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Thursday, December 31, 2015

【人間菩提】20151231 - 清淨源頭膚苦難 Reducing Our Desires for a Better World





清淨源頭膚苦難 
Reducing Our Desires for a Better World 

欲念無窮多污染 
減塑行動救海洋 
素食清淨在源頭 
妙法入心齊耕耘 

2015年10月一條抹香鯨,在嘉義東石港擱淺死亡,經解剖發現牠的胃裡塞滿塑膠垃圾­,讓牠無法進食,是造成牠死亡的原因之一。海洋垃圾問題,破壞生物棲息地,間接造成海­洋生物死亡,追根溯源是人類無節制的浪費。

愛物惜物,將資源發揮到最大的用處。慈濟志工在嘉義,協助患有智能障礙、生活無法自理­的阿忠居家打掃,過程中志工發現水溝嚴重堵塞,於是不顧髒亂,趴在水溝清理垃圾,終於­讓阿忠有個乾淨的家。

人間菩薩用心耕耘,只要人人多用心,珍惜資源,幫助每個有需要的人,世界將會不同。

【靜思妙蓮華】20151223 - 深信體解無諍三昧 - 第724集



20151223《靜思妙蓮華》深信體解無諍三昧(第724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如是人能信解有深信則無疑,能體解則理明,信解深慧人中。」
⊙「爾時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從佛所聞未曾有法。」《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四子,須菩提等,眾僧之首,領悟於舍利弗之後。
⊙若事論:舍利弗從<序品>,尋常自疑悔責,不甘於小道,一聞聲聞作佛便能信受。
⊙爾時慧命須菩提:於法說譬喻後,隨即又明信解。爾時:指佛說火宅喻已畢之時。
⊙慧命者:通稱比丘,從佛出家,乞食以資生命,乞法以資慧命。
⊙須菩提,譯為善吉,亦云善業,亦云空生。
⊙須菩提何以獨稱「慧命」?因善吉、解空,以「空慧」為命名故。
⊙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之人,佛使此人說「般若」之空理。
⊙又須菩提稟性慈善,不與物諍,及其出家,解空得道,兼修慈心,得無諍三昧,以常能將護物,故亦名「善業」。隨佛修行,解空諦理,悟無諍三昧。

【證嚴上人開示】

「如是人能信解有深信則無疑,能體解則理明,信解深慧人中。」

如是人能信解
有深信則無疑
能體解則理明
信解深慧人中

學佛,除了用心、真心、深心,一心志,相信佛所說法,有辦法接受入心,深受信解,若能這樣,法才有辦法,在我們的內心起作用。我們是不是將我們的身心與法,會而合一,我們有沒有呢?還是離很遠?這當中要該怎麼辦呢?唯有我們人「如是人」,唯有我們人「能信解」,真的要深心信受,所以我們必定要身體力行。

佛陀是抱著什麼樣的心理,去修行,我們就要學他的心。我們若學佛陀那一分的發心,立志堅定,生生世世,無數劫來,無不都是為眾生,為眾生而付出、無不都是為求法而付出。我們就是要這樣學。

信解,「有深信則無疑」。我們多數都是信與疑,一半一半,信佛,但是懷疑自己,有可能成佛嗎?懷疑自己真如本性在哪裡呢?我們既然信,我們要深信,信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絕對無疑。我們絕對相信人人本具佛性,包括我們自己。

所以既然人人都有佛性,我們怎能不尊重呢?所以,「能體解則理明」。我們若真正體悟這個道理,一切就全都很明朗了。

各位,真的我們要體悟,人生是這麼無常,瞬息間多變化,由不得自己啊!所以我們既然能這樣深入佛法,我們應該就要深信道理,要用我們的身與信要會合,信若離開我們的身外,我們絕對無法去體會到這個法。

就像哪個地方有了災難,我們看到很多人不顧一切,堅持著入人群中、災難中去救濟。我們看大家,應該我們要起自內心,恭敬心,那些都是菩薩!

我們若要再更瞭解,到底他們這樣付出,怎麼沒有喊累?我們就自己進去看看,身體力行走入那個環境中,面對著苦難人,面對著那個環境,我們就趕緊膚膚他、安慰他,苦難的眾生能夠靠在菩薩的肩膀上哭,訴苦,心有所依賴。像這樣,付出之後,看到那個苦難、悲慟的眾生,已經心安了,而且膚慰他之後,他脫離了那一分苦不堪的境界,我們就會知道這個方法,那就是叫做「愛」,那就是「無私的愛」,這就是道理。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就是「體解則理明」。菩薩沒有離開我們多遠,不是說,他在那裡坐著,在那裡站著,我們就在那裡一直拜而已,不是。原來,我們本身也是菩薩,這叫做「體解」。我們自己的身體去體會到,所以我們很深刻,瞭解「救人」與「苦難眾生」會合,幫助他,這種的道理,叫做菩薩的道理,叫做覺有情的道理,叫做誠意、有情的道理。所以,這全都叫做理,所以我們要信解。「深慧」,我們若有信解,很深,自然我們與佛陀一樣,人中的智慧人。

所以信解,我們若沒有體會,我們若不接受,無法真正聽經、聞法、體悟,身體與法來合一。所以一直就是期待人人,要「深信體解」,這是很重要的。

在<信解品>,<信解品>的開頭,就是:「爾時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從佛所聞未曾有法。」

爾時
慧命須菩提
摩訶迦旃延
摩訶迦葉
摩訶目犍連
從佛所聞
未曾有法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是這四位,也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四位,包括舍利弗就五位了。這四位就是在僧眾中之首。

四子
須菩提等
眾僧之首
領悟於舍利弗之後

十大弟子都有各有優點,舍利弗的優點是智慧第一,所以他領悟佛陀真理,一定是第一位。

何況佛陀說法,已經四十多年了,四十二年後,才開始說《法華經》。過去他們都是還是守在小乘法,舍利弗也是,隨佛四十多年的時間,聽這麼多法,還是守在這種獨善其身,很怕來六道輪迴,也瞭解「一切皆空」的道理。

不過來到《法華經》,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在<序品>中,佛陀現相放光。雖然在那個地方眾心有懷疑,佛陀到底是為什麼,這次講完《無量義經》,為什麼還坐在這個地方又入定,「入於無量義處」,專心,眉間放光,這當中大家起懷疑,舍利弗相信其中必有道理,才聽到,彌勒與文殊菩薩的對答,他深深體會到,所以他不斷代替大眾來請法。佛陀就受舍利弗三請,佛陀三止,然後「豈得不說」。

這是舍利弗已經在<序品>中, 開始就對自己反省,對自己過去修小乘法起懷疑,開始要發願,不甘願停滯在小道。到了佛陀開始一直讚歎,眾生人人可成佛,若這樣,聲聞也能作佛,所以因為這樣,很篤定了他深深信受,那就是舍利弗能第一位受記。

若事論:
舍利弗從<序品>
尋常自疑悔責
不甘於小道
一聞聲聞作佛
便能信受

現在再接下來,那就是有四個人,那就是開始要來接受,佛陀的教法,期待他本身,也能受佛肯定來受記。這四位以慧命須菩提為首,開始,所以從,「爾時慧命須菩提」,<信解品>開始出來;就是以須菩提開始。

爾時慧命須菩提:
於法說譬喻後
隨即又明信解
爾時:
指佛說火宅喻
已畢之時

「於法說譬喻後」,他們是一直到了,<譬喻品>之後,才真正去體會,隨即就能信解。

「爾時」,就是指,佛陀說火宅這個時間。就是在<譬喻品>,長者與火宅,長者和那些孩子的關係,長者的慈悲,用盡方法如何能將這些孩子,趕緊叫出來,脫離火宅,又慈悲在門外設三車。他們這樣的道理,深深體會,所以這是在火宅譬喻之後,他們真正深深瞭解。

所以,這四位,須菩提稱為「慧命」。其實「慧命」,凡是出家者,人人應該就是「慧命者」,因為已經瞭解了佛法。我們要追求佛法,就是要追求佛的智慧,用佛法入我們的心,成長我們的慧命,所以,應該「慧命」,凡是修清淨行者,無不都是可以稱為「慧命」,其實,比丘統稱都叫做,「慧命者」。

慧命者:
通稱比丘
從佛出家
乞食以資生命
乞法以資慧命

佛的時代,僧團「乞食以資生命」。因為佛陀要人人都平等,不分貴賤,在僧團中來修行,所以每一個人,每天要生活,你就要自己去托缽。

第一,是為了自己的生活,去托缽。第二,就是要讓人群中,了解佛教的成立,有這樣的僧團,讓僧團出家人與俗家在家人,有接觸的因緣,所以也因為這樣叫做「托缽」,也叫做「化緣」。

所以,以「化緣」乞食,來滋養我們的身命,這是佛陀的時代,乞法是滋養我們的慧命。若是回來,外面去乞食,吃飽之後,那就是聽佛說法了。所以向佛求法,那是成長慧命,所以出家人應該都能,通稱「慧命(者)」。

須菩提
譯為善吉
亦云善業
亦云空生

須菩提,翻譯作「善吉」,或者是叫做「善業」,那也可以叫做「空生」。這是在描述須菩提初生之時,因為他初生那一天,很不可思議,本來他們的家庭就是很富有,庫藏很多,但是須菩提他出下來生那個時刻,那一天,他家裡的寶藏,連藏裡的東西,忽然間不見了,空了。父母很驚惶,趕緊請相師來為他看相。

這位相師就跟他們說,「這個孩子是吉非凶,是很有吉相,將來這個孩子,他會很有成就,對人群付出,是一位真大智慧。」因為這樣,所以父母,他的父母,請相師為他取名,所以這位相師就為他取一個名,是「善」,因為將來對眾生有利益,能幫助眾生;再來是「吉祥」,所以因為這樣叫做「善吉」。須菩提,他這個「善吉」的名字,還有「空生」。那就是他生下來,(家)裡面的東西都不見,但是三天後,這些東西又是再恢復了。

須菩提何以獨稱「慧命」?因為善吉、解空,以「空慧」為命名。

須菩提
何以獨稱「慧命」
因善吉、解空
以「空慧」
為命名故

因為他一出生人間,這世間的物質都忽然間,這樣完全空掉,都清淨了,這種的瑞相。因為這樣,所以人人知道他生下來的故事,所以也稱他為「空生」。

也瞭解他對道理完全很清楚,很有智慧。出家之後,佛陀的法,他就是都完全接受,對佛陀的法,說一,絕對信受奉行,絕對不打折,完全都信受,所以因為這樣,是在十大弟子中稱為,「解空第一」的人,能夠真正透徹瞭解,你看《金剛經》、《般若經》,多數都是須菩提為當機者。

十大弟子中
「解空第一」之人
佛使此人
說「般若」之空理

佛陀若在說法,須菩提一定每場他都在場。佛陀開始講經,「能瞭解嗎?」就叫須菩提,「須菩提,你覺得如何?」由須菩提再來補充見證。所以說,須菩提,他就是慧,智慧,解空第一,佛一直來要講說空理,一定是以須菩提來做當機,更能夠瞭解。

尤其是須菩提,他「稟性慈善」,很善良。很富有的家庭,但是他從小開始,就對這些物欲完全沒興趣,對苦難人很有同情心。每次若看到苦難的人,他所有的東西全都給人,甚至出門,所穿的衣服、所戴的珍珠、瑪瑙,甚至連自己穿著的衣服,也脫給別人,身上穿著內衣回去,常常讓父母,很傷腦筋。對他來說,他覺得,世間身外物質哪有什麼呢?苦難的人很重要,應該我們(富)有的人,要趕緊幫助苦難人。那種慈善的心,實在是與這個世間的物質,一點爭端都沒有。

又須菩提稟性慈善
不與物諍
及其出家
解空得道
兼修慈心
得無諍三昧
以常能將護物
故亦名「善業」
隨佛修行
解空諦理
悟無諍三昧

須菩提與物無爭,要,就給人,需要就布施出去。一直到出家,「解空得道」,再「兼修慈心」。他不只是,我瞭解了,一切空,但是他的慈心很重,「得無諍三昧」。與人也無諍,與事無諍,與人無諍,這是一個很慈悲的心,所以他得到「無諍三昧」,他常常很疼惜物命,他這就是對世間的愛,對人的愛,對一切物那分愛,愛惜,是完全付出,這叫做「善業」。

「隨佛修行」,他就是「解空」瞭解道理,「無諍三昧」,這就是他人生的一切。但是如何能成佛,如何能走入人群中,能與人群無諍,還未到達。所以他到了<譬喻品>時,才真正體會佛陀的本懷。

修行,就要有這樣,這種精進,無始劫的發心,走入人群中。不是為自己的清淨無染,是要在人群中不受污染,這樣才是真正成佛的道路。所以我們要學佛,看看跟隨在佛身邊幾十年,是僧眾的領導者,都沒那麼容易能信解,何況我們現在呢?不過,現在能聽聞佛法,其實這也是福,我們的開頭,開頭我們就要好好信受奉行。真的要有「信」,有「解」,要有深信,沒有懷疑。我們要去體解,我們才能與道理會合。我們真的要學,佛陀是人群中的智慧人,我們要好好日日多用心。

Wednesday, December 30, 2015

【人間菩提】20151230 - 發心立願精進行 Dedicating Ourselves to Serving Humanity












發心立願精進行
Dedicating Ourselves to Serving Humanity

慈青尋根精進行
關懷難民共扶持
受助回饋齊行善
愛心竹筒回娘家

70歲的易鄭招娣,是台北萬華區的第一顆環保種子,做環保已經有二十四年,她帶領一群

­上了年紀的環保志工,在萬大國小的環保站,每天做資源回收。

同樣發揮大愛精神,中國大陸福建省,2015廈門歲末祝福,長期受到慈濟照顧的人們,­響應竹筒歲月,每天存善款,幫助其他人。

見苦知福,還要再造福,伸出援手助人,發揮生命的良能,而現在正是需要這股愛的力量。

【靜思妙蓮華】20151222 - 深心信受信解諸法 - 第723集



20151222《靜思妙蓮華》深心信受信解諸法(第723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信解諸法道源功德,深智者以譬喻得解,長者火宅三車一乘,體解真空徹悟妙有。」
⊙信解: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除滅一切諸疑惑。世尊為一大事因緣,示現人間,開發無上道。
⊙須菩提等有如是信解,故異口同音說窮子一喻,以酬如來火宅開示也。
⊙須菩提等尋常得小為足,不勤精進,昔無悔責之念,直待舍利弗受記,自生疑悔,更聞譬喻說,方始信解。
⊙信:必以深心信受,深耕信根。解:必以從信而得如實深解諦理,若不深解,即非真實信法入心,降伏無明。
⊙故知當佛受請說大乘,增上慢人退席,為不信不解。人天會眾對佛恭敬讚歎,似極尊信,仍為不能瞭解。
⊙又諸多比丘等,於說<方便品>時亦信而未解,又人眾中,發大心凡夫聞法雖多領解而或不能深信。
⊙信心為諸法之實體與三寶之淨德,必能先信佛法,由信法故起正思惟,由是深心信解。

【證嚴上人開示】

「信解諸法道源功德,深智者以譬喻得解,長者火宅三車一乘,體解真空徹悟妙有。」

信解諸法道源功德
深智者以譬喻得解
長者火宅三車一乘
體解真空徹悟妙有

「信解」這二字,在我們求學佛者是多麼重要啊!我們若能信入心,天地萬物諸法體悟瞭解,這就是道源功德,所以,行菩薩道,必定要從信解開始。

所以「深智者以譬喻得解」。雖然法是這麼深,要體解,將我們的內心與天體萬物合一,談何容易呢?所以,《法華經》<譬喻品>中,那就是以長者,一位長者他的家庭,慢慢災難起,火也開始了,這些孩子看到災難,看到火,也不知道怕。長者只好就是要再想方法,趕緊在外面設出了三車,三種的車,羊車、鹿車、大白牛車,這種「三車一乘」,就這樣才有辦法將孩子,隨他們所欲,誘引出來。到了很平安的地方,開始向他們解釋,大家才開始,「體解真空徹悟妙有」。

這和我們學佛不也一樣?佛就像長者,佛陀就是為了這樣來人間,要讓我們知道,我們生老病死,知道懂道理,我們才有辦法來生來世,這輩子懂得發心,來生來世才有因緣。

就像佛經裡面有一段,那就是有一個時候,佛陀帶著僧團在祇園精舍。那時候,阿難有一天在晚上,黃昏時,他在樹林裡找個地方坐下來,好好來靜思惟。那時候想佛,觀想佛,佛陀他是什麼因緣,生生世世,都有不可思議求佛法的心?

想了之後,不如就趕緊到佛的面前去,向佛請教,佛陀就說:「我在過去無央數劫以前,那時候,那個時代,有一位大國王,名叫做大光明,這個國王統領五百個小國家,威德統領。有一天,就和他的大臣,相邀要到外面遊山玩水,開始就準備象群,國王就是乘一隻很漂亮的象,但是國王坐著的這隻象,突然間在樹林看到一隻母象,這隻象載著國王,卻是忽然間欲性大作,去追前面那隻母象,這樣狂奔好像發狂一樣。象師本來也坐在一隻象上,他也趕緊隨著,但是已經控制不下來,國王這次的受驚嚇實在很大!

回到皇宮,國王很生氣,責備象師,要對這位象師處死刑。這位象師就很無奈,向著國王哀求,說:「這是牠的欲心發作起來,這無法訓練!國王若要處我死刑,我願意接受,是不是寬限我三天?三天後,這頭象一定會再回來。」

果然三天後,這頭象回來了。到底象師是要用什麼方法,來證明這隻象,那那麼聽象師的話?他就用鐵丸,都用火烤,象回來時,乖乖蹲在象師的前面,象師就向牠說:「犯這個錯誤,你我都無法捨去這個責任,所以,唯有以死來懺悔,以死表達這念心,對國王的忠心。」雖然心很痛,和這隻象的感情,但是無奈,非常的悲傷,這隻象也流下眼淚,表達了牠的懺悔,很聽命令,牠就第一顆的鐵丸,用鼻子鉤過來吞下去,再來第二、第三,一直到鐵丸全都吞盡了,這頭象也這樣往生了。

國王在那裡看了,大臣大家看,原來象師的訓練,這隻象是這麼聽象師的話。但是,這種獸性,野獸的心也有這種的欲,這種的淫欲,一時無法控制。哎呀!這淫欲很可怕。國王就問象師:「若像這樣的欲,要用什麼來調伏牠呢?」象師就很無奈,向國王說:「國王,淫欲,這是一種無明,唯有佛,才有辦法調伏。現世是無佛。」

「要如何才能有佛呢?」國王又問。「需要修行,經過了無央數劫,這樣去除一切煩惱,體會宇宙萬物的真理,成佛覺悟,所以時間很長的修行。」這位國王開始非常的感動,他就發心,「從此開始,我光明王就是要向著佛道來追求,一直到了有辦法,將眾生的無明欲念,完全調伏。」

佛陀說到這裡,就向阿難、比丘群就說:「你們知道嗎?那位光明王,就是我。經過這件事,發心一直一直,無央數劫,生生世世,都有不可思議求佛法的心,這就是所以能成佛。」

「體解真空徹悟妙有」,這一定要從信解諸法,那個道源最開頭那念心開始,一直信解不退。

信解:
信為道源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根
除滅一切諸疑惑
世尊為一大事因緣
示現人間
開發無上道

信解,「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我們要好好培養我們的善根,我們要好好深心信解,這就是修行者的方向。能夠這樣,我們才有辦法「除滅一切諸疑惑」。

眾生煩惱,就是因為疑惑、無明,所以無明很重,這個貪欲心就難除。所以,世尊他是為一大事因緣,來示現人間,生生世世,用很長久的時間來修行,來培養,來與人群結好緣,培養著來生來世,佛陀說的話,我們聽得懂,能夠領受,能夠身體力行;這也要生生世世與眾生結好緣,所以時時示現人間,來「開發無上道」,生生世世都在開路。

所以來到<譬喻品>,開始,舍利弗一念發心立願,開始發心了,佛陀也為舍利弗授記了。這是在<譬喻品>,也是因為<方便品>,佛陀稱讚人人本具清淨的本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而且清淨無染的,一切種智等等,所以舍利弗才開始信解,深信、解悟,到了<譬喻品>,佛陀才為他授記。

再接下來,再接下來就是<信解品>,開始我們就能看到,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迦葉、目犍連等等,陸陸續續,在<信解品>開始,也能受佛來為他授記。

須菩提等
有如是信解
故異口同音
說窮子一喻
以酬如來
火宅開示也

「有如是信解」,就是要大乘心啟發之前,一定要有信解。對大乘法開始深信理解了,所以佛陀就開始要為他們授記。

聽到他們異口同聲表達出了這個窮子譬喻,這就是要來回應「以酬如來火宅開示」。那就是在<方便品>,他們還不很信解,舍利弗理解了、信解了,但是他們還未很信解,一直到<譬喻品>,長者、火宅等等,他們才開始真正信解。

須菩提等
尋常得小為足
不勤精進
昔無悔責之念
直待舍利弗受記
自生疑悔
更聞譬喻說
方始信解

所以,須菩提等,尋過去他們所修的是小乘行,他們是「得小為足」。「我該瞭解的法都差不多瞭解,我已經證果了,阿羅漢果,我滿足了。」不要再向前前進,所以「昔無悔責之念」,沒有自己反省,學佛的目標,本來就是要發大心願。一直到了<譬喻品>,他們才開始,開始知道,原來舍利弗受記,就是發大心。所以從這樣開始,「自生疑悔」,只守在小乘這個位置,這樣對嗎?所以自己開始反省,所以叫做「疑悔」。「更聞譬喻說」,後來聽到譬喻,佛陀用種種方法來譬喻,才開始入信解。

信:
必以深心信受
深耕信根
解:必以從信
而得如實深解諦理
若不深解即非真實
信法入心
降伏無明

「信」就是,「深心信受」,一定,一定要深心。我們學佛,最重要要「深心信受」,要很認真相信、接受,還要用功,身體力行,「深耕信根」。

「解」,就是「必以從信,而得如實深解諦理」。真實的道理,那就一定要有很深信,再如實的深解,很深去理解。要有深信,才有辦法深的理解,理解這個真理。「若不深解,則非真實」。若沒有很深的信,信受、若沒有很深的理解,就不是真實。所以,信,法要入心。相信這個法的諦理,要很深入我們的心,入心之後,我們才有辦法降伏無明。

故知當佛
受請說大乘
增上慢人退席
為不信不解
人天會眾
對佛恭敬讚歎
似極尊信
仍為不能瞭解

在<方便品>時,佛陀受舍利弗三請,後來佛陀開始要說法了,將要說大乘法,在大會中,「增上慢人」就退席了。這些人為何退席呢?那就是「不信不解」。他沒有真正很徹底的信,沒有深信,又沒有理解。因為這群人,有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還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竟然還是信心不深,瞭解法他,就是那麼膚淺,所以不信不解,禮佛而退。

卻是,「人天會眾」還有很多在那裡。因為這些人,對佛恭敬讚歎,很恭敬的信,相信,但是還未很透徹瞭解那個道理,所以他們還留在現場,就是要聽佛陀來說法。

又諸多比丘等
於說<方便品>時
亦信而未解
又人眾中
發大心凡夫
聞法雖多領解
而或不能深信

也還有很多的比丘,在說<方便品>時也有很多都已經開始相信了,佛陀所讚歎的法,相信,但是還無法很瞭解。

又人眾中,發大心的凡夫,在大眾中也還有很多凡夫,也是來聽佛說法,用恭敬心來信受。聞法雖然很多,但是領解還未很深,還是有一點點的疑。所以,那個「信」還未很深,何況「解」呢?雖然發大心,還是要有一段很長的路。所以「信心為諸法之實體,與三寶之淨德」。

信心為諸法之實體
與三寶之淨德
必能先信佛法
由信法故起正思惟
由是深心信解

所以「信」是很重要,信根要很深,這是諸法的實體。這種的真實法入心,也就是我們三寶的淨德。有了深信的心,我們才能夠去除煩惱,再也不會受到污染,再來覆蔽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永遠清淨,這樣「必能先信佛法,由信法故起正思惟」。因為我們信佛,信佛所說的法,所以我們的心能夠靜下來,那叫做「正定」。有禪、有定、有慧,這都是在正思惟,「由是」這樣「深心信解」。

各位,我們現在開始,就要進入<信解品>了。這「信解」二字,我們一定要很清楚,我們要,「必能先信佛法,由信法故起正思惟,由是深心信解」。要知道,要知道「信解」這二字,是我們修行最根本。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Tuesday, December 29, 2015

【人間菩提】20151229 - 志同道合匯聚愛 Giving of Ourselves to Bring Love and Warmth to Our World





志同道合匯聚愛
Giving of Ourselves to Bring Love and Warmth to Our World

三界火宅焰難息
冬令救濟賑飢寒
見苦知福再造福
志同道合匯聚愛

慈濟冬令發放即將在中國大陸展開,志工謹慎預備前置工作、用心查看大米及冬衣棉被的品­質,一點都不馬虎。而上海慈濟志工天未亮就出發,前往江蘇省泗陽縣,進行冬令前的逐戶­訪視,關懷獨居老人。

付出行動,幫助需要,深圳土石崩塌意外,慈濟志工持續關懷。災區救難隊成員特地前往聯­絡處歲末祝福現場,致贈錦旗,感恩大家。

有愛的國度,令人感動。超過百萬的難民和移民進入歐盟國家,有的國家為他們預備住處,­接納收容流浪異鄉的人,尊重關懷的精神,讓全世界都看見。




【靜思妙蓮華】20151221- 回顧經法 慎解明諦 - 第722集



20151221《靜思妙蓮華》回顧經法慎解明諦(第722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聞法敬信受持,思惟慎解明諦,上有補於玄理,下不失於悲願。」
⊙序品:會三歸一,教菩薩法。
⊙《方便品》佛陀出定,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
⊙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舍利弗三請,會中五千人等禮佛而退。
⊙譬喻品:舍利弗得受佛記,譬喻品舉長者、火宅、三車等多種生態,示說法喻。

【證嚴上人開示】

「聞法敬信受持,思惟慎解明諦,上有補於玄理,下不失於悲願。」

聞法敬信受持
思惟慎解明諦
上有補於玄理
下不失於悲願

我們聽法、學佛,學佛而聞法,要學佛的什麼呢?學佛的慈悲,學佛的智慧。

佛陀慈悲,拯救天下眾生,是他的心願。修行很辛苦,卻是他沒有退失道心,一心求佛聞法,無非就是要將這個法,傳給世間人,希望人人能夠受法信受,身體力行,回歸人人本來就是有的本性。這就是佛陀的慈悲。所以要學佛,我們一定要聞法。

聞法,聽,不是多少聽一聽(臺語:加減聽一聽),不是有空,我就來聽法,沒空,就算了算了,就是沒空。其實,法與時間一樣,一縱即逝,一眨眼就過去了,所以我們要時時警惕,念無常。

法,句句入心,我們才能永恆將這個法,在我們的人生中,這樣面對人事物都「有法度」。因為我們已經接受了法,法入心,面對著外面人事物,就能及時應用。

既然法入我們的心,對我們的幫助是這麼大,所以我們要「敬」,「敬信受持」。我們若是不敬,沒有尊敬,我們學佛絕對不成。

所以這個「敬」字,就是我們要用專心、尊重的心,不是說,學,多少學一學(臺語:加減學一學)。「多少(加減)」就是不專心,「多少(加減)」就是不尊重。這種增上來又減下去,這樣叫做「有漏法」——收進來,漏掉了。所以我們學法必定要有「敬」,敬的信,這個信才能深入我們的心。

相信之後,發願,我們要很慎思。我們好好來思考,法,出世法與處世法。「出世」「處世」,聽清楚,「出世」,就是我們要如何能瞭解,佛陀教育我們的脫離六道三界。「三界」,也是我們的,心的煩惱,要如何將這個,煩惱、塵沙惑去除,我們才不會懵懵懂懂造了業,投入那種惡道之中,由不得我們自己。哪怕是再來人間,依報、正報,也要讓我們有選擇的餘地。

我們的發心立願,我們的心願是什麼心願?我們若有辦法把握自己,來回人間,能夠篤定我們的方向,這是處世,用出世的精神來,入世的志業。這都是我們,「聞法敬信受持」之後,我們再「思惟慎解」,要再用心好好去思惟,很謹慎來瞭解法,不要偏差了。完全「明諦」,要很清楚道理。「諦」就是道理,我們的生活中,不離開很明白的道理。

我們學佛,要學得對事就是淡定。當很複雜的事情出來時,要如何冷靜我們的心,要如何將們的很處事,這樣很穩定,這就是「明諦」。這個人事物,我們在處理的事情,不要讓煩惱塵沙無明,來覆蓋著我們的心,這就是「思惟」;這是很清楚的心思,很謹慎的瞭解,我們還是在道理中。這就是我們學佛的目標。

所以,若能夠這樣,「上有補於玄理」。「玄」就是很玄曠,非常開闊的道理在我們的心中。而下呢?「不失於悲願」,我們要「上求下化」,「下化」就是要濟度眾生,所求的佛法,清楚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身體力行,就是一個悲願,不忍眾生受苦難;因為這樣,我們發心立願,就要來救度眾生。這是佛的心願,也是我們的心願。

我們從《法華經》的開頭,<序品>,從文殊、彌勒,這樣的對答,我們就已經很清楚,佛陀過去無央數劫在求佛法,所以佛法不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才開始,只是娑婆世界,這位釋迦牟尼佛,用成佛的身分現世人間,重新將佛法,在二千多年前他的體會,他親身與天體宇宙萬物理,會合起來,在他的本懷裡,一直要向我們說,所以佛陀講《法華經》,先《無量義經》,《無量義經》之後,再「入無量義處(三昧)」,再離言的法華開始,從無量義定(中)開始放光,萬八千佛土,很多很多都是見到佛的光明。大家很好奇,「佛陀,佛陀今天講經的形象,與過去完全不同。」大家互相議論起來了。

菩薩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他瞭解,看到大家心有疑問;還有彌勒菩薩,當來成佛,在這個娑婆世界,要教化眾生彌勒佛,也體會到了。總是要讓人人釋疑!所以他們兩個人就出來對答,引述了這麼長久以前,有二萬日月燈明佛,互相的傳法,互相的授記。這讓大家很瞭解,佛法是向來就有。

「佛佛道同」,要經過了無央數劫,「修」,無央數劫,「行」。「修」與「行」,「修」是向上追求,「行」是身體力行。上之玄理,無量數的道理,要去吸收;下,所有苦難的眾生,生生世世都在度化。

這是在<序品>,我們已經看出了,佛陀四十多年的講經,那就是來到《法華經》,做一個大轉變,順口就教行菩薩道。「會三歸一」,這是「教菩薩道」,這是<序品>,很重要,大家要很清楚。

序品:
會三歸一
教菩薩法

用這樣簡單,讓大家回顧<序品>。接下來的<方便品>,佛陀就是出定了,他以舍利弗來做當機者。因為要說話也要有對象,這個對象的根機,要和這個法能體會的人。現在教菩薩法,最重要的就是為他的出家的弟子。大家既然發心出家,不能只固守在自利,必定要開啟發大心,所以以舍利弗來做當機者,意思就是說,所有的修行者,大家都要注意,要瞭解。

方便品
佛陀出定
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一切聲聞、
辟支佛所不能知

開始佛陀就是讚歎,讚歎「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尤其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無法體會到。

這些出家眾,雖然時時日日,都跟隨在佛的身邊,但是佛陀的心靈境界,佛的本懷,那個智慧甚深。大家還無法體會到佛心,無法入佛的心門來。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

所以者何
佛曾親近
百千萬億
無數諸佛

佛陀已經在這個地方說,因為釋迦牟尼佛能夠成佛,就是他過去生中無央數劫,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是這樣親近,百千億無數諸佛。我們凡夫值遇佛難,為什麼呢?凡夫就是自私,就是為欲、為利在追求,所以無明不斷產生,業不斷複製,哪有辦法能夠清淨的心,生生世世能夠親近佛呢?

但是釋迦佛,他從一開始,他發心立願,就是這樣生生世世親近,不捨離。這分堅定的心實在是很不容易!我們凡夫哪裡做得到呢?所以佛陀就一再地不斷,「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

慇懃稱歎
諸佛第一方便
甚深微妙
難解之法

儘管佛陀智慧門永遠都是開著,但是,哪怕親近佛身邊的弟子,都無法入這個智慧門。佛陀考慮到人人還無法瞭解,反而起了種種不好的心,扭曲了真理實相,自然就起了誹謗的心。佛陀認為這樣不好,所以就要設種種方便法,希望大家能夠瞭解。

雖然是方便法,卻是「甚深微妙難解之法」。從微妙中,用種種譬喻、言辭等等,才會有三藏十二部經。用這樣一直在<方便品>不斷不斷地來稱歎,, 切佛的一切智、佛智、無師智、自然智,不斷不斷地一直讚歎佛的智慧。卻是舍利弗終於瞭解了,開始生起了欣慕的心,他開始要發大心了,所以他請佛來解釋,佛陀就「三止」,「止!止!不須復說」,因為眾生的心還不瞭解,只有你舍利弗能瞭解,其他人還不瞭解。

舍利弗二次請,佛陀還是「止!止!不須復說」。舍利弗再請,終於佛陀看到了,已經真正欣慕,要求法的人的心,已經開始成熟,有一大部分的人。佛陀因緣到了,把握時間,開始佛陀說:汝已三請,「豈得不說。」你已經三次提出請來求,我怎麼能不說呢?

開始要說了,在這期間,就有五千人,會中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共五千人這樣頂禮,禮佛而退。

舍利弗三請
會中五千人等
禮佛而退

這些人就是「增上慢人」。佛陀就這樣說:「退亦佳矣。」這些人既然還無法信,無法解,不在場聽,這樣離開也好,免得他不瞭解反而謗佛、謗法,所以「退亦佳矣」。

佛會將《法華經》說出來,就是希望人人能夠信解,但豈是這麼容易就能信解?所以,佛陀在<譬喻品>開始,用種種譬喻來加強,讓大家瞭解人世間的形象,法要如何對治,世間一切的形象。

在<方便品>,舍利弗已經發心了,來到<譬喻品>,佛陀首先就先向舍利弗,授將來成佛的記。這也是要讓在場的,出家弟子提起信心,原來舍利弗也能受記成佛,既然舍利弗能夠受記成佛,我們大家都有希望。

接下來就開始舉很多的譬喻,就如長者那個火宅。

譬喻品:
舍利弗得受佛記
譬喻品舉長者、
火宅、三車等
多種生態
示說法喻

長者本來是很富有,時時在外面遊化,卻是回來看到這個大家庭,已經這樣腐敗了,裡面的孩子失去了教養,大家只是貪玩、貪享受。這就己經譬喻,譬喻我們世間,很長久的時間沒有佛出世,在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不斷在造業、煩惱,彼此之間,惡業互相這樣在傷害。

長者就用盡辦法,如何來叫這些孩子,要趕快出來,所以他就在門外設三車。這是描述佛陀成佛之後,不忍眾生的苦難,但是無法直接把大家叫出三界,脫離火宅,他只好就是要用方便法——小乘、中乘、大乘法,適應眾生的根機。就如長者在火宅外設三車——羊車、鹿車、大白牛車。

這段文,也說很久,這就是表示眾生的心態,種種不同,佛陀用三乘法來施教眾生,到了現在,已經因緣成熟,時間再也無法等下去了,四十二年後,佛陀就開始講《法華經》。所以從羊車、鹿車,一直鼓勵大家要進入大白牛車。因為這輛大白牛車,裡面有多麼多的寶物,裝潢有多麼的美,一直勉勵大家要捨小就大。

這就是在我們過去,所說的,<序品>、<方便品>、<譬喻品>,說那麼久,我現在才用幾十分鐘縮短內容,最精要的,希望大家能夠謹記,才有辦法進入<信解品>。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Monday, December 28,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218 - 窮劫求道根利機熟 - 第721集


20151218《靜思妙蓮華》窮劫求道根利機熟(第721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聞佛法妙難思議,信之為入道功德;復用心深耕細思,止惡行善身口意。信者破邪思見,解者破無明惑。」
⊙「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法華經序品第一》
⊙「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法華經序品第一》
⊙「告舍利弗:我說是相,求佛道者,窮劫不盡,如是等人,則能信解,汝當為說,妙法華經。」《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求佛道者,窮劫不盡:是自度化他,行大菩提道,是謂專心立弘誓,求佛道者,窮劫不盡。
⊙劫:時之長,數之多,譬如大海之水,無窮之量。
⊙初發大心,菩薩於無邊大劫海中,又如沙漠塵劫,為眾生故求菩提道。如是述說菩薩願力,窮劫說不能盡。
⊙修持如是:經長劫守之如初念,根利機熟,如是等人,一聞此經,則能信解,汝當為說,妙法華經。

【證嚴上人開示】

「聞佛法妙難思議,信之為入道功德;復用心深耕細思,止惡行善身口意。信者破邪思見,解者破無明惑。」

聞佛法 妙難思議
信之 為入道功德
復用心 深耕細思
止惡行善 身口意
信者破邪思見
解者破無明惑

稍微用心想想看,我們聽經這麼久了,到底經典文字瞭解多少?所以聞法,必定要去體會法裡面的奧妙。其實,愈是瞭解,愈覺得佛覺性慧海的奧妙,不是我們凡夫用口頭,這樣向大家說,不是我們凡夫用耳根,這樣聽,就能夠體會。實在是難思議!但是,就是這麼難思議的法妙,所以我們才要立心願。最重要的是一個字,「信」,我們要深信,我們若是相信,路一定走得到。

佛陀覺悟之後那個境界,為了要為我們說真實法,四十多年間,他還是耿耿於懷在他的內心。年紀大了,還未說清楚,還未說到人人本具佛性,還未讓人人將這個佛性,很相信,用上佛性。

要如何才能用上佛性?就是要接引、接引,慢慢接引入了菩提道,真正去發揮那分,入人群中,而不受人群所污染,在人群中付出的,得到那個法的歡喜,得到法的歡喜,很自然的,就沒有執著是「空」,不執「空」,也不執「有」,透徹瞭解「真空」,卻是其中有那分的「妙有」,這就是到佛的境界;那分心如如不動,不受影響,這就是佛的境界。

還記得嗎?我們從《法華經》,《序品》開始,那時候佛陀開始宣布要講《法華經》,要暢演本懷。

大家,很多人,四方八達都來到靈鷲山,來恭敬圍繞在佛的周圍,佛陀就「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為諸菩薩
說大乘經
名無量義
教菩薩法
佛所護念
《法華經序品第一》

這「名無量義,教菩薩法」,就是「佛所護念」,那就是《無量義經》,是佛陀的心懷,就是要教菩薩法。「佛說此經已」,就「結跏趺坐,入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

佛說此經已
結跏趺坐
入無量義處三昧
身心不動
《法華經序品第一》

過去佛陀說什麼經都是一樣,佛說經完了,大家就歡喜作禮而去。但是,這次,佛陀講完《無量義經》,佛陀並未起座,這個態度就是表示:我還有話要說。佛陀繼續坐在那個地方,就沒有人敢「作禮而去」,所以大家還在那個地方等著。

佛陀既然靜坐在那裡,但是時間很長,因為佛「入無量義處三昧」,這就是「正定」。經講完之後,在那個地方入無量義的正定,身心不動,眉間的亮光,這樣不斷不斷放射出去,這個境界是過去沒有的,所以大家坐著在等待,佛陀接下來要說的法,絕對是不可思議的微妙法。但是,佛陀遲遲未出定,才有文殊、彌勒在那裡對答。應該這段(經)文,大家都還記得?

我希望人人從經的開頭,一路這樣,一直聽過來,不要走過就將它放下,聽現在,漏掉了過去。所以必定要記著。雖然《法華經》是這麼長,但是我們也要從現在的經文,回顧過去,我們才懂得珍惜,懂得珍惜,才懂得「信」。

「信之,為入道功德」,我們要相信,信心就是入道的功德。「復用心,深耕細思」,我們要在不斷反反覆覆用心,要好好深耕,就如農夫耕田一樣,要用心去耕耘,用心深耕。我們要細思,好好很細心來思惟佛法。開始就要止惡行善在身口意,我們要止十惡,行十善,所以「止惡行善,身口意」。

「信者破邪思見」。我們若是能信,真誠的信,自然我們就能破除邪見,邪思、邪見,我們無法去體會,多數我們的心都會常常偏掉,偏就是邪,所以「信」,你若有真誠的信,自然那個煩惱,邪見、邪思,自己就會去除。「解者破無明惑」。解,就是你相信之後,真正這個法入心來,所以這樣,你的內心那些無明煩惱,因為你心中有法,外面的邪思、邪見,就不會進來。

我們不是常常說「防非止惡」,要及時止惡,同時也要趕緊身體力行去行善。大家有菩薩群,互相鞭策,為人間世事苦難去付出,大家互相鞭策、勉勵、歡喜。不是得到什麼物質,歡喜,是得到幫助別人之後,看到苦難人解開了他的苦難,所以我們歡喜。這就是我們要相信,我們要去體解。我們若沒有身體力行,無法體解,我們的無明覆心,我們怎麼有辦法,能去瞭解法妙的道理呢?所以我們要用心。

前面我們說「告舍利弗,我說是相」這句。所以佛陀說「我說是相」,所謂「是相」,那就是三藏十二部經。過去說的,到現在「會三歸一」,三乘法來到這裡歸為一乘。所以「告舍利弗:我說是相,求佛道者,窮劫不盡,如是等人,則能信解,汝當為說,妙法華經」。

告舍利弗
我說是相
求佛道者
窮劫不盡
如是等人
則能信解
汝當為說
妙法華經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像這樣,要聽納這麼多的法,能夠瞭解,是不容易的。這就要用很堅定的心。人生苦短,瞬息三世,所以我們就要及時把握;修行者一定要有這樣的心。不要以為時間還很長,這輩子若聽不完,來世再聽。來世是不是讓你有因緣再聽呢?這輩子煩惱未盡除,對佛法沒有堅定入心,來世有因緣得人身嗎?來世得了人身,有因緣聽佛法嗎?不知道,因為時間很長。

所以「求佛道者,窮劫不盡」。要每一個時間,佛法這麼多,我們要不斷不斷去追求。常常向大家說,日常生活中不離佛法,人事物都在佛法中,我們的心若正,心若去除煩惱,人事物無一不都是在教育我們,無不都是我們在行菩薩道。

這,很多的時間,都在我們的面前,「窮劫不盡」,若能這樣佛法常常在心裡,「如是等人,則能信解」,有這樣的人才有辦法能信解。「汝當為說,妙法華經」。佛陀交代當場的弟子,未來有這樣的人,我們才能向他說《妙法華經》。

這《法華經》真的要心思正確,自然就能應用在人間,世、出世法。

下面說「是自度化他」。

求佛道者
窮劫不盡:
是自度化他
行大菩提道
是謂專心立弘誓
求佛道者
窮劫不盡

求佛道者就是自度,將佛法入心來,同時化他。

好像常常說「行大菩提道」,這就是行菩薩道。對自己的自性,善良的本性,我們要常常照顧好。我們對人,人人要結好緣,時時感恩,時時對眾生要尊重,要用出了那分「心包太虛」,一個「愛」字。這麼的簡單,這我們是不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行呢?這就是我們要專心,立弘誓願,要專心,我們還要身體力行。時間要很久,「求佛道者,窮劫不盡」。

「窮劫不盡」就是所有的時間,過去、過去,時間的開頭,一直到我們現在,還有未來、未來的時間。「窮劫不盡」,要不斷心身不離法,用盡了所有的時間,我們都所做的事情都要很如法。在時間中,我們不要時間浪費,所做的,法都漏掉。我們要每個時間充分利用,所用的時間就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這全都是要很用心去體會。所以「時之長,數之多」。

劫:
時之長
數之多
譬如大海之水
無窮之量

這個時間到底有多長?真的是很長。要如何算?佛陀就說過了,「恆河沙劫」,一粒沙當成「一劫」,恆河的沙到底有多少呢?「數之多」啊!「譬如大海之水,無窮之量」。不只是沙多,來說大海的水那麼的多,也無法量到底這些水有多少。這總是我們要很用心。我們人人都有初發心之時,「初發大心,菩薩於無邊大劫海中」。

初發大心
菩薩於
無邊大劫海中
又如沙漠塵劫
為眾生故求菩提道
如是述說菩薩願力
窮劫說不能盡

菩薩,就是如在這個無邊大劫海中,很長的時間,又像沙漠的塵劫,這樣一粒一粒去算,每一粒就是一劫;像海水,一滴一滴去算,每一滴就是一劫。這麼長久的時間,來譬喻我們菩薩發大心,就是要這樣,「盡未來際」。

我們既然是發弘誓願,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何況說時間怎麼長,我們不怕,每天這樣,法都在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每天都做得很歡喜,這樣我們還怕什麼時間多長呢?只要如法修行,在人群中遊戲人間,我們會做得很甘願、我們會做得很歡喜,我們豈有怕修行時間長呢?我們從初發心開始,我們一定抱著這樣的心,做就對了,甘願做,歡喜接受。這樣這個道心會退嗎?不應該退,只要我們有這念心。所以不論是時間多長,「為眾生故求菩提道」,就是為了眾生,所以我們要求菩提道,「為眾生故求菩提道」。

「如是述說菩薩願力」,這就是譬喻菩薩的心願,從初發心一直到最後,這個願力都不退,這樣叫做「窮劫說不能盡」。要說到這些法都清楚,用盡了無量數劫的時間來說,還是說不盡,不過,我們若肯發心,應該我們當下就是。所以下面說,「如是等人,則能信解,汝當為說,妙法華經」。

修持如是:
經長劫守之如初念
根利機熟
如是等人
一聞此經
則能信解
汝當為說
妙法華經

修持如是經,經過了劫,守之如初念,我們雖然經過很長的劫,時間經過很長,但是我們要守住這念,如初這念,所以「根利機熟」,我們不斷鍛鍊、鍛鍊,自然我們的根機,就會很利,很敏銳,看到什麼事情,見事會理。看到東西就知道,這東西是「真空」嗎?「真空」中,有「妙有」的道理在。這利根,很敏銳,很快就能瞭解,所以說「根利機熟」,很快因緣成熟。

「如是等人,一聞此經,則能信解」。若像這樣的人,聽到這樣的經典,這麼的微妙,很難得,很不可思議,去體會這個經的道理。但是,我們若能常常,守護在初念,自然我們的根機鍛鍊得很利根,自然我們還是聽,聽到經,一聞千悟,一聽到,好像這件事不久之前,很快,我就體悟到。

這就是我們要時時在人群中,去體悟人群的道理,現在來聽經,那就一聞千悟。「如是等人,一聞此經,則能信解」,自然他就會相信,會瞭解。「汝當為說,妙法華經」。

各位,經典雖然是這麼的深,但是我們若有心,就不困難,一點都不深,因為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法華經》的開頭《序品》,就已經將很美的境界,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佛陀開始就說《無量義經》,而我們大家也聽了,瞭解《無量義經》,是完全利益人群,救濟一切眾生,「苦既拔已,復為說法」,這個愛的力量。而且,經說完了,後面佛陀,還要為我們解釋很清楚,三藏十二分教,都在這其中,所以我們應該要很清楚。

所以,佛法,雖然法妙難思議,只要我們有信,「為入道功德」,我們自然這個信心提起來,要入大菩提道不困難,只要我們時時「深耕細思」,止惡行善。所以,「信解破邪思見」,將它破除,無明惑完全盡除,我們不就是如來清淨本性嗎?所以等等,無不都是要我們時時多用心。

Friday, December 25,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217 - 覺性慧海根深道堅 - 第720集


20151217《靜思妙蓮華》覺性慧海根深道堅(第720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覺性慧海法無邊際,時空漫長瞬息三世,菩提覺道守護一念,信解如初根深道堅。」
⊙「如人至心,求佛舍利,如是求經,得已頂受,其人不復,志求餘經,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為可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告舍利弗:我說是相,求佛道者,窮劫不盡,如是等人,即能信解,汝當為說,妙法華經。」《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提醒敬法,守慎教戒,故「告舍利弗,我說是相」;即上來所說十種出世善人之相。
⊙十種出世善人法:善,即順理之義,謂行此十法,皆順理之善法。
⊙止:則止息己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
⊙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第ㄧ、不殺生:即是止殺之意,既不殺已,當行放生之善。
⊙第二、不偷盜:即是止盜之意,既不盜已,當行布施之善。
⊙第三、不邪淫: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當行清淨梵行之善。
⊙第四、不妄語:不妄語者,不起虛言,即是止妄語之善,行實語之善。
⊙第五、不兩舌:不向兩邊說是談非,令他鬥諍,即是止兩舌之善,當行和合利益之善。
⊙第六、不惡口:謂不發麤獷惡言,即是止惡口之善,當行柔和軟語之善。
⊙第七、不綺語:謂不莊飾華麗之言,既不綺語,當行質直正言之善。
⊙第八、不貪欲:即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欲,當行清淨梵行之善。
⊙第九、不瞋恚:即是止瞋之善,既不瞋恚,當行慈忍之善。
⊙第十、不邪見:即是止邪見之善,既不邪見,當行正信正見之善。

【證嚴上人開示】

「覺性慧海法無邊際,時空漫長瞬息三世,菩提覺道守護一念,信解如初根深道堅。」

覺性慧海法無邊際
時空漫長瞬息三世
菩提覺道守護一念
信解如初根深道堅

常常向大家這樣說,「覺性慧海法無邊際」。「覺性慧海」,真的是人人本具,只是凡夫、凡夫,所想的事情也是很多,就是凡夫心在想,一下子在臺灣,起一念心,也就想到非洲去,最貧窮的地方,有多少膚色不同的苦難人多;轉個念,到歐洲去了,歐洲的景色美,建築物豪華,很有文化,很古典。光是這樣轉一個念,我們的這個覺性就到哪個去了,我們就隨著這個境界,這樣去想像那個地方。

若是我們透過了真如本性,這個「覺」,我們就會知道,天地之間,地球這麼遼闊,所生的地方不同,苦樂不同。就已經說過了,「依報」,他們的依報生在那裡,因緣果報,依這個因與緣,生在那裡。佛陀這樣告訴我們,分析很多很多因緣,這就是覺者,已經覺悟的人,能夠和我們分享很多的法,這就是慧海。

他的智慧廣如大海無邊際,「時空漫長」。宇宙天體的空間實在很長,若是時間呢?也是一樣,和空間一樣,無始無終。時,叫做「劫波」,長時間。這麼恆長的時間,與這個空間是同樣,漫長,很長的時間,卻是對我們凡夫,「瞬息三世」,我們這時候,瞬間過去、現在、未來。我們在瞬間過去、現在、未來,在和你們說話,同樣,每一個字已經「過去」了,但是說的時候是「現在」,不過「現在」的瞬間前又是「未來」。最近,我們的感覺,去體會應該是很多,在瞬間裡,發生了多少無常苦難,在這人間裡。

這實在是佛陀的智慧,他的覺性慧海,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經這樣向我們說了。周圍的環境,我們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這麼多的法。時間、人間,全部都是不離開這個法。所以「菩提覺道守護一念」,菩提覺道在我們的內心。「大菩提道直」,就是一條路,一心一志,自度度人,能夠體會到很多的法。

在豐原有一位林學辰,這位小菩薩今年才十一歲,他從幼稚園開始,跟著媽媽來(靜思)書軒。在那個地方,他能體會很多,大人說的話,他聽進去,書軒的大姊姊和他分享的話,「因緣果報」,很清楚。他能將在書軒看到的小故事、聽到的話,和他的同學分享,去和人說「因緣果報」;同學有一些小脾氣,但是他就會去輔導。這位學辰真的是很特別。

甚至媽媽喜歡跑其他的道場,但是他就是不要。媽媽就和他說:「哦,你有分別心。」他說:「我不是有分別心,因為書軒是適合我的道場。」他就和她分享,「有一次聽到師公這樣說,我們有一群的師伯,回來精舍出坡,師公說,這叫做「小佛七」,而且師伯和師公分享就說:有益的草,挖起來將它埋在土裡會變成肥料;若是不好的草,就要連根將它拔起,這樣才不會還在土地裡長雜草。」

他說:「我這樣聽到,我也自己覺得,好的草族放在地上,還能做肥料,若是不好的念頭,放在心裡就會做壞事。」就這樣和媽媽分享,甚至他說:「我在書軒,師公說每做一件,有利益他人的事情,這叫做菩薩。看到別人好的,我們要及時去學。我在這裡(書軒)學很多。若是看到有的師姑、師伯,說話一遍又一遍,比較碎碎念,我就要警惕,我不能去批評人家不對。」

這就是孩子年紀這麼小,他在書軒能夠學到很多,將來長大能為為人群、為社會及時去付出。看,這不就是「菩提覺道守護一念」嗎?孩子年紀這麼小,就可以這樣,而我們呢?「信解如初,根深道堅」,我們能做到嗎?「信解如初」,開始發心時,那念心還在嗎?我們那時候想要精進,那時候所抱持著的願力,現在還在嗎?我們自己要檢討,學佛一定要至心。

所以前面的(經)文,「如人至心,求佛舍利。」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經
得已頂受
其人不復
志求餘經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為可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昨天說過,「舍利」大家應該清楚,有法的地方,就是佛的法身存在的地方。佛陀雖然是圓寂,但是佛法活在人心,佛的智慧還存在。「如是求經,得已頂受」。用這樣的心,有法的地方,我們就要趕緊去求,求得的地方,我們要好好接受。

「其人不復,志求餘經,亦未曾念,外道典籍」。也不想再求其他的法,就是一心一志。「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我們知道這一心一志,我們才能得到大乘微妙法。

下面這段(經)文,再這樣說:「告舍利弗:我說是相,求佛道者,窮劫不盡,如是等人,即能信解,汝當為說,妙法華經。」

告舍利弗
我說是相
求佛道者
窮劫不盡
如是等人
即能信解
汝當為說
妙法華經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陀再提醒大家,所以叫「舍利弗啊!」。「我說是相」,我已經說這麼多了,三藏十二部經,在這四十多年來,隨眾生的根機,這樣一直說過來,法不斷,這個法性、法相,都包含在三藏十二部經裡。這就是提醒我們人人,聽經、聽法我們就要用「敬法」,要守規戒,所以要「守慎」,我們要很謹慎。

提醒敬法
守慎教戒
故告舍利弗
我說是相
即上來所說
十種出世善人之相

過去凡夫時,說不定錯誤的事情什麼都做。我們現在學佛之後,我們要敬法,我們要守規戒,所以要很謹慎。

這麼多的法當中,不離「十種出世善人之相」,就是在教人。因為教導眾生沒有離開,十種出世的善人法,要如何做一個好人,這是很重要。你要成佛,無法做好人,你怎麼有辦法成佛呢?所以,,不離十種出世善人之法。

善,就是「順理」的道理,「順理之義」,能夠順著這人倫道理,這都叫做善法,那就是「行此十法,皆順理之善法」。

十種出世善人法
善 即順理之義
謂行此十法
皆順理之善法

若能這樣順著這十種法,所有的道理就都能順。做人順理,這樣叫做善人。這善的人,有兩種,一是止,二是行。「止」,是要止什麼呢?那就是制止,「止」就是「止息己惡,不惱於他」,「止」就是戒,防非止惡。

止:
則止息己惡
不惱於他
行:
則修行勝德
利安一切

我們修行,一定要守持戒法。學佛的人,一方面在聽善法,一方面卻在造惡業,這樣要怎麼辦呢?所以,自己已生自己的惡,要趕緊將它止息下來,這樣就不會傷害到別人,也不會去惱亂別人。

第二就是「行」,「行」就是修行。我們要趕快修行,既然止了惡,我們要很精進去行善,那就是「勝德」──殊勝的德行。我們一定要把握殊勝的因緣,去做好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內自修,外行善,像這樣才能「利安一切」,所做的,利己利人,安自己也安人群。

十善:
不殺生、不偷盜
不邪淫、不妄語
不兩舌、不惡口
不綺語、不貪欲
不瞋恚、不邪見

要如何能保持十善?一,不殺生。不殺生就是止殺,所以一直提倡人人茹素。現在對地球,要愛護地球,要好好地淨化人心,那就要從身業開始。殺,是這個身體去造作,所以要止殺的意思,「既不殺(已),當行放生之善」。

第ㄧ、不殺生:
即是止殺之意
既不殺已
當行放生之善

真正的放生應該是護生,我們要保護所有的生靈,牠們的生活環境平安,這才是真正「不殺生」的道理。

第二、不偷盜:
即是止盜之意
既不盜已
當行布施之善

第二,不偷盜。也是身體所造的業。有的會去偷、去搶、去劫,或者是盜,這千萬不可,就是「止」。「止盜之意」,將它停止下來,這也叫做善。「既不盜(已),當行布施之善」,不只不偷盜、不去貪別人,還要再布施。

第三、不邪淫:
即是止淫之善
既不邪淫
當行清淨梵行之善

第三,就是不邪淫。這也是身體去造作。所以這「止」,止淫,若這樣也是一個善,「既不邪淫,當行清淨梵行」。

第四、不妄語:
不妄語者
不起虛言
即是止妄語之善
行實語之善

接下來第四,「不妄語者」,就是「不起虛言」,即是止妄之善」。這個妄言,讓我們失人格,說話要說真實語,所以「行實語之善」。不要說假的,沒有的,無中生有,產生了很多是非,這是不對。

第五、不兩舌:
不向兩邊說是談非
令他鬥諍
即是止兩舌之善
當行和合利益之善

第五,不兩舌。不兩舌就是不傳話。向東家長,向西家短,向這個人說那個人的壞話,向那個人說這個人的壞話,讓他們互相爭鬥,這種談是說非,作弄了人家的感情,扯離了人家的友誼,這完全是不對的事情。

所以,這都是「令他鬥諍」。人的小事,就是在人群中這樣搬弄是非;大的事情,在社會散播謠言;更大的,那就是在國家,家破人亡,這全都是這種是非惡業,所造成的。所以,若有這樣,要趕緊停止,「當行和合利益之善」,要勸人和,不要勸人離,不要作弄人。

第六、不惡口:
謂不發麤獷惡言
即是止惡口之善
當行柔和軟語之善

第六,不惡口,那就是「不發麤獷惡言」。說話,我們不要惡口,我們要「行柔和軟語之善」,我們要用真實語,我們要勸人和的話。我們要用很柔和的語言,優雅,這樣來和人說話。說話也是一種藝術,所以要用心。

第七,不綺語。說好話,柔和善順,不是很好嗎?但是這裡卻說「不綺語」。「綺語」是一種裝飾,內心沒有誠意,但是外表聽起來好像很好,前面說我的好話,但是後面說我很多的壞話。

第七、不綺語:
謂不莊飾華麗之言
既不綺語
當行質直正言之善

不綺語,就是「不裝飾華麗之言」,不是假的裝飾得好像真的,說得很好聽,不是這樣。所以「既不綺語,當行質直正言之善」。我們要很質直,事情就是這樣,事相是這樣,我真實說出來,絕對沒有惡意。這事情這樣發生了,真實是這樣,要如何來補救它,要如何做對,?這叫做「質直語」,就是很直,很對,很優質的語言,真實的話,但是要柔和善順。

第八、不貪欲:
即是止貪之善
既不貪欲
當行清淨梵行之善

第八,不貪欲。那就是沒有貪欲,沒有貪念,那就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欲」,就是「當行清淨梵行之善」。

第九、不瞋恚:
即是止瞋之善
既不瞋恚
當行慈忍之善

第九,不瞋恚。我們不瞋恚,所以就是要「止瞋之善」。我們若要發脾氣,趕快停止下來,既是停止這個瞋的善,就是要「當行慈忍」。

第十、不邪見:
即是止邪見之善
既不邪見
當行正信正見之善

第十,不邪見。見解要正確,「止邪見之善」。「既不邪見,當行正信正見之善」。

所以,這全都是我們,平時在身、口、意業。身有三(善),那就是不殺、不偷盜、不邪淫。口,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這就是口的四(善)。我們的心,也有貪、瞋、癡,所以在身、口、意三業,我們可以轉十惡為十善,所以我們要「止」與「行」。

這身、口、意,我們日常生活中,真的要好好提高警覺,要不然,「時空漫長瞬息三世」,就是在一念間,時間過得很快,瞬息就這樣過去了,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Thursday, December 24,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216 - 法身舍利如來中道 - 第719集


20151216《靜思妙蓮華》法身舍利如來中道(第719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法總稱大解脫道,不執空有入大乘道,法身舍利如來中道,實相之理不遷不變。」
⊙「若有比丘,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頂受,但樂受持,大乘經典,乃至不受,餘經一偈,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如人至心,求佛舍利,如是求經,得已頂受,其人不復,志求餘經,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求佛舍利,指佛法身舍利。如本經後文說,有此經及受持讀誦處,即應起塔,此中已有佛的全身舍利。
⊙又佛所說之經卷謂之法身舍利。
⊙如來所說實相中道之理,不改不變,性相常爾,故云法身舍利。
⊙經中<法師品>曰: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
⊙如是專求法華經,得已頂戴受持,無有忘失;也不復願求小乘經論,更不會起念想閱讀研究外道典籍。
⊙不論是初心或是久學,都應為說此經,使其能得佛慧故。此明遠離外道,求佛菩提者。
⊙能聽聞受持,思惟修如是妙法蓮華經,就能得佛授懸記,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證嚴上人開示】

「佛法總稱大解脫道,不執空有入大乘道,法身舍利如來中道,實相之理不遷不變。」

佛法總稱大解脫道
不執空有入大乘道
法身舍利如來中道
實相之理不遷不變

佛法總稱是大覺道。我們為什麼要學法呢?為什麼我們需要信教奉行?我們已經選擇了佛法,這是我們的福,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了人身,遇到佛法,有因緣每天聽,我們應該要很珍惜這個因緣。為什麼呢?因為佛法,你好好用心聽,體解、瞭解道的真理,不就是我們每天每天,面對著的人、事、物嗎?佛法一直提醒我們,人間無常、國土危脆,不就是常常提醒我們,人間如水沫泡影,如露亦如電,一直一直就是在警惕著我們,人生是短暫,人生是無常,不就是常常在告訴我們,苦、空、無常,不就是常常在跟我們說,我們人人不斷在造業,惡業累積,共業產生,苦難就偏多了,三大災、小三災,無不都是在人間不斷產生。

這全都在佛經裡,時時向我們提醒,所以佛陀在《法華經》說了很多,三藏十二分教,無不都是希望,我們能聽法之後入心,再深入、再深入,還要再深入,層層次次,就是希望我們要去除執著,棄捨無明。

執著,無明棄捨,我們才有辦法在法中再深入,再瞭解,你能通盤瞭解佛的教法,這就是大解脫道,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這樣,一層一層的無明,將我們障礙遮蔽,唯有我們自己要用功,一層一層無明打開、掀開、除去,這樣我們自然,和宇宙萬物的真理會合起來,那不就是大解脫道嗎?真的是大解脫道,令人讚歎的大解脫道啊!

要如何才能大解脫?那就是不執空、有,不要執著啊!我們若有了執著,我們的
心就會有病,現代人都說叫做壓力,讓我們自己招來很多,無明煩惱的壓迫。

其實,「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這就是我們要好好把握時間。若要說有病,日日還是一樣有病,想到「是日已過」,想到,想到周圍大空間,現在五濁惡世,人心沒辦法能淨化,天下人間災禍頻傳,人的煩惱無明,還是在這樣消磨了時間,還無法體會。明明,天地人間,每天替我們在說法,佛陀說的法在這個大宇宙間、大空間、大人間,每天都在現境。

最近臺灣在短短這半個月間,接二連三的災難,颱風(麥德姆)才開始過,就澎湖的空難(復興航空降落時墜毀),接下來又是高雄的(石化管線)大氣爆。昨天又接到昆山,一位臺商的一間工廠,(早上)七點多開始,工作開工時,忽然間一聲氣爆,瞬間六十多人往生、二百多人受傷。這想想看,人間無常,是無常先到,或者是明天先到?常常說,不必說到明天,這秒鐘,或者是無常,很短暫的時間所發生,現在已經患者,送到昆山的醫院,還有上海、蘇州。

其中有幾間醫院允許,希望慈濟人進去幫助、膚慰。這是我們直接,有慈濟人的地方,能夠去接觸到的地方。同樣,這些慈濟人,大家就是這樣在動員,這樣在用心,「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常常都說我們要善解。這種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想想看,在這種無常的人生,我們要時時提高警覺,什麼樣的業、什麼樣的因緣牽引,在那個瞬間的時刻,無常發生,這瞬間就會造成了,不知道要多麼長久的苦難!所以我們大家要真正,時時要有這一分覺悟,我們不要再執著,執著在內心這個無明,趕緊將我們的無明打開,我們要趕緊就入大乘道,不要再執著在這個小乘,獨善其身。

我們要「法身舍利如來中道」,其實佛法是佛陀的法身。佛陀的智慧,佛陀所覺悟天地萬物的真理,是永恆,我們若能好好利用,佛陀的教法就是要利益人群,讓我們好好來用。所以「如來中道」,大乘法就是不偏,不偏空,也不偏有。我們瞭解一切皆空,如幻如化,不過我們要更知道是「真空」,那個「空」裡面,還有「妙有」存在,我們不執空、不著有。

其實,人生來到世間,真實的佛法,就是要讓我們解脫,解脫我們的無明,自然我們就能輕安自在,沒有什麼好執著。所以,「法身舍利」永恆都在人間,這叫做實相的道理。常常說,真諦無體無形,其實有法,法的實相,用種種方法來譬喻,雖然是沒有,把它合成起來,解釋給我們聽,我們就能瞭解。所以實相的道理,是不遷不變,這就是真理,真理就是如來的法身,法身舍利,那就是中道,中道就是不執空、不執有,那就是直接入大乘法,自度度人。這就是佛法的總稱,佛法總稱就是要讓我們解脫。

昨天的(經)文這樣說,「若有比丘,為一切智」。

若有比丘
為一切智
四方求法
合掌頂受
但樂受持
大乘經典
乃至不受
餘經一偈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一切智」,大家還記得,是「佛智」,是「一切種智」。它能通達三藏十二分教,「四無礙智」等等,這就是已經回歸到佛智。

「四方求法」,「四弘誓願」、「四無量心」,我們應該要用很恭敬的心,「合掌頂受」,時時我們都要很恭敬的心。不論是四諦法、十二因緣、六度等等,這無不都是佛法真理。

所以我們要一心一志,「但樂受持,大乘經典,乃至不受,餘經一偈」。這就是要我們的心要專,既入中道了,(入)大乘法了,我們已經要接近法身舍利了,為什麼我們還要這樣迷呢?所以「乃至不受,餘經一偈,如是之人,乃可為說」。真正要接近真理,我們一定要一心一志。

接下來(再說,「如人至心,求佛舍利,如是求經,得已頂受,其人不復,志求餘經,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經
得已頂受
其人不復
志求餘經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也就是說,「求佛舍利」,所指的是佛法身舍利。

求佛舍利
指佛法身舍利
如本經後文說
有此經及
受持讀誦處
即應起塔
此中已有
佛的全身舍利

就像這部經裡面有一段,「受持讀誦處,即應起塔,此中已有佛的全身舍利」。只要你在這裡面,有人願意在這裡,不斷虔誠讀誦、聽法、持法等等,這個地方就已經就是,有佛的全身舍利存在;是正法,佛法存在。

又佛所說之經卷
謂之法身舍利

又再說,「佛所說之經卷,謂之法身舍利」。佛陀所說的經卷,就是三藏十二部經,全部合起來,那就是佛的法身舍利,那就是佛的智慧,完全就是在其中。如來所說的實相中道之理,這完全永遠沒有改變,不改不變,性相常常是如此,所以叫做「法身舍利」。

如來所說
實相中道之理
不改不變
性相常爾
故云法身舍利

請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不是說圓寂之後,火化之後,那(堅固子)才叫做舍利。真實的舍利就是不生不滅,永恆的道理。佛陀所說過,這就是完全,佛法身舍利。所以經中在<法師品>裡面,有這樣一段(經)文:「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

經中<法師品>曰:
經卷所住處
皆應起七寶塔
極令高廣嚴飾
不須復安舍利
所以者何
此中已有如來全身

用這段(經)文來看,「法身舍利」,那就是佛陀他的精神智慧,全部集合在那裡。這精神智慧所講出來的,覺性法海,真是無量無數,適應人人的根機,人人,任憑你如何取。只要用心,能夠去體解法,能夠瞭解,一聞千悟。

接下來(經文)說,「如是求經,得已頂受。」

如是專求法華經
得已頂戴受持
無有忘失
也不復願求
小乘經論
更不會起念
想閱讀研究
外道典籍

「如是專求法華經」。我們若是要瞭解菩薩道,瞭解佛陀的真實本懷,佛陀的本懷,我們要瞭解佛陀內心的世界,那就是《法華經》一定要聽。「得已頂受」,裡面的法,我們要全部要接受,不要讓它漏掉了,就是「無有忘失」,不要讓它漏掉了。

也「不復願求小乘經論」。既然是受持大乘法,我們就不要再換去走小路,不要改回來,去行小乘法,在那裡論,論經、論法,都不需要;你專心就是要行在菩薩道中,不要再起心動念,想再去研究其他外道,不可再起心動念,對《法華經》絕對一心信,要信受,絕對不要起疑心再去看其他。

「其人不復,志求餘經,亦未曾念,外道典籍」,那就是要專心,不論是初心,我們初發心。常常說我們要保持著初發心那一念,「發心如初」,永遠抱持那個當初你想要修行、當初你想要追求大乘法,這念初心,我們必定要永久要受持,要學,好好用心學。

「都應為說此經」。像這樣一心一志在這條路上,不斷在受持學法,像這樣的人,這樣能夠跟他說,說這個法,讓他能更瞭解、體會佛的智慧。這就是表明了遠離外道,求菩提的人。

不論是初心
或是久學
都應為說此經
使其能得佛慧故
此明遠離外道
求佛菩提者

「如是之人,乃可為說」,若是這樣的人,能夠聽聞、受持,「思惟修」,那就是心要定下來,像這樣的人,「如是妙法蓮華經」,這樣的人,願意這樣受持,定下心來,就是在《妙法蓮華經》中,這樣就能得到佛懸記,佛懸記就是,佛授記。懸遠劫,只要佛陀,他在世時,他就親口為我們授記,但是,現在佛不在人間,我們也要用老實修行的心。

能聽聞受持
思惟修
如是妙法蓮華經
就能得佛授懸記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我們一定要相信,佛陀在無央數劫,生生世世,也是過去受了幾尊佛的授記過,因為佛的讚歎、肯定,他也是累生世,不斷這樣修行過來。我們也是一樣,我們現在,過去有緣,現在有緣,來生來世與《妙法蓮華經》,同樣結上了這一分緣,所以因為這樣,我們也是能生生世世,在這《法華經》中。

《法華經》也是一樣,是佛法的總稱。三藏十二部經,在《法華經》裡都包含著,所以「佛法總稱大解脫道,不執空有入大乘(道)」,我們若能好好,在這本經中多用心,我們就能與「法身舍利,如來中道」,能夠會合。實相的真諦,自古以來,千古不遷不變,雖然是離開那麼久的時間,同樣法猶在,同樣不變動,所以,我們只要心用心,佛法永遠都住在我們的心,法身舍利,道場就是這麼明淨。所以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Wednesday, December 23,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215 - 勤修精進發大乘心 - 第718集


20151215《靜思妙蓮華》勤修精進發大乘心 (第718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智深法大如涵大蓋亦大,覺性慧海之智知無盡法,如來慈悲平等一切智人。」
⊙「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有比丘,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頂受,但樂受持,大乘經典,乃至不受,餘經一偈,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一切智:亦名佛智、一切種智。故經云: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
⊙此明心樂大乘,為一切智勤求佛法自度者,受持大乘出家菩薩,故曰:「若有比丘,為一切智」。
⊙於一切內外法,能知能解,名為「一切智」。即已發四弘誓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法門無量誓願學,「四方覓求」,請益之始。
⊙領受教法境相,適悅身心,名:「但樂受持,大乘經典」。
⊙信力深,名「受」;念力固,名「持」。又領受在心,曰「受」,始終信念不忘,曰「受持」。

【證嚴上人開示】

「智深法大如涵大蓋亦大,覺性慧海之智知無盡法,如來慈悲平等一切智人。」

智深法大
如涵大蓋亦大
覺性慧海之智
知無盡法
如來慈悲
平等一切智人

修行,到底我們要修什麼呢?每天都是這樣說,最重要的,求佛法,我們能「體解大道」,要「發無上心」,發了無上心,我們還要深入,要「深入經藏」,去體會佛法到底是多深,到底是多廣。

有的人就說,深入經藏,就是要整天在藏經閣裡,整天就是讀書、讀書。這樣叫做「深入經藏」,不是。我們要體解大道,我們要身體力行,在這條康莊大道上,要走出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無不都是我們的經。

因為,眾生無量故,所以法無量。我們要在眾生中、人事物中,我們要去體會人間的道理,這樣才是真正「深入經藏」。在人群中的經藏有這麼的多,所以我們要用心,我們要有智慧,智要深,法要大,就是我們的心量要開闊。在無量眾生、無量法中,我們要去體會,才有辦法深入眾生心,才有辦法「統理大眾」。

我們自己要自度,我們還要度他人,自己的方向走得對,我們還要帶很多人,走同樣的一條路,所以我們必定要「智深法大」。那就是譬如,水缸若大,蓋子就多大;裝東西的箱子有多大,它的蓋子就有多大。總而言之,我們要量大,自然我們要廣度眾生,才能「一切無礙」,度盡一切眾生。所以說,「如涵大蓋亦大」,這就是像我們的覺性,覺性慧海。

凡夫啊!知其一,不知其二。凡夫,我們所知的事情有限,我們只知道在日常生活,父母這樣把我們生下來,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隨著這樣的環境,不知覺中就這樣長大,隨著環境,就是這樣生活,讀書、成家、立業,隨著外面的環境、事物煩我們的心,引我們的無明,讓我們去造貪、瞋、癡,等等的業力。這樣叫做一輩子,就是老、病、死。自己生命的價值到底在哪裡?都不曾要去想過。

我們現在學佛了,我們應該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這樣的潛能,行菩薩道,因為我們要成佛,我們要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借重佛陀給我們,一條康莊的大道,那就是菩薩道。眾生,苦無量,菩薩,法無量,因為「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眾生很多的苦難,這個苦難除了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求不得),生離死別苦,這是大自然,還有無常。

聽,看,多少人呼天搶地,苦不堪啊!有慈濟人的地方,有這樣的因緣,馬上去做膚慰、陪伴等等。看到人間的無常,佛經裡不斷這樣在提醒,人生苦難偏多,人生無常。我們也常常說,是無常先到呢?或者是明天先到?常常說,有時候,無常等不到明天,因為無常隨時到。

確實啊!原來無常比明天更先到。不要說到明天,瞬間啊!人生無常在瞬間,不是說「等我年紀大一點,等我的一項計畫做好了,我再來做好事」,不是啊!我們要及時。生命是這麼的無常,所以我們應該要有那一分用心,法,我們要好好深信佛的教法,我們若能深信體會,要及時發心立願。

因為世間苦難偏多,我們若發心行菩薩道,生命的價值觀,我們若提升起來,我們的心量就會愈開闊,我們能護著眾生的身與心,身受了苦難,心要趕緊及時為他膚慰,能在這苦難中救拔眾生,苦既拔已,為其說法。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得如涵大蓋大,因為眾生這麼多,我們要聽、要學的道要更多。

所以「覺性慧海」。我們人人本具覺性,我們趕緊將這個無明完全去除,讓我們智慧能開啟。就像無邊際的大海,不論眾生有多少的苦難,我們就有多少的方法、智慧,去濟拔他,去拔除他的苦難。所以說,我們若「覺性慧海」啟開了,這個智,分別世間一切,自然我們要知道的事情就無盡,法很多。不論世間什麼樣的事情發生,我們就能及時啟用,我們的分別智,用我們很微細的心,來分別一切事相,這叫做智。

「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因為人人本具佛性,這是平等慧。所以我們能「知無盡法」,這個法是世間法,我們能用分別智,透徹瞭解世間法,所以叫做「無盡法」。

這是「如來慈悲,平等一切智人」。佛陀就是慈悲、平等,一切眾生都平等,這樣的人就是「平等一切智人」,就是如來。他有這個平等,讓我們大家知道,我們人人都能成佛,還要教我們如何分別智,去分別世間的事相,這是佛陀的慈悲教法。所以我們必定要很用心,「智深法大」,我們還是每天在說,要如何接近佛法,佛法入心,用在日常生活中。

前面的(經)文,不是這樣說嗎?「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復有佛子
於大眾中
以清淨心
種種因緣
譬喻言辭
說法無礙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四無礙智」,應該大家還記得。因為我們納受很多的法,所以「法無礙智」、「義無礙智」,法裡面的道理,我們應該都很清楚,「辭無礙智」、又是「樂說無礙智」,我們要佛法入心之後,發揮「四無礙智」。

在大眾中用清淨的心,發揮佛陀三藏十二分教,這叫做用種種因緣。因為眾生根機不同,所以我們要用三藏,是經藏、律藏、論藏,還有十二種的方法來對機說法,這是很重要。若能這樣,我們才有辦法,接受到這種微妙一乘實法,那就是成佛之道。

下面接下來的(經)文就說,「若有比丘,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頂受,但樂受持,大乘經典,乃至不受,餘經一偈,如是之人,乃可為說。」這也就是要告訴我們,學法要專心一志。

若有比丘
為一切智
四方求法
合掌頂受
但樂受持
大乘經典
乃至不受
餘經一偈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所以「若有比丘,為一切智」,就是修行者。這就是表明,表明我們的心,開始一發心,因為能夠利益人群,所以我們開始起了歡喜心,「心樂大乘」。「樂」就是歡喜,大乘法就是自度度人。我們自己要先去瞭解,探究佛法,瞭解真理,知道方向,我們開始用心體會,這條路,康莊大道。

去除了無明,心,心包太虛,完全明朗起來了,這分的感受,知道用這個法,我們能開闊心胸,容納一切,這叫做「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佛智」,也叫做「一切種智」。

一切智:
亦名佛智、
一切種智
故經云:
勤修精進
求一切智、佛智、
自然智、無師智

這在經文裡面,前面有說過,「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這就是我們要追求。我們佛性本具,所以是自然的智,是無師智,只可惜我們凡夫,就是因為無明覆蓋著,我們聽聞佛法就是用方法,去除將我們覆蓋的無明,我們若覆蓋的無明若除了,自然我們就能發現到「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這總名叫做「一切種智」。

還要勤修精進。雖然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也就是一直說過了,我們的習性還在,凡夫的習氣,貪、瞋、癡。修行者可以說我都沒有貪,但是,瞋,你難道能說「我都不會發脾氣,我都沒有貢高驕傲」,有辦法嗎?因為我們還有這些無明,瞋、癡、慢、疑,我們還有,所以我們還要再努力,我們要勤求佛法自度。

此明心樂大乘
為一切智勤
求佛法自度者
受持大乘出家菩薩
故曰:
若有比丘
為一切智

我們想要自度,我們也想要度人,所以,這全都是,「受持大乘出家眾」,出家的菩薩。我們雖然出家,我們不是獨善其身,我們是要行菩薩道。因為佛陀在世,比丘群還不知道,大家都自己能成佛,以為獨善其身、斷盡煩惱,這樣就好,不知道原來還要度眾生。到了《法華經》,知道了,原來自度還要兼利度他人,這才是真正回歸,如來本性的道路,就是要行菩薩道,這是求大乘法。

再來說,「四方求法,合掌頂受」,這是表示精進。

於一切內外法
能知能解
名為「一切智」
即已發四弘誓願
佛道無上誓願成
法門無量誓願學
四方覓求
請益之始

「於一切內外法」,向內要自修,向外要體會人事物,我們都要很清楚。不是只顧自己修而已,世間法、世間事、世間人,這些道理我們若都不懂,是要如何能通達到佛的境地呢?所以,我們要「一切內外法,能知能解」名為『一切智』」,就是佛智。能知道人間一切事,世,出世間的事情都通達。

你要得到這「一切智」,最根本的「四弘誓願」。這四弘誓願,第一句呢?「眾生無邊誓願度」,第二句?「煩惱無盡誓願斷」,第三句呢?「法門無量誓願學」,第四句呢?「佛道無上誓願成」。是啊!「佛道無上誓願成」。你要求得「一切智」,那一定要發「四弘誓願」。

這「四方覓求」,我們都要求,不論是眾生煩惱,或者是佛道,我們全都要好好去發心立願。學佛,法門真的是很開闊,讓我們能用心,這叫做「四方」,「四弘誓願」,也是四種方向,也是四種大願,因為法門無量。無量的法門在哪裡呢?在眾生群中。所以我們必定要用心,不必很遠去求,就這樣能求得;這才能用很虔誠的心,從初發心開始,虔誠來「合掌頂受」。

常常說,「發心如初,成佛有餘」。當你發心要度眾生來修行,那念心總是要一直保持著,所以叫做「但樂受持,大乘經典」。那就是從領受教法,那個環境與種種的形象開始,我們都要常常抱持著歡喜心。

領受教法境相
適悅身心
名:
但樂受持
大乘經典

我們常常一句話說,「甘願就歡喜」。不論多麼辛苦,「甘願就歡喜」。所以「適悅身心」,就甘願,「我就是要這樣做。所以,這是如我的願,眾生哪個地方有苦難,我就到哪個地方去。」發大乘心,很甘願,很歡喜去付出,所以這是大乘經典的法門。

為什麼會願意這麼甘願呢?那就是「信力深,名為受」。我們的信力若深,這叫做接受佛法,堅定的心來接受。念力堅固,那就是「持」。所以「受持」,意思就是信很深,念很堅固。尤其是領受在心,叫做「受」,或者是始終如一,這個信念沒有忘了,我們初發心那個時候,這樣叫做「受持」。所以「但樂受持」。

信力深
名「受」
念力固
名「持」
又領受在心
曰「受」
始終信念不忘
曰「受持」

各位菩薩,我們既發菩薩心了,人事物相有很多,無量無盡,我們要如何適應?要用如來平等智慧,如何去為眾生付出。所以因為這樣,我們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Tuesday, December 22,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214 - 重法誠敬獨處定慧 - 第717集


20151214《靜思妙蓮華》四無礙智通達諸法(第717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法無礙智,是通達諸法之諦理分別無滯;義無礙智,是了知一切法之理通達無礙;辭無礙智,是通曉各種言語能隨意演說;樂說無礙智,是說法義圓融無滯樂說自在。」
⊙「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種種因緣譬喻者,是謂通達三藏十二分教,能說法無礙,具有四無礙辯。
⊙三藏:經、律、論也。此三者各含藏文義,故名三藏。
⊙經說定學,律說戒學,論說慧學,因之而通三藏達三學者,稱為三藏。
⊙十二分教:一切經教的內容分為十二類,叫做十二部經,也叫做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長行、重誦、孤起、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議論、授記。
⊙第一、長行:以經文直說諸法相,不限定文句字數,因行類長,故稱長行。
⊙第二、重頌:既宣說於前,更以偈頌結之於後,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頌。
⊙第三、孤起:不依前面長行文之義,單獨發起之偈頌。
⊙第四、因緣:述說見佛聞法或佛說法教化之因緣。
⊙第五、本事:記載佛說各弟子過去世因緣之經文。
⊙第六、本生:載佛說其自身過去世因緣之經文。
⊙第七、未曾有。記佛現種種神力不思議事之經文。
⊙第八、譬喻:佛說種種譬喻以令眾生容易開悟之經文。
⊙第九、論議:指以法理論議問答之經文。
⊙第十、無問自說:大乘義章、優陀那經、阿彌陀經等,係無人發問而佛自說。
⊙第十一、方廣:謂佛說方正廣大之真理的經文。
⊙十二、記別或授記:是記佛為菩薩或聲聞授成佛時名號的記別。
⊙「舍利佛,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證嚴上人開示】

「法無礙智,是通達諸法之諦理分別無滯;義無礙智,是了知一切法之理通達無礙;辭無礙智,是通曉各種言語能隨意演說;樂說無礙智,是說法義圓融無滯樂說自在。」

法無礙智
是通達諸法之諦理
分別無滯
義無礙智
是了知一切法之理
通達無礙
辭無礙智
是通曉各種言語
能隨意演說
樂說無礙智
是說法義圓融無滯
樂說自在

我們學佛之後,法已經入心,入心之後,我們還要和大家分享。我們要有「四無礙智」。

「四無礙智」,第一,就是要「法無礙智」。法入心來,道理全都通達,甚至所有的諦,真諦道理,我們要將它分門別類,什麼樣的人的根機,用什麼樣的法來向他講解,這就是「法無礙智」。

第二種是「義無礙智」。那就是我們瞭解了,所有的道理之後,不只是依文解義,我們應該法入心,是要很深入,不只是說:「瞭解了,知道了。」應該這個義理要入心,通達無礙。

第三,那就是「辭無礙智」。那就是要通曉各種的語言,能通裡面的意義,要如何去演說。現在要通曉各種語言很難,用臺語說話,很多人聽不懂臺語,不過我就是只能用一種的語言。所以,說法要有多種的語言,應該是很好。

就像最近,我們暑假,美國的「小牛」(楊凱丞)回來了,臺灣也有不少位像小牛一般,這麼小的孩子,有心來「薰法香」。有一天,我就向這三個小孩說:「來,早上說的這個故事,三個人好好去研究,同一個故事讓你們去發揮,三個人分別來說給我聽。」過了三天,「來,來,現在來說給師公聽。」

開始第一位用臺語說,說得也不錯。第二,哇!他的臺語更好!第三位,當然就是「小牛」了,他就用國語,也是同樣。故事的道理全都是結構很對,但是他們各人所表態,就不太相同。三位童子來說法,共同是用臺語聽,他們有辦法將這整個故事,聽入心,再演講出來,是不容易。

再來就是第四,就是「樂說無礙」。就是說,不論你怎麼說,瞭解的法若能說得很通徹圓融,這就是很好的道理。有時候道理是很好,怎麼說都無法很適切,無法很圓融,這樣的說法真的比較困難。所以我們必定需要要有耐心,這次說不好,沒關係,下次再來、再來,不斷鍛鍊,自然我們就能說出義理圓融,沒有障礙。「無滯」就是無障礙,常常「樂說自在」。這就是叫做「四無礙智」。

我們前面的經文不就是這樣說,「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復有佛子
於大眾中
以清淨心
種種因緣
譬喻言辭
說法無礙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要能夠接受大乘的真實法,能夠入心,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佛法來成長我們的慧命,這都能稱為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所以,大家聽法,就是大眾中,大家修行都是用清淨心。聽法,心若不清淨,法無法入心來;或者是心若不清淨,容易偏見、邪見,所以我們必定要保持我們的心清淨。

「種種因緣,譬喻言辭」,這全都是要用「四無礙智」。因為,佛陀說法之後,後代的人將佛陀的說法,分門別類,編輯了三藏十二部經,其實三藏十二部那就是十二分教。這就是「種種因緣,譬喻言說」,這就是包含在,三藏十二分教之中,這叫做通達。

種種因緣譬喻者
是謂通達
三藏十二分教
能說法無礙
具有四無礙辯

除了我們瞭解之後,還能說法無礙,聽進去,自覺,我們還要覺他,自度,我們還要度他,甚至,我們也還期待,佛法普遍全球人間,用各種的語言能夠傳播到全球。

這佛法能救世,印度的語言,就能從印度文,梵文一直傳,經過翻譯成為我們的中文,從中文又能用,我們的閩南語來解釋,又能用華語來說話。看到很多人從國外回來的,他們也是在薰法香,他們就說:「大愛臺播放出來,我們都聽得懂、看懂。」因為經過了翻譯,中文也有,英文也有,很普遍,大家能瞭解法,法能入心。每次若看到他們很用心在翻譯,我就打從內心那一分的感恩。一種語言能普潤給全球的人,看得懂、聽得懂,這實在是很不容易。

三藏:
經、律、論也
此三者
各含藏文義
故名三藏

「三藏」,「三藏」就是經、律、論。這三者,它裡面都有含藏著,無量數的道理存在,這全都是佛說的法,後來的人將它分門別類,分成了經藏、律藏、論藏,所以成為「三藏」。

經說定學
律說戒學
論說慧學
因之而通三藏
達三學者
稱為三藏

經藏,「經」所說的是定學。因為我們眾生無明散亂,岔路很多,聽佛說法,大家回歸在這個菩提道上,心要專,要定,就是聽經。

「律」,律藏是說戒學。佛陀的時代,他面對著芸芸眾生,僧團裡來自各方,各人的習氣不同、各人的生活規則不同,尤其是四姓階級,佛陀全都收,佛陀就隨著他們的生活規則,犯規戒,犯生活的規則,佛陀就馬上為那個人講戒,應該不能犯這件事,應該要改善。這樣就又立一個戒了,所以我們就知道,人的習氣不同,有多麼的多啊!所以說,這叫做規矩。規矩也叫做規律,規律叫做戒律。所以「律」
就是講戒,戒學。

「論」就是慧學。就是,我瞭解的事情,來,我們大家來分享,就像現在的「讀書會」,能夠將聽來的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事物所體會的,法要用在什麼地方,這樣互相拿來討論;或者是用過之後的心得,這都是能夠討論。所以因為這樣,這種「通三藏、達三學」者,的比丘,就是叫做「三藏(法師)」。

十二分教:
一切經教的內容
分為十二類
叫做十二部經
也叫做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就是一切的經教內容分為十二類,叫做「十二部經」,也叫做「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
長行、重誦、
孤起、譬喻、
因緣、無問自說、
本生、本事、
未曾有、方廣、
議論、授記

第一是「長行」。我們若是讀經,開始經翻開,「經文直說諸法相」。佛陀開始講經,不限定於文字與句,就是長篇的經文,這樣一直下去。我們所讀的經,普遍都是這樣。

第二叫做「重頌」。那就是宣說前面的長行文,用偈文再重頌過,來補充前面說不清楚的,也期待人能夠知道,這段經文很重要,要緊記著。

第一、長行:
以經文直說諸法相
不限定文句字數
因行類長
故稱長行
⊙第二、重頌:
既宣說於前
更以偈頌結之於後
有重宣之意
故名重頌

第三就是「孤起」。孤起就是不依照前面的文,長行文的意義,單獨再起一段偈文。

第三、孤起:不依前面
長行文之義
單獨發起之偈頌

就像我每天早上清晨,還未講經文之前,我自己就列一段偈文那裡,和經文裡面沒有很關連,不過和這個經文:我所要說的,意是很會合,這叫做「孤起」。

第四、因緣:
述說見佛聞法
或佛說法教化
之因緣。

第四是「因緣」。述說見佛聞法或者是佛說法教化的因緣。佛陀要講每一部經:都有他的因緣,像是講《法華經》,那就是因為佛陀要暢演本懷。他將覺悟之後那分的歡喜心,那種微妙的覺悟,一直要和我們大家分享,只是我們眾生因緣不夠,所以佛陀就是要,用種種的方法來引導我們。一直到他化緣將盡,一生的因緣就差不多要將盡了,佛陀不得不趕緊把握因緣,說《法華經》不可,這個因緣。所以《法華經》,對我們是多麼重要啊!

第五、本事:記載佛說各弟子
過去世因緣
之經文

第五就是「本事」。因為佛講的法,有的人聽不很清楚,所以佛陀時時就引出,佛與各位弟子,將過去世、現在生等等的因緣。這全都是佛與弟子,互動經過,生活、種種的事情,這叫做「本事」。

第六、本生:
載佛說其自身
過去世因緣
之經文

第六是「本生」。這是記載佛說自身過去世的因緣。佛陀他也會說他自己的過去,來教育我們,過去親近了多少的佛,什麼佛教導他是什麼,種種的因緣。

第七、未曾有:
記佛現種種神力
不思議事之經文

第七就是「未曾有」。就是記載佛陀現種種神力不思議事的經文。佛陀也有很多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佛陀時時用他自己本身,現在與眾生,不論是人、物等等,就回想了過去的因緣。這叫做「未曾有」。大家聽了之後,不可思議啊!這過去不曾聽到,現在聽到了,佛與眾生的因緣。

第八、譬喻:
佛說種種譬喻
以令眾生
容易開悟之經文

第八就是「譬喻」。佛說種種譬喻,希望能令眾生,容易啟悟經的道理。

我們在《譬喻品》,前面所說過的,不論是火宅、不論是大白牛車,不論是其他的動物,我認為很難的經文,卻是反而很多小菩薩,就是因為這樣的譬喻,他們很有興趣,體悟很高,聽了,寫文字、用畫圖。所以,這種譬喻,讓大家更能瞭解。譬喻言教是一種教法,很重要。

第九、論議:
指以
法理論議問答
之經文

第九就是「論議」。指法理論議問答等等的經文。有問有答,有說、有解釋等等,這都叫做「論議」。

第十、無問自說:大乘義章、優陀那經、阿彌陀經等,係無人發問而佛自說。

第十是「無問自說」。就像《大乘義章》,或者是《優陀那經》,或者是《阿彌陀經》,看眾生的根機。眾生的根機,那就是:「你的心要時時念佛。」因為眾生的根機,跟你說很多無量的法,你聽不懂,不如就給你一句,你就是一直念就對了,若這樣就功德無量,光明無量,智慧無量。但是,沒有怎麼樣去解釋它,只是用那個環境很美很美,將來就會生到那個地方去。這是善巧方便法。這叫做「無問自說」的,就是沒人發問,佛陀自己說。

第十一、方廣:
謂佛說方正廣大
之真理的經文

第十一那就是「方廣」。就是佛說方正廣大之真理的經文。《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在佛的內心裡,覺悟之後,真如本性,與宇宙天體萬法所接觸到,那個心靈境界。從佛陀用善巧方便,依照眾生的根機,這樣數數為說。

十二就是「記別」,就是授記。

十二、記別或授記:
是記佛為菩薩
或聲聞授成佛時
名號的記別

就像在《譬喻品》,佛陀為舍利弗授記,舍利弗將來成佛,成佛,號叫做「華光如來」,大家應該還記得,這就是記別。

所以,那時候佛陀向舍利弗,這是在經文之中,「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要用很長久的時間來依教奉行這個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這菩薩道要繼續走下去。那時候「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

舍利佛
汝於未來世
過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劫
供養若干千萬億佛
奉持正法
具足菩薩所行之道
當得作佛
號曰華光如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各位,我們在這當中,我們就知道,學佛,種種因緣,種種言辭,無不都是要我們對佛法瞭解入心;入心之後,我們還能再自度度人,天地萬物、宇宙真理會合,入我們的真如本性。學佛,慧命要成長,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Monday, December 21,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211 - 專心勤修清淨無礙 - 第716集



20151211《靜思妙蓮華》專心勤修清淨無礙(第716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如來所說一切經藏,聞法信受專心勤修,即使今身不盡結使,緩後滋潤如來智德。」
⊙「若人無瞋,質直柔軟,常愍一切,恭敬諸佛,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眾生持佛戒故稱佛子。依教修行必當作佛,故「於大眾中,以清淨心」而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
⊙種種因緣譬喻者,是謂通達三藏十二分教,能說法無礙,具有四無礙辯。
⊙如是自愛精進,敬愛他人,互為善知識,益友為伴,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證嚴上人開示】

「如來所說一切經藏,聞法信受專心勤修,即使今身不盡結使,緩後滋潤如來智德。」

如來所說一切經藏
聞法信受專心勤修
即使今身不盡結使
緩後滋潤如來智德

大家要用心啊!三藏十二部經是從佛陀的時代,觀機逗教,應眾生的根機,看眾生的行為,不斷發揮了佛陀的智慧,種種方式來教育眾生。後來的人,就將佛陀所說的經教,這樣來分門別類,成為我們現在,叫做「三藏」,就是經、律、論,當然三藏裡面又再分類,十二部經。

佛法深如大海,我們在這麼開闊的佛法,我們要如何能將佛法,一一吸收入心來呢?其實,佛法是很簡單,只要你能用心、真心、深心、細心,若能將所有的心思集中,佛法其實就是只有一個道理。天地萬物之間,這個真理,原來是無形無相,只要心能去體會,這就是佛陀要告訴我們的法,這個真如本性,原來是隱藏在我們的內心。所以說來,愈是簡單的事情,道理是愈深;愈深的道理,才是真正在很簡單的,人、事、物。

我們能每天向自己來實驗──這個時候聽經樣樣知道,在現在聽經的這念心,與過了之後,我們要與人一起去工作,那時候的心又是如何呢?

在聽經時心都平靜,說的我都瞭解,昨天的事情我也知道,昨天師父也這樣說啊。聽了這麼久,大同小異,差不多啦!就是這個差不多的法,很簡單,可是我們日日面對著,人、事、物,又是包攬來了,很多複雜的無明煩惱。所以,我們聞法信受,當下能信受,是不是我們有辦法,專心勤修否?這就是關鍵啊!

自己話說過了,瞬間內心又浮現出這種念頭:「我怎麼少說一句?」「我怎麼會多說那一句?」這就是常常我們自己的內心,自己人事物,語言動作都無法很順自己的意。所以,修行比較辛苦,因為我們的心,專心勤修,光是要專心就不容易。

雖然是這樣,我們能放棄嗎?不能放棄。因為好不容易,我們才得人身、聞佛法,好不容易有這個因緣會合,有人說、有人聽,「即使今身不盡結使」,哪怕是這輩子,我們的煩惱、我們的無明,我們還無法完全去除,不過我們這個時候,我們也是有在聽法,種了聽法的種子,我們應該要再繼續精進用心。這片心田我們有在耕耘,今年如果收成不好,我們來年再繼續,這片土地就是會愈耕耘、愈肥沃。所以說「緩後滋潤」,之後慢慢「如來智德」就現前。

各位,學佛總是要培養耐心。如來所說一切經藏是很多,因為眾生根機很不同,很多類。眾生煩惱八萬四千,佛陀一一對機,所以法就是廣如大海。我們要用心來聽法,我們不怕這一生修不好,所怕的是來生衝突掉了。我們若能生生世世順著這個法,生生世世,佛陀也是這樣一直說,他的過去生,不斷不斷的過去生,不斷不斷的來生,所以才能夠成就。諸佛菩薩都是一樣。所以我們學佛,真的要時時要細心,要專心,要用心。

佛法在我們的心中,只要我們很用心,內心、外面的境界,我們要用心去分析。人,有善的,是善知識,人,有惡的,惡,逆增上緣,我們總是將我們的心顧好,好的模範,我們要學,因為人人是我們心中的佛,人人是我們心中的一部大藏經。

所以前面的經文這樣說,「若人無瞋,質直柔軟,常愍一切,恭敬諸佛,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若人無瞋
質直柔軟
常愍一切
恭敬諸佛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我們無瞋,就是我們的心要好好地,自己常常照顧好,貪、瞋、癡、慢、疑,這「五鈍使」,常常都在我們的內心,這種的瞋,也是一種無明。我們人若能將,這「五鈍使」去除,我們的心自然就「質直柔軟」。

我們不是常常這樣說嗎?「直心就是道場」。我們修行的目標,只有一條路而已,就是菩提大直道,就是只有這條路。菩提大直道,就是菩薩道,所以叫做「質直」。「柔軟」就是開闊的心,不論是什麼樣的眾生根機,我們就隨著什麼樣的眾生,這樣設法逗教。柔軟,就是軟得如水一樣,倒在什麼樣的模,它就是什麼樣的形,這就是「質直柔軟」。常常說「法譬如水」,就是隨順眾生的根機逗教。

所以「常愍一切」,常常用很慈悲的心來看待一切眾生。我們要用很恭敬的心來對佛,「恭敬諸佛」,「如是之人,乃可為說」。這裡的「諸佛」,我們就將它當作大地上,人人都是佛,(對)人人都要尊敬。有這樣的人,那就能夠接受這本經,接受這微妙大乘的教法。

下面這段(經)文,接下來再說,「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復有佛子
於大眾中
以清淨心
種種因緣
譬喻言辭
說法無礙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受法的佛子,在這大眾中,人人應該要用清淨心。這清淨心從哪裡來呢?那就是說,開始接受佛法的眾生,不只是出家修行者,凡是接受佛法的眾生,就要奉持佛戒。所以,「持佛戒故」,我們都能夠稱為「佛子」。

眾生持佛戒
故稱佛子
依教修行
必當作佛
故於大眾中
以清淨心
而起淨信之心
又不雜煩惱心
名為淨心

佛陀的弟子,四眾弟子,出家二眾、在家二眾,這就是全都是佛子,都是能夠來接受佛法的人。這些佛子就是要依教修行,依照佛陀所說的法,這個教育我們好好來修行。若能夠這樣,「必當作佛」。懂得依教修行,這樣的人絕對有因緣能成佛。

我們自己自覺,還要度人。我們自己瞭解佛法,體會了佛法,我們也要能照顧別人,一起來體會佛法。若能夠這樣,大眾中全都行在大菩提道上,這樣起「淨信之心」。

我們瞭解,我們能將心的煩惱去除,將清淨法再傳誦給別人,這叫做「起淨信心」。付出無所求,不是為名為利,說「我會講經,我懂很多道理,我要講給你們聽,但是你們就要對我……,等等」,這都叫做貢高驕傲。我們要老實修行,清淨的心,將我們瞭解,身體力行。

就像有一位居士,最近和我們一群菩薩,一起去大陸,去甘肅。他去甘肅回來,我就問他:「如何?去了回來之後感覺如何?」他說:「看到甘肅,過去在山上生活,這麼的辛苦,又是在近幾年的時間沒有雨水,無法在大地耕耘,生活無法維持下去。慈濟設法讓他們能夠遷村,下來到有土地、有水分,能夠一片很荒蕪的大地,變成人群聚居,人人安居樂業。現在還沒有遷移下來的人,現在的環境不就是,現在安居樂業的這些人,過去的生活環境,就是這樣那麼苦。」所以他這樣走過來,回來了,就跟我說:「體會很深啊!」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說很多很多的話,現在這樣聽,就是二千多年前,佛陀這樣說的,但是要如何才能夠走出,這一條菩提大直道,而且又是大眾清淨心,在這條路上走,這要怎麼走?沒有多遠,就在我們的心。所以,我們若人人按照道理,聽了,轉自己的心輪,轉凡夫心,那就是用心修行,自然我們都是在這條菩提道上。

我們有這麼一大群的菩薩,在我們的身邊,互相勉勵,一同起淨信心,這樣將我們的心,沒有雜念煩惱,這叫做清淨心。我們有辦法入於人群中,而不受煩惱來擾亂我們的心,這就是真實的清淨心。我們還能帶動這群人去行菩薩道,像這樣鍛鍊出來了,自然就是「不雜煩惱心」,沒有雜念煩惱的心,這樣叫做清淨心。

再「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

種種因緣譬喻者
是謂通達
三藏十二分教
能說法無礙
具有四無礙辯

佛陀在三藏十二部經,按照眾生的根機,他還要「譬喻言辭」,用種種法,就很明顯了,又在法中有法,法中有法,再舉例因緣,再舉例、用譬喻,種種言辭方法,無不就是要讓我們瞭解。所以說,法本來就是很簡單,為了解釋,就變成很多、很複雜。不過,若沒有用這麼多方法來解釋,大家就是聽不懂。

所以,一定要在人群中,瞭解人群的因緣種種,這就是法。我們能拿這個人的感受,來譬喻給這個人聽,這樣用譬喻、言辭。「說法無礙」,所說的法,文無礙、辭無礙、語言無礙等等,種種無礙,這樣讓說法能夠入眾生心。

所以「種種因緣譬喻者」,就是「通達三藏十二分教」,就是三藏十二部經。「能說法無礙」,用種種方法來譬喻言教,來說法無礙,這叫做「四無礙辯」。所以,很多的法,我們就要用種種,「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這種的人,能夠自愛、懂得精進的人。我們自己若不自愛,心不清淨,心田沒有耕好,我們要如何有收穫、有道糧,能將種子再播送給別人呢?所以我們入定,要修行、要度眾生,我們必定要自己懂得自愛,我們要懂得精進,不只是自己要自愛,我們還要再「敬愛他人」。

如是自愛精進
敬愛他人
互為善知識
益友為伴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眾生,這條大菩提道是很大的,光是一個人走,是不是很孤單呢?尤其是我們,若沒有帶領很多人來走,我們也無法上這條菩提道,所以我們要自愛,我們還要「敬愛他人」。我們一定要時時與眾生結好緣,所以我們自己要精進,同時也要「敬愛他人」,這樣「互為善知識,益友為伴」。

「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有像這樣的人,心胸很開闊,我瞭解到的,我趕快和你們分享,我時時都要和你們結好緣,我不要為了一點點事情,就和你計較,希望我所瞭解的法,還能夠再和你分享。這樣時時與人結好緣,自然人家對我們說的話聽得進,轉他的心境,當我們的益友,當我們的好善友、伴侶。這就是我們要用心。

聽法,我們要專心,沒有其他的方法。我們若要真正體會佛法,要真正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與天體宇宙,要能夠合而為一,總是一定要聽法。信解,要專心勤修,這是一定的。

當然,不是一生一世,就能修得完,我們必定要累生累世,這樣才是真正在修行者。路,不怕遠,不怕長,怕我們不肯起步向前前進。我們若能向前進,自然我們慢慢接近佛,入如來的智德,就是智慧覺海。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Sunday, December 20, 2015

【人間菩提】20151220 - 入群度眾證菩提 To Help People Attain Enlightenment





入群度眾證菩提
To Help People Attain Enlightenment

五濁惡世法淨化
人間菩薩入群中
無量法門悉現前
得大智慧除無明

【靜思妙蓮華】20151210 - 安忍無瞋大乘菩薩 - 第715集



20151210《靜思妙蓮華》安忍無瞋大乘菩薩(第715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是大乘法能度無量,諸佛菩薩乘是大乘,度化瞋惑安忍悲愍,與大利益故名為大。」
⊙「若見佛子,持戒清潔,如淨明珠,求大乘經,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人無瞋,質直柔軟,常愍一切,恭敬諸佛,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人能安忍無瞋,即有慈悲能修忍辱。以人事物是道場,用感恩心面對,無怨尤。質直柔軟,是安受苦忍。
⊙常愍一切,恭敬諸佛:習行忍辱者,則能常愍一切,包容憐念一切眾生。
⊙恭敬諸佛:尊聖諦法,諦察法忍。
⊙如是體解諦度,守持規戒,並行慈悲忍辱行;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此明發菩薩心,說法利他,可為說。
⊙大士之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統萬事。先人後己,慈悲仁讓。

【證嚴上人開示】

「是大乘法能度無量,諸佛菩薩乘是大乘,度化瞋惑安忍悲愍,與大利益故名為大。」

是大乘法能度無量
諸佛菩薩乘是大乘
度化瞋惑安忍悲愍
與大利益故名為大

佛陀鼓勵我們修行,自利,還要兼利他,自己覺悟,還要將這個法,還是要讓人人,普遍有接受的機會、人人都有覺悟的機會。所以這是大乘法,能度無量,一能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所以諸佛菩薩,過去諸佛、現在諸菩薩,在人間無不都是運用,這個大乘法,所謂「乘是大乘」,就是運用,運用這個大乘法,要來教化眾生。這是諸佛菩薩的心願,來來回回在人間,在我們人群中。所以我們應該時時起尊重心。

常常我們都這樣說,「感恩、尊重、愛」。我們對每一個人,我們都要有感恩心。感恩,不論是什麼樣的境界,什麼樣的人,都是用機會來教育我們,好壞都是我們的善知識,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接受。

這種度化瞋惑,安忍慈愍。世間的境界都是要讓我們能夠瞭解,什麼叫做修行。我們有時候會遇到,很多不可理喻的人,道理明明就是這樣,卻是他不要按照道理,逆道而行。若像這樣的人,我們要如何呢?佛陀說,還是用「安忍慈愍」的心。安定我們自己的心吧!你若無法教育別人,你就安定我們自己的心。他有他自己的因緣果報,我們有我們應該要趕緊,積極精進的道路。

所以這樣才,「與大利益故名為大」。我們要行大乘法,總是要這樣,要先開闊我們的心,我們要慈悲,殷勤善誘,好好、好好勸導他。若是真的勸導不來,要怎麼辦?就是包容、善解。總有一天也會瞭解,「我是被包容的,我是被愛的」。他,有一天他也能了解,所以這就是愛的力量。

看看我們的慈濟人,真實的人生,過去是受了如何如何的苦過來,但是到了最後,他還是用愛,不斷讓他、付出,最後接觸了慈濟,轉變了心境,化忍的苦,變成了真正是自然的付出。這樣之後,就是他的家人終於知道,媽媽改了,爸爸也變一個人了!處處,現在才知道,「原來他們是愛我們,原來他們是為我好。現在的態度對待我們,我們現在很瞭解了,感恩啊!過去都不瞭解您們,對您們的態度真的很不好。我藉這個機會,要感恩父親,感恩母親。」等等,我們都看得到。所以,這就是人與人之間,互相要利益,何況父母、子女等等,何況同修道友呢?

總而言之,佛陀教育眾生,是要我們(修)大乘法,將我們的心胸放得很開闊,行菩薩道就要在菩提覺道上,這條路就很開闊了。路寬敞,心開闊,若是這樣,我們在佛法中才能承擔起大乘志業。我們要學習的事情還很多。

來,我們前面的經文這樣說,「若見佛子,持戒清潔,如淨明珠,求大乘經,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若見佛子
持戒清潔
如淨明珠
求大乘經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我們人人修行,若能夠像前面說過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種用虔誠大乘心,這樣來接受佛法,就如佛子。佛陀說法,佛口所生子;佛陀講法,他就是要來完成我們的慧命。

我們昨天說過,父母生子,這就是無法讓我們選擇,但是佛法是我們自己選擇,我們依照佛陀的教育,我們常常聽到,過去的錯誤,就是人生生命的浪費,造很多的業。現在我瞭解佛法之後,我重生了。我將佛法用在我的日常生活,待人處事,我重生了,他如何重生呢?因為他按照這個法,法入心。

法從哪裡來呢?佛口。佛陀的覺悟,從他的內心,對天地宇宙萬物的真理,吸收在他的智性覺海裡,所以從他的內心,這樣應眾生的根機,從他的口中說出來的法,所以叫做「佛口所生子」。我們若能夠如法修行,那就是佛子了。我們若是佛子,我們就要好好受持佛陀的教法,佛陀的規戒,保護著我們這一念心。一切唯心,我們這這念心若保護得好,我們要回歸如來清淨本性、人人本具的佛性,就不困難了。

我們要像在保護明珠一樣,將我們的真如本性,將我們的心地顧得清淨,這樣「求大乘經」,有這樣清淨的心,才有辦法來受持妙法真理,大乘教義。就是我們學佛要用心。像這樣,我們才能夠接受,佛這樣的大乘法,這樣我們才能向他說。

這是佛陀很擔心,眾生就是懵懂,將佛法曲解。讓這個大乘法假如被曲解,不只是無法救人、利益,反而會造很多的業,所以佛陀保護眾生的心,是這麼的殷勤。

來,下面這段(經)文,我們再來聽,看看下面這段(經)文,「若人無瞋,質直柔軟,常愍一切,恭敬諸佛,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

若人無瞋
質直柔軟
常愍一切
恭敬諸佛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復有佛子
於大眾中
以清淨心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段(經)文,我們更要瞭解,人修行無瞋。我們剛剛就說,若是瞋心,或者是迷惑的人,我們就要怎麼樣來讓。這樣的人,不能守好規矩,而我們自己呢?要反觀自性,我們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瞋心?或是惑,無明的惑,在我們的內心嗎?有就要趕緊改,改到完全清淨。

這個人「若人無瞋」,已經完全去除了,「質直柔軟」,那個心地非常的柔軟,像這樣的人,這種人到底是修什麼行呢?那就是安忍。安下我們的心,要有忍耐力。

說起了,有一次,在耆闍崛山,舍利弗、目犍連,住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有兩個鬼,一個就是叫做伽吒,一個叫做優波。有一天,舍利弗他剃除鬚髮。比丘大家都在同一天,整理他們的身體乾乾淨淨,那位優波惡鬼,看到這些比丘,內心起了對這些修行者的瞋恨,就向那位伽吒這樣說,他說:「我很想一拳打下去!」這位伽吒就說:「不行啊!不可、不可,千萬不可啊!這些都是修行者,你這樣的動作,你會受到惡報啊!」

伽吒連續阻止三次,但是惡鬼還是不聽,他對著舍利弗的頭,伸手這樣就用力打下去。舍利弗痛,但是忍,三次這樣打過去。目犍連聽到這個訊息,就趕緊來關心,舍利弗還是回答:「雖然痛,還能忍耐。」安然自在啊!

佛陀聽到了,心很歡喜,他就這樣讚歎舍利弗:「舍利弗已經是修到安忍的境界。若被人打,心有瞋恨,他不堪忍,那就會致傷很重。因為舍利弗已經是,這分瞋心已經去除了,能安忍無瞋,所以在他的心不受傷;所以他的頭痛還能夠堪忍,這就是因為他修了,這分慈悲、安忍的心。」所以「人能安忍無瞋,即有慈悲能修忍辱」。

人能安忍無瞋
即有慈悲能修忍辱
以人事物是道場
用感恩心面對
無怨尤
質直柔軟
是安受苦忍

這就是慈悲。有慈悲心的人,他就有忍辱,這是修行來的,以人、事、物,這就是道場。我們做事,動不動就說:「我很辛苦,我壓力大,我……,很多。」稍微做一點事就怕辛苦,就是壓力大。你們想,像這樣要如何能做事呢?對人,我們的付出,人家若沒有讚歎我們,人家若沒有褒揚我們,我們的心就很鬱悶,「我的付出,你難道沒有看到嗎?一點都沒有讚歎我。」像這樣,心常常在受傷,這種要如何叫做慈悲?這要如何叫做修忍辱呢?所以說,我們忍辱,要在人、事、物中,這都是我們的道場。

我們要時時用感恩心,有這麼多的好事可讓我們做,有這麼多人,和我們一起,好的,鼓勵我們,不好的,磨掉我們的習氣。時時要用感恩,所以「無怨尤」,像這樣的人叫做「質直柔軟」。你怎麼樣,我就是善解,我對你還是無怨、無恨,這叫做「安受苦忍」。我們的心就安,接受到外面的境界,人、事、物,我們都有辦法這樣忍下來,忍而無忍才是真忍。這種無悔、無怨、無尤,叫做質直柔軟心。人與人之間,分秒就會過,不要和人過不去,這樣我們才能輕安自在。所以我們要「常愍一切,恭敬諸佛」。

常愍一切
恭敬諸佛:
習行忍辱者
則能常愍一切
包容憐念
一切眾生

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所以我們要「習行忍辱」,「則能常愍一切」。我們要行忍辱行,他的錯誤是他的德不俱全,我們忍耐、忍辱、忍讓,那就是增加我們的慧命。顧好我們的慧命,這才是我們要真實修行者,我們要「包容憐念一切眾生」,這叫做修行。所以要「恭敬諸佛」。

恭敬諸佛:
尊聖諦法
諦察法忍

「尊聖諦法」,尊重諸佛所說的真理,要常常「諦察法忍」,境界現前,我們要細心觀察,我們好好用很微細的心,來觀察一切,打開我們開闊的心門,來包容一切。

「如是之人,乃可為說。」若是有這樣修行修得這麼好,我們要好好將這個法,與他好好地分享,這就是「體解諦度」。

如是體解諦度
守持規戒
並行慈悲忍辱行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諦」就是道理。我們的身心,與人、事、物的接觸,我們真正體悟佛陀所說的法,所以「守持規戒,並行慈悲忍辱行」。這是我們修行的要點,大家要真正要用心,才有辦法體會這個真理,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樣的人,乃可為說,這就是讓我們明白,發菩薩心,說法利他,這樣這種的人,我們能和他分享這個道理。

此明發菩薩心
說法利他
可為說

大士,大士也是菩薩。大士,最重要應該就是,我們前面說過了,在安忍中,在人、事、物中,這種善解、包容。若像這樣,「如是之人」,有心在法中,這樣就能統,「能統萬事」,這樣對天下道理就能開闊瞭解。「先人後己」,什麼事情我們都讓人,讓別人先。

大士之要用
如人身之有心
能統萬事
先人後己
慈悲仁讓

可是我們現在的人,就是欠缺這分讓人,心不開闊,不懂道理。所以我們應該開闊我們的心,這樣就能統萬事,萬事一統,我們都瞭解了,所以「先人後己」,先讓人,這樣慈悲忍讓。我們學法就是這樣。像這樣的人,乃可為說。有辦法體解諦理度的人,能守規戒的人,能行慈悲忍辱的人,這種人「乃可為說」。

佛陀的慈悲,一直要提醒我們,我們修行的心,要擴大到什麼程度。所以「是大乘法,能度無量,諸佛菩薩乘是大乘,化度瞋惑」,這個瞋恚無明,這就是諸佛菩薩所要化度的。若是化度不來要怎麼辦到呢?「安忍慈愍」,我們還是要如何來幫助他。這叫做大乘法,這就是我們學佛的方向,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Saturday, December 19, 2015

【人間菩提】20151219 - 發掘善種淨人間 Developing Seeds of Love to Transform the World





發掘善種淨人間 
Developing Seeds of Love to Transform the World

眾生心田菩薩耕 
清淨種子新芽萌 
見善隨喜慶受證 
愛心啟動展希望 

菲律賓接連受到巨爵颱風及茉莉颱風的侵襲,造成各地陸續災情,菲律賓慈濟志工關懷行動­不停歇,同心合作,盡力幫助當地民眾,重回正常生活。證嚴上人在今天(12/19)志­工早會開示,慈濟人用愛行動淨化人間,匯聚力量,像米粒,粒粒種子 粒米成簍,像水滴聚成大海,不乾涸的功德水。 

中颱茉莉14號(12/14)從菲律賓東部的薩馬島登陸,帶來的狂風暴雨引發水患,造­成許多民眾傷亡,家園也受到重創。菲律賓慈濟人長期關懷當地,在風災過後也隨即進行勘­災及關懷行動。 

人人無所求的愛,在巨爵颱風過境菲律賓時,土地及農作物受到重創的新怡詩夏省,慈濟志­工協助進行農田復耕及物資發放工作。行動中也不忘教導民眾,資源回收愛地球。 

善心付出、幸福不言苦。風災過後,慈濟志工發放毛毯及福慧床幫助受災民眾,改善災後的­居住環境,也期待他們重回穩定生活。

【靜思妙蓮華】20151209 - 持戒清淨續佛慧命 - 第714集



20151209《靜思妙蓮華》持戒清淨續佛慧命(第714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眾生受佛戒稱佛子,以必當作佛;依佛聖教通名菩薩,以續佛慧命;紹繼佛種使不斷絕,誠為如來子。」
⊙「又舍利弗,若見有人,捨惡知識,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見佛子,持戒清潔,如淨明珠,求大乘經,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戒淨有智慧,唯求大乘經,如是菩薩可說。
⊙如淨明珠:戒如摩尼珠,如雨滋潤大地濟世利物,能自利利人。持戒如護明珠,六根清淨之因,求大乘法。
⊙求大乘經:開佛知見,悟入佛心,悲智為緣。向內自心勤求修持;向外於人群世態入微通理。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證嚴上人開示】

「眾生受佛戒稱佛子,以必當作佛;依佛聖教通名菩薩,以續佛慧命;紹繼佛種使不斷絕,誠為如來子。」

眾生受佛戒稱佛子
以必當作佛
依佛聖教通名菩薩
以續佛慧命
紹繼佛種使不斷絕
誠為如來子

多麼親切感啊!佛和我們真的很近,我們若用心,感覺佛與弟子是一種,父子的親緣一般。

我們人人說,我的父母,父母和我們就很近,因為我們的身是父精母血,我們是母親十個月的懷胎,這樣我們出生在人間,因、緣,這樣捨彼投此來,生者、被生者都不知,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來出生,我們都無法互相去瞭解。

但是父母看子女,「希望孩子是照我的意思,我要孩子怎麼樣,學什麼樣的功夫,讀什麼樣的大學,或者是要專心去做事。」選擇的方向,應該要如父母的意。但是,所要要求的,十有八九不如意。很多孩子:「為什麼我要照父母所說的呢?」很多父母:「我很無奈,為什麼我會生這樣的孩子,都不聽話呢?」彼此埋怨。這是我們的人生,就是無明,就是糊塗。

但是我們與佛的緣就不同了,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願意奉獻於人間大愛,這是我們自己所選擇的。既然是選擇,承,承為佛法,這個法脈傳承,我們就有這個責任,我們要入心來。

佛陀用慈悲、用愛,來啟發我們,佛陀也是希望我們人人,能回歸本性,讓我們做自己的主人,做我們自己選擇,能夠體會天地萬物的道理,與天體合在一起。不是說,佛陀用什麼樣的威力制度,他是讓我們很瞭解,讓你自己去自動,讓你自己去體會。

我們眾生的無明,就是因為我們一念錯誤無明起,所以我們才會在六道輪迴,一落紅塵,就無法再回頭,因為我們自己不斷在複製煩惱。我們既然有機會讓我們懂得,我應該要去除這個滾滾紅塵,入佛門就要受佛戒來傳法脈,稱佛子,所以我們是以戒為師。我們就是要依法,成長我們的法身,所以我們必定要好好,將慧命要好好照顧。

所以「以必當作佛」。我們既然學佛就是要成佛。你當學徒就是希望,將來當師傅,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受佛戒稱佛子,以必當作佛」,這是我們的目標,我們人人一定要立這個心願,將來回歸我們真如本性,我們結很多的好緣,再來人間度化眾生。

所以必定要「依佛聖教通名菩薩」。佛陀雖然用種種方便權巧,來接引我們,但是最後到法華會,無非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過去是方便法,現在才是真實法。真實法,那就是要入人群,行菩薩道,在人群中而心不受染污,這才是真功夫,這才是真正能發現到,你真如本性的方法。

因為我們人人本具真如本性,這就是我們的慧命;而我們的慧命,真如本性,已經是無明將我們遮蓋掉了。佛陀現在設法讓我們知道,慧命要如何繼續下去,那就是開啟菩薩道,來接我們的真如本性。芸芸眾生煩惱偏多,菩薩救濟眾生,不受煩惱污染,這就是真慧命。

再來說「紹繼佛種使不斷絕」。一直說菩薩招生,大家要好好用心,自度度人,能讓人人有機會接觸了佛法,啟發他的善根,這個佛的種子,「使不斷絕」。讓他這個種子進來菩提道,能發芽、能扎根,所以要好好接近人群,能夠讓眾生有這個因緣,種子不能斷了,這就是「誠為如來子」。

我們用最至誠的心,修行是我們自己自發心,是我們自己所選擇,所以我們要誠。我們要用「誠正信實」,待人接物,在人群中發「四弘誓願」,要度盡眾生,這必定要「誠」。「誠為如來子」,以「誠」與「情」,我們要和眾生結好緣,用最誠懇的心入人群中。所以「紹繼佛種,使不斷絕,誠為如來子」,希望我們人人用最誠懇的心。

我們與佛,我們是一種傳承慧命,雖然時空隔絕二千多年,不過,這個因緣是隔不斷的,永遠無法將我們切斷,看我們是不是有心,將它啟發,用在人群中,來救治大小乾坤。學佛者,我們應該就要用出這分,我們與佛,法脈的關係,所以,很親切,離我們不遠,我們人人都是佛子,因為承佛教誡,接受佛陀的法脈,要來成長我們的慧命,所以希望我們人人要有這念心,繼承佛陀的教法,來教化天下眾生。

《法華經》,前面的(經)文這樣說,「又舍利弗,若見有人,捨惡知識,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又舍利弗
若見有人
捨惡知識
親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講《法華經》、聽《法華經》,必定要很用心,《法華經》乃成佛之道。我們要如何學佛能成佛呢?《法華經》的道理,從我們不懂開始,循循善誘,用菩薩法來引導。菩薩的道場在哪裡啊?在人群中。在哪裡啊?在事物中。「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就是在人、事、物中,這就是菩薩的道場。

但是一般的修行者,要真正全盤體會,實在是有困難;若是體會不到,這個微妙的道理,錯解、錯會,那就不行了。所以前面,什麼樣、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見解,有什麼樣的行為,還是無法接受這本經,「不可為說」。現在開始,若這樣的人能夠為他說,舍利弗,若是有這樣,「捨惡知識,親近善友」,像這樣的人,都能為他們講,講說這部《法華經》。

因為我們很容易受惡知識,將我們誘引去,我們不是有說過,鈍使、利使嗎?鈍使,貪、瞋、癡、慢、疑,現在的人,這樣的心病是很多。

有的人修行,「我學問高,我瞭解的事情很多,我面對的有很多比我差的人。我做的還沒有得到,別人怎樣來承認我,怎樣來獎勵我,怎樣來讚歎我。」這樣這個內心煩惱、無明,就生病了。這是「鈍使」。

我們若是說要求法,這麼多的宗教,萬一入錯了門,信仰不同,或者見解偏差,修行的過程中,很快就偏了。這叫做「五鈍使」、「五利使」,時時都在我們的修行中,很快就將我們引出去了,這都叫做「惡知識」。惡知識有時候,從我們的內心產生,有時候從外境來產生,這我們就要很用心,隔離惡知識。

所以前面的(經)文說,「捨惡知識」,就要「親近善友」。我們要和精進的人多親近,這樣的人才能保持這念清淨心,才能夠接受清淨法,「誠」與「情」的法。我們很誠意的心,要如何入人群,在人群中如何建立,清淨無染的情,覺有情。這是我們要很謹慎,不要受惡知識把我們牽引去了。

這是前面的(經)文,下面接下來就說,「若見佛子,持戒清潔,如淨明珠,求大乘經,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若見佛子
持戒清潔
如淨明珠
求大乘經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戒」是很重要的,「戒」,防非止惡。我們過去還未修行之前,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犯戒,我們都不知,隨心所欲,隨世間的污染法,強欺弱,從小開始跟著這樣在生活。瞭解佛法之後,開始我們要防,預防,預防錯誤,戒殺、盜、淫、妄、酒,這是我們在家的佛教徒,應該要受持。

除了「五戒」以外,現代,現代人會疏忽掉的、會犯錯的,在慈濟也要戒。不論是要提醒他不要喝酒,不要抽菸,不要吃檳榔,喝酒、抽菸、吃檳榔,對身體是有害無益,尤其是對一個人的形態,外表也有損。不只是損害身體,也損害人的表相,這個形態,還要管他交通,要守好交通規則,這就是保護,保護他的生命,保護他的安全。

還有現在,已經生活欠缺這個禮節,倫理道德,所以我們就要再提醒,要記得,要孝養父母,說話要輕聲細語。又我們就要提醒大家,顧好這念心,不要受到社會政治這樣的動,就跟著它動等等。

所以我們總共用十種的戒,希望人人防非止惡。所以,這個戒,那就是清淨,那就會有智慧,有了戒,我們就能平安多了,平安多了,又能讓我們的心,保持那分清淨,沒有很多煩惱來染著,這樣就能開啟智慧。心在法中,行也在法中,所以如規如矩地生活。

戒淨有智慧
唯求大乘經
如是菩薩可說

「唯求大乘經」。我們瞭解佛法之後,我們應該就要多來瞭解,大乘的佛法。「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我們要走的路是一條康莊大道,是佛陀所教育、開啟的菩薩道。所以像這樣,願意來瞭解這本經,這樣,這就是菩薩,「可為說」。能夠守戒、守規矩,能夠發心要行菩薩道這種的人,我們能夠  為他說。

守戒,要守到什麼程度?「如淨明珠」。

如淨明珠:
戒如摩尼珠
如雨滋潤大地
濟世利物
能自利利人
持戒如護明珠
六根清淨之因
求大乘法

古人說用明珠,污濁的水,明珠放下去,變成清淨。以前的明礬,也是這樣做成一顆的,把它放下去,隔天早上,那些污濁的東西,就這樣沉下去,水都很乾淨。這個明珠,說不定從前有這樣的明珠,說不定是古時候,要喝水,那個污濁,用這種的如明礬一樣,放下去,水就乾淨。我們人間有這樣的事情,就有這樣的法來對治;有濁水,就有這樣的明礬,讓它這個水能乾淨,供應人來飲用。

水要從哪裡來?雨露。雨,雨能滋潤大地,來濟世利物。大乘法就像雨露、雨水一樣,來滋潤大地,能濟世利物,能自利利他。我們自己好好地,好好來修行,利自己又能利他人。

所以「持戒如護明珠」。持戒就像保護這個明珠,我們的六根,去緣外面的六塵,所以我們會生起很多煩惱。我們若是修行,持戒持得好,外面的境界,根本不會擾動我們的心,自然我們的心也是很清淨。所以這就是(六根清淨之)因,我們要有這樣的種子為因,這樣來求大乘法。我們的本性原來就清淨,我們要把它保護好,來求大乘經。

求大乘經:
開佛知見
悟入佛心
悲智為緣
向內自心勤求修持
向外於人群世態
入微通理
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開佛知見」。大乘經無非就是要讓我們,與佛的知見一樣,所以「開佛知見,悟入佛心」。佛怎樣的知見,我們能體會佛的心,這樣「悲智為緣」,外面境界的苦難,我們不忍心,所以啟動了我們的清淨心,投入眾生苦難中去。所以「悲智為緣」,若沒有這些眾生的苦難,我們無法成就大菩提道。

所以「向內自心勤求修持」,對內,自己的心要好好勤求大法。向外,於人群中,這個世態要入微通理,向外,於人群中,這個世態要入微通達,真正道理明了,有辦法幫助人。這就是要看我們的悲心智慧,如何入人群中去付出。

行菩薩道,我們就要身體力行,要守戒,我們來續慧命,這就是我們的本分事。所以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Friday, December 18, 2015

【人間菩提】20151218 - 誠情祥兆弭災難 To End Disasters and Suffering with Sincere Love





誠情祥兆弭災難
To End Disasters and Suffering with Sincere Love 

氣候變遷致三災 
及時伸援膚苦難 
慈善醫療視如親 
誠情祥兆弭災難 

來自大陸廈門的陳團治,因為罹患「先天性雙膝反曲」,兩腿呈現L型,2014年在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現在她能夠不靠拐杖像普通人一樣行走,跟著慈濟志工訪視,用自己的­故事鼓勵其他人;另一位台灣青年林傳欽,14歲時的意外讓他失去下半身,他也沒有放棄­自己,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一片天。證嚴上人在志工早會開示,以正向態度面對每件事情,每­個生命都能活出亮麗的人生。

用雙手折出一顆顆漂亮的造型氣球,43歲的林傳欽,三十年前的車禍意外,在花蓮慈濟醫­院的搶救下挽回一條命,但也失去下半身,然而他卻沒放棄希望,喜愛與人互動的他,開始­學折汽球,靠著自己雙手養活自己,將快樂帶給更多人。

只要不放棄,生命都有無限的可能。在大陸廈門的陳團治,罹患「先天性雙膝反曲」,在當­地慈濟志工的幫助下,2014年來台就醫,現在的她能夠正常走路,也開始工作,陽光的­她開始做志工,用自己的故事,傳遞正面能量鼓勵殘障人士。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是在於過程。他們不向命運低頭,而是用自己的力量為人生打開­一扇窗。

【靜思妙蓮華】20151208 - 捨惡知識親近善友 - 第713集



20151208《靜思妙蓮華》捨惡知識親近善友(第713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心地端正意純潔,慎擇善友益己德,捨惡知識慎勿近,護住善念不懷惡。」
⊙「若人恭敬,無有異心,離諸凡愚,獨處山澤,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又舍利弗,若見有人,捨惡知識,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陀再提醒,捨惡友近善知識,是清淨毗尼,言善治,能治貪瞋癡等惡,又言調伏。
⊙毗尼:華言善治,是謂潔身自愛,慎防交友不善,是非不明,有礙己德。毗尼善治,並能調練三業,制伏過非之必要因緣。
⊙為修菩薩行,當遠離諸惡邪見,親近善友知識。
⊙如經中所云:若有能說、信戒、多聞、布施、智慧,令人受行,即須親近恭敬供養,是名親近善知識。
⊙由以發大乘願力,彼諸菩薩以為勝友,內無煩惱惑業之累,外無邪魔惡緣之境,故一生之後,即不退轉。
⊙擇善友而親近,有益見聞,增益道業,精進不懈。
【證嚴上人開示】

「心地端正意純潔,慎擇善友益己德,捨惡知識慎勿近,護住善念不懷惡。」

心地端正意純潔
慎擇善友益己德
捨惡知識慎勿近
護住善念不懷惡

交朋友是多麼重要啊!但是開始,我們要從我們自己的心,守好我們這念心,要回歸我們自己的本性。我們的心地就是端正,心若是端正,意就純潔。

種田,稻子要照顧好,必定不能讓它長雜草,尤其是那個雜草看起來,和稻子幾乎一樣,那個名稱叫做「稗子」。這個稗子它的發育,比稻子發育更快,比稻子更早成熟、結果,就是種子,會較早掉下來,所以務農的人,為什麼還要在那裡「挲草」(臺語。意指跪行田間,以手除草)。挲草,第一就是要,顧好稻子的根,最重要的,要去分辨這個稗子、雜草,要趕快將它拔起來;只要它長出來就要趕快拔,長出來若不趕快拔起來,讓它成熟了,就拔不完了。

我們修行一樣,就像在耕心田,而且要將它照顧得,很乾淨、很單純,只是一樣,就是稻穗,稻子在田裡,要把它照顧長大。修行者不就是這樣嗎?我們要有一心的道念,在我們端端正正的心田裡,我們只是一個心念,就是求道受法,不允許還有其他的雜念,在我們的內心裡。所以我們必定要用心,顧好我們的心地,「心地端正意純潔」。

我們要「慎擇善友益己德」。就像我們懂得下田去挲草,我們也要懂得選擇,這到底是稻子還是稗子?這兩樣剛長出來時,幾乎一樣,差之毫釐。你看稻子和稗子,摸摸看,不同,稗子生出來的,你摸它的葉子很光滑,若是稻子摸起來,它就有一點點感覺,有這樣粗糙一點。拔掉稗子,自然田裡的土地養分,就會在稻子裡,讓它成長得更漂亮。若是稗子在那裡,稻穗就會收成很差。

同樣的道理,我們若交好的朋友,好的朋友就像你是稻子,我也是稻子,我們共同一塊土地,共同來分享這片天地,這樣互相來增長。所以我們必定要,「捨惡知識勿親近」。盡量我們的心田要顧好,自己是農夫,發現到對善種子有損,我們要趕快把它除掉,這叫做「捨惡知識」。最重要的,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善念。

就像佛陀有一次,也是在給孤獨園,那一天很多人都來聽佛說法,其中有一位婆羅門教,這位婆羅門教教徒,就來向佛陀請法。

「佛啊!我很想要親近佛法,但是第一件要謹慎的,是什麼事情,我要注意的呢?」佛陀就說:「要懂得選擇善惡知識。什麼是善知識,你要好好親近;什麼是惡知識,你要趕快遠離。」這位婆羅門信徒就再趕快問佛:「要如何來分別善知識呢?」佛陀就說:「看月。」這位居士就問:「惡知識呢?」佛陀還是回答:「看月。」

這位婆羅門教(徒)覺得,善知識,看月,惡知識,也看月?實在是無法瞭解。就再提出來問:「佛陀,您只說個大概,我聽不懂,是不是能請您分明用譬喻解說。」佛陀就說:「你抬頭看月,晚上若是看到那個月,已經是將近消失,只有一個月牙而已,你就知道已經是,十五(農曆十五日)過後。慢慢地日月輪轉,這個月受了天體空間的運轉,慢慢地,月受到其他的環境,將它遮蔽了,這變成了這片月,抬頭看是黑暗的,只剩下這一點點,有這一點點的月牙。再來再看,就完全消失了。」

「這就是譬喻人的心,人人本具光明清淨的佛性,就是因為受到外面的境界,遮蔽了清淨真如的本性。凡夫就在這清淨真如的本性,消失掉了,所以一片的黑暗,就是起惑造業,這個時候叫做惡知識。但是,惡知識是,一時受無明遮蔽。」

「來,十五,你再次在月中再抬頭看月,長什麼樣子呢?」這位婆羅門教(徒)回答:「當然這時候的月是圓的,天,天空、地上一片的光明。」佛陀就說:「是啊!其實月原本就是這麼的明亮,在月底時是外面的境界,將它遮蓋了。到了月半這個時候,月再受外面的境界,它的本質又是再展現出來,這就像善知識。要經過了一片黑暗的因緣,遮蓋之後,它還是這個環境的運轉,保持著它本身,自然天真本性,所以它再顯現,大環境的過後,受過了一次很坎坷,那個黑暗、無明、塵沙的遮蓋,撥開這些,自然月的本質還是清淨明亮。」

佛陀用這樣來譬喻,這位婆羅門教(徒)聽了,「瞭解了,原來,我已經瞭解,人人本具清淨真如本性,只是受外面的境界,將自己原來的無明遮蓋了,不論無明有多厚,這個清淨本性還是存在,就像天空的月亮一樣。」這位婆羅門教(徒) ,即刻求皈依,受五戒十善,成為佛陀在家護法的弟子。

同樣的,我們也要相信,真如本性人人本具,我們要存好我們的道糧,我們才有辦法,在這條菩薩道,去行菩薩道。所以我們學佛真的要用心。

要如何能接受,大乘的《妙法蓮華經》呢?前面說很多,因緣不夠,善根不夠深,信根不夠堅定,像那些人都無法來接受,這樣的妙法。現在佛陀要再叮嚀,什麼樣的人能來接受,所以我們前面一段(經)這文樣說,「若人恭敬,無有異心,離諸凡愚,獨處山澤,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若人恭敬
無有異心
離諸凡愚
獨處山澤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是有這樣的人,一心一志,要好好遠離凡愚,一心一志耕好我們的心田,將我們的心照顧好。我們所要交往的,是能來利益我們的善知識。雖然在紛紛擾擾人群中,但是顧好我自己的心,同樣是我的心,我的心不受他影響,這種「獨處山澤」,凡夫心我們要慢慢去除,要接近佛菩薩的心地。我們要力行菩薩道,入人群中,不受人群把我們污染了。所以「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下面再接下來說,「又舍利弗,若見有人,捨惡知識,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又舍利弗
若見有人
捨惡知識
親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陀再次提醒,不是只有叫舍利弗而已,叫舍利弗只是代表,其實就是要提醒大家,聽法要用心。說不定那時候,佛陀看到不少人在打瞌睡,也說不定,所以法說那裡再提醒一下,聽法的人要認真,要捨惡友,近善知識。因為我們還是凡夫,凡夫,習氣還未改除,我們在人群中,很容易讓人將我們影響了,所以佛陀還要再次提醒,要如何交朋友,什麼才是真正能夠,幫助我們完成道業。

佛陀再提醒
捨惡友近善知識
是清淨毗尼
言善治
能治貪瞋癡等惡
又言調伏

佛陀向我們這樣叮嚀,我們要好好親近善友,這就是「清淨毗尼」。其實「毗尼」就是善治的意思。我們的心要乾乾淨淨,第一項,我們要對治我們自己,那就是貪、瞋、癡、慢、疑,等等的惡念。這五種就像田裡面的稗子一樣,那種它要長大,它進展很快,很快就成熟,這些不好的習氣很快,傷害整片的土地,我們修行,我們要好好善治,善治就是「毗尼」,自己懂得保護自己,自己內心的清淨,不要自己自我來污染自己;將貪、瞋、癡、貢高、驕傲,對法有懷疑,這種的心念若起,這是很傷害慧命。

毗尼:
華言善治
是謂潔身自愛
慎防交友不善
是非不明
有礙己德
毗尼善治
並能調練三業
制伏過非之
必要因緣

所以我們必定要有「毗尼」,意思就是說善治。自己的毛病,自己對症下藥,就是要潔身自愛,要很謹慎預防,預防交到壞朋友。除了我們自己,有的時候,自己不顧自己的心,光是一直在怪罪是其他的朋友,就是自己的心性不定,道理不懂,無明,煩惱,所以不懂分是非,壞朋友這樣招一下,你自己就跟他去了。

所以,自己既無定性,我們更需要有一個大環境,都是好人、善人在一起,大家互相勉勵,共同彼此,來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互相當別人的益友。在這樣的大環境,所以我們才需要修行,出家,在一個大環境裡,就「六和敬」,這樣互相尊重好的朋友。假如是壞朋友,不好的朋友,那就分是非不明,無法去分別是非,若這樣就會有礙我們的德。我們要修行,這些不善的朋友,是非分不清,來誘引我們就去了,我們跟著他,這種是非不清,這樣就惹來了很多塵沙的無明,這對我們的德有所障礙。

所以,「毗尼」,善治,它有法能夠預防,像是戒、定、慧,我們若有戒,防非止惡,好好將我們的心照顧好,安住我們的心,成長我們的智慧。所以就像這樣,能夠調伏我們的貪、瞋、癡。我們若有了貪、瞋、癡,我們容易身口意就去造業,所以「毗尼」就是能夠,善治、制伏我們的過錯,不對的事情已經過去了,要如何趕緊脫離,能趕快恢復我們清淨的本性。我們必定要,捨離惡友、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像這樣懂得選擇善友,知道我們要如何修行,修菩薩行,我們自己的本分事。我們既然瞭解,過去生中,我們也有這樣好的因緣,親近過佛法,今生來世,我們又有因緣來聽聞佛法,所以我們現在開始,應該是要發弘誓願了。「為修菩薩行,當遠離諸惡邪見,親近善友知識」。

為修菩薩行
當遠離諸惡邪見
親近善友知識

所以經典裡面就這樣說:「若有能說、信戒、多聞、布施、智慧,令人受行」,像這樣,必定就是要親近善友,我們要恭敬好的朋友,我們要很親近,我們要很尊重,我們要有恭敬心。

如經中所云:
若有能說、
信戒、多聞、
布施、智慧
令人受行
即須親近恭敬供養
是名親近善知識

這就是因為我們開始,「發大乘願力」,人人彼此,菩薩,這都是我們殊勝的朋友。我們自己要當別人的益友,別人來成就我們的道業,是我們生命中的益友。

由以發大乘願力
彼諸菩薩以為勝友
內無煩惱惑業之累
外無邪魔惡緣之境
故一生之後
即不退轉

所以,若能這樣,就內無煩惱惑業的拖累,自然我們能輕安自在,因為外面自然就沒有,邪魔惡緣的境界,來擾亂我們。這就是我們修學佛法,要好好精進,選擇善友,親近有益,讓我們聽,讓我們看,能夠增益我們的道業,這個精進,不要讓它沒有了。

擇善友而親近
有益見聞
增益道業
精進不懈

所以《論語》中也是這樣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這是我們常常都是,師父也常常向大家這樣說,好的,我們要好好選擇,不好的,我們要提高警覺,這叫做親近善友。像這樣的人,懂得選擇好壞,懂得自愛愛人,這樣的人,我們能與他談說《妙法(蓮)華經》。

各位菩薩,用心啊!修行必定是在我們一心,好好守護我們自己一念心,能夠純潔。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人間菩提】20151217 - 賑濟飢寒‧精進研習 Giving with Love to Bring Warmth to Our World





賑濟飢寒‧精進研習
Giving with Love to Bring Warmth to Our World

氣象不調多災難
珍惜糧食助飢寒
冬令關懷訪街友
精進研習事無難

非洲莫三比克,首次舉辦本土志工研習,克難環境,依然不減他們求法若渴的心,只為更加­貼近佛法智慧。落實佛陀的慈悲精神。台灣慈濟志工,打包生活包,準備熱食,親自送到街­友手中,成為寒冬中的暖流。證嚴上人在志工早會開示,有力量的人,應該要啟動這一分愛­心,去幫助苦難人,人間的溫暖很美,而美的人間都是起自於一念心。

寒冬的夜晚,三重和五股慈濟志工,分成多條動線,親自為餐風露宿的街友,送上防寒衣物­和熱食,用慈悲與愛,溫暖每個角落。

佛法的智慧,開啟善行也淨化人心。非洲莫三比克,首次舉辦本土志工研習。志工親自搭建­道場,環境克難,但聞法、傳法的心依舊堅定。

本土志工歡喜投入,以法水滋潤心靈,改變了人生態度,以自助助人為目標,菩薩道上難行­能行。

Thursday, December 17,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207 - 重法誠敬獨處定慧 - 第712集



20151207《靜思妙蓮華》重法誠敬獨處定慧(第712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人若了知,真如本具;凡夫鈍根使,惑業障多;若能生恭敬,信心清淨;敬慎樂精進,恆持不退。」
⊙「若人精進,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人恭敬,無有異心,離諸凡愚,獨處山澤,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人恭敬,無有異心:說明恭敬心修持斷惡,去染轉淨,種種精進修習,及靜思惟定慧無有異心者,可為說。
⊙離諸凡愚,獨處山澤:謂是精進不懈怠,勇猛修諸善法,以慈懷悲念眾生,離諸凡愚,不受群染如獨處山澤。
⊙又獨處山澤:是不住生死之相,不受塵惑污染。此即定慧雙修,行於中道的菩薩。
⊙如是聞法人能以恭敬心,是重法誠敬。專心無有異念者,是以思惟定慧攝心,無有放逸散亂者乃可為說。

【證嚴上人開示】

「若人若了知,真如本具;凡夫鈍根使,惑業障多;若能生恭敬,信心清淨;敬慎樂精進,恆持不退。」

若人若了知
真如本具
凡夫鈍根使
惑業障多
若能生恭敬
信心清淨
敬慎樂精進
恆持不退

常常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很普遍的一句話。但是到底我們了知了,或是還沒了知呢?真如是在我們的本性,真如是我們人人本具,從口頭上來唸,這我們都很普遍瞭解,知道了,是不是真的有體會到呢?體會的感覺長什麼樣?多數的人是還沒辦法體會,因為這樣,所以我們要修行。應

因為我們還是在凡夫。凡夫啊凡夫,為什麼叫做凡夫呢?那就是因為鈍根使。我們有「十使」,過去都說過了,「五鈍使」、「五利使」。我們有貪瞋癡慢疑,我們有邪見、我們有邊見,種種的見解使我們,我們的心與日常環境這樣在緣。眼根與外面的境界這樣緣境,讓我們起心動念,使我們根塵會合、起心動念,所以我們的心都沒有靜下來,就變成了很多很多,有形無明、煩惱不斷又再度複製,很多有形的東西就又來誘引,讓我們人人的心,欲念不斷開闊。所以,我們的真如本性,就不斷受外面的境界影響,起惑、造業,無明不斷再將它埋覆起來,我們的心,還是與塵境在會合。

事情是這樣這麼清楚明朗,我們就是要這樣做就對了,境界,開始現出了很多的境界,菩薩,你要入人群中去,人群現在受這麼多這麼多的苦!菩薩,你們要入人群,如何去拔除他們的苦難;這種的苦難現前,你要用什麼方法去幫助他們。

就如最近馬航墜機在烏克蘭,家屬無法去那裡認屍。那個地方,是一個是非之地,這種人禍頻傳的地方,無法接近。經過了聯合國等等去協調,終於將這些大體,撿一撿、撿一撿,目前已經送到荷蘭,因為這架飛機上,多數就是荷蘭這裡的人。

荷蘭這個國家,飛機發生事故,他們的社會保持著很安定。事情還沒有很明朗,到底飛機是被人誤擊,或者是什麼樣的事情,發生墜機呢?是人為呢?或者是突然間的發生?大家沒有埋怨,沒有發生謾罵、激動,看出了荷蘭人的修養。

這些大體,送回去,他們是用很隆重的儀式,車隊非常的整齊,這樣用軍事禮來接,看到他們那裡的人民百姓,是這樣站在長長,長長的隊伍裡,路邊人人都是很肅穆、很虔誠,那個儀式,那個儀態,實在是很令人佩服。

臺灣,最近復興航空一架飛機,從小港(機場)起飛,墜落在澎湖(馬公)。在飛機上,有傷、有死,總共五十多人。臺灣的這些家屬,大家呼天搶地,真的是無法接受。我們能體會,動員了很多的志工,一個家屬,好幾位志工這樣在陪伴。看到那個場面,實在是很悲苦。

才看到在澎湖這種人天永隔,前天又是一架飛機,那是在非洲,又是再一架飛機又墜落了,叫做什麼地方呢?阿爾及利亞這個地方。這架飛機起飛,半途墜落,也是墜落在沙漠的地帶,一百六十多人,已經證明都完全往生了,因為整架飛機都碎掉了。

想想看,人生無常是這樣,所以我們要敬天愛地,我們要懂得有畏懼的心。不是說,「我什麼都不怕,就是我想要做的就對了。」我們要畏懼天地,天地威力之強大。再者,我們的業力是不可抗拒,佛陀就說,「我無法轉眾生的業力,因為眾生的業力重如須彌山。」所以我們盡量不要造業,因緣果報,這個業力實在是很重。我們若瞭解,我們就要知道,我們要尊重,尊重天地人間。

我們要尊重法,我們要好好將這個法入心來,身體力行於法。若能這樣「信心清淨」,自然我們就能「敬慎樂精進」,我們能很恭敬,不論是道理,是人,是事。

常常說,我們要修行,修得人圓滿、做事很圓滿,自然道理就圓滿。人要圓滿,就看你會不會處理事?應該做的事情,應該考慮的,有沒有周到?這全都是要用敬信的心。而且我們的心要時時精進,我們若沒有精進,就是退步了。

事情發生了,應該要如何來處理?大自然的氣候,天災,或者是無常,突然間人造的災難,或者是無常,突然這個因緣會合,就發生了災禍等等,要如何,菩薩團體,如何入人群去處理事?要能合這個道理,很圓融,這必定我們要「敬慎樂精進」。我們的心要常常保持著,這分清淨的信心,保持著敬,對法一定要恭敬,法要入心,我們才能智慧,舉一知十。

不是說跟你說這件事,「好,好,我去做。」在做的期間、過程,「這件好像不很周到,應該是要這樣。」「好,我會注意。」「怎麼,這樣的過程?你難道沒有想到,這件事情我們也能怎樣替他做,不是叫他做而已。」有很多事情都是一點點的訣竅,很細心,這都是要恭敬。

處理大事,凡(是)事情,我們都要很用心。我們的信心如果很清淨,我們就全都能夠瞭解,舉一知三,我們全都瞭解。所以我們對我們自己,應該要時時自我訓練,「敬慎樂精進,恆持不退」。這種既然聽到法,我們要好好將法入心,入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與人事一切的境界,我們要好好用心會合,如何有事情如何來處理,這就是「敬慎樂精進」。

不要說這些事情很煩,我就是這樣處理,「怎麼差一點點?還不及格。」「怎麼還是差一點點?還不圓滿。」這就是我們敬慎的心不夠。所以,我們要時時要用心在,「敬慎樂精進,恆持不退」,這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常常跟大家說,佛法是在生活中,所以不是說,我們每天在說的都是大道理。不只是大道理,是很微細的待人處事的道理,是很微細的道理,所以人要懂得用心,用心,要精進。

前面的(經)文不是說過,「若人精進,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為說。」

若人精進
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就是表達了我們真正修行,必定要有恭敬,信心清淨,必定要「敬慎樂精進,恆持不退」,這叫做「常修慈心」,這叫做精進。這在我們的身命完全投入,每一個細胞的生命,無不都是在這分精進修慈心,這種恭敬,對法恭敬的心。若這樣,我們才有辦法行菩薩道,這個道理才能夠對他說。

接下來的(經)文說,「若人恭敬,無有異心,離諸凡愚,獨處山澤,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若人恭敬
無有異心
離諸凡愚
獨處山澤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我們要常常生起恭敬心,這樣的人,這個心就是表示專心。專心,心就沒有異樣,我們的心,就是專精在我們行菩薩道,面對苦難的眾生,我們要如何為他們拔除苦難,要如何能夠很圓滿,來完成這個任務,這種「無有異心」,就是心很專注。「離諸凡愚」,沒有凡夫心。我們既發菩提心,要行菩薩道,那就是「名稱菩薩」,不可離開了菩薩的心志,所以我們要「離諸凡愚」。我們要趕快接近菩薩的心志,而要接近菩薩,你必定要離開凡夫的心,所以學佛就是要學在這裡。

「獨處山澤」,我們的心,不是說你就要你去山頂上,不是。我們要入人群中,不受影響的程度。雖然在人群,就像在安靜的地方;在紛擾的境界,我們的心還是獨處清淨。若能這樣,像這樣的人就能說,能夠接受這《法華經》。

若人恭敬
無有異心:
說明恭敬心
修持斷惡去染轉淨
種種精進修習
及靜思惟定慧
無有異心者
可為說

這已經在向我們說明了恭敬心,「修持斷惡」。我們要好好地,好好來修持佛法。惡念、無明、煩惱,這都叫做惡,我們若有無明,我們有煩惱,我們有塵沙,哪怕如塵沙那麼細的煩惱,我們也都要全部清除,所以叫做「恭敬心修持斷惡,去染轉淨」。變成了清淨的心,我們才有辦法,去體會、感覺到,我們的真如本性在哪裡,所以我們要好好保持清淨心。

「種種精進修習」。用種種方法,外面的境界是我們修行的道場,菩薩修行的道場,是在苦難的眾生中,所以我們面向著,苦難眾生種種,我們就要精進來修習,好好來修,好好來複習。

及靜思惟,定的智慧。靜思惟,知道了,就是心要很靜,如禪定一樣。「禪定」就是表示,我們的心都是很定、很穩定,挑柴運水無不是禪,動作中,我們的心也是很定。所以要靜思惟,用很靜,沒有受周圍環境污染這個心,來思惟眾生苦難所需要,我們要如何去付出,這種的境界。

再來,戒、定、慧,我們的心要專注在這個地方,沒有異動的心。「異」就是變異。我們的心要專,既然要修學菩薩道了,我們要專心修學,不要外面的境界把我們轉了,我們退失修學菩薩道的心,回到凡愚的心。所以我們必定要有,「靜思惟定慧無有異心」。像這樣的人,我們能修法,這樣較深的法還能再向他說。

「離諸凡愚」,這個凡夫愚鈍的心完全去除,心常常保持在清淨中。所以過去一直跟大家說,其實佛陀,要撥除大家偏思的見解,希望人人能入人群中,而不受人群所污染。就是這樣,像在複雜的地方,就如獨處山澤一般,沒有什麼東西能污染我們,這叫做精進。

「精進不懈怠,勇猛修諸善法」。外面境界一來,我們要很尊重的心來處理。這種「勇猛修諸善法」,要很勇猛精進。外面的境界這個法,就是要讓我們修行。

離諸凡愚
獨處山澤:
謂是精進不懈怠
勇猛修諸善法
以慈懷悲念眾生
離諸凡愚
不受群染
如獨處山澤

「以慈懷悲念眾生」,用慈悲的心懷,來看待一切眾生,我們要為苦難眾生去付出。所以「離諸凡愚」,脫離了這個凡夫的境界,用菩薩的心情來入人群,「不受群染」,不要受到群眾來污染我們的心,就如「獨處山澤」。

又獨處山澤:
是不住生死之相
不受塵惑污染
此即定慧雙修
行於中道的菩薩

尤其是「獨處山澤」,也就是說「不住生死之相」。不只是為了,我要了生脫死才來修行,不是這樣。我們要在人群中投入,沒有人我得失的心,這樣才是真正修行。不受塵惑來污染我們,這表示我們的清淨。蓮花出污泥而不受染,這就是定慧雙修,行在中道的菩薩道。

「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像這樣聽法的人,能用恭敬心,用重法虔誠,尊敬的心,這樣專心無有二念,就是一心一志,接受了這個法,沒有第二個變動的心,所以,用這樣,沒有異念,這就是「思惟定」,我們的心非常定,在禪定中,這叫做思惟定,也是智慧攝受我們散亂的心,沒有放逸,沒有散亂。像這樣的人,我們就能為他說。

如是聞法
人能以恭敬心
是重法誠敬
專心無有異念者
是以思惟定慧攝心
無有放逸散亂者
乃可為說

各位,學菩薩道者,我們應該要時時用心,記住「若人若了知,真如本具」。我們自己要真真正正能體會,凡夫這種鈍根使,常常讓我們在這個境界,緣著境界埋沒了我們的智慧,是很可惜的!我們必定要生起了恭敬心,於法,一定要恭敬,拳拳服膺,得一善,要好好保持住,用信心清淨,要敬慎樂精進,真的要好好恆持,心不退。這就要細細多用心!

Wednesday, December 16, 2015

【人間菩提】20151216 - 氣候變遷籲減碳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by Taking Concrete Action





氣候變遷籲減碳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by Taking Concrete Action 

氣候變遷籲減碳 
眾生共業當覺醒 
慧心安住於正法 
堅持茹素護乾坤

全球將近二百個國家參與的氣候峰會,也協議共同面對氣溫上升現象,以綠色能源取代石油­煤炭,而茹素也能減碳做環保;在馬來西亞,九歲的小朋友黃千千,從母腹中就茹素,面對­同學邀約用葷食,她也堅定拒絕。證嚴上人在今天(12/16)志工早會開示:「面對環­境保護,我們要如何做,要有認知、有共識,也要共行。從生活中身體力行,這種身體力行­,對自己健康,也是對大地幫助。」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九歲的小朋友黃千千,媽媽在懷她時就茹素,現在的千千聰明健康又活­潑,即使遇到同學要約她一起用葷食,她也勇敢拒絕,護生愛大地的心堅定。

茹素,也能減碳做環保。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有企業在場邊推廣素食,慈­濟也設攤介紹福慧床椅的製作,宣導資源回收再利用,「減碳議題」,也是峰會討論重點之­一。

全球將近二百個國家參與的氣候高峰會,也協議共同面對氣溫上升現象,以綠色能源取代石­油煤炭,也希望人人身體力行,盡上心力,為地球減少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