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Pages
▼
Sunday, January 31, 2016
【人間菩提】20160131 - 誠情接引度無量 Awakening Countless People with Love and Compassion
誠情接引度無量
Awakening Countless People with Love and Compassion
恆持初心度無量
入群修學四攝法
誠正信實傳法脈
長情大愛灑人間
Saturday, January 30, 2016
【人間菩提】20160130 - 調和乾坤善共振 Doing Good Deeds to Restore Balance to Nature
調和乾坤善共振
Doing Good Deeds to Restore Balance to Nature
典範帶動齊響應
感恩回報除習氣
推動竹筒度人間
悲智導引善共振
透過沙畫,呈現國際難民議題、慈濟海外賑災、國內慈善的足跡。花蓮監獄歲末祝福,收容
2015年緬甸水患,慈濟志工給予短中長期援助,發放稻種,讓農民能自力更生。受助的
因為愛,受助者重燃希望,發心立願成為助人者,讓善的漣漪持續擴大。
Friday, January 29, 2016
【人間菩提】20160129 - 淨化心性息災難 Purifying the Mind and Relieving Disasters
淨化心性息災難
Purifying the Mind and Relieving Disasters
乾旱飢渴求生難
人禍災苦甚於昔
帶動協助正及時
淨化己心歸本性
伊索比亞正面臨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牲口因為找不到水源和糧草紛紛往生,居民也
反觀歐美亞洲,剛經歷最冷寒冬,但全球慈濟志工不怕低溫,紛紛在各地展開冬令發放和圍
人心淨化,知福惜福再造福,回歸到愛的本性,就可以看到溫馨祥和的社會。
【靜思妙蓮華】20160121 - 出世法財無倫比 - 第745集
20160121《靜思妙蓮華》出世法財無倫比(第745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世間財富人欣慕,人欲侵奪實無常,唯是覺道恆常存,出世法財無倫比。」
⊙「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其諸倉庫,悉皆盈溢。」《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多有僮僕,臣佐吏民。」《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喻富人僮僕之多,並有執事治理權勢力,大力之臣佐吏民,眾多無量。
⊙喻佛之方便法以佐正智。佛之十力為臣,四無畏為佐,大智圓,萬法具。
⊙如來所具十種力用:第一、知覺處非處智力。第二、知三世業報智力。第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第四、知諸根勝劣智力。第五、知種種解智力。第六、知種種界智力。第七、知一切至道智力。
⊙如來所具十種力用:第八、知天眼無礙智力。第九、知宿命無漏智力。第十、知永斷習氣智力。
⊙四無畏:第一、一切智無所畏。第二、漏盡無所畏。第三、說障道無所畏。第四、說盡苦道無所畏。
⊙四無畏為佐,大智圓,萬法具。
⊙又佛初成道,說華嚴大乘,聞法者多有天主天人,此是外凡,喻為僱傭的僮僕。
⊙圓十信,因入佛教海,修無量法門,欲從凡入聖,以信為先導,終至願心,喻初心菩薩為內凡的吏民。
⊙圓十信菩薩,喻為臣佐,佛即法王。
【證嚴上人開示】
「世間財富人欣慕,人欲侵奪實無常,唯是覺道恆常存,出世法財無倫比。」
世間財富人欣慕
人欲侵奪實無常
唯是覺道恆常存
出世法財無倫比
法,每天在聽,我們能夠瞭解,世間財物實在是無常。世間財物是引出了,我們無量的欲念,也引出了我們無量數的煩惱,這就是世間的財富。誰對財富有滿足之時呢?永遠都是不滿足。不過,偏偏人總是欣慕,欣慕財富。
常常說過了,在幾十年前,富貴人家的貴夫人,她確實非常有錢,有時候我如果去臺北,她就會委員帶她來,全身是珠光寶氣,但是她一定,要在三點之前離開。問,「為什麼要這樣?就」就有人這樣告訴我,「師父,您沒看到她身上的東西?」「有啊。」「您知道,那一身東西,是多少錢嗎?光是手上手指頭,三四指晃著的東西,那就已經是幾百萬元了。」那個時候,幾百萬是幾棟樓房呢!「但是,她這樣,為什麼要那麼早回去?」她說:「保鏢要換班,所以她要趕快回去。」「何必那麼辛苦呢?」像這樣,世間財富,有的人很羨慕這個財富。卻是人的心欲,就光是一直擁有這些東西,多要再多。
所以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國。波斯匿王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有一天他這樣靜靜坐下來時,忽然間他想到三件事不可愛。什麼是不可愛的事呢?那就是念老,不可愛,念病,可憎恨,念死,是無法再追念過去。這種生老病死是人生,知道生來時很風光,大家很歡喜,在富貴宮廷裡享受,但是慢慢年紀老了,自己靜靜想起來,年輕的時代,一直不知覺中老年來,體態老邁了,身體感覺不斷衰弱,擔心的就是什麼時候會死呢?這是他最擔心的,所以他來向佛陀請教。
佛陀就開始告訴他,「是啊!人生,任何人都逃不過,老、病、死。若不是為了老、病、死,佛何必出現人間呢?可惜人人就是在這老、病、死,都不知覺,(在)這當中產生了很多煩惱,造了很多業力。人若能來人間聽佛法入心,唯有「是覺道恆常存」。覺,聽法之後能夠覺悟,慧命成長,這就沒有老、病、死的觀念,沒有老、病、死的威脅,這需要的就是要有法,法才能恆常存。
這就是出世的法財。人人只求世間財物,忽視了出世的法財,不知道出世的法財才是永恆的。法入我們的心之後,成長了我們的慧命,這才是永遠,是無量無數,無可比喻的很多,才是很長久的東西。所以我們學佛真的要用心。
上面的(經)文這樣說,「中止一城」。長者在找孩子,這樣到了一個地方停留下來。那個孩子是這樣四處游蕩,也慢慢到這個城裡來了。「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其諸倉庫,悉皆盈溢。」
中止一城
其家大富
財寶無量
金、銀、琉璃、
珊瑚、琥珀、
玻璃、珠等
其諸倉庫
悉皆盈溢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是前面的(經)文,長者在找孩子,有這麼多的家財,已經年紀老了,還是孩子不知道在哪裡。這位長者,這個家庭這麼富有,在這城裡這麼有錢,所以很多僮僕、臣佐吏民。
多有僮僕
臣佐吏民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多有僮僕,臣佐吏民」。是譬喻富人,很有錢很有錢的人,他的隨從很多,身邊的人很多,他有他的家臣,就是有他的家庭的,管理行政的人,也很多,隨身的人也很多,替代他在執事,整理家政、財務等等的人,也是很多。這些人都很有權,又很有勢力。
喻富人僮僕之多
並有執事
治理權勢力
大力之臣佐吏民
眾多無量
這譬喻我們現代人大富人,很有錢的人,他有很多的,一級主管、二級主管,各有職位,各有責任、權力在。所以說,「治理權勢力大」,名叫做「臣佐吏民」。
就譬喻是佛,他用種種方便法,來幫助他用智慧來隨機逗教。佛陀的智慧來幫助他,看看這些人,什麼樣的根機,要用什麼樣的法教育他,這是發揮佛陀方便的智慧,所以叫做「佐」,從佛來解釋,這就是「方便法以佐正智」。
喻佛之方便法
以佐正智
佛之十力為臣
四無畏為佐
大智圓 萬法具
佛有「十力為臣,四無畏為佐」,能夠成就,「大智圓滿萬行具足」。
「十力」,十力,那也就是表示,如來所具有十種之力用。
這「十力」,一,就是「知覺處非處智力」。他知道,所處非處的智力。我們人,怎麼來,我們自己不知,但是佛陀他知道。他因緣從兜率,而降在人間,在皇宮,開始展開了,他一大事因緣在人間,「八相」在人間,成道、說法,一直到涅槃。這是佛陀他的,「知覺處非處智力」,他倒駕慈航來來回回,不論是六道,他都已經到處去做救度眾生,這是他自己篤定了這樣去做,不是像我們凡夫,由不得自己。
第二,是「知三世業報智力」。這就是瞭解三世業。人間過去、過去,現在、未來、未來等等,人的來去,四生六道來去,還有,人間煩惱無不都是從欲、從色、從塵沙惑,這樣凝聚過來。這全都是佛陀,已經很清楚人間事,甚至三世業力,能夠向人人分析過去、以及說現在,甚至教導在未來。
第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所以教導人人如何脫離,塵沙煩惱、無明、欲念,這就是能夠心力歸一。佛陀的方法,要來教育眾生的力量。
如來所具十種力用:
第一、
知覺處非處智力
第二、
知三世業報智力
第三、
知諸禪
解脫三昧智力
第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道眾生的根機,什麼樣的眾生,在什麼樣的因緣,用什麼樣的法來度他,這就是佛陀的智。度眾生必定要觀機逗教,適應眾生的根機,也要適應「時」,非時難度,非機難入,所以他一定瞭解眾生的根機,瞭解因緣是不是成熟,這種的智力。眾生的根機勝劣,他都要很清楚。
第五,是「知種種(解)智力」。眾生種種的智,佛陀都分別得很清楚,是大根機?小根器?這全都是佛陀清楚了。
第六,就是「知種種界智力」。「種種界」,從天、人、地獄、餓鬼、畜生等等,甚至修行,聲聞、緣覺、菩薩等等,這些界,智力,他都能瞭解,這是佛陀,他對所有眾生的種種界,他都清楚;若不清楚就無法來教育眾生了。
第七,是「知一切至道智力」。一切,這個人是不是有到,這樣的道力?有到這樣的智慧嗎?這他一看就能瞭解,要如何教育這個根機,教育得剛剛好適應他的根機,這也是要用心。
第四、
知諸根勝劣智力
第五、
知種種解智力
第六、
知種種界智力
第七、
知一切至道智力
第八,「知天眼無礙智力」。就是眼界是不是看得很開呢?有的眾生眼界看得很近、看得很狹窄;有的心能懷大志,能立宏願。他就要應這樣的根機,用大法,用輕輕的小法。
這種天眼,不是看到哪裡去,就是說我們的眼界,我們的知見。這天眼,有的人知見無礙,有的人知見分分就是受障礙,那種小心眼、小根機,這種實在是要修行很難,這就是業障把他遮蔽了。
再來,第九就是,「知宿命無漏智(力)」。知道宿命,知道過去、現在、未來。
第十,就是「知永斷習氣智力」。第十,這個永斷習氣,可見知道習氣難斷。我們人人,常常說有什麼行好修呢?最重要就是斷習氣。就是這個習氣難斷,所以我們才會小心眼;心眼這麼狹窄,才會那麼多的計較,才會那麼多的煩惱、才會那麼多的無明將我們遮蓋,讓我們的塵沙惑,很多讓我們迷惑的事情。那就是因為,我們的煩惱習氣未斷,這都是眾生的毛病。佛陀瞭解了眾生的毛病,他用這十種,透徹瞭解,應我們的根機來度,這就是他的力量。
如來所具十種力用
第八、
知天眼無礙智力
第九、
知宿命無漏智力
第十、
知永斷習氣智力
甚至還有「四無畏」。
四無畏:
第一、
一切智無所畏
第二、
漏盡無所畏
第三、
說障道無所畏
第四、
說盡苦道無所畏
第一,「一切智無所畏」。佛陀他的一切智無所畏,來人間,不論遇到什麼樣的環境,他的心都很自在。哪怕是佛世的時代,外道教這樣一直要侵奪,來破壞佛法。但是,佛既覺悟了,他就無畏,「一切智無所畏」。
第二,「漏盡無所畏」。他沒有煩惱了,所有的煩惱都已經去除了,塵沙惑完全清淨了,已經是真如本性了,什麼樣的東西,都無法污染到他。所以,完全清淨了,漏盡煩惱了,所以無所畏。我們若是智慧很充足,沒有增減、不增不減,智慧不斷就是在我們的腦海中,產生出來,如湧泉,智慧永不窮,無盡。
第三,「說障道無所畏」。佛陀的道理,有辦法破除了,很多外道教邪知邪見,或者是凡夫很多重重煩惱,他都有辦法用種種法,來破除我們的煩惱障,用種種法破除邪道的障礙,他一點都不畏懼,佛陀還是用盡方法來分析。
第四,「說盡苦道無所畏」。眾生苦啊!像波斯匿王,他已經在佛法中,接受了佛陀的教法,體會了人生生命的過程,讓他看開了老、病、死的恐懼。雖然人間沒有一個能夠,離開「四苦」,只要我們將我們的心,法入心來,向著死無畏懼,向著病,他甘願。
四無畏為佐
大智圓 萬法具
所以,「四無畏為佐」,能夠成就大智圓滿,萬行具足。這就是佛陀的智慧。能夠成就大智圓滿,萬行具足,這就是佛智。
又佛初成道
說華嚴大乘
聞法者
多有天主天人
此是外凡
喻為僱傭的僮僕
佛陀從初成道來說華嚴大乘法,聽法的人多數是天人菩薩等等,這叫做「外凡」,外凡就是譬喻僮僕。
十信位。所以<信解品>注重信,十信若是圓滿,我們「入佛教海,修無量法門」,這就是信解。
圓十信
因入佛教海
修無量法門
欲從凡入聖
以信為先導
終至願心
喻初心菩薩
為內凡的吏民
我們的信若已經堅定了,我們就能入佛教海,修無量法門,所以從凡入聖,「信」就是為先。要從凡夫到聖人的境地,必定要從信,信就是道源功德母,能長養我們的諸善根。
所以再啟發我們的願心,有了願心,那就是譬喻發心,初發心的菩薩,這樣就是「內凡」。初發心,還未真正解脫,現在才到十信位而已,所以將他譬喻作「吏民」,就是開始發心的人,這還是「內凡」,已經在修行的範圍內了,但是,初發心的人。
圓十聖菩薩
喻為臣佐
佛即法王
能夠到了圓十聖菩薩(編按:圓滿菩薩十地之聖者),這譬喻是「臣佐」。就是說,菩薩已經能夠幫助佛陀,來教化眾生,這叫做「臣佐」。當然這就要真修行。
學佛,總是要這樣一步一步,我們要有十力、四無畏,這樣的力量,才有辦法,慢慢向著佛的境地靠近。世間即使財富再多,都不及出世間的法財。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Thursday, January 28, 2016
【人間菩提】20160128 - 守護花東成果豐 Tzu Chi Hospital in Hualien---A Beacon of Hope for the Ill
守護花東成果豐
Tzu Chi Hospital in Hualien---A Beacon of Hope for the Ill
良醫發心志恆持
醫療演練護生命
用心發明助病患
守護花東成果豐
證嚴上人27號到花蓮慈濟醫院,與院內同仁溫馨座談。醫護同仁也精心製作看板,展現花
來自河南,罹患肢端肥大症,和脊椎歪斜的郭明陽,在22號動完脊椎手術之後,減緩左下
花蓮慈濟醫院走過三十年,許多醫師都堅守岡位,視病如親。獲得第二十五屆醫療奉獻獎的
花蓮慈院醫護團隊,秉持初發心,表現救人第一的精神,關心病人需求,一同用心為花東地
【靜思妙蓮華】20160120 - 五度福德財寶無量 - 第744集
20160120《靜思妙蓮華》五度福德財寶無量(第744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昔日般若轉教菩薩法,豈至於今日全蒙等賜;四十餘年來法未入心,不求而自得慶幸歡喜。」
⊙「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子不得。」《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其諸倉庫,悉皆盈溢。」《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中止一城:約理說,喻佛住大乘平等法城,只居菩薩。
⊙佛本欲教以大乘,故住於大乘一城求之。
⊙約事說:喻佛一大事因緣應化人間,以八相成道,應人間住世,名為一城。
⊙其家大富:佛報身所居報土,是化佛之家,具足萬德,喻為財寶無量,故名大富。
⊙財寶無量:喻佛功德教化之法大盛。
⊙五度福德為財:一、布施,慈心布施物。二、持佛戒,慎身口意。三、忍辱,一切心不動。四、精進,堅持一切善。五、禪定,心止住一處。
⊙佛有五度福德為財,般若智慧為寶,導一切法皆入大乘,故為無量。
⊙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七寶,喻佛七聖財豐足。
⊙七聖財:信、精進、戒、慚愧、聞捨、忍辱、定慧。
⊙倉儲:指有為功德可養慧命。
⊙庫藏:指無為功德可安法身。
⊙悉皆盈溢:滿於內曰盈,流於外曰溢。喻佛德無不盈溢圓滿。
【證嚴上人開示】
「昔日般若轉教菩薩法,豈至於今日全蒙等賜;四十餘年來法未入心,不求而自得慶幸歡喜。」
昔日般若轉
教菩薩法
豈至於今日
全蒙等賜
四十餘年來
法未入心
不求而自得
慶幸歡喜
我們就知道,講經、聽法都是很辛苦。這麼多人,根機不同,就要適應根機,尤其是聽法,前後不整齊,前面的來聽,反覆聽,後面的人來,前面的沒有聽到,所以,佛陀第一要適應根機,第二就是要讓人人前後合一,法都聽得懂;一定要讓他們現在聽,也知道過去的法。
佛陀「五時說教」,這「五時說教」,不是《阿含經》說了十二年,這樣就停下來了。其實看看他開始,「四諦法」,一直到佛陀入滅前,佛遺教還是叫大家,要重視「四諦法」,可見佛陀的教法,所講的經,任何一個時候,大小乘都是一起說。看看根機,什麼樣的根機,他就講什麼樣的法,所以前後佛陀所說法,是一直不斷這樣說。
所以我們說「昔日般若轉」(教菩薩法)。所謂的「般若」,「般若」之前還有「方等」,「方等」之前還有「阿含」。所以這是「阿含」、「方等」、「般若」,這都是佛陀一生中,每天每天向他的弟子群,所說的法,不論是出家、在家的弟子,佛陀還是一樣周而復始,說一輪了,再來一次,這樣不斷說這些道理。豈是一直到現在的今天,佛陀才開始說,說能成佛的一乘實法嗎?不只。這一乘實法是佛的本懷,一開始他就說了,是我們聽不懂。
佛陀開始說法,那個第一,第一次轉法輪,就已經說盡了人間法,「豈至於今日全蒙等賜」。佛陀不是到今日,法才全部吐露出來,其實從成佛的那一刻開始,一直一直到講《法華經》,都是一樣,只是我們眾生還是迷著,無法透徹體會佛陀的本懷。
所以說,「四十餘年來法未入心」。只是聽,「知道了,瞭解了。」「有入心嗎?」「慢慢來。」多久時間可慢呢?一拖下去,四十幾年了,須菩提等年紀朽邁了,已經表露出了過去聽法,雖然佛陀講法很久,他們也聽得很疲倦。這是須菩提,僧眾中的領導者,這幾位大家的心聲。
大家在四十多年來,法未入心,就是守在偏空裡,不想要再「煩惱斷除」,「要處眾入群去度眾生」,他們沒興趣,所以「不求」。但是現在瞭解了,所以在這裡現這個境界,來向佛陀懺悔,他們過去聽法不認真。
豈是真的他們那麼不認真嗎?全都已經是覺悟了,怎會不認真?這是在向我們後輩的人說法,須菩提是要叫醒我們,未來修行者這念心,希望我們人人要把握當下,要懂得珍惜法,大乘法我們一定要入心,不只是法入心,法要用在人群中。這是須菩提等,他們大家的用心。
所以說,「不求而自得」,這是表示那一分的歡喜。現在啟發大心了,法已經入心來了,我們也已經開始發願了,舍利弗已經受佛陀授記了,現在就快要輪到我們大家,也能得佛授記。過去不敢想,現在已經得佛授記的時間,已經將臨了,所以他們歡喜。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子不得。」
年既長大
加復窮困
馳騁四方
以求衣食
漸漸遊行
遇向本國
其父先來
求子不得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我若說到這裡,大家還記得嗎?「窮困」,已經「十、二十,至五十歲」,這已經在天與人間,在五道這樣輪轉,已經將法都漏掉了,在人間造了很多的業,這是在五道中,所以表達了窮困。漸漸遊行,落得一輩子很落魄,這樣遊行,漸漸「遇向本國」,表示遇到佛法之後,理解了,開始知道向我們真如本性,開始慢慢靠近了,已經接近了。
「其父先來,求子不得」。又是再形容,父還是先來,來哪裡呢?來三界。佛陀覺悟之後,一直講法,在三界中不斷說法度眾生,卻是眾生能接受的人,實在是很少,真正能夠體會到佛心的人,真的很難,所以叫做「求子不得」。
下面接下來這樣說,「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其諸倉庫,悉皆盈溢。」
中止一城
其家大富
財寶無量
金、銀、琉璃、
珊瑚、琥珀、
玻璃、珠等
其諸倉庫
悉皆盈溢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中止一城」,就是「約」,就是向道理來解釋,就是譬喻「佛住大乘平等法城,只居菩薩」。
中止一城:
約理說
喻佛
住大乘平等法城
只居菩薩
佛陀的慈悲,已經平等了,這是一種譬喻這個法。我們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我們人人都有一個心宅,譬喻法城,我們真如的源頭就是法,住法城。「只居菩薩」,這個地方,所住的地方,這個法城,就是完全都是菩薩,發大心、立大願的人,才有辦法體會到,在這個心宅。我們若能契會到佛心,我們瞭解了,就能行菩薩道。
佛本欲教以大乘
故住於
大乘一城求之
「佛本欲教以大乘,故住於大乘一城求之」。所以他那個心宅,就是完全教人人,你能夠入這個門來,那就是要行菩薩道,是大乘法。
約事說:
喻佛一大事因緣
應化人間
以八相成道
應人間住世
名為一城
若是約事,向事來解說,就是譬喻佛為一大事因緣應化在人間,他「以八相成道」,這樣「應人間住世」,這樣叫做「一城」。
他出生在迦毘羅衛國,教育在天下、在印度,這就是他應化身在人間,他所說的法就是普遍在人間,這就是譬喻「一城」。這是約事來說。
「其家大富,財寶無量」。「其家大富」,就是表示,佛的報身所居之報土,這個地方,娑婆世界,是他志願來的地方,不是業力牽引來的,是他的誓願。所以佛陀以娑婆世界為他的報土,他發弘誓願,不斷來人間,法留在人間,依法修行,人也是生生世世,依這個娑婆世界而來,這就是佛他的應化身,也就是他的家,娑婆世界是他的家。
「具足萬德」,每次來到人間,就是要具足這個世間,所需要的財富,所說的財富就是法,要應世間法,入世間,隨世間法來施教。所以,娑婆世界是佛陀的應化土,也是佛陀的大家庭,佛陀還是用無量盡他的智慧,這樣來度眾生,所以具足萬德,悲智雙運。
其家大富:
佛報身所居報土
是化佛之家
具足萬德
喻為財寶無量
故名大富
有德才有辦法度人,所以譬喻「財富無量」,所以名大富。「財寶」就是譬喻佛功德,他「教化之法大盛」。
財寶無量:
喻佛功德
教化之法大盛
佛陀的功德已經累積、累積,累積得很多了。所教化的法是很大、很盛,很旺盛的法。天下沒有一法,佛不瞭解。
「佛有五度福德為財」,五度福德之財是什麼呢?是這麼簡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五度福德為財:
一、 布施
慈心布施物
二、 持佛戒
慎身口意
三、 忍辱
一切心不動
四、 精進
堅持一切善
五、 禪定
心止住一處
因為布施教我們如何慈悲,來布施身外的財物。我們要持戒,有戒,我們才能防非止惡,才不會又去造煩惱、造業力,所以要謹慎,戒是從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造成的,所以我們說話要很小心,我們要做事要很謹慎,要顧好我們這念心。忍辱,修行就要忍辱,不論世間人事物有多麼困難,我們為了眾生、為了我們自己修行,自覺覺他,必定要受持忍辱,一切的心不論遇到什麼都不動,不要受到人事物,搖動了我們這念心。
第四就是要精進,要堅持一切善,也要勤,戒除一切惡,這就「眾惡莫作,諸善奉行」,這我們要很堅持,才能夠得到禪定。有了禪定,是心堅定,就是「止住一處」。止住在哪裡呢?止住在我們的一心,原來清淨的本性。所以,佛陀用這五項,教我們去造福人群,這叫做「財」。
若是般若智慧,就是清淨的智慧,叫做「寶」。
佛有
五度福德為財
般若智慧為寶
導一切法
皆入大乘
故為無量
通常我們都說「六度」,現在「五度為財」,後面的「慧」,就是「寶」。外面是用,我們要用,智慧是我們本具的,我們的清淨佛性,而這就是「寶」。所以「導一切法皆入大乘」,引導大家,用這麼多的法,不論是「四諦(法)」、「十二(因)緣』、「六度」,這無不都是要度我們,能夠將法都體會到,這分愛的力量去為人間付出,這就是入大乘,「故無量」。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用這麼多的方法。
金、銀、琉璃、
珊瑚、琥珀、
玻璃、珠等七寶
喻佛七聖財豐足
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這就是表示「七寶」,是不是有七項呢?這就是財富。就是「七聖財」。二天前才說過,要從「信」、要「精進」、「慚愧」等等。
⊙七聖財:
信、精進、
戒、慚愧、
聞捨、忍辱、
定慧
這「七聖財」,譬喻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玻璃應該是琉璃,這等等,這都是世間人人視為寶。
其實佛法就是用世間人,最最貪念的東西,將他轉回來,就是轉貪為施,你要布施,自己要儲蓄我們的內財,我們的內財就是法寶,所以你們要有法寶,「七聖財」要很豐富。這是一種的譬喻,世間人最愛的,而我們修行者最愛的是,「七聖財」、「六度」,或者是「五度」,就是財寶。
「其諸倉庫,悉皆盈溢」。「倉」就是倉儲,就是表示為「有為功德,可養慧命」。
⊙倉儲:指有為功德可養慧命。
就像我們的心有一片田,你要趕快很殷勤,來耕耘我們的心地,就要播種,我們光耕耘而不播種,這塊土地是空的,所以我們光是修行不夠,你還要去造福人間,這就是「有為功德」,這個「有為功德」,這就是在養我們的慧命。
⊙庫藏:指無為功德可安法身。
若是「庫」,庫藏,庫藏就是「無為功德,可安法身」。
「無為功德」。不只是做,不只是入第八識,還要將它藏入第九識。我們要應用,要啟動我們的第九識,清淨真如的本性,到那時候,「可安法身」。
悉皆盈溢:
滿於內曰盈
流於外曰溢
喻佛德
無不盈溢圓滿
所以「悉皆盈溢」。「盈溢」就是充滿於內,叫做「盈」,已經很滿了,我這倉庫很多,這個很多的倉庫,裝不下了,還能再滿出來外面,就是表示佛德無不盈溢,「無不盈溢圓滿」,意思就是說,佛除了自利以外,他(還)利他,他已經將這個法非常地瞭解,自己自度,還度他。這就是佛陀,他覺悟宇宙萬物真理,曠長劫,很長很長的時間,遍虛空法界。佛陀的德、佛陀的慧,無不充滿虛空法界。「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這就是表示佛陀的願力;願有多大,身體力行,德就有多大,所以「佛德無不盈溢圓滿」,已經遍滿虛空法界,無不都是佛德存在。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Wednesday, January 27, 2016
【人間菩提】20160127 - 回甘人生好滋味 Leading a Rich Life by Seizing Time to Serve
回甘人生好滋味
Leading a Rich Life by Seizing Time to Serve
人生吃苦如吃補
心寬念純勤造福
老而彌堅志不退
大愛能量如湧泉
慈濟志工陳阿秋、陳吳雪夫妻,靠著管理墓地的工作,偶爾打零工,養大八個小孩,而夫妻
時間不空過的典範,還有這一位。在桃園,高齡九十歲的慈濟志工黃洪恓阿嬤,每天清晨薰
桃園靜思堂歲末祝福,許多年過半百的環保志工,精進不退轉,他們的身體力行付出做善事
【靜思妙蓮華】20160119 - 返妄歸真遇向本國 - 第743集
20160119《靜思妙蓮華》返妄歸真遇向本國(第743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人世如戲亦如過客,假名字相依報緣牽,父執愛子緣盡貪著,情繩纏綿癡愛成迷。」
⊙「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子不得。」《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以求衣食:為貧窮所困著缺衣乏食,喻為生死煩惱所逼迫,甚求解脫。
⊙七聖財:信、精進、戒、慚愧、聞捨、忍辱、定慧。
⊙漸漸遊行:即喻始覺。謂本覺心源之體,從真起妄,若能返妄歸真名始覺。
⊙因是漸漸薰習既久,由聞思慧心漸漸生善,名始覺。
⊙遇向本國:本國即本覺,一切眾生,自性清淨,離諸妄念,故名本覺。
⊙始覺漸漸增上,趣向於究竟覺,名遇向本國。
⊙年幼:捨父逃逝,喻背真逐妄。
⊙至五十:遇向本國,喻返妄歸真。
⊙「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
⊙喻佛本教子以大乘,故於大乘中求之。求之不得,乃示現應化於三界。
⊙其父:喻佛慈愍,不捨眾生。先來:佛念眾生,出入三界,示生示滅,由來已久。
⊙佛由本跡之應化身,雖先來已化導此輩眾生,教化大心;而眾生自退,流落於六道生死,故曰求子不得。
【證嚴上人開示】
「人世如戲亦如過客,假名字相依報緣牽,父執愛子緣盡貪著,情繩纏綿癡愛成迷。」
人世如戲亦如過客
假名字相依報緣牽
父執愛子緣盡貪著
情繩纏綿癡愛成迷
這就是凡夫啊凡夫,不瞭解人間的真相!人間世俗,來來去去,是幾十年而已,一輩子勞勞碌碌,愛恨情仇,就在這當中不斷累積。好像一場舞臺上在演的戲一樣,有的人演得很精彩,轟轟烈烈;有的人是一場教育人生的戲劇;有的是凶險殘暴、那種驚心動魄的一場戲。但是,這場戲總是有結束之時。
人生就像這場戲,長短不知道。就像在路上走的過客一樣,有的人匆匆忙忙走,有的人就在這條路上留戀不去,但是再如何還是過客。在世間上,過客是一個名字,舞臺如戲也是一個名稱,在舞臺上所演的,各種角色都有,而那些都是名稱,「父母」的名稱、「愛人」的名稱、「子女」的名稱、「親屬」等等各有名稱,各有分別,只是這樣,於某種因緣互相認識了,牽引進這場劇場中,你的戲中,生命很重要的角色,這全都是「依報緣牽」。
但是緣盡了,就離開了,不論是生離或者是死別,都是苦不堪!人間就是這樣,用這情繩將我們纏住,纏綿不休,這都是叫做「癡愛成迷」。
就像佛經裡有這樣一段的故事。佛在世時,王舍城裡有一位大長者,老來得子,生了一個孩子很可愛。孩子七歲了,無病無痛,忽然間,有一天呼吸停止了,就往生了。這個父親就是痛徹骨髓,哭得就是昏厥,又清醒過來,還是把孩子抱著,哭啊!
過了幾天,這個孩子還是被他抱在身上,一直不肯放棄,後來親戚朋友,不論他怎麼樣的執著,還是從他身上,這樣將孩子拉下來,將孩子拿去埋了。這個父親很痛苦,天涯海角,要去找他的孩子。
有一次他就到了一個叢林,婆羅門梵志修行的地方,他就去說,要求,要找孩子回來。梵志被他纏得沒辦法了,就跟他說:「你去,往南走吧,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有河,大河中央一個小島,那個地方,就是每年有一些仙人,都會從那個地方經過,停留在那座小島上。你若要找你的孩子,閻羅王會從那個地方經過,你去找閻羅王討你的孩子吧!」
這位父親,果然走到那個地方,找到閻羅王,「閻羅王,我要我的孩子,你將我的孩子還我。」這位閻羅王就說:「來,那個地方一個遊樂園,那裡面有很多孩子,你去找,他如果要跟你回去,你就把他帶回去。」
所以他就再向前,果然有一個園區,他認到他的孩子了,趕緊將孩子拉著,「來,我們回家,回家吧!」這個孩子看著父親,就將手揮開,非常怒的形象,那張臉很發怒,就說:「父親?你這個無知愚癡的老翁。我只不過是在你家做過客而已,我還有我再未來的父母,你要把我帶去哪裡呢?」這樣將他推開,他逕自跑走了。
「孩子不回去,我這愚癡的老翁要往哪裡去?」後來他就想,常常聽,佛在人間,有求必應,我應該要去找佛。他開始回過頭,找佛陀的祇園精舍在哪裡。
見到佛了,將他內心的這樣述說出來。佛陀就說:「你確實是無知老翁啊!人生就像過客,來人間只是一場的緣,受業牽引,緣長緣短,這是你們過去生的緣。緣盡了,緣滅、緣散,既然緣盡,緣滅、緣散,也是人間是一段的路程,凡夫就是在這段的路程,來來往往。就像這樣的愚癡,貪著那個愛,所以業力就愈造愈多,不顧一切,這種追求都是苦。」佛陀就再向他分析,苦、集、滅、道,這樣向這位,求子不得,愚癡老翁,這樣為他解釋。終於聽清楚了,所以,開始醒悟過來了。
人生就是這樣啊!佛陀苦口婆心,來向我們不斷地開示,卻是我們還是這樣,捨離了本來清淨的佛性,沉迷在五道之中。
前面所譬喻是在凡夫的境界,在五道、四生之中,經歷過了,現在己經得遇佛法,所以,現在開始,就是要求法之時。下面再說,「馳騁四方,以求衣食」,就只是要求得能夠活命而已,冷的時候需要衣服穿,肚子餓的時候需要飯吃。
馳騁四方
以求衣食
漸漸遊行
遇向本國
其父先來
求子不得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所以「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子不得。」
須菩提他們就這樣說,就像「貧窮所困著」,將他困住,如用繩子將他綁住。所欠缺的就是這樣,缺衣穿、缺飯食,這譬喻就是生死。
以求衣食:
為貧窮所困著
缺衣乏食
喻為生死煩惱
所逼迫
甚求解脫
我們現在就是要求,求得去來自在,求得斷除了種種煩惱,再來人間是乘願來的,乘願人間,就是要入人群,度眾生,這是沒煩惱的生死。不過,我們這時候,還有煩惱的生死,所以生死煩惱,我們還是很怕。我們法還未入心,要如何去、要如何來,都是隨業為我們安排,所以我們也還會煩惱。所以譬喻生死煩惱所逼迫,一旦有病來的時候,哪個人不會擔心呢?無奈啊!
但是生命,顧著生命要做什麼呢?利益人群。要利益人群,我們要求佛法,將生命照顧好,健康時,要趕緊把握健康、精神好、還有體力能做事,佛法清楚入心,懂道理。若這樣,法,「七聖財」這個法,我們要好好精進,我們要好好用心信仰,要懂得信,如何慚愧,如何忍辱,如何人間在人群中如何忍,如何入人群,而不受人群影響到我們,影響我們的正念,這都是我們要修行的地方。
七聖財
:信、精進、戒、
慚愧、聞捨、
忍辱、定慧
所以,為求衣食,就是要求這些法,「七聖財」,我們要豐富起來,要不然我們還是在「生死煩惱所逼迫」。現在有這個因緣接受法,我們就要趕緊法入心,這樣才能「漸漸遊行」。
「漸漸遊行」,就是表示在這六道中,五道、四生,五趣,慢慢有這個因緣成熟了。
漸漸遊行:
即喻始覺
謂本覺心源之體
從真起妄
若能返妄歸真
名始覺
「漸漸遊行」,就是譬喻「始覺」。因為我們人人的「本覺心源之體」,我們是「從真起妄」,這個真如本性慢慢起了妄念,就是外來的煩惱不斷累積過來,所以讓我們的真如本性,開始煩惱無明一直生出來了。
「若能返妄歸真」,這樣叫做「始覺」。改過我們的習氣,去除我們的煩惱,這樣就漸漸,我們就是要回來,我們的「本覺」。所以,還未到達之前,表示我們在修行,表示我們已經,往回家的路程在接近了,這叫做「始覺」。
因是漸漸薰習既久
由聞思慧心
漸漸生善
名始覺
「因是漸漸薰習」。開始,修行的路不是那麼容易,要很長久的時間,不斷在佛法中來薰習。所以,聽法,我們一定要用心來聽法,要聞思修,我們才能得到智慧。慧,那就是到達,心、佛、眾生都平等,就是我們眾生的心與佛已經貼近了,所以「(由聞思慧心)漸漸生善,名始覺」。
開始要修行了,不要計較。我們的習氣要改,要改的人是我們,要修行的人是我們自己,所以,我們寬人一寸,我們就心包太虛。所以「漸漸生善」,我們的心培養這個善念,這叫做「始覺」。我們慢慢將十惡業去除、十善業增長,這樣就是「漸漸」,這樣叫做「始覺」。
遇向本國:
本國即本覺
一切眾生
自性清淨
離諸妄念
故名本覺
「遇向本國」,「本國」就是「本覺」了,就是我們的本性;人人都有成佛的覺性在。所以「一切眾生,自性清淨」,本來大家的自性都是清淨,都是因為後天,這個人間世事,這樣來迷惑我們。我們在修行,就要「離諸妄念」,一切的妄想。人間像一場戲,人生如過客,我們應該要很清楚,不要在人群中,生出非分的妄念;我們要離開妄念,我們就慢慢,能夠回歸我們的本覺來。清淨的本性才是我們的「本覺」。
始覺漸漸增上
趣向於究竟覺
名遇向本國
「始覺」是「漸漸增上」。我們開始瞭解的事情、做善事,我們要一直增加上去,我們要加緊求法的道心,土善事,我們要不放棄。所以聞法、行善,這是我們的「七聖財」的最根本。所以,「始覺漸漸增上」了,趣向(於)究竟覺」,「究竟覺」就是我們的本覺,這樣叫做「遇向本國」。開始慢慢向著,我們原來清淨真如的本性接近了。
年幼:
捨父逃逝
喻背真逐妄
所以我們文中,開始就說,「年既幼稚,捨父逃逝」,喻背真逐妄。
這是須菩提等,譬喻自己過去,這樣很長久的時間,經過了五趣四生,好不容易才能跟著佛來修行,在這當中還是執在小乘,所以這叫做「捨父逃逝」,意思就是說「背真逐妄」。真的,我們這樣違背了,就向那個妄念、人間假相,這樣去追逐,這是在五道之中,四生五道,就是這樣「背真逐妄」。
多久了?經歷了「五十」,那就是善惡道,慢慢才有這個機會向著佛,開始「返妄歸真」。
⊙至五十:遇向本國,喻返妄歸真。
「遇向本國」,是已經瞭解那都不是真的,一輩子這樣在這六道中,造種種的業,造這個六道四生的業,現在知道了,所以漸漸知道了,那就是開始「返妄歸真」了,回歸我們真如本性。所以「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
其父先來
求子不得
中止一城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孩子已經,慢慢向著他的本國來了,這個孩子的父親呢?孩子離開之後,父親也一直在找孩子,不過這個父親已經先來到這個城中。
喻佛本教子以大乘
故於大乘中求之
求之不得
乃示現應化於三界
這是譬喻佛本來教子以大乘,希望人人要懂得瞭解大乘法,所以佛陀永遠都是在大乘法中,永遠都是在這個城中。但是弟子對這個大乘法沒興趣,所以「求之不得」,所以他就要現「應化於三界」。佛陀不得不示現人間,或者是示現五道四生,這樣在這三界中,佛陀是應化示現。
其父:
喻佛慈愍
不捨眾生
先來:
佛念眾生
出入三界
示生示滅
由來已久
所以「其父」,就是譬喻佛,「佛慈愍,不捨眾生」。「先來」,就是「佛念眾生,出入於此三界」。佛陀是為眾生出入於三界,倒駕慈航,所以示生示,或者是示入滅」,生在人間八十歲,示入滅。這已經是很久,不是這次而已,是生生世世都這樣,是因緣成熟,這次叫做釋迦牟尼佛,化這個成佛的相,化入滅的相等等,來教導我們。
佛由本跡之應化身
雖先來已
化導此輩眾生
教化大心
而眾生自退
流落於六道生死
故曰求子不得
其實佛陀的本性,來來回回人間,卻是眾生無法去體會,這種「求子不得」,所以不得不,「本跡」(編按:真實法與方便法)示化人間,所以先來,已經化度這些人很久了,只有一個期待,期待人人能夠發大心。眾生自己退失了,就如<方便品>,五千人禮佛而退,自己退去,沉落六道生死,這叫做「求子不得」。
所以,我們學佛真的要用心。佛陀的慈悲愛心,偏偏我們只是一念無明,六道輪轉,偏偏要當那個癡迷的父親、無知的老翁。我們應該好好地,面向著我們的真如本性,漸漸接近。要時時多用心啊!
Tuesday, January 26,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118 一歷識田 永為道種 - 第742集
20160118《靜思妙蓮華》一歷識田永為道種(第742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得解之由,遠聞廣劫長時;是故慶幸,獲大善利得解;由是近聞,譬喻希有之法;解佛心懷,獲開悟之善利。」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或十二十至五十歲:十喻天道,二十喻人道,五十喻五道。
⊙「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年既長大:喻原有之大乘心發動。過去所發菩提心,一歷識田,永為道種,故能重得遇佛良緣,此喻有習種性。
⊙九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意識、第七阿陀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第九阿摩羅識。
⊙加復窮困:未曾修慧,謂無七聖財,名窮。
⊙七聖財:信、精進、戒、慚愧、聞捨、忍辱、定慧。彼諸眾生不護此故,名極貧窮。為五濁八苦所燒,名困。
⊙馳騁四方:輪迴四生,奔馳騁走於生老病死險道。
【證嚴上人開示】
「得解之由,遠聞廣劫長時;是故慶幸,獲大善利得解;由是近聞,譬喻希有之法;解佛心懷,獲開悟之善利。」
得解之由
遠聞廣劫長時
是故慶幸
獲大善利得解
由是近聞
譬喻希有之法
解佛心懷
獲開悟之善利
其實,現在能夠聽到的佛法,應該我們要感恩過去,應該是很長久的時間就已經種下了這個緣,有了緣的累積,所以我們才有這個因緣,同在一個道場,這樣共同來修行,共同接觸到佛法,同樣能在佛法中,那個最真實妙法,在我們現在開始來聽、來說。
這都是我們過去生中,「遠聞廣劫長時」,在很長久、很長久的以前,我們有那個因緣,所以我們能夠這樣的「得解」。「得解之由」,就是能夠現在來聽、現在瞭解,這個因緣,因由是來自那個,長遠廣劫以前的時間,這有這樣的因緣,我們就要慶幸。
「獲大善利得解」。我們就是這個時候,因為過去的因緣,所以,大家有緣再集合在一起,一起聽一部經,我們要很歡喜,能夠得到這大善利,聞法。同樣的道理,須菩提他們也是很歡喜。雖然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不瞭解大乘法,現在已經完全相信、理解了,所以他們就譬喻,「由是近聞」,因為最近才開始聽到。其實,佛陀說法,已經是四十多年了,從開始他們就聽了,卻是一直到了法華會時,才真正大開解。
過去大家都認為,「我顧自己就好了。佛陀在教大根機的人,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這與我無關。」所以不用心,沒有啟發他們的心。
一直到講《法華經》時,佛陀就開始針對著,常常跟隨佛陀的弟子,這樣對機,讚歎佛,過去、現在的佛那個智慧,讚歎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提起了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接下來,就是為舍利弗授記。所以信心大解,深信解悟了,開始啟發了這念信心。所以這是在「近」,就是於現在聽佛法,真的是稀有之法。所以「解佛心懷」,已經體解了佛心。
所以,在釋迦佛的道場,也有已經成佛,再倒駕慈航的菩薩來示範,也有將要成佛的彌勒菩薩,來啟動。在現在《法華經》,在<序品>,從還未成佛,未來當成佛的彌勒,與過去已成佛,龍種上尊王佛,教過七尊佛的文殊菩薩,一個來問,一個來對答。看看這部《法華經》,是多麼殊勝!有這麼多過去成佛的菩薩,倒駕慈航來護釋迦佛的道場,這是多麼不可思議!
現在的<信解品>,那就是也是四位,人人所知識的大比丘,僧團的領導者,來表達過去,已經疏忽了過去佛陀所說說的法,也表達了自己年紀大了,卻是現在也是啟發他們的大心。所以,在<譬喻品>所聽到的,希有之法,現在對佛陀的心懷,大家瞭解了,佛佛道同,這時候來發心,「獲開悟之善利」。開始發心,開始對行菩薩道要用心了。
所以前面的(經)文這樣說,「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譬若有人
年既幼稚
捨父逃逝
久住他國
或十二十
至五十歲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年紀幼稚,就是表示所見還很淺,還沒有深入。這就是因為這樣,所以這念心,譬喻像幼稚的孩子很頑劣,捨離了父親,往外去遊蕩,在外面久久不知回來。經過多久呢?「十二十,至五十歲」。
要記得「十」,是譬喻在哪裡?天,生天,十善業生天。「二十」呢?人間善與惡,造十善,就再生天堂;造十惡,那就要,墮地獄、餓鬼、畜生(道),這是在人間。
或十二十
至五十歲:
十 喻天道
二十 喻人道
五十 喻五道
所以全都在這個人間,光是在這個身上,每天每天都是在「五蘊」之中,色、受、想、行、識,每一項都會使我們,驅使我們造十善、十惡業。所以我們日常的生活,是要該多麼用心啊!
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
年既長大
加復窮困
馳騁四方
以求衣食
漸漸遊行
遇向本國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開始慢慢年紀大了,這段時間,從「幼稚」離開,一直到了年紀這麼大了,「五十」表示歷盡滄桑了,這樣再加上窮困,已經是很貧困,我們心中已經沒有法,全都是煩惱無明,非常落魄。到處「四方」,「馳騁四方」,到處都去流落四方,所以「以求衣食」,只是要求一頓飽就好了。「漸漸遊行」,居無住處,所以何去何從?就慢慢向著本國這樣來。這段(經)文也要用心聽。意思就是說「年既長大」,譬喻原有之大乘心啟動了。
年既長大:
喻原有之
大乘心發動
過去所發菩提心
一歷識田
永為道種
故能重得遇佛良緣
此喻有習種性
這「原有之大乘心」,原來就已經有的,我們人人本具,人人本具佛性,所以現在已經啟動,原來的佛性已經啟動。「過去所發菩提心」,過去見佛歡喜的初發心,那個菩提心,已經也開始啟動了。
也己經「一歷識田」。「識田」,我們要稍微瞭解一下,到底有多少識,「識」,一般的經典,都差不多說到「第八識」,但是我一直向你們強調,「九識」,到了第九識,那是成佛的識,那就是清淨無染的識。
九識:
眼、耳、鼻、
舌、身、意等
六意識
第七、阿陀那識
第八、阿賴耶識
第九、阿摩羅識
我們前面,前面那就是第一,要從眼、耳、鼻、舌、身、意,這樣叫做「六識」。我們面對著外面的境界,每天用我們的「五蘊身」,利用著這六根,去緣著外面的境界,去造作十善或者是十惡,所造作之後,就要經過第七識──阿陀那識(或譯「末那識」),這個第七識,它就是在心田裡,這樣不斷在耕作、在製作,讓我們有很多事情,這樣發散出去,做了之後的結果,那個種子,善惡的結果,就是在第八識中。這第八識有善、有惡,「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第八識隨著我們善惡業的因緣,去受生受報,這就是凡夫都是用到第八識。
我們有因緣聽到佛法,我們發心,我們來修行。雖然修行,瞭解道理,少欲知足,但是無明、煩惱、塵沙惑,我們還未斷,還不乾淨,所以我們還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我們就差不多,用到這裡而已。我們若能進步,再向前前進,煩惱都斷盡,就如舍利弗、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目犍連,他們已經煩惱都斷盡了,現在開始啟發他們的大心了,這叫做「一歷識田」。從凡夫,六識、七識、八識這樣經歷過來,現在心都已經清淨了,開始要來啟發大心,已經接近了九識,瞭解了,不會受污染了,這樣叫做「一歷識田」,這個清淨無污染的第九識了。
「永為道種,故能重得遇佛良緣」。已經現在接近第九識了,其實這才是真正,我們的「道種智」,「道種」就是智慧,道種智、一切智,佛智清淨,這是一個清淨的智慧。所以「重得遇佛」,已經開始接近真如的這個緣了。這就是譬喻「有習種性」。我們現在雖然才開始斷煩惱,現在才開始啟發,這叫做「有習種性」,「有習」,有機會開始接近真如本性來,體會了佛的心意了。
接下來說,已經年紀大了,到了五十,二十、五十這樣經過,「加復窮困」。
加復窮困:
未曾修慧謂
無七聖財名窮
「加復窮困」,經文裡意思就是說,「未曾修慧」。
過去只要智,還未到慧,他們在修行當中,「智」,大家知道了,是分別智,只知道這不能犯、那不要做,還沒有到達眾生平等,還沒有到達體解,佛陀所說的人人能成佛,他還沒有理解到人人能夠成佛。所以「未曾修慧」,所以沒有「七聖財」,名叫做「窮」。
在修行的過程中,就是欠缺「七聖財」。
七聖財:
信、精進、戒、
慚愧、聞捨、
忍辱、定慧
彼諸眾生不護此故
名極貧窮
為五濁八苦所燒
名困
什麼叫做欠缺「七聖財」?那就是「信」,信不深,「精進」不夠,「戒」雖然有修,還未到達大戒的程度;「慚愧」,過去的修行還未起慚愧心,別人那麼精進,我們只停滯在那個地方,這就是還未啟發,還沒有慚愧心;聽法還未到喜捨的程度;在人群中不堪忍人群,所以不堪忍,所以「定慧」不夠。這就是欠缺。
我們若真正要將這「七聖財」,能夠具足,「信」就要很深信,「精進」就要無畏懼,要勇猛精進,直入人群中去廣度眾生,不受眾生、煩惱來污染我們,這才是真精進。守「戒」,不論是在污泥中,惡濁的五濁惡世中,也不怕,同樣入這個五濁惡世,不受濁氣所污染,這才是真正無漏的戒,這也是叫做財,戒財。
「慚愧」,要時時有慚愧,保護我們自己,慚己愧人,要常常保護我們自己,不要這個欲念、瞋恚,遇境就生起,不要。我們應該要時時對己要縮小,對別人要尊重,這叫做慚愧心,這也就是聖財。聽,聽法要用心聽,聽了之後,我們要懂得喜捨,就是布施,造福人群,這也就是財。我們的法入心來,才能「忍辱」,在芸芸眾生中,就要懂得忍辱。人群中修行,各人有各人的習氣,你要心寬念純,你要懂得善解、包容,才有辦法在人群中不起懈怠心,所以必定要忍辱,這樣也是我們修行的財。又再,才能得到「定慧」,戒、定、慧「三無漏學」,這樣我們才不會退失道心。這叫做「七聖財」。
須菩提他們自己,自己發露懺悔,就是說這七項,我們都沒有去用心,所以說來,信根不深,精進不透徹,這種「三無漏學」未盡,常常就是只顧自己斷煩惱,不顧他人等等。這全都是欠缺,所以叫做窮困。因為我們欠缺了,這七種的聖財,聖財就是法,就是久缺了成佛的方法。
所以「彼諸眾生不護此故」,對這些眾生,我們就是沒有發這個心去庇護,對我們自己的修行,也是在漏失中,這種的漏失就是逃避。所以前面說「聞法疲倦」,聽法聽很久了,所以生出了疲倦的心,所以他就不精進,對度眾生,救眾生,不歡喜,沒有起歡喜心,因為這樣,「名極貧窮」。
就是在這五濁八苦中,所以叫做「困」;已經困在這個範圍裡,在這個五濁惡世受八苦。就是因為我們缺了「七聖財」,因為這樣,「馳騁四方,以求衣食」,在這當中,四方追求,只是要求一頓飽而己。這就是表示我們輪迴「四生」。「馳騁四方」就是在「四生」,「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就是這樣在生活,在這種「四生」之中,這樣生死、死生,輪迴六道中,所以我們受盡了很多,生、老、病、死,在這人間的險道,多陷阱。
馳騁四方:
輪迴四生
奔馳騁走於
生老病死險道
所以我們學佛要用心,修行是歷劫以來所結的緣,現在趕緊把握在,未來長久的時間,我們也有成佛的那一天。我們這些財,法財,法的財富,來滋潤我們的慧命,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Monday, January 25, 2016
【人間菩提】20160125 - 愛擋嚴冬.堅舟顯願 Dispelling the Cold with Love to Help People
愛擋嚴冬.堅舟顯願
Dispelling the Cold with Love to Help People
寒流襲臺急降雪
發放關懷化陽春
萬眾一心同入法
慈航普渡道心堅
超強寒流來襲,全台深夜溫度持續下探,台中慈濟志工擔心街友們只有幾件單薄衣物和棉被
年關將近,台北慈濟醫院舉辦歲末祝福,也請曾在台北慈院接受治療的塵爆患者來參加。患
歲末年終,慈濟人點亮心燈,為社會祈福,期許發揮良能,幫助更多需要的人,因為愛,寒
【靜思妙蓮華】20160115 - 捨父逃逝常在三界 - 第741集
20160115《靜思妙蓮華》捨父逃逝常在三界(第741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業累備歷五道,無明常在三界,善惡升沉不定,瞬息在一念心,一動五陰俱生,即共具五十惡。」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父譬如來應身,於過去二萬佛所,教我等無上道,已成父子。佛應身息化之後,我等退大心而習小故,名為捨父。
⊙逃逝:無明自我覆藏曰逃,趣向六道生死曰逝;是背離師教,縱逸己意,即是背覺合塵之義。
⊙久住他國:喻退轉以流浪於生死之三界,輪迴三界五趣,而不安住於大乘心,淨佛之本國。
⊙或十二十,至五十歲:十喻天道,二十喻人道,五十喻五道。
⊙眾生業造萬端,備歷五道,常在三界,升沉不定,當知諸佛常念眾生,而眾生不念佛,故曰捨父逃逝。
⊙或有人問:佛捨應化後,眾生起惑,是父離子,何云子捨父耶?答:佛應世化度,由於眾生不感受用,佛則應世緣盡取滅,還成子捨父意。
【證嚴上人開示】
「業累備歷五道,無明常在三界,善惡升沉不定,瞬息在一念心,一動五陰俱生,即共具五十惡。」
業累備歷五道
無明常在三界
善惡升沉不定
瞬息在一念心
一動五陰俱生
即共具五十惡
我們這輩子到底這個心,這樣浮浮沉沉。自己來反省,計算自己每一天我們的心思,我們所做,起心動念,所造作的業,這樣一直累積累積起來,善業、惡業,若將它分類,到底我們是善業多呢?或者是惡業較多?這種業分類、累積,應該我們是遍歷在五道。
五道就是,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這共為五道,都不離開我們所造作的業。這個業,善惡分類,都是有這個在五道的條件,凡夫都是這樣,在五道輪轉。
那就是因為無明,無明、欲界,那就是我們欲念的心。欲,起心動念,對一切一切的欲,一念無明三細生,就是(引生)貪、瞋、癡、慢、疑,還有,我們還有塵沙無明。我們的內心還有,細得如塵沙一樣,很多的迷惑,所以因為這樣我們會在三界。
這全是善惡,善與惡。所以我們在天上,享天福。因為你人間,造很多的福業,不過,天福享盡,還是要再墮落其他四道──人道、地獄道,畜生、餓鬼道。所以,善與惡,就是這樣在升沉,不是說生天了,就是升天,永遠永遠;福享盡了還是要再墮落。
「瞬息在一念心」,這善惡升沉在瞬息之間。本來人很好,和你很好,只是聽到一個人說:「你怎麼和他那麼好?」「這是我的好朋友。」「是這樣嗎?我何時才聽他說,說你對他怎樣,他給你多少好處,等等。」聽了,瞬息一念間,對這位很好的朋友,開始就排斥他了,就這樣開始,心對這位朋友就有怨、有恨。這種過去很要好,只是聽到幾句話,瞬息心變了。本來是在做好事,同樣,被人說了幾句話,一個念頭一轉,停止了善,就開始造惡。這都是在瞬息之間,就是一念心而已。所以說,心要照顧好。
「一動五陰俱生」。「五陰」知道了,色、受、想、行、識,這叫做「五陰」。善一動,我們這個「色」做好事,我們身體力行,行十善業;假使我們惡念一動,同樣是這個色,我們的身體,就去行十惡業。所以,只要一動,一蘊就是一十。所以不論是「色」,或者是「受」。我的感受,歡喜的感受,利益人群,感受很好;若是惡念一動,「我為什麼要去付出呢?我為什麼要讓人佔便宜呢?」這樣一念惡一動,這個感受,十惡也生出來了。
總而言之,善與惡,善一動,五陰俱善;惡一動,五陰俱惡。所以這個「五陰」就生出了五十,五十善,或者是五十惡,這就是我們一念心。
所以我們學佛要好好學,我們要知道,常常觀好我們這念心。這個心,本覺名為「父」,用這樣來譬喻。這念心,人人本具,本具真如本性,這就像父親,人人本具。「始覺」就像一顆種子。我們若是「背覺」,違背了我們的本覺,我們就起無明。本覺起無明,那就是「不覺」,不覺那就是「捨父逃逝」了,看不到我們原來的本性,看不到我們自己的本覺。
所以前面的(經)文就這樣說,「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譬若有人
年既幼稚
捨父逃逝
久住他國
或十二十
至五十歲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就是譬喻我們人雖然發心,發一念心起,卻是道心還未很成熟,有的初發心,很快就受到外面的境界,磨滅掉了。若是真正在修行,他只自己停滯在他自己的範圍,就像種子停在發芽出來的樹,小樹一樣,還無法很健壯起來,這就是較幼稚,所以因為這樣,將它譬喻為「幼稚」。
「捨父逃逝」,就像我們人就是這樣,若是若放蕩時,愛玩,離開家庭就不曉得要回來了,出去外面,就不知道歸家的路了,所以「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
接下來就是這段文:
父譬如來應身
於過去二萬佛所
教我等無上道
已成父子
佛應身息化之後
我等退大心
而習小故
名為捨父
我們昨天說過「捨父」,就是譬喻如來應身。佛陀有法身、化身、應身三身。應化身在人間,應身,就是應這個,與人間因緣成熟,他下兜率、降皇宮來,現相在人間,八相成佛來度眾生。這是應這個世間因緣成熟,所以佛來人間出生,他應身來人間。
我們在<序品>中,日月燈明佛,二萬日月燈明佛,同一個名,二萬尊佛出世。一尊佛,要出世人間,不是那麼容易。經過了二萬尊佛出世,我們就知道,時間是多長啊!在這麼長的時間,在現在的如來──應身人間的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二萬佛所,就已經在那裡修行了。一世的佛世之後,聽法之後,他就要應人間,與人群同樣,在人同樣說法,菩薩要與佛一樣,生生世世倒駕慈航人間,這樣行菩薩道,與眾生結朋很多眾生緣,這樣經歷二萬尊佛,在這個時間,都是在人群中在教化眾生。
而佛陀這二千多年,雖然是說入滅,名稱入滅了,佛陀還是不捨眾生,同樣不知經歷了,再幾十世在人間,經歷了幾百世在六道中,這樣來教導我們。很多的應化身的佛、菩薩在人間,這樣生生世世。釋迦佛來人間無數世,無法計算,因為經歷那麼多尊佛,每一世都是應化身,這樣來教育我們,所以這就是「已成父子」。有時候說不定我們也當過,釋迦佛的父母也說不定,說不定我們也當過,釋迦佛的子孫也說不定,用各種不同因緣來救拔我們。所以,很簡單用父子,最親的這個關係來譬喻。
所以說「佛應身息化之後」。他在二千多年前化緣已盡了,所以己經入滅了。從這樣開始,那個時候一直以來的眾生,就是「退大心而習小」。那時候佛陀這樣捨離,再來的人間,我們已經失去了過去發大心,又是從小開始,這樣叫做「捨父」。將我們本來,本具的真如本性,我們又捨離了,我們再重新要找回,我們的本覺。
才會常常說人生苦短,我們修行都還未完成,什麼時候無常又到了,我們半途而廢,再來生時,就又要重新開始,無明再覆蔽,就這樣,生生世世。所以才期勉我們要今生此世,不向此身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呢?所以我們才要將心顧好,要不然,我們常常都是在「逃逝」、還是背覺,違背我們的本覺,這樣逃逝,「無明自我覆藏」。
逃逝:
無明自我覆藏曰逃
趣向六道生死曰逝
是背離師教
縱逸己意
即是背覺合塵之義
我們原來的真如本性,我們不斷在起無明,將自己的真如本性,自己將它覆藏起來,這樣曰「逃」。這樣就是違背,是背覺,愈走愈遠。趣向哪裡呢?「趣向六道生死」。
我們還是在六道輪迴生死,都是我們背覺合塵了,所以因為這樣,與無明混在一起,所以所做的都是無明,這樣叫做「逝」──遠離了。所以「背離師教,縱逸己意」,自己隨心所欲,我做我的,盡我自己的心念就去做了。這樣就是「背覺」了,這樣合塵去了,就是已經與無明又纏在一起。
這種「背覺合塵」──違背了教育,去做錯誤的事情。這樣開始就「久住他國」,這樣永遠都在外面。
久住他國:
喻退轉以流浪於
生死之三界
輪迴三界五趣
而不安住於大乘心
淨佛之本國
這個幼稚的孩子,從小就出去了,不懂得回來的路,在外面幾十歲了,還是過著很辛苦,滿心煩惱、污垢,這樣的人生。這是譬喻我們已經,逃離了我們的本家,避開了父親,這樣在外面流浪,生死三界中,就是輪迴在五趣六道之中,或者是煩惱無明在三界中流轉,無法讓我們自己做主,不安住在大乘心淨佛之中。
所以佛陀一直一直要強調,強調他只是教育我們,教育我們找回我們自己的本覺,找回我們自己的本性。你若想找回你的本覺,唯有你要好好修行大乘法,在人群中,不受人群的人我是非染著到,這樣你的本質,你的本性,才叫做真清淨;真清淨就是健康。
接下來說,流浪在外面多久的時間?「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或十二十
至五十歲:
十 喻天道
二十 喻人道
五十 喻五道
「十」就是天道。你要行十善,善心浮起,那就是行十善,那就在天道中。天道,福享盡了,還是要再墮落其他四道。人間就再善惡浮沉,在五蘊之中,色、受、想、行、識,一念惡起,在我們的身上,這個色身就具足了十種的惡,所以五陰之中就有五十惡。
所以在色、受、想、行、識,五蘊,看得開,一切皆空,叫做「五蘊皆空」。不計較,一個「不計較」,就沒有這種,人我是非發生的事情,若這樣我們的心寬、我們的念純,這樣就是有五十善。所以說起來,修行就在這裡,不離開這個「五蘊」。
眾生業造萬端
備歷五道
常在三界
升沉不定
當知諸佛常念眾生
而眾生不念佛
故曰捨父逃逝
「眾生業造萬端」,所以「備歷五道」,常常在三界中,這樣浮沉不定。「諸佛常念眾生」,但是「眾生不念佛」,所以就「捨父逃逝」。
有人這樣問,「父捨應化」,就是說離開世間之後,「眾生起惑」,這應該就是說父離子,因為父離開了孩子。因為佛陀已經在這個應化世,這個世緣盡時,他就離開了,應該是要說父離子,為何在這當中,須菩提說「捨父逃逝」呢?回答就是說,佛他應世化度,是因為眾生不認真。
或有人問:
佛捨應化後
眾生起惑
是父離子
何云子捨父耶
答:
佛應世化度
由於眾生不感受用
佛則應世緣盡取滅
還成子捨父意
還記得曾經告訴你們,佛陀有一次對阿難說:「眾生若需要,佛壽能住世一劫;眾生若不是很需要,壽命八十。」但是阿難他沒有及時勸佛住世。佛陀連續說:「世間的眾生,是不是需要佛住世呢?」三次,就是阿難沒有回答,所以佛陀就說:「若這樣,我就是住世八十歲。」
這個時候,迦葉就說:「阿難,為什麼佛陀對你這樣說,你不會勸佛住世,留佛住世呢?」阿難說:「因為那時候我聽到,佛能住世一劫,我很歡喜,一直想要說,佛,應該眾生很需要。但是心就像被魔將我蓋住,我要回答的話,回答不出來。」這就是因為眾生沒有感受到,佛需要住世,所以變成了「子捨父之意」。
總而言之,我們人離開了本覺的種子,我們自己的種子,若是出來時,我們還很幼稚,就是初發心,那個心念還很稚嫩。
希望我們人人要用心,難得佛法,「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我們這念心一起,無明就又出來;無明出來,外面的境界就助長我們這念心,就造很多煩惱。總而言之,學佛,要真正找回我們的本覺,不必在很遠找,自己的心,每天好好多用心。
Sunday, January 24, 2016
【人間菩提】20160124 - 善愛為寶勤奉行 Diligently Serving as Living Bodhisattvas with Love and Kindness
善愛為寶勤奉行
Diligently Serving as Living Bodhisattvas with Love and Kindness
清水之愛民風淳
付出無求清校園
菩薩家族延慧命
善愛為寶勤奉行
Saturday, January 23, 2016
【人間菩提】20160123 - 追憶良醫‧覺道傳承 Passing on Enlightened Love of Bodhisattva Path
追憶良醫‧覺道傳承
Passing on Enlightened Love of Bodhisattva Path
追憶良醫情至誠
有情生命互惜緣
愛護地球順天理
佛心師志永傳承
Friday, January 22, 2016
【人間菩提】20160122 - 入群度眾濟蒼生 Serving as Living Bodhisattvas to Benefit Humanity
入群度眾濟蒼生
Serving as Living Bodhisattvas to Benefit Humanity
驚世災難菩薩湧
大地和風播善種
身體力行濟蒼生
入群度眾天地祥
【靜思妙蓮華】20160114 - 荷擔家業莫學小道 - 第740集
20160114《靜思妙蓮華》荷擔家業莫學小道(第740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莫信小教,偏毫差大;莫學小道,喻稚幼小;莫習放蕩,令增欲意;莫貪享樂,迷回道路。」
⊙「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領解諸子先因遊戲來入此宅之意。父子二字,前後品皆用,正明佛於弟子有成熟養育之恩,弟子於佛有承當家業之義。
⊙譬若有人:即二乘人自譬幼稚,見識淺小,缺乏遠見。無明厚重,未有所識,曰幼稚。
⊙有人:喻發大乘心。年既幼稚:幼者弱,稚者小。
⊙<化城喻品>本師最初為大通智勝佛十六王子時,即教此輩發大心。但僅於發心而未有修行,善根微弱,故名幼稚。
⊙頑童懵懂頑劣窮固,捨父逃逝。執小退大為「捨」。「父」喻佛。捨父,喻違佛乘之教義。
【證嚴上人開示】
「莫信小教,偏毫差大;莫學小道,喻稚幼小;莫習放蕩,令增欲意;莫貪享樂,迷回道路。」
莫信小教
偏毫差大
莫學小道
喻稚幼小
莫習放蕩
令增欲意
莫貪享樂
迷回道路
我們學佛真的是要,好好發大心、立大願。既發心,立了願,我們就不要又退失,退大就小了。難得人身,難聞佛法,能夠聽到佛法真諦,我們就要好好用心,不要相信小教。小教,那就是讓我們的心,無法開闊,我們只顧在我們自己。
佛陀教導我們,我們要開闊心胸,要廣結善緣,我們要與所有眾生結好緣。但是,若是稍微偏差,就斷了與眾生結緣的機會。我們應該要「結緣」,不是「絕緣」,這只是一點點的偏差,就差很多了。
要斷煩惱,沒有錯,佛陀教我們要斷煩惱。可是要斷的煩惱,那就是要斷得心在人群中,不受人群誘引我們,不受人群來染著、擾亂我們的心。真正的大法,我們不去用它,就是差很遠了,所以「莫學小道,喻稚幼小」。這裡的「幼稚」、「小」,這與年齡無關,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耽誤了自己的人生。所以「莫習放蕩,令增欲意」,不要放蕩,這種放蕩了我們的心,要收回來就不容易。
我們修行也是一樣,每天每天聽經,養成了習慣,若是休息幾天,要再接上來那就比較困難。起初這樣一直開始精進,會愈聽愈歡喜,因為過去不知道的,現在都懂了、瞭解了,除了瞭解日常生活,又瞭解天地萬物間的道理。這樣繼續,這聞法香,「香」,是從我們內心,自己一直培養出來。這種香,外面的香,我們若是香柴放在我們的身上,放久一點,這塊香柴拿走,口袋裡,還是香氣還在。這是一種譬喻。法也是一樣,法,我們不斷吸收,不斷聽,起初是藉聲音聽進來,藉文字吸收進來,一再反覆聽,聽久了,我們法入心來,威儀態度、說話表達的修養,這已經是德香在我們身上。
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時間,不要放蕩。我們若放蕩了,心的法就全都漏掉,我們就只貪在欲念。「莫貪享樂」,若一貪,就會「迷回道路」。所以我們要好好用我們的心,與法要多接近,不只是多接近,法就是要近我們的心、入我們的心。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
世尊
我等今者
樂說譬喻
以明斯義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這四位己經走出來,在佛的面前,用最恭敬心來懺悔,他過去執在小教,對大法沒興趣。他們感覺失誤很多,年齡不斷老朽了,這時候真正體會到佛法。開始他要用譬喻的方式,如何譬喻呢?,下面這段文,就是這四位長老,為所有大眾說出來的心聲。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譬若有人
年既幼稚
捨父逃逝
久住他國
或十二十
至五十歲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段文,我們就知道,有人在很小的時候,幼稚之時,很頑皮,離開了父母,這樣逃離家庭,貪愛玩就出去了。不知不覺,年齡從十歲、二十歲,一直到五十歲。這四位長老,他們已經領解了,已經瞭解過去一段時間,就如諸子,因為遊戲,愛玩愛玩,邊玩邊離開家庭,愈離愈遠,五十年了。
領解諸子先因遊戲
來入此宅之意
父子二字
前後品皆用
正明佛於弟子
有成熟養育之恩
弟子於佛
有承當家業之義
人生的五十年,已經是在中年,將要進入老年的時代了。從幼稚的時代離開,這樣一直玩,一直遠了,等到一身落魄之後,要再回來,也不知道路回來,也忘記要如何回來。這是一種譬喻。
經典中<譬喻品>,長者見子在火宅中,這也是父子的譬喻;須菩提等在<信解(品)>中,他還是同樣用父子來譬喻,現在是譬喻孩子就是貪玩,離開了父親,過去是父親因為他的事業,所以離開家庭,但是回來時,已經這間大宅衰敗,孩子愛玩,所以他趕快要救子。現在是孩子愛玩,離家,出去了,要回來的路迷失了。同樣是父子的譬喻,前後二品都有用到,所以就是表明佛於弟子,有成熟養育之恩,是什麼養育呢?慧命養育。
我們來人間是父母的因緣,由不得自己,就是與這對父母有緣,就是這對父母生我們。我們入佛門來,就是因為我們自己選擇,「好樂佛法」,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成長慧命,接近佛法,甚至要貼佛心。因為我們學佛,就是要學出佛心來,用佛法入我們的身心。身體我們守戒律,「無漏戒」;在我們的精神、腦海中,增加我們的智慧,「無漏慧」;在我們的生活中,增加我們的定力方向,這「三學」無漏,那就是增長慧命。所以說「成熟養育之恩」,是慧命養育。
「弟子於佛有承當家業之義務」。我們學佛,我們就要,荷擔如來家業。就像佛陀晚年,將這個擔子交給地藏菩薩,佛陀若離開這個娑婆世界,未來娑婆世界,這些眾生誰要照顧?雖然佛法在人間,人不懂得接受,還是再造業,墮落地獄,地藏菩薩還是要再追,追這個造業受罪的人,地獄中,還要去救。這種大心宏願,佛陀選擇地藏菩薩,要有這種耐心、苦心,願意去追隨眾生,這是在《地藏經》裡的描述。
可見,佛陀將法付託給弟子,弟子就要擔起這個家業,有這樣的義務。你來接受這個法,就像人間父子的關係,家庭養育你,這個家庭的事業將來你要承擔,子承父志。這是應該的,這是一個譬喻。
譬若有人:
即二乘人自譬幼稚
見識淺小
缺乏遠見
無明厚重
未有所識
曰幼稚
「譬若有人」。現在這個「人」,那就是指二乘的人。「二乘」,大家知道了,聲聞乘、緣覺乘,這種人,獨覺,就是獨善其身,覺悟的人。同樣入佛法,聽佛說法,卻是他們停滯著,所以就是譬喻幼稚,「見識淺小」。我們也有很多人,「我自己顧好就好,我何必去理那麼多的事?不必了。」我們現在的修行者,也還有很多這樣的見解。
所以我們應該要,發大心、立大願,要不然,我們對佛法所瞭解的,還是停滯在幼稚。就像在幼稚園一樣,還要老師不斷照顧我們,順我們的意,像這樣不會進步。這種「缺乏遠見」,只知道這樣,自己周圍的事情,法,只瞭解與自己有關的,他不瞭解天下事,不瞭解眾生的事情,這是沒有遠見。
所以常常「無明厚重」,就是還有無明。雖然我們說要斷煩惱,去無明,只斷自己的周圍,說,我「自掃門前雪」。這只顧自己而已,這實在是有點太過於淺見,顧自己,沒有想到其他,這就是無明還很重。
修行,我們是要開闊,天地間的真諦,不是只要瞭解自己生死的事情,我們應該要開闊天下間事。所以有很多事情「未有所識」,還有很多都還不懂,所以叫做「幼稚」。
有人:
喻發大乘心
年既幼稚:
幼者弱
稚者小
「譬若有人」,「有人」就是像這樣幼稚的人。不過,現在他們已經開始從幼稚中,譬喻開始要發大心了。「幼稚」就是說「弱」,幼者弱的意思,你們若讀《法華經》,讀到<化城喻品>,有一段經文:
<化城喻品>
本師最初
為大通智勝佛
十六王子時
即教此輩發大心
但僅於發心
而未有修行
善根微弱
故名幼稚
<化城喻品>提出來的譬喻,譬喻在塵點劫之前。「塵」就是沙塵,這樣這麼多來譬喻,那個時候的時間,更長了,比地藏菩薩說「恆河沙」,一沙一塵,比那個時間更長。
那時候有一尊佛,叫做大通智勝佛。他在還未成佛前,身為國王,這位國王有十六個孩子。後來,他體會了佛法的真理,他就將國家交出去,他去修行了,後來成佛。這十六位王子也來追隨,發心出家,那時候年齡還小,所以成為十六沙彌,沙彌,就是更小的,這麼小的孩子同時來出家,也是一段時間,聽大通智勝佛所說的法,也聽《法華經》;雖然年紀幼稚,不過他們開始接受大法。
十六王子雖然是沙彌,他們的領解力很大,開始也是能替佛來宣說。就像我們現在,這一群小菩薩,他們也是發心立願要當傳法人。兩三歲、三四五歲,都一直說他們要當護法,他們要當傳法人等等。我們最近常聽到,所以不由得不去想到這段,<化城喻品>。十六王子雖然是幼稚,他們也能將他們的心得,也能教化他人,但是,因為他們想,這是孩子說的話,就不當一回事,雖然也有發心,但是沒有修行,「善根微弱」。
不去修行,只會發心,沒有去修行,這樣的人也叫做幼稚。這是譬喻更遠的,那些幼稚的人,老實說,也是我們現在的人。因為我們那時候,釋迦牟尼佛,是在那十六沙彌的其中之一,現在那十六沙彌,已經在十方都成佛了。我們可能也是,那十六沙彌的法感化過我們,我們只有發心而已,我們沒有認真修行,也說不定。
這時間,塵點劫那麼久,我們也是在塵點劫一直到現在,我們六道輪迴,這樣一直到現在,種那顆因,雖然很輕微,我們現在收攏來,就要用心。自然這顆微小的種子,因中有樹,樹中有因,也能說因中有果,果中有因。這是很奧妙的因果觀,只要我們有這個基因,我們就應該好要好珍惜。
這些幼童,這是另外一段,向我們大家譬喻,讓我們前前後後瞭解。回歸到現在的經文就說,有人這樣,從小「捨父逃逝」。這種頑童懵懂頑劣,這幾十年間,從富家子離開家庭,一直外面展轉,一直到離開到五十年了,一身都是貧困。這樣的人,他「捨父逃逝」,表示退執,執小退大。
頑童懵懂
頑劣窮固
捨父逃逝
執小退大為捨
這就是我們在譬喻小乘的人,好不容易佛已經成佛在人間,有這個因緣跟隨佛陀出家,但是他們還停滯在小法中,退失了大乘。儘管佛陀所說的大乘法,他們都以為與我無關,儘管在佛的身邊,但是還是尚未真正入門。真如本性,佛陀心懷的這個門還未進去,所以,這表示捨,捨父,離開父,這是譬喻,「父」是譬喻佛,「子」是譬喻弟子。「捨父,喻違佛乘」。到外面,佛所說的道理,他沒有用心去接受,所以違背了佛乘。
父:喻佛
捨父
喻違佛乘之教義
就是
就像我們不知,流浪在六道多久了,我們現在才能夠,再接觸到佛法的道理一樣,我們若不趕緊接受,可能我們永遠,都無法入佛的門徑裡。所以我們要把握每一念間,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Thursday, January 21, 2016
【人間菩提】20160121 - 行入大道覺有情 Walking the Path of Love Steadfastly
行入大道覺有情
Walking the Path of Love Steadfastly
憶昔奔走濟貧病
震殤重建撫傷痕
安身安心安生活
行入大道覺有情
【靜思妙蓮華】20160113 - 樂說譬喻循善誘誨 - 第739集
20160113《靜思妙蓮華》樂說譬喻循善誘誨(第739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法說譬喻領悟,對治求五利使,果報之增上慢;說三界火宅喻,復得大白牛車,再說窮子譬喻。」
⊙「不謂於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須菩提等陳述領解佛說譬喻,亦以譬喻說明領解之意。因明如來慈悲循善誘誨,自己愚癡情滯於獨善。
⊙世尊:誠敬應如禮,儉恭敬禮節,心有所決定領解受教,須先申明致誠。
⊙我等今者樂說譬喻:<譬喻品>以大富長者比喻如來,估量財富不匱,故曰等賜大白牛車。今此<信解品>四子說窮子喻以回應酬對回答,以喻說領解喻說。
⊙二品皆以父子相稱者,佛於弟子有作成之德,故比之如父,弟子於佛有纘述傳承之功,故比之如子。
⊙此品以幼稚貧兒比喻弟子無心希取,故言忽得如來寶藏之分。
⊙前品述說如來慈愍,如父為子之心最切,故云驚入火宅。此品寫弟子愚癡背父之事居多,故曰疾走而去。
⊙前品明如來引諸子出離欲、煩惱、塵沙惑三界門,故云父今在門外。此品明窮子恐怖疑父,不肯入門,故曰住立門側。
⊙父子各說出四十年中,許多施受教法曲折,今日始得父子投機,師資道合,故二喻各盡本懷。
⊙以明斯義:斯義者,欲明如來慈悲循善誨訓,自己愚癡情態也,所謂智者以譬喻而得解。
【證嚴上人開示】
「法說譬喻領悟,對治求五利使,果報之增上慢;說三界火宅喻,復得大白牛車,再說窮子譬喻。」
法說譬喻領悟
對治求五利使
果報之增上慢
說三界火宅喻
復得大白牛車
再說窮子譬喻
中概能夠回想過去,這麼久的時間一直在說的法,我們從<方便品>、<譬喻品>,一直佛陀用盡心機來誘引弟子,如何能夠去除,過去所執著的小乘法,要如何來誘引,進入一實大乘法。現在已經弟子,也開始慢慢體會到了,體會到佛陀的用心,現在開始是懺悔或者是反省,將自己的心門打開,應該與佛的本懷接近了。真的是很不容易!
人生的執著,煩惱、無明要去除,實在是不簡單。這是佛陀一直一直用心,也要四十多年間,才真正能夠啟動了弟子這念心。所以我們聽法,承先啟後,過去聽的不要忘記了,現在聽的我們就要好好用心,接續在未來。
「法說譬喻領悟」。那是佛用非常多的心機,說種種法,五時施教。將覺悟那個心靈境界,面對的是法身菩薩,所說的成佛的法、的心境。接下來,那就是面對凡夫,要如何將他引入佛法裡來?所以就「阿含」,慢慢誘引,讓他們知道因緣果報觀,瞭解「苦集滅道」等等,人間現實的苦難,以及人間無常、生命短暫等等,煩惱累積,由不得自己,受業力的牽引,六道輪迴,苦不堪啊!這些法就要說十二年。
然後,佛陀認為這樣還不行,要趕緊再更上一層樓,說「方等」,破「有」,執著的心,開始讓大家瞭解,一切一切空幻無常,這樣也要說八年。這樣二十年過去了,還不行,因為只斷了無明、欲的煩惱還未到達,斷塵沙惑的煩惱,所以就說「般若」,五蘊皆空,所以一切非常微細的,「空」的道理都分解出來,這樣也要二十二年的時間。接下來就是《法華經》,所以過去所開的路,現在就是要將它回歸一條大路。
不論是「華嚴」,三個七日,就是二十一日,一直到十二年,再八年,又二十二年,這樣這麼長久的時間,這都是「法說」。
所以佛陀開始在<譬喻品>,他就說「三界火宅」的譬喻。在三界火宅,眾生就如幼稚無知的頑劣孩子,惹火燒身,在那裡玩火,儘管父親在外面一直叫啊叫,都不曉得要出來。所以父親門外設三車,用這個方法,使這些在火宅裡懂得跑出來,得救了,又能親自看到,大白牛車裡面莊嚴的寶物,所以得到了,「復得大白牛車」。
「再說窮子譬喻」。現在再開始下去,就是有故事,「窮子譬喻」。過去是佛陀用心,現在再下來,很多弟子的用心了。須菩提、目犍連等四位弟子,他們開始同時的心聲,懺悔又表白他們的內心,也表示自己也年紀大了,現在開始要發心,應該沒有想到,以為就是這樣而已,「不謂於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
不謂於今
忽然得聞
希有之法
深自慶幸
獲大善利
無量珍寶
不求自得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是在描述,他們本來不知道,有這麼豐富的大白牛車,現在人人有分,所以不敢求。「現在原來這也是我們的,只要我喜愛,這個東西就是我們的」。所以「深自慶幸」,這是很稀有的寶物,就是稀有的法,「獲大善利」,所得到的是很大的利益,就是「無量珍寶,不求自得」。
下面的文再說,「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
世尊
我等今者
樂說譬喻
以明斯義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現在這四位弟子,代表著所有的修行者要來述說他們內心。同樣他們也是學佛,用譬喻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心。
須菩提等
陳述領解佛說譬喻
亦以譬喻
說明領解之意
因明如來慈悲
循善誘誨
自己愚癡
情滯於獨善
接下來是須菩提等,他們開始來陳述,就是來表白,表白了領解佛說譬喻,他們現在再用譬喻,來反覆向佛陀表達他們的心意。
「因明如來慈悲,循善誘誨」,就是要來表達感恩,感恩佛陀慈悲,循循善誘,考慮到人人無法接受,他就設種種的教法,說空談有,譬喻一切。用這樣的方法,這叫做「循善誘誨」,慢慢來接引眾生、來教誨眾生。現在瞭解佛陀的本懷,佛陀的用心,表達出了弟子自己愚癡,那個情滯於獨善其身。弟子就是只貪著在獨善其身中,為了尊重,所以再稱「世尊」,那就是表達他們的誠意,大家的誠。
世尊:
誠敬應如禮
儉恭敬禮節
心有所決定
領解受教
須先申明致誠
「誠敬應如禮」。須菩提他們按照,我們人間的禮節,要表達,那就是要再稱「世尊」,就是我現在要向您表白的。這叫做誠,表示了誠敬,從內心的誠意,對佛陀的敬仰,表達他們,非常謙卑恭敬的禮節。
「心有所決定」。決定他們要來接受佛陀的教育,就是行菩薩道。他們已經開始體會,開始要接受了,所以弟子要表達出,他們內心的誠意。
所以他們就說,「我等今者,樂說譬喻」。
我等今者
樂說譬喻:
<譬喻品>
以大富長者
比喻如來
估量財富不匱
故曰等賜大白牛車
這段文就是說,用大富長者譬喻如來他對眾生,如來的智慧,能夠來體會眾生的根機,所以「估量」,他有很大的智慧,能夠普及給一切眾生。就像財富無量,用不完,就譬喻那位長者,他還有很多的財富,就這樣殷殷善誘,將孩子,趕快用種種的方法,大白牛車,用三車,在門外來誘引這些孩子出來,這就是長者他的大富,就是佛陀的大智慧。
今此<信解品>
四子說窮子喻
以回應酬對回答
以喻說領解喻說
「今此」,現在<信解品>,「四子說窮子譬喻」,四位,那就是須菩提,慧命須菩提、迦旃延等等四位,他們前後開始用這種的譬喻,來回應,回答佛陀。佛陀用譬喻,弟子也用譬喻來回應佛陀,表達他們的心。他們用過去內心所想的,停滯在小乘,也用譬喻來回答,所以這就是他們現在領解,開始心所要表達。
二品
皆以父子相稱者
佛於弟子
有作成之德
故比之如父
弟子於佛
有纘述傳承之功
故比之如子
前面<譬喻品>,現在的<信解品>,這二品全都像是父子相稱。過去是父親在門外,看到孩子這樣,不忍心,所以設種種方法。現在窮子的譬喻,是孩子違背了父親,離開了家庭,這也是用父子來作譬喻。所以父子相稱,與佛,與弟子所做的一樣。
父親救子出來,現在是佛陀用種種方法,將弟子的慧命讓他增長起來。所以,「弟子於佛,有纘述傳承之功」。因為父子有財產相繼承的法,佛與弟子,他們也有要承擔如來的家業。
弟子應該好好聽法,聽了之後「如是我聞」,將這個法應該再傳說下去。這就是說法者、傳法者,應該有的責任,來擔起天下的法,法,我們應該要將它,普遍流傳在天下。
此品以幼稚貧兒
比喻弟子
無心希取
故言
忽得如來寶藏之分
「此品」那就是<信解品>,他是用「幼稚貧兒,比喻弟子無心希取」。明明佛陀向我們說這麼多法,我們還迷於那個法,還貪玩在那個法,小法之中,停滯在小乘,獨善其身之中。所以,這時候已經瞭解了,也體悟了,所以「忽得」,「原來我也一樣能得到,將來成佛,成佛實在離我不遠。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清淨的本性在自己的心,我這時候瞭解了,我體會到、發現到,我原來也有真如的寶藏在。」
前品述說
如來慈愍
如父為子之心最切
故云驚入火宅
此品寫弟子愚癡
背父之事居多
故曰疾走而去
所以「前品」,那就是<譬喻品>,是「述說如來慈愍」,就如慈父一樣,為子,那種最懇切的心。火宅的譬喻,看到那些孩子,還那麼頑愚,這樣在裡面,看到火不只不怕,還將火當作他們所要玩的東西。我們現在的人,不就是這樣嗎?真的,長者在火宅外面很著急,該怎麼辦?所以就要施設種種的方法。
所以「慈愍」。佛陀的慈悲,憫念眾生,像父親為子,那種最懇切的心。修行者有幾位能體會到,真正佛陀內心心懷的懇切呢?四十多年了,在晚年時,現在終於能瞭解,師徒之情與父子情是一樣的,那種救子的心是那麼懇切,「驚入火宅」。
前品明如來引諸子
出離欲、煩惱、
塵沙惑三界門
故云父今在門外
此品明窮子
恐怖疑父
不肯入門
故曰住立門側
現在這品<信解品>,那就是表明「窮子恐怖」,對於父親一直呼喚,叫他,心中還有疑。就像佛與弟子之間,要告訴他「你能成佛」,但是他還不太敢相信,同樣的道理,所以「不肯入門」。前面是希望他出離三界門,現在是要叫他入佛真如門,真如本性的門,但是孩子還遲疑,遲疑還不敢進來。這是一種互相的對照。所以在「住立門側」,就是不敢進來,這是下面的文。
父子各說出
四十年中
許多施受教法曲折
今日始得父子投機
師資道合
故二喻各盡本懷
父子各說,這四十多年的時間裡,許多施受教法曲折」。這四十多年的時間裡,很多曲折。一直到晚年,佛陀也老了,弟子也老了,到了這時候,「始得父子投機」。佛已經盡他的本懷,要施教給弟子;弟子也已經體會到了,他將佛陀的教法已經入心來。
以明斯義:
斯義者
欲明如來慈悲
循善誨訓
自己愚癡情態也
所謂智者
以譬喻而得解
「以明斯義」,就是要讓我們更瞭解,「如來慈悲循善誨訓」,這樣循循善誘,來教誨我們,但是弟子自己,還是在愚癡的情態裡,這麼久的時間,實在是很後悔。
「智者以譬喻而得解」。所以<譬喻品>不是說,他就是笨笨的,所以我就要用其他的譬喻,不是。譬喻是高智慧,用最高的智慧來解釋這個道理,所以要瞭解這個譬喻,也要用智慧來體會。
各位,學佛要從聽法開始。聽法不只是聽過就忘了,再聽,今天又重新。我們應該聽了今天的法,就要體會過去的,這樣經典這麼長,才有辦法連貫,整體的法才能入心。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Wednesday, January 20, 2016
【人間菩提】20160120 - 內外環保為典範 Tzu Chi's Recycling Volunteers---Giving with Love and Dedication
內外環保為典範
Tzu Chi's Recycling Volunteers---Giving with Love and Dedication
內外環保除困境
活佛醫王予平安
回收資源護大愛
慈智廣布善循環
【靜思妙蓮華】20160112 - 一乘大法 無量珍寶 - 第738集
20160112《靜思妙蓮華》一乘大法無量珍寶(第738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多求人心多不足,無求而得喜足多,忽然得聞記成佛,豈能不喜樂慶幸。」
⊙「不謂於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不謂:申明心慶歡喜之義。謂若有求而得,則不為希有。
⊙佛四十餘年未說,今日始說,真是忽然得聞,聲聞成佛,昔所未聞,今得聞之,所以心甚歡喜。
⊙忽聞此開三顯一,唯是一乘之希有之法,如是所獲實堪深欣慶稱幸,如不求而得無量珍寶。
⊙希有之法:即是妙法,亦即本經所說,三乘即是一乘。聲聞皆當作佛,真是希有事,從來未聞佛說。
⊙深自慶幸:過去認為不可得者,今日能得已得,慶獲善利,幸能領悟,怎不深心自慶自喜呢?
⊙無量珍寶:即大乘因果。
⊙過去在般若時,領受大法是為轉教菩薩,以為菩薩方可作佛。豈知於今法華法會,全蒙等賜大車,故曰不求自得。
【證嚴上人開示】
「多求人心多不足,無求而得喜足多,忽然得聞記成佛,豈能不喜樂慶幸。」
多求人心多不足
無求而得喜足多
忽然得聞記成佛
豈能不喜樂慶幸
我們就知道了,人生,不足的心實在是很多,愈求愈多愈不足。現在我們看天下很多的大企業家,你問他們,「足夠了嗎?」「還沒,現在正是在擴展中。世界排名還是第一,希望能在第一再更大,不要被人拚過,變成第二。」所以就會覺得還不夠,第一過不夠,擔心會被第二的拚過去。所以第二的人更不足,因為前面還有一個排名第一的,第三的就不用說了,所以愈求愈多,心是愈不足。何況我們一般人,這是人生苦難的狀態,苦偏多,真真正正一無所有的人,生活是苦不堪,加上了天災人禍的苦,更難當,真的是很不堪。這是人生啊!
若是能夠「無求而得」,「喜足多」。無所求,但是在無所求當中所得到,就會很歡喜,意外的歡喜。人生有很多少欲知足,這種常常很滿足,得一點點,他就覺得很歡喜、很滿足了。人生就是這樣,我們若只有一念心,只想要付出,付出是一件很歡喜的事情。付出,不一定是有錢人的專利,有力的人能付出、有心的人能付出、有辦法付出的人,都是無所求,無所求,能得到他的目的,那就已經很歡喜了、很滿足了。
我們眾生的心都是多求,心多不足的人,在人間就是一直求,求私己私利,就是求名大、產業大,一輩子這樣庸庸碌碌,沒有想到人生無常、短暫,業多,事業愈多,其實破壞是愈大,造業是愈多。地藏菩薩就是在地獄中,就是度這種多貪多求,心不知足的人,地藏菩薩多辛苦啊!地藏菩薩度眾生,無求,只要眾生受法得度,他就歡喜了。他的歡喜是眾生離開地獄,得佛法,能淨化眾生,這樣他就很歡喜。
但是我們在說在《法華經》中,佛陀的弟子中,已經慢慢開始將心開闊了,法,接受大法了,開始反省過去守在獨善其身,現在已經瞭解了,人人都能夠成佛的機會,開始要發心了,因為聲聞也能得佛授記,將來也會成佛。所以忽然間聽到,這種聲聞也會成佛,非常微妙的法,所以,怎麼會不歡喜呢?所以大家很歡喜。這是須菩提在表達,他們忽然,得聞(授)記成佛,聲聞得授記,將來能夠作佛,這種的歡喜。
但是地藏菩薩,他就不管什麼時候能成佛,就是佛法,所接受的就是付出,為眾生付出,不論什麼時候是不是能夠成佛,我就是為眾生付出就對了,「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叫做發大心、立大願。從開始,他就有這樣的大心大願,這樣在付出,所以他時時都在歡喜中,甘願、歡喜在付出。修行,我們應該向地藏菩薩看齊。
接下來的(經)文說,「不謂於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
不謂於今
忽然得聞
希有之法
深自慶幸
獲大善利
無量珍寶
不求自得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段(經)文,「不謂」就是說,表示從他內心,其實過去不敢想,但是這個心一直認為,「我這樣就夠了」,卻是現在已經明白,聲聞發大心、修菩薩行,同樣能成佛。這過去不敢想,現在開始表達出來了。明,申明,就已經開始,將他內心的話說出來,這一分歡喜。過去沒感覺,現在很歡喜,那個慶幸,因為現在忽然得聞這個法。
不謂:
申明心慶
歡喜之義
謂若有求而得
則不為希有
所以,「若有求而得,則不為希有」。因為他以前覺得,佛是向菩薩說話,與我也是無關,所以過去完全心無希求。現在己經忽然間,佛陀講《妙法蓮華經》,稱讚人人本具,具有甚深、甚深、無量甚深的智慧,人人本具,人人都能成佛,何況舍利弗已經受佛陀授記了,像這樣,我們雖然過去無所求,我們同樣也有希望,也是會得到佛陀所授記。所以因為這樣,過去不敢求,現在不求自得,這樣就是很歡喜,那種歡喜從內心,無法形容,所以就是歡喜。這也就是我們大家,要再很透徹瞭解,佛陀四十多年來還不曾說的,今天開始說。
佛四十餘年未說
今日始說
真是忽然得聞
聲聞成佛
昔所未聞
今得聞之
所以心甚歡喜
是這樣嗎?佛陀從說「阿含」就已經,涵蓋了那個微妙法在,只是無法說,「大家,你們都能成佛」,因為大家還無法體會。一直想要說,只是因緣還沒到;現在已經到了,時間來不及了,不能再留下來,所以在這期間,他開始說了,真是「忽然得聞」,忽然間得到,聽到聲聞也能成佛。「昔所未聞」,過去不曾聽過,現在已經聽到了,佛陀向舍利弗授記,所以「今得聞(之)」,所以心也很歡喜,這就是「忽然得聞」,「忽聞此開三顯一」。
忽聞此開三顯一
唯是一乘之
希有之法
如是所獲
實堪深欣慶稱幸
如不求而得
無量珍寶
所說的法,來到《法華經》時,就是開除過去那個小乘、中乘,來會合為一乘,這叫做「開三顯一」。其實,佛陀並不是要說三種法,佛陀一心一意,就只是要說一種法,那就是人人能成佛,但是人人共同一條路,那就是菩提道,要行菩薩道,入人群,廣度眾生。這是佛陀的目標,要人人都能瞭解,可惜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根機。
所以,佛陀的本懷,無三,就是一。來到這個地方,方便法,佛陀完全將它撥開,大家唯有一乘,一條路走,那就是菩提道,所以說,「唯有一乘之希有之法」。聽到這種,這個法,心歸一,法歸一,大家都懂得要專心向這條路走。這就是所得到的,真的是很歡喜,這歡喜的信解,已經深入了,整個生命的細胞裡面,真的是透徹歡喜,這樣欣慶,稱幸大家很幸福,這種從內心發出,「如不求而得無量珍寶」。
世間人就是以珍寶為貴,經典就用如得到無量珍寶,無量珍寶要如何能來譬喻,真正內心所有的細胞,都是踴躍歡喜起來。細胞會笑,你們聽說過嗎?過去我也曾說過,整個身體的細胞都踴躍歡喜。為什麼歡喜得會跳起來?為什麼歡喜得那麼輕鬆,那麼自在呢?這就是真正透徹,甚深的慶幸,那種的歡喜。
希有之法:
即是妙法
亦即本經所說
三乘即是一乘
聲聞皆當作佛
真是希有事
從來未聞佛說
所以「希有之法,即是妙法」。「希有」,真的人人能成佛,這實在是很稀有的法,也就是《法華經》所說的,「三乘即(是)一乘」。聲聞全都能作佛,這是《法華經》最微妙的法,所以是很稀有的事情,從來還不曾聽過。
「深自慶幸,獲大善利」。這種「深自慶幸」,是過去認為不可得,但是今日能夠得已經得到了。
深自慶幸:
過去認為不可得者
今日能得已得
慶獲善利
幸能領悟
怎不深心
自慶自喜呢
過去認為我沒有成佛的機會,我若能斷諸煩惱,取入涅槃,就不會再來六道輪迴,過去想到這樣而已。現在己經佛陀的鼓勵、佛陀的證明,這種人人可成佛,人人可以發大願,人人都能乘願再來人間,不受業力驅使,是自己自願能夠來,能夠入人群中來度眾生,這種「深心自慶自喜」,這是我們人人應該要有。
所以這種無量珍寶是不求自得。無量的珍寶,是世間人人所追求的,但是修行者他所追求的,是比珍寶還更珍貴,法。其實,珍寶是世間有形的物質,有形的物質也有消失的時候,有形的物質帶不來,更帶不去,但是唯有真實妙法,才是真正在我們的生命中,成長我們的慧命,我們的慧命才有辦法,將煩惱業力全部斷除。不過,要用什麼來譬喻,最有價值、最珍貴、最歡喜呢?無法再形容,就用「無量珍寶」來形容,那就是「大乘因果」。這是很重要的。
無量珍寶:
即大乘因果
過去就一直跟大家說,要深信因果,人人要瞭解,尤其是大乘因果。剛剛說斷除煩惱,發大心、立大願。過去在「般若」的時代,一切皆空,所領受的那個大法,就是只說一切皆空,現在應該要領受到的是大法,就是轉「般若」,一切皆空,就是要再增加「妙有」,「妙有」就有大乘因果。這種「妙有」的道理,現在已經領受到了,轉為菩薩,教菩薩法。
佛陀講法就是有這樣的次序。現在他們已經領解了,領悟、體會,體解大道,所以開啟了他們的智慧,這時候發大心要來統理大眾,入人群中,去來自如,這叫做大乘因果。
過去在般若時
領受大法
是為轉教菩薩
以為菩薩方可作佛
豈知於今法華法會
全蒙等賜大車
故曰不求自得
這就是以為菩薩,才有辦法能作佛,要行菩薩道才能夠成佛,這是必然的道理,「豈知今於法華會,全蒙等賜大車」。到這時候,佛陀一大事因緣,坦然都這樣已經展現出來,讓人人能夠體會,佛陀原來的本懷,人間一大事,無非就是要讓人人,從「小(乘)」,凡夫心,那個因果觀,慢慢善誘,從小乘聖人的因果,一轉是大乘因果。這是佛陀這樣完全鋪設出來,完全教化,所以「等賜大車」,一大事因緣來人間,所以叫做「不求自得」。
今天所聽到的法,完全完全是佛陀的內心本懷,全都鋪設出來,坦然讓大家能瞭解,這真的是千生難逢。這是真實的,真實法是千生難逢,不知道還要再幾生幾劫,才能再遇到佛。要遇到佛,不是那麼容易,我們也說過了,釋迦佛後面,再來人間成佛的彌勒佛,現在稱為彌勒菩薩,他未來成佛,他就還要再五十七億,這麼久的時間,真的是還很長。這期間,實在是佛陀他的恩惠,未來就是要承擔如來家業,所以佛陀晚年就希望人人,要來擔起這個家業。
現在常常聽到我們的慈青,發願要擔天下米籮。我們就是要擔起如來,荷擔如來家業,那就是天下事,天下人有責任,何況我們修行,承佛教化,一定要有這樣的責任。所以,我們要用心,在每個時間,我們能聽到佛法,尤其是已經到了這個時候,體會一大事因緣,佛陀很坦然,將他內心本懷這樣敘述出來,讓大家能瞭解,我們應該要深解。
人生庸庸碌碌,所求何物呢?讓你求得很多,你還是不滿足。所求的,即使讓你得到了,瞬息無常,還能帶走什麼東西呢?沒辦法。唯有法入心,活絡在我們整個細胞,全身的細胞都很快樂、很歡喜。佛法能助長我們的慧命,這無求、快樂,付出無所求,這樣的人生不就是最快樂嗎?所以,佛法在千生萬世難逢,現在我們能得到,這麼甚深微妙的法,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豈能不好好用心,守住這念,信解甚深妙法呢?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Tuesday, January 19, 2016
【人間菩提】20160119 - 長情大愛亙古今Paving a Path of Love Through Giving of Ourselves
長情大愛亙古今
Paving a Path of Love Through Giving of Ourselves
善用人生顯良能
大愛鋪路披寰宇
長情接引傳法脈
福慧雙修恆力行
【靜思妙蓮華】20160111 - 解佛心大歡喜 - 第737集
20160111《靜思妙蓮華》解佛心大歡喜(第737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得解之由常聞法數十年,是故慶幸獲大善解大道,由是近聞譬喻希有之法,解佛心懷獲開悟之善利。」
⊙「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聲聞得授成佛之記,領悟如來說法必稱機宜,故歷四時說教一周,開權顯實之旨。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智名,華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凡夫無智,迷而不覺。
⊙外道邪智,非是正覺。
⊙二乘偏空智,正覺而未至正等覺。
⊙菩薩中道智,雖正等覺,但未得大圓。
⊙唯佛一人超於九法界眾生之上,堪稱無上正等正覺。
⊙若有求而得,則不為希有,今無求而得,出過於自心之所希望,故曰得未曾有。
【證嚴上人開示】
「得解之由常聞法數十年,是故慶幸獲大善解大道,由是近聞譬喻希有之法,解佛心懷獲開悟之善利。」
得解之由
常聞法數十年
是故慶幸
獲大善解大道
由是近聞
譬喻希有之法
解佛心懷
獲開悟之善利
人生到底有多久呢?能夠在數十年間聽法,是何其慶幸的事情啊!我們若能常常聽法,自己要自我慶幸,自然我們就會對法就是很珍惜,不敢放棄、不敢怠慢,自然日日有法水滋潤,來浸潤我們的心地,漸漸我們就能吸收法,在我們的心,那就瞭解這條大道了。
就是因為這樣,我們不論是過去聽,不很瞭解,說不定在任何一個時間、一件事情,用一種的譬喻,說不定這個譬喻的法,這樣就是啟動我們的心。原來聽的,過去的意沒有很大的瞭解,現在經過了,看到人,這件事,用這樣來譬喻,原來道理是這樣,瞭解了,能夠體會了。才知道,原來佛法就是要這麼生活化,佛法原來是在人間,都不離開我們的身邊;菩薩原來都在人間,彼此之間。
佛心,用佛心來對人人,看人人生命中都是一本經,每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我們所讀的一本經典,應該我們所得的滿滿。我們若用這種心情在佛法中,我們哪一天沒有在接受佛法?
佛陀一生一大事因緣來人間,他目的也就是,現相在人間,從降兜率、下皇宮、處胎、出生、修行苦行的過程,一直到他成佛、開始弘法,四十九年的時間,哪一天不是在說法呢?從開頭的「苦、集、滅、道」,一直到人間人、事、物,人生的「生、老、病、死」,人的煩惱造作,從心理「生、住、異、滅」,從我們所住的大環境土地,整個物質「成、住、壞、空」。這種「三理四相」,已經這四十九年間,很用心來分析,讓人人很清楚因緣果報。
因緣果報就是從開口動舌、起心動念、舉手動足等等,開始所造作,一切的業力,無不都是從心起。一直分析到整個宇宙的「空」,如何合變成「有」,「有」的苦,造成世間等等。這是佛法。
所以,慈濟已經這麼多年了,同樣也是接近四十九年了。這個數十年間,不a是只有聽法,大家是先身體力行,開始就是從慈善,醫療、教育、人文,這樣一路一路過來,我們要珍惜啊!所以現在一定要「解」,「得解之由常聞(法)」,要常常聽法,不論你們從何時進來,「數十年」間。所以,我們要很慶幸,菩薩道我們這樣走過來,現在法來印證我們現在所做,沒有違背了佛所教的法,所以我們應該是得到,很多的善利,因為我們造福人群。
眾生得法,就是我們最歡喜,這叫做法喜。眾生若能得到法,就是我們最歡喜的,這樣叫做真法喜,若只有「我知道,我知道,所以我懂很多了,我很歡喜。」這樣叫做法喜嗎?不對。是你要去付出,付出之後,眾生瞭解了,「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他瞭解了,我們歡喜,這就是善利。這就是我們鋪一條的大路,常常說人間路要鋪好,才能走入菩提道來。
所以「由是近聞」。最近我們在聽《法華經》,從<序品>而<方便品>,而到<譬喻品>,現在應該要深心信解的時候了,應該要去體會,佛陀一大事因緣在人間,我們應該由這樣,「獲開悟之善利」,這我們要很感恩。希望我們人人用心。
來,前面的經文,「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又今我等
年已朽邁
於佛教化菩薩
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不生一念
好樂之心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每天都在反覆,提起好幾次了。須菩提尊者等,每個人他們內心懺悔,也就是告白他內心,過去為什麼對菩薩道,沒有起歡喜心,發心立願,為什麼?這是開始,因為體會到了,從<方便品>開始,讚歎佛的智慧,這佛慧甚深甚深,經過<譬喻品>,火宅、大白牛車等等,他們總是瞭解了,透徹瞭解了。不過,年紀已大了,身體衰邁了。這有表達出了後悔,除了懺悔,還有後悔的心。但是佛陀慈悲,還是來得及,因為現在來發心,其實慧命是永恆的,法是無始終的。所以佛陀還是,慢慢會再開導他們。
下面這段(經)文就這樣說,「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
我等今於佛前聞
授聲聞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記
心甚歡喜
得未曾有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過去是沒有起歡喜心,現在歡喜了,為什麼歡喜呢?因為佛已經授聲聞能作佛,聲聞也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佛智。佛智雖然甚深、甚深、無上甚深,但是聲聞也一樣能與佛智同等,能到達無上正等正覺,那就是成佛。舍利弗已經受佛陀這樣,得到佛陀為他授記,所以大家心,對自己有信心,「心甚歡喜,得未曾有」。過去不曾這麼歡喜過,現在實在是很歡喜,「得未曾有」。
「我等」,下面好好地瞭解。意思就是說,「聲聞得授(成)佛之記」,已經在須菩提等,「領悟如來說法」。
聲聞得授成佛之記
領悟如來說法
必稱機宜
故歷四時說教一周
開權顯實之旨
瞭解佛陀所說法,必定是稱機,就是隨緣說法,眾生的根機,要投眾生有辦法接受的根機,去和他說話,我們現在也應該能領悟了。
所以,經歷了「四時說教」,「四時說教」,就是「阿含」、「方等」、「般若」,現在是「法華」;現在已經開始,這樣一周,應該要將「華嚴」,也納入是「五時」。
佛陀要轉法輪就是這樣,從覺悟那時候,佛的境界,不是眾生能體悟,所以只好隨機逗教那就是「阿含」、那就是「方等」、那就是「般若」,進到「法華」,這樣就開權顯實。現在,過去方便法,已經慢慢打開了,讓大家看到真實法,這就是「開示」——將這個門打開,來指示我們,真正裡面的法是什麼。
我們就要好好來領悟,原來佛陀有這麼豐富的法,就是隨機逗教。用這麼多的時間,用這麼多的方法,無非就是要如何來拯救眾生。眾生已經在世間,受盡苦難,眾生還迷茫在內心的煩惱中,還無法解脫出來。所以佛陀要對外,已經在受苦的眾生一定要解救;對內心,無明煩惱,應該趕快盡去除。
所以,開權顯實後,才要讓我們看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佛智名
華譯為
無上正等正覺
即是真正平等覺知
一切真理的
無上智慧
佛陀開始這個佛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佛智,翻譯,從梵文翻譯過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大家知道了,就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我們應該要很平等,這叫做慈悲等觀。
過去也常常告訴大家,我們慈悲的極頂,就是眾生平等,這樣的觀念,既然眾生平等,你再殺害眾生、吞食眾生的肉,這種就是迷,就是煩惱。光是為了一個「欲」字,尤其是口欲,為了這個味,一個口欲,對眾生不平等。佛陀的慈悲,就是要我們人人要到達佛智,佛智就是悲智雙運。要有慈悲,啟發我們的智慧,慈悲智慧的極頂,是眾生平等,所以這,是真正的平等,才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一切的真理,是無上的智慧。
這種無上的正覺,就是佛的果位。我們有辦法做到「眾生平等」嗎?我們全都還有,「這個人說話我比較中意聽」、「這個人態度我不喜歡」,都有這樣的分別心,我們要到什麼時候,才能人人全都共同,一片的平等心呢?
做事很困難,就是這樣說,你就是要這樣,和大家平等,你們人人要和合,彼此之間,要同一念心。偏偏還是一樣,某些人做事,他就是有自己自私的心,他就是有那種排斥別人的心,就有那分自己自大等等,像這樣,要如何將他當作,他是很平等的心呢?所以這實在是很困難啊!所以我們就要修行,要修行,人人修行,人人才能得到慈悲等觀,做事情大公無私。希望人人都是平等,我們若能這樣才有辦法。
不過,我們現在,人人,雖然說哪個人,很能幹,有魄力等等,其實那都還是凡夫。「凡夫無智,迷而不覺」,還沒有真正透徹佛的真理。
凡夫無智
迷而不覺
憑著他的聰明,憑著他懂得利用關係,去鋪他的路,這不是真正的智慧,也不是真正的德。所以「功德」,我們要先內心先自修,要謙虛;外懂得禮讓,待人接物,心內外都一樣,這樣才是真智慧。所以很慨嘆,我們全都還是凡夫。
外道邪智
非是正覺
外道的智,就是不正確的,外道的修行方法偏差。
我們開始前面<譬喻品>時,佛陀也一直說,若是偏差,邪知邪見,不能為他說《法華經》。所以,佛陀也是很防範,這種偏差的知識,這不是真正覺。
二乘偏空智
正覺而未至
正等覺
二乘偏空的智,二乘偏空,就是停滯於獨善其身,這也還沒有正覺,因為他還沒到平等,人人平等、眾生平等,我得度,眾生也都要得度;二乘只想,我自己得度就好,沒有想要再去度他人。
菩薩,若是菩薩智,那就是中道的智。雖然他已經有很正確的智慧,自己也要修,也要度眾生,自己就是在中央,上求佛道,我們還要縮小自己,上面還有佛道,我們還要繼續求佛道,我們要把握時間,要下化眾生,這叫做「菩薩中道智」。雖然是這樣,有「正等覺」,「但未得大圓」,還未到大圓鏡智。
菩薩中道智
雖正等覺
但未得大圓
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告訴大家「大圓鏡智」,那就是非常圓滿,心很清淨,這個鏡,我們的心鏡,非常非常的清淨。山河大地、宇宙萬物,都完全攝受入心。
唯佛一人
超於九法界
眾生之上
堪稱
無上正等正覺
這「唯有佛一人」,「超於有九法界眾生之上」,過去曾和大家說過「十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這叫做「四聖」;餓鬼、地獄、畜生、人、天、阿修羅,這都叫做「六凡」。佛陀一人超越過九界,那就是在四聖之上,何況六凡呢?所以唯有佛陀,有辦法可以超脫過去,「堪稱無上正等正覺」。
須菩提(等),大家已經全都瞭解了,其實人人都能與佛平等,所以他們會很歡喜,「得未曾有」。
若有求而得
則不為希有
今無求而得
出過於自心
之所希望
故曰得未曾有
「若有求而得,則不為希有」。他們原來就有的,我只是去求就有了,這樣還不算希有。今是「無求而得」,出於意外,認為我們不可能得到,但是我們就是得到了,這是得未曾有,本來不敢希望,本來不敢想的,現在竟然我也有分,實在是不可思議!原來我也能成佛,所以心很歡喜。比過去,過去所沒有,現在已經有,這種的歡喜心。
各位,學佛我們真的要用心。佛法是在生活化,菩薩是人間化。人人若發揮了菩薩心,用盡方法,讓眾生都有那個機會來接觸到,這就是在布善種子。這個善種子,人人都有辦法去當農夫,心地農夫,大家都做得到,只要發心。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Monday, January 18, 2016
【人間菩提】20160118 - 精勤薰法心德香 Diligently Following the Dharma and Cultivating Virtues
精勤薰法心德香
Diligently Following the Dharma and Cultivating Virtues
同修諦理廣度眾
童子薰法勸善行
長者勤學電子書
誠正信實傳法脈
【靜思妙蓮華】20160108 - 實諦理觀六度萬行 - 第736集
20160108《靜思妙蓮華》實諦理觀六度萬行(第736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實諦理觀忘情執,長情大愛菩提道,法度一切弭苦厄,慈悲等觀正道行。」
⊙「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已朽邁故,以佛所說大乘法為教化菩薩與己無關故,此所以不起希求之意。
⊙何況我等四人,須菩提等,今已老朽衰邁。
⊙對於佛所說大乘法,教化菩薩如何修六度萬行、上求下化事,非我所能,亦非我所願,是故不起希求,無一好樂之心。故云: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證嚴上人開示】
「實諦理觀忘情執,長情大愛菩提道,法度一切弭苦厄,慈悲等觀正道行。」
實諦理觀忘情執
長情大愛菩提道
法度一切弭苦厄
慈悲等觀正道行
「實諦理觀」,實諦,那就是一乘大法,真實的道理;這真實的道理,我們要用心去深入,細細觀想。
我們人都是因為情,迷了道理,我們現在一切的感受,就是匯集了一切煩惱,構成了我們現在的人生。現在的人生所過的日子,在家有在家人的辛苦、擔心,在家人的事業、在家人的家庭、感情,歡喜的那就是夫妻情愛、親子之間父慈子孝,是不是人人都有這樣這麼順,家族的順理結合這個家庭?十有八九都不如。
現在都是小家庭,就是不肯和長輩住在一起。老人無奈,孤老無依偏多,萬一有病,或者是在生死的關頭,孩子很遠。有的父母很慈悲心,「不要讓孩子知道,不要讓他擔心,他要回來一趟也沒有那麼容易。」但是有的思念子孫能回來看他,通知,「我很忙,有話電話說就好了。」「你的父親病了。」「帶去看醫生啊!」「你回來看他一下。」「沒那麼快死啦!等到快差不多了再跟我說吧!」常聽到有這樣,這樣的家庭,親子的情。
小時候父母生、父母養,個個栽培得很成功,讀完大學,出外留學,讓他出國去,這全都是父母給他們的。但是,到了他功成名就,他有另外他自己的家庭,在他鄉外地,就是忘記了他出生的源頭。還有更絕情的,也很多啊!明明就住在附近,不論是父親或母親,單獨一人住在老家,上下很不方便,生病了,家裡是那麼的髒,三餐沒有人為他料理。所以我們慈濟人看,與她培養了感情,再問她:「您到底這些兒子、女兒,都在哪裡?」
開始就哭了,就是這樣牽著委員的手,貼在心口,就說:「師姊,我這樣撫養,幾十年的孩子,都住得離我不很遠,不過他們都不曾來看我。師姊,妳和我無緣無故,你們這群,還有師兄,都常常來看我,為我清掃家裡,其實我很感恩,不過我的心很難過,為什麼我的兒子、女兒都不想回來看我呢?」
老先生過去年輕很風光,就是這樣這麼風光,外面應酬等等,家業、事業就是太太在做,「所以他們父親若回來,我就很生氣,兩人就吵架。那時候我若和先生吵架,我就會在孩子身上出氣,不過平時我也很疼他們。」就是這樣累積來,這群孩子就這樣說:「以後我若是成家,我不會回來看你們。」
「他們和我說氣話,我也和他們說氣話,所以也告訴他們:『你們都不必回來看,我就是老了、病了、死了,都不用你們來理我。』」問她:「阿嬤,您心裡有想嗎?」「師姊,說不想是騙人的。我也不知道我有幾個孫子。」真的是很淒涼啊!這樣的人生,在現在這樣的家庭,不知道還有多少?
整間都是垃圾。雖然左鄰右舍會說可憐,誰能去照顧?開頭要打開阿嬤的心門,連她的家門,要請她開門都不容易,何況到能夠進去,那是和她博多久的感情,這是一次又一次,要為她清掃屋裡,溝通再溝通,一直慢慢來,才有辦法整間房子都為她清掃,才能打動了鄰居的心。
這些鄰居慢慢接近,就會告訴慈濟人:「師姊、師兄,你們都放心,你們不用那麼常來了,我們會三不五時過來,和她坐一坐,三餐,我們有時也能稍微輪流,這樣端過來給她吃。」這就是誠意的感情。這若不是人間菩薩,要如何救拔眾生的苦?如何能夠度化人心,啟發人的愛心?這就是人間菩薩。
人間菩薩,那就是已經瞭解道理了,「實諦理觀」,已經瞭解人生。老人的苦難,那就是從她年輕開始,這種的因緣、感情,及造作的這個業,所以落得現在有子孫,卻是斷了情。這種的人生,「實諦理觀」,我們若能用心觀察,仔細觀察,「忘情執」,我們就能不要執著,不要執著我的家庭、你和我的關係。這種「你我」的感情,兩個人的問題,就會造成了下一代,所以這種不歡喜、吵架的感情,那就是變成了恨與怨。
我們若是瞭解道理的人,我們就「忘情」,將這種「你我」的情,我們全都平等觀,像疼自己的親子一樣,這樣的心來看待眾生。佛陀說「眾生如一子」,所看一切眾生就像羅睺羅一樣,他用這樣的心來愛眾生。但是,他也是用一切眾生的心,來看待他的至親的族人,這就是平等心。若能這樣,才是「實諦理觀忘情執」,這情才能夠打得很開,愛才能擴展得很大,心包太虛。
菩薩的心,要有「長情大愛」,要拉長情,擴大愛,這就是菩提大直道,這樣我們的路,才走得長,走得遠。菩薩修行是累生累世,在覺悟的道路是很長遠,我們「上求下化」,不斷上求佛道,不斷下化眾生,這就是長情大愛,這樣走入菩薩道。
想到天下四大不調,大小災難一直重疊發生,若想到這樣,感覺我們要把握時間。一直是來不及了,心很急,要趕緊用法來度一切,才有辦法消弭苦厄。要如何消災解厄?唯有我們要用佛法淨化人心。我們要啟發人人的愛心,每個人都將人人,當作是我們的親人一樣。
所以,「慈悲等觀正道行」,這是我們要走的路,這也就是我們的方向。佛陀那種在那麼單純的時代,他能說出未來,我們的現在,人間這麼複雜,人心險惡等等,造成了天下大小三災。這若想到佛陀的智慧,所以由不得我不能不趕緊說,一定要趕緊說,而要說的時間,來不及了。光是依照經文,但是現在的社會,真的就是佛陀那時候的心懷,他的本意就是要說出,未來社會的生態,所以經文,我們是藉經文,來瞭解現在人的心理。
道理是千古不變,這叫做真理。亙古不變,我們什麼時候我們都要能夠接受,來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培養我們對眾生人人的平等觀,這才是真正真實道。
佛陀二千多年前的本懷,是什麼呢?希望我們能更瞭解,不要等到像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目犍連,他們的心情,光是一直聽法、一直聽法,但是行菩薩道,這種入人群中,這他們沒有生起興趣,只想要趕緊斷生死,不再來六道輪迴。
這種的心情,不是沒有道理。因為那時候,行菩薩道,你是要度什麼人?那麼大的印度,能見到多少人呢?哪有多少人。有多複雜嗎?沒有,很簡單。所以那個時代,他們用單純的心修行,深入道理,瞭解了,但是他們沒有表達出,「我要發心立願,我將來要行菩薩道」,就是缺這一段。所以他們四位出來,還是向佛陀懺悔告白,告白他們的心態,對這「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
淨佛國土
成就眾生
心不喜樂
所以者何
世尊令我等
出於三界
得涅槃證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就一直很強調,我們就要好好修行,斷煩惱,要我們大家出離三界。要斷除塵沙惑,斷除煩惱惑,斷除我們人間,貪、瞋、癡、慢、疑等等,沒有再造那個因緣,來人間的苦難。來人間都是帶業來,將這些業都要斷除之後,才能取得涅槃。我們也很努力往這個方向。
下面接著再說,「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又今我等
年已朽邁
於佛教化菩薩
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不生一念
好樂之心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也因為我們已經老了,佛陀所教化行菩薩道,這應該就是更年輕的人,或者是他們有發心的人,所以因為這樣,我們就沒有起這分,發大心、立大願的心,這是因為這樣,我們心態不好樂,沒有很熱情想要接受,行菩薩道的心。因為我們也老了,一再表達老,在這段經文中,已經有幾次「年已朽邁」。可見人老了都會比較消極,自己都覺得,日子剩下沒多少了,我何必要再學那麼多?
可是我們要記住,生命無長短的分別,人生本來無常,不必管它有多長。不過,我們要開闊,我們生命範圍,我們要有深度的生命價值,我們自己要開闊,我們生命的寬度,我們要對人群,在現代這個時代,我們就要趕緊結好善緣,準備我們要度眾生的道糧,我們再來生,看到就是歡喜。現在的好緣,未來的歡喜緣,這是橫面,我們要把握現在,趕緊做就對。深度,法,我們一定要聽,要深心信解,這就要看我們這念心。要不然,真的「年已朽邁」,愈來年紀愈大,就一切就一直消極。我們不要消極,我們就趕緊做。
所以說「已朽邁故」,因為朽邁,「以佛所說大乘法為教化菩薩與己無關故」,這是佛陀您在教菩薩,這是佛陀教法的對機,與我們無關,所以「此所以不起希求」。
已朽邁故
以佛所說大乘法
為教化菩薩
與己無關故
此所以不起
希求之意
覺得,佛陀您在說的菩薩道與我無關,是在教別人。是不是這樣呢?我們聽經,是不是我們都這樣想:「師父在說人的貪、瞋、癡,這不是在說我,一定裡面不知道誰,是貪、瞋、癡,那不是我。」我們人都是這樣。師父在稱讚:「發大心、立大願,對人很親切。」「那一定是我。」我們都自己選擇好壞的法。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通通要攝受下來,聽到好的,我們要趕緊深度接受;聽到不好的,我們要及時去除,這樣才對。
佛所說的法就如雨露,露水或是雨水。土地若有乾旱,雨水一下,每一塊土地,都是有受到雨水的濕氣,裡面的種子自然就會發芽。所以我們要心如一片土地,受法好像雨露很普遍,我們要好好用心。
何況我等四人
須菩提等
今已老朽衰邁
「何況我等四人」。這「我等」,是須菩提代替除了他們四位,來求法、懺悔之外,是當場這些人的代表,所以稱「我等」。除了我須菩提,還有這麼多人都一樣,年齡都大了,「今已老朽衰邁」,體力也衰邁了,這種「老朽衰邁」,已經體力衰退了,走路都不同了,體態也變了。這是須菩提在描述,他們身體的情形。
所以「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對於佛所說大乘法
教化菩薩
如何修六度萬行
上求下化事
非我所能
亦非我所願
是故不起希求
無一好樂之心
故云:
不生一念
好樂之心
佛所說的大乘法,這樣的教法,我們如何有辦法能接受呢?因為菩薩法,那就是要修「六度萬行」。「六度」,大家都知道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還要「萬行」,你就要走入人群中,但是眾生芸芸,這實在是很難。
那時候佛陀所說的,要行菩薩道,就要行「六度萬行」,就要「上求下化」,入人群中去,這都不是我所願,不是我所做得到的,所以「不起希求」,就沒有那個希望,就不想要求精進。所以「無一好樂之心」,我一點都不想要。「故云:不生一念好樂之心」,這是他們的心境。
我們學佛,一定要用心。看看現在的社會,不是只聽經而已,我們聽經就是要,適應我們現在的社會。現在的社會人間,看,災難頻傳,大小三災重疊著,你們想,我們現在,是不是要很用心,用佛的教法來入人間,入人群中度化眾生,適應時代。佛法是亙古不變,所以我們能接受這個法,用在現代。所以我們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Sunday, January 17, 2016
【人間菩提】20160117 - 萬眾合和立典範 Serving with Unity and Harmony to Set a Role Model
萬眾合和立典範
Serving with Unity and Harmony to Set a Role Model
合心虔誠度法眾
和氣順調理圓融
互愛輕安入法藏
協力自在得無礙
Saturday, January 16, 2016
Friday, January 15,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107 - 成就眾生淨佛國土 - 第735集
20160107《靜思妙蓮華》成就眾生淨佛國土(第735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同入法性謂遊戲神通,菩薩修持是淨佛國土,成佛時自受用之報土,成就眾生是自莊嚴法。」
⊙「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成就眾生:佛以法化度眾生,如未種善根者令種,已種善根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度脫。
⊙有眾生之處即是菩薩修行之淨土。從初發心立宏誓願,行菩薩道不退心,隨所化眾生而取淨土。
⊙菩薩為莊嚴佛國土而往返教化眾生,眾生隨其教化而得身心成就清淨之善業故,當來必生彼依正二報之淨佛國土。
⊙能所共得清淨。自動力謂之「能」,被感受謂之「所」。「能」度化者是菩薩,「所」度者是眾生,因之而教化眾生,謂之「成就眾生」。
⊙心不喜樂:須菩提等,於佛說大乘法,久已熟聞,而在座之時反生疲懈。但滯著於其所證偏空之法,而於一切大乘事業概不好樂。
⊙正因為世尊令我須菩提等二乘人,依世尊所說四諦等教法,斷集滅苦,得出三界,以觀此菩薩法,種種悉皆空故,以自證涅槃與佛無異,別無堪作故。
【證嚴上人開示】
「同入法性謂遊戲神通,菩薩修持是淨佛國土,成佛時自受用之報土,成就眾生是自莊嚴法。」
同入法性
謂遊戲神通
菩薩修持
是淨佛國土
成佛時
自受用之報土
成就眾生
是自莊嚴法
我們人人學佛就是要有目標,除了我們追求佛法,追求佛法是要成就自己。人生,無明煩惱覆蔽,很多事情我們都不知道,不知所以然,更無法瞭解我們每一天的生活,為什麼事事由不得自己?不如意十有八九,想要追求的,不如我們追求的心意,實在是很多。這樣是不是很辛苦啊?佛經裡說「求不得苦」,偏偏我們人人就是要求,就是求得很辛苦!尤其是「生、老、病、死」這個過程,人,都有各不相同煩惱很多。這些煩惱要如何放得下?把握人間、時間與空間。
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目犍連這四大上座,佛陀的弟子,他們從他們的內心,那種懺悔告白,過去聽法,雖然都有聽法,真真正正要「同入法性」,還是有一點距離,所以對大乘法,「遊戲人間神通」這種的興趣全無,因為他們過去認為世間,無常、苦、空、無我,為什麼還要攀緣入人間呢?所以因為這個觀念,對「遊戲人間」沒興趣,所以他要「同入佛性」,那就很難了。
要瞭解,「遊戲神通」,那就是真正的解脫,付出無所求,「三輪體空」。不就是嗎?多少慈濟人,不論是出國,國際間的救援,自掏腰包,自己花錢,那個路程那麼遠,陸、海、空的交通都是要經過。山嶺多麼的高,車子多麼的難行,他們雖然過程,過程很辛苦,完成一項任務,去付出膚慰眾生的苦難,完成了這個任務,輕安自在,回來了。
「辛苦了,大家很辛苦!」「沒有啊,感恩,師父給我們這個機會。」看,像這樣的菩薩,有多少在人間,不惜辛苦付出,回來,法喜充滿。這就是入法性,「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同時,來去雖然過程辛苦,但是他們甘願,如在遊戲。
所以「菩薩修持是淨佛國土」。菩薩修持的,他的目標,所修行造作一切,就是「淨佛國土」。我們學佛,就是希望能夠成佛。所以,成佛前要先結好緣,所以每一尊佛菩薩,久遠劫來的時間,生生世世在六道,只要有眾生的地方,都有佛菩薩在。
看到我們臺灣一隻狗,有人買魚就放在地上,魚還活生生在那裡,很掙扎,這隻狗,牠就趕緊到旁邊,凸陷處就有水積在那裡,這隻狗牠就用牠的嘴與鼻,就這樣把水撥出去、撥出去,撥到魚的身上。甚至用牠的鼻去對魚的嘴,好像要去聽牠還有沒有呼吸?水再繼續撥,撥到因為那個凸下去的水窪,淺淺的而已,所以將自己的嘴鼻都弄受傷了,還是繼續這樣撥水救魚。
眾生皆有佛性啊!甚至在「臉書」上,也有一位獸醫,他說:「這隻狗很有靈性,天性啊!」「那可能是佛陀再世。」我聽到這句話,很感動。看,六道,眾生道,狗就是在六道中的眾生道,牠這樣的舉動,這種的慈悲,你看,這是不是成佛在結眾生緣?
「受用之報土」,我們現在結盡了眾生緣,不論在什麼道、什麼樣的眾生,我們去付出,那就是,哪怕像那隻狗都會感動人。我們要學佛,所以也很期待有朝一日,時間還要多久,我們不知道,有朝一日,我們也能成佛。我們這輩子多與人結好緣,我們來生,我們感受用的報土,人人也會對我們很好,我們所說的話,人人都會相信,我們所做的一切,人人都能肯定,這也是叫做「受用之報土」。
我們人人都有依、正二報,但是我們的生命,將來會變得如何?那就看我們自己了。是善,還是惡呢?與人結善緣,都是歡喜的事;我們若與人結惡緣,甘願還,就打八折。人生就是這樣,我們現在所受報的環境,這叫做「受用之報土」。
我們成就一切眾生,那就是「自莊嚴法」。「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投入人群中,知道人群所受苦、所需要,我們如何去付出。原來這個方法,對這樣的苦難眾生能夠幫助他,他得救了,我歡喜,這種我們增加,行菩薩道的知識智慧。所以,一方面在「成就眾生」,名稱上說我們是在救人,其實這樣叫做學佛,這樣叫做實行菩薩道,這就是「自莊嚴法」。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但是那四位長老,他說「心不喜樂」,不甘願,不想要,為什麼呢?法聽久了,也已經累了,年齡也是老了,所以因為這樣,對這個「神通遊戲,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不甘願去,沒興趣。「所以者何」,又是為什麼呢?
淨佛國土
成就眾生
心不喜樂
所以者何
世尊令我等
出於三界
得涅槃證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下面的經文說,「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
佛陀開始不是這樣告訴我們嗎?要讓我們出三界,得涅槃,還能證果。我們聽這樣,我們就是身體力行,從年輕開始一直到現在,那就是往出離三界、證涅槃的方向走。這是「須菩提等」表達。現在我們來解釋「成就眾生」。
成就眾生:
佛以法化度眾生
如未種善根者令種
已種善根者令成熟
已成熟者令度脫
這是佛陀開始希望,讓人人先種個善根,讓大家知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人間苦難偏多,集了很多的惡業,所以受很多的苦,佛陀就是叫大家不要造惡。這是佛陀開頭在「阿含時」就一直一直這樣說。
「已種善根者令成熟」。已經種善根的人,不是種子撒下去就好了,你還要用功,你還要好好地將土照顧好,水分照顧充足,讓它有陽光,讓它有空氣,種子萌芽,就長出樹木等等,讓它成熟起來。「已成熟者令度脫」。讓人人先種個善根,法要深入心來,法深入心之後就得到解脫了。
在那四位長老他們,還沒有很深的瞭解,因為「有眾生之處,即是菩薩修行之淨土」。其實,只要有眾生的地方,無不都是修行的地方,不只是在人類,哪怕是地獄、餓鬼、畜生,同樣也要有菩薩,在那個地方救濟眾生。這是佛陀的目標,不過,小乘者他不知道,他不知道原來佛陀教育的,是有眾生的地方就是菩薩要去修行的淨土。
有眾生之處即是
菩薩修行之淨土
從初發心
立宏誓願
行菩薩道不退心
隨所化眾生
而取淨土
「從初發心立宏誓願,行菩薩道不退心,隨所化眾生而取淨土」。菩薩在救度眾生,不是此生此次結緣而已,他還要再追隨眾生,到每一個地方去。這是佛陀還未成佛之前,發心立願,行菩薩道的過程都是這樣,這就是菩薩的淨土,菩薩神通遊戲的地方。
菩薩為莊嚴佛國土
而往返教化眾生
眾生隨其教化
而得身心成就
清淨之善業故
當來必生
彼依正二報之
淨佛國土
「菩薩為莊嚴佛國土,而往返教化眾生,眾生隨其教化,而得身心成就,清淨之善業」,因為眾生時時受教,受教既久了,自然他就累積累積那個善業,所以「當來必生,彼依正二報(之),淨佛國土」。
「依正二報」,大家都很清楚,我們會依照我們,所造福的地方去,我們的正報能與這麼多,已經淨心地、修善業的眾生,會合在一起,這就是淨佛國土。
能所共得清淨
自動力謂之「能」
被感受謂之「所」
「能」度化者
是菩薩
「所」度者是眾生
因之而教化眾生
謂之「成就眾生」
「能所共得清淨」。「能」、「所」,「能」就是能去救人的人,「所」是被所救的眾生。能救的菩薩,所救的眾生,這樣叫做「能所」。「共得清淨」,能救人的人,菩薩是清淨,被救的眾生也是清淨。所以「自動力,謂之『能』」,自己自動自發,要去救人的菩薩叫做「能」;度化者就是菩薩,所度化,就是眾生,因為這樣叫做教化眾生,「成就眾生」。
但是「須菩提等」,就是「心不喜樂」。雖然佛陀有這樣鼓勵,不過他們覺得,佛陀是在鼓勵那些菩薩,不是要我們去做。所以現在才開始,須菩提代替大家告白,這個心聲,很懺悔,過去就是「心不喜樂」,沒有興趣,只知道要斷生死煩惱,對度眾生,沒有興趣。
為什麼「心不喜樂」呢?就是「佛說大乘法,久已熟聞」,就是常常聽,「而在座之時反生疲懈」。聽久了也習慣了,所以就不會起這樣,很歡喜踴躍的心,願意接受、願意付出。
心不喜樂:
須菩提等
於佛說大乘法
久已熟聞
而在座之時
反生疲懈
常常說「發心如初」。你要永永遠遠聽法都這麼歡喜,這麼踴躍,聽了就去做,實在是很困難。所以,一句話常常說:「在家菩薩智慧長」。在家菩薩因為他們在社會,接觸的人多,看的人多,所以再聽法的時候,體會很多,所以他們很甘願,接受到,就歡喜付出。若是生活在這樣平淡,平平靜靜,什麼苦都沒有受到,那個心就比較發不起來。
但滯著於其所證
偏空之法
而於一切
大乘事業
概不好樂
所以「但滯著於其所證」。只是停滯在那個,我已經斷煩惱,我所過這樣的日子很淡泊,這樣就可以了。因為我瞭解「空」,一切法是空。但是他沒有覺察到執著,
已經是執著在偏空了,所以還不是很究竟的「空」。所以,他們現在知道,「偏空之法」,「而一切大乘事業,(概)不好樂」,這就是須菩提自己懺悔、自己自告白,解釋他們的心理。
正因為世尊
令我須菩提等
二乘人
依世尊所說
四諦等教法
斷集滅苦
得出三界
過去世尊就是這樣教我們,教我們要出離三界,得涅槃,就是這樣,所以我們依世尊所說的,「四諦」等等之教法,在過去「阿含」、「方等」、「般若」,用這樣的方法,要斷苦、滅苦。斷集滅苦,能夠出離三界。
以觀此菩薩法
種種悉皆空故
以自證涅槃
與佛無異
別無堪作故
「以觀此菩薩法,種種悉皆空(故)」。因為他們覺得,在那裡遊化人間,這全都是「空」的,所以他們就排斥。「以自證涅槃與佛無異」。他以為佛陀修行,也是最後是入涅槃,他們卻不知道,佛是「取大涅槃」,是與眾生同等,在眾生中的付出一切無所求,他從這個時間的長久以來,如一時間。所以我們常常說「把握當下,恆持剎那」,那個「把握當下」的時間雖然是很短暫,但是是恆持。與六道眾生同涅槃,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瞭解,世間一切道理真實,無形無體的道理,佛陀就是曠劫,「曠劫」就是無法去計算,很開闊的時間,一直以來在六道不斷來回,這樣救度眾生,與一切眾生同一涅槃。
各位菩薩,學佛,我們要用長久的心,用大涅槃的心,用心「同入法性」,真正的「淨佛國土」、就要「成就眾生」,這樣在法莊嚴,莊嚴佛土。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