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Wednesday, July 27,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719 - 佛德浩瀚說難盡 - 第873集



20160719《靜思妙蓮華》佛德浩瀚說難盡 (第873集)
(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佛德浩瀚無量竭音說難盡,至無量千億劫亦說不能盡,說佛曠劫施恩修德智慧海,虛空可量風可繫說喻難盡。」
⊙「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又於諸法究盡明了:非但生心,亦於法性究竟了達。謂佛於諸法能知究竟,故能隨順眾生根性,初與三乘,後示一乘,令諸眾生終入佛之智慧。
⊙示諸眾生一切智慧:如來觀機隨宜,以法開示一切眾生,令趣智地,入於佛慧。

【證嚴上人開示】
「佛德浩瀚無量竭音說難盡,至無量千億劫亦說不能盡,說佛曠劫施恩修德智慧海,虛空可量風可繫說喻難盡。」

「佛德浩瀚無量竭音說難盡,至無量千億劫亦說不能盡,說佛曠劫施恩修德智慧海,虛空可量風可繫說喻難盡。」

大家讀到這段文,也應該能夠瞭解,佛德真的是浩瀚無量,即使竭盡我們所有的聲音來敘說佛德,有聲說到無聲,也無法說得盡。「至無量千億劫亦說不能盡」,即使用盡了很多的時間,也是說不能盡。

「佛曠劫施恩」,曠劫,就是無法計算的時間,這樣不斷施恩德給眾生、教育眾生,希望眾生能夠脫離迷茫受苦的輪迴。想,這豈不是很大的恩德嗎?何況又是要教我們脫離三界,脫離五道,就是說四諦法,讓我們斷盡煩惱。

芸芸眾生煩惱無盡,佛就教育我們要瞭解這都是苦,苦是從煩惱累積而來,至使我們由不得自己造作業力,來回六道四生,所以佛陀就告訴我們「四諦法」。發心修行的人,就是捨小愛的家庭,入大愛的大家庭,身心奉獻,來學習如何自己瞭解了苦,還能從苦的源頭體會之後,再向大眾人群布達佛所說的教法。

世間一切都是苦,迷者在苦中作樂,覺者在苦中說法。「看,人間就是這麼苦!」讓大家看看人間的苦難,讓大家體會了苦,就能從苦中覺悟。這也就是佛陀用他的聲音,為出家修行者說法,盼望這些修行者能自覺覺他。

要自覺覺他之前,就說很多的因緣法,所以聲聞能接受「十二因緣」,他更能去除煩惱。聽了之後,覺悟了,這叫做緣覺,也叫做辟支佛;在無佛的時代,名稱也叫做獨覺。因為他已經體會、瞭解了,帶著這個法再來人間,無佛的時代,他也能體悟人間的法,所以叫做獨覺。他能清楚人間無常,人間苦空,人間一切都是因緣會合,對於因緣觀很能夠體會,這叫做獨覺,也是叫做辟支佛。

這就是佛陀的恩德,用心教育我們,讓我們一步一步,不同的根機來接受這個教法都能受用。但是佛陀還不滿足,眾生這樣來回,知道因緣果報就夠了?他還希望眾生能夠行「六度行」,所以佛陀開始說大乘六度,希望人人接受大乘六度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等。希望我們人人能知道,自覺之後,應該要入人群去布施,在布施中也要守好規戒,潔淨我們的身心,身不要犯戒,心要無煩惱,在人群中要經得起五濁惡世的淬煉。

這是佛陀曠劫以來所施給眾生的恩。佛陀曠劫修行,無量數劫所修的行,來來回回不離開人群,這樣修得了智慧如海。所以「虛空可量風可繫」,說佛的功德,用盡了譬喻都難盡。

若要說虛空到底多大?我們都會說無法測量。宇宙天體到底有多大?現在的科學那麼發達,要測量虛空到底有多大,難啊!但是,即使難,有朝一日,這個虛空也測量得出來。風,你想把風抓住,有可能嗎?不可能。雖然是不可能,但是有朝一日,也會有辦法把風抓住。但是,要說出佛的德,實在是不可能。這是一種形容,表示真正要描述佛德,非常不容易。

不過,我們一定心中要懷著這份恩,佛德要在我們的內心,我們才能對佛法用心薰習。我們若覺得這個很簡單,聽法又沒有什麼困難。我們要知道,今天有佛法在人間,那是因為有這尊佛出現人間。而這尊佛要成就在人間,那是要用多長久的時間去修行,要用多少時間入人群中結緣?我們與佛有緣,也是曾經受佛的教育,才有今天這個緣,在這裡聽聞佛法。所以我們現在應該要很用心入經文,要很珍惜。

上面經文說,「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

「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佛陀的智慧來觀察一切諸法,什麼樣的眾生有根機能接受,佛陀很清楚了。「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佛陀的教法一普施,這個法要如何讓眾生,大、中、小根機,能夠隨機去接受,甚至要讓人人很透徹,能通達無礙,這就是佛陀為眾生付出的用心。

再接下來經文,「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

「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再接下去的經文,開始就要接近了天底下一切萬物,佛法如何來普潤大地一切眾生。所以開始就叫「迦葉啊,大家要認真聽了。」再用譬喻的方式,在這三千世界一切萬物。這就是佛陀又再次更深的要讓我們更瞭解。

⊙又於諸法究盡明了:非但生心,亦於法性究竟了達。謂佛於諸法能知究竟,故能隨順眾生根性,初與三乘,後示一乘,令諸眾生終入佛之智慧。

「又於諸法究盡明了」。再說佛陀的智慧,於諸法全都很透徹瞭解。意思就是說,「非但生心,亦於法性究竟了達」。

眾生,不只是讓眾生的心能瞭解,佛陀對眾生心都已經測量了,根機大小都已經一清二楚,這些眾生,人人適合什麼根機,他的法性,不只是心,以及法性,佛陀都很瞭解。這是佛陀「於諸法究盡明了」,他了達眾生的心與眾生的法性,都很清楚,因為佛於諸法都完全究竟瞭解,「故能隨順眾生根性」。眾生的根機是大是小,是聰明或是智慧,佛陀都能夠很透徹瞭解了。佛陀開五乘,五戒、十善、四諦法、十二因緣、六度,這叫做五乘法。

這五乘法與三乘,一般人的根機還是在凡夫地,他就為他說五戒、十善等等;發心立願,出家修行,他就為我們說三乘法。這是各種的境界,不同的心態,佛陀為不同心態的眾生來說法,所以「隨順眾生根性,初與三乘,後示一乘」。最初就開三乘法,有小乘、中乘、大乘,用不同的法普被眾生,很普遍給眾生,隨眾生的根機來接受,最後施一乘法。最後他就開宗明義,跟大家說,過去講的小乘、中乘,無非是要大家都入一實乘,因為真正回歸真如本性,你必定要行菩薩道,用六度入人群中。

這就是佛陀的心願,佛陀最後希望我們要入人群,接受一乘。成佛唯有一條路,這條路,我們要向前走,就是菩提大直道,就是一乘,乘此大道路向前走。「令諸眾生終入佛之智慧」。希望眾生人人最後與佛同一條路,大菩提道,與佛同樣,將這條路走到盡頭,果位就是佛,佛果位,就是回歸到人人本具的真如本性。

⊙示諸眾生一切智慧:如來觀機隨宜,以法開示一切眾生,令趣智地,入於佛慧。

希望眾生人人能瞭解佛的智慧就是這樣,有這麼大的心願、智慧,希望所有的眾生普遍能與他同樣,回歸到我們的真如本性,會合宇宙天體。這是佛的心願,所以要開示,讓我們悟入一切智慧。

想,佛恩是不是難報呢?佛陀的心願,希望眾生人人與佛平等,所以「如來觀機隨宜,以法開示一切眾生,令趣智地,入於佛慧」。就是希望我們人人都能到佛的智慧,入佛慧,入佛慧就是平等了,慈悲等觀。

所以佛陀就叫迦葉的名字,因為再接下來的法是要大家更加用心,更上一層樓,能看得更遠一點,所以希望大家再提起精神,再用心。

迦葉在佛陀的弟子群中地位很高,也是受佛陀很器重的一位弟子,因為他的心志堅定。迦葉尊者是修「頭陀行」,也就是修苦行,被譽為「頭陀第一」。他托缽時,常常避開富有的人家,去接近貧窮苦難人的地方。

在王舍城的鄉下,有一位老婆婆,老了,身上又有病,非常貧困,居無定處。有一天,她已經很沒有體力了,乞不到飯,沒得吃,又生病了,倒在巷道裡一間房子的後面。這戶人家的傭人正好端著洗米水出來要倒掉,看到這位虛弱的老婆婆,就將洗米水倒一些給她,倒在那已經破掉一半的碗裡。

這位老婆婆想,洗米水也能止飢止渴。她正想要喝了洗米水,這時候卻來了一位修行者,全身襤褸,但是很莊嚴。這位修行者是誰?迦葉尊者。迦葉尊者靠近這位老婆婆身邊,他就蹲下來和她說話。老婆婆就說:「我已經窮成這樣,你也看到了,我連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沒有。慚愧啊!我身無一物,無法供養您。」

迦葉尊者就說:「你已經生慚愧心,這就是最莊嚴的一件衣服。你有心想要布施,這是你最大的富貴。」老婆婆就說:「我實在沒有一件東西能供養,只有這一碗不乾淨的水,人家給的洗米水。」迦葉尊者就說:「這碗洗米水是你所有的全部,所以我也能接受布施。」這位老婆婆看到迦葉尊者不是虛言,應該是很誠的實語,婆婆就很歡喜,將這洗米水倒給迦葉尊者。迦葉用他的缽接過來,一口就喝下去。老婆婆看到迦葉尊者喝下她所供養的這碗水,她歡喜,就這樣含笑而往生了。

老婆婆往生之後,就生到忉利天,成為一位很美的天女。這位天女感恩迦葉尊者,所以有一次迦葉尊者在墓地靜坐時,她就到那裡散花供養。這就是迦葉度貧婆生天的故事。


迦葉尊者的故事很多。各位菩薩用心想想,佛陀如何教育我們,如何教他的弟子度眾生;度貧困的人,這更不容易。所以我們要知道,真正的報佛恩就是要入人群。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