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Tuesday, April 19,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411 - 除戲論 修三德 - 第802集



20160411《靜思妙蓮華》除戲論修三德 (第802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若以一雲一雨一相一味,實無何差別之有唯是水,始覺天體融會安住華嚴,至今暢演本懷說妙法華。」
⊙「世尊,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我等於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今日世尊:此喻前誘引還家,化以二乘譬喻。
⊙今日:對多生之昔日樂小,而此生至今日猶滯於權小;滯於阿含時。
⊙令我等思惟:阿含時,佛知我等往日受苦樂小,所以令我等思惟。
⊙蠲除諸法戲論之糞:糞喻種種無明煩惱,諸戲論法皆是煩惱。思惟即心所,善惡之行皆由其所起。
⊙蠲除即修斷義;依佛教起聞思修小乘行,斷見思惑,名除戲論之糞。
⊙我等於中勤加精進:精心專念修持道行,滅除煩惱。勤加精進,是即尋與除糞。
⊙得至涅槃一日之價:喻前文,先取其價。所得不多,只有偏空涅槃,名為一日之價。
⊙三大阿僧祇劫得,三德俱圓,名無數價。小乘涅槃,利根人六十劫即得。鈍根人有退轉故,時間不定。
⊙法身德:法身德是佛常住不滅的法性身無不周遍。般若德:是佛的智慧無量無邊。解脫德:是佛所證得的最勝妙法,能化度一切眾生,而自在無礙。
⊙唯得惑障解脫,得種般若,與大涅槃相較量,豈非僅得一日之價。

【證嚴上人開示】

「若以一雲一雨一相一味,實無何差別之有唯是水,始覺天體融會安住華嚴,至今暢演本懷說妙法華。」

若以一雲一雨
一相一味
實無何差別之有
唯是水
始覺天體融會
安住華嚴
至今暢演本懷
說妙法華

法若是有入心,應該我們能夠體會,日常生活,一切的景物回歸,其實「一理通,萬理徹」,什麼事情我們應該看清楚。比如說抬頭看天,陰天,雲很厚,一定會下雨。雨與水應該是相同,所以說「一相一味」,看到雲,知道是雨,雨就是水。

「實無(何)差別之有,唯是水」。不論是雲、雨,都一樣,結果就是水。這是一種輪迴,地上的濕氣,太陽照下來,就(成)蒸氣往上升,凝聚起來(成)雲,下雨。這是一種天體的循環,天地之間的循環,我們在生活中也要知道,這也就是法。

「始覺天體融會,安住華嚴」。這我們就更要瞭解了。釋迦牟尼佛,開始修行,用這麼長久的時間去參訪、去瞭解外道教的修行方法,再經過了六年的苦行,在一天這麼靜寂的環境中,忽然間,心的本覺與天體融會,那個剎那的始覺,那時候就安住了,安住在華嚴世界。

華嚴世界,道理實在是很多,心靈的道理、天體萬物的道理,很多,很多,都是從那一念心,開闊了覺性慧海,就這樣覺性慧海安住了,就是在華嚴世界。

華嚴世界是諸佛心靈世界,這種天體融會這個覺性,要如何讓人人都能體會到呢?所以,他的身形,這樣融會在眾生群中,隨順眾生的根機,隨機逗教,經過四十多年了,所以一直到至今暢演本懷,想要說的話,終於要說了,非說不可的時刻了。因為佛陀年邁了,世緣將盡了,這麼重要的這個境界,容納在佛的心態,從佛心要將這些法,讓大家能瞭解,大家應用這個法,能夠同樣回歸到華嚴的境界。必定要經過妙法蓮華,這種出污泥而不染的菩薩心,不斷要入人群中,那就是像污泥,如污泥中那朵蓮花,在污泥中,它能不受污泥染。

而且蓮花是花開見果,這是蓮花很特別的,在所有的花中,蓮花很特別,你如果看到它開花,它的果就完成了,尤其是蓮的果、蓮子,與根,就是蓮藕,都是能讓人使用,這是一種很特別,這種花,用來譬喻一本經的道理,這本經是妙法,這個妙法譬如蓮花,法就是教導我們,教導我們要如那朵蓮花一樣,入污泥而不染。所以不是獨善其身,將過去所教育的,人人所吸收進來,所體會,再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中去度眾生。這就是「至今暢演本懷」,這是佛陀他一生中的願望。

我們前面的文,經文這樣說,「世尊,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

世尊
我等以三苦故
於生死中
受諸熱惱
迷惑無知
樂著小法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是須菩提向佛陀,再表達他們的心聲。我「我等」,就是我們大家就是這樣,無始以來一直在三苦中。「三苦」,大家還記得了,苦苦、壞苦、行苦;這都是苦。所以生生世世是這樣,都是生死中,這樣逼迫的熱惱,都是迷惑無知,樂著在小法。

接下來這(經)文再說,「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我等於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

今日世尊
令我等思惟
蠲除諸法戲論之糞
我等於中勤加精進
得至涅槃一日之價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我這時候,「今日」,就是已經在法華會了,這個時間也能代表,在這輩子遇到佛,這樣的意思。佛陀一直以來,就是這樣教育我們,好好思惟,不要只是在「諸法戲論」。學法要認真,法沒有用在我們內心,沒有用在我們的行動,只是很會說,卻是一事無成,還是沉滯在煩惱中,這叫做「戲論之糞」。只是會說,說出來的,自己都沒有用到,這都是煩惱。

所以「我等於中,勤加精進」,我們此時要很精進,去除戲論之糞,我們現在很精進,才能「得至涅槃,一日之價」。就如那位貧窮子,很認真在工作,就能領到工資,這就是付出的價值。

今日世尊
此喻前誘引還家
化以二乘譬喻

再看「今日世尊」,就是譬喻前面長者誘引貧窮子,回到家來的這段故事,「化以二乘譬喻」。

所以所說的「今日」,就是這輩子遇到佛陀,開始用「苦集滅道」、「十二因緣」等等的方法,「三十七助道品」等等,「阿含」的時代,經過了「阿含」、「方等」的時代,這樣一路陪伴,聲聞、緣覺慢慢對法清楚、瞭解了。

今日:
對多生之昔日樂小
而此生至今日
猶滯於權小
滯於阿含時

所以今日「對多生之昔樂小,而此生至今日」,還停滯於權小,在過去生,一直到現在生,就是還停滯於權小,還是在「阿含」這樣的階段。

過去生也是累生與佛同世過,佛陀也是這樣一直教,我們還是沉滯於權小,還是在「阿含」這樣的階段。這是佛陀要用那麼長久的時間。

令我等思惟:
阿含時
佛知我等
往日受苦樂小
所以令我等思惟

「令我等思惟」,想想看「阿含」,那就是佛陀要用十二年的時間,慢慢過來,「佛知我等,往日受苦樂小」,所以令我等思惟。過去真的是受很多的苦,還是沉滯在那裡,所以「令我等思惟」,才叫我們好好地想,想清楚,不要再沉滯,不要再沉滯在小法裡,所以要我們好好思惟。

要「蠲除諸法戲論之糞」,將我們的雜念心、煩惱心,那些都要蠲除,甚至只是樂小法,獨善其身,這也是一種煩惱,也要趕緊蠲除。這全都是垃圾。所以,「糞」,即是譬喻種種無明煩惱,諸戲論法皆是煩惱。

蠲除諸法戲論之糞:
糞喻種種無明煩惱
諸戲論法皆是煩惱
思惟即心所
善惡之行
皆由其所起

思惟就是心所。我們這個「心所」,思惟是一種「心所法」,「心所法」,也是心王所緣外境,叫做「心所」。萬法都是從我們的心王開始,因為心所法就是一念之間,所看到的生出來的法,我們起了貪、瞋、癡、慢、疑。此「心所」就受到「心王」,這念心就去緣外面的境界,貪著外面的緣與境,所緣的就是由我們的心王開始,所以這種思惟就是心所。

我們要好好思惟,要好好修行,將心所、心所法要顧好,不要讓它去緣外面很多境界。「善惡之行皆由(其)所起」,不論是善的,是惡的,都是從心所法開始。

「蠲除」就是修斷,斷除懈怠無明等等煩惱。我們要依佛所教法,我們要信受奉行。須菩提他們有心,也是這樣聽佛教法,認真聽,認真思惟,思惟修。但是他們就只是,停滯在小乘行而已,他們斷了見思惑,但是還是獨善其身,這「名除戲論之糞」。

蠲除即修斷義
依佛教起
聞思修小乘行
斷見思惑
名除戲論之糞

「我等於中勤加精進」。精心專念修持道行。須菩提等,他們已經證阿羅漢了,這是他們經過了很精進,勤加精進,專心修持,已經滅除了煩惱。所以「勤加精進」,就是「尋與除糞」,就是說哪裡有髒污,我就趕緊到哪裡去清掃。

我等於中勤加精進:
精心專念修持道行
滅除煩惱
勤加精進
是即尋與除糞

所以「得至涅槃一日之價」,就是譬喻,譬喻先取我的付出,我的付出,一天的工錢是多少?像我們修行者,「我這樣修行,我可以得到多少呢?」其實,像在種稻的人,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應該是要這樣,不過小乘之人,他就說:「我這樣修,能到什麼階段?」這就是他們所在修行所計較的,所以,所得只有偏空涅槃。都只是修自己,這叫做「偏空涅槃」。就是自己寂靜,解脫煩惱,「名一日之價」,就是只有一天而已。

得至涅槃一日之價:
喻前文
先取其價
所得不多
只有偏空涅槃
名為一日之價

所以說三大阿僧祇劫所得的,也是一樣,這種所得的,要得到什麼程度呢?「三德具圓」,這三德全都要圓滿,名才叫「無數價」,我們才能得到很多。否則,一日就只是一日之價,一個價錢。其實,我們都不必去想很多,不論是多久,三大阿僧祇劫是很長久,時間要一直不斷到三德。

⊙三大阿僧祇劫得
三德俱圓
名無數價
小乘涅槃
利根人六十劫即得
鈍根人有退轉故
時間不定

這「三德」:一,就是「法身德」,二,叫做「般若德」,三,叫做「解脫德」。

「法身德」,就是能夠達到法身佛常住不滅,法性之身,這就是叫做「法身德」。若是還未周遍,那就是還未得。「般若德」,是佛的智慧無量無邊,這都是要到達很周遍。「解脫德」是佛所證得的最勝妙法,華嚴世界那種境界。佛的內心覺海道場,是到這樣的程度,所以他有辦法,能化(度)一切眾生,而自在無礙,這叫做「解脫德」。我們要「三德具圓」,才能到達無數價,我們才能得到很多價值。

法身德:
法身德是佛常住不滅的
法性身無不周遍
般若德:
是佛的智慧無量無邊
解脫德:
是佛所證得的
最勝妙法
能化度一切眾生
而自在無礙

小乘涅槃,若小乘,偏空小乘的人,儘管他利根,但是他獨善其身,他也要經過六十劫才能夠得到。所以鈍根之人,就是有退轉之人,時間就不定了。所以說來,大家若看到這樣的時間,會覺得這還要很久啊!我要修到何時?

唯得惑障解脫
得種般若
與大涅槃相較量
豈非僅得一日之價

所以我們「得惑障解脫」,我們很多的惑慢慢地解脫,得種種般若及大涅槃,我們現在,要與大涅槃的量來相比,實在是還很早。

不過,「萬里之路,始於初步」,幾萬里的路就是從第一步開始,我們一定要相信,相信這一步走出去,絕對是方向正確,一定就是最正確,步步接近成的道路。所以,唯有我們要好好,將我們的惑,惑障解脫,所以這段(經)文,「蠲除」,我們要好好用心清掃,清掃我們的內心。所以,我們要好好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