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9, 2015
【靜思妙蓮華】20151111 - 恭敬信受不輕新學 - 第694集
20151111《靜思妙蓮華》恭敬信受 不輕新學(第694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誡恃自己高舉智勢力,以輕慢心有問而不答,隱沒義理或倒說法相,輕蔑新學不正受法教。」
⊙「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況餘聲聞。其餘聲聞,信佛語故,隨順此經,非己智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餘聲聞唯仰信佛之聖教量,恭敬信受,供養諸佛行,唯是隨順佛語,隨順此經,非己智分。
⊙依隨順此經所說,不能得由自智證入實相,非淺智可悟。因此,佛陀以是殷重勸誡,有深信是可說之機,當為相傳通達此經。
⊙無信是不可說之機,誡慎勿虛妄宣傳。佛不捨眾生,數迴入娑婆,循循待機緣熟。
【證嚴上人開示】
「誡恃自己高舉智勢力,以輕慢心有問而不答,隱沒義理或倒說法相,輕蔑新學不正受法教。」
誡恃自己
高舉智勢力
以輕慢心
有問而不答
隱沒義理
或倒說法相
輕蔑新學
不正受法教
我們自己要好好常常,要警惕自己,要教誡自己,不要自己以為我們智慧很高了,我們懂的事情很多了,我很能幹,我所做的事情比別人還更伶俐,做得快速,做得準確,我是一個很能幹,很有智慧的人。像這樣的人,這都是仗勢自己,將自己評價太高了,這樣的人叫做輕慢心。
有時候,人家和我們一起做事,別人問我們,我們不願意傳給人,教給他,這種都是輕視別人、驕傲自己,這樣的心態不可有。我們應該要,時時用輕柔、開闊的心,我們懂的事情,我們要與人結好緣,要自己自動去教人,叫做不請之師。但是,我們要教導人,我們就要懂得分別機與緣。若是他還無法承擔大任,你給他一個很重的責任,他還承擔不起,這樣會傷到他。所以,因人、因時、因地,我們要對人多用心,多教導,不要有那種輕慢的心,或者是知道,不肯教人,這都不可有。
或者是「隱沒義理」,有好的道理,這樣把它隱藏起來,這樣也是不對。或者是明明他在請教我們,我們也是願意告訴他,卻是故意顛倒說法,把它顛倒,將這個法差之毫釐,引的方向,讓他偏差,讓他錯誤,這樣就更不對。所以,我們人真的要,將我們所受來的法,所學來的功夫,我們很準確,人家有需要,我們要將我們所學、所瞭解,盡心去付出,不要自己很自高我慢,輕視別人,或者是人家問,我們不說,或是問了,我們顛倒說,這樣都不對。
所以,還有一項,不要輕蔑新學,不要輕蔑新的。新人現在才開始要來學,我們不要輕視他,輕視他說:「你都還沒學,就算聽到,學到的,也是一點點而已。我已經比你來得久了,我聽得多了,我學的功夫已經很熟練了,所以,你還離我很遠,遠遠跟不上我。」像這樣輕視別人,不肯正受法教,不想好好教導他一下,這也不對。
所以佛陀的時代也是一樣,一次,在給孤獨園那個時間,有一位外來的比丘,長得形象很不好看,很醜,人又小又矮,那個形態很邋遢,一般人看到這個人,都不會起歡喜心,甚至有的人還很討厭,不要和這個人在一起。開始就有人這樣輕蔑、輕視他,人人都這樣批評:「這位出家人怎麼長得這麼醜,形態這麼不好看,像這樣是要如何度眾生呢?」像這樣議論紛紛了,這位比丘卻是很安然自在。
佛陀知道了,就跟大家說:「不要輕視這位修行者,這位修行者,他已經是證羅漢果了,他已經對世間物欲已經斷除了,人我是非完全透徹了,所有的無明煩惱去除了,已經是滅諸煩惱,是一位真修道者。」
大家聽到佛陀這樣說,還是心裡有一點疑,「既然是真修道者,為什麼讓人看了,仍是不能讓人起歡喜心呢?」佛陀就再這樣說,雖然人很矮小,外貌看起來很不好看,其實裡面的智慧含藏著,這不是用身相來比評。最重要的是他那內心的智慧,所以人人對人要慈悲,人人都要平等,不是用那要個相貌,來看他內心所含藏,內心所含藏的真如本性,人人都看不出來,但是他智慧含藏在內。
這是佛陀向大家的教敕,任何人我們都不能輕視,何況我們輕視新學?我們的學校也有這樣的孩子,從幼稚園,就開始讀慈濟的幼稚園了,一直到小學、到中學,現在是中學的孩子了。所以從幼稚園開始,她就是聽「靜思語」,琅琅上口,不只是能背靜思語,她身體力行,品行兼優。從幼稚園開始,小學就是每天都聽,「人間菩提」,最近都和人聽,聽「晨語」薰法香,她的品學都兼優,這就是說,時時我們看她幼小,我們看她年紀小,我們豈能輕視她呢?雖然現在還是在中學,卻是她懂的道理不比我們少!
所以不要輕蔑新學,以為他們什麼都不知。所以我們和他說的都是很輕微,其實像這樣,我們也能和他說正法,能讓他瞭解佛的道理,他的體會不比我們還淺喔!所以,我們也是要好好用心,不要以為自己已經很了不起了,不要以為自己所知道的方法,比別人更優勢,不要這樣想。我們要常常縮小自己,我們有法要與人分享,有道理,要盡我們所懂的,與他分享,不可輕視人。會的,我們就要正確,要教授給人,這我們應該要用心在法,用心去尊敬人人皆有佛性。
前面的文這樣說,「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況餘聲聞。其餘聲聞」,接下來再說,「信佛語故,隨順此經,非己智分。」
汝舍利弗
尚於此經
以信得入
況餘聲聞
其餘聲聞
信佛語故
隨順此經
非己智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舍利弗,是在(聲聞)弟子中智慧第一,這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聲聞到了法華會時,他還無法很瞭解,但是舍利弗很深信,釋迦佛所說的法,所以現在,還是一樣要向舍利弗講這本經,來體會大乘一實法。所以,舍利弗都需要,用信來深入這部經,何況其餘的聲聞,在會中的聲聞,還有其餘的聲聞,所以說「信佛語故」,大家都要真正深信,佛所說的語言,這樣才有辦法,來深入這本經,隨順這本經,這樣不是大家都是仗勢自己,本來就有的智慧,有辦法去體會一乘實法。
這個一乘實法,一定要經過這本經,隨順此經,「經者,道也;道者,路也。」人人一定要經過這條(菩薩)道路,才能夠真正去體會佛的境界,所以你要瞭解佛,心的境界,必定要經過菩薩道,此經我們一定要瞭解。
所以「信佛語故,隨順此經,非己智分」。不是自己的智,有辦法這樣一下子,就瞭解佛的心境,必定去身體力行菩薩道,要經歷過了此經,「隨順此經」,就是你要去很體會、瞭解,這條道路的風光,那就是在《法華經》,要引導我們入菩薩道路,就是這本經,我們有走進去,才知道這條路的風光,是什麼樣子。
所以前面說,舍利弗就是要相信,其餘的聲聞也是一樣,「餘聲聞,唯仰信佛之聖教量」。
⊙餘聲聞
唯仰信
佛之聖教量
我們依照佛所說的這個法,現在叫做模擬,把它模擬起來,就是長這樣,就是依照這個教法,去用心、去思考這樣的境界。叫做聖教量。佛陀說的法是這樣,用相信的心來吸收,所以恭敬信受,我們用恭敬的心,來相信他、來接受他,我們再接下來還是再要「供養諸佛行」。
恭敬信受
供養諸佛行
唯是隨順佛語
隨順此經
非己智分
「唯是隨順佛語,隨順此經,非己智分」,我們要恭敬、我們要供養。供養有利的供養、有敬的供養、有行的供養。過去我們都說過了,尤其是身體力行的供養,這是最重要,所以在這個「行」,我們「供養諸佛行」,身體力行。「唯是隨順佛語」,因為這樣,我們隨順佛語,佛陀的教法,我們就是這樣接受,我們就要這樣的身體力行,這樣我們才有辦法,真正入這條路徑。
我們「隨順此經」,不是無中生有,我們要真正體會、瞭解的法,「非己智分」,不是自己無中生有,說:「我懂了。」那個貢高、驕傲的人,這種輕慢心的人,自己高舉自己,說:「我全都懂了。」其實,還是要再信受奉行,要供養、尊重、身體力行,才有辦法,絕對「非己智分」,所以我們要自己要很用心,能夠去瞭解,要好好用心。
依隨順此經所說
不能得由自智
證入實相
非淺智可悟
因此
佛陀以是殷重勸誡
有深信是可說之機
當為相傳通達此經
我們有幸能夠接受了佛法,我們聽,我們就要依教奉行。「依隨順此經所說」,我們還無法,「不能得由自智證入實相」,因為我們還要依順這本經,依順所說的,我們聽的,去用心去理解。不是自己有辦法,所以「經」,我們還是在淺智,我們要到佛的境界,「非淺智可悟」,不是以我們現在,我們這樣的知識就能體會到。所以因為這樣,「佛以是殷重勸誡,有深信是可說之機」。若是有深信的人,雖然他的根機還很劣,卻是這樣的人,我們能為他說。
我們要很用心體會,因為《法華經》的道理,就是我們要去除無明之後,心境清淨,才能夠真實看到這條道路。假使我們的心不清淨,就像我們的眼花了一樣,一條路看成兩條路,我們不小心走向那條,不是實在的路,那就很危險。
所以佛陀擔心我們,我們信,還不很符合,《法華經》裡面的道理,我們還沒有很符合這個道理,我們就不要這樣「虛妄宣傳」,要說給人家聽的人,就不要虛妄宣傳。而要聽經的人,也不要斷章取義,聽到了,自己沒有去探討,還沒有去體會,就是錯誤的再傳錯誤,若這樣錯誤就會很大,「差毫釐,失千里」。
有的人智慧還很淺,還無法體悟,不過他有信,他信這個法,這個道理,雖然他淺識,還無法體悟,我們就要用耐心去指導他。所以佛陀再重新,前面說「勿妄宣傳」,但是現在要跟我們說,像這樣這麼堅定有信心的人,我們就要為他說。這個人能說,這樣的根機,他的信仰正確,雖然初信,不過他有這樣的根機,有這樣的相信,所以我們能為他說。
而我們,現在我們說,我們應該要正信,這正信的人,我們不要輕視他,我們也要為他循循善誘。有深信的人,我們能為他說,講這本經的真實道理,所以「當為相傳,通達此經」。循循善誘牽他進來,進來與我們一起走這條菩薩道。因為我們若能好好牽引他,人間就又多一尊菩薩了。
無信
是不可說之機
誡慎勿虛妄宣傳
佛不捨眾生
數迴入娑婆
循循待機緣熟
若是「無信是不可說之機,誡慎勿虛妄宣傳」。若是不信,你跟他說很多、說很多,反而就是讓他造口業,所以無信的人,不可為說。這不是我們要說話的機。所以「話不投機半句多」,這種他的信仰的緣,他的根機都和我們不同,我們就不要硬要跟他說。所以這也勿虛妄宣傳。所以不信的人,我們不用硬要跟他說,這也是一分,「誡慎勿虛妄宣傳」,跟他說也沒有用,或者是我們不懂,跟人家說,誤傳,這樣也不對。
所以佛陀是不捨眾生,數數迴入娑婆,佛陀他希望要度眾生,為何叫人法不要宣傳呢?是因為根不對,緣還未成熟,所以我們就不能說。佛陀他是不捨一切眾生,所以他數數,每一一次不斷不斷迴入娑婆來,就是「循循待機緣熟」,他每一次來,就是因緣成熟的眾生,他就開始設法機會來度眾生,所以佛陀是時時迴入娑婆,循循待機來教育,這是我們要對佛陀的信心。
法,菩薩道,那是人人必行的道路。「經者,道也;道者,路也。」記清楚,「隨順此經」,我們就要開始走入菩薩道,才能矢道心地風光。我們不要學佛學來,「高舉智勢力」,不要以為我們已經很清楚,我們已經懂很多,貢高、驕傲,輕慢他人,這絕對不行。我們若知道有人想要求,我們要趕緊付出,做一位不請之師,不要輕視。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Labels:
靜思妙蓮華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