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Pages
▼
Friday, August 19,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811 - 法雨普霑隨器成就 - 第890集
20160811《靜思妙蓮華》法雨普霑隨器成就 (第890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大雲普霑均益於大地,卉木藥草蒙雨露滋潤,法澤利鈍隨機如密雲,法雨普遍草木莖根枝。」
⊙藥草雖有大小不同,若蒙雲雨霑潤,皆得敷榮鬱茂,能治眾病。
⊙以喻三乘之人,根器雖高下不同,若蒙如來慈雲法雨潤澤,則能成大醫王,普救群品,故以藥草為喻也。
⊙如來法,眾生聞之,隨順受持,皆得各成就其三草、二木之行果而不自覺知。
⊙「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其有眾生聞如來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覺知。」《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藥草者,譬三乘人根性也。草有三種,謂小草、中草、大草。小草喻天人。中草喻聲聞、緣覺。大草喻藏教菩薩。
⊙藏即含藏之義。謂經律論各含一切文理,故名藏教。
⊙其有眾生聞如來法:明眾生不知,表明草木差別,眾生舉不知之人,法乃一音之法。
⊙若持、讀誦、如說修行:若持讀誦等,正明不知,持誦不同,修行亦異。
⊙人天作戒善之解,三乘作諦緣六度之解,解既不同,即是差別。
⊙所得功德不自覺知:明依法受教人各稟教益,不知佛是一音無差別教,是不知實,因是亦不知各執己解為實,是不知權,故云不自覺知。
【證嚴上人開示】
「大雲普霑均益於大地,卉木藥草蒙雨露滋潤,法澤利鈍隨機如密雲,法雨普遍草木莖根枝。」
大雲普霑
均益於大地
卉木藥草
蒙雨露滋潤
法澤利鈍
隨機如密雲
法雨普遍
草木莖根枝
大家都能清楚雲與雨,這是密切的關係。沒有雲,天就不會下雨,一定要有雲集,才能夠下雨。所以「大雲普霑」,大雲若開始密集,就是降雨會很普遍。雲雨落在大地,大地不論是草、花、五榖雜糧,或是樹木等等,全都受雨水這樣來滋潤。
不只是雨水,其實,露水,也能使大地草木有一點點濕潤。當然,光是露不夠,太陽這麼大,一切農作物,一切所需要的水分,最擔心的那就是乾旱。所以說,生活,天地人間需要四大調和,乾與濕要能夠平均。
所以,我們需要的就是調和,天氣要調和,法,也一樣。小根機的,給他大法,這樣他無法接受,就如小根草浸在泥水之中,久後它會爛掉,種子會不見,同樣的道理。所以佛陀必定要用很調和的法,這樣等待時機,應時應機來施教。
用外面的境界,用雲雨,在山河大地,這個外面境界的道理,來譬喻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啟發我們的慧性覺海,或者是本覺慧海,讓我們的瞭解更深入,所以用「大雲普霑,均益於大地」。只要雲密集,雨就下了。
「卉木藥草,蒙雨露滋潤」。就如外面天地間所有的樹木,以及藥草。藥,其實不只是草類,在木類也有藥的成分,大地不只是木草藥,其實土石也有藥的成分,這是大地之妙。大地所含藏的,有它各不同的成分,含藏著有利人群的東西,供應人間,我們要懂得去珍惜它。
所以「法澤利鈍,隨機如密雲」。佛陀的教法,就是要來滋潤眾生,他能供應受到法澤,就是法雨來滋潤,這樣利益給利鈍的眾生。我們眾生的根機不齊,有的愚鈍的根機,就是要很有耐心,小法,慢慢培養;若是利根,就能夠很快給他,很快接受到。「隨機如密雲」,法雨,佛法就像雨一樣,這樣來滋潤我們乾燥,乾燥的心地。就如大地乾旱,乾旱地上的草木與根、莖、枝,樹幹或者是樹枝,或者是樹根,這都需要水分來滋潤。
草木,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因為我們是在<藥草喻品>。
藥草雖有
大小不同
若蒙雲雨霑潤
皆得敷榮鬱茂
能治眾病
所以「藥草雖有,大小不同,若蒙雲雨霑潤,皆得敷榮鬱茂」,很茂盛起來。只要有水分,自然你能看到,草木很快就長大了,非常茂盛。這就是表示,這些東西都能治療眾生的病。不論大樹、小草,在這地面上,它全都有它奉獻給人群的妙用,都是藥。
所以「以譬喻三乘之人,根器雖高下不同」。
以喻三乘之人
根器雖高下不同
若蒙如來
慈雲法雨潤澤
則能成大醫王
普救群品
故以藥草為喻也
三乘的人,聲聞、緣覺、菩薩,根器雖然有高下不同,「若蒙如來,慈雲法雨潤澤」,這樣就「能成大醫王」,我們要治眾生的心病,需要法藥來治療,我們若能得到佛法滋潤,自然就能「普救群品」,「故以藥草為喻」。
如來法眾生聞之
隨順受持
皆得各成就
其三草、二木
之行果而
不自覺知
如來的法,就是眾生要聽,眾生若能聽到如來的法,儘管到現在兩千多年了,我們若能將這個法,「隨順受持」,這樣就「皆得各成就,其三草、二木」,去身體力行,我們就能得到這個果,「不自覺知」。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
前面經文說,「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
如來說法
一相一味
所謂解脫相、
離相、滅相
究竟至於一切種智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這就是前面所說過的,雲和雨普澤在大地。天底下,走到哪裡,水都是同樣的水相,水,都是同樣水的味道,卻是,隨順眾生的根器,隨地上的物種所接受的。就像法,我們吸收大的,我們就能解脫,所以「解脫相、離相、滅相」,離開了一切無明煩惱,一直到究竟一切種智。能得到佛陀所開示、教化,法入心來,成長慧命。
下面這段(經)文再說,「其有眾生聞如來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覺知。」
其有眾生
聞如來法
若持、讀誦、
如說修行
所得功德不自覺知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藥草就是譬喻「三乘人根性」。三乘人,大根、中根、小根,這三乘人向來所習的性、所接受的法,「草有三種」,就是小草、中草、大草,大小草不同,所接受的量也不同。
藥草者
譬三乘人根性也
草有三種
謂小草、
中草、大草
小草喻天人
中草喻聲聞、緣覺
大草喻藏教菩薩
小草就是譬喻天、人,佛陀只為他們講十善五戒,這就是小草的人所接受,小根機所接受的。中草就是「譬喻聲聞、緣覺」,佛陀就為他們所說的,就是四諦、十二(因)緣。大草就是「(喻)藏教菩薩」。
藏即含藏之義
謂經律論
各含一切文理
故名藏教
藏就是含藏一切的道理,天地宇宙萬物的道理,都含藏在其中,那就是佛陀所說的經、律、論,各個都含藏在這一切文與理,道理無不都是含藏,要預備施教眾生,所以叫做藏教。
再來,「其有眾生,聞如來法」。有眾生聽到如來的法。
其有眾生
聞如來法:
明眾生不知
表明草木差別
眾生舉不知之人
法乃一音之法
「(明)眾生不知」,無法透徹瞭解。就如「草木差別」,因為我們所聽到的法,佛陀所說的是一乘法,卻是我們三乘人各有所解,這就是真理,無法真正體會,就如草木這樣分別,就用草木來譬喻,草木有差別。
「眾生舉不知之人,法(乃)一音之法」。還無法瞭解,法對我們的心地,潤澤、滋潤我們的慧命,我們還沒有很瞭解,到底這些法要用在什麼地方?
「若持、讀誦、如說修行」。
若持、讀誦、
如說修行:
若持讀誦等
正明不知
持誦不同
修行亦異
我們若能這樣,雖然我們聽到,還不很清楚,不過,我們要好好持,要繼續讀,去瞭解。「若持、讀誦,(正明)不知,持誦不同」。我們這個法聽了,聽了之後,不清楚,我就要再讀;讀了,還是不知道,所以這種彼此之間,你讀,你知道你的,我讀,我瞭解我的,因為「持誦不同,修行亦異」。同樣讀這本經,但是你解你的,我解我的,各人修行,各人的感覺,所以就是我行我素。
人天作戒善之解
三乘作
諦緣六度之解
解既不同
即是差別
「人天作戒善之解」。同樣這樣的法,明明是說菩薩法,但是要修人天福的人,同樣的,他將它當作,「我修十善就夠了」,「我持五戒就好了」。
若是三乘人呢?聲聞,他就取著於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用功去除,如何斷苦,這就是聲聞。緣覺,「瞭解了,我瞭解,我知道天地人間無常,知道塵沙煩惱無明多。」就這樣停止在此。同樣是佛陀說法,卻是也有人接受到這個聲音,佛陀的教法,就開始六度之解,將佛法自利,要兼利他人,道理通達無障礙,這是發大乘心的人,所感受到佛所說的法。三乘人,各接受的各不相同,這叫做差別。「所得功德,不自覺知」。
所得功德
不自覺知:
明依法受教人
各稟教益
不知佛是一音
無差別教
是不知實
因是亦不知
各執己解為實
是不知權
故云不自覺知
我們有受法(而)來,各人此機有受,自然依法受教,秉持著佛法,都能得到教益。譬如天人,天人因為他修十善,他就能生天人之中受福。若是人,能夠守持五戒,雖然沒有去造福人群,但是他不失人身。所以,受,稟受教法,這樣他也能得到利益。這是因為佛所教法的利益,各人修,各人得。
「不知佛是一音,無差別教」,是眾生的根器差別,不是佛法有差別。我們一直說隨眾生機,但是,佛陀所說的是一實法,只是眾生的根機,所接受的不同,自己各執己見,無法普遍瞭解,所以因為這樣,不知佛陀他對眾生施權。佛陀隨順眾生所需要的給他,其實是要誘引眾生,在佛門中去體會一實法,但是,我們眾生,自己不自知。我們很多都是這樣,知道人生的執著實在是很大,無明煩惱也很多。
就像過去,佛的時代,有一對年輕的夫婦,先生所信仰的是婆羅門教,太太深信佛的教法,很虔誠。有一天,在家裡伺候先生,在煮飯時,捧著飯菜,煮好了,要端出廚房,忽然間跌倒,飯菜都散落地上,她翻身起來,趕緊就念佛。先生在外面聽到,趕緊跑進來,先生很生氣,就說:「我很不高興,妳去信什麼禿頭的道人,那是賤種人在信的。」他的太太就趕緊對他說:「請你要原諒我,你不要用這種,粗魯的語言來對佛。」他說:「我絕對氣不消。來,你帶我去見這位禿頭道人。」這位太太就一直勸說,卻是太太不去,他去了。
他到了佛陀在祇陀精舍時,佛陀看到他來了,開始佛陀就說法,就(對) 應他:「摧壞瞋恚得安眠,除滅瞋恚得無憂,摩納如是應當知,滅除瞋恚聖所讚,能害彼者得無憂。」意思就是說,你若能摧滅掉瞋恚,你能睡得很安眠。很剛好,這位年輕的婆羅門教徒,夜夜難眠,聽到佛陀好像在對他說話,原來有瞋恚的心。再聽下去,「除滅瞋恚得無憂」。是啊,我的心,一直常常好像憂煩重重,我也不知要如何解,原來是瞋恚,我的內心有瞋,有不平,所以我的心常常很憂慮。
佛陀叫出了「摩納」,就是年輕的有錢人。「摩納如是應當知」,應該你要知道,自己要知道,「滅除瞋恚聖所讚」,你若能將你的心,內心的瞋恚滅除掉,這樣是聖人所讚歎的。「能害彼者得無憂」,將那些瞋恚全都去除掉,這樣就都無憂了。
佛陀對機說法,這位摩納自己就從座起,來到佛的面前求懺悔,同時求皈依。回去了,就向他的太太說:「抱歉,妳過去原來所信仰的,是大智慧覺者。」
說不定我們像那位摩納,就是年輕的婆羅門教的,教徒一樣,還未接受到法時,看到、聽到的,都是不歡喜的事情,現在接受了法之後,心充滿喜悅,法喜充滿,這就是法雨滋潤。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