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Pages
▼
Thursday, May 12,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504 - 悲忍行樂大乘 - 第819集
20160504《靜思妙蓮華》悲忍行樂大乘(第819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缺悲智德難度眾生,少慈忍行娑婆難安,一念偏向漏落六道,守小獨善不樂大法。」
⊙「而年朽邁,益憂念子,夙夜惟念,死時將至,癡子捨我,五十餘年,庫藏諸物,當如之何?」《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爾時窮子,求索衣食,從邑至邑,從國至國,或有所得,或無所得。」《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爾時窮子求索衣食:喻求離苦之人天善法。二乘人為求出世解脫之定慧衣食,而起心修道。
⊙從邑至邑,從國至國:喻由五陰、十二入、十八界而修三十七助道品,故云從邑至邑,從國至國。
⊙五陰:色受想行識。陰即蓋覆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不令顯發。盛即盛大之義,謂前諸苦,皆是五陰之所聚集,是為五陰熾盛苦。
⊙十二入:六根六塵互相涉入。如來為迷色偏重者,開色為眼耳鼻舌身,及以色聲香味觸,合受想行識四種心法,但名為意。
⊙意之所對,唯一法塵。令其細觀於色,是為開色合心,故說為十二入也。
⊙十八界:一切眾生,內外心境根塵,可以十八界括之。
⊙十八界者,謂合六根、六塵、六識以言,謂之十八界。界者,各成界限。
⊙六根為內界,六塵為外界,六識為中界。眼根色塵內外相對,於其中間生眼識,則成三界。六根、六塵,十二入而生六識,則成十八界。
⊙或有所得,或無所得:不遇善友,名無所得。或得人身,遇佛法中真實善友,名有所得。所修有漏善,是為有所得法。
【證嚴上人開示】
「缺悲智德難度眾生,少慈忍行娑婆難安,一念偏向漏落六道,守小獨善不樂大法。」
缺悲智德難度眾生
少慈忍行娑婆難安
一念偏向漏落六道
守小獨善不樂大法
我們要很小心,一念間。我們是修行,我們所要追求的,希望能夠悲智雙運,能夠度眾生,這是我們修行者應該有,也應該要精進,所要追求的。但是,我們若是一個「缺」字,「缺悲智德」,就是我們沒有用心,也不願意付出,這種人就是缺慈悲,又是缺智慧。沒有慈悲、智慧、在人群中付出,這樣要如何能度眾生?這要度生很難!因為連自己都無法度了,要如何度別人呢?所以我們應該要有悲智雙運。
要常常記得,我們日常生活中,「悲」,就是同體大悲。說話,不可以我不喜歡的人,我和他說話,就故意說一些,讓他的心會難過的話,不可以。我們說「開口動舌無不是業」,一句好話,你就對這個人一分福業;一句壞話,傷了人的心,那你就已經,造一分口業、惡業,都是一念間。
我們將心比心想,我們若聽到這句話,我們的心會如何?我會傷心?我會傷心,我就不能讓別人傷心,這樣叫做有慈悲。假如我們相反,我不喜歡的事情,這個人就是,我無緣,所以我既然不高興,也要讓他不高興。如果是這樣,真的是缺智德。所以自己沒有度到自己,又無法度別人,又傷害感情,結惡緣,要如何度眾生呢?所以每天,我們說話要小心,做事情更是要小心。
「少慈忍行娑婆難安」。我們修行,聽法,我們就是要學得會慈悲。慈悲,就是要人人有福,這叫做慈。世間能有福,社會能平安,那就要修忍辱行。你忍一下,我忍一下,自然壞的話、不好的事情,就不會發生,這樣社會就祥和了。
假如我們缺少了慈忍的行為,看看天下有多少國家,都是不堪忍,不堪忍,所以一念惡心動起來,這種貪、瞋、癡惡行一起。想一想,人禍,多少國家的人無法忍耐下去,待不下去,危險,所以造成了難民潮。看,現在的難民有多少呢?這是什麼造成的呢?就是「少慈忍行」。那個國家的人或是領導者,彼此之間互相不肯互讓,「缺悲智德」,「少慈忍行」,所以造成了娑婆世界難安。
佛教說,我們住的這個地方,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是叫做堪得忍耐,叫做堪忍的世界,所以名稱叫做「娑婆世界」。本來人生就是苦了,生老病死,本來就是苦,人生無常也是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等,都是苦;再加上人類這種貪、瞋、癡,開始行動出來,所以「一念偏向,漏落六道」。少數人一念偏向,那就要變成了要受很多的苦。
本來我們的真如本性,與佛同等的覺性,就是一念迷,所以背覺合塵,漏落在六道。六道,天道還是享受,人道苦樂參半,在人道就容易造業;造了這麼多的業,造成這麼多的災民、難民,受苦受難不堪!像這樣,己經造成了整個社會、他們這個國家都是阿修羅了,所以戰火不停。這種一念偏向,所以背覺合塵,心都迷失了,無法再回來回歸,那念平靜善良的本性,所以不知還要再,漏落到三途的哪一道去,都不知道。
「守小獨善不樂大法」。有的修行,我們在安居樂業的地方,我們得了人身,我們能修行,卻是「守小獨善不樂大法」。只是我自己好就好了,不管別人,這樣就「不樂大法」。
我們要知道學法要自度,必定要悲智雙運,這樣就是德;我們若是缺了,那就是獨善其身,自身無法完全到,大涅槃、大解脫。自己無法真正完全的解脫,要如何度人呢?所以我們要很小心。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而年朽邁,益憂念子,夙夜惟念,死時將至,癡子捨我,五十餘年,庫藏諸物,當如之何?」
而年朽邁
益憂念子
夙夜惟念
死時將至
癡子捨我
五十餘年
庫藏諸物
當如之何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複述著長者找兒子,還沒找到,日夜思念,用種種方法這樣在找,這種憂心!不斷不斷在找兒子。也就像佛陀盼望每一位修行者,他的心思能找回來,自己的真如本性。
下面這段(經)文說,「爾時窮子,求索衣食,從邑至邑,從國至國,或有所得,或無所得。」
爾時窮子
求索衣食
從邑至邑
從國至國
或有所得
或無所得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爾時窮子
求索衣食:
喻求離苦之
人天善法
二乘人為求
出世解脫之
定慧衣食
而起心修道
「爾時窮子,求索衣食」,這是譬喻「求離苦之人天善法,二乘人為求出世解脫之定慧衣食」。要如何能夠離開這個苦難?哪怕生在天堂,或者是人間,還是離不開苦。天人壽長,也是(有)天福享盡時,也是同樣,天福若盡,還是要再墮落在他的善惡道中。何況我們人生是這麼的迷,所以說不定惡業較多,無法生天堂,無法保護我們的來生又是人身,說不定我們也是在三途之中。所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們既然有這個身體,我們應該要好好修。
所以「二乘人為求,出世解脫之定慧衣食」。這只是在我們小乘教的人,已經在人間了,聲聞、緣覺,雖然知道人天來回是無常的,隨業受報,但是這時候已經在佛法中,聲聞也好,緣覺也好,在這個地方求出世解脫,定慧,就如求衣食一樣,因為「求索衣食」。這窮子只是要求這樣,有衣服穿得溫暖,形如出家人,這只是一個形,只是說「我是在修行」,但是修行,只為這一身,自己獨善其身,所以這樣不是究竟。
從邑至邑
從國至國:
喻由五陰、
十二入、十八界
而修三十七助道品
故云從邑至邑
從國至國
「從邑至邑,從國至國」。那就是譬喻在這個五陰、十二入、十八界這樣在修,三十七助道品,這樣,所以從邑至邑,從國至國。
「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陰」的意思就是蓋覆,蓋覆就是無明煩惱。無明煩惱蓋覆了,我們的真如本性,所以「不令顯發」,讓我們的真性無法顯發,這是叫做「五陰」。
「五陰」,在我們充滿了無明煩惱,所以叫做「熾盛」,「五陰熾盛苦」,所以這個「盛」就是很強盛。
五陰:色受想行識
陰即蓋覆之義
謂能蓋覆真性
不令顯發
盛即盛大之義
謂前諸苦
皆是五陰之所聚集
是為五陰熾盛苦
在色、受、想、行、識這五項,常常說我們一念心開始生起,眼根對外面的境界,這等一下會說到,所以就起貪念等等,造就很多身、語、意業等等的錯誤。這樣錯了,煩惱很多就像火很熱,這樣集中過來,所以熾盛。「盛」就是大的意思,(指) 「五陰」很大、很強,前面的苦,都是從「五陰」所聚集來的。要不然我們怎麼會有苦呢?
苦,就是因為有前面這些「色」,去感受到「我要」,我要之後,「我」開始,「我」就行動去造作很多,還是回收過來很多的業力。而這些業力,「色」就是從「十二入」』開始。
「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兩個「六」合起來,就是「十二入」。眼根對色,看到形形色色。耳根聞聲,聽到好的聲音、不好的聲音、喜歡我的聲音、誘惑我的聲音等等,這全是根與塵會合,那種的感受。
十二入:
六根六塵互相涉入
如來為迷色偏重者
開色為眼耳鼻舌身
及以色聲香味觸
合受想行識
四種心法
但名為意
「如來為,迷色偏重(者開示)」。就如我們來到人間,就是讓這個「色」將我們偏了,誘引過去,所以對「色」很看重。所以,「開色為眼耳鼻舌身」,這全都叫做色,加上「色聲香味觸」,合起來就是,「受想行識」心法,還有我們的「意」。意對境,唯一就是「法塵」,意識感受外面,我們若能很微細去觀色,這就是「開色合心」。
意之所對
唯一法塵
令其細觀於色
是為開色合心
故說為十二入也
外面的境界形形色色,再將這些形形色色,會入我們的心裡,所以叫做「十二入」,我們的眼耳鼻舌對外面,外面一切事物,讓我們入我們的意識,而我們的意識去造作,要包含多少呢?全部包回來,這叫做「十二(入)」。
十八界:
一切眾生
內外心境根塵
可以十八界括之
「十八界」就是「一切眾生,內外心境根塵」,六根、六塵、六識,可以為「十八界」。
前面已經十二(入)了,後面再「六識」,這個六,就是我們的意識。「意」去看外面,我們的眼根與外面的色塵,其實,看過就過了,就是因為我們的意識,將它執著住了;這話聽過了就聽過了,但是,就是我們的意識,再去執著住,我記得幾年前,你就是說了這句話,讓我一直怨恨到現在。一直放在心裡。這樣愛恨情仇,怨憎會,全都包在心中。
這都是意識與外面的東西接觸,藉著六根,緣外面的東西,全都包回來,有六種的意識。所以,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三六,十八,所以叫做「十八界」。
十八界者
謂合六根、六塵、
六識以言
謂之十八界
界者
各成界限
這個「十八界」就是,「合六根、六塵、六識」,所以這個「界」就是各界,有各的界限。眼根歸眼根,色塵歸色塵,意識歸意識,但是一啟動,就是三合一,所以三種「六」將它合起來,就變為「十八界」。
「六根為內界,六塵為外界,六識為中界」。因為我們的六識在當中,你眼睛看東西,東西在外面,當中有識將它攝受起來,所以因為這樣,「六識為中界」。「眼根色塵,內外相對」,在這當中生起了眼識,就是成為三界,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所以六根六塵,「十二入」,生六識,即是「十八界」。
六根為內界
六塵為外界
六識為中界
眼根色塵內外相對
於其中間生眼識
則成三界
六根六塵十二入
而生六識
則成十八界
「或有所得,或無所得」。就是「不遇善友」,名叫做「無所得」。難得人身,我們卻都沒有遇到好朋友。好朋友就會度我們,好朋友就會成就我們,我們是對或不對,他會為我們分析,這對我們就是「有所得」。
「或得人身,遇佛法中真實善友」,我們若能得到,接引我們與佛法能會合,這才是真正的善友,這也是「有所得」,若是沒有遇到好朋友,那就是「無所得」。所以「所修有漏善,是為有所得法」。有所得的法,這都是「有漏善」。
或有所得
或無所得:
不遇善友
名無所得
或得人身
遇佛法中
真實善友
名有所得
所修有漏善
是為有所得法
我們在人間獨善其身,還是在「有漏善」中,因為我們總還是在追求,還在追求,我們還是在「求索衣食」,我們還是在求衣與食,我們真正我們自身的財富,我們還沒有自己去得到。我們還在向外追求,穿得暖、吃得飽,將這個法更(換)那個法,全都還在小法基礎中,還未建立起樂大的心。像這樣,就是有所得與無所得,我們還沒有很穩定,入這條大菩提道。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