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3,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201 - 觀機逗教勸善導正 - 第708集


20151201《靜思妙蓮華》觀機逗教勸善導正(第708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斷惑證理眾聖之王,說法教化勸善導正;教人不倦化惡為善,是諸佛但教化菩薩。」
⊙「身常臭處,垢穢不淨,深著我見,增益瞋恚,淫欲熾盛,不擇禽獸,謗斯經故,獲罪如是。」《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告舍利弗,謗斯經者,若說其罪,窮劫不盡。以是因緣,我故語汝,無智人中,莫說此經。」《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告舍利弗,謗斯經者,若說其罪,窮劫不盡:誹謗大乘教理之罪,窮劫難盡,不可輕談,遺害愚人。
⊙佛之說法,唯為生福,迷者不信,自獲罪殃。如一乘實相妙法為滋潤慧命,養育人,而犯者有損耳。
⊙今佛諄諄告示,既令弘法觀機,亦令彼知苦止謗,可為徹底大悲矣。

【證嚴上人開示】

「斷惑證理眾聖之王,說法教化勸善導正;教人不倦化惡為善,是諸佛但教化菩薩。」

斷惑證理眾聖之王
說法教化勸善導正
教人不倦化惡為善
是諸佛但教化菩薩

佛陀來人間開示眾生,就是期待眾生,能夠體會真實的道理,希望人人能夠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

希望我們人人接受了佛法,能夠回歸我們清淨無染的本性。但是偏偏我們就是凡夫,滿心都是無明煩惱。就是這樣這麼多這麼多的煩惱,我們開始要接受教育,才能無明撥開,真如現前。

就像佛陀,他現相修行,也現相成佛,讓我們瞭解,修行是來自於,他對人間有不瞭解,所以要去探討真理。他本身就去找出一條,真空妙有的道理,覺悟了天地宇宙萬物的真理。這種法,就是覺悟之後的人,「眾聖之王」,就是「佛」,覺悟的覺者。

佛陀開始就告訴我們,原來這個覺悟,不是他本身而已,是人人本具。所以他要向人人來宣告:只要我們斷除這些煩惱,就是回歸本性,回歸真如了,但是,凡夫啊凡夫,一時間聽不懂,所以佛陀就要用種種說法教化,循循善誘,來向我們勸善,「化惡為善」,化掉了我們人人心中的,這念無明、惡念,惡念一轉就是善念。所以,這是諸佛來人間,教化眾生,目標希望人人能成佛,成佛的過程,那就是大乘法,就是教菩薩法,教育我們行菩薩道。所以用種種方法。

在佛經中有一段這樣的故事,那就是說過去有一位菩薩,那就是覺有情者。這位覺有情者,是對道理都很清楚、很明白,在人群中,為人群在付出。這位看來是凡夫,也是同樣為了生活,在做苦勞的工作,專門就是在搬運很重的東西,很多很多的勞苦,他都是很歡喜去承擔,去付出。

有一天,他在搬東西之後的中午休息,大家在吃飯,在樹下,很多鳥,鳥叫聲叫得和平常不同,很大的雜音,周圍的人,聽是聽得心很不快樂,唯獨這位就是展顏一笑。同在那裡工作的人:「奇怪啊!我們被這些鳥吵得很煩,為什麼你聽這個鳥叫聲,那麼冷靜,一笑置之,你到底聽到這鳥叫聲是什麼事?」,

這位就說:「這群鳥就是這樣在說,在這鳥群中的遠方,有一隻的飛鳥,像鶴一樣,這隻白鶴鳥牠啣著一顆,價值連城的白珠。這群鳥一直一直這樣說,『希望我得那顆珠,就是去抓那隻鳥,殺牠的命,取牠的珠。我能得到這一顆珠,這群鳥就是吃牠的肉。』所以這一群鳥就是這樣在叫,不斷要我去抓那隻鳥,來取那顆珠。」大家就問:「那你為何笑呢?」

他就說:「我已經瞭解佛法了,佛法的道理,勸人為善。人生在這濁惡世中,都是累積很多的惡業,這個惡業不離開欲。非是我應該有的東西,我強而取之,這是不義,殺是不仁,所以我對這件事,我就沒興趣。」

「我過去的人生,已經受盡了很多的苦難了,難得這輩子能在佛法的像法中,有法可聽,有經可看,我不能再迷途。我過去生就是有了不義而取,所以我今生應該付出我的力量,要不斷付出。這種守義、守忠、守信,還是要護念這一念善心,這是我這輩子所以用心,受持的戒律。」

這樣說完之後,大家很佩服!原來人生在不經意中,容易起心動念,容易起了不仁之心,容易起了不義的動作。原來他就是有這分道理,他才會那麼甘願做,時時都是那麼歡喜心。這大家都瞭解了,原來學佛有這樣的好處。

實在人生苦難偏多!佛陀來人間這樣的說法,哪怕佛不在在人間了,佛法留在人間,我們有這個因緣,,隨時有經典可看,法,我們能隨時聽。過去雖然也有做了,不由自己帶來人間的業,卻也有這樣好的因緣,能改變我們的命運,這有過去惡的得受報來人間,受盡了苦磨,也有苦盡甘來,就是苦過後,善的貴人現前。

有一位廈門的女子,三個月前,她的母親陪她來,我們廈門的慈濟人送她們過來,臺灣,我們花蓮(慈濟)醫院。這位少女,她出生就是一直畸形。我們人的腳是這樣,兩隻腳踏在土地上,向前走路,她生下來就是兩隻腳翻轉過來,二十六年間,她腳底不曾踏過土地,是用膝蓋後面,膝蓋的背面翻過來跪著,這樣在走路。

卻是這位少女她很陽光,她的心理很健康,看了是很甜。她,好因緣,廈門受人輾轉介紹,這樣帶她來看看,我們陳英和院長,榮譽院長,他接到這件個案,很用心,就說:「有可能。我會很用心想辦法,將她翻轉回來。」所以她在三月這樣來了。

雖然這個刀是很困難,可能要分成五次,到了五月中旬,第五刀成功了,開始石膏為她包好,到了六月三日,開始為她拆石膏,拆下來之後,站起來了!二十六年來,第一次兩隻腳腳底踏著土地,那種歡喜,無法我們替她形容。不只是她歡喜,大家都歡喜。

這位少女,她有這樣好的因緣,遇到她生命中的貴人。我們也是有看到,在準備讓她站起來之前,志工就去為她選擇褲裙。因為我問她:「妳有什麼心願?」「希望我能站起來,能穿裙。」一般女人穿裙,女孩子穿裙子,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嗎?但是這是她的希望,希望她能站立起來,希望她能穿到裙子。

終於讓她穿到裙子了,終於站起來了,看她走路的形態,是那麼的淑女型。這實在是無法去敍述,那種不可思議!也叫做不可說、不可說,因為無法形容,真的醫學,我們蓋醫院有這樣,這麼的不可思議,大醫王、白衣大士,全心這樣改變人生,這實在很歡喜!

身常臭處
垢穢不淨
深著我見
增益瞋恚
淫欲熾盛
不擇禽獸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我們下面這段(經)文就說,「告舍利弗,謗斯經者,若說其罪,窮劫不盡。以是因緣,我故語汝,無智人中,莫說此經。」

告舍利弗
謗斯經者
若說其罪
窮劫不盡
以是因緣
我故語汝
無智人中
莫說此經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現在經文開始說,前面都一直說苦、苦、苦,就是因為謗經,這罪業很重。所以佛陀再叫舍利弗,提醒他,前面所說,墮落地獄,墮落餓鬼,墮落畜生,再來人間受很多,這四肢不健全,五官不健全,身體的病,苦不堪等等,這全都是在過去生中,撥無因果,誤導人走入那個邪,偏見的地方去,這種完全沒道理的人生,這叫做「謗斯經」,誹謗了真實道的人。

若要說他的罪業,實在是說不完。所以「窮劫不盡」,「以是因緣」,因為誹謗了道理,撥無因果,像這樣的因緣,這麼多,墮落惡道,所以因為這樣「以是因緣」,因為有這樣的因緣,謗經受業受報,這樣的因緣,所以「我故語汝」,我這樣跟你說,「無智人中,莫說此經」。

所以,我們要對人說法,我們就要看他的根機,因人而說,也要看時機、看地點等等,這就是智慧者,應機逗教。看,佛陀他覺悟之後要講經,也要看時機。所以,大家還不能接受之前,他就要開三乘法,所以循循善誘。四十多年後,開始要說大法了,也就現很多種的形象,,啟發大家追求(真理)的心。最後開始要說了,還有五千人退席。

所以,這部經要說的時機,真的要對根機,佛陀就是這樣這麼的謹慎。所以一再要向我們大家說,接受這本經,我們要用真誠的心,不要輕易誹謗。

告舍利弗
謗斯經者
若說其罪
窮劫不盡:
誹謗大乘教理之罪
窮劫難盡
不可輕談
遺害愚人

所以,誹謗大乘教理,那個罪業實在是「窮劫難盡」,若要說此罪,實在是很長的時間。他們在受罪受報,也是同樣很長,所以說「窮劫不盡」,我們不可輕談,不要這樣輕易就開始要說,所以,這樣聽不懂的人,反而沒有成就他,反過來還害到他。所以「遺害愚人」,笨的,笨笨的人,他接受不了,所以他反過頭來,反而起了煩惱心,所以,退亦加矣,就是這樣。「佛之說法,唯為生福」,只為了眾生,能造福人間。

佛之說法
唯為生福
迷者不信
自獲罪殃
如一乘實相妙法
為滋潤慧命
養育人
而犯者有損耳

這就是佛陀說法,最重要的道理,希望人人能回歸本性,人人開啟智慧,人人能夠為人群付出。不過,「迷者不信」,自己不肯相信,又再加上誹謗,那就是「自獲罪殃」。

「如一乘實相妙法,為滋潤慧命」,佛陀就是用這個法,要來滋潤慧命,除了滋潤慧命,還養德育人,讓人人慧命增長。所以我們為了要教育人,就要看,這樣的人是不是,根機有辦法接受?有辦法接受,我們要及時為他說。若是還未接受,我們用其他方法循循善誘,不要讓他起心動念,自獲罪殃。讓他有犯到誹謗,那就是有損無益。這是佛陀的教誡。「以是因緣,我故語汝,無智人中,莫說此經」。

今佛諄諄告示
既令弘法觀機
亦令彼知苦止謗
可為徹底大悲矣

所以說佛陀循循告示,不斷不斷來教育我們,不斷不斷為我們開示,就是希望我們能「弘法觀機」,要有這個變通,有這個智慧。「亦令彼知苦止謗」,若有誹謗經,我們就要用種種方法,讓他能停止這種誹謗的觀念,想方法。

就像昨天就有一位說:「師父,您稍微幫助我一下。某某人,我都和他說慈濟,希望他能進來,他都聽得很歡喜。我若是回美國一段時間,再回來,他就說:『我有聽人說,慈濟是這樣這樣』。」所以他說:「我度他這樣十幾年了,說到他很歡喜也很肯定,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又說有人和他說。這樣,這要怎麼辦呢?」

我昨天就告訴他:「看因緣吧!有因緣來的時候,自然他就會接受;因緣還未到,中間就有人告訴他。」這種的謗法、謗了真理,阻礙他的善路,這種斷善種,這樣的人也有。若有這個業,(善根)就被他斷了,就無法再向前走。

所以同樣的道理,「令彼知苦止謗,可為徹底大悲」。真的讓他能有那個同理心,同體大悲,能夠讓他知道天地人間,天地人間共生息,別人的苦是我們的苦,我們要發心立願,怎麼樣能淨化人心。能解除人生的苦難,唯有一項,止惡揚善。才能將這個惡止下來,免得人又再造業,入地獄、餓鬼、畜生等等。

佛法就是要我們好好用心,但是我們要觀機逗教,不是放棄他,我們要看時間。佛陀說法教化都是不離開,勸善導正,我們也一樣,我們也是要勸善導正,教人不倦,化惡為善。這是諸佛來人間的教育,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