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5《靜思妙蓮華》身心善行慧命永續(第667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人知安穩最為大利,人知滿足最為大富,菩提大道一念心正,身心善行慧命永續。」
⊙「諸子是時,歡喜踊躍,乘是寶車,遊於四方,嬉戲快樂,自在無礙。」《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眾聖中尊,世間之父。」《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慈如師亦父,循循施權善導。今佛開權顯實,弟子聞法如獲至寶。告舍利弗,我亦如是。
⊙眾聖中尊,世間之父:謂佛是世出世間一切聖中最尊第一,亦是世間之父。佛是三世間、九法界之父。
⊙三世:謂過去、未來、現在。若法生已滅,是名過去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來世。若法生已未滅,是名現在世。
⊙九法界:指六凡的法界,地獄、餓鬼、畜生人、修羅、天;及聲聞、緣覺、菩薩,為九法界。加上佛法界,就是十法界。
【證嚴上人開示】
「人知安穩最為大利,人知滿足最為大富,菩提大道一念心正,身心善行慧命永續。」
人知安穩最為大利
人知滿足最為大富
菩提大道一念心正
身心善行慧命永續
人生什麼是最幸福呢?安穩。什麼是最利益呢?還是安穩啊!我們能夠每天每天,平平安安、穩穩定定,這樣的生活就是,人生最大的利益。我們要抱持這個心,我們要知足了。
我們所看到,人間多少的苦難呢?佛陀第一場的說法就是,「苦集滅道」這四個字。這四個字已經包含了,天地萬物很多人間的道理。「苦」,「四生」皆苦啊!苦,苦在無常,萬物之間,不就是都在無常中嗎?「集」,就是這念心的無明所聚集。佛陀為我們分析這些道理,就是要我們懂得「滅」,滅掉我們這種錯誤的觀念,滅掉我們錯誤的煩惱,去除我們迷惑的心,所以要斷,斷了煩惱,我們就要修行於「道」,要好好走著這條菩提大直道。
佛陀二千多年前所講的法,佛法在現代科技來證明。那時候,是「無為法」,就是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空而無相,但是,這就是很法自然的境界,法都是存在,但是經過了人類來將它合成,叫做「有為法」。「有為法」所以合成了一切,各形各色,各種的名稱不同。
所以,佛陀他就說「一切唯心」,三世一切,一切諸佛也是唯心,就是一念心。現在你這念心,一念善,能瞭解萬物皆歸於「空」,不需要人與人之間互相計較,將計較的心轉回來,感恩心啊!計較心變成了感恩心,懂得感恩,彼此尊重,這樣的人生不就是,很和、很合嗎?很簡單一個字,那就是「愛」。感恩、尊重、愛,這是佛陀教育我們,這樣將它總會合起來,簡單做人的道理。
就像我們現在,在馬來西亞,他們一天的共修,這當中就有心得分享。其中,慈規(曾連鳳)她在分享就說,她說雖然過去在慈濟,同樣也是去訪視,也是會看到苦難人,同樣能去幫助他。不過,有時候,這支無明尺,回到她家,她就把她的先生拿來量,計較我長你短,開始吵架。所以也是過得不快樂。
從開始,早上聽經瞭解了,「被辱不瞋難」,我們人怎樣被人侮辱,我們不發脾氣,真的很困難。她體會到光是這個「難」,在她身上就克服不了了,這實在是自己感到很懺悔,所以向師父懺悔。這樣回去後,她說放下無明尺,將這個無明尺這樣放下了,開始勤修精進、聽法。現在夫妻就這樣相安無事,彼此感恩,帶來了家庭和樂。所以聽法是很重要。
還有,同樣在檳城,我們幼兒園的老師,也受證了,所以,她有一天和孩子在說話,問孩子們,說:「大家有做到自己的本分事嗎?」這句話問出去,忽然間一個念頭反過來問自己:「我會問孩子有做到本分事嗎?我自己有做到嗎?」這樣自己反省,自己又再問:「師父要我們做的,我們有做到嗎?我們的法有入心了嗎?」所以就這個「薰法香」,就這樣開始,沒有一天她沒有做到,
每天都是在「薰法香」。
又有一位,一個家庭,她還是「灰衣菩薩」(見習志工)。她從過年初開始,邀先生帶著小小的兒子,幼兒班的孩子,他就夫妻倆(和)兒子,就帶來「薰法香」。每天帶來聽法,大人筆記,孩子就畫圖了。本來這個孩子很好動,聽經聽得後來就很穩定,就不會去擾亂別人,兒子自己就坐得直挺挺,說「坐如鐘」。
又有一位師姊就問,問這孩子:「你為什麼要來薰法香?」他就說:「為了要親近師公上人。」這這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在分享,就是這樣說:「師父的心願,希望能和弟子在『雲端』見面」。這句話,他們大家很重視,所以每天每天都來薰法。孩子就說:「我若來這裡聽經,師公就會看到我。」
又看到我們一則(新聞) ,美國達拉斯一間歐巴馬中學,這就是一間非洲裔的學校,這些學生很多都是單親的家庭,很貧困(編按:全校百分之七十四來自低收入家庭)。慈濟人的愛心進入,用愛去關懷,用靜思語去教育。這些孩子很立志,用功,成績好,品行優。
所以他們的校長兩年前帶回來,回去之後,這些孩子全部投入做慈濟志工,同時(逾)三百六十位,領這個「竹筒」。他們都是過年年前,冬令的時候回娘家,這個「竹筒回娘家」。今年有的人提早,四十五支「竹筒」,讓濟成帶回來,要祝福我們周年慶。這種也是,「人知安穩最(為)大利」,教育也是要這樣。
「人知滿足最為大富」。「菩提大道」就是,只在「一念心正」。就像馬來西亞(慈濟人)聞法,將心過去的這個偏差、煩惱,將它調整過來,念念心念都是正,「身心善行」那是「慧命永續」。這就是我們學佛所要求的,心與身要善,自然我們的慧命,這樣不斷延續下去。
所以,我們前面的(經)文,我們已經說過了,「諸子是時,歡喜踊躍。」
諸子是時
歡喜踊躍
乘是寶車
遊於四方
嬉戲快樂
自在無礙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記得嗎?前面我們說過了,這位大長者給孩子的三輛車,也說過了佛陀,他用三乘法來教育弟子,隨順弟子的根機,隨順弟子願意接受的法。所以一直到佛陀,現在的法華會時,希望人人能夠駕駛那大白牛車。所以,這些孩子已經放棄,羊車、鹿車,大家集合到大白牛車。所以,這些孩子很歡喜,因為大白牛車,寶藏豐富,時時能夠接觸到法。
法,原來就在生活的大空間。這個大空間,天蓋之下,地載之上,無不都是法;人與人之間互動,無不都是豐富的教育。大家體會到了。這就像大白牛車,所以「歡喜踊躍」。只要我們一個心念轉,無不都是法,所以這是很歡喜。
所以「乘是寶車,遊於四方」,逍遙自在。現在已經法入心了,法能夠撥開一切煩惱,這個心不受煩惱來染著,像這樣就像全身脫離一切束縛,所以「遊於四方」。「嬉戲快樂」,很輕安,很自在。
所以,下面再來說,「告舍利弗,我亦如是,眾聖中尊,世間之父。」
告舍利弗
我亦如是
眾聖中尊
世間之父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看到這些孩子已經,這樣脫離了那個火宅,而選擇了大白牛車。就像佛看到我們弟子,已經將這個獨善其身的觀念,打開了,利己兼利人,自度兼度他,這種開闊的心胸。看到這些弟子懂得,知道去幫助人,在人間行菩薩道,這就是「佛慈如師亦父」。
佛慈如師亦父
循循施權善導
今佛開權顯實
弟子聞法如獲至寶
告舍利弗
我亦如是
所以「循循施權善導」。我們眾生煩惱很重,佛陀本來就要向大家說:「你們人人都能夠成佛,就像我現在心靈的境界,與宇宙會合,那麼輕安自在。」我們人人都能夠與佛一樣。不過這種心境,凡夫無法體會,他不得不開方便法,所以「循循施權善導」。用這個「權法」,「權」就是方便,用方便法這樣,緩緩地為我們領導,讓我們的方向,調整到正確的方向,才開始要我們大步向前,安穩走去。這就是佛陀他施權善導的方法。
「今」現在,「佛開權顯實」。大家已經有一個很正確的方向,所以將這個「權」方便法,已經將它解除,現在大家應該要「實」,務實。要如何學佛?學佛,最大的目的就是要體悟,體悟道理,「體解大道」。「體解大道」之後要如何呢?「發無上心」!不只是說:「我要求法。」法,我們要入心,我們將這個法入心,我們還要再去施教他人,這就是要「深入經藏」,「深入經藏」呢?「智慧如海」。而接下來呢?「統理大眾,一切無礙」。法,體會之後,我們要趕緊入人群,人群中去度化眾生,而不受眾生的習氣惹我們煩惱。
所以,這就是表示,「弟子聞法如獲至寶」,得到很多的寶物。這個法,原來是能讓我們利用,我們能夠利用這個法,再兼利他人,能夠利己利人,是一個圓滿的覺悟,這就是法寶啊!所以佛陀才說:「告舍利弗,我亦如是。」我也是這樣,過去我也是走過這樣的路──「體解大道」,「深入經藏」,來「統理大眾」,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所以「眾聖中尊,世間之父」。佛陀這樣說,就是「佛是世出世間,一切聖中最尊第一」。所有天地宇宙萬物真理,一統都納入在佛陀,覺悟的法海中,這個智慧法海裡,所以堪稱是,「一切聖中最尊第一」,所以「世間之父」,三界導師,四生慈父。所以,佛是三世間和九法界之父。
眾聖中尊
世間之父:
謂佛是世出世間
一切聖中最尊第一
亦是世間之父
佛是三世間
九法界之父
「三世」就是,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若是過去生已滅,這樣叫做過去世。我們人人是在現在,所以過去,那就是過去了,過去所生法已經滅了。
三世:謂過去、
未來、現在
若法生已滅
是名過去世
若法未生未起
是名未來世
若法生已未滅
是名現在世
我們凡夫是帶業再來此生,所以我們現在要趕緊來接受法,去除煩惱。我們帶法,帶法不要帶業;我們要帶著這個法回歸娑婆,不要帶業來娑婆。
若是未來生,未起的,叫做未來世。因為我們未來生到底是什麼?法還未生起,這時候我們要好好累積來生,帶法到未來。現在,「若法生已未滅」,現在法生起了還未滅,叫做現在。今生我們接受到這個法了。法,現在還在我們的心裡,法還在我們的心,我們就要念念法存於心,累積著無量數的法。這樣,這叫做現在世。
若是「九法界」,「九法界」就是六凡,加上聲聞、緣覺、菩薩。
九法界:
指六凡的法界
地獄、餓鬼、畜生
人、修羅、天
及聲聞、緣覺、
菩薩 為九法界
加上佛法界
就是十法界
「六凡」就是六道:天、人、地獄、餓鬼、畜生,加上阿修羅。這叫做「六凡」,我們常常說過了。但是,人間有這個因緣,能夠聽到佛法。聽到佛法,那就是聲聞,緣覺,聽了佛法之後,他斷了煩惱,卻是獨善其身。再來就是菩薩,菩薩新發意,就像我們現在都說是人間菩薩,人間菩薩,一邊發菩薩心,一方面去救人,一方面我們還要再聽法,「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種新發意菩薩,也還是在凡夫之中。
我們要一直修到,像觀音、文殊、彌勒等等,普賢,這都是法身菩薩,已經超凡的菩薩。而我們現在就是人間菩薩,人間的菩薩還是在九界之中,九法界之中。所以佛陀就是,這九法界中的導師。連佛,將它包容起來,叫做十法界。
各位菩薩,學佛,我們真正要先安穩我們的心,要懂得「安穩最大利」。我們人人的心若不安穩,常常就覺得,別人是不是會來占我的利益?若這樣就很辛苦。所以,人生安穩最大利,再是「知滿足」,那就是最大富。多少的人,「貧中之富」,他很快樂。「菩提大道」在一念間,那就是正,心要正。「身心善行」,那就能夠續慧命。希望我們的慧命綿綿延長,生生世世,大家不斷地接這個法脈,能夠行在菩提道上。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