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Monday, April 7, 2014

【靜思妙蓮華】 照見本性心地風光 2013年7月23日 第93集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93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照見本性心地風光
20130723

◎要得信解透徹,即知萬八千土皆是本心地風光,人人自
心本性明徹,皈向寂光土。

◎眉間一光,照遍十方,豎窮三際。

◎其間法界生佛,事相始終,善惡好醜,則毫釐之差,千
里之別。

◎「又見菩薩 寂然宴默 天龍恭敬 不以為喜」《法華
經序品第一》

◎「又見菩薩 處林放光 濟地獄苦 令入佛道」《法華
經序品第一》

◎「又見佛子 未嘗睡眠 經行林中 勤求佛道」《法華
經序品第一》

◎「又見具戒 威儀無缺 淨如寶珠 以求佛道」《法華
經序品第一》

◎「又見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惡罵捶打 皆悉能
忍 以求佛道」《法華經序品第一》

*******************************************

學佛要用心,必定要到信解透徹。「信為道源功德母」
,我們要深信。佛陀慈悲、智慧,我們要深信佛陀所說
宇宙萬物真理,我們一定要深信,不是只有信,還要透
徹理解。所以,我們若能信解透徹,這樣就能夠知道萬
八千土皆是本來心地風光。我們學佛不就是要學到這樣
的境界嗎?

在《法華經》開始的時候,我們有描述了那個法會,佛
陀《無量義經》講完了以後他就靜坐,眉間白毫相光照
徹萬八千世界。這個萬八千土,那就是敘述著我們人人
本心地風光。人人若能夠深解佛法,佛陀所說的教法,
我們接收,我們能夠體會佛的心懷。

所以,佛陀眉間所放出來的光,就是要讓我們透徹我們
的心所緣的境界。有的人所受到的是過去的方便法,他
的心地能夠了解佛陀所說的,過去這個因果觀。有的人
已經心地更上一層樓,那就是因緣果報觀更透徹了,會
知道一切都是空,透徹到最後,我們人生在六道的裡面
,心若能夠「一切唯心造」,「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
造」。

我們要知道,眾生本具佛性,不管怎麼樣,我們掃除了
一切的煩惱,所存下來的就是真純的本性,那個妙有佛
性是存在。因,有真純的因,那是人人本具的佛性,所
以果也是真純的果,那是微妙透徹的真理。這種真和純
是永恆的,不生不滅,不是撥無因果的「空」,也不是
纏在六道那分緣在牽絆著,都不是。

所以我們必定要很了解,萬八千土,應該人人的心地所
理解的,都是各人的心地、各人的了解。應該佛陀所要
照徹的是人人自心本性明徹,這個光要讓大家更加明瞭
,人人要「皈向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就是那個不生
不滅、人人本具的佛性,就是「靜寂清澄,志玄虛漠」
那分如如不動的我們的本性。

◎要得信解透徹,即知萬八千土皆是本心地風光,人人自
心本性明徹,皈向寂光土。

所以佛陀的眉間一光是「照遍十方,豎窮三際」。

所照徹的是十方,就是四方、四維、上下,這十方是橫
的(指空間),普遍無處不照。而且豎窮三際,豎就是
直的(指時間),過去、現在、未來。

不管是過去、現在、未來,或者是橫的(空間)普遍,
佛陀的智慧沒有障礙。障礙在哪裡呢?是凡夫眾生自身
障礙。所以,佛陀一定要用很多種方法,講到讓大家能
夠很理解。佛陀的慈悲,佛陀的耐性,要讓眾生人人有
時間能夠接受,不過時間,光陰似箭,佛陀在人間說法
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再也不能等了,所以佛陀開始暢
演本懷。所以在這個道場開始講《無量義經》,入世的
智慧,然後就靜坐下來,現神變相,要讓大家心也靜下
來。

這「眉間」是表示中道,在兩道眉毛的中間。說空、談
有,真空、妙有,這兩邊不能偏於一邊,這個時候就是
在中間,所以用「眉間」來顯示中道。也就是要告訴大
家,過去的就是這樣的方便法,過去不管是空,不管是
有,都是適應人的根機;真實法,現在開始要暢演本懷
。所以佛陀在眉間發出了這種白毫相光。這是大家要很
用心去瞭解,那個道場的形象。

所以,「其間法界生佛,事相始終」。法界,那就是十
法界了。十法界是佛、菩薩、緣覺、聲聞,還有天、人
、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合起來有十個境界。

我們是不是能夠體會到佛心的境界、佛的智慧、菩薩的
慈悲?緣覺,緣著境界來覺悟人間的無常;聲聞,聽佛
法,用聲音來體悟。這種的境界,我們在追求佛法,我
們到底是屬於什麼樣的境界?什麼樣的法界呢?

或者是天(界),是在享天福、快樂的境界呢?在追求
人生的福報呢?或者是像阿修羅,雖然在福中不知福,
常常生起瞋恨心?或者是在地獄,或者是在餓鬼,或者
是在畜生等等這些境界?到底我們的心境在哪裡,我們
緣什麼樣的法界於現在呢?

其實,我們人人的事相,不管是在眾生的境界、佛的境
界,「事相始終」,我們一直不斷不斷都在事相的當中
,所以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生住異滅,不斷就是這樣
在輪轉。

「善惡好醜,則毫釐之差,千里之別」。在十法界中,
雖然事相始終如一,但是無不都是在善惡好醜的裡面。
我們為善是善法,為惡是惡法;為善得好報,為惡得到
醜陋的惡報。所以,這都是在每一天、每一時刻,這種
事相始終的裡面,只是「差之毫釐,失於千里」,只在
一個心念,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要很用心。

◎其間法界生佛,事相始終,善惡好醜,則毫釐之差,千
里之別。

所以經文裡這樣說:「又見菩薩,寂然宴默,天龍恭敬
,不以為喜」。

菩薩的心很寂然宴默,心就是要沒有雜染,自我去除無
明,心地要回歸到「寂然宴默」,就是很平靜。修行,
在人群中的付出,雖然「天龍恭敬,不以為喜」。我們
若做一點事情,或者是道德較盛,人家稱讚我們等等,
這有什麼好歡喜呢?本分事,修行者的本分事,付出無
所求也是本分事。

所以,菩薩不喜恭敬,不怒毀謗,是智德——智慧的德。
不會因為人家讚歎我們,我們就很歡喜。人家嫌我們、
毀謗我們,我們就退道心,不會的。我們的心永遠平靜

再來:「又見菩薩,處林放光,濟地獄苦,令入佛道」

所以,菩薩他要常常心很清淨,不會不甘寂寞。有的人
,你要他去做好事,願意;你要他寂靜下來,在清淨的
環境裡,很難。我的生活是多彩多姿,你叫我在這個都
沒有彩色的境界裡,我守不住。這樣不甘寂寞,那也是
很辛苦。

雖然我們在動中,心自靜,在靜的境界,我們的心還是
很光彩。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是寂靜、光明,還是一樣,
心在寂光土,我們的歸向就是在寂光土。所以菩薩處林
可以放光,雖然在很靜的地方,但是那個德還是能夠影
響著大家。你只在那裡坐著,沒有說話,人家看了就起
歡喜心,心就靜下來;你的舉手動作雖然是靜靜的,卻
是讓人看到了,即使在起煩惱的時候也能夠安靜下來,
這叫做德,這叫做德相。放光,就是他的德已經影響到
別人的心。

「濟地獄苦,令入佛道」。這個心地,不管是地獄、餓
鬼、畜生,這還是一樣,是在人的心靈的境界。所以這
十法界中,我們要在佛的境界、菩薩的境界,或者是緣
覺、聲聞的境界?不管什麼樣的境界,我們自己的自心
能夠選擇。但是,我們這個自心若沒有將境界調理好,
說不定在人群中,我們自己自心就是變成了地獄、餓鬼
、畜生,或者是阿修羅的境界,也說不定。所以我們應
該在這寧靜的境界中,我們的德,這個智德要提起。

所以放光、濟苦,即是菩薩之悲德。菩薩的悲德,不忍
眾生受苦難,所以菩薩他能夠去濟拔眾生的苦。

以上是次第在敘述菩薩行六波羅蜜的道理。

所以再來又說:「又見佛子,未嘗睡眠,經行林中,勤
求佛道」。

這在敘述的就是精進。我們要知道,我們要珍惜時光。
時光,光陰似箭,每一天起來,時間像箭在飛一樣。你
們早上的鐘鼓聲起,那個時候的境界,天未亮,我們如
如不動坐在這裡,卻是天色已經開始明亮起來了,這叫
做光陰。光陰在無聲息當中不斷地過去了,不過,雖然
光陰一直過去,但是我們要珍惜,好好接受法。

我們就是一大早天未亮開始在這個地方,為了什麼?慧
命。所以我們要珍惜時光,比珍惜生命還要更重要。在
那裡補眠的人,他時光消逝過去,在這裡精進的人是慧
命增長,所以時光比生命更重要。所以,「精」就是精
純不雜,心專是「進」,進道不待。所以勤求覺有情道
,這就是我們要利用時光。

再來:「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

大家要了解,趕快「戒」。戒能防非止惡,我們一定要
重視這個戒。有戒律的人,他的行儀就會很莊嚴,清淨
好像寶珠,不會受到污染。所以戒能保護我們永遠就是
在人、天,或者在三乘——大乘、中乘、小乘。這三乘,
我們能夠因為守戒,我們能夠了解。不是只有因果而已
,我們要重視因緣果報,我們必定要將我們內心的障礙
去除,這就是要守戒,所以「淨如寶珠」。

再來:「又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
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這就是在表態忍辱。未得謂得,少得謂多得者,名為增
上慢。像這種增上慢人,稍微用功一下,就感覺說我已
經得很多,我了解很多,我也做了很多。其實,你現在
才發心而已,現在才開始而已,這樣還沒有了解,這麼
的增上我慢。你們想,這已經是自障礙了。

各位菩薩,我們已經要學菩薩,我們要深解,我們要知
道,行菩薩道不能離開六度,所以我們布施、持戒、忍
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必定要用心去理解。學佛必
定要學在我們的本地心地風光,佛陀的智慧已經照耀,
是不是我們能夠接受呢?我們能夠接受。因為佛陀的慈
悲普遍,過去、現在、未來,不斷倒駕慈航來人間,無
不都是要將他的智慧普及人間。就是人間自己自障礙,
貪、瞋、癡等等無明,自己障礙。去除了貪、瞋、癡就
心地無礙了,佛陀的慧光就能夠照耀。所以大家要時時
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