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Saturday, April 12, 2014

【靜思妙蓮華】佛心智慧人人本具 2013年7月29日 第97集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97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佛心智慧 人人本具
20130729

◎謂如世界廣大高厚,雖有名相距萬八千,因以凡聖因果
情器,並有劫波久近始終。

◎因緣相貌信之異,人具本智妙體實相,昭然心目,與佛
何殊?

◎「佛放一光 我及眾會 見此國界 種種殊妙 諸佛神
力 智慧希有 放一淨光 照無量國」《法華經序品第
一》

◎「我等見此 得未曾有 佛子文殊 願決眾疑 四眾欣
仰 瞻仁及我 世尊何故 放斯光明 佛子時答 決疑
令喜」《法華經序品第一》

******************************************

「心佛真如,智慧如一」。這是我們常常都這樣說,也
是常常都是這樣聽。說的人是不是能夠透徹理解呢?聽
的人是不是能夠同樣這樣接受?這都是佛法,佛法真的
是很深奧,儘管用心去探討瞭解,但是佛的境界仍是佛
的境界,探討的人想要很瞭解,還是沒有辦法很貼切。
不過,在走路的人,從起點開始,我們會知道那個終點
一定是很微妙的境界,我們才會往那個方向走。c所以說,學佛,我們必定要下定決心,知道那個境界是
很好,一邊走路,一邊探討。引路的人,或者是被引導
的人,都要有共同的一個方向走。也就是說,「世界廣
大高厚,雖有名相之距離萬八千,只是凡聖因果情器,
並有劫波久近始終」。

◎謂如世界廣大高厚,雖有名相距萬八千,因以凡聖因果
情器,並有劫波久近始終。

這就是要跟我們說「分別」。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
,這都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我們還沒有透徹。而
要告訴我們的,就是譬喻像在這個世界,宇宙之間,世
界之大,很大。我們知道宇宙實在是廣大無邊,若只說
我們眾生共住的這個地球,現在的名稱叫做「地球」;
光說我們所居住的國土,名稱叫做「臺灣」;我們現在
在說話的地方,又是在花蓮;花蓮這個地方,我們現在
的境界又只是在精舍的範圍而已。

我們知道有花蓮這個地方,我們也沒辦法都走透,何況
在臺灣,何況離開臺灣之外還有其他的國家,那些國家
我們沒有去過,難道我們就不相信(有)嗎?在這個世
界,廣、大、厚,很大啊!但是我們無法到達,不過,
我們要相信。

雖然有這個名相的距離萬八千,那就是說,佛陀要開始
講《法華經》之前,他講《無量義經》,《無量義經》
講完了,佛陀就入定了,眉間白毫相光發射出去的,多
遠啊?萬八千世界。可見佛陀眉間白毫相光,那光芒,
所顯現出來的就是智慧,就是光明。但是佛陀,他的智
慧是不是只普及在靈鷲山,難道只有那些人能夠體會到
佛的智慧嗎?不只;萬八千世界。就是表示佛陀的智慧
能夠普被天下,不同語言體系、不同的膚色、種族、不
同的國界,都能夠體會到佛的智慧。

我們以現在來舉例,佛誕節,我們已經將佛誕的意義推
動到已經是三十幾個國家,有慈濟人的地方。過去不知
道有佛教,不曾聽過佛的名稱,但是因為人有心,我們
能夠從臺灣為起點,把這個訊息傳給很遙遠的國家,藉
著電波這樣傳送,得到這個影像,他們會去看、聽。聽
旋律是怎麼來的,配合這個境界,怎樣的動作,人人就
按照影像和聲音的聲波去學習,之後他們就同在這一天
,他們同時就開始浴佛。這就是在同一個地球上,不同
的國家,同樣我們能夠用這個光發射出去。所以常常說
「人能弘道」。

因為佛陀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經說六神通,不管是天耳
、天眼,或者是神足等等,共同的六項。用在現在的科
技,我們的影像把它傳送出去,他們有看到我們的影像
,他們好像到了臺灣來一樣,他們的神足到了,他們的
天眼看到臺灣,他們的天耳聽到臺灣所傳出去的聲音,
這不就是佛陀當初所說的嗎?

所說的「神」,那就是精神,那就是智慧。看看天地之
間這麼的大,同樣人人都是在這種可以發揮出來的潛在
神通的力量,人人都有,所以我們應該要相信。雖然名
相各不相同,在這麼多的國家,有不同國家的名稱,有
不同人種的膚色,不同的語言,卻是我們有同樣一種能
夠傳達的智慧妙法。所以,在名相有距離,但是佛心還
是同樣。

我們和佛只是一項(不同),就是「凡聖因果情器」。
佛陀的智慧,任何一個國家只要接觸到就法喜充滿,這
是佛的智慧。但是,凡夫就是還沒有辦法,我們的智慧
被無明埋住、蓋住,因此才會有凡和聖的分別。

凡聖都在因果中,因為我們凡夫的「因」就是帶著無明
、貪婪等等,貪、瞋、癡、慢、疑這種的因,不斷不斷
地這樣在輪轉,所以就是凡聖因果。佛,來人間是覺有
情;凡,來人間是因為迷情。所以覺的因,我們人人本
具,只是我們受污染,所以變成了污染,迷的因。有了
迷的因,就是迷的果,流轉六道。有了覺的因,超脫六
道,就是聖。

這就是我們眾生的情器,我們的根機、根器很小,還只
是很微分的覺。若說我覺悟了,是很微分的覺。所以說
來,那個器還很小。同樣能夠盛水,但是我們還是小杯
子;同樣能夠盛水的,大缸、水塔,就不同了。同樣能
作用的東西,卻是大小不同,所以叫做「情器」。

還有,「劫波久近始終」。劫波,就是叫做長時間。時
間都有差距,人間與天堂,與四天王天、忉利天都有差
距,所以這就是我們在這個大空間裡有名相的差別。不
過,真如是一,無差別。

「因緣相貌信解之異」,這是佛與眾生的境界,就是因
為有這些距離,有這些相貌。再來,最大的距離就是我
們的心念。總而言之,學佛,我們的心念就是要回歸與
佛同等的境界,所以我們學佛。

◎因緣相貌信之異,人具本智妙體實相,昭然心目,與佛
何殊?

所以說來,「人具本智妙體實相,昭然心目,與佛何殊
?」和佛有什麼不同呢?心、佛、眾生本來就無差別了
,人人都具有本智妙體,我們人人都有,這個實相和佛
無差別,這個法,我們人人也是本具,所以本來與佛無
差別。

前面這些事情我們若能夠瞭解,下面這一段經文就說:
「佛放一光,我及眾會,見此國界,種種殊妙,諸佛神
力,智慧希有,放一淨光,照無量國」。

佛放這個光,「我及眾會」,那就是彌勒菩薩自己本身
稱「我」,「眾會」就是那個時間在靈山會上的大眾。
所以,彌勒自己自稱「我」,和現在這麼多的人,「見
此國界,種種殊妙」,在這個地方,仗佛的光明,我也
同樣有看到。這種同樣有看到,那就是要回歸本地風光
。本地風光,人人了然,都很清楚,實在了無障礙,本
來就是這樣,所以「種種殊妙」。

「諸佛神力,智慧希有」。所有的佛都有同樣的智慧,
智慧希有。

「放一淨光,照無量國」。其實人人本具,所以佛陀一
光能照萬八千土。「我及眾會」,依光能見之人,在那
個眾會中,依這道光明,依佛陀的智慧,照到我們的心
地風光,我們的心地風光應該是昭然,非常的清楚,其
實是和佛一樣。

◎「我等見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願決眾疑,四眾欣
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佛子時答,決疑
令喜。」《法華經序品第一》

「我等見此,得未曾有」。我們大家看到了,「我等」
是我彌勒,還有同在這個場合,大家所看到的,應該都
是很歡喜。

「佛子文殊,願決眾疑」。(彌勒菩薩說:)我的感覺
是這樣,文殊菩薩,你也是佛陀的弟子,尤其是法王子
,佛陀的心懷、佛陀的境界,應該你很清楚。我的感覺
是上面所說過的,是我的感覺,大家應該很歡喜,是不
是呢?文殊菩薩,你比我還瞭解,請你能夠提出你的看
法,讓大家的心能夠更相信,不要有疑。

「四眾欣仰,瞻仁及我」。你看這麼多人都在看你和我
,我在問你,你要趕快答,這麼多人的期待,在你的身
上。到底「世尊何故,放斯光明?佛子時答,決疑令喜
」。文殊菩薩,你要趕快說,佛陀到底為什麼放這光明
,到底在這個境界,佛陀的眉間毫相光,他所照的東方
萬八千世界,到底除了這靈鷲山以外,再過去有多遠?

各位,記得嗎?「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這樣說起來,萬
八千世界,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佛的智慧,因為心、
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心頭都有一個靈山塔,應該是
這樣。所以,彌勒菩薩見此國界,他沒有說見彼國界,
所以人人的心地就是。

佛放一光,是遠,也是近。若接受得到的人,就很近了
;接受不到的人,那就很遠了,所以與佛的世界就不同
的世界。接受得到的,不只是佛的世界,佛的心地風光
,即時就對了。這個光,看我們是不是有接受,即遠即
近,皆如在目前。實在是不必說遠也不必說近,只要我
們接受到就是。所以學佛,我們必定要用心,用心,心
地風光即是。

則此光是一卷「離言法華」。其實,佛陀講完《無量義
經》之後,放這個光明是在眉間的中央,這個光,白毫
相光,是表達「中道」,不必用說的法華經。不必用說
的,在這當中大家若能體會,既然《無量義經》聽完,
再看到佛陀毫相光,人人應該知道,佛陀現在所要說的
是微妙法。

奈何,法眾不解。在這裡聽法的人無法瞭解,所以大家
交頭接耳,佛陀現在怎麼入定呢?佛陀眉間的這道毫光
,到底有什麼因緣呢?我們過去說過,因為在道場上還
有很多人不瞭解,所以法眾不解,又勞二大士旁通。二
大士,就是彌勒與文殊,就要在旁邊用心,要怎麼樣顯
揚出佛陀的毫光。

各位菩薩,我們真的要用心瞭解,佛的慈悲、智慧,菩
薩來輔助道場,無不都是要來教化眾生。聖人、大覺者
的悲智雙運,慈悲的本懷,是多麼的殷切,所以我們學
佛者,不要辜負了諸佛菩薩來人間教化這一念心。所以
,佛有佛心、菩薩心,我們凡夫也要有求法、體會佛心
。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