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Tuesday, May 31,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523 - 修持淨戒柔和善解 - 第832集



20160523《靜思妙蓮華》修持淨戒柔和善解(第832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修菩薩行當持淨戒,慎調身口意誠諦理,柔和善解離諸惑妄,意念身行言柔軟語。」
⊙「又以軟語:若如我子。長者有智,漸令入出,經二十年,執作家事。」《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由此三四二五七八,入見道法,即是入聖道之真子。重頌長行經文所述:更與作字,名之為兒。
⊙又以軟語,若如我子:喻為相似佛子以誘引之。本是親生之子,曰若,曰如,相似之意。
⊙則人之貧富貴賤,唯業是定,雖慈如至親,不能一時一毫可移易於愛子,達乎此,凡不安命者,非愚則妄矣。
⊙長者有智,漸令入出,入出:喻自行、教人。漸令入出:即長行所說,心相體信,入出無難。
⊙此即說方等教,讚歎大乘,褒揚圓教。漸使趣入,樂大乘法,糾正不偏,斥其守小不向大,漸令趨正向大。
⊙經二十年:繼說般若教,漸令進入大乘空理而自利,名入;然後以此轉教菩薩而利他,名出。前後約經二十二年之久。
⊙執作家事:此不同以前除界內見思糞穢之事,是居二乘無學位而說大乘之法;亦即指弘法利生之事,及與菩薩同斷界外邪見別惑之事。


【證嚴上人開示】
「修菩薩行當持淨戒,慎調身口意誠諦理,柔和善解離諸惑妄,意念身行言柔軟語。」

修菩薩行當持淨戒
慎調身口意誠諦理
柔和善解離諸惑妄
意念身行言柔軟語

修菩薩行,而我們自己的身行若不修,無法做人的典範,要如何去度眾生呢?所以我們必定要修持淨戒。

淨戒,就是戒、定、慧,我們要好好守持住。而這戒定慧就是從身口意業,有這個身體,我們意念一動,身體所表達的,身有殺、盜、淫、妄、酒,這都是我們身體所做的;口,那就有惡口、綺語、兩舌、妄言;而我們的心,就有貪、瞋、癡、慢、疑,有很多。都是我們的心開始一動,我們的身體就開始動作,身體的動作,口頭上開口動舌,有多少業合成啊!這就叫做造業。

所以,要很謹慎,「慎調身口」。身與口,這就是表達出來的你的身行。你的心在想什麼,我不知道,但是你的身行動作,看到了,這個人很莊重,很莊嚴、很穩重,做每一件事情都乾淨俐落,說話非常達理。這就是我們的身與口,人家看得到。其實人家所看得到的,是我們要常常警惕,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心,我們自己知道,所以要時時培養「意誠諦理」,我們的意,心意常常要調。

你的心意若不誠,道理要如何通達呢?所以我們對自己,要一直一直調和,我們的意要很誠懇,待人接物,我們要很誠懇。我們表達出來的身行、我們說話出去的聲音,是不是能啟動人的心意,向好的方向、向正確的方向,這就是我們如何,用我們的身口來度化眾生,看我們的心意有沒有誠懇。

「柔和善解離諸惑妄」。我們培養自己的心意,身口意讓人感覺到的,就是柔和善解。修行就是要改變,過去我們的習氣如何不好,我們的態度如何的差,但是修行之後,這「柔和善解」不能沒有,要「離諸惑妄」。

臺南有一位莊居士,他的大兒子,畢業之後,他就去找工作,十二月才上班,還不到一個月,就是在十二月初,在挖一棵樹,很大的樹,要挖移植到別的地方。周圍都斷根了,還有主根還未斷,但是,要休息了,時間(到)中午要用餐了。用完餐回來,他及一位工人來到這棵樹邊時,忽然間這棵大樹這樣倒下來,不偏不倚,就將兩個人壓了,這位莊居士的兒子,就這樣往生了。

這對父母那種心痛,但是很勇敢,因為父母都是慈濟人,他們選擇原諒,他善解、包容,反過來他安慰這位老闆。這不就是,「柔和善解離諸惑妄」嗎?人間菩薩,平時修持,法聽入心,沒有漏掉,所以「意念身行言柔軟語」。只要我們的心看得開,世間有什麼過不去的事情呢?這就是學佛的目標。我們要好好用心啊!

又以軟語
若如我子
長者有智
漸令入出
經二十年
執作家事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昨天我們說,「又以軟語」,若如我子。那位長者,已經去接近他的兒子了,循循善誘,所以「若如我子」。「長者有智」,這是長者的智慧,「漸令入出,經二十年,執作家事」。也是要二十年間,那麼久的時間,「經二十年」,這個時間,就是讓他學很多的東西。譬如「七覺支」,或者是「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都是法。「三四、二五、七、八」,我們已經漸漸一直說過了,用這樣的方法不斷來誘引他。

由此三四二五七八
入見道法
即是入聖道之真子
重頌長行經文所述
更與作字
名之為兒

「二十年」,「二十年」就是聲聞、緣覺,用這樣「三十七助道品」,以及「四聖諦法」,苦、集、滅、道,一直接引他,讓他慢慢入心來,所以「入見道法」。

所有不論是「四諦」、「十二(因)緣」或者是「六度萬行」,都不離開「三十七助道法」,這樣不斷不斷讓他入聖道。這樣從「就如我的兒子」,其實就是要讓他,漸漸入我們自己真如本性,真正體會真如本性,這就是用方法。

「重頌長行經文(所述)」。我們在長行經文,須菩提舉這樣的譬喻,貧窮子的譬」,一直到迦葉尊者,再接著重誦偈文,也是這樣。所以所說的就是「更與作字、在長行文說的,「更與作字,名之為兒」。就如這段(經)文,如我的兒子,我像你的父親。而長行文說「名之為兒」,「又以軟語,若如我子」。用很柔軟的語言,去接近這個孩子,這樣好好跟他說。

又以軟語
若如我子:
喻為相似佛子
以誘引之
本是親生之子
曰若 曰如
相似之意

這譬喻「相似佛子」,「誘引」,將他當作兒子。這長者說:「你像我的兒子。」用很柔軟的語言來接近他。這是相似,相似就是好像,好像佛的子,佛子,這樣來誘引他。佛陀的心,看所有的眾生,不只人類,蠢動含靈,佛陀的愛,都將之當作是孩子,這樣循循善誘過來,這樣來誘引。

「本是親生之子,曰若,曰如」,就好像,相似,「好像」的意思。其實,本來我們人人就是,人人自己本具真如,就如我們的親生父親一樣,我們自己脫離了,我們的真如本性,脫離了我們自己的本家,不懂得再回來。佛陀,他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目的就是要度眾生,鋪這條回家之路。「人之貧富貴賤,唯業是定」。

則人之貧富貴賤
唯業是定
雖慈如至親
不能一時一毫
可移易於愛子
達乎此
凡不安命者
非愚則妄矣

我們人為什麼苦啊苦啊,這麼的苦?而這個苦,誰能代替?我們自己的業,過去生就是這樣(帶)來的,但是「雖慈如至親,不能一時一毫,可移易於愛子」。像這位長者,雖然看到兒子了,也無法說:「你來,回來。回來了,你就是我的兒子,我這些財富都要給你。」這樣他就能接受嗎?沒有辦法。就像每個人在悲痛時,誰能為他移易呢?分毫都無法移易。所以,哪怕即使是「慈如至親,不能一時一毫,可移易於愛子」,讓那個孩子馬上就接受法,脫離(苦),那是很困難。我們人人都是這樣,所以佛陀要度眾生,就是這麼困難。

「凡不安命者,非愚則妄(矣)」。我們若無法安於我們的生命,就是說,我們若無法,瞭解因緣果報觀,無法將法入心來,慧命沒有增長,這絕對就是愚。愚昧的心,解不開,就脫離不出來。所以在人間,這麼虛妄的人生,煩惱因緣總是糾結著,就是不能消。我們若有法,自然就消;「無法度」就是不能消。所以,「非愚則妄矣」,這就是我們眾生所以想不開。再來說,「長者有智,漸令入出」。

這位長者去接近貧窮子,這位長者就是自行,教人,他自己脫下莊嚴的服裝,走入貧困的人群中,仔細去教人,自己要身體力行,才能去教人。

佛陀成佛,也不是說,我成佛了,我說的話,你們大家聽了,你們就能解脫。不是。他還是陪著僧團,過著僧團的生活,同樣和大家,每天都要去化緣、托缽等等,同樣受人恥笑、批評,外道毀謗等等,他也是要在人間受這樣的人生,面對著這樣的凡夫的毀謗,佛陀也是要這樣,所以這是「自行、教人」。

世間人對我這樣,我也是要忍,我也是要用什麼方法,來克服這種人間愚昧的眾生。這是佛陀的慈悲,現身來教育我們。

所以,這個法要如何吸收入我們的心,同時我們也要付出,付出就是兼利他人。「入」,就是自利自修,法入我們的心,法就是財寶,我們要認真,瞭解一項,就得一項財寶,叫做法寶入心。法寶入心,你要再「出」,就是這樣再去度人。

所以長行文就是說「心相體信,入出無難」。我們若能將法真正入心,在長行文有這段文字,「心相體信」,我們的身行就是這樣表達出來。


長者有智
漸令入出
入出:
喻自行、教人
漸令入出:
即長行所說
心相體信
入出無難

下面這段(經文)再解釋,「此即說方等教,讚歎大乘,褒揚圓教」。

 菩薩能做到這樣,這不只是在「阿含」,只是獨善其身,應該他已經進階到「方等」,「方等」就是大乘教,自利還要利他,這是「方等」的教法。甚至還受很多人讚歎,這種大乘褒揚,這是一種圓滿。

此即說方等教
讚歎大乘褒揚圓教
漸使趣入樂大乘法
糾正不偏
斥其守小不向大
漸令趨正向大
「漸使趣入,樂大乘法」。讓這些人大家能慢慢瞭解,其實行大乘法是這麼簡單,不要只是那麼困難,說:「我怕,怕攀緣。」好緣,我們要時時與人結好緣。「糾正不偏」,就能糾正人人偏私的見解,讓我們行大道者不偏,就是這條大菩提道直,你就是向前一直走就對了。「斥其守小不向大」。佛陀現在開始說:「你修小乘行,不對,你應該走向大乘行,應該不要只守在鹿車、羊車,你應該去駕駛那輛大白牛車。」大家漸漸趣向大乘,這是很重要。

所以,所說的「經二十年」,那就是表示繼續「般若」,除了「方等」,我們還要再進階「般若」。「漸令進入大乘空理」。

經二十年
繼說般若教
漸令進入大乘空理
而自利名入
然後以此轉教菩薩
而利他名出
前後約經
二十二年之久

我們若凡事都執著,這是我的「兒子」,「這是我的寶」,「這是我的……」,「我失去了,我受不了,我苦啊!」你想,要怎麼辦呢?人生短暫,來的時候是你我有緣,去的時候是緣盡,一切皆空。這些道理若能夠瞭解,這才是法真入心。「然後以此轉教菩薩,而利他」,名叫做「出」。我們自己若能看得透徹,我們才有辦法付出給人。「前後約經二十二年」,「般若」講二十二年。

所以,執作家事,此不同以前除界內,見思之糞穢,二乘無學位,這就是大乘法;亦指弘法利生,及與菩薩同斷界外邪見。

執作家事:
此不同以前除界內
見思糞穢之事
是居二乘無學位
而說大乘之法
亦即指
弘法利生之事
及與菩薩同斷界外
邪見別惑之事

我們自己對自己的教法,我們要好好正知、正見,不要差之毫釐,就會偏了,我們的煩惱就會一直產生。所以我們平時就要,「除界內見思糞穢」。有人就說:「師父只有說這樣,其實還有,怎麼不教我們念佛?教我們念佛,最後就會有佛來接引我們。」其實,每天佛都來接引我們,哪有什麼時候是「最後」呢?我們每天都是最後,每天佛都在接引我們,每天我們也是以佛的心,在接引他人。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學佛,要正知正見。

這就是「(居)二乘無學位」,因為「無學」就是到,很透徹瞭解了,斷界內的糞穢,就是說斷除了煩惱,種種煩惱都斷除了,這就是「無學」。「無學」就是說,佛陀所要教的,我全都瞭解了,道理瞭解了,而且這就是大乘法,我都知道。

「亦(即)指弘法利生」,我不只是知道,我也會去弘法。「及(與)菩薩同斷,界外邪見」,界外的邪見,就是表示種種偏差,我們也全都瞭解了,這就是在修大乘法。但是我沒辦法做到,我不肯入人群去攀緣,他這就是只有聽之後,瞭解、會說,這樣而已。

總而言之,這「二十年」,就是完全在說聲聞、緣覺,修在全都聽懂,也瞭解了,但是無法身體力行。佛陀要的是要我們身體力行,這樣我們才有辦法真正斷煩惱。希望我們人人學佛要學菩薩行,要持最清淨(戒),完全到達「柔和善解離諸惑妄」,這樣才是真修行者。要時時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