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Pages
▼
Thursday, March 31,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323 - 應機示生滅 - 第789集
20160323《靜思妙蓮華》應機示生滅 (第789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謂佛以方便力現生現滅,示初出家乃至成佛得道,示範斷惡修善度諸眾生,一代時教悉成示生滅相。」
⊙「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爾時:此正喻般若轉教時。
⊙前冷水灑面及誘引還家譬。是領解佛以小乘教化,兼說權教大乘,即阿含時、方等時。
⊙此是領解佛說般若,付以大乘空諦,分解真實,隨心入性法財。
⊙眾生有疾,佛即有疾,佛於涅槃前示現背痛,亦可名為長者有疾。
⊙自知將死不久:有機則應,為示生人間;機盡應取入滅,為死。
⊙今化機將畢,應化機緣將盡,已非久住世時。
⊙佛之應化身,有機可度,則應身出世住世。
⊙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未度者已作得度因緣,則應身入滅。
⊙今佛化緣將畢,示滅不久,故言將死不久。
【證嚴上人開示】
「謂佛以方便力現生現滅,示初出家乃至成佛得道,示範斷惡修善度諸眾生,一代時教悉成示生滅相。」
謂佛以方便力
現生現滅
示初出家
乃至成佛得道
示範斷惡修善
度諸眾生
一代時教
悉成示生滅相
修行是一條很長的道路,佛陀來人間度眾生,不是一生一世,要生生世世不斷隨著根機因緣,示範在人間。
三界內所有的眾生,他都發願要引導,引導這些眾生的方向要正確,將所有所有的眾生,納入如他的孩子一樣。眾生的苦難,要如何道理能入眾生的心?最近都一直說過了,「降尊就卑」,將他很莊嚴的覺悟的法身,他就和我們人一樣的生活,走入人群去。
讓大家瞭解,「我是成佛的人,但是我也是一樣有生老病死,時間不長,我的壽命才八十歲而已。」佛,老時也是同樣,形象是老,與大家一樣,也是會病痛纏身。像這樣現生現滅,就是要與大家視同平等,只是佛陀他現出奉他的智慧,四十多年間,向大家說法,甚至他也現出修行過程的苦,同時也現出,成道之後莊嚴的形象,他願意降下莊嚴的法身形象,投入人間。
所以「示初出家乃至成佛得道」。他從開始自皇宮的享受,一直到棄離皇宮,走入修行的道路,是多麼辛苦,多麼坎坷。大自然的境界,人類冷暖的境界,這些他都經過,這種走過很多坎坷的境界,才能夠到達得道成佛。得道成佛之後,用種種的方法示範,他會說佛與弟子的因緣,也會說出他身上,所受到外來境界的誹謗,他也會說出本生,過去所造作的業。
這一生遇到有人誹謗,他還是一樣,很冷靜的態度,來接受這種被誹謗。或者是用環境,來壓迫性地破壞僧團等等,他帶著弟子,還是用修行的這念開闊的心,心寬念純來勸導弟子。這種示範,「示範斷惡修善」,用種種方法,有眾生受到苦難,他就用他的本生過去,這樣來與大家分享。
環境,他也是一樣,「我過去如果沒有那個因,我今生就不會得這個果。」就是這樣,用過去的因緣來做譬喻,用現在人間的生活,人對人的環境來譬喻,這無不都是法,都是度眾生的方法。
所以他一代時教,已經完成了。眾生能有福,得到佛出現人間,卻是共業,佛法只能留下,但是佛不在了,「示生滅相」。佛陀來人間,就是這樣過來的。
他在將晚年時,希望孩子能接受,接受他的法。弟子來接受法,就像父親年老了,家財很多,卻是孩子還在外面流浪,雖然已經到家了,卻還沒有大志願。就像佛陀,身邊有這麼多的弟子,還是無法從這些弟子中,願意表達,要來承擔未來傳法的人。這就是我們人間眾生的業,太剛強了。
所以,窮子他在外面流浪,已經這位長者,用方便法將他引導進來了,也和他說話了,也已經很親近了,已經有一段時間,過了二十年了,用二乘法來牽引他。
小乘是聲聞、辟支佛、緣覺,他用這樣的方法,讓他慢慢從聲聞中聽道理,聽、聽,聽到能夠知道原來法就是這樣,不只是「有」的因果,還有《方等經》,不只是獨善其身,還要再兼利他人。進入了「方等」的法,慢慢的,大家就知道了,原來天下人間的道理到最後都歸空,不過,這個因緣還是要再入人群,還是要在人群中,去鍛鍊、去造福、去修慧,很多法,還在之後才能夠成佛。
所以這是前面的(經)文,已經過了二十年了,用心在造作,「過是已後,心相體信」開始瞭解了,「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
過是已後
心相體信
入出無難
然其所止
猶在本處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瞭解人家是如何做生意,長者的貿易,貨是怎麼進、東西是怎麼出,利潤是怎麼回事。在長者的家裡,雖然是做苦力的事,但是慢慢接近,慢慢也能將他升上來,愈來愈瞭解做生意的方法。不過,還是在勞作中的人,所以叫做「猶在本處」,自己認為,「我是被人雇請於人,我就是盡本分,做就對了。」還是停留在那個地方。
所以下面接下來說,「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
世尊
爾時長者有疾
自知將死不久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段還是一樣,須菩提,之前這樣的譬喻,譬喻將那個孩子接引到裡面,慢慢地知道出入的方法,也知道了,不過,他還是停滯,道理雖然懂了,但是還停滯在那個地方。
時間過這麼久了,世尊那時候已經慢慢年老了。從「阿含(時)」十二年,「方等(時)」八年,這樣已經過了一半了,二十年間,這樣的教育,佛陀的年齡也慢慢一直老,再經過「般若(時)」而來到了「法華(涅槃時)」,佛陀接近八十歲了,七十多了。
所以「爾時長者有疾」,身體開始有疾病了,同時,內心的擔憂愈來愈多,「誰能來傳法呢?誰能受教傳法?」這樣的擔憂更多。所以「自知將死不久」,未來的時間還有多少?這是須菩提這樣的譬喻,表達瞭解佛陀的心境。
佛陀有年紀了,佛陀也很擔心,這些我們現在都知道了。這就是譬喻「般若轉教」,二十年的「般若(時)」,已經也進入了,開始「般若」過後,要轉入《法華經》之時了。
爾時:
此正喻
般若轉教時
這個時候,佛陀七十多歲了。從「阿含(時)」而「方等(時)」而「般若(時)」,這條路不斷一直過來,佛陀已經年老了。
這就是譬喻這些孩子,還是沉淪著,長者的用心,趕緊要把他叫回來,他會怕,昏倒了。長者只好就(叫人)用水潑他,讓他醒過來,再次用方便(法)把他叫回來,叫回家裡來做很粗重的,清除糞穢物。
這就是表示到了「般若時」,告訴他都是空的,什麼都沒有,空了,一切皆空,空到「無我」的境界。這就譬喻如用冷水洗臉,讓他趕緊清醒過來,沒有什麼好執著的。讓他能夠將煩惱全部去除,道理全都體會,原來是人間彼此(一)念心,一念間起,複製了很多煩惱會合,為了利益,不惜一切,破壞山河大地等等。所以「般若時」,要讓大家清醒過來,在《般若經》中,四大調和,人若是分析到底,到最後也是沒有,什麼都沒有,白骨一堆,只是這樣而已。
前冷水灑面
及誘引還家譬
是領解佛
以小乘教化
兼說權教大乘
即阿含時、方等時
所以「誘引還家」,如何來誘引他,以冷水洗臉之後,慢慢地勸他:「你不用擔心,那個地方,有能夠讓我們生活的地方。」慢慢地誘引,慢慢地接近。「是領解佛之小乘教化,兼說權教大乘」,從「阿含時」、接著「方等時」,開始就要進入「般若時」,讓他出入無礙。
前面不是說過嗎?到了「般若時」就出入無礙。這是表示已經領解佛說「般若時」了。
此是領解佛說般若
付以大乘空諦
分解真實
隨心入性法財
他「付以大乘空諦,分解真實,隨心入性」。佛陀開始教育眾生大乘法。「空諦」,一切皆空,心要開闊,不要計較,這都是「般若部」中,仔細地很細膩的分析。法,這項、這項若分開了,就沒有了,包括人的來源,若沒有父精母血,就沒有「人」,而父精母血就是一念貪愛,若沒有這個貪愛,就沒有父精母血,就沒有「人」。人間的大患,最麻煩的就是「人」。這個,慢慢地為我們分析,所以「大乘空諦,分解真實,隨心入性」。這樣仔細地為我們分析,為我們解釋,讓我們瞭解,從山河大地到人體,一切,若「四大」分開,什麼都沒有了。這個道理聽起來很深,用心體會,與我們人人的心都有關。
「長者有疾」。長者就是譬喻佛陀,已經老了,身體有病了。所以「眾生有疾,佛即有疾」。
眾生有疾
佛即有疾
佛於涅槃前
示現背痛
亦可名為
長者有疾
因為眾生、人間,毛病一直起來,所以佛陀的心有擔心,時間也已經將盡了,所以眾生有心病,佛陀也有病了。這表示與天地共生息,這不只是「人」的問題,「大地」也是問題重重。
「佛於涅槃前示現背痛」。佛陀在走路時,忽然間背痛,人很不舒服,「阿難,趕快替我找一個平坦的石頭,幫我鋪下尼師壇,我要休息,我背痛,無法前進了。」不能再繼續走下去,要阿難幫他找地方。所以「自知將死不久」,瞭解這個時候,就是已經要示入滅的時候了。所以「有機則應」,這是表示佛陀眾生有機緣時,他就來示現人間、示生人間。
自知將死不久:
有機則應
為示生人間
機盡應取入滅
為死
「機盡應取入滅」。佛陀他自己知道,因緣到時,他就藉著皇宮為他的「依報」,藉著這一對父母因緣,來「正報」,在皇宮長大的這個環境,其實,這樣去體會到,自己享受富貴的人生,看到四姓(階級)這麼的分明,苦難奴隸的生活,這麼的極端,所以引起了他修行的過程,所以這個過程很短暫,八十年了,開始也要示入滅了。
今化機將畢
應化機緣將盡
已非久住世時
「今化機將畢,應化機緣將盡」,這個應化的機緣,佛陀應身來人間,化度眾生的緣將盡了。既非久住世,這個時候背痛,就是開始要警惕,再不多久,在世間沒有多久了。
佛之應化身
有機可度
則應身出世住世
所以「佛之應化身,有機可度」,有機(緣)時,他就來人間度眾生,就是出世、住世,這就是有因緣時。
所應度者
皆已度訖
未度者
已作得度因緣
則應身入滅
「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所應度的,有緣的,都差不多度了;若是無緣的,「未度者已作得度之緣,則應身入滅」。無緣的,至少這時候走過一次人間路,雖然還無緣,也和他做好來生能夠度他的緣,所以相約來生。未度者已作得度之緣,「則應身入滅」,開始時間也到了,所以就要入滅。
今佛化緣將畢
示滅不久
故言將死不久
「今佛化緣將畢,示滅不久」。開始要接近涅槃時,剩下不久的時間,所以說「將死不久」。
各位,學佛,我們要好好把握因緣。佛陀雖然不在了,同樣,我們現在的時代,空間、時間,與佛陀時代的空間、時間,都一樣。所說的空間,是在天地之間,「天蓋之下,地載之上」,只是佛陀出生的空間,離我們較遠,是在尼泊爾迦毘羅衛國,而我們現在住的是在臺灣,同樣這顆地球上,同樣在這片天。
所以,我們的時間,也離較久了,二千多年,在我們的人間說二千多年,若是在忉利天,才二十幾天而已。所以,以佛的境界來說,是短暫的。他還在待時機,還是再來人間,因為與人間有約,有緣的人,已經作了來世要度的緣了。所以我們彼此相度,來來回回,把握時間,來世相度。今生,若看到你歡喜,跟著你笑,你說的話他會聽,這就是與你有緣的人,代替佛陀來接引眾生。
就如地藏菩薩在地獄救眾生,我們大家就說,我們趕緊擋在地獄門,就是在人間,在人間化度,不要讓他造業,這樣他就不會墮落地獄,成就地藏菩薩能夠趕快成佛。因為「眾生未盡,誓不成佛」,是地藏菩薩的心。所以我們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Wednesday, March 30,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322 - 心相體信 入出無難 - 第788集
20160322《靜思妙蓮華》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第788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佛隱實施權降尊就卑,四子自告白畏大樂小,迷實滯於權不受大乘,佛慈施大教隨根施大。」
⊙「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過是已後,心相體信:此時在佛說阿含經後,因見一切聞法者已得到決定信心,於是見機堪受,方等大小乘並說。
⊙觀機說教中,貶抑小乘,褒讚大乘,以引起鈍根者恥小慕大,促其進趣大法,今為菩薩說大乘法,亦必不虛,心相體信。
⊙蓋由前鹿苑中說小乘法,二乘之人得少為足,便謂究竟,故假以維摩居士以呵斥教之,使其恥小慕大,是名方等時。
⊙心相體信:喻識達生空,二空之一,又曰我空,亦曰人空。眾生為五蘊假和合,無實體之眾生,謂之生空。得證解脫。
⊙入出無難:喻自他俱利。以已得一日之價,真實不虛,入為自利,出為利他,無有疑難,故曰入出無難。
⊙然其所止猶在本處:住生空之理,無度生之心,不希求大果,故曰然其所止猶在本處。
【證嚴上人開示】
「佛隱實施權降尊就卑,四子自告白畏大樂小,迷實滯於權不受大乘,佛慈施大教隨根施大。」
佛隱實施權
降尊就卑
四子自告白
畏大樂小
迷實滯於權
不受大乘
佛慈施大教
隨根施大
佛陀的慈悲,為了要教育眾生,就是這樣的耐心、這樣的愛心。佛陀隱實施權,他將他所覺悟的那個境界、所體會瞭解的大道理,他將它暫時隱起來,隨順眾生的根機,也就是這樣來教育我們,這種降尊就卑,愛護眾生就如疼惜一子,他對每一位弟子,都是用平等的方法,隨他的根機,投給他的教法。
看看,我們從<信解品>開始,四位僧團中的領導者,四位大尊者,由須菩提領導,有四位走出來,向著佛陀懺悔,表白他們的心。過去所聽法、所瞭解,那種心態,以為自己知道「四諦法」了,人間苦不堪,人與人之間這種愛恨情仇,糾纏不清,生生世世,加上了生老病死,很苦啊!所以不想再來人間了。他將這個道理就這樣一直一直,都是放在他的內心,每天的生活獨善其身,還是守在他那種樂小法,因為他們畏大。
但是看到舍利弗,智慧第一,已經也受了佛陀的授記,體解了佛的心懷,瞭解了佛陀所教育的,無不都是要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所以這四位他們也開始,自己自白說,「迷實滯於權」,對一乘實法蒙住了,自己遮蓋起來,只是想「我就這樣就好了」,所以停滯在權教中,所以「不受大法」,自己不肯去接受真實一乘實法,不接受。
幸好佛陀,佛陀就是這樣的耐心,還是隨眾生的根機,大根大機,他就用大乘法;若是中根中機,佛陀就給他能接受的法,那就是緣覺,辟支佛;若是初入門,根機較小,初次入門,佛陀從他的聲音,看他們的根機,傳達給他們能瞭解的法。所以「隨根施大」,最重要的就是讓人人,有辦法接受到的法,這樣「隨根施大」。
佛陀的愛,是愛大地一切眾生,需要人人為人間、為大地付出。是啊!最近看到澳洲(慈濟人傳)回來的訊息,才知道原來他們,不只愛人類而已,現在也普遍去愛大地。慈青與師姑、師伯,這樣四十多人乘一輛遊覽車,浩浩蕩蕩到三百多公里的地方,一片的大農田。他們到底來這裡做什麼呢?原來這個地方,過去森林、樹木參天,為了人的欲念,這樣一百多年來變成了種牧草、養牛羊。在這幾年來,十幾年了,一直一直就是乾旱。在那片土地上,草生不出來,羊群在那裡一直吃草,吃到沒草可吃,連草的根都去把它啃掘出來,啃出來,所以連草根也沒了。
那時候,我們有一次也是救濟人,那些的人要求慈濟人,「除了我,人肚子餓以外,我們所依靠的生活來源,是這些羊有奶可供應,牧場養羊就是擠羊奶,這些羊要能活下去,我們才有生機。」
記得那時候,慈濟人就去供應他們牧草。看他們的牧草用車子載著,就這樣一大片的土地,一直撒、一直撒,羊就跟著車撒下來的牧草,整群跟著這樣來搶吃草。我就說:「這不是辦法。一直乾旱,你一直供應這些羊,光是吃乾草不是辦法。要如何輔導人們不要再養羊了,要趕快再種樹,恢復一百多年前的大樹,果樹也可以啊!」
所以五六年前開始,慈濟人每年的四月,也就是去幫他們種樹,這樣種了二千多棵。但願再幾年後,這裡就是一片的綠林。這也是人所造,「一切唯心造」,破壞土地是人,要如今保養土地,讓大地能大樹生根、樹木能繁榮,這也是人啊!這是佛陀所教育。
佛陀的教育,希望我們能人人對人、對大地、對事、對物,真的要開闊我們的愛心,這不只是獨善其身。
佛陀,長者接近了貧窮子,同時用種種方法去接近,去輔導他,教他如何工作。「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
爾時
窮子雖欣此遇
猶故自謂
客作賤人
由是之故
於二十年中
常令除糞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我們前面說過了,就是還未立大志,所以「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二十年間一直都做這樣的工作。「二十年中」,大家應該記得了,「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合起來是二十年間。在那個地方徘徊,這就是一種譬喻,也就是須菩提自己的表白,過去二十年間就是這樣過來。
慢慢佛陀再說《般若經》,《般若經》這二十二年間,須菩提體會很深了。空,「諸法皆空」。須菩提是「解空第一」,瞭解了空的道理,凡事全都是合成的,因緣果報合成的,這些因緣果報若將它分離,道理就又歸零。這種善惡的道理,就是人去招感來,才有「苦」、「集」,「集」了種種種種的因緣,這樣製造很多人間的苦相。所以須菩提很同感,瞭解了,所以他稱為「解空第一」。
接下來這(經)文再說,「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
過是已後
心相體信
入出無難
然其所止
猶在本處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是須菩提這樣表達,二十年過後,「心相體信」。那就是他對《般若經》,「般若部」他很投入,瞭解了一切道理都是在「空」,真理、真諦沒有體相,總是都是人的心。人心與外面的境界交感,起了那分貪、瞋、癡、慢、疑,這樣惹來了很多貪念,貪無止境。
須菩提,對這些道理都瞭解了,但是還沒辦法發大心,這是他的過去。所以我們來解釋(經)文中的,「過是已後,心相體信」。
過是已後
心相體信:
此時在佛說阿含經後
因見一切聞法者
已得到決定信心
於是見機堪受
方等大小乘並說
就是這個時候,在佛說《阿含經》之後,那就是因為看到一切,就是他在領導的這些僧團,聽法的人已經得到「決定信」,所以,「見機」,看到根機成熟,能「堪受」,堪得接受,接受「方等」,佛陀講「方等」,開始用試探性,「這些小根機的人,我開始來說大乘法。」這樣八年的時間,所以「方等」,是「大小乘並說」。
觀機說教,在觀機說教中,佛陀開始貶抑小乘,褒揚、讚歎大乘,開始鞭策,「鈍根者恥小慕大」。
觀機說教中
貶抑小乘褒讚大乘
以引起鈍根者
恥小慕大
促其進趣大法
今為菩薩說大乘法
亦必不虛
心相體信
「從前我怎麼這樣,只是獨善其身,所以現在開始,「恥小慕大」了。不對了,我從前只是獨善其身,我這時候要開始來學,如何兼利他人。「促其進趣大法」。佛陀開始教育了,勉勵大家要離開小乘的觀念,要好好接受大法。「今為菩薩說大乘法」。現在,就是《法華經》的時候,現在是為菩薩說大乘法,這是真實不虛,所以叫做「心相體信」,讓大家的心,身心徹底能信解。
這就是說,前面鹿野苑中,佛陀初成佛,他隱大,隱實降尊就卑,就是隱實開始施權。
蓋由前鹿苑中
說小乘法
二乘之人得少為足
便謂究竟
故假以維摩居士
以呵斥教之
使其恥小慕大
是名方等時
施權,就是從鹿野苑中開始,所以小乘法。「二乘之人」,是聲聞、緣覺,「得少為足」,他們聽到這些法就很歡喜了,覺得很滿足了。去除煩惱,我就不會再來生人間輪迴,這是這些修小乘法的人,「得少為足」。「便謂究竟」,以為這樣就究竟了。
所以,「假以維摩居士」。維摩詰居士,他接受到大乘法,佛陀的教法,他就是完全接受是大乘法,所以他的見解與佛陀僧團的見解不同。維摩詰居士,一定會鞭策小乘法,呵斥小乘法,使大家瞭解,獨善其身太自私了,所以「恥小慕大」。這是在「方等」,那個時間所說的法,那就是《維摩詰經》裡,他就是鞭策小乘,褒揚大乘法。所以叫做「心相體信」。
心相體信:
喻識達生空
二空之一
又曰我空
亦曰人空
眾生為五蘊假和合
無實體之眾生
謂之生空
得證解脫
所以「心相體信」,譬喻「識達生空,二空之一」。「空」,空的道理,開始從「方等」,一直到「般若」,所說的空理。「我空」,也是「人空」。我這個身體,「我」也是空。昨天的「我」,今天的「我」,剛剛我進來的「我」,現在我將要坐下去的「我」,到底哪個時間,才是真正「我」呢?「我」,是新陳代謝,這個身體?「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什麼時候有一個「實我」呢?天下眾生都是一樣,無不都是在「蘊」中,五蘊假和合,沒有一個實體的眾生,所以「謂之生空」。
我們生來人間,到底「你」是真的嗎?「我」是真的嗎?沒有一個是真的。因為「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這些道理若瞭解,出入就無難。瞭解之後,我能接受,人間是這樣,不必計較。「入出無難」,譬喻「自他俱利」。
入出無難:
喻自他俱利
以已得一日之價
真實不虛
入為自利
出為利他
無有疑難
故曰入出無難
我自己也能修,我也能教導別人修。「已得一日之價」,就是我今天有這樣修行,我今天有這樣聽法,我全都瞭解了,這種法入心,這是真實不虛的法。所以「入為自利」,這個法聽來,我瞭解,我體悟了。「出為利他」,我瞭解之後,這個道理很踏實瞭解,我要再去告訴別人,所以這叫做「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
然其所止
猶在本處:
住生空之理
無度生之心
不希求大果
故曰然其所止
猶在本處
但是守在小乘法的人,知道都知道了,尚未起自行動,所以「住生空之理」,瞭解這個道理,全都瞭解。「無度生之心」,但是沒有度生的心。「不希求大果」,就是這樣獨善其身,自己、獨覺。這樣「故曰然其所止」,就是還在那裡,知道是知道了,但是要我入人群,我還是有猶疑存在,,對自己還沒有信心。所以,在這個大小乘法,法,我出入不困難,但是我還是守在這當中。
發大心,立大願,法入心之後,就要「起自行動」。這常常向大家說,瞭解之後,法就是要在我們的行動中。所以「佛心己心」,法入心,身體力行菩薩道,這才是真佛教,才是我們真的是修行人。要時時多用心!
Tuesday, March 29, 2016
【人間菩提】20160329 - 扎根傳愛遍寰宇 Sowing Seeds of Love Around the World
扎根傳愛遍寰宇
Sowing Seeds of Love Around the World
身行典範植善種
滌除習氣度無量
誠情關懷開心扉
扎根傳愛遍寰宇
2013年11月8日,菲律賓受到海燕颱風的重創,從那個時候開始,慈濟人的關懷從來
除了獨魯萬市,保和島也是在2013年10月15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慈濟人的
緬農民志工烏丹墩分享說,他感恩慈濟,讓他徹底覺悟,他也要戒除檳榔,只做好事。另外
在美國費城的慈濟人,他們在為慈濟五十年展開了活動,回到五十年前人人響應的竹筒歲月
歐洲慈濟人在塞爾維亞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他們打開了這一群過境難民的心,也讓每個人臉
看到非洲的溫莎高中,慈濟人已經陪伴這所學校八年,也將靜思語帶入學校,在這一次的新
慈濟的發祥地源自於臺灣,現在愛的種子已經撒播到全球,讓許多菩薩都可以就近耕耘發揮
【靜思妙蓮華】20160321 - 洗欲垢淨息心達本 - 第787集
20160321《靜思妙蓮華》洗欲垢淨息心達本 (第787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覺有情人洗欲垢淨,心歸無為息心達本,沙門勤修大良福田,能斷眾生瞋癡饑饉。」
⊙「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猶故自謂,客作賤人:喻修諸道法,卻仍不知堪任紹繼大任。
⊙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不捨小志,大機未發,所以從阿含至方等,二十年中皆依小教修行,證阿羅漢果,故云常令除糞。
⊙二十年者,約時間說,佛成道後,初三七日說華嚴,續於十二年中說阿含,再說方等漸入大乘教八年。
⊙古德有頌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說般若,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
⊙約修行說:見諦,證悟真理,聲聞預流果以上之聖者慇勤無間道。
⊙阿含經云: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遇樂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號沙門。
⊙具無漏十法行:十種行持方法,即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
【證嚴上人開示】
「覺有情人洗欲垢淨,心歸無為息心達本,沙門勤修大良福田,能斷眾生瞋癡饑饉。」
覺有情人洗欲垢淨
心歸無為息心達本
沙門勤修大良福田
能斷眾生瞋癡饑饉
要用心啊!修行,我們人人學佛女「覺有情」,是修行者發大心的一個名稱。意思就是說,凡夫就是紛紛擾擾,是非不清,糊里糊塗,世間聞聲起舞,製造煩惱,這都叫做凡夫。開始我們接受佛法,佛法道理慢慢洗滌我們的無明、心靈的垢穢,將我們的無明垢穢洗清淨了,自然我們就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的心就回歸到無為。無為,就是真理的意思。
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覺悟,覺悟的人就是菩薩。菩薩叫做「菩提薩埵」,「菩提」就是「覺」,「薩埵」就是人,意思就是說覺有情的人。我們雖然覺悟,我們沒有放棄人間,所以願意入人群中,在人群中造福,能夠體會人為什麼,這麼多的是非、苦難、人禍、饑饉等等,所以「洗欲垢淨」。
看到人間這麼無常,看到人間禍福這樣相隨,福在前面,禍在後面。就像佛經中有一位,求啊求啊,求財神,很虔誠地在求,這麼虔誠地求,就一位很漂亮的女人,婦女,很漂亮,就來了。「妳是誰?」「我是你邀我來的,我是送財寶來的人,我是財神。」後面又來了一位,也是女人,卻是全身醜陋,髒兮兮,不整齊。
主人就說:「我要請的是前面這一位,我不是要後面這一位,這位是誰啊?」「這位就是『敗壞。』」「我是為什麼?我只要請財來,財寶來,我不要這種『敗壞』的人來。」但是這位女人,她就說:「我們兩個是姊妹,到哪裡我們都是相隨的。」「有」的時候,總是沒有永遠「有」,所以我的妹妹,她所負責的是這樣來「敗壞」。
這個道理也就是說,佛說成、住、壞、空。「有」的時候,每項都隨著時間,慢慢慢慢一直產生出來,大地什麼都富足,全都有了。時間再接著來的,那就是眾生所造作的業力,就慢慢毀傷、破壞。這是在一個大宇宙間,就有這樣的道理。來說小乾坤的人類呢?
不要想我要做多少,我要賺多少,我要做多大,我要普遍都是我能做的。這就要看福了。所以我們的心還是歸,歸回真理,我們要與真理會合,心,將它停息下來,欲念不要那麼大,人生能夠淡泊生活,這叫做「息心達本」。
「沙門勤修」。沙門,就是出家人,要勤修,要瞭解這個道理,「無為法」那道理的源頭;道理的源頭,我們清楚了,再探討眾生人群中那種苦與樂,我們要瞭解苦的根源來自哪裡。所以,我們趕緊,要在人群中好好的造大福田,人愈多,我們在很多人的生命中造福,這叫做大良福田。不只是造福,我們還要在人群中細思,很微細、很謹慎地去想想看,為什麼我們人生有這樣的起落,有這麼多得意的人生,有這麼多失落的人群?這就是要讓我們學的在人群中。
要如何去拔除眾生的那種悲痛?學佛就是教育,我們接受了佛法以後,發現了人間有這樣的道理,眾生總是能夠接引的,將他的心翻轉過來,一念間,以苦為樂,那就是將煩惱成為菩提,當苦難中,那就是在學。大家說,要「勞其筋骨」,真正的要成就一尊佛,也要經過了很多斧頭、刀、鑿子,各種的工具去雕、去割、去刻,要忍啊!人生要有這樣,才能成就大福田。要不然,我們人間大乾坤,已經是這麼的不調和,社會人群的心已經這麼的迷失,這很擔心啊!
我們要好好地如何造福人群,教人人好好造福人群。要不然,沒有斷除眾生的瞋癡,饑饉就隨著後面來了。眾生因為貪、瞋、癡,造作無度,沒有個節制,造業很多,現在的大乾坤,已經是三大、三小災,都已經浮現出來了。
加上了現在的地球,氣候,地球被毀傷,氣候不調和,這就是大乾坤地水火風,不斷在反撲人間。再加上人禍,社會若不能祥和,人禍會造成,到了人禍,就是「刀兵劫」,戰爭。不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才叫做「戰」,像敘利亞的難民,百多萬人在土耳其,他們的生活是苦不堪啊!
胡光中居士回來了,述說那裡的人的苦難,很期待能和約旦一樣,幫助他們度過這個難關。現在看到他們的資料回來了,(十月十六日)發放了,與當地大家會合,有教授、有宗教者,去評估。看到苦中之苦、貧中之貧,無法生活下去的人,他們給他們食物,每一個家庭六個人有兩份,一份十五公斤多,兩份合起來三十幾公斤。
飢餓,他們為什麼會那麼飢餓?是因為他們遇到人禍。他們都有他們的幸福家庭、富有的財產,卻是人禍,人心不調,造成了整個國家動亂起來,變成了家破人亡,有的人就要跳難,四竄逃難。同時,飢餓,沒得吃,財產都沒了,他鄉外里流浪,這真的是苦不堪!所以,我們要好好造大福田,我們要勤修,將這個道理趕緊讓大家知道,這樣才「能斷眾生瞋癡饑饉」。
爾時
窮子雖欣此遇
猶故自謂
客作賤人
由是之故
於二十年中
常令除糞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所以我們前面的經文這樣說,因為那位貧窮子,已經進來做事了,在打掃。父親脫下他莊嚴的,身上所穿著的,靠近孩子,能夠談心了,也安慰他:「你就在這個地方好好地做,這裡會再幫你提升,讓你得更多的福。」所以雖然孩子在這裡,覺得很溫馨,很高興,很有安全感,不過接下來的經文再說,「猶故自謂客作賤人」。「雖然我可以永久住在這裡,不過這裡不是我的家。」
「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再進到裡面,還是要造作二十年,這二十年的時間,專門就是在除,清除糞便髒污。這也有他的道理。「猶故自謂客作賤人」,就是譬喻「修諸道法,卻仍不知堪任紹繼大任」。
猶故自謂
客作賤人:
喻修諸道法
卻仍不知
堪任紹繼大任
雖然是這樣這樣在修行,這些法,空、苦、無常,這些道理我都懂,「四諦法」我了解,「三十七助道品」,我也都有在修,「(十二)因緣法」,我都清楚了,但是,我盡量的責任,就是去除煩惱就對了。我就是這樣認真用功,但是還不知道,「我要負責任,因為我也是這間房子的,主人之一」。自己還不知道,不知道「堪任」,我已經有力量能夠堪得負責任。這個家庭我應該有辦法負責任,不過,自己還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所以「猶故自謂客作賤人」。
再來「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因為他還不想要承擔大任,所以只好還是一樣,還要讓他在那裡做清掃的工作。其實這也是一種譬喻,譬喻我們修行者「不捨小志,大機未發」。
由是之故
於二十年中
常令除糞:
不捨小志
大機未發
所以從阿含至方等
二十年中
皆依小教修行
證阿羅漢果
故云常令除糞
因為我們獨善其身的,這種心志還未去除,只顧我自己就好,不要管別人的事情,這種心還未去除。大乘的心,就是利益他人,那個心態還未發出來,所以「大機未發」。這種大根機,願意發心立願,這種根機還未成就,他還未發心。
佛陀覺悟之後,他的心靈世界在「華嚴」,所以「三七日」的時間,講《華嚴經》。那就是佛的世界、他的心靈世界,暢他的本懷,這是向法身菩薩、天人,所說的法。但是「三七日」過後,要思考如何回入人間,這種大機,眾生無法接受,所以他就要脫下他莊嚴的服裝,成立僧團,在僧團中就開始去作弘法。這樣,這叫做「阿含時」,都是講說「四諦法」、「十二因緣」、「三十七助道品」等等,比較容易瞭解的,有人、事、物可譬喻言說,這樣有十二年的時間。
然後佛陀覺得這十二年的時間,慢慢地他們對法能夠體會了,體會了佛法,根本的法瞭解了,應該可以進階了,可以再升等起來,所以就再講八年的「方等」《方等經》。所以在這二十年當中,前面「阿含(時)」十二年,後面接著是「方等」八年。這「方等」,大小教兼說,所以執小的人還是執小教修行,所以他們只能證得阿羅漢果。這就是最初真正體會佛法,還是停留在這樣。
二十年者
約時間說
佛成道後
初三七日說華嚴
續於十二年中
說阿含
再說方等
漸入大乘教八年
所以二十年就是約修行的時間,所以過去,從前的祖師都是這樣,讓我們容易體會,就說:「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說般若,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
古德有頌云:
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說般若
法華涅槃共八年
華嚴最初三七日
約修行說:
見諦
證悟真理
聲聞預流果
以上之聖者
慇勤無間道
「見諦」,我們就要知道,修行,我們能夠體會到道理,那叫做「證悟」。
阿含經云:
捨離恩愛
出家修道
攝御諸根
不染外欲
慈心一切
無所傷害
遇樂不欣
逢苦不戚
能忍如地
故號沙門
《阿含經》這一段的文,離親割愛,出家修道,要攝受我們的根,不要讓這個根往外亂跑。我們若能這樣,「慈心不傷一切,遇樂不欣」,或者是「逢苦不戚」,能夠忍,能忍如大地,這才是真正修行的功夫,這樣才叫做「修證」。有修、有證,道理在我們的內心,我們能夠契合。所以,好好地用心,培養我們的愛心,我們要繼續在修行中,要有「無漏十法行」。
具無漏十法行:
十種行持方法
即書寫 供養
施他 諦聽
披讀 受持
開演 諷誦
思惟 修習
古代叢林中,(修行)就是恆持十法,那就是「書寫」。你要看到經典,古時候的印刷不普遍,就是靠人一直抄,抄了,讓大家看得到經典,所以寫經,也能夠修心,讓心較靜下來「書寫」。同時要發心,時時「供養」。「供養」,有「敬」的供養,有「行」的供養,有「財」的供養,所以要付出。
「施他」。不是只有一直想要,取得自己所擁有,我們應該要一直對人群付出,就是布施。還要用心聽法,要「諦聽」。聽法要很用心,不只用心聽,聽了之後還要「背誦」,要一直背誦,法背入心,才不會忘記。再來就是要「受持」,不只是會背而已,要好好受持。受持,法都瞭解了,我們就開始要演講、傳法。將法聽清楚,我們入心了,有人不會,我們將它傳出去。「開演」,開講演說。
「諷誦」,我們要早晚誦經,將此經聲遍虛空法界,好好地「思惟」,我們若是好好地邊誦經,我們一直將經典,都是入我們的心,這樣的「修習」。這樣叫做「無漏十法行」。
各位菩薩,用心修行,我們才是,真正能夠成為覺有情人。要時時多用心!
Monday, March 28,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318 - 慈心一切 無所傷害 - 第786集
20160318《靜思妙蓮華》慈心一切無所傷害(第786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證嚴上人開示】
『戒除諸惡既盡,煩惱結使已斷,真如契合宇宙,本覺融會浩瀚;始自鹿苑轉法,一切諸樂小者,皆從此法化生,如佛口所生子。』
感覺覺悟的境界真好,但是要覺悟之前,必定要先斷除諸惡。諸惡既盡,煩惱結使要全斷,這樣才有辦法將我們的真如與宇宙天體合一。
真如是人人本具,不要輕視自己,我們也能有與宇宙契合的一天。只要我們好好戒除諸惡,惡盡、煩惱斷,不再有無明惑來擾亂我們的心,到了那個很寂然的境界,總有一天,剎那之間與宇宙天體會合,那時候我們的本覺會合起來,那個境界之浩瀚。說到這裡,內心就很歡喜,那種境界,無法描述的境界。
佛陀在這樣的環境中,體會了宇宙萬物,世間生理、心理、物理全都包括在他的本覺慧海中,無事不知,無法不明,一切全都攝受在他的心靈境界。他覺悟的那個心靈世界,想讓我們大家都瞭解,卻是沒辦法,所以才會『始自鹿苑轉法』。他就先將那種瞭解天體宇宙萬物的真理收攏起來,回入人群中,在鹿野苑轉法輪,佛、法、僧三寶具足,僧團開始在人間弘揚佛陀所說法,從這個地方開始。
除了解釋世間的苦、天體無常、人類種種的無常,因為他解釋了物理,包括天體宇宙成住壞空,還要為我們解釋人間的無常,這種明天先到?無常先到?有辦法今天度過明天嗎?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不知道,瞬間啊!這無常,讓我們很瞭解,這是佛陀的智慧。
人間常常聽到、看到無常,但是我們有覺悟嗎?還是沒有覺悟,人類還是在煩惱結使中。一點點的事情,聞聲起舞,惹得社會無法平安,人與人之間互相連仇結恨、恩恩怨怨、起起落落,很多的煩惱,這叫做人生。但是,修行人已經瞭解了,佛陀不斷勸說,不斷解釋,明白了,所以厭棄生死,不要再來人間生死了。因為人間很苦,所以他『樂小法』,法入心,用法來除煩惱,將煩惱斷除,只要不再來人間生死。
法譬如水,能洗滌心靈的垢穢。有接觸到佛法,有道理入心的人,就不會內心的煩惱瀰漫,所以佛陀就是要這樣教育我們。有接觸佛法的人,雖然是『樂諸小法』,不會想要發大心去利益他人,不過他安分守己。他將境界看得很清楚,他沒有無明,他的無明都斷盡,『戒除諸惡既盡』,煩惱結使也已斷,所以煩惱都沒有了,但是他只想獨善其身。這樣也是很難得。
『皆從此法化生』,就是從這個法,什麼法?從鹿野苑開始,『四諦法』,再來就是『三十七助道品』,以及『十二因緣觀』,這些法都已經入心了,所以『從此法化生』。化生什麼呢?化成我們的慧命;用生命換慧命。
生命短暫,人間無常,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都不知道。但是法若入我們的心,隨著我們的生命捨此投彼,我們的慧命還存在。我們所帶去的是慧命、智慧,未來的人生,我們所造的是福,沒有造惡,因此未來的人生靠著我們的慧命成長,靠著我們現在接觸了佛法,懂道理,能夠很清楚分別是非,來生來世就不會這麼懵懂。
我們的慧命從哪裡生起呢?『如佛口所生子』。因為我們將法聽入耳根而進入我們的心,銘刻在我們心中,所以我們懂很多道理,我們的慧命就是從佛陀口中的真理生出來的。這位大覺者,應我們的根機,說我們聽得懂的話,我們能夠接受的法,成長我們的慧命,所以『如佛口所生子』。
《法華經》這段『窮子喻』,這是佛陀的弟子須菩提體會之後,他懺悔的告白。『我過去就是這樣獨善其身,佛陀所說的大法,我沒有興趣,要入人群,我們很怕,所以佛陀四十多年間的真實法,我們還徘徊在門外,還沒有進來。』這是須菩提他們,四位弟子來到佛前共同表達的心聲。
前面的經文,『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
這已經有修養了。長者脫下莊嚴的服飾,走近貧窮子的身邊,已經與他相處到能夠談心了。觀察這個人的行為,已經瞭解他很認真做事,而且品德很好,都沒有看過他有惡的品性。
這位窮子與其他人不一樣。『如餘作人』,就是表示其他修行偏差的人。真正用心修行的人,與那種觀念偏差、邪知邪見的人,修行不同。所以『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你沒有這些惡。這是品德已經浮現了。
『自今已後,如所生子』。現在你的品德這麼好,很乖,我要認你當兒子。這樣開始,『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這樣以父子相稱。
接下來這段經文,『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
雖然這位貧窮子令人疼惜,值得讚歎、誇獎,甚至願意認他當乾兒子。『雖欣此遇』,他雖然很高興,很歡喜,不過他的心還有一點點擔心。這是譬喻『已證初果』,就是修行證果。
⊙喻已證初果(預流果),於一切沙門初得之果,便得進入修道位。雖欣此遇:雖然已斷見惑,而思惑猶存。
佛陀在鹿野苑時,三轉四諦法輪。第一轉法輪,憍陳如體會了;體會到,就表示初果已證。再第二次、第三次,五個人陸續證得初果了。初果也叫做『預流果』,就是已經接受了這個法,就能夠再進步,這叫做『預流果』。
『沙門』的意思就是修行者。出家修行的人都可以稱為『沙門』,就是比丘、比丘尼,通通可以稱為『沙門』。譬喻這些人出家之後,將這些法吸收入心就證果了。在《阿含經》說:『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
⊙阿含經云: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遇樂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號沙門。
就是說我們修行,要出家,一定要『捨離恩愛』。這種家庭的親愛要先斷,斷了小愛才能面對大愛,不被小家庭一直牽纏下去。我們的心志在天下的大家庭,所以我們常說『大家』、『大家』,『大家』的意思就是天下人。我們若沒有捨『小家』,哪有辦法為『大家』來做事情呢?我們是為天下,為眾生修行。
說過了,佛陀是為眾生而修行,為眾生而成佛。這是現相人間成佛,他也要捨家,棄掉恩愛,出家修道,這樣才能『攝御諸根』。這個『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緣著外面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的身心諸根緣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不論是聲音或是色彩等等,它會誘引我們的心。
有的人聞聲起舞就亂動,瞋怒的心,是非不分,就開始跟著人謾罵。到底是對或不對?大家被他罵得一頭霧水,甚至被罵的人也跟著人家喊。眾生無明,都是從諸根,我們隨著外面的境界,是非分不清,欲念一起,不分清楚就亂放射出去,這也想要,那也想愛。總而言之,我們要好好地攝受諸根,要很清楚,很分明,該不該做?該不該得?該不該說?該不該喊?人要很有智慧,用智慧。
佛陀就是教傳道者要傳道說法,法就是要傳。所以我們要好好專心修行,將法脈延傳下去,讓大家懂道理,這樣才能去除人生的無明煩惱,轉人的無明為菩提,轉無明為覺悟。人人若不覺悟,社會就會亂。
『不染外欲』。我們的六根要收攝好,不要到外面亂攀緣,要『慈心一切,無所傷害』。我們要用慈悲心,不要被大地的人啊、物啊,無明一起,人、物都傷害。這就是不智,就是無明。
我們要知道,人生能夠好好地生活下去,物資要充足。我們能夠物資充足,應該感恩天地萬物,感『眾生恩』。農夫很辛苦的耕作,所收成的,供應給我們的食糧。能吃的東西,我們要好好惜福,不要輕易就毀掉。古人說,天地之間風調雨順,才能大地五穀豐收。要經過多少人的勞苦,才能成就糧食上市,供應給社會人人食用,所以我們要時時懷抱感恩心。
這也是慈悲,疼惜物命。所有的食物、用的東西,我們都要疼惜,不要動不動就毀掉,這樣是不對的。我們要『慈心一切,無所傷害』。
『遇樂不欣』。我們若能將平常心守好,欲念不要那麼大,外面的物欲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心。
『逢苦不戚』。遭遇苦難時,我們不要憂戚。不要說,『現在大家這樣對待我,大家如何如何說我,我很憂鬱,我很辛苦。』這種煩惱重重,無明就會覆心。事情愈看不開,苦上加苦,更苦,憂憂戚戚,實在是很辛苦。所以教我們要『能忍如地』,我們的心要好好養成安忍如大地。
大地能忍得人類如何的開發它,大地忍得人類的種種破壞,在它上面取了很多資源。你們看,山河大地不斷被破壞,大地還是安忍。否則要怎麼辦?大地是大家要共住的,總要堪受萬物在這個地方生,在這個地方破壞,大地還是要忍下來。若是大地反撲了,那就是這顆地球將要破滅之時了。所以,大地要能夠這樣很安穩,容納人人生活,唯有人類要好好珍惜。
就如修行者,沙門,我們修行就要如《阿含經》的這一段經文,我們要棄小愛為大愛,我們的愛不染著外面的欲念,我們要『慈心一切,無所傷害』,對人、物、事都不要傷害,要安忍如大地一般,因為這是人間,這樣叫做『沙門』。我們若能做到這樣,就是入初果,『便得進入修道位』,這樣我們就一步步往前走。
所以『雖欣此遇』。雖然能夠『斷見惑』,但是證初果之人,見惑斷了,不過『思惑猶存』,思考力還不夠。所以我們還要再向前進,佛法還有很多,我們要深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Sunday, March 27, 2016
【人間菩提】20160327 - 言傳真諦護善念 The Mission of Foreign Language Volunteers
言傳真諦護善念
The Mission of Foreign Language Volunteers
外語良能弘正法
少欲惜福廣宣導
克服關卡喜付出
發心茹素做環保
地球上的語言非常多,要弘法需要透過語言;平日接待國際間來訪人士,也都需要運用外語
世間現今災難偏多,就是因為二氧化碳汙濁造成,也是與環保息息相關,期待各種語系都能
聞法可以知道很多事由不得自己,法讓我們徹底覺悟,人世間的事情該做,用心去做,付出
看到難民們吃的都是冰冷的吐司與罐頭,在塞爾維亞的慈濟人也開始供應加熱的熱食,不過
慈濟世界有許多感人事發生,外語菩薩更是需要及時了解慈濟事,發揮良能即時翻譯,讓更
Saturday, March 26, 2016
【人間菩提】20160326 - 救護難民‧仁民愛物 Caring for Refugees with Love
救護難民‧仁民愛物
Caring for Refugees with Love
難民生活倍艱辛
敘醫救護疝氣兒
治療膚慰續規劃
敬老扶持互疼惜
敘利亞內戰滿五年,在約旦邊境的扎塔里難民營內,共集中了八萬五千多人,已經是約旦第
約旦慈濟人陳秋華(濟暉)居士昨天返回花蓮靜思精舍,報告約旦慈濟人援助敘利亞難民的
陳秋華師兄想起兩年前曾請一位敘利亞籍的莫那德醫生(Dr.Mohnad)為難民小孩
小女嬰於三月七日順利完成手術,Mohnad醫師表示帳篷區裡還有五十多位需要醫療援
看到苦難人很多,塞爾維亞的慈濟人在當地也已經快要一個月,目前當地八百多位難民被分
3月25日至26日,慈濟志工也在塞爾維亞的難民中繼站和收容所裡舉辦愛灑,同時為三
我們也看到環保老菩薩,老人家一生為家庭為社會付出,年紀大了還是同樣去關懷別人,疼
Friday, March 25, 2016
【人間菩提】20160325 - 無私大愛拔苦難 Selfless Great Love that Relieves Suffering
無私大愛拔苦難
Selfless Great Love that Relieves Suffering
發放助學捨無求
跨海尋醫除痼疾
不請之師守護愛
無私大愛映真理
在馬來西亞檳城,一名理科大學教授為幫助缅甸洛興亞族難民孩童,不會因逃難而中斷學習
瓜地馬拉的佩勒西亞市也是一樣,有一群孩子同樣也是缺乏了書包、文具等等,瓜地馬拉的
花蓮的醫療個案,30歲來自河南的郭明陽先生,因腦下垂體腫瘤過大,當地的醫院都不願
在2016年1月27日,花蓮慈濟醫院的溫馨座談上,郭明陽也與家人在溫馨座談上,感
高雄照顧戶駱先生,16年前因車禍傷及頸椎與下肢,又因傷口感染,雙腿腫脹,長期癱坐
醫師、白衣大士、藥劑師、檢驗師,所有的醫療團隊會合起來,就是我們整個的人醫會,不
有的人是為人間享受而努力地付出,但是他的一生還在貧窮苦難中;有的是方向一點偏差,
苦,都是人集中的業力,唯有愛的能量能消除苦難。付出愛,都是我們對於人世間,救拔苦
【靜思妙蓮華】20160317 - 修持信進誠心無欺 - 第785集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785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修持信進誠心無欺
20160317
『信解修持信進念定慧,誠心無欺怠瞋怨恨言,破戒五過自惹惡聲名,終至後悔指依語五過。』
學佛,信解受持,這是我們人人的本分事。既然修行,怎能不信呢?就是因信才發心立願修行,所以修行一定要有信。既是信心堅定,入佛門來,要好好聽法,聽了就要解,聽若不了解,光是聽也是無『法』入心。法若入心,我們要信受奉行,要好好受持,法怎麼說,我們就要怎麼修。修行是要永恆的,不是我今天有『修』,我明天就有『休』,要好好知道『修持』——修行要堅持下去;不是今天修、明天休,要好好堅持。
要堅持什麼呢?信,要有信,修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所以我們必定要信心堅定,還要精進,堅持精進的念頭,念念要繼續。我們要堅定戒、定、慧三無漏學,這樣才能成長智慧,這都是修行的方法。
修行的方法不只是信解,還要誠心,要無欺。不要有欺騙人的心,就是誠心。人與人之間應該彼此常常保持著『寬』,很寬念的心,念念都是在修行,念念都是心寬念純。看到人,聽到『聲』、看到『色』,我們若是不高興,就是瞋恨心起。我們一定要念念繼續修行的心,要懂得善解,不要聽到聲音就起瞋恨心。
我們要用智慧,要用正確的念,正知、正見、正思惟、正念來看現代的人間。我們待人接物不是只看表面就起瞋怒心、起恨怨心,發出了這種聲音。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就很不踏實了。
所以我們的心要踏實,要誠心。信、實、誠、正,這不就是我們要常常放在內心,用在待人接物嗎?所以我們要好好地誠心對待一切人事物。我們要守戒,假使我們信解不夠、誠意不夠,就會犯了很多的過錯,就有欺,有懈怠、瞋恚、怨、恨等等,這樣我們所有的心思,正信、正知、正見都完全破除了,這叫做破戒。
破戒,就會產生『五過』,五種過失,也是五種障礙,將來因緣果報。只要你有欺、怠、瞋、怨、恨,就會造成未來很多的果報,首先就會自惹來惡聲、惡名。所以,若要人不批評我們,對我們有信,必定要守好戒律,守好規矩,所造作的一切都不能有一個『欺』字,欺騙的心。這都是修行的過程,我們修行要真誠,要信解、誠心,否則若有錯誤,『終至後悔』,最終還是後悔。這都是說身語意業,我們的起心動念,身體去做,口頭這樣說,就會生出了五種過失。
確實,修行要很用心。我們若是忘記了自己是在修行,以牙還牙,他惡聲來,我也惡聲去,這樣豈不是擾亂了彼此的身心,豈不是擾亂了周圍的環境,豈不是擾亂了整個社會嗎?所以,我們學佛應該要學得真心修行,是要誠意,不要破壞了誠意修行的心念,這樣才能時時寬心。這是佛陀教育我們的,我們要好好受持。
前面的經文說,這個孩子已經安心在那裡工作了,長者就再加強語氣,『你做得很好,你常常這麼殷勤工作,又是很好的脾氣,個性很好。』
⊙『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汝常作時』,你常常在做。看你做事無欺,很老實,又不懈怠,在人群中對人人都好,不曾見過你發脾氣,與人起禍端,都沒有。也沒有聽到你的內心有怨恨,不曾聽過你批評人,不曾聽過你說不好的話,『都不見汝有此諸惡』,這些惡,你都沒有。『如餘作人』,與其他人不一樣。
⊙『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你能有這麼好的品行,與其他人不一樣,我很欣賞你,所以想,你像是我的孩子,我像是你的父親,這樣開始就叫他『兒』。這就是好緣,才能讓人願意這樣認定他,如父如子。
⊙無欺怠等:內不見昧心自欺之劣,外不見怠惰之相,口不言瞋恚怨恨之語。
『無欺怠』,我們昨天說過了,『內不見昧心自欺之劣』,我們人人沒有昧心,不會自己欺騙自己。若是欺騙自己,自然對人就不誠實,這種心態是惡劣的人生。這個孩子沒有這一項惡習,他的心是開闊的,所以『內不見昧心自欺之劣』。『外不見怠惰之相』,外在也是無懈怠。看你的身行很殷勤,也不曾看過你生氣的樣子,沒有聽過你生氣的聲音,也沒有惡與怨的形態,或是怨恨的言語,都沒有。所以這就是無欺,自然他就沒有五種障礙。
大家記得,內心無欺,就沒有欺的障礙;形體沒有怠惰,沒有懈怠的形象;口頭沒有瞋恚、怨恨的語言。這總共有五項,我們若修得好,自然就無過失,無過失就無障礙,今生來世都沒有障礙。
⊙都不見汝有此諸惡:遠,譬外道諸見求理。近,譬三十七助道等,亦未見五障。
經文接下來說,『都不見汝有此諸惡』,這五種你都沒有。從遠的來說,譬喻『外道諸見求理』。外道,就不是正道了,很多邪知、邪見、邪信,就會邪求。這種迷信若不斷下去,萬一走火入魔,就很麻煩了。『都不見汝有此諸惡』,這些惡都沒有,這也是很可喜的事情。我們若能老實修行,誠心修行,自然就不會走偏差的路。
『近,譬三十七助道等』。就是我們修行的道場,就是修行者,佛法的道場,正知正見的道場。若要修行,不能離開『三十七助道品』,這是我們修行的基礎,『三四、二五、七、八』,這些我們一定要放在心裡。這條路要很穩,穩穩的,步步踏實走過去。
⊙亦未見五障:無有欺、怠、瞋、恨、怨言。
『亦未見五障』,像這樣走在很順的路上,沒有障礙,因為你的心很正確,無欺、無怠、無瞋、無恨、無怨言。都是我們大家要用心地信解。
⊙如餘作人:指外道盲目修煉,毫厘偏差,傷害身心之徒。
『如餘作人』,就是指外道盲目修練,毫釐偏差,傷害我們身心的這些人。你好好地在這裡老實修行,不要像其他人,雖然說他也是在修行,但是偏差了。同樣在勞作,那個人是那麼老實用心,有的人卻是做表面給人看,其實很多錯誤的行為;表面看起來也是在勞作,他也是做得很辛苦,卻是錯誤的。
做對的人,也是很辛苦在付出,但是都是對的。我們要從內心用功,待人處事要寬、要讓。人家如何對待我們,我們心量要很開闊,都能包容,也要虛心懺悔,不斷用懺悔的心來對這種不好聽的話、不好看的臉,用很寬大的心去包容。要知道,過去我們與他一定有惡因緣,所以現在我們聽到很不好的聲音,看到很不好的形態。我們不只包容、寬心,還要向他懺悔。懺悔即清淨,懺悔即消災,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所以我們要好好修行,老實修行最好。
⊙自今已後,如所生子:此喻五力入世第一位,已近聖人,未得見諦仍非真子,故名如父如子。
『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從現在開始,我要認你作我的兒子,就如我親生的一樣,我像你的父親。所以,這位長者已經接近了他的孩子,觀察孩子的行為,看他的孩子這麼老實,沒有什麼缺點,真的是很殷勤用功。父親安心了,慢慢獻出了誠意的感情,要讓孩子知道,我是很誠意與你相處,與你一起勞作,讓這個孩子能身近,也能貼心,身心靠近來了。
『自今已後,如所生子』,你就像我所生的孩子一樣。這就是譬喻五根、五力,已經入世第一位。五根、五力,歸納在哪裡,知道嗎?『三十七助道品』中。這就是譬喻我們已經道入心了,這是在世間我們要修行的第一個階段。
大小乘的修行都不離『三十七助道品』。修行者若離開『三十七助道品』,就無行可修了,我們的身心無法誠正信實。所以,誠正信實、慈悲喜捨,都是要走過這些路。我們必定在『五根』、『五力』,以及『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還有『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還有最初的『四諦法』等等,我們全都透徹了解這些道理,這就是世第一位,已經接近聖人,但是還『未得見諦』,還不算是『真佛子』。
這就是譬喻我們現在,在這個修行的過程中,我們還未真正體會到自己的真如本性。我們此時只是接近而已,向著聖人的道路不斷前進,『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助道品』,在這條路上一直精進,已經接近聖人的地方,但是還沒有真正見到真諦,真如本性還沒有接觸到,所以還不是真的孩子,只是乾兒子,父子還沒有相認。
因為父親用方便法,前面的經文已經說過了,不想嚇到他,慢慢地接近,先將他認作乾兒子,他若能照這樣再繼續走下去,那時候真正接近了,才是真正的父子相認。
⊙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此喻七覺支、八正道,能令行者悟入見道。
『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這是譬喻七覺支、八正道,能令修行者悟入見道。
我們除了『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再加上了『七覺支』、『八正道』,這樣慢慢地讓他接近,能夠覺悟入道。若能夠這樣,慢慢地就會愈完整。
⊙一心無間斷,修道證真,故言即時。
我們好好地修行,一心無間斷,自然就能證得真如,在真如本性之中,因此叫做『即時』。
除了從四念處開始,到使用五根、五力,一直到七覺支、八正道,這樣愈來愈接近,這個時間要接著,不要間斷了。『無間斷』就是一直接下去不要間斷,這樣才能夠見諦真理。所以修行時時要多用心啊!
【人間菩提】20160324 - 真誠大愛度苦厄 Relieving Suffering with Sincere Love
真誠大愛度苦厄
Relieving Suffering with Sincere Love
極端氣候致糧荒
真誠相伴如親人
瞬息無常誠膚慰
無聲說法度眾生
昨天是三月二十三日,也是世界氣象日,現在的氣候都是很異常,在2015年這一年當中
在2015年的下半季,緬甸也是因為一場水患,造成當地將收割的稻穗,都毀於旦夕,也
還有看到了人間的疾苦,就是歐洲的難民潮,現在歐洲的國家對這一群難民是門愈關愈緊,
昨天(2016.3.23)證嚴上人與在塞爾維亞的慈濟人進行視訊會議,慈濟人所居住
在這麼多難民中,能夠逃得出來的,都是有一點經濟力量,但在這樣的逃難過程中,物資財
天下的四大不調在氣候,人類的心靈不調,造成了許多的災難,但也看到了人生的無常,昨
也看到了翻轉人生的故事,慈濟志工賴文彬,他曾經有過喝酒的人生,加上了本身是聾啞人
所以只要你很誠懇的心,說不出來的聲音,用肢體語言也可以表達出你的這一股誠懇,窮困
Thursday, March 24,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316 - 五根五力信解奉持 - 第784集
201603116《靜思妙蓮華》五根五力信解奉持 (第784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世間父族家業子傳承,出世如來志業法子傳,眾生無量應機法無量,先三乘法後歸一實道。」
⊙「我如汝父,勿復憂慮。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有信力故無欺,有精進力故無怠,有念力故無瞋,有定力故無恨,有慧力故無怨。
⊙五根五力:一、信根、信力。二、精進根、精進力。三、念根、念力。四、定根、定力。五、慧根、慧力。
⊙無欺怠等:內不見昧心自欺之劣,外不見怠惰之相,口不言瞋恚怨恨之語。
⊙五障:欺為信障;怠為進障;瞋為念障;恨為定障;怨為慧障。
【證嚴上人開示】
「世間父族家業子傳承,出世如來志業法子傳,眾生無量應機法無量,先三乘法後歸一實道。」
世間父族家業
子傳承
出世如來志業
法子傳
眾生無量
應機法無量
先三乘法
後歸一實道
瞭解了,世間,世間父親家族事業,這都是一個期望,期望下一代、再下一代,能夠將他的家族、他的家業,代代相傳。這是世間人的慣例。同樣的,我們佛法也是這樣,很重視的就是法脈相傳,我們的法脈就是要有傳承,所以「出世如來志業,法子傳」,若是在世間的父族家業,就是兒子來傳。這道理是同樣的。世間法、出世間法,是同一個道理,不同的只是,世間人是男女欲念混合,所生的孩子,出世間法,那就是清淨無染的法,這個法是來自於立志。
我們要立志,很期待我們人人,出世間如來志業,一定要有真誠傳法的人,不論是在家、出家,尤其是佛法要流傳,需要僧團。因為這樣,佛陀他覺悟之後來鹿野苑,佛、法、僧三寶具足,就這樣開始,佛陀就展開了廣度眾生,印度恆河兩岸開始說法。
其實,印度那麼大,佛陀豈能走得遍呢?四十幾年間,能夠走的地方又有多廣呢?能夠聽到的人又有多少呢?佛陀時代的人口,城市不是有集中多少的人口,其實那個時候的人口並不多,尤其是那個時代,佛陀的時代,九十六種外道教,要如何能接觸多少人,要如何能說服,九十多種外道教呢?實在是很辛苦。佛法要如何傳承給在家、出家,人人都能很充足的佛法入心。
現在的人口是這麼的多,所以我們這個時代,我們要來弘揚佛法,就要靠人人及時將法傳出去。因為這個時代是五濁惡世,需要淨化人心,比佛陀的時代更需要,所以,生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發大心、立大志,真真正正能將法脈,要很透徹瞭解,好好地,法脈的精神理念,建立了宗門。
這個宗門就是在人類中,我們能接引人人入宗門,依教奉行,入人群中去度眾生。在家、出家,同一種使命,但是出家眾的使命,就是要讓佛法盛傳,這是我們的責任;在家,就是我們要教育,讓他們能夠很用心接受,各行各業的根機不同,他們能所接受到的,活用佛法,在各行各業,瞭解佛法有益人群,轉變人心,轉惡行善等等,這都是佛法。
所以「眾生無量,應機法無量」,這就是要在社會人群中展開。很多很多的眾生,我們佛法除了出世法,要用人間法。這種人間法,我們要看很多、聽很多、懂很多、做很多,我們才有辦法將人間法,應機逗教。所以,「眾生無量,應機法無量」,用種種方法來傳法。
佛陀在世時,他就是「先三乘法,後歸一實道」。先用方法度,將他度近了,先以這樣做,瞭解了因緣果報觀,知道世間的苦難,來自因緣果報集合起來,我們要知道,好好地接受法,「三十七助道品」,好好來瞭解。這些法若全都能入心,這樣我們再接下來,就能夠瞭解,身體力行斷煩惱,行正道、說正法,這樣我們自己的身,種種的威儀,種種待人、做事,就沒有失誤的地方,能夠很婉轉、很完全。婉轉、完全,這叫做圓融,這也就是度人的方法。
佛陀說我們人,聽得懂的話,所以他就用三乘法,循循善誘教導我們。直接說法,我們若聽不懂,他就用人、事、物,故事來說,用譬喻來說等等,反覆、反覆,長行文說一次,(偈文)再反覆說一次,不斷地,一個法反反覆覆,就是要助長大家將法聽進去,要記住。法,聽了很多,但是沒有記住、沒有用,也是不得,同樣沒有得到法,所以我們必定要好好用心,將法要耐心聽,用心接受,要身體力行。
<信解品>裡,我們已經說這麼久了,故事還沒有結束。那位貧窮子這樣出去外面流浪,長者好不容易把他帶回來了,帶回來,好好讓他工作,要安他的心,就要和他在一起,周圍還要有人同樣和他這樣做。這已經接近到能辦法說了,能談心的程度了,有信任了。
所以前面的(經)文己經說過,「我如汝父,勿復憂慮。」不要再往外面去了,安住下來了。在這個地方,我像你的父親,你不用擔心,在這裡工作,我會教你,讓你在這裡安心生活,不用擔心。
我如汝父
勿復憂慮
所以者何
我年老大
而汝少壯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這就是長者的智慧,父子相認,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來說,還不敢直接說,「你是我的孩子,我親生的孩子。」就只是「我像你的父親,你就像我的孩子,因為我的年齡較大,當你的父親說得過,你比較年輕,我把功夫傳給你。」用這樣的方式。所以,這是要度眾生,不是那麼容易,要把孩子找回來,實在是要用很大的心思。
下面這段(經)文,開始又這樣說,「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
汝常作時
無有欺怠瞋恨怨言
都不見汝有此諸惡
如餘作人
自今已後
如所生子
即時長者更與作字
名之為兒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在這個地方開始就這樣說,「汝常作時」,年紀較大就像父親,就跟孩子這樣說,和你常常在一起,你很認真工作,看你都沒有和人有是非,你很認真,沒有壞習氣,沒有欺詐的心,也沒有懈怠,也是很認真努力,很老實、又很認真,又脾氣很好,不會動不動就生氣,脾氣很好,人家對你怎麼樣,你都沒有恨,也沒有怨的語言出來,真的是人品很好的人。這父親開始就這樣,讚歎他,誇獎他。意思就是說「有信力故」,已經信的力量產生出來。長者第一項要稱讚的,稱讚他的孩子就是信根,那個信根的力量已經有了,故他無欺。
汝常作時
無有欺怠
瞋恨怨言:
有信力故無欺
有精進力故無怠
有念力故無瞋
有定力故無恨
有慧力故無怨
有信心,他就無欺詐,不只是被人相信,甚至他也相信人,因為他無欺,他對人無欺,人對他就相信。所以「(無有)欺」,就是在對治那種不信之人,沒有信用的人。所以我們人若無信,如木沒有信用,是沒有人格。
常常這樣跟大家說,我們要以誠正信實待人,這就是修行很重要的基礎。所以「無欺」,而且有精進力,不只是對人無欺,已經有信力了,同時又有精進力,才無懈怠。「故無怠」就是不懈怠。因為你有信力了,你就能精進,能精進就是無懈怠。
「有念力故」,我們若無懈怠,我們的心念,念念都是在道中。我們聽到的法就是路,我們若聽進去的法,我們就趕緊鋪我們的路。有精進的人,我們的心念都是在精進中,這叫做念力。因為念力,所以無瞋。我們一直一直有信念在,我們面對人、事、物,不論人家對我們怎樣,我們已經是在精進的人,受了佛法,我們已經瞭解了,人生心要寬、念要純,不論人我是非在我們的面前,我們要提高警覺,我不會受這個環境、這種人的聲色來影響我,絕對不受影響,這樣就無瞋了。
「有定力故無恨」。我們的心若不受外面境界,影響我們,我們的定力就存在。我們決定修行的這念心,是念念不忘我們是在修行,不要與人計較,然後心要定,心要定,才不會因人亂了我們的心。
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要精進,不要懈怠,不要發脾氣,沒有怨恨的心。若能夠這樣,有信力、精進力、有念力、有定力,這樣我們自然,「有慧力故無怨」。我們就已經有智慧力了,還要怨什麼呢?我們人與人之間,有這樣互相的埋怨,那就是我們過去欠缺修行,我們過去有結了惡緣,而我們現在一筆勾銷了,不要再有惡緣,在我們身心動作中,所以我們就無怨。
無欺、無怠、無瞋、無恨、無怨,這都是要在我們的修行中,要有信力、有精進力、有念力、有定力、有慧力。這「五根」、「五力」,我們真正要好好地修,若這樣,才能無欺怠。
五根五力:
一、信根、信力
二、精進根、精進力
三、念根、念力
四、定根、定力
五、慧根、慧力
「內不見,昧心自欺之劣」,這再向你們解釋一次。無欺無怠,我們人不要有欺騙人的心,說話若是不實,讓人對我們的人格就有懷疑了。我們不要有欺,哪怕是一點點的事情,還是要很真而無欺。
無欺怠等:
內不見
昧心自欺之劣
外不見
怠惰之相
口不言
瞋恚怨恨之語
所以從我們的內心,「內不見,昧心自欺之劣」。明明知道是這樣,我們將真實覆蓋起來,首先就是自欺,自己欺騙自己;說出來的,就是欺騙別人,這樣叫做「自欺之劣」。你明知事實是這樣,但是說出來不是這樣,這就不對了。
這是我們一般在說話、對答,當然事情要分輕重,有時候為了圓滿一件事,這件事不要說,這不是自欺,是不要傳是非。人家若在說東家長、西家短,為了要老實,誰在說誰怎樣,為了要表示我很實在,人家在說你,我不瞞你,我一下子就說:「某某人,誰在說你怎樣。」這樣對不對?對嗎?這樣豈不是「無欺」嗎?對不對?絕對不對。這種世間的是非,就是由於「兩舌」。
人,這個人在說那個人怎樣,當然有缺點,要如何來修補他的缺點,就要用方法,我們要用愛心。某某人是怎樣,我們要如何來幫助他?這件事情是因為怎樣,某某人引起了這件事,我們要如何來處理?有這樣的人來說話,這就是就事論事,要如何讓事圓滿。若我們只是聽到,一知半解,就傳是非,這絕對不對。或者是一點點事情,就散播得,沒有安定的日子,這實在很可怕。人在這個水,「直心於口」。
無欺怠等:
內不見
昧心自欺之劣
外不見
怠惰之相
口不言
瞋恚怨恨之語
所以,內心不要,「昧心自欺之劣」,要記住。「外不見怠惰之相,口不言瞋恚怨恨之語」,有這樣的形態。在我們的身上,我們要很努力,在我們的「心」,我們不要隨便說話,也不能去欺騙人,在我們的身上,要很努力,在我們的口,就不要有瞋,動不動惡口罵人,或者是怨恨,滿口嘮叨,這樣表示你在怨、你在恨。這些事情都不可有。因為老,年紀較大,應譲是長者,靠近他的孩子,觀察他的孩子,沒有這些事情,已經有修養的人了,因為法有入心了。
五障:
欺為信障
怠為進障
瞋為念障
恨為定障
怨為慧障
所以欺,也可以說有了欺與懈怠等等這五項,將來我們會招來是,「五過」或者是「五障」,這五種障礙。我們現在若不小心做了,以上說的這些話,這些事情,有欺、有怠、有瞋、有恨、有怨,這些若還在心裡,還在我們的行為中,會成為業力來障礙我們,將來我們的障礙會很多。
每天早上(課誦),你們不是都在「願消三障諸煩惱」嗎?障,不只「三障」,還有「五障」,這「五障」從哪裡來呢?就是從欺、怠、瞋、恨、怨,這五項造成我們帶著業,時時受障礙。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這個信,「信為道源功德母」,一定要相信,佛所說的教法,留(傳)於現在,我們要好好用心接受。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Wednesday, March 23, 2016
【人間菩提】20160323 - 見苦覺醒多造福 Bringing Value to Our Lives by Seizing Time to Give
見苦覺醒多造福
Bringing Value to Our Lives by Seizing Time to Give
人禍紛亂當醒悟
溫馨義診為拔苦
善用物資惜水源
見苦覺省多造福
2016年3月22日上午,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札范登(Zavent
現在地球上多少國家在天災人禍中,唯有就是要人與人之間把心的煩惱撥開,發揮出愛的能
看到在約旦首都安曼,慈濟人陳秋華(濟暉)師兄也將自家提供出來,讓人醫會為難民舉辦
不只是國外的慈濟人醫會在付出,在臺灣新北市的三芝,慈濟人長年累月在當地關懷著孤老
3月22日為世界水資源日,非洲每日一個家庭用水量約3.78公升,卻需要婦女及小孩
回想去年臺灣旱象,我們真的要多用心,勿以為有錢就能多浪費水電。看看桃園的慈濟志工
人在富有時,總是有一缺九,走入慈濟後,可以有十捨一,這就是富有餘。法點滴入心,他
愛的能量總是如此,能這樣歡喜自在,才是生命的價值。
【靜思妙蓮華】20160315 - 安住三十七助道諦 - 第783集
20160315《靜思妙蓮華》安住三十七助道諦 (第783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好自安住心意,三十七助道諦,如是道可修性,即得自在適意,當自安心此道,得證滅諦之義。」
⊙三十七助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
⊙「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好自安意。」《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我如汝父,勿復憂慮,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我如汝父」;如所生子有所依靠:譬於五根五力世第一,故云我如汝父。
「世」:即世間,第一者,謂修四諦、緣行,三七道法等,至此漸見法性,雖未得於聖道,而於世間稱為世第一位。
「勿復憂慮」;若得五根力,則無復退墮。
「所以者何」;以法脈相承,釋成如父如子之意。
佛居道終,已具智斷,故言我年老大,而汝居道始,未有智斷,故言而汝少壯。
「智斷」:智德與斷德,明白真理名智德。斷盡煩惱名斷德,亦即菩提。
【證嚴上人開示】
「好自安住心意,三十七助道諦,如是道可修性,即得自在適意,當自安心此道,得證滅諦之義。」
好自安住心意
三十七助道諦
如是道可修性
即得自在適意
當自安心此道
得證滅諦之義
這段時間,一直跟大家分享,修行最基礎,就是如何安住我們的心?這是一最基本的學道法,要先將自己的內心安住,心若沒安,道就不安。所以我門修學佛法,就像在舖一條路,路要如何舖得好,安穩又堅固,這條路,要由我們心來鋪。
這條路要用什麼方法鋪?看「三十七助道法」的諦理,這就是道理。最近一再向大家提醒,除了「四諦」、「十二緣」以外,「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合起來叫做「三十七助道品」。
⊙三十七助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
這就是我們修行很重要的心意,我們的心要安住,安住在「四諦」、「十二因緣法」,我們要好好用功,在「三十七助道品」這個方法,我們若能這樣,這些法都時時在內心中。「如是道可修性」。有人要修行的人,就一定要修這個道,這個道能夠從外,一直修到我們的內在自性來,才有辦法回歸真如本性。所以「如是道可修性」,修心,養好我們的性。
有這麼多的方法讓我們修,「即得自在適意」,走這條路,我們能很自在,很合我們的根機,能夠就這道來修,因為我們的根機,適合用什麼法,佛陀的大智慧已經觀機逗教,設好了這個法讓我們走,這個道讓我們修,這就是讓我們能很自在,安穩走在這條路,不用煩惱,所以「自在適意」,正好合我們的根機能夠修的行,不用讓我們煩惱。
「當自安心此道」,我們修行應該用很安住的心,走在這條路,不要怕,不要心不安,前面就是如來的本宅,只是我們迷失已久,如來佛的本宅,原來就有,所以只要往這條路走去,菩薩從佛宅中來。我們回家,就是真如的本性,行菩薩道,是打從我們內心,那分願意去付出,走在人生菩提道,所以我們要安心,「當自安心此道」,此道就是以「三十七助道品」來舖路,用菩提大直道入人群中,我們要安心。
「得證滅諦之義」,很多的煩惱,我們只要按照這道路來走,照這樣的方法修行,自然我們的煩惱就能一一滅除。不只是無明,煩惱,還有塵沙惑,這些惑、煩惱、無明,都能夠一一讓我們斷除,斷一分煩惱,就得一分智慧,往前走的路愈來愈明朗。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修行,好自安住心意,走在這條路,絕對是平安,要安心走。
前面文說,「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好自安意。」
「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好自安意。」《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大家好好用心,不只是你這樣做,你看,還有人陪伴你做;這個工作不是一人做而已,還有很多人陪伴你,你要好好安心,好好做,需要的東西都佷充足,要用的器具、盆器,還有充足的米、麵、油、鹽、醋.每樣都有,能夠讓你調理生命的營養。
法也是如此,佛陀已經給我們這麼多的法,有這麼多的用具,用心、用功去付出,就有源源不斷的資糧供應我們,這表示我們的智慧、潛能,這都很自然的,只要(對)法瞭解,「一理通萬理徹」,道理全都透徹了,這種慧命的資糧,不只是滋養自己,也能滋養普天下人。這就是這段文的「法」,大家要用心,絕對不要將它當成「故事」,聽了就過去,每一個「字」都有它的用意存在。
下面文再說,「我如汝父,勿復憂慮,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
「我如汝父,勿復憂慮,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父子二人更親近了,接近之後,告訴他工作的方法,提供器具,糧食也都為他準備好了,這樣的「接近方法」。現在更加親近了,長者就說「我如汝父」,我就像你的父親,你像我的孩子。為什麼呢?因為我年紀大了,你還年輕,我(的年紀)足以做你的父親,這就是世間人表示親近的意思。
「我如汝父」。「如所生子,有所依靠」,這就是表示,佛陀與眾生,佛關懷眾生,就像關懷羅睺羅一樣,「四生慈父」,對眾生的關懷像對孩子,所以「如所生子」。我們世間人要傳宗接代,重視生兒子,如果生了女兒就心不安,因為沒有血脈的兒子。這就是世間的執著與顛倒。
佛法,同樣要「傳法脈」,這個法脈就是平等,慈悲等觀,不論老幼男女都能夠傳法脈。因為人人本具佛性。
「我如汝父」;如所生子有所依靠:譬於五根五力世第一,故云我如汝父。
「譬於五根、五力世第一(法)」。「五根」、乃是成長的意思。我們不論種什麼東西,大樹就有大根,小樹就有小根,從種子生根發芽,才會開花結果。若能年年纍纍再生,一生無量,那就是根很粗、很健全,它伸得長、札得深,長成大樹就能年年開花結果,這叫做「五根」。
「力」呢?就是這棵樹要很堅固,枝要伸長,所以要有「五力」。這種「五根」、「五力」,還有「七覺支」、「八正道」以及前面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處」,這些全部結合起來就是世間第一的修行方法,這就是我們的基礎。
我們的心,接受到這樣的法,「一理通,萬理徹」,這些法若能入心,我們就能斷除很多的煩惱,增長我們的智慧,這是「所生」的意思,就是有父親的血脈,所以能傳宗接代;我們的法,就是有法脈,我們能傳法在千秋百世。這叫「法」,「三十七助道品」,也就是「修行的第一階段」,就像父親開始要傳宗接代一樣,
「世」:即世間,第一者,謂修四諦、緣行,三七道法等,至此漸見法性,雖未得於聖道,而於世間稱為世第一位。
「世」,就是「世間」,第一,就是修「四諦」、「十二因緣」,以及「三十七助道品」的法,我們若能夠完整,都透徹瞭解了,就能「至此漸見法性,雖未得於聖道,而世間稱為世第一位」。這些法,你們都瞭解了,這樣就能漸漸見到法性,回歸「如來宅」,真如本性的路。
雖然我們現在才開始學,現在才開始瞭解。雖然還不能得到聖道,不過,這些法我們都知道了。就像那個孩子,還在門外窺探,不敢從大門走進來,還沒進來,但是已經知道,裡面有很多工作給我們做,能讓我們安心的工作,生活沒煩惱。同樣的,我們修行,找到正確的道路,我們這樣修,我們的慧命就這樣增長。
所以說,「雖未得於聖道,而於世間稱為(世)第一位」,因為我們已經得到佛所教育的法,這種的法,就是「世第一法」。
想看看,現在人口這麼多,有幾個人能夠聽到這樣的法,接受佛的教育?所以我們此時,就應該立誓願,將佛法普遍化,度化眾生,讓人人有機會入這個法門來。他若能入正門,就能受這法來滋潤他的慧命,若能夠這樣,就是「世第一法」。
接下來說,「勿復憂慮」,不要擔心,不要怕,大家安心,對的事,在這裡做就對了,不要再移到別的地方。這就是在那個地方同修、同做,在那地方鼓勵他、安慰他。
「勿復憂慮」;若得五根力,則無復退墮。
「若得五根力,則無復退墮」。我們的五根、五力,在三十七助道品,要如何能自在堅固?就要有根、有力,這根力若不健壯,我們的心念無常,「生、住、異、滅」,很快就會退道心。所以我們必定要產生「五根」、「五力」,才有「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正道的路,我們才有辦法,正確得走到底。所以,「五根」、「五力」很重要,「若得五根力,則無復退墮」。
「所以者何」,就是以法脈相承,用法脈來傳承。你若是沒有受法脈,這樣就無法慧命成長;慧命不成長,要如何傳法?所以我們必定要充足我們慧命的資糧。就是要多吸收法。法很充足,我們能將這個法再和別人分享,這就是我們人生的功能,生命的功能,慧命的良能,我們必定對法要很重視。
「所以者何」;以法脈相承,釋成如父如子之意。
這解釋為,「如父如子」的意思。這個法,我們將外面的法接受進來,就變成我們的法,我們自己的法,成長我們的慧命,我們的法能夠普及人間,這就是傳法,如父傳給子的意思。
接著說,「我年老大,而汝少壯」。
佛居道終,已具智斷,故言我年老大,而汝居道始,未有智斷,故言而汝少壯。
我的年紀也這麼大了,你們還很年輕,這就是表示「佛居道終」。佛陀現身在人間,與人類一樣的生活,同樣生老病死,他一世的志業,已經年紀也老了,同樣的自然法則,佛居世間,傳道的時間也差不多了,所以叫作「佛居道終」。
「已具智斷」。在人群中,造福人群,在人群中,他斷了很多煩惱,因為他已經是沒煩惱的人。覺悟後就沒有煩惱,所以「已具智斷」。
「智斷」:智德與斷德,明白真理名智德。斷盡煩惱名斷德,亦即菩提。
煩惱斷除,德行現前,這叫做「智斷」。明白真理叫做「智德」,斷盡煩惱叫做「斷德」,「智德」與「斷德」,簡稱叫「智斷」。我們要好好用心。
佛陀表示,我己經年紀大,也差不多了,而「汝居道始」,你們大家現在接受佛法,正是修行之路的開始,因為你們少壯,大家還年輕。也是表示,接觸到佛法真正的道理,這個「智德」要修,煩惱要斷,這功夫要用,佛本身是已經完成了。
所說的,「四諦」、「十二緣法」、「三十七助道品」,大家要走穩,再接下來,就要接受「六波羅密」,現在大家才開始要行菩薩道,大直道開始行。所以「未有智斷」,因為現在才開始要入人群,才試試你們是不是真的都斷煩惱了。
修小乘法的人,以為自己的煩惱都斷除了,因此獨善其身。是不是真的呢?你要投入人群,要修到入人群中而不受染著,這才是真正「智德」現前。所以,你們大家還年輕,真正的實道才要開始,一乘實法,現在才要開始,因為還未到達「智德」的程度,所以煩惱還未全盡,該修的法還未完整。因為這樣,你們還年輕,要用心學。
各位菩薩,「好自安住心意」,「三十七助道諦」我們一定要好好利用。我們修行的路,必定要時時多用心!
Tuesday, March 22, 2016
【人間菩提】20160322 - 關懷生態.隨喜功德 Cherishing Our Resources and Encouraging More People to Give
關懷生態.隨喜功德
Cherishing Our Resources and Encouraging More People to Give
生態失衡難為續
義診關懷惜資源
震後受災助修繕
清淨回收心隨喜
位在伊朗,曾為全球第七大濕地的赫爾曼德,因為氣候變遷,降雨量減少,加上人為破壞,
愛護大地,取決於一念心。高雄慈濟志工張垣濱,生活中不浪費資源,落實一日五善,從省
降低欲望,一個動作、一個習慣的改變,環保救地球從人人自身做起。
【靜思妙蓮華】20160314 - 三七道品當勤修習 - 第782集
20160314《靜思妙蓮華》三七道品當勤修習 (第782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鹿苑道場三轉四諦法輪,教諸行者勤行三四二五,是聖所稱讚歎超生脫死,自在無繫行者當勤修習。」
⊙「勿復餘去,當加汝價,諸有所須盆器米麵鹽醋之屬,莫自疑難。」《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好自安意。」《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亦有老弊使人:即密遣人,使同修證。
⊙須者相給:謂所修正助道法中,或有不明,莫生疑難,當問同修老輩,彼即一一指教,所謂有疑以咨問。
⊙好自安意:喻於五根、力。若得五根力,則安然堅固之意。
⊙根,即能生之義,能生一切善法。
⊙五根堅固,發生力量,叫做五力。
【證嚴上人開示】
「鹿苑道場三轉四諦法輪,教諸行者勤行三四二五,是聖所稱讚歎超生脫死,自在無繫行者當勤修習。」
鹿苑道場
三轉四諦法輪
教諸行者
勤行三四二五
是聖所稱讚歎
超生脫死
自在無繫
行者當勤修習
大家應該瞭解,最近一直都是重複,在提起修行的方法。《法華經》這段(經)文,就是完全在描述我們要「信」、我們要「解」。我們要深信佛所說法,我們體解佛說法過程,我們聽入心,我們要解在行中。所以,聽經不只是聽了過去了,這樣就是法都一直漏掉了。聽了入心,卻是不解,不解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身體力行。所以一直強調大家要信,信這個法是佛陀很用心,他覺悟之後,要如何接近眾生,眾生的根機能接受法,這佛陀的用心。
所以,四十幾年間所說的法,就這樣一直過去,佛陀覺悟的那剎那間,與天體宇宙合一,那種覺性慧海的遼闊,我們到底能夠體會多少呢?佛陀不得不用方法,來鹿野苑第一場的說法,那叫做道場。在這個地方講說道理,度五比丘,僧團在這個地方完成了。佛、法、僧三寶,在鹿野苑完成了。有佛能說法,有僧能聽法,三寶具足,到底佛說什麼法呢?「四諦法輪」。「四諦法」,他就要說三次,五個人才能瞭解,確實人生是苦,「苦」從「集」種種世間的事物,來造成「苦」。所以,聽,接受佛陀的教法,這種「教諸行者,勤行三四二五」。
「三四」,大家會背了,一、四念處、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大家應該要常常,將這個法要常常記住。這就是佛陀來人間說法,「教諸行者勤行三四二五」。什麼叫做「二五」?「五根」、「五力」。是啊!要用心。這些法是佛法的根本,是聖所稱歎。
所有諸佛都能夠知道,知道法要在人間,不是用佛覺者的境界來說,應該就是要用眾生的根機,來解釋,所以必定就是要用這種,「四諦法輪」,「四諦」開始來轉人的心輪,然後才開始因緣的觀念,然後就開始讓大家瞭解,都是有這個身體,因為我們的身體,要從「觀身不淨」開始,才不會貪欲,一直貪無厭。這也是佛教育的過程。
「三十七助道品」,無不都是我們的教法基礎。除了「三四、二五、還有「七、八」,這樣合起來是「三十七助道品」,這就是佛陀施教,這是所有聖人所稱歎的,這就是真正的教育,因為它能讓我們去除煩惱、能夠超生脫死。我們人都是在生死中,在煩惱,苦不堪。要如何能讓我們的心靈解脫,不要執著在生,不要苦惱在死,這個心能解脫?唯有這些法要入心。所以「自在無繫行,者當勤修習」。我們若能用這些法在心裡,自然我們就很自在,輕安自在,就「心無罣礙,無罣礙故」。若能這樣修行,這就是我們能脫離煩惱,超生死,所以我們應當要勤修習。這是法,希望大家要用心來聽、來瞭解。
佛陀用譬喻,佛與眾生的關係,譬喻父親與孩子的關係,這是多麼殷切的教育啊!所以,前面的經文,「勿復餘去,當加汝價,諸有所須盆器米麵鹽醋之屬,莫自疑難。」
勿復餘去
當加汝價
諸有所須
盆器米麵鹽醋之屬
莫自疑難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好像是很平常的話,「你好好在這裡做,不要再離開了。能讓你得到更多,你這樣好好地做,一定給你加薪水,加倍給你,讓你在這裡做的價值能夠提高。」
所以「當加汝價」,你的付出,努力一點,努力就能夠增加給你的價值。最重要的是,人為什麼要努力呢?古時的人都說,只為了一餐飯,為了肚子能吃飽。這是古時候的人很守本分,能夠生活,吃得飽,為這樣在努力。現在的人,不只是吃得飽而已,欲念愈開愈大,所以貪念,貪婪無厭,真的是貪婪無厭,更多再更多,還嫌不夠。總而言之,人生到底是福,或是苦?分不清楚。
佛陀他來譬喻,明明是一位富家子,你好好就是守護在你的家庭,有這麼豐富、富有,偏偏你的一念心動,流浪,經過了多久的時間,經過了人間、地獄、餓鬼、畜生,五道的地方,這樣(輪迴)過來,「四生」,化生、濕生、胎生、卵生,這樣(輪迴)過來,這麼的辛苦!眾生就是這樣的迷。
所以「一十、二十,至五十歲」,這個孩子,像(流浪)五十多年,這是一種譬喻。其實,法,就是說我們眾生顛倒,迷戀、墮落在五道之中,變得這麼的貧窮,所有的法,人人本具的智慧、本具豐富的法,都已經漏掉了。就像那位貧窮子,己經財產都沒有了,身上的也都沒有了,要每天做,才有得吃,已經窮到這種程度了,到處流浪等等。
父親發現孩子了,開始用種種方法,好不容易接近到孩子。孩子靠近了,還要父親脫下莊嚴的服裝,然後才能接近他的孩子,佛陀他我們普通比丘,生活的方式都一樣,穿的是「糞掃衣」,叫做「福田衣」,與僧團生活都一樣,這不就如那位長者,脫下瓔珞、莊嚴的衣物,換上與我國普通人的衣服一樣。
所以說來,佛陀的智慧,用這麼簡單的故事,涵蓋著其中那麼深奧的道理,我們能聽法當成聽故事嗎?千萬不可!來人間的時間是很短,幾千年當成一秒間,你想,我們人生能活幾十年?那是在飛秒中的,或是微秒,那麼短的時間,我們豈能這樣,浪費我們的時間嗎?所以不要啊!
「百千萬劫難遭遇」,不知是多久的時間,到這時候才能遇到佛法。所以「勿復餘去,當加汝價」。你若是這樣在修行,你能夠每天都很法喜充滿。雖然提早起床,但是這一天我沒有懈怠,我沒有掛礙,我和你一樣,一樣這麼殷勤精進,我這一天我很歡喜,我有聽到法,我心無掛礙。所以,這已經是得到價值了,我又聽到法了,值得了,所以「當加汝價」。
真的是「諸有所須,盆器米麵」,不論是你要用的東西、或者是要吃的東西,都有。所以,光是吃米與吃麵,沒有味道,不好吃,所以還要有「鹽醋之屬」。這是一種譬喻,意思就是說,佛陀用種種的方法,所說過的這些法,「四諦(法)」、「三十七助道品」,這是不是就已經都完成了呢?這只不過要引導人人,要對法有興趣,其實佛陀所要的,這只是一個佛法的基礎,要我們大家更上一層樓。層層高樓,就要從地基開始,你每上一層樓,看過去的視野就是不一樣,愈高、愈高,你看得會愈開闊。
佛法就是這樣,佛陀希望我們心境,能與他初覺悟那個時候,靜寂清澄,華嚴海會,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心無染著,無煩惱,能夠包容太虛。我們就要從我們做人開始,如何與人群相處,在人群中相處,人群的煩惱不染著我們,在我們的工作中,不受人的習氣所障礙到,這樣才是真正立志宏願。這種立志宏願,就是心不受搖動,「勿復餘去」,做對的事情,做就對了,不要三心兩意。這就是這樣來譬喻,用種種方法,你所需要的盆器、米與麵、鹽與醋,這些都有。「莫自疑難」,心不要再起心動念,要好好用心。
下面這段(經)文再說,「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好自安意。」
亦有老弊使人
須者相給
好自安意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意思就是再告訴大家,這個地方不只是,有工作可以做,生活安穩,還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你需要的時候,有和你一樣這麼多人,這樣和你一起來共做,「同修共做」,大家的心意要安下來。
看下面「亦有老弊使人」,這是什麼呢?記得前面前面的經文,長者看到門口的這位窮子,他一下子就跑走了,看到身影,他趕緊派遣二人,把他邀回來。這就是「密遣」二個人,還記得嗎?這二個人就是譬喻菩薩與方法。就是要趕緊去。
亦有老弊使人:
即密遣人
使同修證
「使同修證」,去和他一樣,把他帶來,但是,硬要把他帶來,法用得太強了,眾生會怕,「要我去利益別人?我利益自己都不及了,我還去利益別人?」所以沒有興趣。就像那個孩子,不肯來,硬要將他拉過來,所以昏倒了,在那裡掙扎,又怕,又掙扎。所以昏倒了、迷失了,長者就說:「不要再拉他了,用清水幫他洗臉,讓他能醒來,放他走,再來想辦法。」
「老弊使人」,就是開始去抓他的人,同時要拖他回來的人,回來了。長者開始想辦法,要如何讓這群人,脫下瓔珞、莊嚴的衣服,去與他一起同做。所以「須者相給」,有伴了,有這麼多人和你作伴,需要的時候,這就是「所修正助」。
須者相給:
謂所修正助道法中
或有不明
莫生疑難
當問同修老輩
彼即一一指教
所謂有疑以咨問
我們所修行的就是正道法,就是「三十七助道品」,我們開始「三四」、「二五」、「七八」,這種法,開始慢慢讓他瞭解了,這樣與他一起,不(只)是你這樣做,我也和你這樣做,我們大家同修同證,沒有不瞭解的,工作就是這樣這樣做,行就是這樣這樣修。同樣的道理,長者那個地方的工作,就是這樣做,我們修行者,行就是要這樣修。你若是不明白的,不要放在心中有疑,「當問同修老輩」。我們才剛新來的,我們什麼都不懂,我們要常常要懂得問人,不要貢高驕傲,我們還是要懂得多問。
「彼即一一指教」,那個人一定會指教你。那就是修行者,聲聞、緣覺,靠近菩薩,菩薩就一一指導你,這是很重要。修行就是要這樣,有伴共修, 共修,不懂的我們就要問,有疑,就可以提出來問。這就是「老弊」的人與你作伴,你不用擔心,好好地做。
好自安意:
喻於五根、力
若得五根、力
則安然堅固之意
「好自安意」。譬喻「五根」、「五力」。「二五」,我們「若得五根力,則安然堅固之意」,我們若有根、有力,就能安然,修行就能很穩定。
根
即能生之義
能生一切善法
「根」就是「能生之義」,「能生一切善法」。我們的樹根若扎下去,樹叢自然會不斷分枝、發芽,樹葉旺盛,或者是開花結果。就需要根很堅固,所以它會有纍纍的果實。這就是「能生」的意思,那就是「五根」,「能生一切善法」。
五根堅固
發生力量
叫做五力
「五根」堅固了,就能發生力量,「五根」、「五力」,能夠互相扶助,叫做「五力」。你光有「根」,有種子種下去,根要伸長,樹根很有力。像榕樹,若種下去,再厚的牆壁,根都能穿過去,這是力量,有根就有力。
所以我們要用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學佛,我們必定要用在,我們本來要怎麼修,就是怎麼樣的過程,必定不能讓我們懈怠。所以從鹿野苑,三轉四諦法輪,這種法,不要輕視它,這是我們的基礎。房子若蓋在不穩固的基礎,那是很危險,必定基礎要打得穩。這是諸佛,佛佛道同,所以是「聖所稱歎」的法,我們要好好多用心。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鹿苑道場三轉四諦法輪,教諸行者勤行三四二五,是聖所稱讚歎超生脫死,自在無繫行者當勤修習。」
⊙「勿復餘去,當加汝價,諸有所須盆器米麵鹽醋之屬,莫自疑難。」《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好自安意。」《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亦有老弊使人:即密遣人,使同修證。
⊙須者相給:謂所修正助道法中,或有不明,莫生疑難,當問同修老輩,彼即一一指教,所謂有疑以咨問。
⊙好自安意:喻於五根、力。若得五根力,則安然堅固之意。
⊙根,即能生之義,能生一切善法。
⊙五根堅固,發生力量,叫做五力。
【證嚴上人開示】
「鹿苑道場三轉四諦法輪,教諸行者勤行三四二五,是聖所稱讚歎超生脫死,自在無繫行者當勤修習。」
鹿苑道場
三轉四諦法輪
教諸行者
勤行三四二五
是聖所稱讚歎
超生脫死
自在無繫
行者當勤修習
大家應該瞭解,最近一直都是重複,在提起修行的方法。《法華經》這段(經)文,就是完全在描述我們要「信」、我們要「解」。我們要深信佛所說法,我們體解佛說法過程,我們聽入心,我們要解在行中。所以,聽經不只是聽了過去了,這樣就是法都一直漏掉了。聽了入心,卻是不解,不解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身體力行。所以一直強調大家要信,信這個法是佛陀很用心,他覺悟之後,要如何接近眾生,眾生的根機能接受法,這佛陀的用心。
所以,四十幾年間所說的法,就這樣一直過去,佛陀覺悟的那剎那間,與天體宇宙合一,那種覺性慧海的遼闊,我們到底能夠體會多少呢?佛陀不得不用方法,來鹿野苑第一場的說法,那叫做道場。在這個地方講說道理,度五比丘,僧團在這個地方完成了。佛、法、僧三寶,在鹿野苑完成了。有佛能說法,有僧能聽法,三寶具足,到底佛說什麼法呢?「四諦法輪」。「四諦法」,他就要說三次,五個人才能瞭解,確實人生是苦,「苦」從「集」種種世間的事物,來造成「苦」。所以,聽,接受佛陀的教法,這種「教諸行者,勤行三四二五」。
「三四」,大家會背了,一、四念處、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大家應該要常常,將這個法要常常記住。這就是佛陀來人間說法,「教諸行者勤行三四二五」。什麼叫做「二五」?「五根」、「五力」。是啊!要用心。這些法是佛法的根本,是聖所稱歎。
所有諸佛都能夠知道,知道法要在人間,不是用佛覺者的境界來說,應該就是要用眾生的根機,來解釋,所以必定就是要用這種,「四諦法輪」,「四諦」開始來轉人的心輪,然後才開始因緣的觀念,然後就開始讓大家瞭解,都是有這個身體,因為我們的身體,要從「觀身不淨」開始,才不會貪欲,一直貪無厭。這也是佛教育的過程。
「三十七助道品」,無不都是我們的教法基礎。除了「三四、二五、還有「七、八」,這樣合起來是「三十七助道品」,這就是佛陀施教,這是所有聖人所稱歎的,這就是真正的教育,因為它能讓我們去除煩惱、能夠超生脫死。我們人都是在生死中,在煩惱,苦不堪。要如何能讓我們的心靈解脫,不要執著在生,不要苦惱在死,這個心能解脫?唯有這些法要入心。所以「自在無繫行,者當勤修習」。我們若能用這些法在心裡,自然我們就很自在,輕安自在,就「心無罣礙,無罣礙故」。若能這樣修行,這就是我們能脫離煩惱,超生死,所以我們應當要勤修習。這是法,希望大家要用心來聽、來瞭解。
佛陀用譬喻,佛與眾生的關係,譬喻父親與孩子的關係,這是多麼殷切的教育啊!所以,前面的經文,「勿復餘去,當加汝價,諸有所須盆器米麵鹽醋之屬,莫自疑難。」
勿復餘去
當加汝價
諸有所須
盆器米麵鹽醋之屬
莫自疑難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好像是很平常的話,「你好好在這裡做,不要再離開了。能讓你得到更多,你這樣好好地做,一定給你加薪水,加倍給你,讓你在這裡做的價值能夠提高。」
所以「當加汝價」,你的付出,努力一點,努力就能夠增加給你的價值。最重要的是,人為什麼要努力呢?古時的人都說,只為了一餐飯,為了肚子能吃飽。這是古時候的人很守本分,能夠生活,吃得飽,為這樣在努力。現在的人,不只是吃得飽而已,欲念愈開愈大,所以貪念,貪婪無厭,真的是貪婪無厭,更多再更多,還嫌不夠。總而言之,人生到底是福,或是苦?分不清楚。
佛陀他來譬喻,明明是一位富家子,你好好就是守護在你的家庭,有這麼豐富、富有,偏偏你的一念心動,流浪,經過了多久的時間,經過了人間、地獄、餓鬼、畜生,五道的地方,這樣(輪迴)過來,「四生」,化生、濕生、胎生、卵生,這樣(輪迴)過來,這麼的辛苦!眾生就是這樣的迷。
所以「一十、二十,至五十歲」,這個孩子,像(流浪)五十多年,這是一種譬喻。其實,法,就是說我們眾生顛倒,迷戀、墮落在五道之中,變得這麼的貧窮,所有的法,人人本具的智慧、本具豐富的法,都已經漏掉了。就像那位貧窮子,己經財產都沒有了,身上的也都沒有了,要每天做,才有得吃,已經窮到這種程度了,到處流浪等等。
父親發現孩子了,開始用種種方法,好不容易接近到孩子。孩子靠近了,還要父親脫下莊嚴的服裝,然後才能接近他的孩子,佛陀他我們普通比丘,生活的方式都一樣,穿的是「糞掃衣」,叫做「福田衣」,與僧團生活都一樣,這不就如那位長者,脫下瓔珞、莊嚴的衣物,換上與我國普通人的衣服一樣。
所以說來,佛陀的智慧,用這麼簡單的故事,涵蓋著其中那麼深奧的道理,我們能聽法當成聽故事嗎?千萬不可!來人間的時間是很短,幾千年當成一秒間,你想,我們人生能活幾十年?那是在飛秒中的,或是微秒,那麼短的時間,我們豈能這樣,浪費我們的時間嗎?所以不要啊!
「百千萬劫難遭遇」,不知是多久的時間,到這時候才能遇到佛法。所以「勿復餘去,當加汝價」。你若是這樣在修行,你能夠每天都很法喜充滿。雖然提早起床,但是這一天我沒有懈怠,我沒有掛礙,我和你一樣,一樣這麼殷勤精進,我這一天我很歡喜,我有聽到法,我心無掛礙。所以,這已經是得到價值了,我又聽到法了,值得了,所以「當加汝價」。
真的是「諸有所須,盆器米麵」,不論是你要用的東西、或者是要吃的東西,都有。所以,光是吃米與吃麵,沒有味道,不好吃,所以還要有「鹽醋之屬」。這是一種譬喻,意思就是說,佛陀用種種的方法,所說過的這些法,「四諦(法)」、「三十七助道品」,這是不是就已經都完成了呢?這只不過要引導人人,要對法有興趣,其實佛陀所要的,這只是一個佛法的基礎,要我們大家更上一層樓。層層高樓,就要從地基開始,你每上一層樓,看過去的視野就是不一樣,愈高、愈高,你看得會愈開闊。
佛法就是這樣,佛陀希望我們心境,能與他初覺悟那個時候,靜寂清澄,華嚴海會,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心無染著,無煩惱,能夠包容太虛。我們就要從我們做人開始,如何與人群相處,在人群中相處,人群的煩惱不染著我們,在我們的工作中,不受人的習氣所障礙到,這樣才是真正立志宏願。這種立志宏願,就是心不受搖動,「勿復餘去」,做對的事情,做就對了,不要三心兩意。這就是這樣來譬喻,用種種方法,你所需要的盆器、米與麵、鹽與醋,這些都有。「莫自疑難」,心不要再起心動念,要好好用心。
下面這段(經)文再說,「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好自安意。」
亦有老弊使人
須者相給
好自安意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意思就是再告訴大家,這個地方不只是,有工作可以做,生活安穩,還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你需要的時候,有和你一樣這麼多人,這樣和你一起來共做,「同修共做」,大家的心意要安下來。
看下面「亦有老弊使人」,這是什麼呢?記得前面前面的經文,長者看到門口的這位窮子,他一下子就跑走了,看到身影,他趕緊派遣二人,把他邀回來。這就是「密遣」二個人,還記得嗎?這二個人就是譬喻菩薩與方法。就是要趕緊去。
亦有老弊使人:
即密遣人
使同修證
「使同修證」,去和他一樣,把他帶來,但是,硬要把他帶來,法用得太強了,眾生會怕,「要我去利益別人?我利益自己都不及了,我還去利益別人?」所以沒有興趣。就像那個孩子,不肯來,硬要將他拉過來,所以昏倒了,在那裡掙扎,又怕,又掙扎。所以昏倒了、迷失了,長者就說:「不要再拉他了,用清水幫他洗臉,讓他能醒來,放他走,再來想辦法。」
「老弊使人」,就是開始去抓他的人,同時要拖他回來的人,回來了。長者開始想辦法,要如何讓這群人,脫下瓔珞、莊嚴的衣服,去與他一起同做。所以「須者相給」,有伴了,有這麼多人和你作伴,需要的時候,這就是「所修正助」。
須者相給:
謂所修正助道法中
或有不明
莫生疑難
當問同修老輩
彼即一一指教
所謂有疑以咨問
我們所修行的就是正道法,就是「三十七助道品」,我們開始「三四」、「二五」、「七八」,這種法,開始慢慢讓他瞭解了,這樣與他一起,不(只)是你這樣做,我也和你這樣做,我們大家同修同證,沒有不瞭解的,工作就是這樣這樣做,行就是這樣這樣修。同樣的道理,長者那個地方的工作,就是這樣做,我們修行者,行就是要這樣修。你若是不明白的,不要放在心中有疑,「當問同修老輩」。我們才剛新來的,我們什麼都不懂,我們要常常要懂得問人,不要貢高驕傲,我們還是要懂得多問。
「彼即一一指教」,那個人一定會指教你。那就是修行者,聲聞、緣覺,靠近菩薩,菩薩就一一指導你,這是很重要。修行就是要這樣,有伴共修, 共修,不懂的我們就要問,有疑,就可以提出來問。這就是「老弊」的人與你作伴,你不用擔心,好好地做。
好自安意:
喻於五根、力
若得五根、力
則安然堅固之意
「好自安意」。譬喻「五根」、「五力」。「二五」,我們「若得五根力,則安然堅固之意」,我們若有根、有力,就能安然,修行就能很穩定。
根
即能生之義
能生一切善法
「根」就是「能生之義」,「能生一切善法」。我們的樹根若扎下去,樹叢自然會不斷分枝、發芽,樹葉旺盛,或者是開花結果。就需要根很堅固,所以它會有纍纍的果實。這就是「能生」的意思,那就是「五根」,「能生一切善法」。
五根堅固
發生力量
叫做五力
「五根」堅固了,就能發生力量,「五根」、「五力」,能夠互相扶助,叫做「五力」。你光有「根」,有種子種下去,根要伸長,樹根很有力。像榕樹,若種下去,再厚的牆壁,根都能穿過去,這是力量,有根就有力。
所以我們要用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學佛,我們必定要用在,我們本來要怎麼修,就是怎麼樣的過程,必定不能讓我們懈怠。所以從鹿野苑,三轉四諦法輪,這種法,不要輕視它,這是我們的基礎。房子若蓋在不穩固的基礎,那是很危險,必定基礎要打得穩。這是諸佛,佛佛道同,所以是「聖所稱歎」的法,我們要好好多用心。
Monday, March 21, 2016
【人間菩提】20160321 - 悲願善念和平愛 Compassion, Kindness, Peace, and Love
悲願善念和平愛
Compassion, Kindness, Peace, and Love
人道庇護為聲援
提供溫飽膚心靈
悲願善念和平愛
靜思嘉言啟慧心
透過點字觸摸,讓善法入心。中區慈濟志工,致贈靜思語木匾給台中啟明學校,校方製成點
力行人間菩薩道,慈濟人在塞爾維亞,持續關懷難民。透過愛心接力,台灣的香積飯運送到
志工真誠的互動,別無所求,只希望能在苦難人心中,及時注入愛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