行菩薩道。少時:喻知子莫若父。當是漸已說大法,因緣已漸成熟。
⊙喻小乘人獨善其身之意,漸通入於大乘,而心已泰然向大也。聞本從一法,生無量法,必思無量諸法,理應還入一法。
⊙如此思時,漸已通泰,故得大乘機發,乃至今經發言三請,此領索車意也。
⊙成就大志:趣向成佛的寶所。自鄙先心:自悔過去住著小乘。
⊙自鄙先心:省思有捨小之心,此正顯火宅外索車之意。子志既漸大,始定父傳付與子承繼家業,然於身心猶未泰然坦暢。
⊙開示悟入佛知見,歷經四十餘年方說此法華,即楞嚴之定慧。
⊙有定慧相資,發明實相,洞徹法性真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漸成就大志。
【證嚴上人開示】
「如來激發進修轉教使悟,漸引入實乘法唯樂小道,恆留滯不離權世尊顯實,四子悔念滯權今日知會。」
如來激發進修
轉教使悟
漸引入實乘法
唯樂小道
恆留滯不離權
世尊顯實
四子悔念滯權
今日知會
自古以來,佛陀第一念心,那就是要我們人人,能夠體會真如本性。卻是,我們還離真如本性還很遠。其實,真如本性,是在我們的內心,在我們的心念中,只要我們心念一轉,無明去除,淨性現前。但是我們還不到這個功夫,這個功夫好像離我們很遠,所以佛陀有時候也會用激發的方式,希望鞭策我們能殷勤精進修行,要「轉教使悟」,不要常常停滯在小乘法,小乘獨善其身;這個心念是時候了,要趕緊轉過來,走入人群,為人群付出。
佛陀也是這樣用心,慢慢地將我們「漸引入實乘法」,一步一步引導我們,引導我們要入實乘的教法。唯有是我們眾生執迷不悟,他還是歡喜小乘法,還是歡喜在自己獨善其身,「恆留滯不離權」,同樣還是久久還停留,傐留在那個地方,不願向前前進。所以「世尊顯實」,要如何將真實法這樣排出來,讓大家能瞭解這才是真實法。
所以四子,須菩提、還有迦旃延、還有大迦葉、還有目犍連,這四位已經,從佛陀向舍利弗授記那時候,他們就已經深深體悟到了。所以他在<信解品>,信,他們已經都完全徹底相信了;他們所表達的,跟隨佛陀已經這麼久了,一直都是停滯在,「阿含」、「方等」,來到「般若」,他們這樣這麼多年間,到法華會時,他們深深來體會,求法無不都是,為拯救眾生的大願。要修行,不只是此生此世,是要用長久的時間累積,去造福人群,累積福緣,福慧雙修。
佛智,人人都本來具有。這種一切智、道種智、佛智等等,我們自己瞭解的道理,到底有多少呢?道理本來無體、無形、無相。體相,就是要入人群,人群中好修行。造福人群,體會人群中一切苦,最後還是到最前面,苦諦。苦的真理,你若完全不瞭解,如何能體會到,心靈開闊的大樂呢?這種輕安自在,這要如何能夠體會?
所以「四子悔念滯權」。他們現在已經懺悔了,懺悔過去就是這樣停滯,停滯在自己獨善其身。但是今日「今日知會」,現在已經知道了,也能夠瞭解了。
那位長者在引導那位貧窮子,他就要脫下莊嚴的服裝,換上了粗布,用很多髒東西放在身上,表示是做工,去接近,去照顧他,招呼他。慢慢引導到有說話的機會,慢慢從說話的機會談心,從談心之中,慢慢表露出了,自己擁有無限量的財富,這種身分開始慢慢現前了,莊嚴的形象,擁有庫藏珍寶等等,已經把他牽引進來了。
世間的父親是這樣,當然,出世慈父是天下四生五道,無不都是容納在他的心中,無不都是他的孩子,這種心情。再次、再次,無量次,「上求下化」,就是沒有把他放棄。就像幼小的孩子,懵懵懂懂,走路還不穩,顛簸這樣向前一直走,父親母親就在後面一直追,擔心孩子會跌倒,擔心孩子會危險。所以,我們人人,在佛的心目中也是一樣,還是還沒有很成熟的稚子。這就是佛對待眾生,一直用種種方法,來激發我們的身心。身,要殷勤精進;心,要去除煩惱,將煩惱的念轉為清淨念。佛陀這樣教育我們,讓我們開悟,這樣一次一次引導我們。
爾時
窮子即受教敕
領知眾物
金銀珍寶及諸庫藏
而無希取一餐之意
然其所止故在本處
下劣之心亦未能捨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所以前面這段經文說,「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已經知道了,領悟了有這麼多的東西。「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裡面很多東西。但是「而無希取一餐之意」,沒有想要貪著把它拿來。所以「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他所住的,還是停滯在「權」,還是還未跨步出去,雖然心門打開了,但是還沒跨步出去,還沒有想要走入人群。所以,譬喻為「下劣之心亦未能捨」,還未完全捨去了,自利、獨善其身,這個心念還未完全捨去。
接下來這段文,「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
復經少時
父知子意
漸已通泰
成就大志
自鄙先心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關始看到孩子已經心門打開了,也瞭解了有這麼豐富的寶物。已經心門打開了,所以叫做「復經少時」,這段時間是什麼時間呢?即是般若之後。我們從「阿含」、「方等」,已經來到「般若」這期間了,之後是什麼呢?那就是開始佛陀要,「空」中示現「妙有」,這個時候,「妙有」,正是說《無量義經》的時候。「少時」,「復經少時」,這個「時」,就是開始講《無量義經》。
很多很多的法,在這個時候開始,慢慢要讓我們瞭解了。這就是在《無量義經》,這個時候,開始「教說入人群行菩薩道」。要有「不請之師」,哪怕自己身體有病,也譬如那位船師一樣,自己身體有病,同樣還是要度人過彼岸去。表示我也是凡夫,還是一樣在付出。
復經少時:
即般若後
正是說
無量義經之時
教說入人群
行菩薩道
少時:
喻知子莫若父
當是漸已說大法
因緣已漸成熟
「少時」,「少時」就是譬喻,瞭解孩子的志向。人家說「知子莫若父」,最能瞭解孩子的就是父親。「知眾生莫若佛」,佛陀瞭解眾生的根機,瞭解眾生的需求,哪怕是他轉入,要講《法華經》時,之前他講《無量義經》,也是<十功德品>,「這樣做,就有這樣的功德」。還是一樣,眾生這種求的心還是有,用這樣漸漸來,慢慢地講大法,從小轉入大,來講大法。「因緣已漸成熟」,也要等待因緣成熟。
接下來,再說,「父知子意,漸已通泰」。已經知道孩子的心,慢慢已經通了,法,從漸教,一直一直到頓教而圓教來了。在這當中,譬喻「小乘人獨善其身之意,漸通入於大乘」,漸漸教育,漸漸入大乘法來,但是心已通泰向大。
喻小乘人
獨善其身之意
漸通入於大乘
而心已泰然向大也
聞本從一法
生無量法
必思無量諸法
理應還入一法
聽經,就是這樣,慢慢地從小向大,這樣進入。所以,現在「聞本從一法」。
聽經,其實開始,「從一法,生無量法」。佛陀本來就是要告訴大家,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不是可能,絕對會成佛。這麼簡單的一個法,但是,就是根機鈍劣,所以不得不,要說很多法,所以本來從一法而生無量法。《無量義經》,以很多很多法來譬喻做開頭。
「必思無量諸法」。不只是說一種法,還要想很多種法,「九部法」、「十二部經」,同樣說法,就要用這麼多種方式,這樣來說教。每說一法,就要再用很多的思惟、思考,來適應眾生的根機。所以,「理應還入一法」。將這麼多法放出去之後,還要將這些法收回來,要讓大家知道,沒有這麼複雜,其實你用種種方法,斷除了煩惱,目的就是回歸真如本性。
如此思時
漸已通泰
故得大乘機發
乃至今經
發言三請
此領索車意也
就「如此思(時)」,這個時候,這個時候所思惟的,漸漸通泰,這些弟子開始慢慢想通了。聽法四十多年過去了,慢慢也想通了,這個志,志願也慢慢擴大了。因為修行這麼久,那個目標,現在就是要走入人群,才能真真正正福慧兩足。瞭解了,「故得大乘機發」,大乘的根機開始啟發出來了。「乃至今經,發言三請」。一直到《法華經》,舍利弗向佛陀三請,因為佛陀不斷讚歎,讚歎佛智那個境界,自己的境界與佛的境界,還差這麼多,到底內容(如何)?希望佛陀能講(出來)。
舍利弗三請,佛陀三止,最後開講。這「今經」,就是《法華經》。「三請」,這就是要來領解,求法的心。
就如<譬喻品>火宅一樣,長者設三車,誘引他們出來,再為他們說:「這車子,看,這輛大白牛車,看看,裡面的寶藏,有這麼多這麼多,這麼莊嚴。好玩喔!很豐富。」
成就大志:
趣向成佛的寶所
自鄙先心:
自悔過去住著小乘
「成就大志」,用這樣來鼓勵大家,選擇大白牛車。但是,「自鄙先心」。雖然已經開始很欣慕這輛車,但是還有躊躇,過去那個樂小法、獨善其身的心還未完全捨。這就是「趣向成佛寶所」,有這樣的趣向,卻是自己過去所住著的小乘,過去是這樣,還未完全棄捨,還在那裡考慮、躊躇,有想要捨。
自鄙先心:
省思有捨小之心
此正顯火宅外
索車之意
子志既漸大
始定父傳付與子
承繼家業
然於身心
猶未泰然坦暢
此正顯出火宅外的三車,孩子想要的。看到火宅外的三車,子志已經漸漸大了,但是還是定,知道父的法,要傳給子來繼承家業。但是,那個心想要接,不過這念心還是在那裡躊躇:「這家業這麼重,我有辦法擔嗎?我擔得起嗎?」還是在那裡躊躇。所以「心猶未泰然坦暢」。
這就是佛陀一大事因緣在人間,為了要「開示悟入佛知見」,所以歷經了四十多年的時間,才開始講《法華經》。這過程中也有《楞嚴(經)》。瞭解佛心的定力。
開示悟入佛知見
歷經四十餘年
方說此法華
即楞嚴之定慧
「有定慧相資」,用定心與智慧,來幫助我們的慈悲,要如何入人群去。所以「發明實相」,空中妙有,那個真如實相要如何表達出來?就是要走入人群。「洞徹法性真如」,已經很清楚,看得很清楚,「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有定慧相資
發明實相
洞徹法性真如
開示悟入
佛之知見
漸成就大志
般若智慧讓我們明白一切皆空,現在回歸就是「妙有」,人人,各人都具有的本性。「妙有」的作用就是佛性,入人群中福慧雙修。所以,各位菩薩,學佛,確實就是要引導我們入菩薩道,要好好多用心!
Labels:
靜思妙蓮華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