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Tuesday, December 29,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221- 回顧經法 慎解明諦 - 第722集



20151221《靜思妙蓮華》回顧經法慎解明諦(第722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聞法敬信受持,思惟慎解明諦,上有補於玄理,下不失於悲願。」
⊙序品:會三歸一,教菩薩法。
⊙《方便品》佛陀出定,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
⊙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舍利弗三請,會中五千人等禮佛而退。
⊙譬喻品:舍利弗得受佛記,譬喻品舉長者、火宅、三車等多種生態,示說法喻。

【證嚴上人開示】

「聞法敬信受持,思惟慎解明諦,上有補於玄理,下不失於悲願。」

聞法敬信受持
思惟慎解明諦
上有補於玄理
下不失於悲願

我們聽法、學佛,學佛而聞法,要學佛的什麼呢?學佛的慈悲,學佛的智慧。

佛陀慈悲,拯救天下眾生,是他的心願。修行很辛苦,卻是他沒有退失道心,一心求佛聞法,無非就是要將這個法,傳給世間人,希望人人能夠受法信受,身體力行,回歸人人本來就是有的本性。這就是佛陀的慈悲。所以要學佛,我們一定要聞法。

聞法,聽,不是多少聽一聽(臺語:加減聽一聽),不是有空,我就來聽法,沒空,就算了算了,就是沒空。其實,法與時間一樣,一縱即逝,一眨眼就過去了,所以我們要時時警惕,念無常。

法,句句入心,我們才能永恆將這個法,在我們的人生中,這樣面對人事物都「有法度」。因為我們已經接受了法,法入心,面對著外面人事物,就能及時應用。

既然法入我們的心,對我們的幫助是這麼大,所以我們要「敬」,「敬信受持」。我們若是不敬,沒有尊敬,我們學佛絕對不成。

所以這個「敬」字,就是我們要用專心、尊重的心,不是說,學,多少學一學(臺語:加減學一學)。「多少(加減)」就是不專心,「多少(加減)」就是不尊重。這種增上來又減下去,這樣叫做「有漏法」——收進來,漏掉了。所以我們學法必定要有「敬」,敬的信,這個信才能深入我們的心。

相信之後,發願,我們要很慎思。我們好好來思考,法,出世法與處世法。「出世」「處世」,聽清楚,「出世」,就是我們要如何能瞭解,佛陀教育我們的脫離六道三界。「三界」,也是我們的,心的煩惱,要如何將這個,煩惱、塵沙惑去除,我們才不會懵懵懂懂造了業,投入那種惡道之中,由不得我們自己。哪怕是再來人間,依報、正報,也要讓我們有選擇的餘地。

我們的發心立願,我們的心願是什麼心願?我們若有辦法把握自己,來回人間,能夠篤定我們的方向,這是處世,用出世的精神來,入世的志業。這都是我們,「聞法敬信受持」之後,我們再「思惟慎解」,要再用心好好去思惟,很謹慎來瞭解法,不要偏差了。完全「明諦」,要很清楚道理。「諦」就是道理,我們的生活中,不離開很明白的道理。

我們學佛,要學得對事就是淡定。當很複雜的事情出來時,要如何冷靜我們的心,要如何將們的很處事,這樣很穩定,這就是「明諦」。這個人事物,我們在處理的事情,不要讓煩惱塵沙無明,來覆蓋著我們的心,這就是「思惟」;這是很清楚的心思,很謹慎的瞭解,我們還是在道理中。這就是我們學佛的目標。

所以,若能夠這樣,「上有補於玄理」。「玄」就是很玄曠,非常開闊的道理在我們的心中。而下呢?「不失於悲願」,我們要「上求下化」,「下化」就是要濟度眾生,所求的佛法,清楚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身體力行,就是一個悲願,不忍眾生受苦難;因為這樣,我們發心立願,就要來救度眾生。這是佛的心願,也是我們的心願。

我們從《法華經》的開頭,<序品>,從文殊、彌勒,這樣的對答,我們就已經很清楚,佛陀過去無央數劫在求佛法,所以佛法不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才開始,只是娑婆世界,這位釋迦牟尼佛,用成佛的身分現世人間,重新將佛法,在二千多年前他的體會,他親身與天體宇宙萬物理,會合起來,在他的本懷裡,一直要向我們說,所以佛陀講《法華經》,先《無量義經》,《無量義經》之後,再「入無量義處(三昧)」,再離言的法華開始,從無量義定(中)開始放光,萬八千佛土,很多很多都是見到佛的光明。大家很好奇,「佛陀,佛陀今天講經的形象,與過去完全不同。」大家互相議論起來了。

菩薩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他瞭解,看到大家心有疑問;還有彌勒菩薩,當來成佛,在這個娑婆世界,要教化眾生彌勒佛,也體會到了。總是要讓人人釋疑!所以他們兩個人就出來對答,引述了這麼長久以前,有二萬日月燈明佛,互相的傳法,互相的授記。這讓大家很瞭解,佛法是向來就有。

「佛佛道同」,要經過了無央數劫,「修」,無央數劫,「行」。「修」與「行」,「修」是向上追求,「行」是身體力行。上之玄理,無量數的道理,要去吸收;下,所有苦難的眾生,生生世世都在度化。

這是在<序品>,我們已經看出了,佛陀四十多年的講經,那就是來到《法華經》,做一個大轉變,順口就教行菩薩道。「會三歸一」,這是「教菩薩道」,這是<序品>,很重要,大家要很清楚。

序品:
會三歸一
教菩薩法

用這樣簡單,讓大家回顧<序品>。接下來的<方便品>,佛陀就是出定了,他以舍利弗來做當機者。因為要說話也要有對象,這個對象的根機,要和這個法能體會的人。現在教菩薩法,最重要的就是為他的出家的弟子。大家既然發心出家,不能只固守在自利,必定要開啟發大心,所以以舍利弗來做當機者,意思就是說,所有的修行者,大家都要注意,要瞭解。

方便品
佛陀出定
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一切聲聞、
辟支佛所不能知

開始佛陀就是讚歎,讚歎「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尤其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無法體會到。

這些出家眾,雖然時時日日,都跟隨在佛的身邊,但是佛陀的心靈境界,佛的本懷,那個智慧甚深。大家還無法體會到佛心,無法入佛的心門來。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

所以者何
佛曾親近
百千萬億
無數諸佛

佛陀已經在這個地方說,因為釋迦牟尼佛能夠成佛,就是他過去生中無央數劫,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是這樣親近,百千億無數諸佛。我們凡夫值遇佛難,為什麼呢?凡夫就是自私,就是為欲、為利在追求,所以無明不斷產生,業不斷複製,哪有辦法能夠清淨的心,生生世世能夠親近佛呢?

但是釋迦佛,他從一開始,他發心立願,就是這樣生生世世親近,不捨離。這分堅定的心實在是很不容易!我們凡夫哪裡做得到呢?所以佛陀就一再地不斷,「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

慇懃稱歎
諸佛第一方便
甚深微妙
難解之法

儘管佛陀智慧門永遠都是開著,但是,哪怕親近佛身邊的弟子,都無法入這個智慧門。佛陀考慮到人人還無法瞭解,反而起了種種不好的心,扭曲了真理實相,自然就起了誹謗的心。佛陀認為這樣不好,所以就要設種種方便法,希望大家能夠瞭解。

雖然是方便法,卻是「甚深微妙難解之法」。從微妙中,用種種譬喻、言辭等等,才會有三藏十二部經。用這樣一直在<方便品>不斷不斷地來稱歎,, 切佛的一切智、佛智、無師智、自然智,不斷不斷地一直讚歎佛的智慧。卻是舍利弗終於瞭解了,開始生起了欣慕的心,他開始要發大心了,所以他請佛來解釋,佛陀就「三止」,「止!止!不須復說」,因為眾生的心還不瞭解,只有你舍利弗能瞭解,其他人還不瞭解。

舍利弗二次請,佛陀還是「止!止!不須復說」。舍利弗再請,終於佛陀看到了,已經真正欣慕,要求法的人的心,已經開始成熟,有一大部分的人。佛陀因緣到了,把握時間,開始佛陀說:汝已三請,「豈得不說。」你已經三次提出請來求,我怎麼能不說呢?

開始要說了,在這期間,就有五千人,會中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共五千人這樣頂禮,禮佛而退。

舍利弗三請
會中五千人等
禮佛而退

這些人就是「增上慢人」。佛陀就這樣說:「退亦佳矣。」這些人既然還無法信,無法解,不在場聽,這樣離開也好,免得他不瞭解反而謗佛、謗法,所以「退亦佳矣」。

佛會將《法華經》說出來,就是希望人人能夠信解,但豈是這麼容易就能信解?所以,佛陀在<譬喻品>開始,用種種譬喻來加強,讓大家瞭解人世間的形象,法要如何對治,世間一切的形象。

在<方便品>,舍利弗已經發心了,來到<譬喻品>,佛陀首先就先向舍利弗,授將來成佛的記。這也是要讓在場的,出家弟子提起信心,原來舍利弗也能受記成佛,既然舍利弗能夠受記成佛,我們大家都有希望。

接下來就開始舉很多的譬喻,就如長者那個火宅。

譬喻品:
舍利弗得受佛記
譬喻品舉長者、
火宅、三車等
多種生態
示說法喻

長者本來是很富有,時時在外面遊化,卻是回來看到這個大家庭,已經這樣腐敗了,裡面的孩子失去了教養,大家只是貪玩、貪享受。這就己經譬喻,譬喻我們世間,很長久的時間沒有佛出世,在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不斷在造業、煩惱,彼此之間,惡業互相這樣在傷害。

長者就用盡辦法,如何來叫這些孩子,要趕快出來,所以他就在門外設三車。這是描述佛陀成佛之後,不忍眾生的苦難,但是無法直接把大家叫出三界,脫離火宅,他只好就是要用方便法——小乘、中乘、大乘法,適應眾生的根機。就如長者在火宅外設三車——羊車、鹿車、大白牛車。

這段文,也說很久,這就是表示眾生的心態,種種不同,佛陀用三乘法來施教眾生,到了現在,已經因緣成熟,時間再也無法等下去了,四十二年後,佛陀就開始講《法華經》。所以從羊車、鹿車,一直鼓勵大家要進入大白牛車。因為這輛大白牛車,裡面有多麼多的寶物,裝潢有多麼的美,一直勉勵大家要捨小就大。

這就是在我們過去,所說的,<序品>、<方便品>、<譬喻品>,說那麼久,我現在才用幾十分鐘縮短內容,最精要的,希望大家能夠謹記,才有辦法進入<信解品>。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