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Sunday, April 6, 2014

【靜思妙蓮華】持戒為入道因緣 2013年7月19日 第91集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91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持戒為入道因緣
20130719

◎信解持淨戒,是行菩薩道,則大乘等戒,皆清潔受持,
而持戒就是入道之因緣。

◎「又見菩薩 頭目身體 欣樂施與 求佛智慧」《法華
經序品第一》

◎「文殊師利 我見諸王 往詣佛所 問無上道 便捨樂
土 宮殿臣妾 剃除鬚髮 而披法服」《法華經序品第
一》

◎「或見菩薩 而作比丘 獨處閑靜 樂誦經典」《法華
經序品第一》

◎「又見菩薩 勇猛精進 入於深山 思惟佛道」《法華
經序品第一》

◎「又見離欲 常處空閑 深修禪定 得五神通」《法華
經序品第一》

******************************************

我們人人學佛,必定要先有信解。「信為道源功德母」
,我們相信佛陀所說法,體解佛陀的教法,這樣在我們
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應用。所以佛法沒有離開世間法,
世間生活也沒有離開佛法。

所以「信解持淨戒,是行菩薩道,則大乘等戒,皆清潔
受持,而持戒就是入道之因緣」。

我們若是相信,深心相信,我們要用心體會,在我們的
日常生活中要不脫離戒的軌道,這就是行菩薩道。所以
,菩薩道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則大乘等戒,
皆清潔受持」。我們所要受持的戒,就是大乘的戒。

大乘的戒和小乘的戒不一樣。大乘的戒,就是將我們的
心門打開,能夠了解天地萬物事理,我們要培養六度萬
行,開闊的智慧,所以悲智雙運,在人群中不犯戒律,
在戒律中沒有障礙我們入人群,這叫做大乘戒。

「等等」就是很多的戒,就是在無量眾生中。我們在無
量眾生中也不會去犯戒的規則,這叫做清淨戒。這必定
要我們平時待人接物等等,顧好我們這念心,還能夠盡
我們行菩薩道的使命。這不困難,只要我們有深信、有
信解,對佛法有透徹的信解,就不困難了。

「而持戒就是入道的因緣」。我們要持戒才有因緣入道
,我們若不守規矩,儘管你對佛法了解很多,會說法,
但是行不得,這樣要如何能夠入菩薩的道?只能講解菩
薩的道,無法深入體會菩薩的道,既然不能入,那就是
沒有那個因緣。真正入菩薩道的因緣,不是用講的,是
要身體力行。

前面我們也說過了,「又見菩薩,頭目身體,欣樂施與
,求佛智慧」。

行菩薩道,必定要內外都能夠布施,頭目身體都很歡喜
布施出去。為了什麼呢?求佛智慧。所以佛的智慧,不
是我們用講的就能得到,必定要我們身體力行,難行能
行,這才是真正修學佛道、信解佛法,我們才有因緣在
菩薩道中啊!

彌勒菩薩就是向文殊菩薩提起了,他對佛的了解。再來
就說:「文殊師利,我見諸王,往詣佛所,問無上道,
便捨樂土,宮殿臣妾,剃除鬚髮,而披法服」。

這段經文也就是要說,菩薩行持戒波羅密。

前面是布施的波羅密,要施、要捨,有施捨不管是有形
、無形,有形當然就是物質了,捨宮殿、妻妾等等,捨
頭目髓腦等等,這全都是捨,這都是施。布施,很甘願
布施。

現在那就是要說戒,要持戒,戒波羅密。大家知道,「
波羅密」就是度彼岸的意思。那就是我們的法,用我們
的法可以度過,從凡夫的此岸度到聖人的彼岸,將凡夫
心轉為聖人心。第一項就要布施,施捨。再來就是要守
戒。

戒,過去的,那就是我們要知因果,不管什麼樣惡劣的
環境來了,我們要隨緣消業障,堪得忍耐,消去過去的
業。這就是戒,它能夠預防我們的心,要好好地把心馴
伏下來。

我們常常在說「習氣、習氣」,對啊!我們以前就是有
很多不好的習氣。人家一句話,我們不是很中意聽,馬
上這個習氣,若沒有回答出去就不能歡喜。很快地,一
句不好聽的話來,又再一句惡言惡語回去,像這樣就造
成對立、吵架。吵架出口沒有好話,那就是造口業了。
但是我們若有戒,就馬上壓制下來,被罵不還口。他若
罵了歡喜,氣就消了,這個業就不會再互相糾纏下去。

最好我們就是要訓練到被人罵不生氣,被人罵不感覺什
麼;被人罵,這個業,這回業相現前,你罵我,很感恩
,我又消了一分的業。用歡喜心來接受,這樣原本瞋怒
的習氣,我們就已經從心底降伏下來。心底既然降伏了
,當然我們就不會再對他說壞話,反而一直會向他道歉
:「對啦!對啦!我會改。」

看,在日常生活中有這麼多的人,他要現什麼境界給我
們,我們對境有生心了嗎?是生起一個感恩的心,或是
生起憤怒的心呢?這生起感恩的心,就是波羅密現前,
法有入我們的心了,用這個法度我們的心,度凡夫到聖
人的境地,所以叫做戒波羅密。

所以「往詣佛所」,我們要到達佛道,從戒直到佛的境
界。行菩薩道就是要到佛的境界,所以菩薩就是向佛道
覺道行進。

雖然佛陀已經圓寂二千多年,但是佛的法身還存在,只
要我們聞佛的法,我們能夠起歡喜心,我們將佛的心入
於我們的心裡,佛還是活在我們的心裡,所以時時佛都
是住世。

佛法要興盛在人間,佛陀的團體——僧團,要很牢固。看
了僧團,身心就會讓人感覺到很安全、很平安、很和氣
,這就是僧團那分真——真實道。在僧團中看到真實道的
覺道,自然大家的心就會生起那分善,沒有惡的念,心
平氣和,平和的人生。這是一個僧團莊嚴、祥和的境界
,所以三寶一定要具足在人間,佛法才能夠永傳。所以
說法脈,法脈很重要,尤其是要落實在僧伽的生活形態


所以我們的生活形態,就已經有一個使命,要擔如來的
家業。要擔如來的家業,你若沒有捨棄小我的家庭,哪
能踏入如來的大家庭呢?所以我們要為人間,調伏眾生
的身心,社會要能夠祥和,唯有宗教者這個真善美的團
體,這個大家庭,叫做「荷擔如來家業」。所以要向佛
道,就是要捨家。若是領導者,他就要捨棄了他對權利
地位那種執著,才有辦法把心靜下來,來思考人間天下
的真理。所以「捨家國,尊佛律儀」,按照佛陀教育的
律儀,要好好受持。

所以出家就要脫俗,脫離世俗來出家,才能夠將佛的家
業承擔起來。所以「披佛法服」,就要持戒精進,不是
只穿上這件衣服,而是身體力行,戒律在我們的行動中
。衣服只是形象,在家人有在家人的衣服,出家人有出
家人的服裝。過去天主教修女、神父,他們的服裝,一
看到就知道這是一個很純潔的宗教。所以服裝能夠引起
了人人敬重的形象,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

要真正的救世,就要捨離小家庭,入如來的大家庭。進
來這個大家庭,我們要循規蹈矩,守好戒律。

再來說:「或見菩薩,而作比丘,獨處閑靜,樂誦經典
」。

出家之後,就是出家的形象,樂處獨靜,因為要心先靜
下來。雖然周圍人間紛紛擾擾,但是我們要在人群中能
夠將心調伏下來。這個「獨靜」,就是用很清淨的心,
這樣來「樂誦經典」,就是認真讀經,打坐、讀經,起
來走路,快跑、慢跑、繞佛,用這樣的方式來精進。開
始初學者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再來,就要再進步了。

「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

開始把心調下來,在人群中如何去找清淨,在清淨中如
何去研討佛法,之後還要再精進,那就是去深山中好好
思惟。光是讀經,不對,還要好好將經典要入心,好好
來思惟。所以說,菩薩行精進波羅密,現在就是精進波
羅密。除了持戒之外,還要精進,從人群中找到內心的
清淨;內心的清淨,了解經文之後,還要再好好思惟,
更加精進。因為,求佛道,發起勇猛,那分「利」,真
的很勇猛,這種用歡喜的心,勇猛精進,就要很歡喜。
所以,「名被甲精進,以被甲入陣,接戰之勇猛為喻」


在《四十二章經》也有這樣的描述,我們真正在修行,
要精進,心裡就要有準備。準備好,不管什麼樣的環境
來擾亂我,我都不受它影響。不管是世間的欲樂,不管
是世間的煩惱等等,或者是什麼樣的逆境,我的心已經
都有準備了,好像一位勇猛的勇士。他要來修行,他一
定要有這個準備,絕對不會被環境打倒,所以就像上戰
場,披盔甲一樣。

再來,「又見離欲,常處空閑,深修禪定,得五神通」


再精進,這就是要從精進中開始到禪定波羅密。不管什
麼事情,我們已經盔甲上身了,我們不會被周圍的環境
傷害,此時道心、志念都很堅固,那就接近禪定的境界
。禪定,就是正念。我們要正知、正見、正思、正念,
不受外面的邪思、邪見、邪念影響。我們平時要有這種
的心,能夠得五神通。

佛陀在世時,就一直跟我們提起心定、心靜,自然就能
夠得五神通。什麼叫做「五神通」?要先離欲,要遠離
色、聲、香、味、觸這五塵。現在外面的境界,這個色
、聲、香、味、接觸到的,實在是步步陷阱,人人都是
在五欲之中污染了身心,所以我們應該趕快遠離。若是
這些事情我們都能夠遠離,我們的心自然就清淨,遠離
之後就能夠得五神通。

其實,現在的五神通也是很簡單。科技發達,現在從電
腦,或者是網路等等,我們都在現神通。不過有一項「
無漏通」,那就是內心的心意,我們內心的心意若不清
淨,就無法真正透徹到佛的境界。所以我們必定煩惱都
要去除,到達無漏的境界,這就是我們要用功的地方。
所以我們學佛,必定要用心投入法,要有信解奉行,才
能夠六波羅密俱全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