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Friday, January 22, 2016

【靜思妙蓮華】20160114 - 荷擔家業莫學小道 - 第740集



20160114《靜思妙蓮華》荷擔家業莫學小道(第740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莫信小教,偏毫差大;莫學小道,喻稚幼小;莫習放蕩,令增欲意;莫貪享樂,迷回道路。」
⊙「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領解諸子先因遊戲來入此宅之意。父子二字,前後品皆用,正明佛於弟子有成熟養育之恩,弟子於佛有承當家業之義。
⊙譬若有人:即二乘人自譬幼稚,見識淺小,缺乏遠見。無明厚重,未有所識,曰幼稚。
⊙有人:喻發大乘心。年既幼稚:幼者弱,稚者小。
⊙<化城喻品>本師最初為大通智勝佛十六王子時,即教此輩發大心。但僅於發心而未有修行,善根微弱,故名幼稚。
⊙頑童懵懂頑劣窮固,捨父逃逝。執小退大為「捨」。「父」喻佛。捨父,喻違佛乘之教義。

【證嚴上人開示】

「莫信小教,偏毫差大;莫學小道,喻稚幼小;莫習放蕩,令增欲意;莫貪享樂,迷回道路。」

莫信小教
偏毫差大
莫學小道
喻稚幼小
莫習放蕩
令增欲意
莫貪享樂
迷回道路

我們學佛真的是要,好好發大心、立大願。既發心,立了願,我們就不要又退失,退大就小了。難得人身,難聞佛法,能夠聽到佛法真諦,我們就要好好用心,不要相信小教。小教,那就是讓我們的心,無法開闊,我們只顧在我們自己。

佛陀教導我們,我們要開闊心胸,要廣結善緣,我們要與所有眾生結好緣。但是,若是稍微偏差,就斷了與眾生結緣的機會。我們應該要「結緣」,不是「絕緣」,這只是一點點的偏差,就差很多了。

要斷煩惱,沒有錯,佛陀教我們要斷煩惱。可是要斷的煩惱,那就是要斷得心在人群中,不受人群誘引我們,不受人群來染著、擾亂我們的心。真正的大法,我們不去用它,就是差很遠了,所以「莫學小道,喻稚幼小」。這裡的「幼稚」、「小」,這與年齡無關,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耽誤了自己的人生。所以「莫習放蕩,令增欲意」,不要放蕩,這種放蕩了我們的心,要收回來就不容易。

我們修行也是一樣,每天每天聽經,養成了習慣,若是休息幾天,要再接上來那就比較困難。起初這樣一直開始精進,會愈聽愈歡喜,因為過去不知道的,現在都懂了、瞭解了,除了瞭解日常生活,又瞭解天地萬物間的道理。這樣繼續,這聞法香,「香」,是從我們內心,自己一直培養出來。這種香,外面的香,我們若是香柴放在我們的身上,放久一點,這塊香柴拿走,口袋裡,還是香氣還在。這是一種譬喻。法也是一樣,法,我們不斷吸收,不斷聽,起初是藉聲音聽進來,藉文字吸收進來,一再反覆聽,聽久了,我們法入心來,威儀態度、說話表達的修養,這已經是德香在我們身上。

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時間,不要放蕩。我們若放蕩了,心的法就全都漏掉,我們就只貪在欲念。「莫貪享樂」,若一貪,就會「迷回道路」。所以我們要好好用我們的心,與法要多接近,不只是多接近,法就是要近我們的心、入我們的心。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

世尊
我等今者
樂說譬喻
以明斯義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這四位己經走出來,在佛的面前,用最恭敬心來懺悔,他過去執在小教,對大法沒興趣。他們感覺失誤很多,年齡不斷老朽了,這時候真正體會到佛法。開始他要用譬喻的方式,如何譬喻呢?,下面這段文,就是這四位長老,為所有大眾說出來的心聲。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譬若有人
年既幼稚
捨父逃逝
久住他國
或十二十
至五十歲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段文,我們就知道,有人在很小的時候,幼稚之時,很頑皮,離開了父母,這樣逃離家庭,貪愛玩就出去了。不知不覺,年齡從十歲、二十歲,一直到五十歲。這四位長老,他們已經領解了,已經瞭解過去一段時間,就如諸子,因為遊戲,愛玩愛玩,邊玩邊離開家庭,愈離愈遠,五十年了。

領解諸子先因遊戲
來入此宅之意
父子二字
前後品皆用
正明佛於弟子
有成熟養育之恩
弟子於佛
有承當家業之義

人生的五十年,已經是在中年,將要進入老年的時代了。從幼稚的時代離開,這樣一直玩,一直遠了,等到一身落魄之後,要再回來,也不知道路回來,也忘記要如何回來。這是一種譬喻。

經典中<譬喻品>,長者見子在火宅中,這也是父子的譬喻;須菩提等在<信解(品)>中,他還是同樣用父子來譬喻,現在是譬喻孩子就是貪玩,離開了父親,過去是父親因為他的事業,所以離開家庭,但是回來時,已經這間大宅衰敗,孩子愛玩,所以他趕快要救子。現在是孩子愛玩,離家,出去了,要回來的路迷失了。同樣是父子的譬喻,前後二品都有用到,所以就是表明佛於弟子,有成熟養育之恩,是什麼養育呢?慧命養育。

我們來人間是父母的因緣,由不得自己,就是與這對父母有緣,就是這對父母生我們。我們入佛門來,就是因為我們自己選擇,「好樂佛法」,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成長慧命,接近佛法,甚至要貼佛心。因為我們學佛,就是要學出佛心來,用佛法入我們的身心。身體我們守戒律,「無漏戒」;在我們的精神、腦海中,增加我們的智慧,「無漏慧」;在我們的生活中,增加我們的定力方向,這「三學」無漏,那就是增長慧命。所以說「成熟養育之恩」,是慧命養育。

「弟子於佛有承當家業之義務」。我們學佛,我們就要,荷擔如來家業。就像佛陀晚年,將這個擔子交給地藏菩薩,佛陀若離開這個娑婆世界,未來娑婆世界,這些眾生誰要照顧?雖然佛法在人間,人不懂得接受,還是再造業,墮落地獄,地藏菩薩還是要再追,追這個造業受罪的人,地獄中,還要去救。這種大心宏願,佛陀選擇地藏菩薩,要有這種耐心、苦心,願意去追隨眾生,這是在《地藏經》裡的描述。

可見,佛陀將法付託給弟子,弟子就要擔起這個家業,有這樣的義務。你來接受這個法,就像人間父子的關係,家庭養育你,這個家庭的事業將來你要承擔,子承父志。這是應該的,這是一個譬喻。

譬若有人:
即二乘人自譬幼稚
見識淺小
缺乏遠見
無明厚重
未有所識
曰幼稚

「譬若有人」。現在這個「人」,那就是指二乘的人。「二乘」,大家知道了,聲聞乘、緣覺乘,這種人,獨覺,就是獨善其身,覺悟的人。同樣入佛法,聽佛說法,卻是他們停滯著,所以就是譬喻幼稚,「見識淺小」。我們也有很多人,「我自己顧好就好,我何必去理那麼多的事?不必了。」我們現在的修行者,也還有很多這樣的見解。

所以我們應該要,發大心、立大願,要不然,我們對佛法所瞭解的,還是停滯在幼稚。就像在幼稚園一樣,還要老師不斷照顧我們,順我們的意,像這樣不會進步。這種「缺乏遠見」,只知道這樣,自己周圍的事情,法,只瞭解與自己有關的,他不瞭解天下事,不瞭解眾生的事情,這是沒有遠見。

所以常常「無明厚重」,就是還有無明。雖然我們說要斷煩惱,去無明,只斷自己的周圍,說,我「自掃門前雪」。這只顧自己而已,這實在是有點太過於淺見,顧自己,沒有想到其他,這就是無明還很重。

修行,我們是要開闊,天地間的真諦,不是只要瞭解自己生死的事情,我們應該要開闊天下間事。所以有很多事情「未有所識」,還有很多都還不懂,所以叫做「幼稚」。

有人:
喻發大乘心
年既幼稚:
幼者弱
稚者小

「譬若有人」,「有人」就是像這樣幼稚的人。不過,現在他們已經開始從幼稚中,譬喻開始要發大心了。「幼稚」就是說「弱」,幼者弱的意思,你們若讀《法華經》,讀到<化城喻品>,有一段經文:

<化城喻品>
本師最初
為大通智勝佛
十六王子時
即教此輩發大心
但僅於發心
而未有修行
善根微弱
故名幼稚

<化城喻品>提出來的譬喻,譬喻在塵點劫之前。「塵」就是沙塵,這樣這麼多來譬喻,那個時候的時間,更長了,比地藏菩薩說「恆河沙」,一沙一塵,比那個時間更長。

那時候有一尊佛,叫做大通智勝佛。他在還未成佛前,身為國王,這位國王有十六個孩子。後來,他體會了佛法的真理,他就將國家交出去,他去修行了,後來成佛。這十六位王子也來追隨,發心出家,那時候年齡還小,所以成為十六沙彌,沙彌,就是更小的,這麼小的孩子同時來出家,也是一段時間,聽大通智勝佛所說的法,也聽《法華經》;雖然年紀幼稚,不過他們開始接受大法。

十六王子雖然是沙彌,他們的領解力很大,開始也是能替佛來宣說。就像我們現在,這一群小菩薩,他們也是發心立願要當傳法人。兩三歲、三四五歲,都一直說他們要當護法,他們要當傳法人等等。我們最近常聽到,所以不由得不去想到這段,<化城喻品>。十六王子雖然是幼稚,他們也能將他們的心得,也能教化他人,但是,因為他們想,這是孩子說的話,就不當一回事,雖然也有發心,但是沒有修行,「善根微弱」。

不去修行,只會發心,沒有去修行,這樣的人也叫做幼稚。這是譬喻更遠的,那些幼稚的人,老實說,也是我們現在的人。因為我們那時候,釋迦牟尼佛,是在那十六沙彌的其中之一,現在那十六沙彌,已經在十方都成佛了。我們可能也是,那十六沙彌的法感化過我們,我們只有發心而已,我們沒有認真修行,也說不定。

這時間,塵點劫那麼久,我們也是在塵點劫一直到現在,我們六道輪迴,這樣一直到現在,種那顆因,雖然很輕微,我們現在收攏來,就要用心。自然這顆微小的種子,因中有樹,樹中有因,也能說因中有果,果中有因。這是很奧妙的因果觀,只要我們有這個基因,我們就應該好要好珍惜。

這些幼童,這是另外一段,向我們大家譬喻,讓我們前前後後瞭解。回歸到現在的經文就說,有人這樣,從小「捨父逃逝」。這種頑童懵懂頑劣,這幾十年間,從富家子離開家庭,一直外面展轉,一直到離開到五十年了,一身都是貧困。這樣的人,他「捨父逃逝」,表示退執,執小退大。

頑童懵懂
頑劣窮固
捨父逃逝
執小退大為捨

這就是我們在譬喻小乘的人,好不容易佛已經成佛在人間,有這個因緣跟隨佛陀出家,但是他們還停滯在小法中,退失了大乘。儘管佛陀所說的大乘法,他們都以為與我無關,儘管在佛的身邊,但是還是尚未真正入門。真如本性,佛陀心懷的這個門還未進去,所以,這表示捨,捨父,離開父,這是譬喻,「父」是譬喻佛,「子」是譬喻弟子。「捨父,喻違佛乘」。到外面,佛所說的道理,他沒有用心去接受,所以違背了佛乘。

父:喻佛
捨父
喻違佛乘之教義
就是

就像我們不知,流浪在六道多久了,我們現在才能夠,再接觸到佛法的道理一樣,我們若不趕緊接受,可能我們永遠,都無法入佛的門徑裡。所以我們要把握每一念間,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