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Tuesday, February 4, 2014

【靜思妙蓮華】轉煩惱成菩提 2013年4月26日 第31集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031集
(法華經·序品第一)
標題: 轉煩惱成菩提
20130426

◎修業精勤,德高信受;奉行教戒,守持心志;摒除煩惱
,轉成菩提;入寂靜法,清澄明覺。

◎比丘,名含三義: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

◎出家持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戒能防非止惡,定能
除心亂雜垢,慧能悟道,根境智明。三學,能破身口七
支及三界見思之惡故。

*******************************************

修學要發大心,要用很殊勝的心情,還要再有種種的學
業,我們要知。知,要知得很多;用,要用得很大等等
,這是前面說過的。

我們要知道,「修業要精勤,德高信受;奉行教戒,守
持心志;摒除煩惱,轉成菩提;入寂靜法,清澄明覺。


這就是要對大家說,在靈山會上,參與在那裡,接受佛
陀說法,多數是大比丘,很用功修行,很精進。有了精
進,有修有得,有得就有德。能夠說,得到佛陀所說的
教法,信受奉行,才能內修外行。

我們修學必定要依教奉行,必定要守持心志。既然發心
了,既然在群眾中生活,我們要以戒為制度,將我們的
心志要守持好,這是多麼重要。修行,就是為了要將一
層一層的無明煩惱去除。我們若能去除一分煩惱,就能
成就一分菩提,那就是慧命。

常常有人這麼說,「煩惱即菩提」。這樣聽起來覺得,
煩惱多哪有關係?「煩惱即菩提」,話要聽清楚,人人
心中都有與佛平等清淨的本性,但是煩惱不斷遮蓋本性
,變成和外塵起作用,有了外面的作用,善惡,向惡的
(方向)走,那就是不斷成長煩惱,這也是知——我知道
,我了解。

知道什麼?知道利益多,我要這麼去做對我有利益。這
個世俗利益,不離開五欲、貪欲,財、色、名、食、睡
等等。這就是知道,知道這樣做我可以有很多收穫,這
叫做凡夫,這就是在煩惱中。在煩惱中,我們若是遇上
善知識,或者是聽到一句好的法,將煩惱摒除掉,煩惱
摒除了,自然我們就覺悟了。

不是「煩惱即(就是)菩提」,而是在煩惱中了解世間
很多無常,在煩惱中我們能看到很多無常事,能看到很
多苦難人,我們一覺悟之後,那些都是我們的經驗;我
們所看到的,所以我們能夠及時覺悟。這種「轉煩惱成
菩提」——是把煩惱轉過去,那就是成菩提。

所以常常對大家說,見苦就知福。你若沒有去見苦,你
不知道平安就是福。最近這麼多的災難,多少人發揮了
他的愛心,投入在受苦難、受災的地方。觸目驚心啊!
看到天地那種威力,四大不調,想到在那種環境中,災
難後那種心情,那種時間、日子、生活是多麼難過啊!
看到了,應該人人都要有一個覺悟,四大不調多麼可怕
,天地威力之大,看到那麼多人在受苦難。

這樣我們能覺悟了嗎?能覺悟到佛陀所說的「成住壞空
」,能夠覺悟到佛陀所說的「人生無常」,能覺悟佛陀
所說的法,「國土危脆」啊!像這樣,經典中舉出了世
間的無常,舉出了世間有多少的形象,這不就是佛陀常
常在說的法嗎?也是我們常常在聽的經。

所以,佛所說的法,編輯成為經典,經典(流傳)在後
代,我們不斷從經典中去接受,我們到底是否有接受入
心?我們是不是有覺悟?我們有信受嗎?有奉行嗎?戒
律有守持嗎?心志是否堅定?甚至我們的煩惱,是不是
有不斷去除?從煩惱中,我們是否有警覺?

有警覺了,我們心轉就菩提成了;轉煩惱就成菩提了。
所以,若能如此,才有辦法「入寂靜法」。我們修學佛
法是多麼重要,心要如何平靜下來,日常的生活,外面
的境界,我們的心有沒有起心動念?自己這念心是不是
有照顧得好?在煩惱境界中,我們的心是否能寂靜呢?
我們若能平時法入心,如此就能入寂靜法,這叫做寂靜
的法。外面沒有什麼可搖動我們,外面沒有什麼好引誘
我們,所以我們的心要時時在寂靜法中,心才能清澄明
覺。

修行,常常對大家說過沒有什麼,就是如何讓我們的心
能清澄明覺。這就是我們內心本來具有的佛性,本來就
有的菩提覺性,本來就有的智慧,是本來就有。但是偏
偏人人都是滿心煩惱,這種滿心的煩惱就是叫做凡夫。
凡夫要修行,是不是發心,是不是從凡夫要到佛的境界
,這條路我們有決心要走嗎?我們是不是有步步精進向
前走?哪怕是寸寸,我們也應該要精進。所以,這都是
在一念心。

所以「大比丘」,前面就是說,發大心,修行已經到了
大、勝、多,發大心,用大行。我們修行如果可以很宏
大,自然我們就真正入法,心入法中。

所以比丘有三種意義在:一、破惡;二、怖魔;三、乞
士。

第一的「破惡」,就是說出家了,一定要持戒。不只是
出家人在僧團中持戒,哪怕是在家信仰佛法,為佛的弟
子,在家弟子也要持戒。不過,這個戒法有輕、有重。
所以在家的居士,最基礎的就是五戒。我們慈濟人是佛
的弟子,也是佛教徒,所以慈濟人要守「慈濟十戒」(
註一)。因為,戒是依這個時代進行。

過去佛陀的時代,在家弟子守五戒、行十善,這是在家
弟子。慈濟人現在要守十戒。因為現代有很多生活方式
和過去不同,社會的塵境會損了人的身心。所以,我們
就要再告訴在家居士,五戒之外還要在生活中多五戒。

不管是開車,不管在生活,(戒)酒、菸、檳榔等等,
還有聲色(要柔和),這都是現代人的缺點。所以怎麼
去彌補那個缺點,怎麼樣才能讓他身心健康,家庭社會
能夠平安。所以,除了五種戒律以外,還要叫他們多五
戒,這樣比較對身與心,和家庭、和社會才能合和、健
康。這就是在家的弟子。

那出家弟子呢?更不必說了。在我們出家戒,二百五十
戒、五百戒,可見生活的細節,有多少的微細(項目)
,所以我們應該對持戒要很重視。所以說,出家持戒,
「因戒生定」,因為有戒,我們的心才能定下來;「因
定發慧」,因為我們的心定下來,所以我們的智慧才能
增長。

因為戒是防非止惡,這是大家應該都知道的。我們有戒
,我們才能防非,不對的事情我們不會去犯,惡的事情
我們不會去做。有了戒,才不會犯錯誤,才不會有煩惱
來纏身,所以防非止惡是戒的功能。

再來「定」,有定心才能夠去除我們心的雜亂,智慧才
能悟道,所以「慧能悟道,根境智明」。「三十七助道
品」中的五根、五力,我們才能真正的圓滿,智慧圓明
,所以這叫做三無漏學——戒、定、慧三項合起來,叫做
「三無漏學」。

◎出家持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戒能防非止惡,定能
除心亂雜垢,慧能悟道,根境智明。三學,能破身口七
支及三界見思之惡故。

我們若能有這三學,自然能破身口七支——身三、口四。
應該知道,身三(惡業),就是殺、盜、淫,這叫做身
體的三項(惡業)。口四(惡業),妄言、綺語、兩舌
、惡口,這是四項(惡業)。所以身三、口四,這叫做
七支。我們若能對這七支,身體不犯、口業要修,自然
我們就能慢慢了解三界見、思之惡。

見思惑都是在我們的身口七支中造出去的。說壞話也是
口,做壞事,惡的行為,也是由我們的身。所以身、口
造很多(業),那就是因為你心有煩惱,不了解道理,
所以你說錯話,你造很多的是非,很大的口業,或是身
體的惡業等等,這就是因為我們的無明。

所以有見、思這種的惡,看這個不順眼,我們就執著於
自己自大,覺得——你這樣不對,你的見解是錯誤的,我
才是對的;你這樣想,你想的,做出來的就是不對的。
別人都不對,別人都不合我們的意。如果這樣想,不就
是脫口而出,不就是我們的身體行動,對他人的舉止動
作,對人有傷害。

其實,我們傷害別人的同時,是傷害自己。不管是在形
象上,這種形象,你的舉止動作,對人粗魯,讓人看在
眼裡,難道需要這樣的舉動嗎?有的人,看到人不順眼
,就用手推開,或者是撥開。用這種態度,讓人看了覺
得,難道需要那麼粗魯的行為嗎?難道需要用這麼惡劣
的聲音?要吵架了,口氣很壞,或者是行動很粗魯等等
,這都是我們的心沒有穩定下來,所以我們才會有這種
的舉止動作。

各位,所以我們必定要修業精勤,在日常生活中,開口
動舌、舉止動作,我們一定要很精、很勤。減一分煩惱
,增加一分智慧;得一分法,就是增加一分德。這必定
要在信受中得來的。我們要奉行,我們要教戒,煩惱才
能夠去除。我們的心是否有入寂靜的法?我們要清澄明
覺,要很精、很明的覺悟,這就是我們要修行的。

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學佛,時刻要自我警惕,在人世間
,人群中有多少境界,無不都是在提醒我們,無不都是
在教育我們。我們要用感恩心,要感恩周圍的環境,讓
我們提高警覺。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註一】《慈濟十戒》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六、不抽煙、不吸毒、不嚼檳榔
七、不賭博、不投機取巧
八、孝順父母、調和聲色
九、遵守交通規則
十、不參與政治活動、示威遊行
「慈濟十戒」是慈濟人的根本戒,缺一不可。上人慈示
:「人間紊亂乃因不守戒律,喪失心靈道理,致人倫失
序。每個人都有責任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家庭、社會
,要做到這分責任,須從自己守好規矩開始。而慈濟十
戒亦是個人明哲保身之道。」

凡慈濟委員、慈誠隊員等正式參與慈濟團體的慈濟人,
都必須遵守虔持,保護身心的健康,做一個踏踏實實的
慈濟人。

人間菩薩招生,上人期待每一個社區都充滿慈濟人,只
要多一個慈濟人,就是拉拔了一個人離開地獄;能守十
戒,就有不墮地獄的保證。「我們要幫助地藏菩薩把守
在地獄門外,讓人人不墮落,就要度他們成為真正的人
間菩薩;廣招人間菩薩,也是為了社會祥和,少一個為
惡的人,社會就多一分平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