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Sunday, March 16, 2014

【靜思妙蓮華】佛說無量大乘之法 2013年6月21日 第71集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71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佛說無量大乘之法
20130621

◎以虛空無量故,世界無量,眾生無量故,心欲亦無量。

◎佛隨順眾生心欲,說種種法亦復無量。

◎「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法華經序品第一》

◎凡說法者,應觀眾生根性已熟而施與教法。如舍利弗等
三請說法,始為說此妙法。此為時至因緣成就。

◎說法者佛,而佛對機說者,乃為菩薩而說。又所說之法
,非人、非天之法,非二乘之法,乃大乘之法也。

********************************************

人人的生活都不離開自己心靈的世界。其實,除了我們
自己以外,應該要把這個心再擴大,「心包太虛,量周
沙界」。所以,我們要了解,虛空無量就世界無量;世
界無量,所以眾生無量;眾生無量,所以眾生的心欲無
量。

◎以虛空無量故,世界無量,眾生無量故,心欲亦無量。

所以,我們若能了解這無量的世界、無量的眾生、無量
的心欲,這麼多,我們必定要心門打開,才能宏觀天下
。天下事物我們應該都要了解,因為我們發心立願,就
是要學佛的心胸。

我們學佛就是期待可以成佛。成佛,說來實在是很簡單
,人人都本具佛性,怎麼怕不能成佛呢?只是我們的心
門關得太緊了,我們只知道自我的世界,所以心地黑暗
,透不出光明去照亮天下無量的世界。我們學佛,就是
要學打開心門,讓我們的心,清淨明了的本性能夠現前
,若這樣,大我與天地萬物共為一體,世界的事物我們
怎麼會不知道呢?

所以說起來,我們要知道,世界萬物都是在虛空中。虛
空要如何去測量呢?難啊!那就是無邊際。其實,我們
原本的心性散開來也是同樣無邊際啊!我們若能知道,
這個無邊際的世界,它就有包含無量數的眾生。

我們光是在這裡坐,除了我們自己以外,前後左右,每
個人都有一個心靈的世界;這是人類。還有,我們現在
沒有看到,但是我們有聽到聲音,什麼聲音?大家都知
道,很明顯的是鳥的聲音。鳥有鳥的世界。我們如果更
早一點,鳥聲還沒有出來,更微細的聲音,那是什麼聲
音?蟲的聲音。蟲有蟲的世界。天地間無量萬物的眾生
,所以眾生無量故,每一種眾生,心欲無量。

光說我們人類,人人的心靈世界,人人有不同的心欲。
在我們現在坐著的這個範圍裡面,叫大家:來,把筆拿
起來,把你內心現在所想的,很誠意、老實,寫出你現
在在想什麼,你所期待的是什麼。可能兩百支筆、兩百
張紙,寫出來的都不同。

有的人說:「我就是發願。」發願,也有各人的願。願
也是希望,希望也就是欲,欲成佛、欲行菩薩道,也一
樣是欲。但是,是不是人人都有這種學佛、行菩薩道的
心呢?說不定習氣一現前的時候,又是不同了。

看,多麼奇妙的世界啊!這種無量的世界,心欲,眾生
各人都不同,善惡無記。你要做善的有多少人,要做惡
的又是多少人?善惡在習氣中,真的好的習氣到底有幾
位?我發心,我立願,我已經定了這個方向,一心一志
,絕對不變動,這樣的又有多少人?

發心之後又退失的,那種投入、付出等等的熱情退卻了
。雖然他還在學佛,但是大乘退居小乘,獨善其身。這
種雖然沒有退轉,不過是退失,退失了這分發大心、立
大願。所以,眾生有發心立願之後,是不是能一路精進
呢?何況習氣難調伏啊!

雖然都說人人本具佛性,但是人人也本具惡性,若是薰
習久一點,已經變成了習慣,你要對他說好的話,他聽
不進去,那就不用再提做好事了。這種的人偏多,所以
眾生真的是難調伏。佛陀出現人間,無非就是要來調伏
眾生不好的習氣、惡的行和念。

要如何調伏他?佛隨順眾生心欲。教育要先隨順,什麼
樣的時間,我們要對什麼樣的人,他的根機合什麼樣的
法,在什麼樣的場合,這都是因人、因時、因地。佛陀
的慈悲,總是要隨順眾生。佛陀就要運用智慧,所以要
悲智雙運,說種種法亦復無量,因為他要應眾生無量的
心欲,還要應無量眾生的根機。

◎佛隨順眾生心欲,說種種法亦復無量。

在靈山會上,光是出家眾就有萬多人,菩薩八萬人,還
有無量數的天龍八部,都集會過來的那個時候,世尊釋
迦牟尼佛,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這是表達
佛的佛格無限量,世界有多大,佛格就有多大。所以無
上正等正覺,看看有多高,他的智慧、他的覺悟就有多
高;世界,橫面的有多大,佛的智慧、佛的慈悲就有多
大。真的是無上正等正覺,那個覺悟、悟性是普遍無量
世界,能適應無量眾生。多麼偉大啊!所以,佛陀堪受
世人供養,包括天龍八部。

尤其是,佛「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
所護念。」這段文字念起來是不是很有親切感呢?你們
常常都在誦《無量義經》,我也跟大家說,《無量義經
》是法華的精髓。

佛陀說《無量義經》,不只是用口頭說,還有理念、精
神,甚至佛的本懷,因為教菩薩法是佛所護念。用什麼
方法來教菩薩?那就是無量義;用無量義的方法來教導
人人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中去救濟眾生。這是佛陀
的本懷。

常常說,佛法在人間,若離開人間求佛法,那就是求不
得,好像是龜毛兔角,哪有辦法呢?兔子哪有角呢?龜
的身上哪有毛呢?沒有。所以說,佛法一定是在人間,
為了人間才需要佛法。所以常常說,「菩薩所緣,緣苦
眾生」。

天堂、地獄無佛可成。因為天堂太快樂了,壽命長、物
質豐富,整天都是沉迷在那種享受快樂,他不知道人間
的疾苦。地獄呢?太苦了,都沒有間斷,叫做無間地獄
。沒有間斷在受苦、受折磨、受刑具等等,哪有時間可
聽到佛法?沒有機會。不只是沒有機會,也沒有辦法,
光是苦就不得了,哪有多餘的精力來聽佛法呢?

最好就是在人間,五趣雜居,苦樂參半,所以要修行就
是在人間。所以有一句話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
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
們這個身體,若不把握這一世,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才
能再得到人身,來度我們自己呢?所以我們必定要很用
心,把握於現在。

聽聞大乘經,而且慈濟宗門,各位菩薩,名副其實,走
入人群,見苦知福,在苦難中長養慈悲。這種的人間世
界,我們要看到的苦難很多,我們要當菩薩去幫助他們
,我們有時間。因為,我們比起地獄,我們有福多了;
我們若要比天堂,當然天堂是沉迷在幸福裡面,沒有看
到苦,所以不見苦,他沒有警惕,所以沒有機會。我們
在人間有機會,所以我們才會說,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
。因為給我們機會,我們能夠去付出。

所以,在《無量義經》裡面,社會形態很多,從心起的
,從身造的等等,我們要如何去施教,要如何去救拔,
這就是我們在學的,從《無量義經》的智慧所學來的,
所以我們應該要很感恩。《法華經》以《無量義經》為
精髓,所以我們一開始就走入佛法中的精髓,所以我們
應該要不退轉,要精進。

所以佛教菩薩法,菩薩法我們要如何才能接受呢?我們
要先知道,凡說法者,應觀眾生根機已熟而施教法。雖
然現在是說大乘法,其實佛還是不斷在觀機逗教,小乘
成熟就用方便法,大乘成熟就施與菩薩教法,這就是佛
陀的智慧。

就如舍利弗在《法華經》裡面,佛陀入定了,大家起起
落落還無法了解,舍利弗請佛說法,佛陀覺得時間還沒
到,舍利弗再請、再請,一而再,再而三請佛說法。佛
陀他會觀時、根、機,把握時間,太早也不對,太晚也
不行,要剛剛好的時機,這個時機和根機都可以把握得
剛剛好。所以這是佛陀要觀因緣成熟,因與緣都成熟了
,他就開始說法。

◎凡說法者,應觀眾生根性已熟而施與教法。如舍利弗等
三請說法,始為說此妙法。此為時至因緣成就。

《法華經》是佛的時代,不斷為當時的菩薩所說的教法
,這樣一直傳下來的。什麼人說的?佛說的。《法華經
》是佛所說法。佛是對機說法,什麼樣的時間、什麼樣
的人,需要啟發什麼樣的根機,什麼樣的根機來接受什
麼樣的教育。這就是要來接受佛的教育。

在靈山會上,來的多數都是已經發大心、立大願的人。
哪怕是這些羅漢、比丘、比丘尼,同樣也要來聽聽到底
修行的方向在哪裡?所以,佛陀也希望修獨善其身、修
羅漢行的人,也能再進階發大心、修大行。所以除了八
萬菩薩以外,還有出家眾。所以他的對象是為了要說菩
薩法,對這些人,期待他們人人發大心、立大願。

又所說之法,所說的這部經,非人、非天之法。不只是
講人間的法而已,也不只是說天堂、天龍八部的法,不
是。也不是二乘之法,所以現在要說的是大乘法。

◎說法者佛,而佛對機說者,乃為菩薩而說。又所說之法
,非人、非天之法,非二乘之法,乃大乘之法也。

人間修學佛法要超越,必定要到大我無私的境界,就是
無量——虛空無量、世界無量、眾生無量。所以,心欲無
量的這個境界裡,這部經就是要人人能夠超越到什麼境
界?到菩薩的境界。所以教菩薩法。這必定佛陀要隨順
眾生的心欲,說種種的法,就是無量,還是同樣回歸無
量。所以,人人要將《無量義經》好好去探討,整個《
法華經》教的方法,很快我們就能體會。所以大家時時
要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