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Pages
▼
Friday, April 8,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331 - 精勤修道 造福修慧 - 第795集
20160331《靜思妙蓮華》精勤修道造福修慧(第795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精勤修道漸趣大志,自鄙先心遂漸捨小,阿含方等定慧均等,般若學行兩全究竟。」
⊙「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臨欲終時:如文中所說「如來不久將入涅槃」,此正述說佛世化緣將盡,需及時說法華暢演本懷時。
⊙如佛遺教經說:「所應度者皆已度訖」、「其未度者已作得度因緣」,即是化緣將畢之時。
⊙而命其子:喻佛復於菩薩大眾中說明,父子相會,付與家業。二萬億佛所受化之人,大機熟,十方雲集。
⊙並會親族:於法華會上,諸大菩薩雲集,喻並會親族。親族,即十方法身菩薩及諸影響眾。
⊙國王大臣:大乘諸法喻為國王;等覺菩薩為大臣。序品列舉的十八菩薩皆為等覺菩薩。
⊙剎利居士:十地菩薩為剎利,貴族,法王種性中生故。菩薩為覺有情人,入人群中造福修慧,悲智雙運。居士,居家修士。
⊙皆悉已集:一切漸頓諸經,當機益物,部部不同,名之為國,皆言第一,各稱王;法華經會通諸經,皆入大乘,是為會集國王義。
【證嚴上人開示】
「精勤修道漸趣大志,自鄙先心遂漸捨小,阿含方等定慧均等,般若學行兩全究竟。」
精勤修道漸趣大志
自鄙先心遂漸捨小
阿含方等定慧均等
般若學行兩全究竟
修行人必定要守戒,要殷勤精進修道。這條道,戒、定、慧不能脫離,所以我們必定要殷勤精進,修行於道。若能這樣有守戒精勤,在這條道路上,才能「漸趣大志」。意思就是說,佛陀隨順我們的根機,從小教慢慢向大教,這樣牽引我們。
所以從《阿含經》,「阿含」的時代到「方等」,到「般若」,漸漸能夠入佛陀的本懷,那就是「無量義」、「法華」的時代,所以大家已經開始慢慢瞭解了,不過「自鄙先心」。過去有比較散漫,只是顧自己,獨善其身,沒有考慮到天下眾生。
所以叫做「自鄙先心,遂漸捨小」。慢慢開始,佛陀用心,寬大的心、耐心,這樣慢慢牽、慢慢教,時間也經過了這麼長。「阿含」、「方等」,《阿含經》就(講)十二年了,《方等經》又是八年了,這樣慢慢在《方等經》中,開始大小教兼教,讓我們能夠慢慢捨小就大,慢慢知道了,不是度自己而已,也能兼度他人。所以到《般若經》的時代,「般若學行,兩全究竟」。
佛陀於「阿含」瞭解因緣果報,還有開始就要兼利他人,但是我們還執迷不悟。所以要讓大家知道不要貪著,一切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所以「般若」「般若」說很久,要讓大家瞭解,世間沒有什麼好執著的,因為造了很多業、受了很多苦,到頭來也是一場空。所以佛陀要將偏空的人,趕快再將他叫回來,走在中道,讓大家心無掛礙,但是要入人群中去修福,福與慧要兩具才能夠救世。
所以佛陀希望我們人人,要有這念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入人群中,不只是救濟生活的苦難,還要救濟他的心,心靈的煩惱。所以,從「阿含」、「方等」,於定慧很平定下來,然後在「般若」,這種愛的力量,那就是與智慧合一,這樣兩全究竟。
這就是我們學佛,在「五時」有五個時。第一個時就是「華嚴時」,第二個時「阿含時」,第三就是「方等」,第四「般若」,第五個時就是「法華涅槃」,「涅槃」就開始遺教了。這就是佛陀一生的教育,分成這五個時段,殷殷善誘,這是佛的教育,所以用很多的譬喻來教育我們。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
復經少時
父知子意
漸已通泰
成就大志
自鄙先心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麼久的時間,已經開始慢慢接近了,接近了一段時間了,開始瞭解,這孩子已經漸漸知道,長者的庫藏無量,出入無礙,這些東西他有份,卻是心沒有這個志願;父親要傳家業給孩子,孩子沒有興趣。
所以說,「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
臨欲終時
而命其子
並會親族
國王大臣
剎利居士
皆悉已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父親真的年老了,老就會病,病了,臨終時開始就要傳家業了,所以他就要召集,很多朋友、親族。因為他的家業很大,所以連「國王大臣,剎利居士」全都邀請來,場面很大。
在《法華經》文中,有一段這樣說,「如來不久當入涅槃」,這就是「臨欲終時」。
佛與世間人都一樣,同樣生老病死。佛陀將要入滅時,心很掛礙的就是世間的眾生,掛礙著世間的眾生,當然他就擔心,擔心這個法沒有人傳。所以佛陀在臨終時,這件大事,一大事,就是法要傳下去。這一大事是多麼慎重!所以這就是表達,在述說「佛世化緣將盡」。
臨欲終時:
如文中所說
如來不久將入涅槃
此正述說
佛世化緣將盡
需及時說法華
暢演本懷時
佛陀與世間的緣將盡了,所以要趕緊及時說《法華經》,來暢演本懷。這就是佛陀的用心。
如佛遺教經說
所應度者皆已度訖
其未度者
已作得度因緣
即是化緣將畢之時
佛陀在《遺教經》中又這樣說,「所應度者皆已度訖」、「其未度者已作得度因緣」。是表示這輩子的化緣,這輩子度化的緣已經盡了,所以已經該度的,過去與佛有緣的、該度的都已經度了。「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有緣的已經聽到法了,而還未有緣、還未度的人,也已經鋪好了要度的因緣,這個因緣就要所有的弟子,繼續將這個法再傳下去。
所以我們常常說,很感恩有很多大德到印度取經,這樣流傳,這就是法脈相傳。到現在讓我們有大藏經可以看,我們若不懂的,有大辭典能夠瞭解,這已經很完整的佛法,編輯很完全,讓我們能用心去體會,這也就是一大事。而這一大事,不只是用在我們自己的身上,看了、知道了,我要這樣斷煩惱,獨善其身,不只。佛陀要我們人人,啟動我們的心志,要發大心,立大願。
所以佛陀一生要度的緣,已經差不多了,他還在做未來未度的人,為他們做得度的因緣,還為他們鋪這條路,所以非常的殷勤,一直說法到臨終。臨終時,一直到中夜,天快亮之前,周圍寂靜的環境中,最後的一口氣,還是遺教,告訴我們要好好地將,「四諦法」、「三十七助道品」、「八正道法」等等,佛陀叫我們要守戒,有戒,法脈才有辦法傳下去。
而命其子:
喻佛復於
菩薩大眾中說明
父子相會付與家業
二萬億佛所
受化之人
大機熟
十方雲集
「而命其子」,就是譬喻「佛復於菩薩大眾中說明,父子相會,付與家業」。「二萬億佛所受化之人」,根機很大,十方雲集。
這就是又譬喻,就如世間的長者,他的家財,他將要臨終時,之前先趕緊叫大家,來認識他的孩子,這也是譬喻。「佛復於菩薩大眾中說明」,法華會上也是一樣,有很多菩薩也是在場,所要說的也是同樣,「二萬億佛所,受化之人」,在場有這麼多菩薩,是過去,經過了二萬億佛所受化的人,這樣的菩薩,全都集會在這個道場上。
並會親族:
於法華會上
諸大菩薩雲集
喻並會親族
親族:
即十方法身菩薩
及諸影響眾
「並會親族:於法華會上,諸大菩薩雲集」,譬喻「並會親族」。「親族」,就是十方法身菩薩及諸影響眾。
這麼大的場面,親族都來了。這是譬喻長者的場面有多大,就是譬喻佛要傳法的場面,就有多大。所以「於法華會上,諸大菩薩雲集」,這麼的多,過去過去無量劫所結緣的菩薩,全都來雲集,那就是譬喻「並會親族」。這麼多的菩薩,就如那位長者,將所有的親族都叫來。
「親族」就是,「十方法身菩薩,及諸影響眾」。其實遍虛空法界,無不都是十方法身的菩薩,已經已成就了,法,應萬法,所有的真理,法身菩薩全都集會。以及「影響眾」,影響眾就是在場,如文殊、彌勒、觀音、大勢(至菩薩),全都到了,都在那個場面,很盛大的場面。
「國王大臣,剎利居士」。那就是「大乘諸法譬喻國王」。眾生剛強,唯有佛法能降伏剛強的眾生,所以就如國王,他能掌握國家的大事。
就如大法,大乘法,它能涵蓋一切大小乘法,全都涵蓋在大乘法中。大乘諸法,就是佛陀一生的說法,從「華嚴」道場,一直到「涅槃」,「法華涅槃」,完全會合起來,都叫做「大乘諸法」,大能含小,所以就如國王。
「等覺菩薩為大臣」。等覺菩薩,就是已經覺悟的有情人,已經大覺悟的有情人。這叫做「等覺」,他已經體會佛法,佛陀所說的法全都瞭解,而且瞭解大小乘法,應用自如,來度眾生,這樣叫做「等覺菩薩」,對法非常瞭解。如<序品>,《法華經》<序品>中,有列舉了十八菩薩,這全都是叫做「等覺菩薩」,有十八位,其實那是代表,有八萬菩薩,這全都是「等覺菩薩」。
國王大臣:
大乘諸法喻為國王
等覺菩薩為大臣
序品列舉的
十八菩薩
皆為等覺菩薩
「剎利居士」,「十地菩薩為剎利」。「剎利」就是印度社會,有名望的人,有錢的人,富有的人,印度的階級除了婆羅門,就是剎帝利,這種階級,是貴族。也就是「法王種性中生」。法王,就是佛。釋迦佛就是在這種剎帝利,這種種族中生,這叫做貴族,在貴族中出生,所以剎利就是貴族。
「菩薩為覺有情人」,這種菩薩叫做「覺有情」。常常說過了,我們對佛法瞭解,因為瞭解佛法,所以我們願意,願意入人群中去造福人群,在人群中,將每一個人都如一部經,去體會人間,苦、空、無常的道理,這都是在人群中得。這種菩薩就是覺有情人,入人群中去造福修慧,在這大長者他的範圍裡,就是貴族,就是(譬喻)人的,生命中的貴人,這都是覺有情人,在人群中造福、修慧的人,造福修慧的人,這都是覺有情人,這都是叫做貴族,居士,就是居家修行的人。。
剎利居士:
十地菩薩
為剎利 貴族
法王種性中生故
菩薩為覺有情人
入人群中造福修慧
悲智雙運
居士,居家修士
「皆悉已集」,全都集合來了。「一切漸頓諸經,當機益物」。所以漸,漸教就如「阿含時」;頓教,「方等」、「般若」之時,就是這樣漸頓的教育,全部的經典都集在這裡,所有的真理,諸經,全都「當機益物」,這些經典都是能夠對人生有益,所以「部部不同,名之為國」,這個範圍,國度,這就是每一項,一草一木無不都是能夠教育人。
常常聽到一些居士他們都會說,回來短期精進,就會去出坡,出坡之後就會來和我分享,原來一草一木無不是法。對啊,就像在這個國中,我們的範圍,一草一木無不是法。所以每部經「名之為國,皆言第一」,這都是第一,什麼經都是第一,只要你有受用。「各稱王」,都能稱「王」,只要你有辦法去度人。
所以《法華經》,「會通諸經,皆入大乘」。《法華經》能通諸經,所以《法華經》,稱為「諸經之王」,所以說,成佛在法華。法華能夠統攝所有,所以全部會集起來,這就是要傳法。
皆悉已集:
一切漸頓諸經
當機益物
部部不同
名之為國
皆言第一
各稱王
法華經會通諸經
皆入大乘
是為會集國王義
所以說來,我們學佛要用心。「般若」之後,智慧的教育真的很豐富,除了智慧,就是要我們身體力行,入人群中去行菩薩道,造福、修慧都是在人間。所以我們學佛,不要疏忽掉造福修慧。
佛陀他也是,與人間一樣,生老病死,從老,就是臨命終時,也是趕緊要將這傳法的事情,要很慎重傳出去,所以場面很大,所有的菩薩都集會而來,我們就知道佛陀,悉暢本懷的時候,是多麼的慎重。所以,我們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